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

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

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范文第1篇

新媒体对于当今媒体市场发展可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媒介不断融合、新媒体的环境变革已经给未来主持人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播音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发出挑战,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清晰的认知当下新媒体环境节目发展特点,从而更好的将它融入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中。

一、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201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人群占比85.8%,手机客户端即时通信使用率为91.2%。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网络、客户端也将作为新兴媒体逐渐在媒体传播中占据一席之地,其需求量与传统的广播电视不相上下。因此,主持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勇敢的接受挑战,清晰的认知新媒体环境。

首先,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需求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以往的被动接受到如今的主动“发声”,这一传播途径的改变在新媒体的应用中得以轻松实现。公众话语权的增强迫使每一位具备一定新闻能力且信息应用水平的人都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因此,方便、快捷、多渠道、多途径的信息传播便成为挑战传统媒体的最大对手,同时它也成为分流受众接受信息的主要力量。

其次,主持人需身兼数职,独立完成节目的各种工作。现如今,电视已经不是人们获得信息与消遣娱乐的唯一方式,手机、电脑、IPAD(平板)都成为了信息的重要载体。在同一件新闻的报道中,新媒体节目往往能从更为新颖的角度切入,创意主体的低成本运作加之快捷、高效的播出平台,使得不同年龄层级的用户选择大大增加,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师林白创立的网络脱口秀节目《麻辣书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档节目开播于2009年11月3日,录制地点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公寓,每期约为15分钟。林白老师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对每期节目的主题进行评论,创意链接的手法对新闻进行调侃,整个节目制作过程由林白老师一人承担。截止2014年,《麻辣书生》在各大门户网站的点击率已突破千万,而整个节目的制作仅花费百元,林白老师在评价自己的《麻辣书生》时这样说道:“21世纪什么最贵?创意!”

最后,新媒体环境下要求主持人必须清晰的了解受众的喜好与需求,加深对受众的理解与互动,随着节目类型的不断丰富,“订单式节目”的发展才会更好的满足受众需求,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也会赋予主持人更大的空间与影响力。

二、高校播音专业的教学调整

(一)增设应用技能课程

根据近两年招聘信息的专业要求,需要培养学生相匹配的专业技能,首先是播音专业领域中的基本技能,除此之外,可以增设的课程见表1。

播音专业不同技能的培养应从入学时就开始,在教师的引导下着眼于自我培养,发挥优势,培养强项。主攻播音语音的同时,写作与策划能力也不可忽视,声音、形体、创意、逻辑思维等综合训练,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在媒体的不同栏目、不同节目样式中,都能找到适应点,开拓就业门路,力争成为当下媒体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修炼内功,展示“语智”

在播音专业的培养中,主持人文化内涵与基本技能的融合是完成节目的必要保证,也就是说观众现在更关注主持人“说什么”,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必须开设相关门类的基础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融会贯通,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在授课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尽量运用现实性的实例来指导概论性的课程,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内涵。

(三)专业技能与现实运用的匹配

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 体育专业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7-0081-02

大学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大学的教学方式与高中相比差距很大,大学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关于怎样做好体育专业班主任这个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做好高校体育专业班主任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班主任的工作比较繁琐,要想做好班主任就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对高校体育专业班主任来说尤为重要。大学阶段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班主任的正确指导对学生的发展也有着直接的影响。班级是由学生组成的一个团队,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整体风气的把握、集体精神的培养等方面都对学生以后参加社会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班主任都是受到过良好教育的优秀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和修养,所以能否做好体育专业班主任关键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展开教育工作,进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班主任还要将教育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此外,体育专业的学生专业特点十分鲜明,这也要求班主任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做好高校体育专业班主任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

