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学教学改革趋势

中小学教学改革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教学改革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学教学改革趋势

中小学教学改革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笔者受教育部高教司的委托,对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获奖项目进行了分析。本分析包括四个部分:我国教学改革的背景、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概况、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以及关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改革的几点建议等。虽然,2005年的教学成果奖评选已经结束,但这些成果对我国高校今后的教学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

毫无疑问,高等学校的改革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可以说,教育系统本身——社会环境——国际影响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了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力。

1.知识经济与全球化的挑战

知识经济是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知识的革命为基础的,新技术使我们的学校教育面对一个全新环境,它不仅正在改变着高校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也使我们的教育管理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与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全球化。虽然全球化主要是经济领域的事情,但知识领域的全球化也正在形成。国际学术标准、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国际留学生市场的竞争、国际合作办学、国际文凭与资格证书的互认等都是教育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2.市场机制的形成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中国长期的计划经济及其相关的制度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市场在高校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大包大揽的现象得到根本性扭转。如学生由“包分配”转变为“面向市场自主就业”;由“福利上学”转变为“缴费上学”等。拓宽培养口径、增强毕业生适应能力成为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始于1978年的经济改革使中国经济发生了历史巨变。在过去的26年中,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的高速发展。2000年以来,我国的人均GDP超过了1 000美元,经济的发展不仅极大地增加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而且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为高教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3.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张,凸现了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

图1表明,本次获奖情况的区域分布非常不均,东部地区的高校获得了绝对多数的奖项。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各区域内部的分布也高度不均,如东部地区的奖项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地,而同处东部地区的浙江、广东、福建、山东所获奖项则相对较少,海南省甚至一项都没有获得;中部地区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两省,其他如山西、安徽、江西等地则较少;西

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的规模得以持续扩张。2004年,我国高等学校在学总人数达2 000多万人,高等学校毛入学率达到19%以上,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如此庞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如何保障相应的质量成为所有高校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为此,教学评价、教学基地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改革、跨专业培养等成为新的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

二、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概况

2005年7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本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和名单。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59项,二等奖537项。这里我们就这599项获奖成果的获奖学校区域分布、学校所属、学校层次、项目类型、学科分布等分别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1.获奖单位的区域分布概况

关于获奖单位的区域分布,我们统计的原则是按照获奖者的排序,取排名第一的获奖者所在单位进行分析,不重复计算。关于区域划分,目前中国有各种分类方法,这里我们按照政府年度统计的办法,按地理位置,把中国分为三大区域:东部、中部、西部①。

本次特等奖共三项,按照学校所在区域划分,全部在东部地区,而且集中分布在北京市。本次一等奖共59项,按照区域划分,东部44项,中部6项,西部9项。从二等奖的区域分布来看,东部为325项,中部为116项,西部为96项。具体分布情况见图1。部地区则基本集中在陕西、四川和重庆,其他省区如云南、甘肃、宁夏、新疆、贵州、广西等都只有一到几项,而青海、西藏等地则一项也没有。

这种分布状况,反映了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经济发展水准、经济改革的程度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经济改革力度大的地区,教学改革也相对走在全国的前列;相应的,经济发展滞后也影响了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同时,区域内的分布不均也表明,这种分布与传统上我国的高等学校布局具有密切的关系,如北京、上海、南京、武汉、重庆、西安、沈阳等高校集中的地区一般获奖的项目也比较多。

2.获奖单位的所属、层次与学校类型分布

本文所说的所属是指获奖单位属于什么部门,即该校是国家部委所属学校、军事学校、地方政府所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层次是指学校属于研究型大学(本文指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教学研究型学校(本文指没有设立研究生院,但属于“211工程”的学校),还是教学型学校(本文指非“211工程”学校);类型是指学校属于普通本科还是高职、高专。

以上统计表只是一个粗略的分类,但从表1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教育部所属的高校获奖数额除特等奖以外,一、二等奖分别占一、二等奖总额的64.4%和53.3%,而教育部所属的高校为巧所,仅占全国各类高校的4.2%。与教育部所属学校情况相反,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94.0%左右,而获得的一等奖仅占18.6%,二等奖也只有35.2%,民办高校获得的一、二等奖各只有1项。

同时,如果我们把我国的高等学校层次按上文的分类法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三类的话,研究型大学获得了69.5%的一等奖、49.3%的二等奖,教学——研究型大学获得了5.1%的一等奖、12.1%的二等奖,教学型学校获得了25.4%的一等奖和38.5%的二等奖。因此,本次教学成果奖在不同层次学校之间的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研究型大学获得了总奖项的51.3%。

如果按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来划分,普通本科院校则占有了91.5%的一等奖和95.2%的二等奖,高职、高专获得的奖项仅占一、二等奖的8.5%和4.8%。而在2004年全国1 731所高校中,本科学校的比例为39.5%,高职、高专学校占60.5%。也就是说,占全国普通高校数60.0%的学校仅获得了整个奖项的5.2%。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2005年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分布从学校的隶属关系来看,主要集中在教育部所属的学校;从学校的层次来看,主要集中在研究型大学;从学校的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普通本科院校;而地方学校、一般院校,尤其是高职、高专获得的奖项相对很少。

以上的结果说明:一方面,这些年来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大的学校主要是那些教学、科研水平比较高的学校,而相对于这些学校而言,普通院校,特别是那些高职、高专,在教学改革的潜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正视,高等学校是分层次和分类型的,不同类型的学校,其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非常不一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衡量和评价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时,是否只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笔者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近年来,随着毕业生面向市场自主就业,各个学校都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不少高职高专学校,甚至一些民办高校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力度是很大的,尤其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并不比一些本科院校的改革力度小。当然,这些院校教学改革关注的内容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并不一定一致,但只要有自己的特色,就应该得到鼓励。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都应该在自己的类型和层次中办出特色。有特色才有竞争力。但在我们的教学奖励中,对高职、高专和民办大学的教学成果是关注不够的。

