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理财规划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数字时代;数字资源;纸质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247-02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数字信息充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什么是数字化时代,一直以来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我们只能从概念上加以诠释:当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能真正无空间、时间限制而普遍应用的时候,应该说就真正到数字时代了[1]。也许我们不能很肯定地说我们完全进入数字时代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数字时代已经到来。近几年不断发展的数字技术,不断创新的高新技术,网络化趋势日益加强,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数字资源的发展也突飞猛进……数字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带来严峻的挑战也带来巨大的机遇,传统的图书开始向复合型图书馆发展,国外甚至出现了完全摈弃纸质资源的数字图书馆。图书馆向信息化转型已经成为顺应时展的必然。在数字资源飞速发展的时代,图书馆该如何逐步向信息化转型,如何合理统筹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科学规划采访工作,已经成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之一。
一、数字资源特点与优势
1.占用物理空间小。数字资源以电子存储传输设备为载体,耗用的物理空间远远小于纸质资源,能够在最大限度地充实馆藏信息的同时只占用最小的馆舍空间。
2.损耗率低,可永久保存。纸质图书及期刊易破损,需要定期剔旧和补充复本。而数字资源只要做好备份,即使是存储设备损坏也不会导致信息丢失,可以永久保存,也不需要重复补充复本。
3.可多人同时阅览。纸质资源在借阅方面有人数限制,一本只能一人借阅,还存在借阅超期,书本丢失等情况影响纸质资源的流通使用。相对的数字资源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份数字资源可由成百上千个客户端同时使用,有的图书馆数字资源还提供有限下载服务,可下载至本地后使用,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且节约了后期的维护成本。
4.多馆共享。前面提到数字资源可以实现多个客户端同时使用,同时也能实现馆与馆之间的共享。兄弟图书馆之间可以达成协议,分别购买不同的数字资源,构建网络平台,实现资源联合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既丰富了数字资源又节省了资源购置费用。
二、纸质资源的重要地位
虽然之前我们提到,数字资源有着纸质资源无可比拟之处,但纸质资源也有其无法替代的优势。
纸质资源的更新速度远快于数字资源。就图书馆馆藏资源而言,纸质资源的更新速度远远快于数字资源。期刊方面的更新更为明显,期刊的数字资源一般都滞后于纸质期刊,期刊数据库更适合读者查询以往期刊以及期刊补缺。纸质资源采购周期短。纸质资源可以更具图书市场的更新快速的做出反应。采购间隔时间短,更新速度快,可以保证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最新的图书。数字资源一般一年一采,更新频率上就比较低了。
数字资源是以纸质资源为基础的。现阶段,数字资源还没有脱离纸质资源,仍旧以纸质资源为基础,正因为这样,数字资源在数量上还是无法和纸质资源向抗衡的,数字资源无法囊括所有的纸质资源,一般都是现有纸质资源后有其数字资源。当然现在也有部分网络资源没有纸质形态,也有极少的期刊抛弃纸质期刊而专做数字期刊。但这些资源多为网络上的快餐式文化,对于图书馆馆藏而言影响不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纸质资源的地位依旧是牢固而无法动摇的。
因此,我们要认清纸质资源的重要性,资源的采购要做到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相结合的方式。以纸质资源为基础,进一步发展数字资源。可以让两者充分发挥其优势,最高效率的发挥其效用。
三、合理统筹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科学规划采访工作
面对数字资源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合理统筹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科学规划采访工作,是图书馆目前必须思考必须谨慎对待的重要问题。首先,让我们先看一下2011年部分高校图书馆的纸质资源采购经费与电子资源采购经费的对比情况(表1)[2]。
■
由表1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数字资源的大量增加,加之使用方便,很多高校开始大量购买各种数据库,复旦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南京大学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购买比例均超过了31%,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购买比例甚至超过了59%,使用经费超过了纸质资源。那是不是代表,每个图书馆都应该重点购买数字资源,或者减少纸质资源的购买呢?显然不是,各高校图书馆应当根据自身建设发展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短期与长期采访计划。采访计划应当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一)所属高校学科建设发展情况
