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文化策划

乡村文化策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文化策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村文化策划

乡村文化策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美好乡村文化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007-01

随着安徽省农村城镇化和美乡村建设的发展,大量整村推动项目开展,“村改社”而形成的农村社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本文探讨的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土地增减挂钩置换、流转等方式,把现有的行政村界限打破,将地域相邻的几个村进行撤并,从而整合的社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不能停留于硬件设施的城镇化改造方面,更应发展新农村社区的乡村文化,发挥文化凝聚、整合、规范社会群体行为的作用。通过营造出类似城市社区的环境条件,使入住的农民以此为平台习得现代性而逐渐褪去其传统性,最终完成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角色转型。

一、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我县某新型农村住宅社区采取实地访谈等方式,发现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乡村文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医乏,资金投入不足

经费不足是制约农村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农村社区的政治性建构的特质决定了国家是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投资人主体。国家的资源持续性地输入到农村中,使农村社会状况得到了改观,并且表现出非凡的有效性,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力量是不可能解决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所有事务,政府不能包办一切。且这种农村社区政治性建构的有限性,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如财政投入不足或者是分布不均匀致使农村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无钱理事”的困境、居民的有限参与不利于社区长效机制的建立、农民的被动参与使许多农民形成“等、靠、要”的依赖心理等。

2.社区居民相对较低的文化素质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从事非农产业的技能,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和制约。文化素质较低和技能匮乏,社区缺乏合理的产业结构,缺乏必要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使得居民的就业空间和条件十分有限,迫于生活压力,无暇顾及文化娱乐。新农村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发展,只有在生产发展解决了居民的基本物质需求后,居民才有精力和热情追求精神生活。

3.管理者和农村社区居民对乡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农村社会自古是一个相对较封闭的社会,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经济相对落后、有限的社会联系及狭小的生活领域里,使农民受现代文化的熏陶较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同时,受近年来片面追求GDP发展以及对官员政绩的考核重经济而轻文化等思想的影响,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只要经济提升,就可解决所有问题,文化建设无关紧要。而且,对于文化建设的考核标准也是过于形式化,主要是依据建设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送电影下乡等的数量,至于效果和利用率的高低并不在意。据居民反映,农家书屋里面的书,对他们来说,大部分实用性不强,而且更新缓慢,真正会看的人只有少数;送电影下乡中所播放电影的内容并不符合他们的口味,很少有人会看,认为还不如在家看电视;而文化活动室在小区中通常是作为摆设用的。

二、对策

1.加强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

调查显示,资金不足是制约新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成为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笔者认为,市、县(区)、乡镇二级政府应提高对新农村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在财政预算中应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文化事业;文化主管部门尤其是乡村文化站应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努力争取专项经费;乡村文化管理人员可与企业合作,使企业赞助乡村文化娱乐活动,扩大企业在社区影响力的同时,社区获得文化活动经费,实现互惠互利;以文养文,进行文化经营,将其所得再用于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的活动经费要节约,开源节流。

2.实行文化建设责任制,使文化建设与政绩考核挂钩

受盲日追求GDP增长思想的影响,不重视文化发展,尤其是在农村,主要表现在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以及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在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建设中,实现了“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性设施的突破性提高,但是对于乡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却远远不足。据部分居民反映,本已规划建设的篮球场等体育设施迟迟不到位。笔者认为应通过建立检查、考核、奖惩以及竞争上岗等制度来充分调动专业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

3.培养、引进多方面专业人才,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强化乡村文化服务

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在人才引进上给予扶持。通过招聘,择优录用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人才,充实到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干部队伍中,配齐配好社区专职文化管理服务人员;加大对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鼓励文化能人积极参与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建设中,开发业余文化人才资源,培植业余文化队伍,免费培训文艺骨干,并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卜的奖励;社区有关管理部门可与工业园及有关培训机构合作,定期举办培训班,为居民开展多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的再就业能力;乡村文化站还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把社区发展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让大学生为社区居民进行价值观、法制观等方面的素质教育;还可以充分发挥社区人员自身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特长,开展社区居民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行为规范宣传活动、自愿者服务活动等。

