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校教育的意义

家校教育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校教育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校教育的意义

家校教育的意义范文第1篇

一、大学英语教育的终极目标

教育过程就是提升和扩展人的价值的过程。“人只有经由教育才能成其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1]在夸美纽斯看来:“没有教育或培养,也就是说,没有辛勤的教学和关怀,谁也不可能成为有文化的人。”[2]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教育引导人在生活中展示积极的生存态度,开发人的创造性。教育不仅给人以生活的技能,更多的是启迪人的智慧,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从而去获得生活的意义。因此,提升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是教育的根本意义之所在。大学英语课程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它对于个体生命的成长、成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大学是受教育者接受人类最新、最高智慧成果而达到某种完善的阶段。现代大学教育“彰显个性、打造自我”是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和时代精神的。洪堡认为学校教育应该是“完全的人的教育”,即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获得“人的永恒的理智”,形成至善的品格,成为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大学英语教育不应该扼杀个人与生俱有的天性、忽视差别、贬抑个性,在教育这个具有个性色彩的内化活动中帮助受教育者形成独特的个性和全面的发展,所以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是大学英语教育的终极目标。

大学英语教育的真正价值取决于大学英语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幸福、自由、尊严和终极价值的联系程度;取决于对于受教育者主体的能力、智力、健康、思想道德等因素在内的全面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要以对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完善以及生活质量、生命意义的提升来判断和衡量大学英语教育的真正价值。语言既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重要交流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不仅能够拓宽交流渠道,而且有利于心智的发展,特别是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学习外语有益于个人发展和社会交往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民的共识。在欧洲,20世纪80年代,欧洲理事会及其所属语言政策司就专门成立了“语言学习与欧洲公民资格”项目组,经过10年的努力,在2001年正式出版了《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共参框架》,提出了“语言多元化能力”的概念,强调学习语言的过程能促进个人交际能力的建构,在提升语言交际能力的过程中,会习得各种语言之间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有利于语言和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二、人的差异性与大学英语教育的个性化

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的个性化,或者说,教育个性化是人类社会生活多样性在教育领域的折射和要求。受教育者个体都具有各种各样的差异性,教育只有根据受教育者的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开发每个人的发展潜能。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的理念应体现在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体现在学生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具体选择上,课程设置、方式和内容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扬,使学生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具有“参与性”与“选择性”。

1.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可选择性

“每一个学习者的确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他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所决定。这个复合体是由生物的、生理的、地理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和职业的因素所组成的。”[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多次提到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鉴于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各高等学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无论是主要基于计算机的课程,还是主要基于课程教学的课程,其设置都要充分体现个性化”,“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4]。在某种意义上,个性可以被理解为个人在宏观社会条件制约下按照自己的差异性与独立性所进行的选择。重视和尊重选择就是重视和尊重个性,选择是人类主体性的反映。大学英语教育的个性化是不会自然形成或自发产生的,其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大学英语教育政策的支撑。因此,要建构一个能让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的任何时候都可以选修大学英语课程的体制模式,否则,大学英语教育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就只是停留在理论形态上。要做到这一点,我国要有一个学术自由的大环境,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自由的现代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树立以学习自由为核心价值的理念,克服行政权力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自由的干预。

2.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学校的特色化

大学英语教育的个性化包括三层含义:大学英语教育的人性化、个人化和学校的个性特色化。“人性化”的英语对应词是“humanity”,“个人化”的英语对应词是“individualization”和“personality”。大学英语教育应考虑个人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天赋、特长、兴趣、爱好、社会志向和职业选择等等;学校的个性特色就是各个学校要避免千人一面,制订富有个性特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具有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个性化学习”体现了构建主义的教学思想。构建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自己的思维中构建知识,心理学家Piaget认为生物具有适应环境的本能,从而构成智力和行为。简单地说,就是从其已有的经验中构建新的知识。构建的两个主要过程是“适应”(adaptation)和“吸取”(assimilation)。Piaget曾说:“认知发展的惟一真实的无处不在的因素,不论是科学史或思维的个体发生,都是功能的,而不是结构的。”[5]构建主义思想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就要尊重学习者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创建自己的学习空间、学习环境和学习材料。

