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课堂智慧教学思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初中体育课堂策略教学自主学习人的智慧是思维的独特产物。智慧表现在对问题的处理、思考及对实验的技巧等方面。体育教学,智慧如何获取、处理运用在体育知识、技能方面,恰恰是这些,体现了智慧具有世界上任何事物所不具备的独特价值。作为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人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关系到学生是否拥有体育知识、技能的根基,更影响学生智慧能否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生成。
一、农村初中体育课堂策略教学
什么样的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生成智慧?学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通过体育教学才能实现。体育教学是体育课堂学习的策略教学。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是指体育教师围绕新课标,以教材为载体,依据学生“使用个人才智”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知识、学习技能、规则、方法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既能体现出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能满足体育教学要有效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需要的超前意识。在学校里学到的体育知识、技能很难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学生学习的关键是掌握获取体育知识、技能的方法,体育教学的目的也应是让学生最终学会体育自主学习。这就要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在讲授书本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获得体育知识、策略、技巧等。以此来引领学生学习新见解、新知识。心理学家指出:学生获得与运用学习策略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因为获得与运用学习策略的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这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只能是主体自我的认知活动,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自主学习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它的源头是学生主体内学习愿望、动机与兴趣的激越,是学生个性的自由飞扬,是学生智慧的充分绽放。
二、农村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何以生成智慧
农村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何以生成智慧?实现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更新,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让体育教师意识到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比原有的教学方式更好、更强、更有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作为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方式,相比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优势在于它更多地强调了体育知识、技能与学习策略的同时获得,注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更多地突出了学习策略的获得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内在关系。创新素质是个体以生理条件为基础,把外在获得的信息内化成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相连的心理品质,是个体思维独特性的产物。学生要善于向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些“为什么”会引导学生对自己思维过程中的材料进行严格的估计、精细的检验,以确保思维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想象。人为联想策略指当学习材料本身意义性不强时,学习者可以展开联想,自由地赋予其意义,以便与学习者的记忆与提取。因此,在运用它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会得到训练。如要记住排球迎面垫球的“一插、二夹、三提”的动作要领,可以让学生进行如下的联想:天空飞着一只银灰色的气球;眼看这只气球将要落到地上,我夹紧双臂插到气球之下,用劲一提,它又飞向了空中……我们在农村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中,应强调常用学习策略与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之间内在关系的训练。在教实心球投抛时,可让学生联想农忙中农民“抛秧”或造房时瓦工“抛砖”的情景。在教“集体舞”时,可让学生联想电视中看见的一些大型“舞蹈”表演场景。在让学生进行合作游戏创作时,可诱导学生联想生活中所见的民间游艺等,如划出所学技术、技能的重点及关键。由于在摘录与勾划过程中学生要比消极学练付出更多的脑力劳动,提要策略是指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体育知识、技能的动作要领,表述提炼出来的体育知识、技能要点。由此可见,这些策略的本质都在于训练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三、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怎样才能生成智慧
通过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新见解、新知识与新方法并最终潜移默化地生成智慧,那么在体育课堂教育实践中我们体育教师应如何做呢?首先,体育教师知道创新的重要性。很少有体育教师真正具有创新的思维或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思维或创新能力首先是对自己的否定,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这种勇气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教学规则、上课程序与体育知识、技能传授的方式,即要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积极创造新思维。
其次,增长执行能力。如果说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实施体育策略教学的源泉,增长体育教师执行策略的能力,增强体育教师落实策略的能力,要求体育教师具备操练策略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按程序进行学,要分四个阶段:准备、呈现、运用和迁移。准备阶段分为预习体育知识、技能和尝试运用策略:呈现阶段包括激活学生头脑中相关体育知识、技能,即呈现先行组织者;运用阶段包括运用策略学习,对体育知识、技能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迁移阶段分为巩固体育知识、技能,提供材料迁移运用。第二.能够具体指导。在学习策略教学中,按年级所学内容的不同,进行具体指导。在学习新的体育知识、技能时.指导学生使用重复、自由联想等策略;学习各项目技术要领或有关体育知识理论时使用标识、摘录、勾划、提要、小标题和笔记等策略:学结各项目的技术结构和有关项目分类时使用主题纲要法和符号纲要法等。
综上所述,无论是体育教师的学习策略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都是一个创新与探究的过程,创新是一种沉潜的运筹,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它与思维品质与思维方式紧密相连。创新时,体育教师必须将知识、技能点连接成群、组织成网、构建成系统,学生必须将体育知识、技能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纳入到已有的体育知识、技能体系中。可见,创新是一种智慧活动。探索是对未知事物本质属性的探究、追根过程。探究过程中,体育教师或依据自己的经验,或通过观察,学会了发现问题、证实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也在体育教师指导下掌握了发现问题、证实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新思想、新策略。又可见,探究也是一种智慧活动。因此。创新与探究在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中的展开、体现与落实是生成智慧的过程,也是追求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最高教育意境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蒋代新,杨金云.浅议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改革――以邵阳市六县中小学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5).