3.获奖项目的类型分析

从本次获奖的599项成果的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基地与学科建设、教学法和教学手段等的更新、实践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教育制度与教育管理的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素质教育与德育等。

根据初步统计,各类项目数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本次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主题主要集中在8个领域。其中,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最为集中。其次是课程与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法的改革也受到了高校的普遍重视。另外,与人才培养相配套的教学基地与学科建设、实践教育(包

4.获奖项目的学科分布概况

由表3可知,从一等奖的获奖情况来看,人文社科类的获奖数为19项,占32.2%;理工科类的为21项,占35.6%;综合教改项目(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教学管理、文化素质、未标明某一专业的专业建设、未标明某一学科的教学方法改革等项目)为19项,占32.2%。从二等奖的获奖情况来看,在537项获奖成果中,人文社科类为151项,占28.1%;理科类为133项,工科类为116项,占46.4%;综合教改项目137项,占25.5%。

值得注意的一个倾向是,一些传统的学科教学改革普遍要比新兴学科的改革活跃,如物理、化学、数学、医药学科、管理、财经金融、英语、教育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通讯、机械工程、农学等。这反映了传统学科为了适应新的科技和社会发展而加强自身改造的必然要求。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资料,2004年,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理、工、农、医类学生占高等学校学生总数的51.71%,人文、社科和管理类学生占48.29%。从人文社科学生规模与理工农医类学生规模的比例来看,二者的比例为0.93:1。因此,差异不是很显著。但从获奖总数来看,二者的比例为0.63:1,理工类的获奖数大大高于人文社科类。因此,学科分布很不均匀。尤其是三项特等奖中,人文社科类一项都没有。

三、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其中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最关心的改革课题。可以说,我国目前高校的教学改革面广量大,市场因素已越来越显示其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巨大影响力。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与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趋向多元化

计划经济时期,总体来讲,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单一,培养口径过窄,适用性差,而且各高校缺乏主动创新精神,培养的人才也缺乏特色和个性。这种局面在近年来的教学改革中开始得到扭转,分层分类培养开始受到各类学校的重视。

(1)重点大学注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宽口径、创新型人才。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推动下;一些重点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高水平知名大学的过程中,以培养具有国际眼光的创新型人才为重点,提出了追求卓越的教育目标。

这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一般都注重吸收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把通识教育置于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实行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强调各学科的融合。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就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成功地进行了本科教学体系的改革,初步建立了创新型生命科学基础人才的培养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几年来,该院的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或主要作者发表在国内核心刊物以及被SCI收录的研究文章数目大幅度增长。不少学生已在国内外的科研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如王俊同学本科毕业后被免试推荐为本校的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科学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上。他的论文被评为2002年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他本人现在已经被南丹麦大学和丹麦奥胡斯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清华大学探索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研究型教学体系,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本科阶段为学生创造探究式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研究活动中逐步建立基于教师指导下的探索研究的学习模式。其中,一项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自2001年实施以来,共设立SRT项目2 339项,5 300余名学生参加,已有2 461人取得学分,本科四年中参加过SRT的学生比例达到了50%。

同时,一些重点大学还在人才培养制度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提出了“本——硕——博”相贯通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计算机学院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方式,从本科抓起,针对本——硕——博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全过程设计和动态管理。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本科生的科技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2001年,该院学生获“微软亚洲大学生软件开发大赛”中国区和亚洲冠军,2003年,两名学生进入了Intel未来科学家计划,2004年在法国获“全球智能卡设计大赛”第一名等。

(2)地方院校以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我国经济市场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地方性院校的发展如何定位是我国高教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那种盲目追求学校发展高层次、综合性、研究型的办学模式,对于地方院校来说,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那些具有比较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高等学校更受社会青睐。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向地方、面向企业、面向人才市场,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逐步成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如湖南文理学院是一所升格不久的地方本科院校,该校提出的办学方针是立足地方求发展。在学校定位上,将学校类型定位为“教学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高级人才为主;学科定位坚持“以应用学科为主,注重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师范与非师范教育协调发展,建立与地方和区域经济文化建设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逐步形成自身学科专业的比较优势与特色品牌”。通过以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地方为依托,同当地及周边地区9个县、市、常德卷烟厂等20多家企业签署了校县、校企合作协议;与地方企业、中学等单位建立了百余个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建立了数个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国家级、省级研究基地;出现了深受学生和地方欢迎的“扁豆教授”、“鳝鱼博士”等,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尤其是一些地方职业技术学院,一般都能从人才市场的需求出发,密切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及时调整培养方向和模式,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如大连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针对盯产业迅猛发展对IT职业人才的紧迫需求以及学校在IT职业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以培养面向应用的实用型IT职业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汀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再造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了以能力为导向的知识体系,创立了学教并重的“面对面+实训+e—Learning"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了产学互动式校内外实践训练基地,通过与SUN、IBM、HP等知名IT企业合作,搭建了校企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在校内建立了基于应用的实验室、基于企业的实验室、基于WEB的模拟实验室等实验体系,在校外建立了18个企业实训基地。实施IBT(1ndustryBasedTrainingOrTeaching)培养,即基于产业需求的定制培养,通过课程与学分替代等方式,开设企业定制课程,使企业能够参与到学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确定、教学计划制定、指导学生顶岗实训等培养全过程,使学生在学校阶段就能够认可企业文化,了解企业业务,顺利完成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形成了校企共同培育人才的良好机制。4年多来,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和社会评价。2004年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了98%,21%以上的毕业生进入HP、IBM、GE、东软等知名.IT企业工作。

2.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建设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点工程

