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近几年的教育改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金属工艺学;CDIO;工程意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2-0093-03
0 引言
《金属工艺学》(简称金工)是一门研究金属性质、铸造、锻压、焊接和切削加工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分为课堂理论讲授和实习操作两个教学环节。早在1981年张万昌就指出了《金属工艺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完整的系统的学科,在课程结构中又有工厂实习这个独特的组成环节,因此对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是必不可少的[1]。1989年金南威发表文章讨论了美国法明德尔工学院的教学方法对我国金工教学改革的借鉴意义。他认为为适应金工课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应采用生动的讨论教学法,针对讨论课题学生课后做好技术报告;增加实验课比重,让学生多动手;考核应以平时成绩为主[2]。陈恒高等主张实习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采用课堂、现场与电化综合型授课方式[3]。傅水根等在1996年就发表文章强调了电化教育在金工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4]。那运学等强调在金工课教学中要抓主线、抓本质、抓联系、抓特点、抓应用[5]。苏海青主张在金工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即将课本知识和工程实践及生产过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6]。黄翔、彭少清等讨论了引导、启发式教学在金工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操作要素[7,8]。周书华提出了金工教学的和谐教学法,金工教学应使教师、学生、教材和方法之间达到和谐统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9]。任新梅指出金工教学在课时少的情况下应通过演示、实验、实习、参观和电化教学等手段真正达到提高知识学习水平和实际技能的目的[10]。陆进琼、卢宝岩、王红英等就金工实训传统教学方法与学生实际学习之间日益显著的矛盾问题指出应加强如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应用[11-13]。姜英和陈宗民就金工课对后续专业课学习的重要影响分析了过去金工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教改中采用的有效措施,包括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进等。另外,详细阐述了网络教学应用于金工课的可行性和优越性[14]。
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行)由MIT和瑞典几所大学在Wallenburg基金会的资助下,经几十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于2004年创立。该教育模式是以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全生命周期为背景的教育理念为载体,以CDIO教学大纲和标准为基础,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具有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和获取工程能力,包括个人的科学和技术知识、终身学习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以及在社会及企业环境下建造产品和系统的能力。CDIO的教学大纲适合各种不同的工程专业,可作为所有工程专业的一个模型,以获得特定的学习效果。大纲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层反映了工程师的职能,工程师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个体参与企业的某一工作过程,其目的是建造产品、过程和系统;第二层对内容进行细化,反映了当代工程专业实践与学术方面的内容。
众多的金工教育教学工作者均意识到金工教学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对金工课的教学方法也进行了多年的改革与尝试,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本课程课时相对少、教学内容多及如何将授课内容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如何保证考核方式高效、公平等本质问题。本研究基于金工教学的上述问题,采用CDIO的教学理念,进行了针对工程专业类学生的金工教学改革。
1 基于CDIO模式的金工教改思路
为了实现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无缝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解决授课学时少、课程内容繁多等问题,应用CDIO教学理念对金工教学过程进行重新规划,主要包括“布置工艺设计任务”、“课堂授课并重点讲解教材内容与相关工艺设计任务的关系”、“学生参加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实习训练”、“学生完成工艺设计任务规定内容的产品加工”、“实习答辩及理论课考试”及“成绩评定”6个环节。
2 CDIO模式金工教改的实施
基于CDIO理念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环节之间需进行无缝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授课效果,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布置工艺设计任务。授课教师在第一堂课就要给学生讲解金工课的课程结构,即金工课主要包括热加工和冷加工,热加工主要有铸造、塑性成型和焊接三部分,冷加工主要是机械加工和特种加工等内容。同时,授课教师需要提前制定10个不同工艺设计任务,每个任务要有可操作性并尽量做到多种加工工艺的配合使用。班长课后组织学生自觉分组,5~6名同学一组,设组长一名。每组自选一个工艺设计任务,班内任务不能雷同,鼓励学生对工艺设计任务进行创新。在整个工艺设计任务完成后每位同学的本环节成绩由组内其他同学共同打分,取平均成绩作为最终成绩,要求满分10分最多为2人,5人小组总分不超过42分,6人小组总分不超过52分。
2)课堂授课并重点讲解教材内容与相关工艺设计任务的关系。课堂授课是CDIO理念的金工教改实施的关键一环,受授课学时的限制,授课教师在相关内容讲解时要突出重点,旁征博引,注重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作用,同时利用引导式、启发式的授课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将授课内容与工程实际和金工实习训练的内容结合起来,说明授课内容在工程实际中的作用及实施注意事项,使学生在进行实习训练及相关工艺过程产品加工时有正确合理的思路。课堂授课环节强调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签到10次,布置2次平时作业及2次实验课。在整个授课过程的最后阶段要专门预留2~4个学时作为讨论课,让每组同学就本组选择的工艺设计任务进行具体工艺分析,其他同学以提问和建议的方式参与,最后授课教师负责把关并给出优化建议。