每所高校都有其长期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高校图书馆首先是为本校学科建设服务的,采访计划的规划应当以学科建设发展为标准,着重加强对重点建设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保障。以南京政治学院为例,学校属于文科类军事院校,那么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侧重于社科类文献信息资源,纸质资源与数据库资源均较少涉及理工科类。采购社科类资源时,侧重采购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相关文献信息资源。
(二)采购经费
图书馆的采购经费直接关系到采访计划的制定。在采购经费充足时,保证纸质资源的购买能够满足学科建设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可进一步完善已有数字资源和引进全新的数字资源,建立新的数据库,可根据本校需要自建原生数据库。若采购经费有限,则应当首先保障纸质资源的采购,同时维持原有数字资源的更新,并立足自身建设,自建原生数据库,整合数字资源。同时可以联合友好院校的图书馆进行数字资源的联合采购,并实现馆与馆之间的数字资源共享,已达到使用较少经费获得较多数字资源的目的。
(三)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的平衡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数字资源的优势和纸质资源的重要性。如何才能达到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之间的平衡呢?采访人员要充分的认识到两者的重要性,不能够偏向任何一方,否则就会造成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结构失衡,从而使文献信息资源无法发挥其最大使用效率。纸质资源更新的速度快于同类的数字资源,对于这类资源,我们应当优先购买纸质资源,但可以减少购买复本,并在后续用数字资源来补充纸质资源复本,节省经费与馆舍空间,并且省去了大部分纸质资源的维护成本。
1.图书采购
很多高校图书馆只购买一本复本量作为馆藏,其他复本由电子书替代。新出版图书的电子书会相对滞后于纸质图书,采购也会相对滞后一段时间,如纸质图书在这段时间内无法满足读者需求,可以参照图书借阅率对借阅率较高的部分图书进行复本补充,以满足读者需求。对陈旧的馆藏图书,可以采取剔旧复本,以电子书进行补充的方法。对于一些市场上没有的电子书可以考虑向商家提供清单进行电子图书订制。这可以有效的节省图书采购经费,并可解决图书馆馆舍紧张的问题。
2.期刊采购
期刊的数字资源利用率相比图书而言显得更为明显。很多高校图书馆订购的纸质期刊只有百种,电子期刊却高达2、3万种。电子期刊在补充缺档期刊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期刊的时效性非常强,即使是同年补订也非常困难,电子期刊补充缺档期刊已经成为期刊补刊的重要方式。同时,电子期刊也正在逐步的替代过刊,对于市场上已有的电子期刊,可以考虑不再进行过刊馆藏,对于年代较早的过刊,也可以采取数据订制的方式以电子期刊形式进行保存,减少过刊实体的借阅,降低人工以及维护成本。
3.昂贵资源
很过高校图书馆因学科建设的需要,要采购一定量的外文图书和外文期刊,而这部分纸质资源往往比较昂贵且到货周期很长,对于这部分资源,数字资源单位价格远远低于纸质资源单位价格,在采购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可着重采购数字资源,对于纸质资源的采购可以结合读者荐购的模式,重点购买读者推荐图书,减少复本。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用数字资源逐步替代纸质资源,但是必须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纸质资源是数字资源的基础,不能够舍弃,我们在保证纸质资源的基本馆藏的同时,用数字资源替代以往重复的纸质资源。目前图书馆的发展,不适合完全用数字资源替代纸质资源,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之间保持平衡,才有利于图书馆的馆藏结构科学合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规范出效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规范化管理也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采用,并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它极大的潜能和优越性。医院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标志,是各项经费管理活动的正规有序。近年来,借助数字化医院强大的信息优势,医院财务部门逐渐理顺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化财务管理,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一、在不发达地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滞后
