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如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如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范文第1篇

一、创设多元开放的情境

例如,在讲授“比”时,先让学生自己准备各种资源(豆类、小棒等)带到学校,让学生在摆的基础上,自主进行两种数量的比较,并提出与比有关的问题,写出比的式子。接着,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同学间共享资源,互相提出与比有关的问题,写出不同“比”的式子,同时在相互对比的理解基础上让学生探索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分之几与几比几的关系。学生收集的材料不同,采用的方法不同,这个过程全体学生都在好奇的驱动下自觉听取别人的发言,学困生在与同伴、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也顺利地实现了共同建构,从而突破重难点“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二、提供兵教兵的发展平台

教师的精力与时间都是有限的,面对不同层面的学生着实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依靠优生的传、帮、带发展学困生,能合理解决优生与学困生共同发展的问题。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把优差生进行合理的搭配,优生就是学困生的小老师,采用“能者为师”的方法渗透生中有师的思想。练习时,优生不但要会做,而且在指导中又必须有流利的语言和良好的思维,才能对学困生进行个别指导,这样优生不仅自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学困生也及时得到指导。这种兵教兵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控制优生因无事做而游神于外,而学困生也能得到双份的教学时间。教师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全班发展的全局,真正实现均衡发展。

如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历史课程 教学 培养学生 人文素养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利用历史课程的资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利用课程资源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感情教育。爱国,这是心灵美的最重要表现,也是社会美教育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多少志士仁人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正气歌。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的郑成功,到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的民族气节是何等的忠贞;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林觉民,他们的爱国主义是何等的豪迈;在狱中怀着满腔热血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成为 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利用理想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或者说是对未来的憧憬、向往和追求。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指出:“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一个人的理想,是为多数人的利益、为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也就说,合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

应用历史课程特有人文性,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如:在学生时代就决心“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提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他们理想的共同点都是为民族,为人类谋幸福,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师生观,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师生观,构筑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必须首先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只有人文化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生。这就要求改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包括教育观、师生观的转变。就教育观而言,应体现中学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中学阶段的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重要任务,不是精英教育、选择教育或终结性的教育。人文教育实际上就是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看待人生的立身之本。教学过程中激活历史课堂,实现“教”与“学”的结合,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大大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在历史教学方面,历史老师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把人文纳入自己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历史古迹、革命胜地、历史文物、人文景观等等,都是历史教学的好去处。同时也是进行人文教育活动好场地。加强对中学生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以历史优秀人物、历史故事,对学生进行人文主教育

以历史名人为典范,加强对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历史课的教育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例如,岳飞精忠报国,豪情《满江红》荡气回肠;史可法血溅扬州,凛然正气,虽死不屈等等。在进行这些这些人物的教学时,如果我们把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使他们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进行倾听和记忆的同时,体会到一种悲壮、正义、崇高以及博大的美感。那样,不仅使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还可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让他们成为立志勤奋、自强不息、奋勇进取的青少年。

四、以史为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认识社会

以史为鉴,使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来面对我们的现实世界。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都可以找到认识世界、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即历史的借鉴作用。例如:秦亡汉兴,汉初统治者重视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出现“文景之治”;唐太宗“以古为镜”,出现了“贞观之治”。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提高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树立各种科学观念和意识。例如通过整个人类的发展,可以让学生树立发展的观点,从而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历史上各种改革的认识,让学生们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深刻理解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这些从历史中得到的各种观念意识都将成为中学生立足社会、创造美好人生的根本点,最终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动力。

五、解读历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如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范文第3篇

幼儿师范 声乐课教学 兴趣

幼儿师范教育以培养合格的幼儿园师资为目的。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是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整体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声乐教学又在幼儿音乐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在进校之前大都没有接触过声乐,属于零基础状态。因此,作为这些学生的声乐启蒙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声乐,帮助他们树立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是非常必要的,声乐的学习是漫长而又艰难的。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歌声为主要手段,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声乐艺术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从而叩动听众的心弦,引起其情感的共鸣。这种美好的演唱效果来自于学习者科学的发声方法,刻苦的训练,更来自于声乐教师一对一的个别授课方式的精心指导,这种授课方式有利于教师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素质条件、基础程度、学习能力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准确、更仔细、更直接、更有效地进行教学。但这种“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对于幼师学生来说不太恰当。因为幼师课程设置的门类多、声乐课时少、幼师学生多等原因,所以长久以来幼师声乐课普遍采用集体课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呢?

