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历史教学 价值

作为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师与一般普通高中的有很多不同,下面我就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从几个方面论述一下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学工作:

一、历史学科在中职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价值

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人类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过程存在着继承性,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在批判继承中发展过来的。建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历史教学就是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情操,使学生得到系统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只有懂得历史,才会珍惜今天,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二、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再加上中职学生对专业课的重视。历史教学方法相对陈旧、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厌学、学习效率低下,导致学生不愿学,老师教学没效果。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副科”,而在中职学校历史学科则是副科中的副科,家长学生都不重视,导致学习时间保证不了,特别是一些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背诵,只要努力记就一定能学好,所以课余时间学生基本上不学历史,把时间用在学习“主科”上。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

历史学习中确实需要记忆一些知识,涉及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复杂琐碎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导致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为了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不少学生便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而在背过之后,考试依旧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打消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以致学生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

历史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相关的哲学、政治、经济和法律知识;现实的政治都有历史渊源,学习历史不忘关注现实,能很自然地与政治时事联系起来。我们说历史教育的意义不仅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那是因为历史教育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和进步。

三、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我发现许多学生对与社会相关的历史知识是还是很感兴趣的,只是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枯燥乏味的历史课。那么对于老师来讲,就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自己的授课方式。

对于学生而言,学生的历史学习态度的问题,不重视和畏难情绪深深地打消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学习效率不高、成绩不理想也就见怪不怪了。

四、有效开展中职学校历史教学的措施

1.改变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和科学化。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2.更新备课方式

备课是老师精心准备授课的体现,我对历史教学备课有以下几点建议:

(1)课前询问学生在本节课上希望学到什么知识,他们对本节课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

(2)利用互联网络,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视频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加强课本中重点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联系。

(3)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同一级组组成一个备课组,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地集中在一起,对教材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在精心充足备课的基础上传授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途径。

3.平时多积累历史史料,提高学生兴趣

有句话很有道理: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历史老师视野要开阔,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要广泛涉猎。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跟什么都沾上边。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讲纯理论的东西,就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听了也会感到没趣。在课堂上,偶尔“天马行空”,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他们了解历史的“课外话题”,常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着迷,这既能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又能增加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还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并让历史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要做到这些,尽可能让学生在我们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是唯一最好的选择。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范文第2篇

一、文化与认同

为什么要从学校认同的角度来阐述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回答一个更加一般性的问题,即文化与认同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在文化学界讨论比较多,在当前学校文化建设领域讨论的还比较少。从逻辑上说,学校文化与学校认同的关系是由文化与认同的关系派生出来的,是文化与认同的一般关系原理在学校生活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应用。

从文化与认同的关系来说,文化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了彼此认同的符号系统。这些符号从信仰、知识、语言、历史一直到外在的行为习惯、衣着、发型等等。两个来自同样文化传统或文化模式的人共享一套符号系统,彼此之间有一种基于共同文化的肯定、承认、欣赏或亲切感。这些心理感受综合起来就称之为“认同”(identity)或“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lty),它致力于回答的问题是“我们是谁?”。例如,两个四川人见面,光凭着地道的四川口音这一特有的语音符号就能产生彼此的认同感――“我们四川人”。如果进一步对四川口音进行辨析,还能进一步细化这种认同,“我们成都人”、“我们遂宁人”。两个信奉儒家学说的人,可能是凭着他们共同的生活态度和恪守的伦理规范而相互肯定和接纳,如此等等。看起来,文化提供了人们之间相互认同的基本参照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我们/你们”或“我们/他们”的区分就是由于文化认同机制作用的结果。在此意义上,可以认为,文化的边界就是认同的边界,文化的差异就是认同的差异,文化的冲突也就是认同的冲突。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基于文化的认同具有两层面的作用:第一,解决了“我是谁”的问题;第二,解决了“我们是谁”的问题,前者涉及到“自我”概念的形成,后者涉及到社会团结的形成。正如许多哲学家所说,具体的个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必须回答“我是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可能得到抽象的回答,必须参照文化系统才能完成。“我是男人”、“我是一个佛教徒”、“我是教师”等等的回答无不是文化认同的结果,说明“我”认同了男性文化、佛文化与教师文化,“我是一个信奉佛教的男教师”。这样看来,“我是谁”的哲学问题在现实层面上就是一个参照何种文化来认识、把握或表现自我的问题。个体认同如此,集体认同也是这样一来。一个集体靠什么构成一个集体并因而在形式上和功能上区别于单数个体的集合?就是靠这种集体的认同,靠对“我们是谁”问题上达成的共识。“我们是教师”,那我们就应该像教师文化所要求的那样言谈和做事;“我们是四川人”,那我们的所作所为就应该像大家共同认同的四川人那样。这样,文化认同毫无疑问地提供了团结的纽带,加强了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培植了成员个体对于集体的内心忠诚,降低了集体内部成员之间交流、沟通并达成共同愿景的成本。