注重语言的功能性,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完成实现构建自身英语知识结构的过程。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主体,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既然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角,教师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一,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启迪和引导学生通过考察、思索、探究、推断等思维活动,自己去理解、归纳、应用和检验知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创设情景,展开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新颖时尚的素材,内容与生活贴近,便于展开讨论和模仿。在较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中,学生乐于积极寻找词语把自己的感受表述出来,逐渐发展英语交际能力。美国学者Krashen提出情感筛选说(the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即影响外语学习的心理或感情因素(affectivefilter)包括一个人的动机、信心以及是否忧虑等,这些感情因素直接影响语言习得。H.D.Brown也认为,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会在学生心中筑起保护性的心理屏障,屏障越高,即抑制与焦虑的心理越重,语言信息就越不能输入。“偶然习得是最佳习得方式”,因为在这种语境中,讲话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交流的内容上,而不是语言本身,使学生在用英语作决定、解决问题的时候,逐渐学会使用语言,从而把课堂变成交际场合,把语言学习变成交际的过程[6]。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来研究学生和所讲授的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模式,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的习惯,突显学生的“内在建构性”,将学生的发展视为外语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平台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主题学习、发现学习和专题讨论,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创造性,在主动参与中建立自信、成就自我。坚持将学科知识与教育理论、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设备与网络资源提高教学绩效。在教学法方面集各家之长,结合课程特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场景中,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同时,运用认知负荷理论、选择性注意理论指导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建立完备的网络实验室和试题库。关注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学生的生理和认知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协调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材的关系,控制好课堂内外、教与学的每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要我学”的观念转变为“我要学”,引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对自身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反馈和调整,形成一种脱离教师的监控而自主学习的模式。

这些活动的前提是学生和教师在教与学的“自由”的环境下,在“合作”中发挥个人的独立性。只有保证外语教学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个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受教育者应该是具有个人尊严和独特价值的个体,教育是一种源于精神内部的活动,任何外部的作用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部精神活动才能转化为教育,才能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因此,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处于主体的地位,而不应处于被动的、消极的受体地位。在大学外语教育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既注意社会对外语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需求,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努力实现教学目标。此外,还要对《课程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作适当的调整,《课程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学生要完成四个学期280学时的大学英语学习,才能获得16个学分,而所学的英语课程只能是基础英语。学生最需要的应用能力类课程如口语、写作、翻译等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也就是说,在前两年的英语学习中,学生是没有选择权的,学生必须在大学前两年完成英语学分的学习。《课程要求》对基础阶段与提高阶段课程设置的硬性规定有碍于学生对于大学英语课型的灵活选择。

家校教育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美德伦理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 价值重构

一、美德伦理学的复兴和内涵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美德伦理传统的鼻祖,在他之后规则主义代替美德伦理成为西方伦理道德思想的主导,并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一直到1958年英国哲学家安斯康布发表了《现代道德哲学》的文章,才开始转变西方伦理学领域中美德伦理学长期缺席的状况,西方哲学界也开始重新关注美德伦理学的复兴。1981年麦金太尔写成了《追寻美德》一书,全面阐述了他的亚里士多德传统意义上的美德理论。麦金太尔认为,近代以来,西方道德伦理理论继承的是传统道德伦理的理论残片,摒弃了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体系中的人性论和目的论。但是现代的西方伦理道德理论处于深刻的危机中,要摆脱这个危机,只能通过弘扬和复兴亚里士多德优秀的美德伦理传统才能消除。这本书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西方哲学领域最重要的著作,是“伦理学研究的新的转折点”,它代表着西方美德伦理学复兴的开始。

美德伦理学研究的是“什么是良好的品质,应当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美德诠释,一直是美德伦理学的核心问题。美德伦理思想的精彩诠释最先是由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克伦理学》中完成的,其观点认为“品格之美德”,即美德是道德认识与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统合于人所展现的品格。他超越了当时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和柏拉图的“知识即美德”思想,指出美德不只涉及理性的知识,更与非理性的情感和品格有关。而当代麦金太尔对美德伦理学完成了最杰出的诠释,他强调对善良品质的培养,而不只是强调遵守规则,即一个人应当培养自己内在的善良情感或意向,而不是单单合乎道德的行动。