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化,要求教学内容作出相应的变革,教学内容的变革是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材建设来实现的。

(1)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长期以来,我们教学的目的重在向学生灌输某门学科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随着我国人才质量观的转变,教学过程中,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如浙江大学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以“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育理念为主导,将因材施教与强化培养相结合,将知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以1984年首创的混合班和在其基础上成立的竺可桢学院为平台,对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20年不间断的探索和实践。从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培养模式人手,注重知识的交叉复合,建立了厚基础、宽口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自主型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学校全面建立了重基础、宽口径的课程体系,全校110个专业分12大类打通基础课平台,并提高选修学分比例至25%一30%。各专业逐步设置了自学与讨论课、创业训练课等特色课程,引导研究性学习。学校教学改革的全面推开和不断深入,促进了广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也为进一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2)教学内容强调创新性、前沿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最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及时充实到教材之中,使学生及时把握各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和前沿。

毫无疑问,重点大学一般在课程内容更新、教材建设等方面会走在前列,但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深人,一些地方性院校也把教材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作为教材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方向。如湖南邵阳学院在进行内燃机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根据现代内燃机的发展方向,构建了突出研究重点、充分挖掘潜力、适应环境需要与创新开发的《内燃机原理)课程新体系。该课程体系融合国内外先进技术,突出了技术创新与应用特色。通过与这一课程体系配套的教学创新平台建设,形成了创新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他们深入生产实际找课题,针对课题,老师、学生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进行方案论证、实验设计、加工制作与试验研究,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加快了攻破技术难题的进程,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如2002年杨英慧同学开发的内燃机新型空气滤清器获得国家专利;张英等同学2004年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南地区一等奖;近4年该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

实践教学作为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不少学校坚持“基础理论与实践训练并重”的培养模式,通过狠抓实验室建设、实习平台与实践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实验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同学科、不同类型学校共同关注的重点。面向工程实际,注重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近年来,我国高校理科中的一些基础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等也不断加大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纯粹的演示性实验逐渐减少,而且研究性学习也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不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近年来也加大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如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国际贸易、思想政治等就不断地进行着实践教学的创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针对多年来材料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模式以各门课程为核心,缺乏研究性、探索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以通过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方法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问题,以培养综合性、创新性、能力型、高素质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为目标,实现了①从演示验证型实验到综合自主型实验,②从单项技能训练到材料设计、材料制备/加工、材料组织结构、材料性能、材料使用性能一体化综合能力培养,③从材料微观结构表征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④从课堂知识验证型训练到研究探索型训练,⑤从被动灌输实验到主动寻知求学教学实验的五大转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天津职业大学创建了“三三分段”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培养软件人才。“三三分段”是指与学生职业岗位直接相关的三种关键能力的分阶段培养,即网络工程能力、网络数据库的开发与维护能力、网站建设能力。每个阶段又分为三个教学层次,即实践

(2)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力保障。一直到现在,由于经费紧缺,加上一些企业积极性不足,许多学校的实践教学无法深入进行,难以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作用。但近年来,在教学改革大环境的影响和推动下,已经有不少学校在加强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也积极寻找各种途径,主动地走出校门,寻求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与支持,通过校企合作、校社(会)合作,共同建立学生的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不仅成功解决了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的问题,还积极参与到企业和社会的生产实践中去,帮助企业和社会解决问题,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如石家庄铁道学院,10多年来,为了改变“两课”教学实践环节薄弱的状况,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增强“两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他们在西柏坡建立了“两课”实践教学基地,把西柏坡社会实践作为全院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定为1个必修学分,单独考核。实践证明,这一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惑“两课”教学中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提高了学生政治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了艰苦创业的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德意识,也锻炼了社会交往、独立思考、动手等多种能力。13年来,已有13届、12000多名本科生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西柏坡集中社会实践活动。

虽然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必要的,但在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学校与企业的联系还很薄弱、缺乏法律保证,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还不稳定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并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综合性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与校园比邻的高等学校,完全可以合作办学、资源共享,共同建设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如天津大学结合“国家级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同时和南开大学一道,结合教育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共同建校”项目和天津市“实践教学改革项目”等,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综合优势,避免重复建设,首先把分散的、相对独立于各门课程的实习厂、实验室全部打通,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在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的平台上组建了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该中心建成了贯穿于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服务于多层次工程实践教学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教学基地。目前,该中心已经成为工程训练、综合性试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校际资源共享,具有很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成多元语言文化,有利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经过六年多的研制和完善,目前该成果已推广到全国27个省市,被国内216所院校、国外两所学校使用,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4.现代教育技术普遍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日益更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教育技术和手段也获得了很大的改进。现在,不仅教学管理中大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而且教育技术与各门学科之间的整合程度也越来越高,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环境正在形成。同时,不同的学科还结合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和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探索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

(1)网络技术的运用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总体而言,优质教学资源是不足的,如何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使希望学习的人都能够有机会学习并真正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呢?网络教学平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由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联合开发的历史学科网络资源库

(2)树立系统思想,突出研究性学习,创新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孤立的元素或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认真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还要考虑教学对象,从而选择相关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配套的考试、评价方法等。传统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而现在的教学更多地倾向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受到普遍重视,教学模式不断创新。

如中国矿业大学电类专业自1997年以来结合(通信电子电路)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对启发式、创新性教学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启发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改革贯穿培养学生的全过程,体现了一种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学理念,大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3)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重视双语教学。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培养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还必须具有国际眼光,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为此,双语教学在各类大学中都得到了逐步推广。

如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就联合开发了力学系列课程的《英汉双语电子教程》,出版了《英汉双语理论力学电子教程》、《英汉双语材料力学电子教程》、《英汉双语工程力学电子教程》、《英汉双语结构力学电子教程》、《英汉双语有限元法电子教程》、《英汉双语振动力学电子教程》、《英汉双语弹性力学电子教程》、《英汉双语流体力学电子教程》等8部双语电子教程。力学课程的英汉双语教学,不仅对培养学生双重语言文化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大有帮助,而且还有利于校园形