二、学校文化与学校认同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以学校价值观念为核心历史生成的一整套思想观念、规章制度、语言习惯、仪式行为、物质环境等的有机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学校文化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学校工作的领域,可以把学校文化区分为领导与管理文化、课程与教学文化、学生活动文化、服务文化、环境文化等;根据文化的层次,可以由内而外地把学校文化区分为精神(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根据学校活动的空间,又可以将学校文化区分为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实验室文化、运动场文化、餐厅文化、宿舍文化等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化,既是师生员工长期共同创造的结果,又以一种客观的存在形式对每一位师生员工产生熏陶、约束和教化的作用。

这种学校文化对于每一位师生员工产生的熏陶、约束和教化作用其目的就在于产生、促进和加强师生员工的学校认同。学校认同是集体认同的一种,指学校师生员工在心理上对学校文化的接纳、肯定和欣赏,从反映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校训到规范学校各种行为的规章制度一直到学校的环境建设与利用等等。对于每一位具体的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来说,学校认同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校生活中逐渐产生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师生员工在学校中生活,并不必然地产生学校认同。有的校领导、教师或学生尽管在一个学校生活了不短的时间,还是不能产生对这个学校的认同。至于新来的校领导、教师或学生,就更是如此了。他们不仅在观念上缺乏对学校的正确了解与认识,在态度、感情上则更缺少一种肯定、接纳与欣赏,行为上也会不断出现一些偏离学校文化特别是学校价值观要求的现象。在另一些师生员工那里,尽管已经有了一些学校认同,但是这种认同可能并不强烈,或者不是对于学校核心价值的认同,只是对于学校文化的外在部分如环境文化的认同。所以,通过持之以恒地建设学校文化来不断培养、促进和加强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学校认同,是当代学校管理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和使命。

三、学校认同与学校发展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广大师生员工的学校认同,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校发展。学校认同与学校发展之间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这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学校的师生员工来说,强烈的学校认同会产生一种“我是某某学校人”的共同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会由此产生一种自觉的、积极的和高度的责任感,从而形成他们各自勤奋工作与学习的强大动力,为学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与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是因为,高度的学校认同还会增加师生员工彼此之间的信任度,降低他们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心理与时间成本,激发他们以主体的姿态参与学校各项事业中去,使得学校发展事实上不仅是校长和管理人员的事情,也是全体师生员工的事情。大量的学校管理经验表明,学校认同构成了影响学校发展的一个相对独立因素,积极的、自觉的和高度的学校认同构成了学校发展的重要条件。

如何通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促进学校认同并因而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这涉及到许多细

致而又复杂的工作。从大的方面和可操作的方面来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要向师生员工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价值理想。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价值理想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应该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全体师生员工所熟悉、所理解、所实践。学校认同最重要的就是这种教育理念和价值理想的认同。当年陶行知先生所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堪称是成功培育这种认同的典范,值得今日教育家们的认真研究和学习。有一些学校,尽管有自己很好的教育理念和价值理想,但是不注意宣传,仅仅停留在校长的脑子里和学校的文件上,这样,就发挥不了凝聚人心、强化认同的作用。