二、艺术与道德伦理的历史渊源

东方美学和西方美学都十分重视艺术与道德伦理的联系。从总体上看,西方美学史上大多是“哲人”对艺术的思考,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语言的美、乐调的美以及节奏的美,都表现好性情。所谓好性情并不是人们通常用来恭维愚笨的人的意思,而是心灵真正尽善尽美。”而中国美学史上多数则是“贤人”对艺术的要求,在先秦典籍中“美即善,善即美”,而且在孔子看来,“善”比“美”更加重要,是更根本的东西。比如孔子评论音乐,他认为《武》乐虽“尽美矣,未尽善也”,还不能算上乘之作;而《韶》乐,才达到了“尽美矣,又尽善也”的境界,堪称上乘。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美学史的始终,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成为我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后来的《毛诗序》就提出了“教以化之”的理论,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要“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可见,东西方美学历来都非常重视艺术的社会道德伦理功能,高度强调“美”和“善”的统一,强调艺术在道德伦理上的感染作用,是世界美学和艺术学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

三、当前对高校美德伦理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关系的局限认识

第一种观点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育德”功能,导致了艺术教育的“德育化”。该观点基于长期以来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作为边缘学科,也没有独立的优秀的教育理念的支撑。为了确保和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艺术教育学者和工作者只能强调其在德育中的有效价值,甚至将其归为德育的辅助手段,并在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中忽视其审美的本质,只强调德育的内容,结果反而失去了其在高等教育中的独立地位,使公共艺术教育仅仅成为了德育的“附庸”。

第二种观点认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进行单纯的技术传授,割裂了艺术与美德的关系,使公共艺术教育与美德伦理教育彼此成了“绝缘体”。该观点基于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众多艺术家们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宣扬艺术在道德上的退隐,主张不及物的创作,主张艺术就是艺术,艺术要回归自身,以此来保证艺术教育和美育的独立地位。这种“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潮摒弃了道德伦理评判,其结果只能弱化公共艺术教育所特有的“育德”功能,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不相符合的。这种纯技术的公共艺术教育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四、高校美德伦理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重构

1.美德伦理学的复兴凸显了高校美德伦理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重要载体的时代使命

在20世纪,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一直处于对立甚至是冲突的状态,为了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主义的主导地位受到人们的推崇,人们相信经济的发展可以解决人类的一切社会问题。进入21世纪后,人们开始意识到科技的不断革新、经济的飞速发展确实带来了物质生活质量的进步,但同时也发现更严重的社会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生态环境的污染背后,是人类不惜一切代价换取的经济利益;高科技犯罪的背后,是唯科学主义带来的人类道德滑坡、人文衰落。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开始反思人类发展的前景,除了关注人类物质世界的发展,也关注到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人们重新举起“人文主义”的大旗,开始呼唤人性本应具备的品德,追求社会整体美德的养成以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

而艺术正是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众多古典诗词中都具有明确的道德伦理评判,这类艺术作品正因为有了美德伦理内容,审美教育才被引向了更高层次的状态,这种形式的教育是更生动的美德伦理教育,能使受教育者在对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欣赏中,感受美与丑,明辨善与恶。因此,美德伦理学和艺术学对真、善、美的追求目标是一致的。如果说高校美德伦理教育顺应了当今人文主义理念的时代要求,那么公共艺术教育所蕴涵的厚重的人文精神更是承担了重要载体的时代使命。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美德伦理教育是“双生花”

艺术审美的过程是一个立善、导善、储善的过程,它自然也就带有了美德伦理教育的功能。反过来说,正确的审美意识的养成,技能层面上和良好的技术学习、艺术修养有关系,思想层面上则和审美主体的美德伦理修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有关系。良好的美德伦理修养和正确的人生观能够帮助审美主体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反之则会使审美主体离美越来越远,甚至走向丑恶的极端。做一个有“德性”的人是人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在从自然人到审美人再到道德人的过程中,艺术教育一直发挥着中介和载体的作用,即在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道德伦理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而优秀的艺术作品,则以其形象的典型性、形式的丰富多样性等大大提高了美德伦理教育传播的效应,使人们乐于接受,从而对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改变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前文提到,自古以来“美”与“善”就被认为是一体的。事实上,审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人在“自然人——审美人——道德人——审美人”的发展中,最后阶段的“审美”不仅能起到情感的慰藉和道德伦理教化的作用,更能激发对生命意义的感悟、理解和追问,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一种精神的升华,从而达到人性自由的境界,这就是艺术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终极人文关怀价值。因而在高校教育中,美德伦理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区别本来就只有相对意义,它们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是同一的,教育对象的审美判断和道德判断往往也具有一定的相融性。