参考文献

乡村文化策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教育信息化整合信息技术

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快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程度的步伐,信息化教育建设正在全国积极推进。《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辽宁省作为教育大省在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

一、辽宁省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随着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辽宁省农村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广大师生对教育信息化在农村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有了高度的认识。在农村,大多数教师掌握了简单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把信息技术整合于所教课程中,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使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发生了深刻变化。

目前全省已经有3000多所农村中小学安装了卫星接收设备,主要用于接收中央电教馆制作的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目前已形成以省、市两级平台为基础、以宽带网和有线电视网络为依托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基本框架,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省范围内的共享。

辽宁省于2001年正式开始实施“校校通”工程。现有农村中小学8059所,已建成校园网的学校共有852所,全省校园网覆盖率达到10.57%。

2006年,我省农村中小学在加强校园网建设的基础上,又加大了资金投入的力度,为学校配备高性能计算机。目前,我省农村中小学共有计算机150836台,比2005年增加23422台,提高了18.38%,其中486及以下计算机减少3925台,586计算机增加5805台,686及以上计算机增加21542台,这充分表明我省农村计算机不只是数量在增加,更重要的是计算机的性能有了更大的提高。

二、辽宁省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滞后的教育观念制约着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因为“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所以观念问题是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最大制约因素。当前,广大农村中小学校“以考试成败论英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一天”的现象仍旧普遍存在,很多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足。当问道“你们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都有哪些举措”时,大部分教师会说他们拥有多少台计算机、有哪些设备等,却很少提及怎么用。虽然一些农村的中小学已经完成了建机房、购设备、布网线等硬件建设,但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新型教学模式。有的教师仍然沿用“满堂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不能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效融合在一起。有的甚至通过播放下载的“同步课堂”或“优秀实例课”来代替自己的教学,从“人灌”走到了“电灌”的另一极端。这是我省部分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始终处在“打字练习”和“学科课堂演示辅助教学”的低级阶段的症结所在。

2.信息设备利用率低,未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真正整合

目前各农村中小学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设备数量虽然在逐渐增加,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师资队伍的相对薄弱,造成设备使用率很低。学校学生上微机课,每周只有一节。教师课堂教学主要采取信息技术为主的课堂演示型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其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性学习、协作学习那更谈不上了。对于运用,是以教师操作为主,学生观看屏幕(与电脑相连的电视屏幕)的教学形式,其强大的网络功能、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尚未得到合理开发;一些学校投资近万元的资金,只能供领导或个别教师作为一般上网服务使用,没有在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学校学生机之间虽然相连,但不能与因特网构成一个网络共享资源系统。这些都表明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它独特的魅力,还需要提高其效能。

3.师资问题:短缺而薄弱

队伍问题、人才问题是严重影响农村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最大难题,也是短时间难以解决的最大难题。农村学校由于环境、待遇等方面的因素,在引进人才方面受到制约,尤其是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更是寥若晨星。

三、辽宁省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观念建设

观念层面的变革应当成为我省当前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全社会、各级教育部门、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以及学生都必须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充分认识农村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事、是尽快改变农村教育落后面貌的好事、是迫在眉睫的急事。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我省农村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切实加快发展我省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缩小同发达地区的距离。

2.师资到位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师资培训是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首先,对教师进行教育观念及心理疏导方面的培训,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国家、对学生、对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消除他们对计算机的畏惧心理,把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作为现代合格教师的标准之一。

其次,要设计科学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涉及现代教育理论、教育观念、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方法、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理、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信息伦理和道德修养等。

乡村文化策划范文第3篇

图像化生存是文化的视觉中心主义的发展。人类的图像化生存的动因:现代图像的迹象性导致人们以图像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人类的图像化生存的最重要方式是利用图像进行规训与展演。“媒介即信息”,读图时代带来阅读方式、审美体验和文化消费方式的巨大变迁,对传统依靠静态纸质媒介、经典化文本进行知识传授的文学类课程形成巨大的挑战。具体而言,应该在教学目标、教材建设、授课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加以改革,以应对汹涌而至的读图时代和顺势而来的文本形式、图文关系和阅读方式的变革。