1.目前在财务管理工作流程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医院工作人员拿着各种单据需要找各级领导进行审批,但又不知道该单据需要审批到哪一级别。
2.财务人员付出大量时间不断接受办事人员的咨询,进行解释和指导,但仍然有人抱怨财务报账太麻烦。
3.因报账手续烦琐,致使有的人认为是财务人员有意勒卡,使财务部门与医院相关科室的关系不易沟通、协调,造成矛盾影响团结。 4.单据的业务审批和财务审核效率低下。这主要是由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描述不到位、不直观、不规范、可操作性差造成的。
二、医院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1.坚持科学管财,规范经费使用流程。近年来,医院借助数字化优势不断强化科学理财意识,坚持把管财、议财作为医院建设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医院领导从医院全面建设出发,把财务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年初制定经费预算时。严格遵循“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厉行节约、统筹安排、保障重点”的预算编制原则,坚持定期听取财务部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汇报,高效运用预算经费管理系统,分析经费管理使用形势。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共同研究整改对策,制订跟踪问效措施,提高经费的整体效益。
2.强化岗位职责,明确岗位工作职责。岗位工作规范对工作程序、方式、方法和完成标准,及相互关联的岗位之间的协调关系、交接内容和方式都有明确的规定,可以防止任职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工作的随意性和出现问题时不知所措.避免工作中出现纰漏、办事拖拉和相仿岗位之间的扯皮、互相推诿,有助于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并提高工作效率。岗位工作规范的研究制定有利于财务管理者实践经验的有效继承和保证工作的连续性。防止人变、人走事空。岗位工作规范的研究制定,可以使老同志的宝贵经验以文字形式表述出来,具有较强的可传授性,从而为新上任的同志熟悉情况、开展工作提供基本遵循,免得再重复前任同样的探索过程,节省宝贵的时间和智力资源,也会减少损失。同时也便于不同岗位间工作的相互了解,为他们更密切地协作、必要时的相互替代提供条件:还可以破除人们对某些工作的神秘感,打破工作垄断,可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性和科学性。
3.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升理财能力。财务人员必须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会计技能。所以作为财务工作者要从岗位做起,练内功强素质,严格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做好账。做到“三个强化”,即:强化自律意识、强化照章办事意识、强化学习意识。在现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修、培训、参观、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理财水平达到较高层次,深入展开财务管理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职能。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应不断强化运用信息系统的能力,两者结合,做开拓型理财人,积极发挥聪明才智,以创新谋求财务工作落实,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真正让有限的经费花出最大的效益。
【关键词】森林景观;生态采伐规划;原理;方法
景观生态学是一个比较大的研究领域,该领域是由许多不同的生态系统构成一个整体空间结构、互动,协调功能的动态变化一个新的分支。目前景观生态学是各行各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接受并流行,成为一个研究生态、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一个热点,它关注人类活动对景观过程及格局的影响,在生态系统和景观退化与景观生态重也是一个研究热点。景观生态学理论可以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各种因素,具有空间配置合适,从而达到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目的;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要通过景观结构的空间格局来恢复,使得恢复工作顺利达到要求。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与生态系统退化的森林恢复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一、森林景观生态采伐规划目标
1、森林景观的生态完整性