3.借鉴传统美德伦理学的科学成分,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资源进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西方道德哲学体系中最古老最完整的当属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其深邃的哲理内涵构成了西方传统道德教育的根基。然而西方传统道德教育在历史发展中表现出来的时代弊端,导致现代人对其进行了过度的批判和极端的否定。无独有偶,中国历史上也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过摒弃和批判,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儒家哲学就是中国传统美德伦理学,它认可美德的客观存在,也注重具有美好德行的人的养成,注重道德执行的统一等。然而当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在西方复兴的同时期,中国的儒家哲学也再次成为了中国美德伦理学的研究热点。由此可以看到,中西方在反思现代社会问题时共同发现,先人的智慧和文化遗产是解决当前道德危机的良药,西方美德伦理学与中国儒家哲学的现代阐释热的兴起共同揭示了现代美德伦理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艺术充分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例如李白的审美理想,深受传统美学的影响,他不但大力倡导“自然”“清真”的风格,赞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天然之美,并且把这种美学境界作为他毕生的追求。又如杜甫的美学理想,他将“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感融入诗中,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倾诉了对当时统治集团腐朽统治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深受苦难的同情,这是儒家美学的典范。因此正如美德伦理学在当代西方复兴一样,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站在哲学文化的角度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和优秀传统艺术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能够发现,经典的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蕴含着道德伦理的精髓,并且其内容和形式具有价值合理性,如果不利用本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丰厚资源,不挖掘文化的本土性特征,当前高校的美德伦理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是不够全面、不够科学、不够深入的。因此,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必将成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美德伦理教育的重要课题。

结语

构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美德伦理教育的价值关系,是在公共艺术教育初步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不仅有助于我们摆正当前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更使我们能深入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和目标,利用美德伦理学复兴的启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发展。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环境下,美德伦理教育自身的价值合理性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有着诸多的启示,美德伦理学理论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基础性的指导。就教育内容和方式而言,美德伦理教育中的艺术化启蒙是使道德充满生机的有效途径。与道德观念相比,艺术是社会实践中活生生的创造,虽然艺术作品本身不会是美德伦理的教科书,但它特有的形象性、典型性,直观地将属于美德伦理范畴的深刻内容蕴涵其中。美德伦理教育若期望达到预期的效果,势必要借助公共艺术教育的这种接受优势,运用生动形象的教育手段直接培养受教者形成表里一致的美德品质,大音希声,大美无形,在自由心灵状态中完成的美德伦理教育其说服力和深刻性无疑是枯燥的说教所不及的。从教育目标上看,美德伦理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德性”的人,着眼于道德实践主体的品行的养成,而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良好的艺术素质,塑造良好的品德和人格素质。它们从不同的学科理论出发,最终都归结到人的品德素质的完善,有着殊途同归的性质,这是教育领域中的一朵“双生花”,对两者内涵和价值的阐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也是本研究重构公共艺术教育和美德伦理教育价值的题中之意。

参考文献:

[1]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万俊人.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4):伦理学前沿:道德与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家校教育的意义范文第3篇

当前小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技能薄弱,劳动习惯不尽人意,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缺乏责任感,不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其中家庭教育出现的主要偏差有两点:

1.家长忽视子女的劳动教育,小学生家务劳动的量不够

许多家庭忽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认为孩子的天职是上学读书,没有必要参与劳动,当然就更不提劳动教育了。这样的后果造成孩子缺乏劳动机会,相比之下,家务劳动的量大大不足。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平常所做的家务就是扫地、叠衣服等等。

2.父母包办现象极为普遍

目前的学生家长,普遍存在着对孩子在文化知识学习方面的过高期望。家长们普遍认为,要获得理想的职业,必须有高学历,大家都希望孩子能取得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另外,由于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都溺爱孩子,使得家长生怕孩子苦着、累着,该让孩子做的事,都由自己包揽下来,只让孩子埋头于书本和作业。这样使得孩子失去了自我锻炼的机会,甚至有的家长去替孩子做值日、搞卫生。