一、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寓教于乐。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时他就会投入精力去研究、学习,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与高昂的情绪,我认为兴趣的培养才是学好声乐的前提。

声乐课是一种技艺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涵盖的技巧和技术内容难以掌握,而且其积累的作品文献更是浩如烟海。声乐的学习都是一个复杂的脑体结合的活动过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如果不能注重提高学生对音乐兴趣,而是一味地强压,必然导致这些课程在学生的心中会渐渐变得枯燥起来,兴趣减退了,学习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注重的是课堂上的讲授教学,而对课下学生练习情况不大过问。事实上,课堂教学和学生课下练习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从某种意义上讲,课下的练习更为重要,要培养学生课下练习的兴趣,布置一些既不是很难又容易引起他们感兴趣的作品让其练习,学生越唱越想唱,进而调动了学生课下练习的积极性。

二、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歌唱发声观念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外,还有声音观念。知识的概念如有关呼吸、发声、共鸣、语言的知识外,学生容易掌握。难的是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我们知道歌唱的乐器就是人体本身,歌唱的过程就是人体各有关器官相互协调工作的过程,但发声器官的具体运动又无法直观面对。

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呢?首先,多让学生接触正确的“声音”,灌输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声音观念――自然统一,张驰有度。让学生多听优秀歌唱家的演唱。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就是听觉艺术,没有声音表象的感觉和积累,当然无法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只有听多了才能对正确的“声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更深层感觉到声音的美。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范唱。因为教师离学生最近,能及时给学生以具体的声音参照。

树立正确的声乐学习理念,不要受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束缚。长期以来,人们把声乐分成民族、美声、通俗三大类唱法,现在又多了一种原生态唱法。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某某学生适合美声,而某某学生适合民歌;嗓门大,粗犷的、洪亮的便是好的美声料子,嗓门不大,但细腻、优美的则是学唱民歌的料子。在学习声乐的初始阶段,万不可将自己对号入座,一定要了解科学发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尤其是我们幼师专业的声乐课,往往是一个教师同时面对十几名甚至几十名学生,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对每位学生都单独指导。

学生能在第一时间里听到正确的声音,及时找到方向并与之靠拢。然而,模仿正是声乐学习初级阶段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美好声音的形象语言,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唤起她们唱歌的欲望,使学生情绪饱满,感情充沛,从而激起她们歌唱的发声器官、呼吸肌肉的积极运动,在种状态下,歌唱的技巧易于被学生掌握和运用。再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了解自身的特性,在掌握科学的声音共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性特色,唱出自己的音色。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尤其在集体课内,但正确的声音还是会出现,即使是一个音、一句乐句也要及时对学生加以肯定、鼓励并继续强化,让学生记住自己发出的正确声音时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在这样不断的练习和强化下,学生正确的声音观念就会慢慢地建立起来。

三、选曲要适宜

由于幼师班的学生在经过三年的学习后要走上幼教的工作岗位。而幼儿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少会用到所学的正统美声歌曲、大型创作型歌曲、艺术歌曲等,实际当中用到的都是些简单、上口、实用的儿童歌曲、幼儿歌曲等熟知的歌曲。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幼师声乐教学的曲目选择上,除了要对一些初、中级美声、民歌、艺术歌曲等作品有一定的涉猎外,还应当针对今后的工作方向大量浏览实用型的声乐作品。

四、对学生要有客观、积极而灵活的评价

如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范文第4篇

【关键词】阿衣阿支;婚姻悲剧;彝族女性;影响

一位勤劳、勇敢、善良的彝族女性阿衣阿支成了彝族传统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她的一生中没有找到自己的幸福,婚姻失败。实际上阿衣阿支是凉山彝族地区在传统婚嫁过程中彝族女性的一个缩影。她们想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但最终都成了传统婚姻制度的牺牲品,有的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实在令人痛心。悲剧背后彝族女性该如何正确的去看待婚姻?如何从阿衣阿支的婚姻悲剧中进行反思,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呢?