5.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日渐完善

教育质量始终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确保高校的人才质量就需要有一套严密而有效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套保障体系包括:教学管理手段的科学化与现代化、教育制度的创新、教学质量的监督与评估体系的完善等。

(1)转变人才质量观,促进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人才质量观是“唯分数论”的,重分数轻素质,重成绩轻能力,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而新的人才质量观要求把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放在人才培养的突出位置,建立起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的管理机制。为此,不少学校开展了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如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

华北电力大学1995年以来,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管理上,建立起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灵活自主的管理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推行学分制,赋予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自主权,包括选择主讲教师,选择课程,选择学习时间与学习方式,选择修业年限、辅修专业,以及优秀生转专业的自主权。此外,还实施了课程免听、免修制度,学生可通过自学参加考试获得学分。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同时,改变以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质量的知识质量观,建立”综合性、全程”课程考试模式,改变学生被动应付考试的局面。根据课程性质与特点,制定各课程《考试指南》,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采取开卷与闭卷、口试与答辩、笔试与操作、小论文、大作业等各具特色的考核方式。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社会活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凡在各项科技活动、科技竞赛和科技成果、发表科技论文、科技发明专利等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在免试推荐研究生和评优、颁发奖学金等方面都给予倾斜。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教学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个主要趋势,教学管理从传统的手工模式跃进到自动化模式。

如沈阳理工大学配合学分制改革,以校园网为运行平台,自主开发了一套现代化的基于校园网的学分制管理软件,为学分制的全面实施提供了技术及手段上的保证。与此配套,构建起了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构建了基于网络的学生对教师授课的实时反馈机制及课程结束后的全样本学生评教机制,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科学的统计处理,形成反馈意见,对教学质量起到了有效监控、评价及反馈,实现了教学质量的科学化管理。对学生考试成绩的查询、分类、统计、分析、输出也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该校还为导师制的实施配套设计了基于Intemet网络的导师对学生指导的虚拟工作室,为导师和学生在不受地域和时伺限制情况下的快速联系及导师及时掌握所指导学生的学习状况、加强针对性指导捉供了网络平台。

(3)高校内部自律机制逐步完善,质量监控和评价受到普遍重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加强高校的自律及自我监督机制的完善是整个社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为此,不少高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内部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体系,自律机制逐步完善。

如大连海事大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结合大连海事大学七年来实施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经验,构建了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校不仅从理论上论证了高等教育领域引入IS09000系列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还提出了基于IS09001标准的学校“产品”的定义、特性和教育质量观,设计了基于IS09001:2000标准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形成了(高等学校内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要求)的文件,提出了基于IS09001标准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监控方法,提出了将本科评估与质量管理有机结合的思想,认为质量管理和教学评估都是教育质量监督的有效手段。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用本科评估作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测评的手段;另一方面,用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管理来保证本科评估指标的实现。实践证明,质量管理与教学评估的结合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控的方法。大连海事大学建立和实施的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已经通过了挪威船级社的质量认证,成为全国第一所通过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普通高等学校。该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学校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促进了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关于改进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

作的几点建议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真正发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政策导向作用,根据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1.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要适当注意地区分布平衡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现状,建议在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时,对西部地区以及一些高等教育基础薄弱的省区给予适当的政策性倾斜。尤其是对青海、西藏、贵州、甘肃、宁夏、广西、云南等省区,在评价的具体方式上可以适当灵活,如答辩的问题,这些地区教育经费非常有限,地处偏远,可以委托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答辩。

2、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要充分反映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成果,鼓励分层分类办学,突出办学特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应该充分反映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在评选时,建议对不同类型的学校,根据情况进行分门别类的评选,而不是把所有高校作为同一类型来评选。尤其是我国的国情要求我们既鼓励创新性、拔尖人才的培养,也要注重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培育,‘而不是把所有高校都办成研究型大学。因此,今后的评选应该适当地考虑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同时,我们也要考虑民办大学、独立学院的教学改革动力和积极性问题。

3.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应继续加大对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鼓励

在适应市场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建议加大管理制度创新的力度。同时,把实践教育纳入我国高等学校改革的重点之中。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方式、方法的可行性与实效性,把素质教育真正贯穿到每一门课程之中,多途径地提高人才素质和质量,特别是如何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在所有学科中予以重视。

4.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要有利于引导学科的均衡发展

教学成果奖应该在学科之间作适当的平衡,虽然不是要绝对平均,但学科之间获奖的项目数差异不宜过大,尤其不可以造成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要充分反映各学科教学改革中最优秀的成果。

5.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广应用力度要加大

加快对相关教学成果的推广和运用。在本次教学成果获奖项目中,有不少项目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我们不应该是为获奖而获奖。对于那些有推广价值的项目,要尽快地在全国相关高校予以推广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

(鸣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获得了教育部高教司的大力支持。同时,清华大学教务处的段远源、刘洁等老师也给予了大量的帮助并提出了相关的修改建议。文中所引材料全部来自相关高校中报的教学成果奖材料,在此一并致谢!)