其次,要注意向广大师生员工开展校史教育。学校是有历史的,并从历史走向现实和未来的。学校文化的生命就浓缩在学校的历史之中。学校的历史是进行学校认同教育的最好素材。学校历史的表现载体是多种多样的。走进那些历史悠久的学校,古老的建筑、高大的树木、发黄的卷宗、流传久远的故事无不使人竖然起敬,并产生一种基于历史的强烈责任感。因此,通过校庆纪念日、校友返校日、校庆专刊等各种形式,帮助师生员工不断地熟悉和温习学校的历史,向创造学校历史的人和在历史上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表示敬意,是促进和强化学校认同的有效途径之一。人们可以想象,如果在学校校长的办公室里,悬挂学校历届校长的照片和简介,会对现任校长的学校认同和工作态度产生多大的积极作用。每日凝视着学校开创者和继任者的目光,感受历史的呼唤,再懈怠的人也会变得勤奋起来的。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情感教学;初中历史;实施路径

初中历史是学生开始和全面学习历史知识的阶段,学习质量的高低关乎着学生未来对历史的认知,乃至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从目前整个初中历史教学来看,依然多为重视知识点、考点的记忆和背诵,历史人文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严重影响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低,因此需要把情感教学融入到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去,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能力。

一、情感教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一)情感教学的概念

情感是人们受到外界的影响所获得的心理表现,对人们的个性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行为与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情感教学本质上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1]

(二)情感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满足学生对教学方法的个性化需求。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原有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需要更新,情感教学符合了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热情,能够主动参与历史知识的探讨,更为重要的是对其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初中历史中历史事件与人物众多,是生动鲜活的,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都变成了僵硬、直白的文字,致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较低。[2]通过利用情感教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血与肉,增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

二、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多注重记忆与背诵,缺乏历史趣味

从目前初中历史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多注重历史的知识点和考点进行讲解和传授,并且对要求学生进行记忆与背诵,致使学生机械地学习历史,感受不到历史本身的趣味性,打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热情,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情感,教学方法简单,从而严重影响了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利于学生历史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二)教学停留在表明,没有挖掘历史人文

历史课程不仅仅是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叠加,更为重要的是在众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中所蕴含的历史人文。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多数停留在历史内容的表面,没有去探讨和研究历史内在的本质和文化,进而影响了学生对历史整体的认知,造成了学生历史知识结构的不完善。[3]

(三)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学模式单调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的指引者和传授者,其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目前大多数学校历史专业出身的历史教师相对缺乏,致使教学任务重,准备时间不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较为单调,内容枯燥无味,导致了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不高。

三、情感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一)以学生为主体,搭建师生情感培养平台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沟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的优点要充分的挖掘,形成师生良好的情感沟通交流机制和平台。在获得学生情感认同的前提下,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学生对于教师的语言、动作等较为亲切,更容易采取情感教学方法,进而避免了历史教学的枯燥无味[4]。

(二)利用历史情感素材,再造历史情境

历史本身是鲜活生动有趣的,然而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时,采用机械、枯燥式的灌输,没有注重历史内容本身的情感因素,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授内容中所包含的情感,在教学的过程中进入角色,把情感表露出来,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再造历史情境,进而引导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方法多元化,注重情感渗透

目前大多数初中历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也不利于情感教学的开展。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谈话、故事、多媒体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依据历史教学内容更换教学方法,让学生形象具体的感受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进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5]

参考文献:

[1]王成芬.情感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培训,2016(4):264.

[2]邱全新.论情感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师,2009(7):324.

