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技能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技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技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技能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技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口腔医学 教学改革 思路

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腔医学理论、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中医药学校口腔医学教学也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进行教学改革,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及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从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

在口腔医学教学改革中,首先应该进行教学目标的改革。在传统的口腔医学教学中,教师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此种教学目标无可厚非,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对于口腔医学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医院在聘任口腔人才的时候,不仅仅是需要口腔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求人才具有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因此,在进行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改革后的教学目标应为:在学生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学生专业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口腔医学教学改革中,教师还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满堂灌、一言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不高,在课堂上无法与教师进行密切的配合,影响到学生专业学习的质量。因此,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应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教师应将口腔医学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微课、慕课等,通过运用上述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提高口腔医学教学的效率;另外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教学下,快速的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师应将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模拟演示法有效的应用于口腔医学教学中,上述教学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学生的长远学习发展有利。

三、课程设置的改革

随着口腔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口腔医学的课程也应该结合口腔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进行改革与创新。同时,还应该结合社会的需求进行口腔医学课程改革。例如,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可以增加预防口腔医学课程。其主要的原因在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口腔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很多人在没有口腔问题的时候也在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此,通过开展预防口腔医学课程,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满足社会用人的需求,有助于学生顺利的毕业,并且顺利的发展。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还应该开设医学科研设计、临床流行病学等课程,通过对口腔医学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能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

四、实践教学的改革

在口腔医学教学改革中,实践教学改革是重中之重,也是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教学形式。因此,教师应高度的重视实践教学改革。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采取模拟实践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实践的环境,使学生能快速的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变成为专业的技能。其次,在理论知识教学完毕之后,教师应带领学生到各大医院实习,并且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有助于快速的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再次,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创办实训基地。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到医院实习,针对于此种情况,通过创办实训基地的方式,能够实现最佳的实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口腔医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只有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教学等进行全面的改革,并且结合现代口腔医学理论与口腔医学的发展对教学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够将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的效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进而为社会培养一批批高质量的口腔医学人才,同时提高人才的社会竞争力,促进口腔医学人才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正梁.深化医学教学改革 培养高质量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医学人才[J].宜春医专学报,2000,(S1).

[2]黄道海.高职高专医学教学改革设想[J].医学文选,2004,(03).

[3]翟妮娜.关于医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5,(29).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技能范文第2篇

1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的现状

1.1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口腔临床工作能力的训练为主,以培养能够胜任口腔临床医疗工作,解决口腔临床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为目的。通过口腔临床科室的轮转学习及专科培训,毕业时应全面系统掌握所在学科方向的专业和基础知识;了解所在学科的科研方向、发展趋势、研究前沿和临床热点;掌握所在学科的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以及常用药物分类、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的知识。

1.2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

1.2.1口腔医学硕士业学位具有职业性

该学位反映的是高层次的口腔职业水准而非学术水平。

1.2.2口腔医学硕士业学位的侧重点是高层次口腔临床应用型人才

口腔医学硕士业学位研究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具有良好的合作和协作能力。

1.2.3口腔医学硕士业学位在课程教学、学位论

文等方面的要求与科学学位有所不同:专业学位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环节,突出的是实用性和综合性;在学位论文要求上,强调在理论或方法上的创新,专业学位论文以应用性研究为主,要求紧密联系口腔临床工作,强调的是能够将科研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现实中的难题。按照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学位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报告、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和专利,选题要求为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从学位论文水平来看,只是要求掌握口腔临床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没有强调创新。

1.3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的现状

1.3.1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现状

我院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具有正高职称的导师占87.5%,博士学位导师占50%。目前,每位导师指导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6名,几乎全部导师同时承担着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任务,多数导师对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的研究生采用了显著不同的培养模式,有一定数量的导师对两种不同学位类别的研究生采用的培养模式区别不大,甚至有导师采用了完全相同的培养模式。随着招生规模的逐年增长,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数量在一些专业方向上稍显不足,新遴选的导师数量不能满足培养需要。部分导师承担着繁重的医疗、科研任务,或兼任医院重要的领导职务,没有时间对研究生进行临床指导。