中小学教学改革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健康第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因此2014年在党的十会议上,我国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教育作为民生之基,中小学作为我国教育的基础阶段,也要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更好的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体育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体育观、健康观,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责任。面对当前荆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不断深入体育教学改革,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

一、荆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学目标的模糊化

体育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中小学教育主要围绕应试考试,围绕竞技项目和比赛展开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阻碍了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基本理念。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荆州市中小学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因材施教,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提升学生身心健康。在体育教学目标应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

2. 体育教学评价单一化

中小学体育教学教学评价标准单一化,教师忽视了学生体质之间差异和学生的兴趣点,而用单一化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很难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造成学生对体育的排斥心理。教师应有区别的对待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指导,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学习的兴趣。

3.体育重视程度低和体育教育观念滞后

许多学校只注重升学率,为了完成应试教育的目标,学校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高,常常压缩体育课程,把体育课的时间用于其他课程的学习,有些学校甚至取消了体育课,严重阻碍了中小学体育的发展。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研究不深入,一些教师教学观念滞后,教学观念还没有转变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

二、荆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1.中小学学生生体质下降问题严重

中小学学生作为我国的未来,肩负着今后建设国家的重任。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学校和学生对体育不重视,参与体育锻炼越来越少,从而造成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国务院为加强青少年体育知识技能,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出了全面实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把学生的健康素质问题作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必须要转变旧的观念,加大体育教学经费投入,进一步重视体育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以及体育对提升学生体质的重要作用。

2.素质教育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中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和支柱,应避免只为应试教育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在体育锻炼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壮的身体,以健康的身体来应对各种疾病和未来的困难。

3.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成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从金牌体育向全面体育转变,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开始贯穿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体育教师在注重技术教学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参与体育锻炼意识,从而提高了学生锻炼的自主性。

三、对于荆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1. 转变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

从思想上转变对体育的认识,从应试教育向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转变,增加体育教学经费投入,课时保证,转变以教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体育课堂充满活力和激情,要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让学生了解终身体育带来的好处。

2.制定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从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角度制定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在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评价的同时,应因材施教面对学生之间的的差异,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价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自己。

3.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体育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只有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勤奋实干、懂得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才能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把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要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进一步深化体育专业改革,加强体育专业的建设;加强教学研究,培养更多研究、创造型体育教师和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学科带头人,创造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教学特色。

面对当前荆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应不断深入体育教学改革,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不断转变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制定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实施体育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不断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理念等相应对策,才能更好、更深入的进行体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田清文. 新形势下沅陵县农村中小学体育改革行动策略研究[D].吉首大学,2013.

[2]刘猛猛. 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改革的必要性及对策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9:180-181.

[3]刘云朝. “阳光体育”背景下的中小学学校体育改革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4,20:44-45.

[4]张智. 当前兰州市中小学学校体育改革的问题与对策[A]. 中国人才研究会教育人才专业委员会、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发现杂志社.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中国人才研究会教育人才专业委员会、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发现杂志社:,2007:2.

[5]徐向荣,刘昀. 试论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改革[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2,01:93-95.

中小学教学改革趋势范文第3篇

 

地方高师是农村教师教育的主要培训基地。在对地方高师综合化转型过程中,进行布局结构调整时,应该努力实现其从培养教师的单一目标向培养多种类型人才的综合性目标转型。从理论上讲,转型后的地方高师院校本应承担起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师资的重任,以满足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需要。然而问题在于:历史积累的教师教育优势在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逐渐衰退;转型后的一些地方高师办学定位模糊,工作重心聚集在非师范专业的拓展;培养教师特别是培养农村教师的目标不明确,参与农村教师教育的动力明显不足。

 

基于地方高师转型后所出现的问题,相当长一段时期来,升级后的地方高师并没有形成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服务的强烈意识,基本处在一种封闭运行的、脱离农村教育需要的状态。具体表现为:(1)高师教育实际脱离农村中小学教育,授课教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实际知之甚少,缺乏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实践的主动深入了解,因而未能很好地指导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和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提供积极的直接的服务;(2)高师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高等院校教师职前培养中“除农村化”问题凸显,培养模式单一,教师专业教育弱化,而且师范与非师范培养方案趋同,培养“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目标不明。此外,师范生服务农村教育思想淡漠,农村地区师范生生源质量下降,毕业生普遍不愿去农村地区任教,去农村是出于“无奈”的选择。因而,地方高等院校师范教育“趋农村化”发展是高师教育当前必须直面且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趋农村化”的发展理念

 

地方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历经30年,目前,这种探索和改革已经进入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阶段,地方高师院校的“趋农村化”的发展理念正是建树在我国整体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基础之上的,其理念核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办学服务方向。地方高师院校面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能够审时度势,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服务地方教育需求为目标的发展思路。即地方高师教育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社会人才市场什么地方缺乏人才,我们就为这些地区培养和输送人才。此举在满足社会需求和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就业,为社会培养和造就了“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社会实用型人才。

 

2.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地方高师院校积极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普遍存在“求大、求全和求高”的心态,逐渐改变以知识传授型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地方高师院校应该以当地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继续深化和拓展学分制、综合班、主辅修、按大类招生、国内外交换生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推行师范生顶岗实习,加强实践教学,拓展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3.调整专业建设思路。专业是联系高等教育和地方经济的接点、桥梁和纽带,地方高师教育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针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地方高师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优质师资,因此,高师院校在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此外,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前提是要符合学校总体定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不断地研究本地经济、社会,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对人才市场科学预测,进行科学论证,从而做到专业的设置和调整能够符合地方对人才的需求,满足社会实际需要。

 

二、“趋农村化”的发展内涵

 

1.发展定位趋向农村。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必须有正确定位,才可能有发展优势。地方师院应把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合格的师资作为自己的定位。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定位,一是学科专业定位。传统高师院校的学科是对应基础教育的需要设置的,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学科,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地方高师院校要在保持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学科结构性调整,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实现学科结构的综合性。二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科、专业建设实现服务社会的目的,还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地方高师院校要把培养面向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懂教育规律,善教育,会科研的中小学师资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在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下功夫。

 