森林的健康和生态的完整性是用来描述生态系统管理的通用指标。在景观水平上的生态完整性,这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生物多样性、水和土壤的自然条件下,保持天然森林景观,假如没有人为的干扰,景观生产力水平明显降低,植物和动物物种的局部降低或减少土壤侵蚀的发生,或者养分流失,水资源量及其季节分布与水质的变化,可以考虑降低生态完整性。
2、森林景观的年龄结构
森林景观由不同林分结构组成,森林干扰历史在不同的林分是不同的,理想的景观是不同年龄林分年龄结构不同的复合层,一般在平衡区的各个阶段。许多动物和生存森林的树木和断枝是密切相关的,但枯死的木材来自两个过程:一个是树木间竞争,另一个是自然衰老死亡之前,树木径级是非常小的,在的动物生存之间的关系也是很小的,一个大直径的树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在中国的许多天然林区,由于超常规的采伐量,导致年龄分布严重失衡,尤其表现在:成、过熟林的比例太少或全面缺乏。其主要原因是:人们总是根据一些成熟的树种来确定采伐年龄,但数量成熟龄比森林自然寿命低得多。其结果森林景观伐后年龄结构以原始森林状态发生较大的变化相比,导致古老的森林结构损伤,导致森林景观的破坏,从而不利于古老的森林物种的生存,使景观的完整性降低。
二、森林景观生态采伐原则
1、确定采伐方式
过度采伐森林是一个复杂的异龄林层,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应基于选择性择伐,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小面积皆伐。
2、采伐木的确定
根据现场条件确定树的种类和大小的选择,决定择伐树种和径级的种类。保留的是低径级的,定为应伐木的是高于该径级的。根据计划,每公顷保留1―2株老林木的大径级,在某些地区考虑保留了老龄木材树种搭配的问题,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自然的更新种源,并提供野生动物和微生物的重要栖息地。永久保留一定数量的具有不同的衰减过程及分布密度的立杆倒木,以满足对这个特殊的栖息地要求,以维持采伐迹地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陡峭的斜坡和岩石采伐后难恢复或容易引起大面积水土流失,应该被禁止。
3、保护土壤,减少保留木损伤
为了减少迹地植被和土壤表层被破坏,减少土壤板结,土壤侵蚀。灌木的伤害。集材技术应选择考虑畜力和小型机械或架空索道,大型集材机械基本上被消除。
4、伐区清理应考虑维持剩余物多样性及地力的平衡
采伐剩余物的清洗方法有带腐法、堆肥方法、火烧法、扩展方法和不清理任其自然衰减法。堆肥选择性采伐的土壤,用明确的腐病的方法,并沿轮廓的设计,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5、珍稀植物保护
国家和省级森林管理区(自治区,直辖市)出台的珍稀濒危植物,在生态公益林管理框架下,应该重点培育、保护与促进。本地稀有物种和濒危物种,应补种在合适的地点。确保稀有物种的原生和濒危物种的遗传潜力。
6、扩大混交林
要改善和保护天然林的物种多样性。可以通过应伐木的选择及更新两个方面增加树种多样性。该技术可以保留落叶而种植的针叶林。封山育林,创建一个“人天”的混交林。
三、结论
组成和结构功能决定了森林景观的功能,森林景观功能的变化是由森林景观动态决定。重新发展计划设计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对于如何全面认识生态系统的结构,我们需要充分认识生态系统动态和功能,景观生态功能和动态的中心内容是:有些人认为景观生态是人类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不同于传统的生态学,考虑人类活动和文化的影响,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景观尺度水平的大型生态效应与区域的桥梁,在下面的生态系统尺度全球宏观生态变化。
由此我们得出,景观生态学是一个新的概念框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GIS技术的应用,它具有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研究和实践中,对森林可持续经营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舒清态.东北过伐林区森林景观生态采伐规划理论与技术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
[2]汪振.青石冈国有林场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
关键词:医院;高值耗材;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213-02
目前医院在用的高值耗材分为外周血管介入类、人工关节类、心脏介入类、眼科晶体类以及其他类型。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单位价值昂贵;在所有医疗耗材支出中占有比例最高;一般是专科专用;手术当中一次性应用;对于品质与安全性的要求较高。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型高值耗材品种和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加强医院高值耗材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切实降低医院医疗运行成本,已成为医院医用材料管理的重点。
一、加强医院高值耗材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与要求
