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 体育游戏 快乐教学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55-02

在高中体育课中,快乐体育的前提之一是体育教师需要快乐教学,在体育教师营造了“快乐”的气氛之后,快乐体育才能成立。在21世纪课程改革之后,人们对体育课的“快乐”和“健康”呼声越来越高,基于此,在课程改革中着重强调了“快乐教学”和“体育与健康”。而在体育课的“快乐教学”中,人们难免想到的第一个内容就是体育游戏,目的是使学生在体育游戏中快乐地运动成为许多体育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由此可见,凡体育课的“快乐教学”似乎离不开体育游戏,教师一堂体育课设计了体育游戏像吃了定心丸。那么我们有必要在厘清体育游戏与体育课快乐教学之间的关系,本文以高中阶段为例,试分析其二者关系,望同行指正。

1.快乐体育渊源

王水泉、毛振明在其《快乐体育论(的源头》对快乐体育诞生源头进行了追溯,认为:日本脱产业化社会的到来为其快乐体育论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客观环境基础;之前以运动手段论为特征的日本学校体育暴露出来的弊端刺激了快乐体育论的诞生;胡伊青加与凯亚洛斯的游戏论则为快乐体育论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思想依据。概括而言,不应对快乐体育的快乐望文生义,把其单纯地放在方法论水平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学校体育的现实,从发生论、存在论的高度予以把握;快乐不是达成体育目的(体质、技能、社会性)的手段运动,亦不是获得快乐的手段,快乐作为显发游戏本质的要素,与运动同在。

可见,运动和快乐分割之后,快乐体育就不再存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快乐体育需要教师快乐的教学,而快乐体育的诞生因素之一是离不开体育游戏的,在本文中对于构成快乐体育的其他元素不作讨论,仅与快乐体育不可或缺的体育游戏作为探讨内容之一。

1.体育游戏

李燕强①认为,体育游戏包括了促进身体一般发展的活动性和娱乐性及与竞技运动专项技术有密切关系的专门性游戏,多数表现为竞赛形式。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体育游戏并不是单纯的娱乐性,而是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运动”效果,同时具备的竞技性,能使学生在体育游戏的时候形成一个个团体,互相竞争、互相鼓励。从而将学生塑造成身体健康、四肢发达,能够独立思考,在不同的环境中能够适应的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完人。

2.快乐教学

不同课程都有其快乐教学法,在本文中笔者只讨论体育课的快乐教学。毛振明认为:“快乐体育既是一个口号,也是一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还是一个包括较完整的教材理论和教学方法论的教学实践体系。快乐体育在学校体育和体育学科的目标上明确地提出应与终身体育相结合。在不否定运动的手段意义的基础上,提倡让学生在从事运动的过程中体验各种运动的不同乐趣,使学生认识这项运动,并热爱这项运动,把运动学习本身作为重要的目的(运动目的论)。最终实现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运动中的乐趣,理解运动的意义,为他们终身参加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那么快乐教学和快乐体育有什么关系呢?显然,前者是在教师的主动下带给学生的快乐体育活动体验;后者是经过教师的主动(教学)和学生在接受(教学)后体验到体育的快乐。两者具有互补性,在快乐体育教学中学生感受体育活动的魅力,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体验(快乐与否)的反馈,从而改进快乐教学是否真正达到快乐的目的。那么体育游戏作为快乐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在高中阶段它和快乐教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笔者试图从高中生的特点、教学方式进行讨论。

3.高中生特点

高中阶段的体育水平级别为水平五,水平五注重发展某一项或几项体育技能作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内容,其与高中、初中或小学水平难度有所提升,这主要根据高中生的特点而设置的水平五。按《课程标准》,从水平一至水平六,体育游戏的内容占比逐渐减少,水平越高,相应的对体育专项要求越高。因此,对于高中阶段(水平五),要根据其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体育游戏的成分也要相应减少。

埃里克森说,这一阶段是青年(高中),需要完成的是确定自我同一性,防止自我同一感混乱,需要认清自己。可见高中生具有他们独特的特点,概括而言包括以下几个心理特征:一、具有独立性;二、平衡性;三、逆反心理;四、攀比心理。第三条“逆反心理”对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受到极大的挑战,比如他们不喜欢的体育教学内容,他们就会排斥,甚至对体育教师发出挑战。所以目前如何正确处理高中阶段体育教学的“快乐”,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高中生在生理上已经接近成熟,力量、速度、耐力等都已经具备成人的能力,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较高难度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与专业运动员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所以体育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这些生理特点,设计相应难度的教学内容,以防治出现“喂不饱”的现象。