[3]郭琴.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15(19):50.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 口述档案 口述历史

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立口述历史研究室,标志着口述史的诞生。口述档案的首次提出源于198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档案术语词典》。该词典将“口述档案”定义为:“为研究利用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通常为录音或录音逐字记录形式”。在1988年8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塞内加尔档案工作者萨利乌·姆贝伊正式使用了“口述档案”一词。国外口述档案有着相当的发展,美国有口述史协会,保存和整理了许多口述史料;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长期致力于有关现代中国口述历史工作;新加坡的口述历史中心,负责通过访谈录音的方法编辑、整理、保管和传播人们对新加坡早期历史的集体记忆。纵观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比如诗歌、音乐、少数民族语言等,其内容很多都是通过口头相传的方式留存于世的,但是由于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有些内容失传了,有些面临着无人继承、濒临灭绝的尴尬境地。而这些逐渐消失的历史记忆都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如不加以保护甚至是抢救,势必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我国档案学界对“口述档案”的研究与实践屈指算来只有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而且主要偏重于理论研究,真正的实践活动并不算多。随着档案界对“口述档案”研究的重视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以及国外一批卓有影响的图书面世,为人们打开了一个了解历史的崭新视野 。这些书籍没有花哨的包装,只是一些历史当事者的娓娓道来,尘封多年的记忆为历史增添了丰富的细节。

国内高校口述档案工作的开展,大多数是伴随着学校的编史修志或者校庆工作的需要而展开的。清华大学早在1959年校史编委会成立之时就开展了口述档案工作。2008年11月温州大学成立口述历史研究所,旨在联合校内外、海内外相关学术力量,利用科学的方法,推动口述历史资料的搜集、编辑、出版和研究工作。

一、高校开展口述档案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1.口述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和收集口述档案资料是建立和维护学校历史完整的需要

正如肯尼亚国家档案馆馆长梅纳·卡哥姆贝在第九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指出的:“忽视非书写的来源,不仅对我们的文化遗产和国家意识不利,而且抛弃了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很重要的史料来源”。口述者大多是一些年事已高的老者,他们亲历了历史,见证了历史,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目击者或参与者。通过他们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是时代赋予档案工作者的历史使命,高校档案馆应当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抢救和保护历史为己任,积极开展口述档案的收集工作,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维护学校历史的完整与全面,更好地发挥档案馆保存社会记忆的功能。

2.高校开展口述档案的收集工作有利于补充完善部分历史空缺,同时能够印证、澄清、校正已有的历史史料

口述史料直接来源于口述者,口述历史资料是受访者的个人记忆。口述人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某一重大事件或对某一重要人物加以详细而生动的叙述,为历史增添了丰富的细节,这些内容有助于补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历史材料的不足,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同时也对已有的历史文献进行不同角度的叙述,印证其真伪,最大限度地全方位、多角度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3.高校开展口述档案有利于馆藏档案结构的完善

口述档案的主要载体形式是声像档案,口述档案的收集可以补充高校档案馆长期以来以纸质档案为主要载体的馆藏结构,在复原历史方面,有着其他任何文字档案、文献资料都无法替代的价值;另一方面,口述者言语的差异性和口头化给历史带来了丰富性和亲切性,口述的内容涵盖各个历史时期的各个方面,直接,生动,每个口述者口述的内容或角度不同,深度不同,富有特色,可使利用者有选择地获取其所需的档案史料,将其研究的成果全面而又生动地呈现给利用者。同时,在与口述者的交流过程中,还可以收集一些其他形式的重要的档案资料,比如照片、实物等,这些档案同样对丰富馆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口述档案工作的组织

口述档案的征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科学有效地组织口述档案收集工作尤其重要。

1.开展口述档案的前期准备

口述档案工作区别于其他类型档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之前,必须对本单位保存的档案及散落在各级档案馆的档案史料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并熟悉所掌握史料的每一个细节,善于捕捉和发现与口述历史资料有关的有价值的线索,确定哪些材料是完整、准确的,哪些档案还有待补充完善,哪些内容的真实性亟待澄清,这是一项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大精力的细致工作。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需要制定一个工作计划表,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轻重缓急,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列出每一项工作的时间表,时间安排得越详细越周密越好,要尽可能地考虑到访谈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况以及需要采取的对应措施,可准备几套备选方案,应对突发状况,以便有效地控制好每项工作的时间周期。