虽然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班级的主要负责人,但是要想做好工作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协助。很多的家长认为只要考进了大学就能使学生的未来得到保障,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经济支持,学生的发展就是学校方面的问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大学就是社会的缩影,开放式的学校虽然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也给一些不良因素可乘之机。高校与高中有所不同,高校中的班级工作大多是由班主任教师负责,但是有很多的班主任有心无力。所以校方领导要关注班主任的工作,并让班主任和学生做好沟通,这样不仅能加强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也能使学生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体育专业班主任还要对学生初高中的具体训练情况进行了解,这样使班主任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培养,有利于体育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

三、做好高校体育专业班主就要深入了解专业的特点

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和专业本身都有着鲜明的特点。高校体育专业普招的成绩是由高考文化课成绩和体育专业加试成绩相加得来的。所以学生成绩经常会出现专业加试成绩高而文化课成绩低、专业加试成绩低而文化课成绩高,或是两科都比较均衡的现象。此外,有些比较有特点的体育专业,对运动员的水平要求较高,这时会进行单招与特招。由于招生来源不同,学生的教育背景、专业水平和想法也就不同。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体育专业的学生性格大多比较开朗外向,而且具有就较强的独立性,但是在自律与自我调节方面控制比较差。体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文化基础差,并且对文化课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班主任要转变学生的这种观念,让学生意识到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班主任还要与学科教师多沟通,共同找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综合提高。

体育专业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使他们表现出鲜明的性格特征。从体育的专业特点上看,大部分的课程以实践课为主,理论课只占课程的一小部分,实践课的内容也大多是体育训练和运动训练。由于学生性格特点的不同,对实践课和理论课学习心态也有很大的差别,盲目地进行学习会导致学生形成两极分化。体育专业学生本身就存在着矛盾冲突:运动能力方面较强,文化素质方面较弱;对别人的要求严格,对自己的约束松散;处理问题的能力弱,自我表现欲较强等。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首先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纪律等方面实行量化管理;其次,要加强对学生遵纪守法的教育,让学生明白这是每个人必须要有的基本素质;最后,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自律教育。班主任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对班级学风的建设、学生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做好高校体育专业班主任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

班主任工作复杂,要想做好体育专业班主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同的学生个人情况不同、专业特点也不同,不同体育专业的学生所组成班级的特点也是不一样的。班主任不只是单纯的负责班级工作,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做好体育专业的班主任还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笔者结合体育专业班主任工作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用心

不论做什么事情,用心都很关键。班主任在用心做好班级工作的同时,也会感染到学生,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由于学生的特点不同,班主任在进行工作时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只要班主任是真心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整个班级好,一些问题自然而然地就会化解。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成绩和表现,也要关心班级的凝聚力与和谐发展,更加要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的成绩和表现都是学生内心的认识、态度等与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想做好体育专业班主任,就要用心了解学生并用心地对待班级工作,使所有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潜力,进而加快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注重对学生的教育以及学生的发展

班主任与专业教师不同,班主任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班主任还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加强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班主任还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良好品质去影响和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怎样才能在这段时间里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避免学生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加强学习和实践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大学生作为高校教育与管理的对象,也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因此,必须要加强学习和实践。班主任应该对高等教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能作出科学系统的回答,例如:高等教育的理念、怎样的策略才能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班级中发生的一些小事怎样处理才能让学生从中悟出道理。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长期坚持下来会得到很多的收获。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并且积累经验,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总而言之,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这主要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等因素有关。班级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构成单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负责人和管理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体育专业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工作策略,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育专业班主任地要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校和家长等多方面的支持下,做好班主任的育人工作。班主任还要针对体育专业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为班主任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体育专业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都是我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所以,高校体育专业的班主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帮助和引导,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学生成为合格的体育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王金亮,王金雪,荆臻.浅谈高校班主任管理中的适度原则[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2] 李晓丽,杨小平,张锋伟.新形势下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10(5).

[3] 赵庆典,李海鹏.努力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

[4] 雷涛,黄懿.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内江科技,2008(6).