莎士比亚表示:“游戏是小孩子的工作。”儿童在游戏中,常常会全身心参与,积极合作,互动分享,游戏让学习的过程变得愉快、轻松而自主,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为了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有必要引入民间体育游戏,运用劳动人民的智慧,实施趣味、高效的体育课程教学,让民间遗留下来的经典体育文化和思想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以游戏激趣,让民间体育游戏为体育课程增加光彩。
一、引入民间体育游戏,激发体育训练兴趣
民间体育游戏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它们不仅具有健身的效果,还具有文化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不同地区有不同特色的民间体育游戏,符合当地人的风俗和习惯,不同年龄的人也喜爱不同的体育游戏。为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构建魅力体育课堂,有必要引入民间体育游戏,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科学选择与运用,契合教学内容与目标,激活学生兴趣,实现体育素质培养目标,让学生参与快乐的体育活动。
如小学体育学习中,走、跳、拉、提、抖等动作训练,是体育课程中非常频繁的训练项目,而单纯的肢体动作训练可能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若引入民间体育游戏“抖空竹”,就能将这些肢体动作训练变得有趣而高效。结合“抖空竹”活动,学生灵活配合四肢,展开四肢的各种细节动作训练,并结合竞技模式,激活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发展学生体育素养。
二、引入民间体育游戏,鼓励合作参与竞争
民间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文化性、健身性等,成为引入体育游戏的决定因素。而其中体育游戏的竞争性又为构建魅力体育课堂奠定了基础。很多种类的民间体育游戏,能蛞孕∽楹献餍问秸箍,通过引入竞争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提升体育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合作、竞争模式下,发散思维,创新思考与实践,合作搭配完成竞争过程,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与竞争意识。
在合作与竞争中,学生能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并在竞争鼓舞下,尊重对手,关爱同伴,感受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调节身心,发展心理素质。如“四方形拔河”游戏的引人与实施,教师先讲解游戏规则,学生发现这与平时的拔河游戏不同,有4个角度,每个角落站一队人,合作互动,抓住了摆放的小红旗后,则为胜利。该游戏中,学生需要合作互动,注意拔河的角度和方法,力往一个方向使,注意使力的方向,并派遣最后的成员抢红旗。在竞争模式下,学生发展了抗挫折能力和竞争意识,实现了体育育人的目标。
三、引入民间体育游戏,完善学生综合能力
对体育的错误解释是,体育活动只需要动手,活动身体就可以了。其实不然,体育不仅是身体的训练过程,还是思维的活动过程,如果不加思考进行体育训练,很容易造成身体的损伤。大脑的思考配合身体的动作训练,指导训练,才能凸显出体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引入民间体育游戏,教师通过科学设计、组织与引导,学生参与游戏并合作探究,实践参与,能逐步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应让学生感受民间体育游戏中的智慧和文化,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探寻其内涵与体育游戏的意义,并在全身心参与游戏过程中,发展综合能力。如“踢毽子”游戏,需要学生动作准确,技术到位,把握住毽子的重心,全身心投入,动作敏捷,反应迅速,才不至于将毽子落下来。踢毽子可以独自游戏或合作游戏,结合竞赛形式,比拼踢的花样、时间和次数,让学生思考踢毽子的方式,并掌握技术与身体的平衡性,实现竞技比拼的胜利。由此,通过引入民间体育游戏,能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竞争意识与学习能力。
四、引入民间体育游戏,培养体育锻炼习惯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让终身体育融人小学生的生活中,可以引入民间体育游戏,让民间的智慧和游戏的乐趣,优化魅力体育课堂。体育活动具有终身性,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在学生的生命中都存在。引人民间体育游戏,选取恰当的、适合学生性格特点的游戏内容,教给方法,引导创编和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终身体育理念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设计固定的体育锻炼和分享时间,加强对学生某种民间体育游戏的指导,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使得体育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落实终身体育和阳光体育理念。如抽陀螺、滚铁环等民间体育游戏,对每个年龄段的人都适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放学后,基于兴趣小组的模式,参与到抽陀螺、滚铁环小组活动中来,大家分享游戏经验,并分组参与体育游戏,结合竞赛、合作与分享的形式,感悟体育的快乐与智慧。教师指导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掌握抽陀螺时的手臂用力方式,滚铁环时要注意掌握平衡。由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五、结束语
一、 要认清“选项”的实质,打好理论基础
1、选项教学是通过模块教学的方式,从终身体育的发展需要出发,从兴趣教学入手,是对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理念。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终身教育视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情感、兴趣、创造、个性能力的培养;是在必修内容的基础上的选项,从发展学生运动素质与掌握运动技能入手,以选项学习作为手段和途径,有着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能力、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以及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和自我保健能力,形成终身体育的价值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体育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因此,实行选项模块教学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重要教学形式。
二、在教学设计上要做到四个“还给”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2)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欢乐气息(3)把选择、创造还给学生,让教学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教学充满勃勃生机。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五有”
1、在获得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有效。一堂好课,剔除别的“新”,最本质的应该是“有效”,也就是一课有一课的收获,每一节课的目标达成度要追求效益最大化。这一目标是以预设为主,但不否认生成。一节课的目标是多元的,尤其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但最显性的是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如果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能够让学生非常轻松地达成目标,那么这节课就是有效的。
2、在课堂组织活动方面,要有乐。在课堂里,师生关系应该是其同学者。在一种非常亲和的环境里,教师和学生都能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那才是课堂的最大快乐。当老师在备课时能想着如何让学生快乐时,那么,在课堂里,在学生获得最大快乐的同时,教师是否也会带来预设成功的满足感呢?