2.研究对象偏向农村。地方高师院校必须真正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农村中小学教育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对象,去了解究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特点。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有其特殊性,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对偏僻、独特,他们更需要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等方面的思想道德素质;而师资缺乏的现实又对教师多学科综合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而现实是,目前绝大多数师范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吃苦耐劳品质、综合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缺失,无论在心理和生理上,他们都没有做好应对从事农村教育的准备。了解研究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加强师范生职前教师教育,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3.教育共建面向农村。师范专业发展的共建学校不应该仅仅是一些实验学校或示范学校,更是培养农村教育专业人员的学校。地方高师院校必须改变以往对基础教育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要建立起主动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服务的开放办学观念,引领和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地方高师院校要培养合格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就要积极与农村中小学共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建的过程中,双方能够共同探讨教师教育理论、实践中的问题和对师范大学生进行合作督导培养,促进其专业发展。

 

4.职业选择取向农村。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教学水平不高、教学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农村中小学教育等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教师培养的职业性要求的结果。因此,地方高师教育的改革必须把决定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基本素质的教学改革视为中心,这种改革的方向就是强调职业化,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培养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农村中小学教育需要的师资。一是在培养目标上要强化高师学生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取向,树立坚定强烈的教师职业意识。二是从能力培养上要强调适应农村教育条件的教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改革高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增加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实施“趋农村化”的举措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中小学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寻求的不断扩大,农村基础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地方高师应面向农村中小学教育,实施“趋农村化”发展的系列举措来满足农村新型教师的需求。

 

1.课程设置、结构要体现地方特色。作为以教学型为主的地方高师,在课程设置上应该突出特色,体现办学的层次性,为农村尤其是广大农村的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同时,考虑到课程设置难以体现农村教师专业化属性和示范性课程内容老化、体系僵化、脱离农村实际的的事实,地方高师院校可以适当压缩其他类课程,扩展教育类课程的内容,课程结构设置为四个模块,即理论模块、技能模块、实践模块和研究模块。通过教育专业课程的模块构建,适当提高教育专业课程在总课时中的所占比重,同时进行学科结构调整,强调文理学科课程的连贯性和渗透性,从而提高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和包容性。

 

2.教育教学改革要结合农村实际。地方高师院校要进行面向农村教育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有益探索:一是教育学教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启发式课堂精讲与案例式教学等方法相结合,联系学科专业的实际,给学生列举农村初中和小学语文、数学和外语等学科的典型教学例子,使教育学理论更有效地指导农村教学实践。二是加强教育学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内课外实践训练相结合,在学科教学法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指导师范生进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包括中小学课堂环节、全程和微格模拟教学,训练师范生讲授、问答、演示等方面的教师基本教学技能。为了提高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有效性,组织师范生观摩优秀教师示范教学录像,并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出课堂,到农村学校去参观、调查及见习。要正确处理好教育学基本理论与联系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实际这个一般和特殊的辩证关系,注重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简约化,让师范生重点掌握教育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在不增加教育学总课时的情况下,用占教育学约20%的课时补充农村教育教学的教材内容。

 

3.教育实践要走向农村课堂。地方高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应该改变局限于大学课堂、脱离基础教育实践的现状,体现课程的实践性。通过将教师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与教学理论学习的有机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整合。另外,学校应积极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进行联手,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到农村进行顶岗实习,鼓励师范生进行顶岗支教和从事特岗教师,并把这种地方高师服务基础教育的实践模式进行深一步的探索。

中小学教学改革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优先发展;做法; 成绩;不足;规划

始兴县,作为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为全面唱响科学发展的主旋律、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利用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的契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实施“人才强县”“科教兴县”战略,通过强化政府责任、深化教育改革、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师资队伍等一系列举措,推动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

1.出台教育政策,完善制度建设

党政高度重视,健全保障机制。始兴县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确保教育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优先谋划,教育投入在公共服务中得到优先保证,教育需求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得到优先考虑。

把发展教育事业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精心制订实施《始兴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始兴县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教育投入,切实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始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的意见》(始发〔2012〕21号),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师资队伍整体优化,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出台了《始兴县“强师工程”实施方案》《始兴县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子计划及配套政策》《始兴县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实施方案》等,为进一步巩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提升全县教育发展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2.抓住发展契机,完善硬件建设

抓住“创强”契机,加大资金投入,优先发展教育。近年来,始兴县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全县教育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如从2011年的2.2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03亿元,增幅达81.53%,这使全县办学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助推了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加快推进信息装备建设。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校校通”“班班通”100%全覆盖,“人人通”覆盖率不断提升。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全都拥有多媒体教室和电脑室,全都建有校园网;所有的教师都进行了信息技术培训,所有的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实现了城乡中小学校教学条件的均衡配置;全县各类学校全部接入广东教育视频网。另外,建设了县教育技术网络中心和校园网络,以适应云计算、大数据等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实现了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应用,促进了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整合资源,优化布局。为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始兴县政府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投入6344万元新建九龄中学,投入1.6亿元新建城西小学,投入3000多万元扩建太平镇中心小学。这增加了城区优质学位,加快了教育城镇化进程。

3.引进专家团队,促进内涵发展

“创强”目标实现后,始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走内涵发展道路,办特色教育”的新目标。为了整体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寻求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难题的破解之法,始兴县政府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共建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始兴教育科学发展实验区”。依托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专家团队的引领,制订了“走内涵发展道路,办特色教育”的新目标发展规划,签定了《共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始兴教育科学发展实验区协议》,明确了持续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实验区”的组织、制度、经费等各项保障。

(1)调查研究,把握现状

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多次组织专家团队到始兴县进行教育教学现状调研。他们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了解始兴县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形成翔实的《韶关市始兴县教学现状调研报告》,从师资培训经费、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科研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始兴县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始兴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为“实验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制订规划,明确方向

制订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始兴教育科学发展实验区五年发展规划》,确立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明确了五年的工作目标:全面推进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引领始兴县教育向教育现代化建设迈进,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3)强化队伍,提升实力