4.体育游戏与快乐教学关系

针对高中生的特点、体育游戏和快乐教学的内容,笔者认为在高中阶段体育游戏与快乐教学有以下几个关系。

4.1互补关系

并不是说没有了体育游戏,那么体育课的快乐教学就无法实现。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语言导入、场景设置、教学策略等,都可以将快乐教学发挥出来。但是,体育游戏它具有独特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将身体运动与游戏结合起来。对于后者,是其他教学内容不可比拟的,它可以弥补快乐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如,快乐教学如果不选体育游戏作为其中的内容,那么体育教师面临的是将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在语言、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上面,从而通过其他内容、方式使体育课变得快乐。当然,笔者并不是说把体育游戏加入到教学中就不需要教学设计、语言组织、场景设置等这些内容)。

4.2促进关系

体育游戏内容的加入,不仅可以促进快乐教学的“快乐”效果,还可以将体育教师的思维拓展。体育教师在设置一堂课的时候,根据其教学内容找到或设计相应的体育游戏,比如:在教授排球时,体育教师可以设计“地滚排球”游戏,具体方法为将排球场两边底线(宽)作为球门,学生分成两队,一队5-8人不等,学生必须用手触球,不能抛球,以地滚球的方式将排球传给队友。此游戏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找到对排球的球感,调动学生的激情、兴趣。

可以看到体育游戏不仅促进了快乐教学的效果,而且体育教师在快乐教学设计时,反过来促进了体育游戏的内容和游戏方法。两者之间互相促进,体育游戏使得快乐教学更加有了“快乐”的效果,快乐教学使得体育教师需要更多的体育游戏内容、方法等,从而激励教师编出更多体育游戏内容,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体育游戏教学策略,两者并进又相互完善。

5.体育游戏与快乐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认为体育教师要综合高中生特点、快乐教学与体育游戏之间的关系,以《课程标准》作为突破口,从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达到符合快乐教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综合素质能力等,现将体育游戏与快乐教学之间的应用归结以下几个:

5.1以《课程标准》为重点,适当添加体育游戏

《课程标准》以前叫教学大纳,现在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将固定模式的教学大纲改作《课程标准》,从此教学内容不作固定要求,学校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地区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但必须要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不同水平的层次要求。

水平五属于高中阶段,《课程标准》指出水平越高体育游戏应相应减少,要更加注重体育专项内容,要使学生学会多种运动项目,并将这些运动项目作为终身体育内容。这里并不是说体育游戏不需要加入到高中教学,而是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适当的加一些与所授课内容有关的体育游戏,这样可以适当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致,使学生之前打下的体育运动项目基础更加稳定的同时,要有一定的提高。

5.2以体育搭台,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高中体育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某一个或多个体育运动项目,这是根据高中生独立的特点决定的。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不能因为自己喜好某一项体育运动而忽视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智力和思维几乎达到了成人的高峰期,所以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将学生引入到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中。

体育运动可以展现学生的个性,一个篮球、一个排球、一场比赛都可以突显学生的个性。所以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喜欢张扬个性的特点,多创设一些难度适合高中生的体育游戏或竞赛平台,使能够借助体育运动突出个性“张扬”,让他们在体育中找到自信。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影响学生终身。体育教师若充分将体育作为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平台,那么学生岂有不“快乐”之理。

既要快乐教学,又要注重健康第一,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体育课的快乐教学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幽默的语言、让人耳目一新的场景设计、一段搞笑的体育舞蹈,这些都可以使学生表现出兴趣。在教学中学生没有表现出兴趣来,那么快乐教学就免谈了。体育游戏本身就是为了让学生在体验快乐的同时,身体也潜移默化地“接受”运动了,所以学生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也得到了健康,这与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学要快乐教学、健康第一相吻合。

参考文献:

[1]王水泉,毛振明.快乐体育论(的源头[J].体育与科学.2014.3(2)

[2]段旭光,符谦,王阳.快乐体育异化的原因、危害及对策[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8.4(2)

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00-01

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内身体快速生长,使得身高、体重以及人体的一些机能均非常接近于成年人。高中体育教学是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使之更为接近成年人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新课改后高中体育教学在一些方面确实和传统的体育教学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当前高中体育教学效果依然很难满足学生快速发展的体育需求。为了更好地配合高中体育新课改的实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则需要更好地向课堂要效益,严格进行教学设计,使得课上的每一分钟均得到合理利用。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年来自身高中体育教学经验,与各位体育同仁共同探讨一下新课改后高中体育课程的有效教学措施,以更好地推动高中体育教学的变革。

一、新课改后高中体育课程有效教学的开展需要采用新的教学理念

理念,通常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相对超前的观念。理念能够指引现实教学的开展,且正确、优良的教学理念能够对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001年和2011年高中体育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变化便是体现在教学理念的革新方面,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倡导的是身体素质的增强和运动技能的传授,而这两次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上与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存在较大分歧。本次高中体育新课改倡导健康第一,差异评价,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弱势群体,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等等。这些教学理念的倡导,对于现实学校体育的开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更为有效地开展高中体育教学,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一定的新理念来进行教学,如健康第一理念的实施便需要体育教师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抽取一定的时间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知识,以更好地践行新课改的一些教学理念,更好地开展高中体育教学。