首先,教学目标发生了变革。在传统的“读文时代”,人们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语像,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处理各种文字文本,即通过学习,学生能很好地阅读、理解和阐释各种文字文本。而在新的“读图时代”,人们要遭遇和面对各种各样的图像/图文构成的多中介复合文本——图文本。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就必须将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和阐释各种各样的图像/图文,缓解图像冲击的压力。面对挑战,必须强化处理图像与文字的能力,而非传统的阅读——“阅读文字”的能力,而是新的“阅读”——读图和观看能力,理解图像和解读复合文本的能力。由于时代变迁,对人才评价标准的全新看法,教学目的和任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评价一个老师或学生的水平、素质,主要着眼于人的认知数量,也就是说这个人懂得越多,就是越有学问和水平。因此,人们常常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博闻强记”、“知识渊博”的话语来赞誉有学问的人。于是,教师就尽可能多地讲授知识,似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得越多。其根本原因是,传统传播媒介信息携带量及普及度十分有限,对人器官的延伸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到了网络时代,媒介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传统的原子媒介向电子比特媒介跨越。比特无重量和体积,可通过网络瞬间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介之处,它是人的神经器官的延伸。它的信息携带密度及数量,对原子媒介而言是一种跳跃性突破。因此,今天评价人才的标准,已不再依据他所拥有的信息量,而转向他对海量信息的搜索、扩展和处理的能力。现在,一张DVD光盘可以容纳一个中型图书馆藏书。只要连通网络,我们可以轻而易举查阅世界上所有电子化的各种信息。因此,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将着眼于训练和培养学生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以及专业自我发展的特定技能。现代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可以表述为:展示新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独特角度,提供学习方法,拓展学术视野,关注专业现实课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展示的独特思路和崭新观念,应该着眼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其次,教材建设中应该改变现有教材以文字符合为中心,很少或者完全不重视图像符号的传统,编写图文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形成图-文同体、双重导向的新教材。特别注意,这里的图不仅仅是静止的、平面的图画、图片,还包括大量动态的图像、视频,因此,在此意义上的教材应该是双重文本,由纸质文本和多媒体文本(VCD、DVD,网络数据库等)组成。最近几年,由台湾大块文化股份有限出版的“经典3.0”系列在经典阅读方面做了新的尝试,将经典导读、故事绘图、原典选读放置一处,同时提供延伸的图书、音乐、影像在线浏览。这种尝试对于图文结合的教材建设是富有借鉴意义的。

再次,授课方式上,读文与读图并重。改变过去只读文,或者以文为主,以图为辅的授课模式,形成以图文并重的,图文互释的新模式。影视作品可以进入课堂,比如大量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正好有益于双重文本的互动阐释。这既有利于提升影视作品的欣赏层次,摆脱大众趣味,也有利于为传统文学文本赋予新的生命力。新的课堂教学,必须用观察、参与、探索、实践、实验、反思等手段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从传统的意义灌输对象转变成建构意义的主体。同时,还要具有知识应用与迁移能力,能从既有知识中提升和创新。

最后,评价机制上,以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为指导,重点检验学生把握、理解、运用符号的能力。改变过去以单纯检验对文字符号的把握、理解和运用为目标,而是检验对图-文符号二者及其互动的把握、理解和运用为目标。增强读图时代,学生运用图像符号的能力,减少图像拥堵带来的迷惑与焦虑,同时巩固对文字符号的把握和运用;当然,二者的互动阐释有利于图文两种符号的共同发展。

二、结语

乡村文化策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乡镇政府债务风险防范与化解

2013年国家审计署公报我国地方债务余额审计结果是17.89万亿,按乡镇政府债务地方政府债务中的比重约为5%-6%测算,乡镇债务为9800-10000亿元。如何处理这颗乡镇“定时炸弹”,使乡镇政府能够甩掉负债包袱,全力投入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财政工作者必须面对和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列举了广东佛山某乡镇注1数据为例,探讨乡镇债务的成因、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化解对策。