3、在课堂的流程方面,要有序。这里的“有序”不单单指课的层次,它还包容了体育课所要遵循的各种规律、原则。比如,循序渐进原则,直观性原则,身体活动的规律等。坚决杜绝“放羊式”不管不看的课堂。
4、在学生信息反馈与学习评价方面,要有智。教师课前的预设是必要的,但他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随时都有新的信息生成,教师要及时捕捉、及时的进行评价。对于灵动的体育课堂,如何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即兴产生的点滴有效信息及时进行合理的评价,这是需要课堂教学智慧的。智慧的最高境界是自由。一位教师,如果能在课堂里非常自如地捕捉到来自学生的信息,并通过及时评价来促进课程的进行的话,那么,这位教师必定是一位充满智慧的教师。
四、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目标统领教材的原则。这里的目标是指课程的总体目标,这是教材选择的最基本原则。
二是坚持有效的原则。选择的教材要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健康,发展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是教材选择的发展性原则。
三是坚持有趣的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的教材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是期望。这是教材选择的最能动的原则。
五、在教学模式上要具备五个方面要素
一是以教师为主导,二是以学生为主体,三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基础,四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线,五是以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根据以上要素,要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如: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目标――调控教学模式,碰壁――调拨教学模式,自主练习――指导教学模式等。
六、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以为下几点
一是要坚持内因(学生)与外因(教师)的辩证统一;二是要坚持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三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手段为核心,以教学组织为主线,以教学策略为龙头;四是教学方法要新颖,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选择,合理地组合,正确地运用。
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课堂教学格局
关键词:体育教师; 课堂教学; 课堂调控; 灵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39-001
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是有效课堂的基本指导思想。而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对课堂调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运用课堂调控,构建有效课堂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及与同行的商榷,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构建灵动课堂的前提——教师角色的调控
1.尊重学生
体育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人人参与,意味着合作性意识的构建,这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的过程。在新课程要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学活动是互动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其前提就是要尊重孩子。这就要求老师要从高高在上的强势位置上走下来,与学生平等交流,构建一种民主的课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信任、接纳老师,才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理解宽容学生,用爱心指导学生
学生在老师眼中毕竟是孩子,是孩子考虑问题就有单纯、幼稚、荒谬的一面,这时做老师的不可取笑、轻视、嘲笑他们,更不可指责,应该专注倾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发泄情绪,再与他们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只有尊重、理解、宽容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敬佩。
二、构建灵动课堂的关键——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控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因而如果体育教师激起学生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学生也就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内在吸引力,向学生描述个性鲜明的体育人物,或用直观手段,向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体育画面,或通过活动的视频把学生带入神奇的体育王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在利用教学图片和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一定的体育教学情境后,要善于抓住知识的内在关联,精心设计问题,多角度、多侧面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去解决,深化他们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构建灵动课堂的保障——课堂教育的技巧
1.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生动有趣、鲜活
要想上好一节有效的体育课,我们教师应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要把教的内容放到现实生活中,与学生生活进行沟通,着力使课堂内容生动有趣,努力在趣味性情景性和生活性上下工夫。生动、有趣鲜活的教学内容,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课堂教学的方法要机动、启智、灵活
教学方法是灵动课堂的关键要素。成功的灵动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结合产物。如果说高质量的预设是课堂成功的前提,那么动态生成则是课堂成功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多少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使学生不知不觉中作相应的变动。根据课堂中不断传递出的各种信息,体育教师应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适当的措施,机动、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当的教学方法处理错综复杂的课堂,使教学过程中真正由“执行预设教案”走向“动态生成学案”。在灵动课堂上,教师不是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探究结论;教师要少说,少包揽,少埋怨,给学生多点拨、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使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激情。
3.指导学生的学练方法要富有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促进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动积极性、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灵动课堂的根本要素,它要求我们体育教师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把学练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练的方式,设计活动方案,安排学练程序,通过操作、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在获取技能的同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相信、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练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体能提高为核心,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练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观察、思考、讨论、练习等,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的自主学习素质。接受了主动权的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实践中大胆地想,说,做,教师从容应对,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民主、互动、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了具有创造力的有效生活课堂,这样一来,团结、紧张、和谐、生动就成了体育课堂的鲜明写照。