3)学生参加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实习训练。实习工厂的现场实习训练是金工教学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侧重设备介绍、操作演示等具体实践环节的讲解,授课教师负责相关理论知识的现场讲授。同时授课教师还要适时讲授各个实习环节与学生的工艺设计任务及相应产品加工过程的关系及实际操作时的注意要点等。学生除了按时参加实习训练外,还要认真完成实习作业。
4)学生完成工艺设计任务规定内容的产品加工。每组学生将工艺设计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每个学生按照自愿的原则负责产品的某一加工工序,如车削、铣削、磨削、焊接、热处理等均由专人负责。在课堂工艺讨论结束后一周内开始实施工艺规定产品的加工过程,加工过程中组内同学互相监督、协同合作,对其他同学的工作进行评价打分。最后,共同完成工艺设计内容产品的加工,同时做好工艺报告及答辩PPT讲解文件,准备答辩。
5)实习答辩及理论课考试。学生将工艺设计内容完成后,授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习答辩。答辩时由2位任课教师及1位工厂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答辩小组主持答辩会。每个小组组长负责整个工艺设计思路及实施方案的讲解,其他组内成员负责相应加工环节问题的回答及解释。最后答辩委员会教师给出答辩成绩。金工答辩后,进行金工理论课考试,考试类型为闭卷,满分100分。
6)成绩评定。成绩评定采用理论教学与实习分别评定的方式。理论课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组成,具体比例为:课堂签到占5%,实验成绩占5%,平时作业成绩占10%,工艺设计方案成绩10%,卷面成绩70%(卷面成绩7)。实习成绩的构成为:操作成绩占60%,实习纪律占10%,作业成绩占20%,答辩成绩占10%。
通过“布置工艺设计任务”和“课堂讲授并重点讲解教材内容与相关工艺设计任务的关系”两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设计工艺方案的能力,这一点正好与CDIO的构思、设计环节相吻合,培养学生构思、设计工艺方案的能力。而“学生参加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实习训练”和“学生完成工艺设计任务规定内容的产品加工”两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对工艺方案的实施能力,即工程实践的能力,此环节正好与CDIO的实施环节相吻合。通过“实习答辩及理论考试”和“成绩评定”两个环节,检测学生对各个环节实施的效果,从而确保CDIO各个环节在金工实习中的实施效果。
3 CDIO模式金工教改的实施效果
通过采用CDIO模式对金工教学进行改革,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1)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良好。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深有感慨,有的同学认为“通过教改,带着工艺设计任务去学习,感觉学习时有目标,而且老师把理论授课和实习结合了起来,好多枯燥的内容很容易弄明白,激发了学习兴趣。我们班分成了5个组,每个组都不甘落后,大家既互相学习又互相竞争,为了做出一个好的产品查阅了很多专业书籍,拓展了知识面,学到了很多教材上没有的知识”。还有同学认为“通过上金工课,我第一次发现一门枯燥的工科课程也可以这么有意思,大家在工艺设计过程中进行了一场无形的比赛,好多爱上网、打游戏的同学也不去玩了,都想通过努力做出属于自己的产品”。
2)学生通过率提高。CDIO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平时表现为主要考核依据,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以工艺设计为主线的CDIO教学思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十分理想。以往金工实习的通过率较高,而理论课的通过率良莠不齐,整体通过率约80%。进行CDIO模式的教学改革后,理论教学的整体通过率接近100%,实习通过率也有了小幅提高。
3)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CDIO模式要求教师对热加工及冷加工有全面具体的把握,同时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完整的工艺设计题目,这些具体的工艺过程对教师本身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促进了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加快了他们的成长,这有利于金工教师队伍的建设。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CDIO的教学模式中工艺设计任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且最终通过学生努力和团队合作加工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亲自设计制作的产品。在整个产品的设计及制作过程中学生无形当中自觉地把工程意识融入到了工艺设计过程中,同时通过各个工序的协同配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毕业参加工作或以后从事研究生学习的过程中所从事的均是此类产品的设计、生产或完整的科研项目研究工作,这些都是提出项目、分析项目和项目具体实施的过程。通过教改,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初步经历了一次完整的科研实训,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点可以从学生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反馈反映出来,另外,本科生在考取国内一流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时也很受青睐。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CDIO教学理念的金工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主要包括6个步骤,与CDIO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系统相吻合。通过采用CDIO模式对金工教学进行改革,取得了如下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良好;学生通过率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张万昌,胡沛华.谈《金属工艺学》课程在培养工程师中的作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1,(4):25-31.