1.3.2培养模式现状

宁夏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中,6个月基础和专业理论课后进行临床实习及从事课题研究工作,时间和内容安排上完全依靠导师,除本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轮转时间很少;且研究课题设计简单、无创新性,论文质量低;多数研究生把主要精力用于论文的实验研究,只有很少的时间在临床工作。口腔医学的实践性很强,对于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而言,熟练的口腔临床操作是必备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要具备一定的临床技能,必须要有大量的时间用于临床实践。目前,研究生毕业要求通过英语六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以及毕业考试,还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找工作等,这样以来使得在口腔临床实践的实际时间减少,从而影响临床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学习。

1.3.3口腔临床技能考核现状

我院现有的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中虽有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工作考核内容,但是没有具体、严格的细化和量化指标。容易出现考核不规范,达不到监督和促进作用。医院尚未建立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的考评和激励机制,临床轮转科室带教老师不足,积极性不高,造成部分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技能达不到培养要求。

2影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

2.1研究生自身素质

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我院每年有超过80%的新入学研究生为应届本科生,入学前系统规范的口腔临床训练不足,口腔临床经验欠缺,能力较弱。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第三学年,花费大量时间撰写毕业论文、找工作等,使其无法确保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相关学科知识系统学习和口腔临床技能正规训练,给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影响。甚至有一定数量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不会看病,不能胜任口腔医师工作,这和实践训练的缺乏密切相关。

2.2培养方案和管理制度的落实

研究生进入临床培养阶段后实行导师负责制,我院虽然制订了详细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管理制度,但由于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起步较晚,一部分导师仍以惯用的科学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指导、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严格落实培养方案,致使学生科研实验的时间远多于口腔临床实践,没能很好地把握科研与临床的关系。

2.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矛盾

宁夏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34学分)的85.29%,而选修课程仅占14.71%,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为完成必修课程,不得不放弃一些有价值的选修课程。而选修课作为高等医学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业务素质、发展个性和能力方面起着其他课程难以替代的作用。而在美国,选修课的开设大胆、灵活,甚至有“课程选购”的说法,选修课程就如同在商场挑选琳琅满目的商品般自由。

3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质量的对策

3.1完善培养方案,强化管理

我院根据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医学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完善培养方案,建立合理的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量化体系,合理的口腔临床学位研究生培训考核量化指标。进一步规范并严格执行轮转考核制度和临床实践能力毕业考试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考评和激励机制,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做到平时检查与定期评估相结合,共同抓好研究生临床培养过程监管,确保培养方案落实到位,为培养高质量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

3.2加强口腔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提高临床综合思维能力

3.2.1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应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口腔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获取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和临床诊疗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能获取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追踪相关研究领域国内外最新进展;同时应具有从临床实践中学习和总结本学科相关知识的能力。

3.2.2加强临床实践技能训练

将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训练时间延长为33个月。轮转相关口腔科室,侧重相关专业方向,以口腔颌面外科方向为例,口腔颌面外科轮转时间为27个月,其余口腔科室(口腔修复科、牙体牙髓病科、牙周科、口腔粘膜病科、口腔正畸科、口腔颌面影像科)均为1个月。临床实践技能是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的核心专业素质,要求能够系统熟练地掌握从事口腔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基本方法,把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操作技能,熟悉并掌握口腔临床常见诊断治疗操作常规;掌握本专业常见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医患沟通技巧。

3.2.3临床科研能力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须具备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能够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进行科研设计与实施。能及时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能够快速学习和掌握和合理运用口腔医疗的新技术。

3.3严格考核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技能范文第3篇

职业教育不仅仅要求教师要有专业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要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及指导学生创新的能力。原有的师资力量来源于口腔医学队伍,他们在口腔医学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是很扎实和丰富的,但是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缺乏相应的教育背景和临床实践活动。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制订、实施教师培养计划,安排每一位教师到先进义齿加工企业接受技能培训,学习先进理念,并规定每年利用假期在义齿加工企业上班满足一定时间。

2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由于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需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操作技能的反复训练。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口腔工艺技术发展需要,具有口腔工艺技术基本理论、较强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素质,既能胜任各类口腔医疗机构、各级义加工企业口腔修复技术工作,又能应用口腔工艺前沿技术制作精密修复体的高端技能型口腔工艺技术人才。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重点放在熟练掌握医学技术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实训环节。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操作技能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很快适应且将成为业务骨干。