一、乡镇政府债务形成原因和现状分析

(一)乡镇政府债务形成原因

1、大干快上的乡镇企业

乡镇的历史债务大多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有的乡镇甚至存在80年代形成的债务,延续至今。上世纪80年代,镇办企业风靡一时,大部分企业到90年代初基本倒闭停产转让。盲目兴办企业的投入借贷,一般通过镇经济发展总公司向镇级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其中大部分是信用担保,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投资风险。

2、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

现阶段我国正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正以每年超过1%速度快速增长,2008年末中国城镇化率45.68%,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2.57%,而佛山等地区已达100%。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引发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地方政府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而对于乡镇地方政府来讲可支配财力压力将会更大,远不能满足各项支出增长需要。这种情况下,以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贷款,成为城镇建设主要力量。

3、现行的税收分成体系

现行税收分成体系是延续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分税制改革以后,增强了中央财力集中度,调动了地方积极性,我国在中央和地方税种上有了一个较为清晰和明确的界定。但是相对于中央和地方税收的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范围界定却比较模糊,同时我国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有着较强的管理机制,出现了将“财权上移、事权下放”的情况。事权和财权的不匹配进一步加大了地方可支配财力不足的困境。

(二)乡镇政府债务现状分析

1、从乡镇债务的构成来看

2008年以来新增的乡镇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工业区建设、道路桥梁、乡镇机关设施、教育以及为企业担保和企业转制中形成的企业性政府债务。以本文列举的佛山市某乡镇为例,债务中工业园区建设占66.49%,水利工程2.1%,工业园区以外的市政道路建设占8.2%,保障性住房占3.5%,工业园区与基础设施建设占乡镇债务的绝大部分。

2、从乡镇债务的特点来看

一是时空跨度大、累计时间长且短期内难以偿还。上世纪90年代的债务占了很大比例,有的地方甚至存在80年代形成的债务,延续至今,其间由于乡镇拆并,有的债务、债权关系已不是十分明晰。二是构成复杂。包括生产性支出、公益性支出、管理费用、基础设施建设等不一而足。其特征是:负债单位的广泛性、负债结构的多元性、债务偿还的无序性、债务消化的艰巨性和债务偿还的长期性,部分债务的还款周期竟达50年。三是债务数额面宽量大。几乎是大多数乡镇有债,有的乡镇基层组织从债务的角度看几乎到了破产与瘫痪的边缘。四是债务利息高。除了银行贷款外,还有大量的集资借款、个人借款。

二、乡镇政府债务存在问题

(一)债务的总体规模不断膨胀

国家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后,2009年-2010年国内银行放贷非常凶猛。在各家银行竞相放贷的情况下,地方债务年均增长19.97%,直接造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快速膨胀。两年后的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达到l0.7万亿元,其中2009年新增债务规模较大,而且审计结果并没有涵盖乡镇的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实际上,因隐形债务难以统计等原因,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实际规模要远远大于10.7万亿元。以本文列举的乡镇为例,单上世纪九十年代镇属集体企业历史欠债本金达13.8亿,2009年-2010年又借入4.65亿元,再加上基建工程欠款1.3亿,乡镇政府实质早已资不抵债。

(二)不匹配乡镇政府财权和事权加重了债务负担

从全国范围来看,分税制改革后,乡镇政府处于政权的末端,可支配财力是最差的,还款来源比较单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最为繁重,另一方面,乡镇政府的事权并未减少,反而有增多的趋势。乡镇政府被迫承担与其财政支付能力不符的大量应由上级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产品,如新农村建设、义务教育、助残优抚、治安管理、医疗卫生服务等,给基层造成很大压力。

(三)隐性债务严重

账外的债务中主要以工程款的拖欠为主,主要表现在,很多以政府主导的基础建设工程多数支付首期工程款,其余款项则只能拖欠,或支付仅能维持工人工资的工程款,而拖欠的工程款按现行收付实现制并没有在政府会计账上反映。此外,还存在一些真正意义上的隐性债务,由于财力的限制,没有显现出来。比如,一些因资金匮乏暂未动工而又急需修建的道路桥梁等,尚未形成政府性债务,但这样的"欠债"随着修建计划的实施最终还是要体现出来。

