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理论;创新;发展
【abstract】foundation education new course reform is an overall of change;with student development for should be look for course reform of balance machine, these be 2 of the course model heavy gou.but the innovation of course principle include again innovation of school view, innovation of course view,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view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view.this text try this two problem make some study.
【key words】 new course;reform;theories;innovation;development
在价值变革的引领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典范、课程理念、课程体制、课程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1. 课程典范的重构
1.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场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改变了传统学校只重视“学业智力”,而对其他诸如“社会智力”、“实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生存智力”均有所忽视的现象,强调对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五是推崇“档案袋评价”“真实评价”等质性评价手段,体现了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六是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体现了给基础教育注入生命活力需要提供良好政策空间的素质教育观念。
1.2寻找课程改革的平衡器:以学生发展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坚持“学科本位”,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及各个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深刻分析了以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
2. 课程理念的创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离不开课程理念的创新。如果没有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正是这些理念的创新,推动了课程研究,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唤起了课程改革的生机和活力。
2.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监狱,不是附属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过去的官僚本位、国家本位等僵化的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正在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
2.2创新的课程观。传统教育中,课程知识多是文本的,这种文本的课程知识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组织上的线性和顺序性;单向性,课程知识早已安排好,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统一进程进行讲授;课程知识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侧面来进行论述和描写的。而新的课程观则强调课程知识要尽量体现超文本的特点。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2.3创新的教材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坚持“教材是范例”的观点,认为教材要由控制和规范逐步转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成为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
2.4创新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视为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学被窄化为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新的教学观则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在对话中不断建构知识。
2.5创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由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批判者、反思者、建构者等转变。首先,教师要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知识的建构者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6创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发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关键词: 新课改影响因素分析
从2003年开始的新课改已在全国推广,特别是广东、海南等地已经完成的实验区,在取得了成绩的同时[1]也存在不少问题:广东省的新课改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学生课业负担加重;二是一半校长和老师不认同;三是选修课学生难自主;四是‘素质评定’流于形式”[2];天津市存在的问题为“许多教师认为,现在有些课堂只是盲目追求外在形式,表面上看热热闹闹,把课堂变成了观赏课、表演课,而缺乏学生的思考,缺乏学生有见到的参与,学生们的探究力、创造力等根本没有真正得到开发”[3];安徽省的新课改存在四大问题表现为“师资问题、硬件问题、观念问题、时间问题”[4]等。新课改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新课改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问题,以至于把新课改做成了一锅夹生饭呢,[5]甚至遭到了炮轰[6]?影响新课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笔者试作分析,与学界同仁和前辈共同探讨,以期对新课改的改进有所启示。
一、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存在分歧