二、新课改后高中体育课程有效教学的开展需要变革评价方式

评价就是价值判断,在现实的高中体育教学中主要表现在给学生打分上。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期末所进行的测评中主要以分数来体现学生的努力程度。这种评价方法虽然非常简便,但却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于评价对于学生体育课堂上积极练习的欲望激发不是很强烈,仅仅能起到甄别作用,而没有促进作用。传统的评价中由于身体测量的痕迹较为严重,多是考核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相对不是很强的学生则没能够更好地进行评价。为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热情,更好地保障体育教学的开展,在现实的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体育教师变革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手段,转而以发展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措施,注重学生态度、情感、合作意识的测评,并通过学生课上的现实表现,基于学生正确的评价,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锻炼与学习热情,更好地保障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新课改后高中体育课程有效教学的开展需要变革教学方法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游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竞赛类游戏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可根据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教材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游戏。如小学组B教师在进行迎面接力跑教学环节中,设计了趣味迎面接力游戏练习,学生不仅在游戏练习中形成了错肩交接意识,还在游戏中提高了快速奔跑和协调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耐久跑是一项发展学生有氧耐力的运动,持续时间长,运动负荷大,枯燥无味,极易让人产生厌倦情绪。C教师在进行耐久跑教学中,以“各种跑的游戏”为教学主题,通过三个具有竞赛性的游戏:“沙包追逐”、“海洋捕鱼”、“翻牌接龙跑”来进行练习,使得整堂课学生兴趣高涨,练习的积极性高,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到比赛练习中,还在游戏过程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四、结语

高中体育教学对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等均具有积极意义。为了更好发展高中体育教学,保障有效教学的实施,我们需从上面所讲的三个方面来开展高中体育教学工作,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参考文献:

[1]罗士达,王立冲.如何培养初中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

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培养

前言

随着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学习压力、竞争力的增大,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人群越来越多,现阶段中学的高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问题是人类最常见、最复杂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中的教育性、竞赛性、协同性、交往性等特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意志品质、团队协作精神、自控能力等等,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是体育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学校体育教学要重视的问题。

1 体育教学中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引导

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体育教学, 不仅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应该通过体育课引导学生形成良的心理健康,要打破传统发挥体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多法并举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积极鼓励确立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刺激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人施教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并且通过体育课中教师言行举止引导,体育游戏引导,体育项目教学引导,教学比赛引导,体育游戏引导以及室内课的健康教育引导等,来培养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1.1 教师言行举止引导。

体育教学中,当教材难度较大和学习器械的练习时,学生往往会产生惧怕心理。教师可用暗示调节法消除和缓解学生过度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如可采用暗示语教学法,还可以采用诸如点头示意的恰当表情动作,运 用“胆大者带胆小者练习”等暗示教学法。由于体育运动以群体的形式进行身体练习,学生之间相互接触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群体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完成规定的身体练习,不仅需要作体力上的努力,更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友爱与关心、支持与协助、尊重和信赖、理解与团结以及教师语言的鼓励和表扬。通过身心的不断努力,掌握了动作技术,克服了困难,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自己,也了解了他人,从而获得心理和身体上的双丰收。

1.2 体育项目教学引导。

耐力跑教学练习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比赛,规定按照个人到达终点的次序得分,以同组成员得分之和计算团体成绩。这样每个同学都会很注意自己的成绩,力争为集体争光。促使学生加强团结协同配合、互相支持和鼓励,既培养了参与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又增强了集体观念和意志品质。更因体育教学的多数内容具有群众性、协同性和交往性,只要进行精心设计组织实施,就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球类项目所具有的趣味性、娱乐性、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有关。进行这些项目的锻炼不仅需要娴熟的球艺,更需要默契的配合;既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也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同时,这些项目本身对克服闭锁心理和孤独的 心态也大有裨益。而进行单双杠、跳马等项目的教学,则会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克服和消除腼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障碍。参加乒乓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和 跳远等活动,可克服犹豫、徘徊、优柔寡断的心理障碍,经常锻炼个性会变得坚强、果断。而下棋、打太极拳、飞镖等项目教学对调节神经活动,增强控制能力、提高注意力、克服焦虑心态和情绪不稳、克服急躁冲动的弱点有一定的益处。