同时,要根据口述史料的内容,确定口述者的名单。口述档案是运用现代化技术如录音、录像等存储手段,通过与口述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形成的,因此,必须对口述者的主要经历等进行了解,熟悉他的作品及其相关文章,要对所需要获得的历史背景知识有所了解;对于某些专业人士,还需掌握其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以便于沟通并掌控整个采访过程。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针对每一位受访者,拟定访问提纲,这是访谈成功的关键一步。将介绍信及拟好的采访提纲当面呈送给受访者,给他们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其对讲述内容做好充分准备,并告知具体访谈时间、地点及每次所需的大概时间。在确定好相对固定采访小组成员之后,还要对必要的设备进行准备。

2.实施具体的采访工作

具体的访谈过程包括提问、倾听和记录三个部分。应做到善于提问、注意倾听、准确记录,要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已经拟好的提问纲要,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受访者带入最佳的谈话状态中,十分考量采访者提问的艺术。通过巧妙的提问,将受访者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使表述的内容逐步深入。对于年事已高的老同志,为避免其过度的劳累,可每次限定时间或一个主题。如果受访者叙述的内容与所谈主题渐行渐远,要及时将话题转移过来;或者由于情绪、时间等原因,讲述者遗漏或误讲一些重要细节,要选取适当的时候再次进行访谈以进行更正、补充。

采访者要以饱满的情绪、专注的神态倾听对方的讲话,让对方在一种放松、自由的状态下讲述,并始终如一地保持较好的讲述激情,要尊重对方,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讲话,以免其思路受到影响。要仔细品味和随时捕捉讲述者的内容,善于发现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与对方形成良好互动,徐徐引出更多新鲜话题。

除了利用录音笔、录像记录外,采访者还须准备一册谈话记录,上面注明受访者的姓名、采访时间、地点、采访内容、摘要等以备忘。

3.整理采访记录

了解学校历史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历史传承文化内涵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主要源自于其深厚的文化。北京建筑大学在近80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勤奋拼搏、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和“传承中国建筑文化”的本质底蕴与文化基因。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和发展,学校实现了新校区建设工程、申博工程、更名工程“三大工程”建设的新突破,进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学校进行内涵式发展、提升综合实力、扩大社会影响力的过程中,形成传承历史记忆、彰显办学特色、富有时代气息、深入师生内心的大学校园文化,对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建筑大学具有重大意义。

追根溯源,留住建大文化的“根儿”

北京建筑大学的办校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创办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1936年的北平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工程科。作为北京历史最悠久的土木工程学科之一,学校的初建体现了近现代仁人志士的实业兴邦之梦。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学校始终以“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培养城乡建设领域优秀工程师”为己任,致力于建筑文化研究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创新。铭记历史,展望未来。挖掘、整理学校办学历史,收集、留存发展历程中的各种史料,对于传承历史、弘扬优良传统、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向着百年建大梦奋力前进的意义重大。

1.找寻建大文化,编撰建大史志

校史是一所大学发展轨迹的真正记录,是大学兴建、发展壮大的历程,是大学经验教训、知识智慧的积淀,更是大学文化的映射和风格特色的集中体现。

2016年,学校将迎来建校80周年大庆,此时启动校史的编撰工作,从有史料记载的历史开始,厘清学校的历史发展脉络,可为建大文化的进一步汇聚和凝练提供历史根基。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发动各学院、各职能部门搜集、编辑每个专业、每个学院、每个机关部门的发展历史,并在此基础上编撰《北京建筑大学简史》。

校史的正式出版既可以作为凝练百年建大文化的历史源泉,为其他层面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提供历史依据,又可以与学生的专业教育相结合,成为对师生员工进行爱家、爱校教育的现实课堂,激发师生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引领大家共同营造建大人的精神家园。