[2]金南威.从法明德尔工学院的教学大纲看我校金工课程的教学改革[J].西航教育,1989,(2):75-78.
[3]陈恒高,丁元贺,宋来田.研究新的教学模式提高金工课的教学质量[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3,(6):75-76.
[4]卢达溶,傅水根,马二恩.充分发挥电化教育在金工课程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教育技术,1996,(1):15-17.
[5]那运学,梁军.金工课教学中“五抓”教学思想的贯彻[J].交通高教研究,1996,(3):21.
[6]苏海青.发挥金工课在培养“工程意识”中的作用[J].技术教育学报,1998,9(3):26-27.
[7]彭少清.金工课中启发式教学的探讨[J].南通职大教学研究, 1998,(3-4):37-38.
[8]黄祥.提高金工教学效率的途径[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4):124-125.
[9]周书华.和谐教学法在《金工》课教学中的应用[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22(5):79-80.
[10]任新梅.金工教学之我见[J].河南电大,2000,(1):40-41.
[11]陆进琼,包家福.运用MCAI_改革金工教学内容[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增刊):93-94.
[12]卢宝岩,周振堂.《金工》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17(1):54-55.
一、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世纪之交,当中国基础教育高举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旗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履行“奠基工程”职责的时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必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鲜明而迫切地提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面前。遵循“先实践,后推广”的思路,新课程已经于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今年秋季实验将进一步扩大,有近500个县(区)开展实验,新课程正在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并昭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确立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以下3个方面:(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根据语文教学的标准,我认为新课改不仅仅是单纯的“课改问题”,在“改”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谁最需要新课改,新课改到底为了谁?新课改一再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可是学生的主体如何体现,似乎各有各的看法。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老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关心的问题,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去解决自己产生的疑问,而非让学生解决老师设计好的疑问。所以,新课改首先要改变的不是上课的形式,而是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不应该是学生围着老师转,而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引下主动地探索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实施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在贫困地区当前课改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教学观念落后:目前的课堂教学观念依然是陈旧的,人们几乎沿用着上百年之前的教学方法。教育者对课程的看法,对教学的理解,对学生的要求,一直没有能够跳出传统的藩篱,有时甚至比前人要落后得多。“不讲不放心”、“高难度大容量”、“要让学生达到既定的目标”、“记忆重于一切”、“回答问题与教师的一致才满意”等等,导致了讲不完的知识和题目,减不轻的负担和压力,训练的反复与反复的训练,而不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在知识上大胆质疑,在动手上跃跃欲试。
2.师资不齐:实施课程改革,当然离不开教师队伍。没有一支称职的教师队伍,决不能进行所谓的课程改革。而我们贫困地区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最大的问题在于队伍的差异太大,主要表现为观念差异、能力差异、水平差异。对课程改革,有的热心,有的冷漠,有的接受,有的拒绝,有的跃跃欲试,有的茫然失措,凭借这样一支参差不齐的教师队伍来进行课程改革,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3.硬件落后:我认为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中包括硬件的发展。当物质条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的精神必然随着发生根本的变化。教育改革也是如此。我们要实施课程改革,仅仅凭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套教材是远远不行的。因为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育的课堂空间要扩大,吸收知识的渠道要增多,培养能力的手段要多样,师生交往、同学交往的途径要拓展。这就需要有现代教育手段,现代通讯手段,而我们有的学校现在的目标还是消除危房,这对课程改革的推进严重不利。
4.水平不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贫困地区的学校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姑且不谈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沿海内地的差异,就是在一个区域内,学校发展的差异也是很大的。而我们所要进行的课程改革无论是目标还是做法,本不应是有差异的。尽管有人说课程改革将所有的人又重新拉到一条起跑线上,但这纯粹是书生之说!就算是已经站到一条起跑线上,那么先天的营养不足也会使得他们在起步后拉开差距。