在科学技术与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不但医院高值耗材的种类在持续的增加,其性能也在持续的健全。其在推动医疗事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对医院耗材供应与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一,社会大众对于医院高值耗材的价格、品质以及安全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其二,医院高值耗材的采购金额相对较高,在医院医疗耗材支出当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所以,加大医院高值耗材的规范化化管理力度也势在必行。
医院高值耗材的管理工作属于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者必须采用严谨的态度与责任心,不断学习了解与掌握各类新耗材的临床应用、特点以及功能,从而不断提升管理者的专业素养。有必要构建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使得医院高值耗材的管理能够愈加规范和精细化。
二、传统医院高值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很多医院为实现高值耗材的“零库存”管理模式,采取了反向物流管理法。具体操作是:在符合医院规定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由耗材供应商在医院备货,先临床使用,后规定时间段照使用量审核入库、出库的管理模式。所有高值耗材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是处于备货周转的状态,以实现“零库存”。如此一来,表面上节约了医院流动资金的占用,减少了产品因过期或技术落后被淘汰的风险等等。
(一)传统管理流程存在的短板
通过反向物流管理法实现的所谓“零库存”,看上去是实现了减少耗材库存积压,节约了医院流动资金。实际上作为医院耗材管理部门的器械科失去了对供应商和所供高值耗材的有效监管,对医用高值耗材的采购、验收、入库、使用等各个环节,缺乏进行严格的、科学的、规范的管理,未能建立起高值耗材从采购―验收―入库―出库―使用等一系列适时的产品信息无缝衔接的资料数据链。同时,也不能适时掌握供应商、生产厂家的资质变化情况。对过程中的有瑕疵产品不能及时、有效地实施预防性监管,只能采取事后补救措施。
(二)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
企业资质、产品名称、规格、入库价、REF码、LOT码、合格证和有效期等都属于高值耗材管理当中的关键信息。繁杂的品种类型与生产批次以及流通过程当中较为复杂的状况,导致难以针对高值耗材进行全面的安全监控,这就使得医院高值耗材备货库存有过期而未进行置换新产品的状况难以避免。会导致高值耗材的管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倘若这些过期的高值耗材应用到临床,必然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医疗事故,不但给患者造成人身伤害,而且也会损害医院的社会声誉。
(三)存在漏费和费用不配比的问题
针对传统高值耗材的管理模式,高值耗材的收费基本上都是先使用,后进行自觉性的人工输入计价,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技术措施方面不能严格审核价格的准确性,医护人员或者收费人员可能因高值耗材的不熟悉或粗心大意,难免出现收费错乱的情况;因结算时间与使用记账时间的不同步,也会导致科室收入与耗材结算成本一定时期不配比现象的发生。尽管医院的成本核算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进行有效的弥补,但还是无法彻底杜绝因人为因素所引发的漏洞。
(四)医院高值耗材的信息难以追溯
医院高值耗材的信息难以追溯是当前管理当中的重要问题。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约束,医院高值耗材都是先使用后入库,耗材管理部门基本上都是由临床科室的反馈信息来进行办理入库、出库的,而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局限性,医院高值耗材信息不完善、不准确以及不规范的状况总是不能杜绝,只要高值耗材的信息出现错误,就只能够从病历信息来进行人工检索,而医院的病例信息十分繁杂,工作量巨大,准确度与效率极为低下,完全不能符合当前这个信息时代的要求。
三、医院高值耗材管理措施
(一)业务流程再造
1.高值耗材入库流程。引入ERP管理系统,与医院HIS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利用ERP自动飘红功能,在库房当中制定高值耗材的库存基数,同时设置对应的库存高储与库存低储,当到达这个设置的库存低储警戒线的时候,自动进行报警提示。当高值耗材有供应商备货完成进入到库房以后,实施验收并进行二级库扫码预入库,并且打印出唯一对应的条形码,以备临床科室进行领用。高值耗材管理部门则在系统的入库界面当中进行条码扫描记录。
2.高值耗材使用流程。临床科室根据自身的需求,到二级库房进行扫码领取耗材备于手术间。当治疗结束之后,依照高值耗材的实际使用情况,采用条形码进行计费,将其归纳到病人的医疗费用当中。如果有未用耗材可以进行扫码退货库,ERP系统将自动记录出库、退库信息,从源头上防止了漏记、误记的风险。