[5] 曹凤才,贾鹏.高校体育类专业学生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专业教育;契合;模式;构建

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因而为了实现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就必须注重具有自身教育特色的教育模式的构建,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 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的内涵

为了更好地构建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下的教育模式,我们必须对其内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换言之,就必须明确为什么要确保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我们才能更好地为此构建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因此其内涵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职业体育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其职业定向性,即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二是专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的专业性,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加强体育技能的学习,才能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为自身所学专业的发展做贡献;三是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院校教学的特色和科学的教学目标;四是学生的就业必须在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只有确保职业学院的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相契合,才能更好地提高专业教育的质量,彰显职业学院的教育教学特色,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助力的同时培养现代化的专业人才。

2 探讨如何构建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下的教育模式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的内涵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我国的很多职业院校大都从合并或升级而来,因此在较短时间内,不管是教学经验还是理论均存在不足之处,那么我们应如何构建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下的教育模式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提出几点仅供同行参考与交流的浅见。

2.1 构建特色教育模式必须确保体育课程的设置源于学生及专业的性质

当前,我国很多职业学院在不断的改进中,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的结合给予了极大的注重,但是在实际设置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在设置不同专业体育课程时,虽然结合了专业自身的特点,但是没有对该专业学生的实际进行课程的设置,导致设置的很多体育课程看似符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但教学成效欠佳。究其根源,主要是没有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和当代90后高职生特有的时代特点。因此特色教育模式的构建,在设置体育课程时,必须结合学生处于智力发展顶峰阶段的90后高职学生的个性独立、逆反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等特点,开设的体育课程在符合学生专业的基础时,还应结合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细化和拓展,才能更好的彰显学校的特色。在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体育课程设置之前,就应对进入职业院校的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以其对体育活动的喜好情况有一个基本的掌握,以更好地对所设置的体育课程进行微调,并通过调查和测试对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将学生的体能、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并设置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的体育课程,才能更好的彰显自身的教育特色。

2.2 构建特色教育模式必须确保体育课程的开设源于专业开设的目标

我国的很多职业院校大都从合并或升级而来,因此在较短时间内,不管是教学经验还是理论均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我国大多数的职业院校都以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但这就不利于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职业院校的办校特色难以有效的体现出来。

而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精确确定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结合本校所开设的专业和时展的需要,科学的选取不同专业的体育教材,并对体育教材进行相应的改编和创新,精心确定教学内容,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强化学校的师资力量,而专业开设的目标就在于培养此类专业的技术人才,因此将的体育课程的开设与专业开设的目标相契合,也是突出自身特色的重要举措。

2.3 构建特色教育模式必须确保体育教学的改革源于学生发展的需求

不同专业的学生,其发展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职业院校也应在不断的转型和升级过程中,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例如在改革体育教学的方法时,必须对现有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梳理,总结现有体育教学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对优势进行保持的同时对劣势进行改进。例如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方法往往是针对专业进行,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上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而这就需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通过对学生的科学分层,采取分层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切实做到因材施教,但需要注意的是,应随着学生的实际变化,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并非分层之后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固定的教学方法即可,而应结合学生的变化,例如学生通过基础体能已经提高了自身的层次级别,而又的学生因为自身的原因导致自身层次级别的下降,教师就应对其进行相应调整的同时,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采取访谈、对话和交流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尽可能地确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此外,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体育理论体系的讲述,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训练目的与方法,在不断地健身和预防锻炼下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3 结语

综上所述,就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下的模式构建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师,必须紧密结合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构建基于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下的特色教育模式,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终身学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的新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丛林.新形势下的职业学院体育教学[j].学园,2013,23:76-77.

[2]林旺枢.浅议高职体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j].琼州学院学报,2010,04:64-65.

[3]秦清俊.高职体育教学应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21-23.