二、家庭劳动的重要性

教育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是社会教育的特殊部分,也是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今后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各级各类学校的素质教育中,小学阶段由于暂时没有升学的压力,因而它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总是被作为最先考虑的对象和试点而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教育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由于小学生知识经验较少,思维水平不高,尚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他们仍然需要与父母保持密切的交往,从衣食住行到交友、学习,他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随时都需要父母的帮助和教育。走读制是我国小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孩子接触父母的时间要比在学校接触学校教师的时间长,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仍然是对他们起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家庭教育对树立小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习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家庭劳动教育的意义

1.劳动教育能促进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坚金砺所利,玉琢器乃成。”在汗水的挥洒中,在脏、苦、累的体验中,学生才能逐步懂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从而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养成吃苦耐劳的品格,因此,必须通过劳动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提高他们的心理和思想道德素质。尤为突出的是,学生通过参加体力劳动,亲身体验到“一粥一饭之不易,一丝一缕之艰辛”,从而树立起勤俭节约的意识,培养艰苦朴素的作风。

2.劳动教育同时还是审美教育

艺术素养是人文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通过使受教育者处于感官愉快、精神自由的状态,于怡悦中获得心灵的启迪、道德的升华。从根本上来说,人类的审美感受产生于劳动,因为是劳动创造了美。面对劳动成果,作为劳动者一种创造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是一股从心灵深处涌出的美的愉快而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显示出的充实的精神生活。可以说,劳动不仅创造了美的生活,也创造了美的感受,劳动教育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高尚的美育。

四、加强家庭劳动教育的探索

1.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对子女参加劳动的认识

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的宣传,学校设计了家长自测问卷,内容有:你对孩子参加劳动有何看法;你对孩子参加劳动的态度是怎样的;你的孩子会做哪些家务劳动……统计结果令家长们很尴尬。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劳动教育讲座,使家长明白了简单的劳动和读好书之间其实并不矛盾的,体力劳动有时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劳动过程是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领悟到掌握,这就是一个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转换和运用过程,这便是素质教育。

小学生只有在直接参加劳动时,才能学会劳动。参加劳动愈早,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愈有成效。儿童生来就有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如果不从幼年起就开始习惯于从事必要和有益的家务劳动,那么这种心理倾向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小学阶段不让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就会错失良机,增加了成年后成为一个熟练而勤勉的富有创新能力劳动者的难度。小学生参与必要的家务劳动,能切身体会到劳动是生活的必需,是对家庭应尽的义务。家长委托孩子浇浇花,洗洗手帕、鞋袜及衣物,收拾玩具,抹抹桌椅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义务感等高尚的道德情感,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小学生与父母共同劳动,分工合作,各自完成指定任务,有利于培养小学生与人协同工作的合作精神,培养参加集体劳动的心理素质。

2.对学生加强家庭劳动教育

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学生感性认识的来源是从学生主动参与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中得到的。我们注重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的结合,在学校开辟生物角,红领巾花圃等,在具体的劳动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把课堂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并锻炼了他们的人格,把课堂教育和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提高了社交能力。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开展家庭劳动教育研究所带来的可喜面貌,孩子们在家校一体化的共同教育下,学会了一些基本技能,懂得了劳动的意义,学会了尊重别人,以及别人的劳动成果,并能体会劳动的艰辛。

家长们对孩子的家务劳动从小明确分工,比如让一年级的孩子自己穿脱衣服,自己系绿领巾,系鞋带,二年级的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剥毛豆,三年级的孩子淘米,剥皮蛋,做凉拌豆腐,四年级的孩子帮助家长除草,洗碗,五年级的孩子会烧饭,做番茄炒蛋等简单的菜,双休日不妨让孩子来一回小鬼当家,尝尝当家的滋味,在实际的过程中家长们可以充当助手和配角的身份,给予孩子恰当的劳动技能和安全的指导,既能让孩子有锻炼的机会,又能增强他的责任感。通过劳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做边学,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