3.构建高值耗材二级库管理模式。整合医院 HIS系统 的数据与ERP仓库管理系统对接,在高值耗材使用科室设计建立二级库,导入全院所有的卫生材料及相关信息,使该系统与 HIS 实现很好的融合,将供应商的备货全部扫码预入库,以便于临床、财务和设备科对高值耗材的有关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及时处理二级库和科室高值耗材的领取、使用等工作。高值耗材使用时,由使用的临床医护人员直接向二级库专管人员申请领用,领出高值耗材后同时对患者实行计费;高值耗材从二级库出库使用后上报财务部门,由其负责对厂商结账。二级库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一级库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二)成立高值耗材专管组
医院高值耗材具有专业性强、价格高昂、型号规格繁杂、种类多、覆盖面广以及使用量大的特点,特别是植入类高值耗材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必须要进行规范、细致的监管,因此高值耗材的管理工作难度与强度就不断加大。为实现更规范有效的管理,医院应当针对高值耗材的管理工作成立专业的管理组。由这个专管组来全权负责医院高值耗材的管理工作,结合医院高值耗材的使用情况,定期或者不定期来召开相应的讨论会议,针对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与此同时,医院则应当针对这个专管组成员来进行相关的培训教育,可以邀请供货商来进行高值耗材的知识讲解,比如高值耗材的储存方法、外包装以及用途等。
(三)实施信息化管理,增强可追溯性
信息化建设是医院高值耗材实现规范、高效管理的先决条件。现阶段,能够用在高值耗材管理方面的系统相对都比较成熟,选择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系统,再加上运用激光条码技术以及激光打标等技术来管理医院高值耗材。医院可以从供货商的资质核查工作着手,应用统一的标准编码,将其与医院的HIS系统进行对接,借助条形码扫描粘在使用清单上,再把高值耗材使用后清单上的信息准确无误地录入到HIS系统,这样可以轻松地从系统中追溯到耗材的使用情况,能够达到医院高值耗材条形码全程跟踪管理的目的;建立灵活的HIS 医嘱接口功能,实现医疗收入支出的核算配比,为财务收入成本效益比较分析提供配比性依据保证,对高值耗材提供库存预警、保质期预警,保障高值耗材的供应和品质;保证高值耗材在医院“进、销、存”的物流环节中得到了追踪管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医院高值耗材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医院高度重视高值耗材的管理工作,总结当前管理当中存在的不足,通过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成立专业的高值耗材专管组、实施高值耗材信息化管理等措施来提升高值耗材的管理效率,从而有效保障医院高值耗材能够高效、安全、规范地使用,切实降低医院的医疗成本,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志荣,李铁军,徐汀,王振洲,李晓东.医院高值耗材条形码精细化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1,(11):323-324.
[2]蔡贺丽.浅谈医院高值耗材的监控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1,(8):258-259.
[3]李洋,张奕,单春龙,何伟,沈晨阳,刘帆,王杉.浅谈ERP系统在医院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0,(8):151-152.
[4]谭丹华.浅谈高值医用耗材的科学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4):263-264.
[5]张怡,周卫.医院高值耗材购置和使用管理的规范研究[J].医疗装备,2007,(2):104-105.
[6]金列平.强化医用耗材管理降低医院营运成本[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6):305-306.
[7]李凤.略论医用高值耗材采购与使用控制的改进[J].金融经济,2010,(18):125-126.
【关键词】 药品采购;管理制度;规范化
药品是医院为了保证医疗活动正常开展而储存的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也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及健康发展。而加强药品的采购管理,规范药品的采购行为,是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的前提。现就医院药品采购的规范化管理作一初步探讨。
1 药品采购管理组织规范化
医院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药品采购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成立药品采购管理组织,由分管院长负责,成员包括药剂科、纪检、财务科、审计科及临床科室主任等,负责药品采购计划、新药引进、供货公司评价、药品品种、价格,采购合同及付款等环节的审核、监督。制定了新药引进、药品采购、储存、出库、药品调剂及临床科室的药品管理使用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职责、权限,强化各流程的监督和制约,使各项管理制度合法、适用,全面系统,保证药品工作安全有序。
2 采购程序规范化