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是事关新课程改革成败和基本方向的大问题。从逻辑学讲,新课程改革的大前提是要搞清楚理论基础。可是,当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时,理论基础却还存在严重的分歧,甚至是针锋相对的争论。“关于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理论基础的论争,其分歧之点,可以大体归纳如下:第一,什么是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还是?这是基本的理论立场之争。第二,是潮流第一还是国情第一?这是理论取舍的标准之争。有的论者看重观念的新异性,有的论者则强调理论要符合国情。第三,以“洋务”为主还是以我为主?这是理论基础的主体之争。有的论者心仪拿来主义,期望用西方理论拯救中国教育,有的论者则关注本土理论建设,反对把中国教育作为外国理论的试验田”[7]。新课改到底如何改,改什么,怎样改,尤其是涉及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等一系列具有根本性的问题,在新课改实施之前,没有很好地解决,在某些问题上出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甚至贻笑大方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二、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
我们在看到几千年优秀文化的同时,也不得不注意到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一些不良因素至今仍在制约着我们的言行。特别是传统文化思想中有一种轻视和挫伤青少年热情的劣根性,固然也有“后生可畏”等鼓励性的语言,但更多的是对青少年热情的残酷打击。在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从来没有把“学习”看作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如“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等。而且带有严重的功利色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等。从而使许多人“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中国古代教育的目的观倾向于为社会的大一统和超稳定性结构而牺牲个人利益,作为受教育者不能有自由民主及怀疑批判精神。……因此批评中国古代教育的贫困,实在是解决现今教育制度的弊端,不可或缺的一环[8]”。
三、社会整体改革缺位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更是社会整体改革的一小部分。可是,建国以来的历次课程改革仅是课程改革而已,很少涉及其他事项改革。特别是考试制度,坚如磐石地保留下来,即使有新的改革,也仅是改革考试形式而已,从老高考到“3+2”再到“3+2+综合考评”,文化考试作为主线从来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考试制度的根本性改革,任何新课程改革都不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对于考试制度,社会上各种观点皆有,肯定者居多,认为作为考试制度的受益者,应该拥护此制度,但是,正如徐友渔所说:“对于许多人而言,那是成败在此一举的关键时期,但我不赞成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荣辱得失作为判断历史的标准。……这一次变革的受惠者许多已经功成名就,满足于现状,他们开始现身说法,用赞歌和自誉代替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9]。”同时,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更缺乏广泛的社会参与度,特别是学生家长的参与积极性。
四、教师本身因素的影响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强调了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
(一)工资待遇稍低。川渝教师罢课事件是最好的注释。这种低工资制度,消耗的不仅是教师的身体[10]和家庭能量,更逐步挫伤他们对教育的信心。
(二)职业倦怠。我国的教师制度缺乏流动和呆板的人事制度设计,形成了教师的职业倦怠,“2004年北京国家心理学大会的资料显示,职业倦怠有其特殊的高发人群,教师群体就是其中之一。2005年全国各地进行了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结果也是令人担忧:近四成教师生存状况不佳;近半教师压力很大;10个教师有3个倦怠工作;心理健康教师不足三成。职业倦怠容易使教师产生心理饱和现象,即处于一种非常厌倦的、不想再继续某项任务的心理状况”[11]。
(三)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现在我国教师的素质比以前有所提高,但是,有个问题不容忽视,我国教师的来源本身素质不是同时代学生中最好的,是同时代学生中成绩二流,甚至是三流的,也就是说高素质的人并没有大量进入教师行业。同国外正好相反,这两年采取政策性措施,如招收公费师范生等,才使部分高素质的学生进入六所试点的重点师范大学学习,但如果能用市场来调节就更好了。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教师本应该是新课改的主角之一,但却成为二、三号角色,甚至配角。
(四)教师缺乏独立的精神气质。在现行体制下,教师只是教书的机器,大批量生产考试机器,缺乏独立的个性,即使是有个性的教师经过几年工作后其个性也不再明显或消失,可谓千校一面,万人同语。南京一位老师写的《不跪着教书》一书[12],其思想深刻值得反思,其实我们不都是已经跪着教书吗?
(五)校长素质的影响。在教育界有句话:“一位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说明校长的影响很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如果按苏霍姆林斯基对校长的要求,……当今中国的许多校长都是不称职的,因为他们连凭着某种特殊的行政领导才能取得成功的手段都不用,而是用那种权威压制,长官意志的简单甚至粗暴的行政领导方式办事”[13]。
(六)教材编写问题。教材是新课改的重要载体,但是,对于教材的批评声,可谓此起彼伏。以历史教材为例,笔者也曾著文分析[14]。其实,历史教材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史德”问题,“史德”的概念虽然到清代才被提出来,但在中国悠久的史学传统中,却是一直被特别强调的。唐朝人刘知几有“史才、史学、史识”之论,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提出“史家的四长”,把“史德”排在第一位。“研究历史,应该从事实出发,否则就是行骗或撒谎。……现代史上的很多,疑点和盲点也要比近代史上多得多”[15]。即使是已经公开的有限的事实也没有进入我们的历史教材,年代中国饿死了那么多人,但科学院却在研究粮食吃不了以后的事。“我们的历史教学,从中学开始,很少告诉学生观察历史的基本方法,只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种教学,比较枯燥,也很难引导学生形成对未来的远见,对人类命运的关怀”[16]。
综上所述,影响新课改的因素很多,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实事求是地解决它们,新课改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陶继新,李干三.高中新课改带来六方面可喜变化[N].中国教育报,2004-12-15.
[2]雷燕,何宇鸿.课改三年成绩喜人尴尬也多[N].广州日报,2007-11-29.
[3]徐德明.面对高中课改,一线教师有困惑[N].天津教育报,2007-12-12.
[4]杨勇.高中课改初见成效四大难题有待破解[N].安徽青年报,2007-01-19.
[5]樊未晨,甘丽华.新课改做成了一锅夹生饭?[N].中国青年报,2004-12-15.
[6]七城市名校长“炮轰”高中课改[N].扬子晚报,2005-11-2.
[7]王本陆.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理论之争[N].中国教育报,2006-08-26.
[8]冉云飞.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M].南方出版社,1999:54-55.
[9]转见冉云飞.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M].南方出版社,P183.
[10]张志峰等.谁来为“教师”减负?[N].人民日报,2006-11-14.