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范文第4篇

摘 要 高职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高职教育的独特的实用性教学特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也有其特殊性。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所学专业紧密联系。着重于应用和实践,提倡学以致用,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 实用性体育课程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高职院校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实施教学的原则及方法,并针对学生未来要从事专业的特点,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出切实可行的设想。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查阅了体育教育理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课外体育、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同时阅读了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有关的多篇文献。

(二)访谈法

走访省内部分高职院校,了解了各校专业设置和专业学习特点,体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并观摩了体育课,且与师生进行了座谈。走访市内部分校企合作企业,了解企业工作岗位特点和用人条件,掌握信息与材料供研究所用。

三、高职体育实用性教育重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和用人单位培养大批管理型、技术型和实用型专门人才。在高职院校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设专业、以岗位核心能力设课程”的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的主导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需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高职特色,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特点与需要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以培养学生职业所需的实用体育知识、一般身体素质、职业特殊素质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高职体育教育必须把握高职课程设置特点,密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联系,开设更能够适应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岗位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新模式

四、根据专业的职业特点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从高职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出发,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体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高职体育发展的重要之路。目前,高职体育教学更加重视与职业相关的体育能力的培养,重视引导学生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体育能力,引发学生对体育与职业的思考。因此,从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出发探讨高职体育课程的构建就是从实际出发,发展学生与职业相关的体育能力。选择与职业相关的内容,依据国家和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具体要求,参照专业方向,从专业需要的角度出发,开发职业需要的体育能力,增加职业技能相关的课程,促进学生职业体育能力的发展,

(一)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置不同的体育实用性教学模块。

(二)体育实用性教学模块按功能分为:

1.专项技能类包括:球类模块(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防身健体类(武术、散打、跆拳道、防身术);形体健美类(健身、形体、健美操、体育舞蹈、广场舞)

2.身体素质模块包括:生产制造类(力量性练习、俯卧撑、哑铃操、跳绳、多级蛙跳);管理类(腰部肌肉力量耐力练习、颈部肌肉力量耐力练习、瑜伽、健美操、形体练习);计算机信息类(腕部力量练习、颈部肌肉练习、肩部肌肉练习、腰部肌肉练习)

3.体育实用性包括:健康自我评定;熟悉各专业岗位特点和身体素质要求;常见运动损伤与慢性职业职业病的防治、心肺复苏操作、各类安全防护与逃生法。

4.大学生课外体育素质拓展课包括:参加各类体育讲座3次以上;参加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合格、组织参加测试工作;体育社团参加社会比赛、表演等;参加院级以上的体育比赛获前六名、参加裁判和组织工作等。

5.短期岗位职业训练班包括: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职业岗位心理人格训练;职业岗位管理与创新训练;团队协作训练。

(三)专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设置模式。

1.体育选项课A+身体素质课B+体育实用性选修课C(学期制)。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第一、二学期以学生所选专项课加身体素质为重点,加大身体素质的练习比重。从而有效地发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职业功能和健身、健心功能。提高学生体力和运动技能。第三学期按所学专业选修体育实用性理论与实践模块内容,完成所需学分。

2.体育选项课A+大学生课外体育素质拓展课D(学期制)。第一、二、三学期为体育选项课,每学期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生体育素质拓展项目,学生可按兴趣选择大学生体育素质拓展项目,完成所需学分。

3.体育基础课+体育选项课A+体育实用性培训班E(学期制)。第一学期以大类体育基础为主学习体育技能。第二、三学期为体育选项课为主,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体育专项课。每学期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短期培训班,以岗位职业训练模块为主。