1.3 体育教学比赛引导。

体育教学比赛的特点就是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并检验教学质量。观看比赛时,每当运动员不畏敌手,顽强拼搏终于进球(或获胜)的片刻,许多同学都会呐喊、鼓掌、感动不已,仿佛自己也曾经历了一场激烈的竞争。比赛过程的跌宕,使他们压抑着的评判欲和表现欲得以释放。观看运动员精湛的技艺、顽强的精神,使学生积存的失落,悲观烦闷的内心重新得到前进的光明。观看比赛,可从胜利中体会到成功的价值,同时也从失败中得到了人生的经验,树立必胜的信心,让人获得了实现自我的真谛。通过比赛可以给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以使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得到转移,可消除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而且 能培养学生不回避矛盾,敢于面对现实,奋力夺取胜利的良好心理素质,也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形势。

1.4 室内课的健康教育引导。

体育教师根据高中生出现的青春期心理问题进行引导,例如青春期闭锁心理、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早恋等等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科学用脑,要劳逸结合、充分的休息、合理分配用脑时间、改善用脑环境、加强大脑营养等。如果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早点去心理咨询,严重的话必须要去心理医院接受治疗。

总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可怕,只是看各类中学是否重视,体育教师如何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就能够预防学生心理障碍的出现,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和疏导工作。

2 建议

2.1 针对中学体育的特点,,让每位体育教师认识到身心健康是紧密联系的,只教会学生锻炼体的方法还不够,应结合体育的特点,给学生心理卫生教育,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身心受益,做一名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高中生。

2.2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健心、娱乐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作用,组织许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如年级及班的球类比赛、拨河比赛、越野跑等集体活动,充实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3 教师在体育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时,都应考虑到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使之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高中生。

参考文献

[1] 李建国,刘慎年,许尚侠.体育运动心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女生;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和老师获得发展”。

针对高中女生的特点,为了提高她们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探讨:

一、合理设计教学

提到教学设计,大家就会想到教案。李义香教授在讨论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时直说道:“我想确切地讲,最起码离不开教师的

‘认真备课’。”仅仅四个字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设计中通过设计怎样的教学目标、选择怎样的教学内容,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前提。

1.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否有效

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要科学合理,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目标的设定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程度,这样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发挥其激励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达到目标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同时,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分层次”,要保证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目标,保证较差的学生“吃得了”,也保证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针对每个人不同的能力水平,因人而异地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因此,制定恰如其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灵魂,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

2.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

学期初笔者对所教高中的女生就“体育课上,你最喜欢的三个体育项目”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体育游戏特别的热衷,其次为乒乓球、羽毛球。比较前三个项目都深受学生的喜欢,尤其是女生喜欢的。

在保证学生能够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精选合理的教学内容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将教学内容分解、分层,让学生选择练习,让不同的学生在实践过后都有小小的“成就感”,也就是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3.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最核心的作用,就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服务。教学方法的实质就是把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教材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使这些教学的基本要素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地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方法应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和谐一致,要符合现代教学思想,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符合体育教学特点,符合学校教学环境的实际。

4.节奏要和谐

课堂教学节奏,是指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因素,在时间上以一定的次序,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形式。教学是个动态运作的过程。通过教学节奏的调控,教师不仅可以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情感、态度,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而且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和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学内容的难与易、详与略、展与收、教学速度的快与慢等,要统筹考虑,精心安排,力争做到节奏和谐,张弛有道。

二、体验成功,激发运动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怎样才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呢?比如,高中女生多不喜欢长跑,但如果改成在音乐伴奏下的跑跳步练习,在生理负荷同等条件下仍然情绪高涨,感觉不到疲劳,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成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需要满足法”“教学引趣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苦学”实现到“乐学”的转变。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兴,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强大动力

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点拨导向、解惑释疑、激励表扬等功能,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有活力。学生必须具有学习的动机才能专心学习,动机有两种:一是对教材(教学内容)本身感兴趣的内在动机;二是表扬、评价鼓励等外部动机,学生对教材本身的内在动机依赖于教材内容与教学设计,课堂评价对体育课的学习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课堂评价的方式可以是赞赏、批评或者是点拨,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可以揭示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或遇到的困难,让学生了解自己完成动作的情况,改正错误的动作环节,然后提供正确的帮助,合理地确定后续学习的任务与速度,将教与学进行对接与检验,必要的激励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也有助于未掌握者及时发现问题,树立信心,强化学习动机。

四、师生共成长

徐仲书教授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学生乐学、会学、学好、学有所得;下联:教师喜教、善教、教精、教有所长。横批:师生共成长。这形象地说明了教学的双边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都有所“长”。这似乎也和“共娱式”的教学方法不谋而合,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都得到了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以上方法及措施的运用、积累与总结。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特别是一些装病、偷懒的学生已经没有了,学生能够在融融的教学中享受体育锻炼带给他们的欢乐,并且能非常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教师要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多作一些务实的探究。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再学习。这样的话,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能真正达成教学目标,学生会真正得到发展,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季浏,汪晓赞.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学忠.学校体育教学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姜红.浅谈对高中女生运动兴趣的培养[J].教学札记,2006(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