一、阿衣阿支婚姻悲剧产生的因素

(一)传统婚姻习俗的约束

传统婚姻习俗:包办买卖婚姻,是凉山奴隶社会婚姻的主要形式。在凉山奴隶社会,父权支配一切,子女的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个人根本无自。由于彝族过去不同阶层是不能结婚的、同一家支内的男女也不能结婚。青年男女无权主宰自己的婚姻,需由家族来决定。到了婚龄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曾有这样的谚语:“买马不给钱,马腰没有力;娶妻不给钱,无子来接嗣”、“嫁给树子守着树子,嫁给石头守着石头”。正是在这种婚姻制度下,才产生了阿衣阿支这样的婚姻悲剧。这种包办婚姻的缔结往往成为联盟家支的一种手段,即利用亲家的关系构成联盟,共同对付冤家,儿女无幸福可言。为了家支的利益,一个20岁的女子可能和比她小几岁甚至10几岁的男孩结婚,如果男方死去,女方仍没有婚姻自由的权力,按习惯法要实行转房,转给其胞弟或胞叔侄、堂兄弟等等,以保持姻亲关系,巩固本家族的势力。阿衣阿支在嫁到婆家以后过得很艰辛,她非常想念自己的娘家人,很想回家一次,可是婆家的人以“嫁给树子守着树子,嫁给石头守着石头”为理由,怎么都不肯让她回去。彝族奴隶社会的等级内婚、包办买卖婚姻的制度带有粗野和残暴的性质,是由当时社会所决定的。这种野蛮落后的制度的实行当然是以家族利显和获取财富为目的。婚姻变成了一种买卖行为,彝族妇女的命运就更为悲惨了。

(二)双方父母的限制

旧的婚姻形式影响了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凉山奴隶社会婚姻形式中的指腹为婚、襁褓之中订婚和孩提时代结婚是包办婚姻的极端形式。在传统婚姻制度中父母替子女择偶时,主要考虑的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关系,对子女双方的意见是不屑一顾的,以致现在仍有私奔、逃婚、自杀等事件不断发生。阿衣阿支的婚姻不是自己选择的,在奴隶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她没有婚姻选择权,没有恋爱的机会,在对男方不了解的情况下就被自己的父母逼迫嫁过去了。而男方的父母也没有顾忌自己儿子的感受,就要求订婚、结婚了。在婚前阿衣阿的父母完全没有顾忌阿衣阿支的感受,没有考虑过结婚后她是否会过得幸福。不管阿衣支再怎么反对,他们都以经济利益为前提,让阿支必须嫁给男方,她也只好从命了。婚后阿衣阿支过得不幸福,嫁给男方两三年都没有回过一次娘家,不是阿衣阿支不想回去,而是被婆家要挟不能回去,婆家也不管自己的儿子和儿媳过得幸不幸福,要求儿媳一定要遵守“嫁给树子守着树子,嫁给石头守着石头”的制度。阿衣阿支只好含着眼泪去求公公和婆婆,让阿支回娘家去一次,可公公和婆婆确说:我家的女儿有嫁过人的,但“嫁给树子守着树子,嫁给石头守着石头”都没有回来过的。阿衣阿支无法回娘家探望父母,她绝望了,于是产生了逃跑的念头。