[11]张昕.教师职业倦怠不容忽视[N].文汇报,2007-08-27.
[12]吴非.不跪着教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冉云飞.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M].南方出版社,1999:227.
[14]见拙文.历史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分析[C].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
1.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本质把握不准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的人的全面发展为哲学基础,以教育人本论的“一基”“三发”为教育基本理论基础,以弘扬人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生动、主动地发展为目的,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归宿。因此,课堂改革首先应该倡导建立真正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它如熏风拂柳,自会万木响应,而无一丝做作;如细雨润物,自会草木竞发,何需拔苗助长。有了真正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又何需故弄玄虚,追求花样。“脱离实际应用,盲目追求表演”实在是对课程改革的一大误解。
2.教师自身教育理论水平有限
在听课中我发现,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总是邯郸学步,毫无创意,大有鹦鹉学舌之嫌;而且评价只凭教师的心血来潮而定,丝毫不注意评价时“晕轮效应”“德西效应”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
3.部分教师个人功利主义思想严重
从听课中发现,一部分教师害怕公开课被上砸了,刻意引导学生向自己的思路发展,而忘却了新课程是注重“将知识从教材引向学生”,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现实性与开放性。
4.课堂教学不注重利用课堂随机资源,刻意追求不符合实际的媒体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媒体网络教学,但更注重课堂的生成与开发,倡导教材、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的整合和利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理念;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学法指导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积累了不少可以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扬光大的宝贵经验,如我们已经娴熟掌握的启发式、点拔式、讨论式等。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与传统教学并非截然不同,教师也不必用否定传统的“全新”目光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更何况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优良传统,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广大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而不断发展。如魏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六步教学法”,钱梦龙的 “自习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的“四式教学法”,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可以说,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的革新与挑战。
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课堂教学的“热闹”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一改以往教师“独霸”课堂而造成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了,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的接受知识了。譬如,在指导学生总结语文第一模块的课文时,要求学生根据“必修1”有许多篇蕴含悲情的特点,从“悲情美”角度去赏读分析课文,分组研读,大胆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这样,学生们既梳理了知识,又品尝了探究的乐趣;既积累了知识,又培养了审美能力,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促使人更加和谐和持续发展。新课标强调“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学法指导主要引导学生研究如何学的问题,探讨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语文能力主要是习得和学得的,研究“习”和“学”的方法特别重要。由于语文学科的复杂性,我们既需要和学生一起探讨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也需要人为地把语文按板块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探究其不同规律和学法。我们要具体引导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听课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早晚自习的方法、复习应考的方法和阅读的方法、写作的方法、演讲的方法等语文实践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研究学法比教师研究教法更重要。学法指导旨在使教与学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还应根据掌握的学生语文学习心理以及具体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来帮助和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心理倾向,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寻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最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兴趣、态度,学生的性格、意志,听课、写作、说话朗读、语文测试心理等等,教师都应掌握。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捕捉教育契机,调节、锻炼学生心理,使他们热爱语文,永远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学习语文。方法比知识重要,状态比方法重要。当学生以一种痴迷、高昂、执着、上进的状态学习语文时,他就会主动探索方法,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学法指导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实效的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在备课、实施教学等活动中把它放在重要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语文教师把精力全都放在如何备好课、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如何运用教学策略等方面,没把学法指导放在应有的重要地位,这不能不说是对新课程语文教学理解不到位。
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和学生特点,既生动有趣又高效艺术地将文本学习转化为一个个活动(含教学细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提高是实施新课程教法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活动中,学生主体得以体现,课堂教学易于生成,综合能力得以锻炼,而教师对活动的设计、调控、引导也彰显其“平等中的首席”主体地位。
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课堂讨论活动,既体现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理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是教师最乐于采用的活动形式。但它的设计、调控也是最难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讨论习惯、科学的讨论方法,达到实效的讨论目的。切忌为讨论而讨论的作秀式讨论、撒手不管的放羊式讨论,或蜻蜓点水、刚一展开立即结束的浅薄式讨论。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的教师课课离不开讨论,其实“合作讨论”的设计、组织以及形成实效是很难的,也未必课课都有必要讨论。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新课型,两者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提高的两大主要途径。社会语文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学校语文虽与之不同,但借鉴社会语文学习的规律、要义,精心设计、组织“综合”与“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提升能力,是课文教学最有力的补充。现实状况是,不少老师不重视语文综合实践课,或在上该课型时,把它上成了社会实践课、班会课、历史课或“四不像课”了。既然是语文教学,该课型的操作无疑应做到“语文”“综合”“实践”的统一,尤其要突出“语文”。
教师应根据学情广泛地开展各种语文应用性实践活动。如,在读报时间开展“演讲”“朗读”等口语训练课,以及学生的时文选评课。学生课外广泛阅读,精选出自认为较好的文章抄录下来,加上自己精练的点评,每天由一名学生在读报时间登台朗读、评论。所选的文章由课代表收藏,汇集成册,由大家自己命名、写序、设计封面。这样既促使学生课外阅读,提高评论能力,又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改;新课堂