2.寻访建大“老人儿”,回忆建大往事

学校的历史是由大量活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大人用心血、用智慧、用青春、甚至是用生命创造出来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许多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师德高尚的老教师和学有所成的优秀学子,他们或是推动了学校事业发展,或是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或是奔赴祖国城乡建设的各个领域建功立业。作为建大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他们的存在就是建大文化的所在,他们所作出的业绩也是建大文化的明证,值得被现在和后来所有的建大人学习和传颂。

寻访建大“老人儿”,在校园网和校报上开设“建大往事”专栏,记录当时的人、当时的事儿,记录那年那月的建大人如何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才使学校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到现在。例如, 94岁高龄的许京骐院长,在1978年学校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专业人才不足的情况下,多方筹措经费、引进师资,致力于改造充实老专业、发展新专业,开展多种形式办学,带领学校完成了由中专到大学的转变,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已经退休仍健在的老领导、老教师,以及在建大度过了几十年、如今仍然辛勤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老同志进行采访,以人物故事为经,以特色建筑为纬,编撰《北建大人物志》《北建大和她的建筑》等书籍资料,拍摄学校历史和人物的纪录片,这不仅是对老一辈建大人一生工作和奉献的肯定,而且也是对学校珍贵的人文历史的保存,同时还可以配合当前的师德建设,成为学校进行师德师风建设的鲜活材料。

3.收集校史资料和实物,建设“校史陈列馆”

面向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及其家属、校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收集反映学校历史变迁中的相关文字资料、照片及录音录像资料;师生员工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党建、思政和社会服务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材料;学校各个历史阶段的校名、校旗、校徽、证章,以及历届毕业生合影照片、通讯录等;学校早期使用过的有史料价值的教案、教材、试卷、教具模型、优秀学生作业、校内使用的票证,以及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废弃的旧门窗、旧桌椅,老式的教室摆设、教学设备、实验室设备……这些看起来陈旧的实物却能瞬间把人带回那曾经的往昔岁月,对这些实物的收藏和保留,也是对历史的记忆和留存。它们不仅能够让我们回想往昔的峥嵘岁月,而且更能够体现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集学校集体和师生员工参加校外重要活动获得的省部级以上的各级各类奖杯、奖状、奖章、荣誉证书,以及知名校友自传、事迹介绍、回忆录,能够使大家了解学校发展历史中前辈们所创造的辉煌成就,增加大家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积极建设“北京建筑大学校史陈列馆”,不仅可以集中反映学校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为城市建设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等,而且它既是学科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立足实际,做好文化建设的“事儿”

针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够鲜明、校园文化建设的共识不够、全员参与的合力不够等问题,发挥全校师生的力量和智慧,本着“以新校区为重点、以低年级学生为重点、以专业特色为重点,以历史文化传承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在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做好几件事情。

1.精神文化层面

通过整理和挖掘校史,充分展示学校办学历史上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品质,同时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进一步完成凝练校训、谱写校歌等工作,发挥师生继承和弘扬学校精神的主体作用,把弘扬和培育学校精神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增强凝聚力。

实施大学精神教育和文化素养教育,弘扬建大精神,主动高扬主旋律,倡导主流文化,丰富校园生活。整合全校资源设立“建大讲坛”,定期举行高端讲座,将其打造成师生心目中的讲坛文化品牌。组织博雅文化进校园,将高雅音乐、民族音乐引入校园,让学生们不出校门就能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设立“科技节”“演出季”“建筑文化节”等品牌学生活动,打造富有建大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

校广播台设立高雅音乐栏目,播放和讲解世界名曲,在大兴校区开设“电影赏析”,播放主旋律电影和经典影片。在学生宿舍,用高雅音乐代替上下课的刺耳铃声,如早上开灯前播放《晨曲》,上课提示铃前播放《进行曲》,下课后播放舒缓的音乐,晚上熄灯前播放《催眠曲》,让学生们在悠扬的音乐中进行一天的工作和学习。从细微处做起,让学生们体会到校园人文关怀的精神无处不在。