3.制作记录卡,确保劳动时间和内容的落实

在综合有关小学生现有劳动水平的基础上,整理出一套自测问卷对小学生的劳动时间劳动内容进行对照测评,内容包括一年级:自己穿脱衣服、扫地、系绿领巾、擦桌子;二年级:整理书包、书桌、喂鸡、盛饭、剥毛豆;三年级:淘米、剥皮蛋、洗碗、打扫房间;四年级:拣菜、买东西、宅前屋后除草、整理课桌椅、拖地板;五年级:烧饭、做菜、付电费、打扫房间、种植花草等等。并制作成学生劳动记录卡,记录卡上分别有学生参与劳动的时间和内容,其中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性的劳动由家长签名,集体劳动由伙伴签名,公益性劳动由班主任签名,确保了学生在劳动时间和内容上的落实,每周班会课上反馈一次,队员们相互交流劳动体会。

4.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加强劳动教育

家校教育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 美学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216-01

一、何为“美学教育”

1793年,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以书信体写成的《审美教育书简》(又译《美育书简》)[2]一书,第一次在美学史上提出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美育理论,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美育的必要性和美育的意义,被后人称之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我国在二十世纪初,老一辈教育家、李泽厚、丰子恺等就提出了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概念。从某种程度上说,所谓“美育”就是能够陶冶人的情趣,培育受教育者的欣赏品味,开发其创造潜能的过程。美学教学是对相关美育理论进一步系统和概括的论述,在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美学教育的功能

在高等院校开设美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艺术教育与美学教育各有侧重,艺术教育以创作与文化的理解为主,而美学教育则通过对学生美感培养,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它能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促使学生在政治、道德品质和思想感情等方面健康地成长;同时,美的教育对体育教育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调剂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效果。

三、平凉医专的美学教育实践

1.依托专业特色,开设美学教育课程。

一是通过专业美学教育课程的设置,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素养。平凉医专护理专业为省级特色和教改专业,现有在校生两千多人,《护理礼仪》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对护理基本礼仪知识的学习,培养和塑造护理专业学生整洁的仪表,优雅亲切的举止,热情关怀的语言,熟练精湛的护理技术和执着敬业的奉献精神,,以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赢得社会的认可,患者的信任,从而对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在护理专业学生体育课教学中开设的形体训练教育,在训练和塑造学生形体美的同时,培养护理专业学生高雅的气质和风度, 增强学生的内涵修养。

二是通过开设专业选修课,增强学生体验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平凉医专目前面向省内招生,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尤其是艺术素质比较薄弱。为此,学校在各专业选修课中增设了《诗歌欣赏》、《经典诵读》、《大学美术》、《音乐欣赏》等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文化综合素养的培育,以艺术作品赏鉴来提高学生美学鉴赏能力,使学生在古今美学精品的感化教育下,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与艺术品位。

2.立足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

平凉医专现有各类学生社团26个,学校每年以 “红五月”校园文化艺术节为依托,通过开展校园歌手大赛、宿舍文化节、国学知识竞赛、义诊下乡等系列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大力提升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让学生拥有一个身心健康和个性鲜明的大学生活。

3.创建现代园林校园,对学生加强德育渗透。

平凉医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高度重视校园绿化工作,以“生态型、园林式、人性化”为建设理念,以“绿色、生态、人文、和谐”为标准,以建设“园林式校园”为目标,努力打造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大学校园。经过多年努力,校园绿化面积近5万平方米,绿化率达41%,绿化覆盖率达63%。“一砖一瓦皆美景,一草一木总关情”,学校把医学文化和校园之美有机地融为一体,努力达到人与校园和谐共处,创造育人的最佳环境,以馥郁优美的校园环境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加强美育教育。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美学教育的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笔者通过对平凉医专各专业课程设置的查询和通过对周边兄弟院校教学管理部门的电话采访发现,在各院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还没有明确提出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二是缺乏系统性。在开设的美育选修课中,由于受学分和教学基础条件限制,各课程的授课对象有限,另外,由于受课时的影响,相关课程在授课内容上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于开展的专题性校园活动,由于活动的专业性程度和组织水平的限制,学生的参与程度也不尽相同。整体的美学教育缺乏系统性的组织、规划和实施。

三是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结合的还不够紧密。主要体现在所使用的教材和授课的内容上,大多以各课程研究范畴内的传统内容为主,授课教师在讲授内容上也很少和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相结合,内容和目标互相脱节。