(四)依赖土地还款的融资平台加大了违约风险

现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金投向较为单一,大多用于公益性项目,主要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等非经营性项目或准经营性项目,项目普遍没有自偿性或自偿性不足,2013年五级审计和2011年对31个省区市的审计均表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偿债来源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或直接由地方财政兜底。以本文列举的乡镇为例,2009年-2010年借入的4.65亿元融资项,其中以土地出让收入作还款来源就有4.01亿,的占86.23%。由于没有实质性收入来源保障,这些融资平台偿还本息主要依靠乡镇财政借新还旧,违约风险巨大。

三、乡镇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及化解对策

(一)改变唯GDP考核的现状,建立财政收入与债务的关联性制度安排

GDP崇拜及其考核方法刺激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地方政府官员在政绩观等的驱动下,通过进行基础设施及其它投资创造GDP政绩,而大量的投资只能通过举债筹措资金,不正确的政绩导向助长了地方债务风险。建立科学的发展考核机制,建立财政收入与债务的关联性制度安排,将建设资金入预算,资金实施综合平衡,举债不能超负荷。要以建立稳固、平衡的财政为目标,发展经济,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夯实收入基础,以建立广泛的收入来源来化解债务风险。

(二)积极稳妥处理存量债务

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妥善消化存量债务。对有经营收益性债务,应剥离政府偿债责任,由项目自身收益偿还债务。对以土地出让收入为还款来源的债务,应加强土地储备、出让和收支管理,落实还款来源。对无经营收益或经营收益不足以还本付息的公益性项目形成的债务,政府应制订偿还计划,通过预算安排落实偿债资金。

(三)构建政府性债务预算管理机制

逐步将政府性债务余额,每年新增政府性债务,当年还本付息债务及债务还本付息资金支出安排等纳入年度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管理,严格债务“借、用、还”预算结束,提高债务收支的透明度和合理性。

(四)建立政府性债务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必须注重实效、避免浪费。将政府性债务资金管理纳入预算绩效管理范畴,建立债务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问效机制。债务资金只能用于基础性、公益性项目,不得用于弥补当年经常性支出缺口,对市场化行为可替代的投融资领域则由市场去操作,规避财政风险的同时提高有限融资资金使用效益。

(五)建立政府性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

在建立政府性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确保债务风险得以控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融资筹措建设资金,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使用债务率、负债率、新增债务率等指标界定政府性债务规模。实现按需举债、量力而行,把债务规模和还债时序控制在经济以及财政可承受范围内,使债务结构、期限与地方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相匹配,避免产生风险。确定各项指标的风险区间,实现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管理,及时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乡村文化策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城乡规划、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实施城乡规划与城乡综合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据的。没有城乡的不断发展就不可能为实施城乡规划提供物质基础。在编制城乡规划时是否有利于区域综合发展、长远发展,应当成为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城乡规划工作的根本标准。

一、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探索及具体要求分析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我国在区域发展以及区域内的城乡发展等环节,都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不平衡状态,这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是一种极大的阻碍,尤其是城乡之间存在的差距,严重地影响着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城乡规划建设一直是我国国家建设中的重点。本文下面就分析一下我国城乡规划的探索及具体要求:

首先,就城乡规划的探索来讲,我国从改革开放时期开始,就非常关注这一事项,一直到现在已经取得了诸多的进步。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一种城乡之间独立发展的二元规划策略,未能注重二者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城市规划法》以及村庄和城镇的规划建设的《管理条例》规定还在很深的程度上影响着城乡统筹规划工作的实施。一直到2007年下半年我国《城乡规划法》的编制与出台才打破了以往的规划建设僵局,将建设工作推向了新的台阶。

其次,就城乡规划建设具体要求而言,它主要分为科学整合与系统协调两个方面。科学整合是要求全国范围内的各区域呈现之间要构筑以核心城市以及中心城镇为辐射点的整个大空间整合的规划,同时着力保证小城镇中的中心城乡获得优先突出的地域与交通的整合,从而推动区域城乡整体空间、小城镇城乡等各方面的一体化城乡网络的建成。系统协调则是要求城乡规划发展必须与区域发展的计划相互协调,尽量达到对基础设施、资源等方面的协调建设与应用,全面推动区域发展中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等在城乡协调规划中的渗透。