五、确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

高职院校学生学制三年,体育教学各院校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各有不同,一般是采用“2+1”或“3+1”的教学模式。以基础课-选项课-职业实用性体育理论和实践课为主。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体育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对体能需要选用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不仅具有体育的合理健身性、娱乐放松性.更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发展和提高职业技能的身体素质。在基础课教学内容上以增强学生体育知识,培养学生体育欣赏,掌握保健、矫正和预防能力为主。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选项课以原有的院系、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要求。自主地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需要,有利于高职学生体力和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的发展。职业实用性体育理论和实践课,根据各院系专业的特点,紧扣职业劳动的需要,进行各种实用身体训练,可以使学生获得适应职业的身体素质,毕业以后可以很快地适应职业劳动要求,并为将来在各个劳动岗位上干出成绩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选择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训练方法。应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练习,如生产制造、工程建筑装潢等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设定拓展训练、球类、攀登、爬杆、爬绳、走平衡木等上肢力量练习和身体平衡练习,增强学生的平衡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对管理、营销等专业的学生,可进行拓展训练、气排球、太极拳、乒乓球、体育舞蹈等项目的练习,增强下肢的静力性力量,加强上肢小肌肉群的灵活性,另外预防下肢瘀血和静脉曲张;对计算机、会计、文秘等长期伏案的办公人员,可进行防身术、办公室瑜伽、太极拳、健美操的练习。

六、更新教学理念,研究新理念新方法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越来越多,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不同人才规格对身体素质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理念上要不断更新,适应高职专业职业特点的要求,要能够根据学生专业岗位的职业特点选择实用性强的体育教学内容;要能根据职业技术学习劳动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选择具有康复、医疗保健作用的体育教学内容;要能够激发学生树立牢固的终身体育的思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到企业和用人单位进行细致全面的调研。加强对学生专业特点的研究,掌握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对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及发展趋势的敏感性,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教学水平,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以适应体育课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

了解企业工作流程与工作特点,开发与选择实用性教材。2006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设专业、以岗位核心能力设课程”的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的主导下,明确了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是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制定课程选用教材过程中要到相关企业进行全面调研,了解企业工作流程与工作特点,找出学生职业技术必需的职业体能及职业对人体的影响,通过校企合作,选择适合学生职业实用性高职体育教材和开发校本体育教材。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课题编号:JG201104。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2] 缪本海.关于我校开设实用性体育教育课程的探索[J].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

[3] 孙咏梅.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改革高职体育课程[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8(4).

[4] 陈功立.高职院校增添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2).

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能力本位 广西 高职院校 体育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17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注意教学的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教育部在2014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始终”。人才培养方案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也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院校对所培养人才的定位的标准。近年来,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众说纷纭,有人提倡“专才”教育,有人提倡“通才”教育,也有人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不管哪种模式的人才培养都离不开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本文从广西地区的民族区域特点出发,结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特点,对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改革设想,为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研究与推进,很多院校在有针对性的调整人才目标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以学科为中心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按竞技项目实施分类教学的传统模式仍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未能根据社会用人标准的变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及时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针对“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关北光等研究者指出:“这种价值取向有悖于体育教师首先是教师,而后才是体育教师的逻辑常理,忽视了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做教师的素质培养”。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技术类课程来说,布仁巴图等研究者认为教师在授课中过分强调技术教学的精雕细琢,而忽视了课程对终身教育、对文化传承的载体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中小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趋向两极化,偏远的民族地区或经济不发达的乡村地区仅需要能满足日常教学需求,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老师即可,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或示范性中小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就很高,不仅要求基本的教学能力,还要有相应的组织赛事活动的能力、创新教育教法等多样化的能力,这也使诸多学者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研究者陈平认为体育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教会人们怎样用运动手段将生命变得更强大,不应让运动技术与经验主宰专业的发展。霍兴彦等研究者认为“专才”教育把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简单化,“通才”教育则把高校的人才培养理想化,所谓“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只能是一种理想层面的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使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具备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能够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而体育教育专业,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本科院校学士、硕士的就业冲击,其就业岗位大多是当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笔者认为,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本位,以广西民族地区区域发展为需求,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目标,着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着力培养“三个主要面向”即主要面向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主要面向乡镇中小学校、主要面向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具有终身体育观念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能从事中小学校体育的教学工作、一般的体育管理工作,并能传授基本的广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应用型人才。