(三)阿衣阿支自身的因素

阿衣阿支悲剧的产生也有自己的因素。她为自己的婚姻而进行不屈不饶的反抗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在还没有结婚之前她可以誓死捍卫自己的婚姻选择权,可一旦结了婚就应该有家庭责任感,不能只顾及自己的感受就可以轻举妄动,她还应该考虑到逃跑以后的后果,更何况在当时凉山彝族社会婚姻的包办买卖制度下,决定离婚是不自由的。不女,因婚后对婚姻不满或遭受虐待而提出离婚,不是遭到男方的毒打、监禁,便是女方必须满足男方加倍退还身价钱的苛刻条件,即除身价钱外还要赔偿男方家在结婚时开支的一切费用。男方除索取身价线以外的费用还有十四种之多:(1)依习惯送舅舅的钱;(2)送叔叔的钱;(3)送女方家支代表的钱;(4)送亲的钱,(5)新娘梳头钱;(6)送第一次随新娘去男方家的小孩的钱;(7)陪伴钱;(8)照护新娘的钱;(9)报喜的钱;(10)送媒人的钱;(11)给送亲人的送别钱;(12)送舅舅代表的钱;(13)给新娘的裙子钱;(14)送新娘的回门钱等等。男方可以虚报勒索一大笔钱的数字才同意离婚。要求离婚的妇女除了再行转卖给他人,将卖得的身价线作为离婚的退款外,别无他法。阿衣阿支既然结了婚就应该负一定的责任,不管生活是苦还是甜都不应该一意孤行。即使是一定要离婚她也应该事先想方设法和娘家人取得联系再一起商量决定,而不是一个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彝族叙事长诗《阿衣阿支》的文本中描述了阿衣阿支当时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一个人逃跑,后来被三匹狼咬死的情形。阿衣阿支的头被咬断放在了路的上方,脚被咬断,放在了路的下方,肠子被挂在了树上,场面很悲惨。其实这是作者在控诉彝族传统包办买卖婚姻的同时,也在间接的告诫彝族妇女在结了婚以后,要负有家庭责任感,不能想离婚就随便离婚,即使是不能不离,也要大家一起商量在决定,不能一意孤行。

(四)男方的因素

彝族传统婚姻制度虽然是阿衣阿支婚姻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但是男方也有一定的责任;作为一个男人只要结了婚就应该为自己的家庭负责,负起一个丈夫该负的责任。多和妻子进行沟通,多给妻子一些温暖。如果实在无法一起生活,他就应该和阿衣阿支一起要求父母让他们离婚,可是整个婚姻过程中,没有见到男方为阿衣阿支做过任何一点事,这不仅是对妻子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由于丈夫这样的冷漠与无动于衷,阿衣阿支才更加绝望走向逃跑的道路,在逃跑的途中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二、阿衣阿支婚姻悲剧对彝族女性的影响

(一)对恋爱观的影响

在彝族传统的婚姻制度中,彝族妇女基本上没有自由恋爱的权利,自己的婚姻都由其父母掌控的。父母不顾子女的感受,不管子女是否幸福,只要他们自己觉得合适就答应子女的婚事,进而导致婚姻悲剧的产生。所以彝族女性在恋爱观上应该誓死捍卫自己的权利,要以阿依阿支的婚姻悲剧为警诫,在还没有结婚之前一定要了解好对方,要和父母进行沟通,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要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责任和奉献则意味着个人的休养,它是获得崇高的爱情的基础。不管父母在怎么强迫如果自己实在不喜欢就一定不能麻木的结婚。

(二)对婚姻观的影响

阿衣阿支的婚姻悲剧是在传统的婚姻制度下产生的,对彝族女性来说这是悲哀的事。阿衣阿支成了传统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在奴隶社会子女的婚姻都是由其父母支配的,子女完全没有婚姻自由,所以婚姻悲剧的产生也是必然的。彝族女性为了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才更加追求婚姻的自由。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彝族妇女的婚姻观也被深深的烙上了时代的印记。50年代出生的彝族妇女推崇革命婚姻,60年代的彝族妇女讲究政治婚姻,70年代彝族开始将爱情放在婚姻的首位,而80年代的彝族妇女则将爱情与物质都纳入了婚姻的考虑范围之中,并且将物质放在越来越高的位置。阿以阿支的婚姻经历告诉彝族妇女,幸福的婚姻应该是自由恋爱和责任意识、相互包容、和睦相处。

(三)对价值观的影响

从阿衣阿支婚姻悲剧中反思价值观,一个人活着不仅仅只要爱情,还有亲情和友情,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彝族女性能否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是自身健康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问题。新形势下新的变化给彝族女性的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所以要正确引导彝族女性将自身的利益同家庭联系起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阿衣阿支的婚姻悲剧告诫彝族妇女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能够判断好坏、利弊与善恶。在还没有结婚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想清楚,是否可以能和对方过一辈子。在结婚之后就要相信对方、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包容对方,负有家庭责任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对当今社会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也是避免受到某些错误价值观的误导的必要保证。因此,培养彝族女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婚姻路上少走歪路显得尤为重要。