4.用激励性的评价
关键词:体育 课堂 奇思妙想 精彩
课程改革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理念,将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尊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多样性、个性化的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充满着不确定性和独创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需要、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下,当思维活动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思维。在这种思维的积极作用下,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皮层高度兴奋,学习自信心十足,感受力、记忆力增强,创新思维活跃,教和学达到和谐的高效状态。学龄儿童的求新、好奇意识浓厚,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同时还具有异想天开的特性,喜欢奇思妙想,甚至提出一些不着边际的奇怪想法。课堂中偶现的独特见解、奇思妙想,是学生灵动的思维火花,作为教师,千万不能忽视这些,一定程度上,这种灵感就是创新思维的萌芽,老师机智地抓住有利时机、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与奇思妙想,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敢奇思妙想
美国教育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当师生情感和谐互动,课堂氛围安全、宽松、愉悦时,学生的兴趣才会萌发,思维才会敏捷,从而敢于质疑、敢于创造、敢于畅所欲言。首先,教师应转变角色,从课堂的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引导者。其次,教师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从师道尊严的权威形象中变为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只有这样,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才会流露出智慧的真实想法,例如障碍跑教学中,对于所摆放的若干个障碍物,如何摆放跑得最快,如何摆放跑的难度最大。当学生经过思考和尝试后,他们会有新颖奇妙的想法,教师应善于发现,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在老师的鼓励下,这些同学能更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并且又有了更新颖的想法,这些奇思妙想真正体现了学生具有的创新意识,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学生的创新思维会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乐于奇思妙想
1.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关系,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注重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科学探索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习,亲历运用知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情感,激发科学探究的欲望。为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在属性,充分挖掘体育课程的潜在资源,为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性、感兴趣的问题,在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时机呈献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激励学生探索问题的真谛。
2.给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自己去体验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是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生硬和缺乏民主的教学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能够奇思妙想的机会和空间。体育课程改革给体育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空间,老师在传授新内容时,应多给学生一些机会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体验,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表现,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探索的成功。
三、授人以渔,使学生会奇思妙想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帮助学生寻找奇思妙想,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积极思考的表现。(1)引导学生跟你去找动作共同点;(2)引导学生去寻找一个动作中的差异点;(3)引导学生寻找几个学生同一动作或几个学生不同动作中的交叉点;(4)引导学生去寻找重点,动作的重点在哪里,突破重点的方法在哪里?(5)引导学生去找难点,学习目标是什么,结构内容如何,怎样可以做到跑得快、跳得高、掷得远。当学生有了探究问题的心理趋向时,老师就应该把握时机,鼓励学生去探究,这样不仅学生的大胆质疑得到了鼓励,又能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又有利于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激发兴趣,唤醒学生奇思妙想的欲望
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多以课前设计好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机械地跟着学,学生在练习中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无需动脑思考,更无创造性地学习。好奇原本是儿童的天性,学生因好奇而生疑,常常会提出一些貌似有违常规、有悖常理甚至是荒诞离奇的问题。始料未及的教师往往不能有效机智地解决学生的疑难,对学生的“突发奇问”或置之不理,或间接打断,甚至于直接批评。学生长期没有了自主参与的机会,自主学习的热情越来越不足,能力也越来越差,更谈不上形成自主的习惯了,反而习惯于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创造性学习的潜能就这样被无情地扼杀了。
传统的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思维,束缚了学生手脚,制约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当前新课改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奇思妙想的欲望,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创编的徒手(下转第173页)(上接第172页)操、健美操、器械操、小游戏,尽管创编的动作有些地方不符合运动规律,但他们参与了,而且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动体亲身实践了。这种学习方式要远比教师灌输式地强加给学生要好得多。
总之,体育教学中,面对学生们的奇思妙想和独特想法,我们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设计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教和学才能充满智慧和激情,课堂才能充满生命的气息和情趣,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体育运动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10.
[2]徐家杰.《运动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