二、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当前存在的具体问题

1、城乡规划建设法律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虽然在2007年针对城乡规划建设出台了具体的法律规定,但是,城乡规划是以时展为指引而处于流动状态的工作,各种新的规划发展的需求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具有详细的不断完善的新型规划方案及专项法律保障。这就使得我国现存的法律体制不够完善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从而制约了呈现规划建设各个方面的协调统筹平衡状态的实现,因此,要想真正地推动城乡规划的优化建设,国家还面临着法律体制等方面的极大挑战。

2、城乡规划建设缺乏科学合理指导

我国当前在进行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时,普遍缺乏一种全局整合、长远利益的目光,简单地应对某个城市或者乡村地区的开发需求进行随意的开发建设,普遍不能真正地将每一项开发工作纳入到长远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中。从具体方面来讲,这是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以区域和城乡科学整合、协调发展等为依据的具有针对性的系统长远规划方案所引起的,国家相关的城乡规划的负责部门无法严格地依照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对每一项开发工作做出详细的审核与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得城乡规划建设落入了一种对空间布局不够合理、规划区域功能较低、产业与人口密集程度搭配不均的状况中。

3、城乡规划发展的协调平衡不足

我国进行城乡规划发展牵涉到经济、政治、文化、资源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只有全面地将这些问题统筹起来实施协调的建设,才能够保证国家的城乡规划在整体方面实现协调。但是,目前我国存在的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直接地阻碍了各种规划因素协调性的不足。同时,我国对于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开展,往往将重点置于城市发展方面,对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完善城市各种投资环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但是,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经济发展活力不够、基础经济活动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这就使得乡村在城市快速发展的状况下更加地落后于城市水平。

三、我国当前解决城乡规划建设工作问题的对策

1、全力推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国家当前对于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主要是以《城乡规划法》作为依据,要想推动城乡规划实现良好发展,就要将此法作为中心和基础来逐步推动本法律的更新完善以及其他相关辐射法律法规的大力健全,为我国逐步萌生的新的规划需求提供法律法规保障。具体来讲,国家要利用多种渠道及方式来向所有的城乡住户进行《城乡规划法》的普及性宣传,指引当前的城乡建设人员按照必要的审批工作要求以及相关制度等来进行具体的建设。同时,国家还应当鼓励城乡居民针对法律的不足来提供完善建议以及创新见解等,着重推动其他相关法律对《规划法》的补充,全面推动我国城乡规划系统合理实施。

2、完善城乡规划机制与体系建设

首先,国家在目前推动城乡规划合理有效的实施,还必须致力于健全城乡规划建设的各项项目审核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建设保障机制等的建立,确保城乡建设的各项活动在开展之前能够得到国家相关负责部门对于各种条件的审核,保证各项建设符合国家城乡规划的整体建设方案。同时,还要积极地加大周围群众对于各建设活动的监督,追究非法建设活动的法律责任,将各项建设全面纳入城乡规划的大体系。而且,国家要为某些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基础建设项目,提供法律、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保障,推动民间力量对于国家规划建设工作的帮扶。其次,国家还要以全局与部分、短期与长远、发展与保护、城市与乡村等方面的统筹兼顾为原则,来调节并完善城乡规划建设具体的体系。

3、加大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投入

国家当前开展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是利国利民的一项大事,也是保证我国立足于国际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大对于城乡规划建设中各项工作的投入必不可少,尤其是要极大对于建设工作的各项资金投入。国家除了为城乡规划建设进行财政拨款之外,还可以通过政策优惠等策略来调动其他力量的参与,并努力拓展筹集渠道,致力于补偿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国家在进行规划建设投入时,关键还要针对当前乡村建设不足的问题,来加大各项投入对于乡村发展的适当倾斜,以缩小城乡建设的差距。

四、结语:

城乡规划建设是国家各项事业的重中之重,国家一定要努力加大对于此工作的研究,着力针对其建设中的问题采取措施加以完善,并从各项基础保障方面为规划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 周仲平. 城乡规划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城市建设,2010(33)

[2] 王婷芳.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好城乡规划建设[J]. 城建档案,2009(12)

[3] 王波,姚宏伟. 村镇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