三、现代彝族女性应该让婚姻悲剧不再重演

(一)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要让彝族女性建立和谐美满的家庭,让阿衣阿支的婚姻悲剧不在重演,需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彝族女性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应遵守恋爱道德:应该是相互尊重、恋爱自由、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彼此忠诚、行为端正文明。恋爱双方在关系上是平等的,都有给予爱、接受爱、拒绝爱的自由,放纵自己的情感或者对对方予以束缚或强迫,都不符合恋爱的道德要求。自愿为对方承担责任是爱情本质的体现。

彝族女性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应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应该是理想、道德、义务、事业和爱情的有机结合。

彝族女性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应在恋爱过程中要同等相待,相敬如宾。不要拿自身的优点去比较对方的不足,以此炫耀抬高自己,戏弄贬低对方。也不宜想方设法考核对方或摆架子,这些都可能挫伤对方的自尊心,影响双方的感情。

(二)要树立正确的婚姻观

彝族女性要建立和谐美满的家庭,阿衣阿支的婚姻悲剧不能重演,需要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从阿衣阿支的婚姻经历中可以看出,在彝族传统婚姻中实行严格的包办婚姻制度,男女双方都没有选择对方的权力,而只有父亲与舅舅有权力包办他们的婚姻。两个人结婚之前都不知道对方长得什么样,喜欢不喜欢也只能在一起了。一生的幸福就只能碰运气,运气好嫁个好男人,运气不好就只能受苦一生了。

现代彝族女性对婚姻自由有了新的要求,要确立正确的择偶标准、相似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的相似性、价值观的认同、互补的性格、相互适应的心理和年龄、角色观念的认同等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彝族女性的婚恋观受到了现代婚恋观的影响,彝族女性婚恋观也发生了变化。这是彝族地区进步、发展的表现。过去大家注重家族联姻,增强实力,争霸一方。现在人们意识到这种传统的婚恋观有很多不利之处,它限制了人生自由,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不利,所以现在的彝族女性应摒弃传统的不良婚姻习俗,跟上时代的发展,才会过上幸福的日子。

(三)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就能活出伟大的人生、光辉的人生、幸福的人生、有意义的人生;一旦确立了错误的人生观,往往会走向苦恼的人生、扭曲的人生、堕落的人生、罪恶的人生、可悲的人生,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走好漫漫人生路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婚姻道路上显得有为重要。彝族女性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在婚姻道路上少走歪路,拥有幸福的婚姻。而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应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苦乐观、幸福观。这三观是人生观这座大厦中的三根柱子,三个支撑点。

1.彝族女性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具有正确的金钱观。大家知道,金钱具有两面性,它既能使你快乐,又能使你苦恼。无论钱多钱少都不应影响自己的追求,不影响人生的态度和对婚姻的选择,始终保持应有的本色和气节。

2.彝族女性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具有正确的苦乐观。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困苦并不是坏事,它能造就人也能考验人。人们常说: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3.彝族女性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具有正确的幸福观。幸福必须依靠劳动才能创造,不能靠歪门邪道。幸福就在身边,就在自己的手上,只要去奋斗,幸福永远伴随着你。

(四)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现代彝族女性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妥善处理以下几种关系: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价值观的根本问题是价值目标与实现价值目标的途径和方式的关系问题,其中涉及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正确的价值观应该包括既高于现实又有实现可能的奋斗目标,既有实现这种目标的可行性措施,又有保障性条件。

2.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正确的价值观应当正确理解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既注重目的价值,目的的合理性、可行性,也注重手段的价值,手段的合法性、正当性。

3.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人作为社会的动物,既有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这两种需要都得到适当的满足时,才会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应当是,既要努力追求物质需要的满足,注重赚钱、发财、求利,也要努力追求精神需要的满足,注重增长知识,培养兴趣陶冶情操,修炼德行,注重个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4.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总是生活在集体之中的,集体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环境。集体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存状态、前途和命运。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应当遵循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热爱集体,服务集体,为集体的兴盛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应当兼顾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时,个人应当有勇于牺牲自己利益的精神。

5.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既有亲友,也有陌生人。正确的价值观应当正确对待和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要杜绝自我中心主义的观念和损人利己,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行为。

6.创造与享受的关系。在正常的情况下,个人所享受的一切都应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价值来获取。因此,那种贪图享受、好逸恶劳、不思创造的作法是不正确的。在创造与享受的关系上,应当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观念,创造在前、享受在后的观念,适度节制的观念。