第一,重视校长制度建设,增强内涵发展。推行校长目标责任考核制,修订《始兴县中小学校教学工作年度考核方案》,对考核排名末两位的校长予以诫勉。推行校长、教导主任听评课制度,增学校“走内涵发展”的意识,增强全县中小学校长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第二,注重队伍建设,做实“两个培训”。充分依托省教育研究院资源优势,扎实推进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培训,如举办“始兴县中小学教研队伍高级研修班”“始兴县农村教师全员培训班”“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改革研修培训班”等活动。2014年以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派出两支专家队伍共八十余人次进行专业培训,加快了两支队伍建设的步伐。

第三,扎根课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其一,依托全省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名师大讲堂”活动。采取专题讲座、同课异构、辩课论课等形式,让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员和广东省名教师与始兴县教师同课异构,辩课论课,交流探讨。2015年和2016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共组织了15批次的教育专家团队和省内课改成功的学校团队、省内名教师60多人次,到始兴县开展了18次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对始兴县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指导,活动涵盖了全县中小学各个学科,有效地推动了始兴县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处发展。其二,开展高中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学科教研员直接对接始兴县高中学校学科组,组织开展高中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针对性、有总结、有反思。利用全省优质教育资源对始兴县高中学校进行指导,从课标解读、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始兴县高中教师能够及时掌握教学动态,提升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始兴县高中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第四,建立实验基地,确立跟岗模式。为借鉴名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实验区”通过组织教育研究院领导与始兴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教育局长、教育局党委书记、教研室主任进行实地考察,选定了南海石门实验中学、顺德富安中学、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和广州沙面小学四所学校作为实验基地,建立长期的跟岗培训机制。采取“派出去培训,请进来指导”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跟岗工作。以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名校考察、名校长跟进指导、名教师结对帮扶等方式,从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学校管理等方面汲取成功经验。富安中学的课堂课改、石门实验中学的“有为教育”办学思想及“疑、展、评”的教学模式等都对始兴县教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为提升校长队伍的办学思想、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供了典型的案例。

4.立足课改,奠定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

一是实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落实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制订了《始兴县中小学教学督导评估制度》《始兴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估方案》,设置《课堂教学评价表》,每年对全县中小学进行一次课堂教学评估,从贯彻新课程理念、改正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估,促使学校逐步形成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民主平等、和谐融洽、达成目标、学有所得的高效课堂。最后,计算出课堂教学评估的优良率,将评估结果计入学校年度考核之中,从而奠定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

二是加强常规检查,提高管理实效。教育局每年组织常规工作检查,除了检查课程的开设、课堂课改、科组活动、教研教改外,重点了解教师在集体备课中是否建立备课组资源库及小课题研究成果。同时,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实现“减负增效”,加快信息化与教学的融合,促进课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三是点面结合,逐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改革现场观摩活动”和“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为抓手,致力打造课改榜样学校,充分发挥榜样学校的辐射作用,带动全县课堂教学改革整体推进。两年来,高峰小学、墨江中学、城南中学等学校分别承办了“课堂教学改革现场观摩活动”。城南中学的“一体六环”“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墨江中学的“学案式导学案”教学模式、高峰小学的“生本教育”教学模式都已初见成效并在全县推广。同时,召开“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全县各中小学围绕课改措施、模式构建等几个方面作深入的交流,共享课改成果。

四是城乡联动,力促均衡发展。实施教师支教工作,制订《始兴县中小学校教师支教交流工作实施方案》,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支教,发挥优质学校和优秀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开展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一帮一”活动,建立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创新“送教下乡,同课异构”活动,使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动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整体提高,现均衡发展目标。

5.深挖地方特色,建设品牌学校

一是积极探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特色品牌工程”,深挖地域文化,探索“特色品牌学校”建设,使校园内涵更加丰富。2014年,韶关市教育局为此对始兴县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印发给全市各类学校借鉴推广。

二是高度重视德育。围绕“厚德弘善,感恩励志”德育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严格落实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是加强体育、艺术教育。将体育、艺术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组织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活动,提升师生的体艺涵养。

二、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1.取得的成效

骨干教师队伍迅速壮大。在“实验区”的引领下,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不断涌现。目前,始兴县有市级学科带头人23名,县级学科带头人58名,市名教师3名,市教学能手5名,而且还成立了13个名师工作室。

教研教改成果丰硕。全县共有147项教改实验课题立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7项、市级52项、县级67项,在立项的等级和数量上都较往年有大幅度的提高。从2015年9月开始,全县70%以上的教师参加了小课题研究。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获省级奖励的有102篇,获市级奖励的有156篇;地方课程教材《始兴生态教育读本》小学、初中、高中版已编印并使用等。

教学质量快速提升。始兴县自“实验区”成立后,教育教学成绩获得快速提升,如高考重点本科上线人数连续三年逐年提高,创造了始兴县教学成绩史上的新高。

品牌特色学校脱颖而出。深挖地域文化,加强“特色品牌学校”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墨江中学、顿岗中心小学和实验小学三所学校被评定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实验小学、墨江中学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始兴中学等6所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等等。

2.存在的问题

始兴县教育虽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也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教育体制和人才管理机制不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造成学科教师配备不均衡;二是由于上级教育部门电仪站和教研室职能不完善和官方提供的教育信息化软件少,而社会上推销的软件可信度又不高,故使教学教研与教育信息化不协调,信息化对教学教研支持力度不大。

三、今后的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抓好两支队伍的建设。继续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以“实验区”为载体,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活动,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提高校长、教师的业务素养,促进两支队伍快速成长,提高始兴县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继续开展课堂教学质量督导评估,加强课堂教学指导。继续开展课堂教学质量的督导评估,促进学校课堂教学管理,做到教学要落实、双基要扎实、手段要朴实、效果要充实。