(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体育师资的培养质量,一是看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二是看课程设置是否符合体育教学实际。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任务具有多重性,一方面要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的能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现在的体育教育专业还要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自我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大多注重对学生运动技能和竞技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所培养的人才很难被用人单位所接收。

1.课程目标的设置。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应与广西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需求接轨,课程规划应以培养学生“三个主要面向”为导向,课程实施要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为本位。

2.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设置是我们对课程的总体观念和认识,目前我国本科院校的课程结构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体育类专业院校,设有必修课、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与社会实践;一类是综合师范类院校的体育学院,设有学科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通识通选类课程与社会实践。而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同于本科院校,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课程结构上应突出实用性、地方性,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应设有综合教育类课程、通用术科类课程、民族传统体育类术科课程与综合实践类课程。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类术科与综合教育类课程的比重,着力突出其师范性的特点。在教育类课程中,应将传统的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教学方法等课程优化组合,摒弃课程间重叠的部分,并增加儿童发展类、健康教育类、儿童心理类与青少年教育的研究方法等课程。在术科类课程中,应弱化传统四大类(田径、体操、球类、武术)课程的授课比重,增加广西地区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壮族的板鞋、抛绣球;瑶族的射弩;苗族的打草球;侗族的抢花炮;京族的竹竿舞等)课程。同时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调整加以调整,确保超过55%的学时为实践学时,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3.课程内容的优化。中小学校的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标的必须课程,它不仅关注如何用体育手段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还关注怎样用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60%来自对专业课教师教学方法的模仿,16%来自体育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基于此,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应摒弃传统的理论即理论、术科即术科,且各自为战的单元式教学,而应该优化其课程内容,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对课程内容的纵深应少做要求,从知识的扩展性与学生的接受性出发,凝练关键知识点与动作要点,引导学生在把握住关键课程内容节点的情况下,自主学习、互动学习。通过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改造,突破传统课程内容竞技化、理论化给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提高课程社会适应性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高职高专类专业不少于50%,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高职体育教育专业由于其专业及就业岗位的特殊性,就更为凸显了其实践教学环节重要性。针对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体育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应在总体上采取“2+1”或“1.5+1.5”的培养模式,即在校内2年、校外1年或校内校外各一年半。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实行综合化、全程化、立体式的教学方法,将教育实习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从入学伊始就给学生灌输“教学相长”的理念,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重点关注学生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教”出去,而不是仅仅“交”在卷面上。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术科动作整体流程的掌握,强调学生对完整动作所涉及的动作要点的掌握,并将健康教育知识、运动损伤防护知识融入其中,在术科课程中输入理论知识。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期间的6个寒、暑假期,组织学生在放假期间参与居住地所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在校内定期开展多元化的传统体育项目的竞赛活动,此类竞赛不仅评测学生对项目的技能掌握,还要使学生参与相关联的知识问答,促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其所学项目,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增加教育见习的次数、延长教育见习的时间,在校期间定期组织学生去示范性中小学观摩体育课教学,在校外期间确保最少一年的教育见习期,使学生有一个较长的适应阶段,并在此期间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避免出现问题。

三、结论

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不同地区、不同院校有着不同的培养特色,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培养途径,都应该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中心,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为主线,而不是一成不变地采用传统的“老四项+基础理论课”为主的培养模式,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由于其高职性及示范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的人才毕业后面向的工作岗位主要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这就要求在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设计时,要考虑其工作岗位的独特性、工作地区的民族性、工作环境的艰苦性,培养方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本位,弱化传统术科项目,增加广西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增加儿童发展类、健康心理类课程,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能够胜任广西地区中小学校当前所急需的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N].中国教育报,2014-01-25

[2]姚卫宇,刘丽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设置探讨――以基础教育改革为背景[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3]关北光,李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

[4]陈平.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哲学审视[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4)

[5]霍兴彦,林元华.关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6)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