5.评价不配:教育不仅仅是上级意图的体现,而且应该有百姓的认可。事实上现在的教育改革,许多家长并不买账,甚至反对,他们有一句挂在口头上的话就是“能保证我们上重点学校”、“上重点中学”吗?有许多所谓的高论:只要进行课改、只要进行素质教育,就不会影响升学率。这话理论上是成立的,事实上是站不住脚的,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改革与正在实行的考试并不同步,我们的政府评价,专家评价与社会尤其是老百姓的评价不一致。专家教授们津津乐道于自己的改革理念,而考试却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变化很小,所谓的考试改革仅仅是小打小闹,传统教学方法最能应对考试,而改革却往往与之不适应。我们仔细考察一下近几年的各种考试,主办者试图有所突破,其实收效很少,加上我们的老师也不适应改革的要求,习惯用陈旧的观点来衡量学生。以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为例,说假话、说空话的作文是最“中规”的,教师反复强调学生的作文要“与时代合拍”,要“立意高远”,说到底是假话值钱,无病有效。这样的考试评判,无疑是课程改革的最大的拦路虎。再以中考为例。义务教育7-9年级这一段的课程改革的课程安排中有社会和科学这两门,而相当多的试点学校几乎没有采用,原因就在于中考中仍然考物理、化学,如果采用“科学”“社会”肯定会影响传统的物理化学的教学,原因很明白。在高中,别说是大的课程改革,就连国家规定的“研究性学习”这门必修课也名存实亡,即使那些所谓的全国有名的“研究性学习”搞得好的学校,其实际情形人人明白,在这样一个以弄虚作假来欺世盗名,以浮躁为政绩的社会里,人们在本质上追求的就是升学率。这一关键的评价可能是实施课程改革的致命杀手。而且要在近几年内改变这样的状况,可能是很难的,原因也很明白,中国太大,教育太穷,升学与就业的压力不可能在短期内缓解,再加上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根深蒂固。谁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悠然自在地进行改革?由此可见,实施课程改革,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思考对策。
三、实行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1. 培养学语文的兴趣: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尝到学语文的乐趣,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快乐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去。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我认为语文教学的上佳境界在于:使学生能“好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灵活性极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与其让教师苦苦传达“教参”观点而使学生得以“求甚解”,倒不如尊重学生,强化学生获取新知的动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由“为教而教”为重心转向“为学而导”为重心的轨道上,不仅不要“授鱼”,有时连“渔”也不授。先让学生自己去反复读书,在读中,自己思想,自己推断,自己体会,自己感悟;或在读中摸索规律,或读后总结方法。教师绝不越俎代庖,只是从旁启发、点拨。这样坚持不懈,学生必能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最终达到“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境界。
2.培养创新精神:近年来的语文高考试题,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考查,如近几年的全国语文作文试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面向大海”,“买镜”等等,这些作文题目,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就很难写好这类的文章。创新精神的显现,在学语文中不要僵死的答案,可以发挥想象,也就是说答案可以丰富多彩。
3.培养健康个性与健全人格:如奉献爱国、勇敢忠贞、淡泊忍让和俭朴改过、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的修身之道,又关心反对腐败、廉洁爱民、刚直守正、严于利己、宽于待人、求贤若渴、任人唯贤的为政之法,还重视刻苦勤奋、严谨惜时、求真务实、注重方法、多观察、善思考、勤积累的求学之道,更应具备自强自立、勇于探索勇于拼搏、坚持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譬如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学生与我们的成人一样,潜心阅读经典的少了,使部分学生缺乏传统的道德意识,造成了人格的缺陷。
四、实行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促进观念的改变:改革的最大困难是观念的改革,思想有了变化,行动自然会有变化。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者都要更新观念。要建立新型的学生观、质量观和教学观。要有正确的评价观,要正确地认识教师的功能和价值,我们必须在许多方面有新的突破,才能与改革步伐合拍。比如我们一直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我们一直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一直要求教师强化补差,把每一个学生教育好,所谓“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听起来是动人的,其实是不讲理的。因为我们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人是有差异的,各人的智能和智慧也是有差异的,人的各种才能的发挥和发掘也是因时间或者地点的改变而有差异的。我们现在用同一个标准,同一把尺子来衡量不同的学生,结果扼杀了个性,埋没了人才。我们认为要真正推行课程改革,最关键的是解决思想问题,观念问题,没有观念的彻底解放,没有用最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起来的人,课程改革的实施是不可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和唯一途径就是加强学习。
2.积极培训,促进队伍的建设:任何教育改革都离不开教师,有怎样的教师队伍就有怎样的改革成果。目前的教师队伍与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有着很大的距离的,这不能怨我们的教师,我们过去的教育方针、教育制度、教育评价手段以及为了生计的原因,造就了一支相应的教师队伍。教育改革的过程既是教师转变观念的过程,也是教师探索改革道路的过程。即将实施的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观念、方法、过程等方面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必须进行有效的培训。当前有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已经进行的骨干教师培训,对推动教学改革是有好处的,但对于改革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也不是唯一的最好的方法,真正意义上的培训还应该是校本培训,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效率高,目标明确,方法切合教学实际。培训时务虚与务实相结合以务实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点面结合以面为主,示范与研讨相结合以研讨为主,讲座与参与相结合以参与式为主,而且培训的过程就是实践和体验的过程,要用课改的要求来进行培训,用课改的模式来进行培训,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培训的过程中来,否则就会出现两张皮,管听不管用。要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动手能力、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的能力应该在培训中得到加强。