三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突出“课堂”的核心地位。继续以“课堂教学改革现场观摩活动”和“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原有的基础上总结、提升,突出“课堂”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四是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继续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使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五是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建设一支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队伍。

中小学教学改革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课标 中小学体育 教育教学

1.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当前体育教学改革虽然在全方位进行,但不少教学改革者在实践中却只热衷于外在课程形式的改革,学生内在情感和学习动机却被严重忽略,没有真正被激活。也就是说,在体育教学中,片面追求教学组织的外在一体性,忽视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失去体育教学应是授之以道的真正意义。

1.2教学目标单一模糊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偏重技术怎么教,动作怎么做,而忽略了对学生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忽视了对学生健身意识、健身能力、健身习惯的培养。另外,体育教学中限制学生追求目标的广度,约束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因此也就束缚了个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1.3教学内容竞技化严重

长期以来,竞技运动一整套的项目、规则和办法规范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选择的体育教学内容以围绕竞技项目为主,妨碍了学校体育目的的实现与任务的完成,阻碍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1.4教学方法单一死板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对象或死板的“机器”去安排教学。在体育教学手段上,教师往往采用单纯“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

2.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规定在目标教学体系下,学校与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目的地选择教材与开发校本课程,但很多教师存在这样一些困惑,如对教材尤其是对技术动作的教学深度不太了解,对讲授的多少与掌握程度难以把握。因而,大部分教师仍沿用过去旧大纲的教学模式,也有的教师提出目标统领内容的教学框架,但是在目前学生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大班教学难以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自主练习的范围不确定,很容易导致“放羊式”练习。因此,对增强学生的体质作用不大,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若按此教学,学生的体质水平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会下降。

3.新课程体系实施的着手点

3.1学生方面

学生是受教育者,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体育教师要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随着独生子女人群的增多,独生子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同时父母期望子女成龙成凤,并且在当前重智轻体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对独生子女的体育锻炼意识会产生影响。由于家庭环境及教育方面的原因,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独特的生理、心理和个性特征,如耐挫折能力差,自尊心强,体育教师对他们生理、心理、个性特征等的了解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

3.2教师方面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中是主导地位者。首先,体育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学生的最佳锻炼时期,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教师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着想,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与氛围。教师要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激情,不要受到不良情绪的干扰,因为教师的情绪很容易会感染学生。教师要了解自身的优势,并想办法弥补自身的缺点,有的教师年龄大了难以做高难度的示范动作,可以运用影像、多媒体、挂图等辅助手段。

3.3学校方面

学校加强对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力度,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的了解,使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能够胜任新课程的要求。加强对在职中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学校要多组织教师开展对新课标的学习与研讨,使体育教师能够较准确地把握新课程的内涵,正确明确新课程标准与旧大纲的区别。针对目标统领内容的开放式教学要求,地方与学校要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力度,同时,学校要鼓励体育教师对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好的要推广。了解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加强对场地、器材的管理。总之,新课标的出台是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需要教师、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齐心协力落实。

4.今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向

要从根本上遏制目前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应当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价值取向和目标。让学校体育的方针回归本位,以人(学生)为本,以增强学生的健康为主旨。

4.1从法律上保障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施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实行的是每周2节体育课,每天1小时课外体育活动。但是,由于社会、学校、家长对学生学习施加压力较大,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正常的体育课经常被挤占,课外体育活动更不能得到保证,学生升学时的身体素质达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只是有其名,无其实,这直接造成了学生目前的身体素质普遍降低。要保障学校体育课时数和充足的课外活动时间,各级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提高对体育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加强法律监督,依靠法律确立学校体育的重要地位并保证其实施。要真正做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课余体育活动,使学生体质得到提高。

4.2学校体育教学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

我国以往的那种以学习体育技能技巧、提高运动项目成绩为目的的体育教学观念要进行革新。片面追求成绩的提高和技能的掌握与“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是背道而弛的。突出学生体质健康已经成为国际化体育改革的共性经验,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应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将“健康第一”列为学校体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并在理论和实践各个层面进一步贯彻这一理念,使学校体育从各种途径把最终目标集中在对学生健康的促进方面。此外,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除了加强体质锻炼外,还要增加身体锻炼知识、卫生保健内容的教学。包括运动处方原理、运动医学保健、运动健康效益、日常卫生知识等应该有计划地安排在体育课程中,以适应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健康逐步成为社会的时尚追求,这就必然要求学校体育调整自己,适应这一新的发展趋势。

4.3加强对学生体育学科能力的培养

体育学科能力主要包括主动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主要体现在“玩”上,这种“玩”是相对于室内文化课学习而言的,但如果把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与理解仅仅停留在“玩”上则层面太低。为适应新世纪的体育进一步向高度化、大众化、多样化和生活化方向发展的要求,学校体育教学不仅要鼓励学生玩,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玩”。在这一点上不妨借鉴日本学校体育的育人政策:①加强学生主动获取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能力培养;②增强运用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提高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及体育竞技欣赏和体育娱乐的能力。体育学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实施终身体育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应当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全面重视。

4.4体育课教学实行选修制

体育教学实行选修制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实现终生体育的有效途径。当前发达国家学校体育教学从中学开始基本都采用选修制,我们要有计划地在具备条件的学校实行体育选修制教学,逐渐在全国普及,使我国的学校体育同发达国家同步发展,使以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为主线的教育向强身育人的目标转变,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

4.5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

为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学校体育必须向家庭和社会延伸,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特别是双修日制度实施后,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的时间增多。因此,家庭和学校要分担对学生进行体育的责任,形成以学校体育为主,以家庭、社会体育为辅的一体化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季浏,潘绍伟等.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J].中国学校体育,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