我们的学历是专科,多数学生有继续深造的热情,并且每年的专升本率达50%以上,每年全省专升本考试中位列前10名的同学中至少有2位我系的学生。2013年升本率高达74%,其中,贾婷婷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名,于健敏第二名,徐方方第四名。要照顾此部分同学的需求,因为专升本考试是以普通高等口腔医学的教材为依据,故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全部使用本科口腔医学教材,但是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不变,这样学生节省了成本,把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入教学。同时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我校为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对、申请专利均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并给予教师科研计分,因此极大地鼓励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3建立健全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强化实践教学,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优化实践教学人员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建立健全实验教学人员奖励机制,鼓励实践动手能力强的教师承担实验教学工作。这需要教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也需要系部给予大力支持,对在业余时间积极开放实验室的技术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真正做到奖勤罚懒。为保证实验教学课堂教学方法、课后开放实验室、课程成绩评定。全年在规定时间、有规定教师指导学生实验。

4改编实验大纲与教程

在完成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参考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实验要求,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国内的学术会议,学习目前的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组织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师共同探讨实验课内容,撰写实验教程,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综合实验,使学生对实验课更有兴趣、实验课效果更显著。特别是结合我院目前的实验室条件及学生专业,以突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特点为前提来编写实验教程。尽管专业基础课学时总体偏少,但改革后实验学时仍占总学时的50%左右。这些改革,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技能比赛提高学生兴趣,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

实验课的课时是有限的,要想使学生把课堂的知识熟练掌握,必须依靠业余时间的刻苦努力来达到。单纯的要求课余练习不容易实现。我系依靠技能比赛的途径来达到。动员全体学生参与、通过专门辅导团队的全方位跟踪指导、筛选出认真踏实、有责任心、有集体荣誉感的同学。校内每年举办“雕牙大赛”、“全口义齿排牙比赛”,同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全国性专业技能操作大赛,并对优秀选手给予综合教育学分、奖金、证书等奖励。通过参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认知。同时推行“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参加卫生部口腔修复工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比赛辅导中秉承“以比赛促建设、以比赛促提高”的指导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对理论、实验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开展多方面的教研活动,有利于教研室全体老师的成长和提高。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技能水平和就业率。

6医学文献检索课程和专业课相结合

《医学文献检索》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一门很实用的选修课程,以往选派高学历的非口腔专业的教师授课,学生反应该课程兴趣不大、不实用。根据这一状态我们改变了思路,不能只为了学课程而教,要立足专业,近今年选派了从事口腔专业的科研水平高的教师来教授此课,这样不是简单的理论讲授,而是在理论基础上要求学生在专业理论与实践学习的基础上能提出较切合实际的设想或实践中应用,这样的医学文献检索这门课程学习不是空洞的纸上谈兵,而要求学生真正会检索文献并能为己所用。

7建立和完善人才使用的市场机制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技能范文第4篇

1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1.1口腔工艺技术的市场行业现状分析

社会经济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产物,是不能为人的意志而转移的。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转型对传统的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口腔医学产业也进行了技术升级、管理升级以及经营方式的升级,医疗卫生行业对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要要认清社会转型以及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历史必然趋势,在教育教学方面也要做出及时的调整,否则,学校将难以培养出专业技术过硬,应用技能较强的社会需要的人才,那么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学生将会面临职业发展的瓶颈。

1.2口腔工艺技术的课程结构不科学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非常符合学生就业的需要。

医疗卫生行业的市场就业的竞争压力日益激烈,据统计,截至2016年,我国各类高校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人数超过20万。而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传统课程体系却非常不科学,专业教育的实践性不强。在进行专业课程的建设中,很多院校都将理论课程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忽略了实践课程的训练。尤其是一些学校在专业实习教育方面做得很不到位。例如,南京医科大学在设置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课程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定为8;2。这就导致理论学习过长,实践训练的机会太少,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不到锻炼。而在学生实习教育中,学校只是安排部分学生进入到相关医疗卫生企业进行实践学习,而大部分学生还需要自己联系企业。

2 优化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2.1完善实训课程,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联动机制