3.改革评价,为改革者提供环境支持:改革是否成功,不是由论文和报告说了算,而是由评价说了算,就目前的考试制度作为唯一的评价方法很可能使许多改革者望而却步,同时我们又必须推进这一评价的发展。因此,我们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必须在三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是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学生、评价教学、评价教师的时候,确立新的评价标准。比如评价学生,就不能仅仅按照成绩,要按照其个性特长发展的程度,按照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程度以及他的综合能力的发展状况来进行评价,重新确立“好学生”标准。第二,积极探求既能适应改革又能应对考试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应试教育”,而是在改革的指挥棒指挥下,针对“个性发展、能力培养、创造性发挥”,“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来设计评价的标准,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摸索一套比较好的方法。同时建议有关部门改革考试制度和方法,使考试与改革协调发展。第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带头解放思想,在评价学校、评价教师和学校领导的时候,首先看他的办学思想,对改革的态度,看学生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评价,使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成为教育改革的引导力量和动力之源。
关键词: 本科生 培养质量 提高途径 以竞赛为支撑
1.引言
大学的扩招已经基本进入稳定期,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一直受人们关注。2009年底,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同志在部署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强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
可见,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对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需培养当今社会需求的人才来适应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改革高等教育是一条最好的出路,改革能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更适用的人才。当代大学毕业生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必须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可见对这方面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本科生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很多高校扩招速度快、规模大,而老师的数量有限,加上新招的老师有待进一步培养,出现老师少学生多的现象,不得不合班上课、上大课,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同时,学校发展速度快,学校相关硬件设施跟不上,所以很多实验、实践课程只做仿真实验,即使有部分实验平台操作实验,也主要是借助于仿真工具来验证所学的理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还有部分平台实验,多数同学主要按实验指导书动手,调整和验证参数,不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另外,现在很多大学生学习不是很刻苦,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或为了拿个文凭,至于自己应该怎样学习和应该学习什么知识比较盲目,特别是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很不重视,造成眼高手低,实践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差,到单位需要二次培训的现象。
3.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的途径
针对目前同学理论学得多,实物见得少,多数同学眼高手低,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差等问题,很多学者和专家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教学改革。如增加新技术课程,改革上课方法、实验方法、实验内容,以及设计与应用设计型、综合性、创新型、研究型等新实验。通过对近几年实验、教学和各种竞赛的经验进行分析,发现参加实际制作方面的竞赛的同学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及实际动手能力均有较大的提高,所以对通过实际制作方面的竞赛来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进行教育改革研究。
3.1以竞赛为支撑提高认知能力。
针对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应该改变教学现状,鼓励同学进实验室,多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制作方面的竞赛,增加学生的见识,同时加强指导学生建立实践与理论间的关系,树立“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观念,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
3.2以竞赛支撑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很多同学有高手低、实际动手能力差,专业竞赛是提高这方面能力很好的一种方法。下面以我院自动化专业同学的一些实际动手的竞赛为例加以说明。(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3)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等等。
这些竞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需要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如单片机、DSP、FPGA等原理),创造相关软件的开发环境,设计系统方案,转型与购买原件、器件,设计、制作与调试电路板,设计实验开发板,以及整理技术文档,等等,能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制作过程中,指导老师适当给予指导,让学生入门,学生遇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能从“系统”的角度去理解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自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均有较大提高,同时能理解相关理论知识,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过程,激起学习兴趣,达到真正学好、真正应用的目的。