2.制度文化层面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学术为先,强调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提高科学民主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要从制度上保证学校重大原则、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形成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学术民主制度的建设,不断完善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制度建设,切实加强用人上的民主制度建设,创新人才工作制度。

根据教育部、中国教科卫文体工会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校结合实际对《北京建工学院教职员工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北京建筑大学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通过学校制度文化的引导,进一步加强教职工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倡导良好校风、教风、学风,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师德师风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将学风建设列为重点,通过优良学风班中期检查、优良学风宿舍评比、严格考勤制度、加强高低年级交流等一系列措施,稳步推进学风建设。使良好的学风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健康成长。同时,也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良好校风。

制定校园文化建设中长期发展战略,进一步细化《“十二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由专人管理,众人参与,形成持续的工作体系,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实现阶段性成果,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只有这样,才能将校园文化理念在师生中传播开来,让充满浓郁建大特色的校园文化浸润于每个人的心、滋养每一个建大人成长。

3.物质文化层面

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本着“彰显建筑文化特色,展现各流派建筑风格,传承老校区历史记忆”的理念,打造具有建大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主题雕塑和文化景点,保留西城校区古朴的文化底蕴,把新校区建设成为展现古典气质与现代精神的魅力校园。

学校中的许多建筑都是在校教师、学生和优秀毕业生的设计作品和参赛作品,对这些建筑设立统一的名牌,并进行详细的介绍,不仅能够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而且也可作为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实习实践场所。

铭刻历史,在校园里建立有代表性、有纪念意义的纪念碑、纪念亭、纪念墙等,如在建筑文化广场设立更名大学纪念碑或学校发展历程纪念墙等。在校园的园林景观里陈列一些学生的作业和建筑小品。

在“校史陈列馆”里,展示知名校友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建设中承担和参与的工程项目介绍;将建筑学院的学生作品保留下来,进行永久性的展览。在教学楼里,陈列学生的优秀规划设计作品图和手绘图,这些作品既可成为特色校园文化中的一景,也可作为对于优秀学生的肯定和激励。

面向社会,传播建大文化的“味儿”

作为站在知识和科技发展前沿、为社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高校,北京建筑大学的校园文化也应该打破“围墙”限制,冲出“象牙塔”,借助“高校文化场”的优势,通过人才的感召作用、知识的教育作用和媒体的影响作用,对社会产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1.举办艺术展览,打造建大文化品牌

紧贴建筑艺术特色,利用校内的文化资源,面向社会,定期举办艺术展览,传播“建大文化人”的文化成果。将李沙的中国古代建筑彩画艺术、赵希岗的剪纸艺术、钟灵的水彩画、靳超的油画、孙洋的山水画、谭述乐的古画鉴定等凝结着建大教师心血的艺术作品和建大师生的规划、建筑设计作品在校内外进行定期巡展;将文法学院建筑文化研究基地的研究成果和特色资源库的内容,组织专题展览进行策划推广,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向中央美术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引入艺术市场、艺术管理专业的小型策展人,有前瞻性地进行策划,培养自己的文化代言人,形成社会公认的北京建筑大学文化艺术品牌。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新城市文化的形成和找寻中,占领自己的一席之地。

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和定期讲座,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艺术熏陶,吸引更多社会目光的关注,将北京建筑大学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味道散布开来。

2.从校园走向社会,传播建大文化内涵

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借助媒体力量将校园文化建设中挖掘出来的具有建大特色的优秀师生,以及他们参与的建筑工程、科研成果,建大发展的历史和特色建筑等向社会传播,从而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微博、微信上建立校园文化平台,将各种优秀文化成果向社会传播,着力进行文化内容和品质的打造,透出浓郁的、建筑文化的“味道”,开设建筑公开课,培养自己的文化名师,在将他们打造成社会文化精英的同时,也将提升北京建筑大学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朱之平.张淑锵. 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展示: 一个校史研究的视角[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7) :196.

[2]李延保. 校园文化与现代大学精神[J]. 中国高等教育,2002,(1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