2010年7月13日 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总理在讲话中阐述了中央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主要考虑和确定的教育工作方针,并对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作了全面部署。其中的第三点讲到: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语文课程标准的提出犹如一股春风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人们纷纷对《标准》进行解读、建议与展望,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应如何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呢? 下面结合自己近年来对《标准》的解读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谈一谈对新课改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有所领悟和提高。
一、继承与改新传统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老师们是在用“全新”目光看待新课改的语文教学,认为新课改的语文课应该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的。那么,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教学真的与传统的截然不同吗?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或模式,都应该具有以下这些特征:“第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该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性目标。第二,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学科学习内容,而且要注意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第三,在教学的方法上,注意多种方法在日常教学乃至一堂课中的综合使用。第四,在教学的呈现上,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第五,在教学的顺序上,遵循‘先学后讲’的次序。亦即先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教师再进行点拨。第六,在教学的组织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第七,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生成、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高水平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
由此观之,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与传统教学并非截然不同,教师也不必用否定传统的“全新”目光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如魏书生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六步教学法”,钱梦龙的 “自习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的“四式教学法”,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可以说,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的继承与革新。
二、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应符合这一要求。
从教学内容来看,新教材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组织教学内容,使得教材更加接近生活,接近教学,接近学生,增强了语文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促进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根据个人志向、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修习选修课程,适应了社会变化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教学方式来看,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就是学生根据相关知识和资料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合作”就是通过与其他同学、老师交流,从而解决自主学习、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探究”就是对学习内容作深层次的挖掘与探讨。而新课程理论的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精神,这对学生的将来和国家的未来都是有深远影响的。
三、改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的教学气氛是新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在传统观念下,教师的角色是高高在上的严师,所谓“严师出高徒”,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这是一种师对生的单向传输,即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给,学生收。教多少,学多少,不教则不学。即使以学生为主体,也是以教师为主导下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平等、没有民主,只有权威和专制,只有传授和被动接受。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消磨,甚至被扼杀。而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师与生的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强调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比如我在复习《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步骤》这堂课时,我先发两首古诗,把班级同学分成两大组四小组,要求两个大组各自研究一首诗,先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弄懂诗歌,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考纲要求各小组设置2―3道题目,并附有答案及详细的评分标准。接着研究同一首诗歌的两个小组进行竞答,甲小组提出问题,乙小组回答,甲小组评判并打分;乙小组提出问题,甲小组回答,乙小组评判并打分。这样进行两三个回合,评出最佳设题小组、最佳答题小组、最佳答题能手、最差答题小组。对最佳的进行奖励,奖励可以是一句名言,一个本子等;最差的要惩罚,惩罚可以是诵读一首诗,或在讲台上表演一个节目等。最后教师总结,对两首诗作一简短的分析,对古诗词鉴赏的要领进行重申,对这堂课同学们的表现作一点评。积极性、主动性高了,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获取知识的技能就能得到加强,也就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倡导教学民主, 创造宽松的教学气氛,建立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使那些比较单调的认知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乐学,变接受为探究,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相统一,使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所以,教师一定要舍得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四、从课堂活动入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渠道和途径
教学活动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学生学习过程中,要使教学的内容更易于学生掌握,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各种形式让他们自己参与教学过程获得。高中新课程计划在实施中强调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像上面提到的这一堂课,两个小组的竞答,最后的奖罚都能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兴奋的状态之中,积极性、主动性都很高,可想而知,学生对这一堂课的内容一定记得非常牢固。而相比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由于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语文课就像一汪死水,波澜不惊,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停滞状态,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场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满头是汗、青筋直暴,而学生在底下思接千里、神游天堂。所以,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要千方百计把课堂搞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既是新课程改革的渠道和途径,也是学生现在和将来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的改革如一股东风吹绿了神州大地,这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方法,适应高中新课改的要求, 努力使自己成为新课程的行家里手。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
[2]《高中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