3.3改革效果。
通过参加一系列的实际动手制作的竞赛活动,同学们体会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本意,提高了认知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从最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增强了应用知识的能力,具体体现在课程综合设计、毕业设计、毕业答辩、用人单位的面试和笔试等均有较突出的表现。这种做法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深受同学的欢迎,受到同行专家的肯定。特别是在用人单位招聘面试时,如果学生说曾经参与了相关专业的设计竞赛,就可以直接签协议,这无疑是对学生最大的肯定。
4.结语
本文对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不足和本科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然后根据社会当前的需求与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要求,进行了基于竞赛的教育教学改革,通过鼓励学生参加一系列实际动手制作的竞赛活动,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从改革的实际效果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受益的同学数量有限,导致两极分化等问题,所以今后要加大投入力度,给同学们提供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侯涛.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教改与实践[J].教育与设会,2009,(3):100-102.
[2]孙桂平,崔彦元,赵红杰.高师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11):17-19.
[3]厉华杰,童姗.强化“学生为本”理念,深化教学改革[J].成功(教育),2010,(02):20-21.
关键词:课程改革;素质教育;钢琴教育;教育问题;解决措施
一、新时代下大学生钢琴教育现状及问题
1、盲目扩招促使生源质量差
近几年高校扩招已成为大趋势,扩招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生源质量的担忧。在高校扩招之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的考核都比较严格,那些基础差,素质低,能力差的学生是很难进入到高等艺术院校的钢琴音乐专业学习的。在我国文化事业,艺术事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艺术人才的渴求也是越来越迫切。而国家相关的教育部门为此相继降低了艺术类考生的录取分数线,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进入到了钢琴专业的学习中去。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大学钢琴教学在改革的道路上面临着极大的难度和挑战。
2、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一些艺术类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曾几度出现饱和的状况,与之相反的是教师资源却严重缺乏。逐年来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高校和教师的压力也是倍增,难免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矛盾日渐突出。钢琴教育不像专业教育,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众不同的教育模式——“一对一”。这种教育模式经过多次试验证明确实是提高教师开展钢琴教学质量的法宝。学生在专人的指导下也会取得更加明显的进步。可如今学生数量和师资人数的不平衡导致这样的想法只会化作泡影。
3、忽视钢琴理论教学
高校教师在对学生开展钢琴教学的时候普遍重视对学生弹奏技巧的培养,并通过一些优秀曲目来夯实学生的基本功。但让人遗憾的是教师以及学生都减少了对钢琴理论文化课程的关注度,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便具备了较高的钢琴弹奏技巧,但是却严重缺乏艺术气息和灵感,最终演奏出的曲目也是缺乏真实情感的且不能打动聆听者。这其实也是艺术工作者素质教育欠缺的一种表现。
4、教育模式过于传统
我国艺术院校总体的分布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但是经过研究调查后会发现不同类型的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都是雷同的。然而事实上不同的高校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比如中央音乐学院注重培养的是能够站在国内外大舞台的钢琴演奏家,而那些非专业的艺术院校虽然设置有相关的钢琴专业课,但是培养出来的艺术人才也趋向于是成为中小学校的音乐教师。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培养方向,但是为了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多数的高等艺术院校都没有对此做出严格的区分。
5、学生钢琴基础层次不齐
随着各大艺术类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需要学习钢琴课程的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刚进校的学生中有的家庭条件稍好,从小学习钢琴基础就非常扎实,且已经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水平。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只是出于个人爱好或者其它原因略微了解了一点钢琴知识。因此学生的钢琴水平可谓是参差不齐,这种情况也给传统模式下的高校钢琴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果一味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很有可能会使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来教育初级学生,而那些水平较好的学生又得不到针对性的指导。这只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无法取得长足的进步。
二、新时代下大学生钢琴教育改革的措施
1、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必定会深刻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背景下,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在钢琴教学中,教师结合钢琴艺术的需求勇于创新并多对学生加以引导和适当的鼓励。
2、制定教学计划
非艺术类的院校要想提高钢琴专业教育的质量就需要纵观全局,为教师制定一个教学计划。通过科学的办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钢琴的演奏技巧,落实到实践当中时还要让学生学会独立的去创作作品。一个完善的教学计划将更加有利于教师教学课程的开展,同时对全校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也极具借鉴意义。
3、重视文化素养提升