阿衣阿支成了传统婚姻制度的牺牲品,是传统婚姻制度中彝族女性的一个缩影,其婚姻悲剧给现代彝族女性以警示:一定要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婚姻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自己的婚姻道路上把握好自己,少走歪路。阿衣阿支为了自己的婚姻幸福而进行不屈不挠的反抗,可最终送了性命以失败告终。在她的婚姻道路上,如果说要追究责任,那么不只是传统婚姻制度,还有其双方父母的限制,和她自己本人的因素。现代彝族女性要以此为己戒:毕竟婚姻不是一个人的事,在婚姻道路上一定慎重的考虑,不能把婚姻当儿戏,自己一意孤行,要做多方面的努力,和父母进行沟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科学合理的恋爱观、婚姻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参考文献:

[1]马德清.凉山彝族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2]伍精忠.凉山彝族风俗[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

[3]四川省民间文艺协会.大凉山彝族民间长诗选[M].四川人民出版社,1960

[4]罗自强.凉山风情[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如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 学生就业 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重要意义

1、帮助职业院校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

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正确理解当前就业政策,把握当前就业形势,面对现实,认识自我,及时调整就业目标,确保顺利就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就业形势和政策的教育。因此,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认清国家当前的就业政策和方针,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就业期望值,自觉接受方针政策的约束,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顺利就业;引导达学生正确对待就业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解决他们对就业认识中的疑问和困惑,在正确的择业观念指导下进行正确合理的就业。

2、引导职业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的根本途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职业学校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理念。择业理念是他们对以后职业的追求和向往。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职校学生明确各自的职业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可以帮助职校学生从实际出发,调整就业的期望值,并为其实现创造条件。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职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他们认识到: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职校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他们明白,一个人不管能力大小,职务高低,学历深浅,工作性质如何,只要好好工作,都会在对社会的服务中来实现自身价值。

3、培养职业院校学生适应当前就业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心理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进取心、自信心和对环境适应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就业过程中能发挥自己的智慧,挖掘自身的潜力,综合利用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不懈努力,艰苦奋斗,以便找到能够施展自身才华,实现人生远大抱负的平台[1]。

二、如何在高职大学生就业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就业时的心理素质

高质量优秀人才的特征是具有良好的心里素质,良好的心里素质也是验证职业院校学生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保持心理的健康是高职院校学生顺利就业、健康成长以及尽早适应社会所必需的条件之一。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高职生的心理进行疏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正确的择业观。同时引导他们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所遇到的挫折和问题,帮助他们寻找、分析导致挫折和遇到问题的原因,使其能够客观正确的认知自我,消除不良心理,理性地看待自己的理想与实际所存在的差距,树立自信心,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竞争力,以良好正确的心态和乐观积极的情绪进入社会,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以便顺利就业。

2、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诚信意识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平时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上来,在平时的教育中更要重视引导,可以通过一系列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使高职院校学生体会不同职业、不同行业的职业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积极组织高职院校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体会到诚信在市场经济就业条件下的重要性,认识到“诚实守信”是新时期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准则。

3、加强对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形势的教育,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要对当前形势下的就业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自身实际出发,既要了解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和困难,也要看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所存在的各种机遇。这是高职生在择业过程中必不可少不可的步骤。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时要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方向,了解社会上对自己专业的实际需求状况,同时依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职业兴趣、实际能力、性格气质以及家庭经济状况来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不盲目攀比跟风,追求高薪岗位,也不要只着眼于大城市,要以自己的专长来选择自己的所需。同时要实时调整自己对工作的期望值,当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不相符,就业目标不可能时,就要及时调整自己以便重新定位,使就业目标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2]。

4、加强职业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高等职业院校要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树立与当前市场经济相吻合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让正确的就业理念成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成业的强劲动力。通过开设就业辅导课、就业指导讲座等形式,积极宣传新形势下国家的就业和创业政策,为职业院校学生讲授相关的就业政策,帮助大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充分做好面对挑战的思想准备,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通过多种渠道向大学生宣传自主创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高职院校还可通过创业教育、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提升创业的兴趣和信心,培养高职学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