五、意见建议

一是更加重视美学教育对医学教育的促进功能。医学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德技双馨的医学专门人才,审美欣赏、审美创造应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美学理论对医学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只有通过医学美的创造,才能推动医学科学地发展。

二是将美学教育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学者提出,人文素养是当代大学生的优势竞争力,而人文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学生的审美素养。加强美学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的自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当今社会人才竞争的需要。无论是高校还是学生自身,都应该更加注重并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组织和实施。

三是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美学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加强对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周边文化的塑造,强化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作用,通过全方位构建文明的校园环境、求实的学风、严谨的校风,使积极的校园文化成为衡量善恶美丑、是非曲直的标准,并转化为学生对荣辱观念的判断标准,真正做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

四是应用美学理论指导医疗实践。应用美学理论指导医疗实践,使医护人员在明确什么是美与丑、善与恶概念的同时,塑造出崇高的敬业精神、渊博的知识内涵、优美的动作姿势、敏锐的观察能力及和蔼可亲的处事态度等的医护人员形象。

参考文献

[1] .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2] .美学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 王峰.医学美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家校教育的意义范文第5篇

一、当代校园仪式

仪式的产生历史悠久,概括最广的解释是出自维基百科―“典礼的一种秩序形式”。最早可记录的仪式的文献出自于《诗?周颂?我将》:“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其中的仪式代表是的宗教的仪式,另一种就是非宗教的仪式,比如现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而本文所写的仪式特指的是非宗教仪式,也就是特指的校园仪式。校园仪式是在校园中通过国家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让广大学生所参与的赋予特殊意义的活动,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位授予)、运动会仪式、大学校庆、入党宣誓、升旗仪式、成人仪式等。不同的校园仪式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把校园的成员的思想行动全面整合一体,形成总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使的学校成为一个有明确目标的集体,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作为21世纪的的学生们,面对现代社会快速的变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多种文化的碰撞,会过度的吸收外来文化却忽视了中国本土的文化领域,而深化本土的文化问题就显得岌岌可危了。所以要让校园仪式活动在学校的发展中演变成一种习惯,并生成具代表性仪式的表现形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步入社会的学生,这对当前思想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任道重远的,因为要面对的任务是不仅要了解校园仪式的深远历史,还要在教育中的各种价值深入挖掘,规范激励其行为,强化教育效果。

二、校园仪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理想的导向价值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仪式是一种以文化为载体,并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特有的情境教育与学习的方式,它密切结合现实生活,并通过各种要素与场景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个体生活与文化活动之中,从而提供了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开放性环境”。理想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仅指引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还能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明了人生前进的方向、激发人生前进动力。升旗仪式就是进行理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通过对所有学生的升旗培训,对升旗仪式的历史以及对红旗蕴含的深刻含义解读,明白今天的生活是由无数的先烈生命所换,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之情。同时强烈的感染力和导向感,对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奋发向前有着特殊的功效。

(二)情感的激励价值

目的反应人的需要和动机,人的活动总是受到一定目的的支配,情感也是如是。心理学家贾晓明认为,仪式能帮助我们坚守传承的价值,在情感和心理上有所归属,情感的目标一旦确立,它就会不断的激励受教育者为实现这一目标积极地、自觉的参与到活动中。校园仪式中的激励人共勉的成人仪式,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不仅仅从心理上,还有从生理上感同身受的理解,作为一名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身负重任,作为一种生命的仪式,意味着人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社会生活中享受新的角色权利,履行新的角色义务。学校仪式通过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灌输感恩的概念,这样既是对情感的激励的激发,也是健康成长的重要理论支撑的载体。

(三)文化的传承价值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口头到文字记载,内容博大精深。如何能传承这种文化,古语说,理论要付诸实践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正如校园历史文化是理论一样,那么校庆是一种典型的校园仪式的实践方式。校庆通过围绕学校的创建文化和学术氛围对学生进行文化熏染、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有助于帮助激发师生及广大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以此同时,校庆中可以加入学校历史、师生演出、杰出校友讲话等主题。这些感受都将帮助学生们认识到社会性和集体性,从而发生文化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校庆在举办中,会向各路校友征集方案,每个人都参与到其中,把其视为提升学校精神的重要平台,为一个共同的构想而传承的理念,为全体校友打造装满记忆的沙漏,这些都是远远比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有说服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