目前部分高校的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普遍表现出重视专业训练而轻视文化课学习的特点。如果不及时改变这样的现状,高校在钢琴教育改革上只能以失败告终。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的钢琴知识教学时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有效地引导。或者通过开办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论坛,课程和讲座,不断为学生创造接触人文知识学习的良好条件。
4、推广数码钢琴
数码钢琴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推广应用也是近些年来很常见的一个教育改革方式。数码钢琴比传统机械钢琴多了许多“数码”特有的功能,在我国也将数码钢琴统称为“电钢琴”。实践曾数次证明数码钢琴教学不仅能够降低高校的教学成本,而且还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同时数码钢琴的伴奏,录音等各种功能都是普通钢琴所不具备的,在课堂上使用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兴趣,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有益的。
三、结语
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使得钢琴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钢琴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对个体的发展大有裨益。在迅猛发展的教育改革浪潮中,钢琴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部分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发展变革,以求符合新时展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推进新时期钢琴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各大高校尤其是艺术类院校更要肩负起培养各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责任!
作者:季毅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依据纲要精神,我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青年教师成长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做法。
一、加强思想导向,引导青年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素质,铸造师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此,我校明确提出,培养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放在第一位。古人说“德者业之本,业者德之著”,就强调了立德及青年教师之本。为此,我校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坚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方向上引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坚定政治立场,在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动摇。二是政治上培养。十几年来,我校坚持每周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如组织学习宪法、教师法、教育法等,积极参加六五普法学习,增强全校青年教师的法制观念,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工作实际,引导青年教师自觉树立“教书育人”的正确思想,克服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错误倾向。学校党团支部要积极协助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演讲、座谈、义务劳动、捐款献爱心等活动,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思想觉悟,在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
二、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严格要求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业务素质,锤炼师功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决不能局限于课文和参考书。首先,青年教师除具有专业知识及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背景外,历史、地理、天文、社会经济、自然等领域的知识也要懂一些。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其次,青年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还必须多读书、多看报,不断学习新知识,接纳新观念,才能使自己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教师。
1.结对子,严要求,落实传、帮、带青年教师普遍活泼、好动,富有朝气,但缺乏实践经验,在工作中易受挫折。学校要帮助青年教师快速进入角色,通过组织听课,了解每一位青年教师在思想、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所教学科,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要求老教师重点从教育思想、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等基本环节引导青年教师,搞好“传、帮、带”,落实培养目标,使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帮助下积极进取,在实践中学习,课堂四十分钟要有质量,提倡“启发式”学习,废止“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达到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的目的。
2.学刊、用刊,引用竞争机制,狠抓基本功训练
青年教师普遍有较强的表现欲,为了进一步夯实青年教师的教学基础,学校积极订阅教育书刊,每周组织业务学习,帮助教师用别人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工作。通过学刊、用刊活动,大大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同时,为了让青年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学校狠抓基本功训练,从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抓起,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检查、评讲,使青年教师在不停地摸、爬、滚、打中,夯实教学基本功。除此之外,青年教师还要熟悉幻灯片、录音、投影、电视、电脑等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现代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