口腔工艺专业课程改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医疗卫生部门。因此,学校要优化专业教育体系和结构,以学生就业为基本原则,提高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和实践引导性。因此,要优化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方案,制定出科学长效的课程机制,提升专业教育的质量。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学生的就业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那么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加强实训课程的教育,完善实训课程体系,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联动机制。

例如,学校可以建立口腔工艺技术专业“ICS”(模拟、合作、服务)的实训模式。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实训平台。在实训课程的建设中,要围绕学生的就业状况,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训学习中。学校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人才,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实训学习的机会。形成“校企双向联动”的实训教学机制,同时,学校和企业也可以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共同利用专业技术和资源,这样就能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为学生的就业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2.2关注市场发展状况,调整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课程内容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优化专业教育体系和结构,提高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课程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领域的特征。对于高等院校而言,专业课程建设不必贪大求全,而应该追求小、尖、精。学校要关注市场发展状况,调整专业课程内容。

例如,近年来,疗卫生市场对新药的研发力度越来越大。那么学校就可以根据这个趋势,设置口腔医学研发、口腔卫生物学、口腔临床药物等课程。同时,也可以优化专业教学结构,淘汰陈旧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根据口腔医学产业的相关项目,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这样就能够增强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也能够有一技之长。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技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口腔医学;双师;专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78-01

医学专科教育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现阶段一个不可缺少的层次,培养目标应遵循培养能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面向基层,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性高等医学人才。专科类口腔医学专业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就业形势良好。专科层次的口腔医学专业学制三年,主要是培养面向基层社区,具有从事口腔医疗保健工作能力的应用型口腔人才,更明确地说就是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口腔人才。口腔医学专业是实践技能要求较强的学科,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完成系统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各项实践技能操作的学习,才能满足社会所需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为保证教学质量,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师应该既有教师的素质,又有医师的素养。学校及系部一直在教学工作中探索适合本校本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办法,为顺利完成专业教学任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是指能将教育教学理论和所从事学科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熟练运用于教学活动中的专业教师。医疗行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对医学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具有本学科专业实践和理论知识的能力,教育理论、技术和教学实践的能力,学科专业与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的能力。所以,医学高职院校的高素质“双师型”专业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精湛的医疗技术与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医学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不是教师资格证和行业技能证的简单相加, 而是应该既具备教师教学素质, 又具备临床专业操作知识、能力和态度的高素质人才。

2多途径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职业能力

2.1入校以来,系部通过国际活泉基金会定期邀请港台知名口腔医学专家来我校开展多项讲座,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安排临床病例指导。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部门批准的职教师资培训活动,通过各类培训,我们的实践操作理论有了一定的提高,并及时了解到先进的口腔治疗技术,应用于教学中。

2.2安排专业教师到临床进行专业实践。通过在省立新安医院马鞍山路门诊部及芙蓉路门诊部口腔科的专业实践, 教师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出一套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同时在对临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将此研究成果作为一种经验带到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及时补充医学新技术、新手段,培养出跟上时展、符合社会学要的人才。我们也将教学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医生请教, 在他们的帮助下更新观念, 掌握新技术与方法。

2.3学校及系部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参加本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鼓励开展新项目,促进教师整体临床业务水平的提高。

3教师专业实践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3.1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便于理解和记忆。 如果教师缺乏临床经验,在课程讲解中只会将书中的内容生搬硬套,进行抽象的理论讲解,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于理解。反之,如果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讲授书本知识的过程中,结合临床病例来验证书本内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模拟临床工作情境,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自己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病人,由此产生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更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

3.2有利于开拓学生临床视野,培养临床思维。 在对临床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学生常感到十分困难。如果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即可将自己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典型病例和特殊个例加以总结,开拓学生的临床视野,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启发学生,共同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然,在系部教师专业实践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譬如专业实践点不足、教师缺乏医院脱产进修机会等,这也是系部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总之,鉴于医学专业课程的特点,“双师型”教师仅有专业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多加临床实践锻炼,只有“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专业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临床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保证,才能培养出符合医学岗位需求的实用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秦映芬,刘红. 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双师”型人才[J ] . 高教论坛,2003 (1) :88289.

[2] 万文涛.论专业化教师的知识结构[J].教育研究,2004,9: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