2.1 供货方的规范化管理 医院根据药品供应情况及医疗需求,按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制度等有关规定,建立合格供方管理制度、首营企业及首营品种审核制度供货公司的业绩考核制度等,确立药品采购主渠道,合理选择供货方。药剂科将供方的资料汇总整理,上报药品招标采购办公室,对供货方进行选择、评价。评价、选择的准则为:①药厂及经销商的生产、经营资质齐全,提供公司的营业执照、生产或经营许可证,GMP或GSP证书,授权委托书、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资质证明。②对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所提供药品符合国家标准对供方提供药品的历史情况、质量状况、及其他使用者的经验,自身的顾客满意度水平、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时的情况等信息进行评价。③对供方的履约能力、财务经营状况、价格及售后服务和支持能力如遇有药品近期发生不良反应等情况时供方的应变能力等条件进行评价[1]。经过评价、选择后,确立合格供方,并签订相应的采购合同。建立合格供方档案,药剂科留存备查。建立《合格供方名录》并由院长审批后生效,由药剂科负责合格供方的动态管理,每年对合格供方供货业绩进行评价,将供货不能满足规定要求的,报院长审批后,取消合格供方。根据供货需求及合格供方选择评价方法增补新的合格供方。通过对合格供方的规范化管理,及保证药品采购过程的及时有效,保证临床使用药品质量,也使医院的药品采购管理合理规范。
2.2 采购药品规范化
2.2.1 建立药品采购审批制度 医院药品采购由药剂科专职采购员进行采购,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行使采购权。普通药品的采购授权由药库保管根据各部门申请及库存情况,每周制定采购计划,交采购人员报药剂科主任审核分管院长审批后,根据医院的采购政策进行采购。新药的采购按照《新药引进管理制度》,由临床科室主任根据业务的开展情况填写新药申请表,报药剂科统一汇集整理,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由药剂科组织采购,临床急需、特殊需要药品由临床科室主任填写急、特需药品申请单,报药剂科主任审核、分管院长审批后采购员方可采购。特殊管理的药品采购,包括麻醉、精神、毒性药品,易制毒药品、疫苗的采购等按照相关管理制度采购。
2.2.2 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保持合理库存 药品采购在保证药品及时供应的同时, 要加速药品周转率, 合理控制库存。降低药品采购成本,提高药品占用资金的使用率。我们探索制定合理的采购模式,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药库参照相对零库存的采购模式[2]及常用的ABC管理模式[3],在制定采购计划时充分考虑用药的季节性以及药品的有效期等诸多因素,根据我院基本用药目录及有关招标采购规定,每周制定采购计划,一般按照一月用量采购,对于一些有效期比较短、用量较为波动,采用少购勤购的原则,特需药采购为一次采购量,新药采购根据临床申请少量采购,并做好用药调查,及时与临床科室沟通,掌握新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对用量使用正常的新药进入医院药品基本用药目录常规采购。对半年用量很少的新药上报药事管理委员会淘汰使用,不再采购。
3 采购药品帐物管理规范
3.1 药品验收入库管理 对购进药品严格执行入库验收制度,由药库保管员及采购员根据药品随货通行单及发票核对通用名、剂型、规格、批号、批准文号、数量等,特别注意核对效期、数量、产地等,对进口药品保存《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及《进口药品通关单》,对需冷藏的药品检查是否符合运输的标准。对实行批签发的生物制品核对《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及《生物制品检验报告书》,验收合格后填写相关验收记录,签字确认,交由药品会计入库。
3.2 药品出库管理 药库保管根据各领药科室提交的申请单,药库发药人员按领药单上的数量发放药品,发药时遵循先产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出库单一式三份,领药科室和药库各保存一份,领药人员与发药人员各自签字后存档。一份交会计上报财务科。
3.3 药品储存管理 药品入库验收后,药库保管员根据药品的性状、储存条件进行分类存放、养护和发放。药库标识明确,按照药品的质量状况标识为待验区、退货区、不合格区、合格区、发货区。按“先产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发放药品[4]。药库每季度盘点一次,并有财务科人员参加监督核对。
3.4 药品采购记录管理 采购记录是证明药品采购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准确性的前提。包括采购计划单、入库单、出库单、科室申请单、药品验收记录、采购合同、合格供方档案、药品的价格文件、相关药品的变更资料等由专人负责整理归档保存备查[5],记录必须真实、完整,不得随意涂改,并有相关授权人员签字确认。
3.5 药品付款管理 由审计科对采购药品发票、入库单、采购计划、采购合同等相关凭证进行审核,确认是否有相关人员的审批、签字,入库单的药品与计划是否一致,是否按照相应的合同条款执行,审核无误后,交由财务科进行相应的付款处理。
总之,健全药品采购管理制度,规范药品采购流程,对药品采购的各环节加强控制监督管理,才能保证药品采购工作的规范有序,保证药品质量,维护患者和医院的共同利益。
参 考 文 献
[1] 张文丽,嵇云. 医院药品采购质量管理中供方评价方法.医院管理杂志,2002,9(4):375-376.
[2] 毛晨梅,蒋云,王诚,等. 医院药品相对零库存在药品采购中的应用.抗感染药学,2009,6(1):69.
[3] 李滔,胡欣.医院药房库存药品ABC法分类管理.首都医药,2004,1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