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机原理基础知识

微机原理基础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机原理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机原理基础知识

微机原理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一、关于对应试人员违规违纪行为处理的法律性质的界定问题

一直以来,对应试人员违规违纪行为处理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在理论和实务界都有争议。因此,对该种处理的法律性质的准确界定是需要首先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对应试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这主要是通过对该行为特征的分析得出的结论。该行为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单方性。考试主管部门、考试机构只要在有关法规政策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即可自行认定和直接处理,而无需与应试人员协商或征得应试人员的同意。

(二)强制性。考试主管部门、考试机构根据依法行政的原则,为行使其管理职能,享有相应的管理权力和管理手段。对应试人员违规违纪行为处理遇到障碍时,可以运用强制手段消除障碍,保障处理决定的执行。

(三)政策性。考试主管部门、考试机构目前对应试人员违规违纪的处理主要依据的是政策。政策相对法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享有更为广泛的自由裁量权。

根据行政法学理论,单方性、强制性和政策性符合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特征,因此,对应试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这一界定的意义在于:一是对应试人员来说,考试主管部门、考试机构作出的处理决定具有决定力和约束力,应试人员有遵从的义务;二是对考试主管部门、考试机构来说,在认定和处理违规违纪行为时,必须依法进行,不得超越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三是对人民法院而言,考试主管部门、考试机构对违规违纪的处理属于行政诉讼的范围。

人事部2004年出台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下称《处理规定》)第二十三条:“被处理人或被处理单位对处理决定或复核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根据《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我国目前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人事部的这条规定首次在部委规章上认定,对应试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是具体行政行为。随后教育部出台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2005年司法部出台的《国家司法考试违纪行为处理办法》中也作了类似的规定。这说明对应试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是具体行政行为,已经逐渐被各部委在立法上层面上予以肯定。

二、关于正确适用法律、法规、政策的问题

目前,我省对应试人员违规违纪行为处理的主要依据是2003年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监察厅出台的《四川省人事考试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下称《处理办法》)和人事部的《处理规定》。《处理规定》只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对于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技师)等级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考试等还是适用《处理办法》。笔者以为要依法处理人事考试违规违纪行为,前提是要有法可依,现在由于人事部没有制定统一的人事考试违纪行为处理办法,各省各地自已制定政策必然会存在很多缺陷,因此,人事部应该进一步加强这一方面的立法工作。

在具体适用法律、法规、政策方面。《处理规定》第六、七条规定的较为明确,如应试人员违反第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先提出警告并责令改正;经警告仍不改正的,责令离开考场,并给予当次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决定。因此,在适用《处理规定》上,关键是要做到两点:一是对违纪违规事实的认定;二是对情节轻重的衡量。《处理办法》在具体适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第七条针对十二种违规违纪表现,规定了警示、取消当次本科目考试资格,决定当次本科目考试成绩无效3种处理方式。虽然《处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取消当次考试本科目考试资格是处理方式之一,但笔者认为这种处理方式不应该成为一种独立的处理方式。从《处理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的表述来看,取消本科目考试资格,责令离开考场是处理过程中的强制措施,决定当次考试科目或全部科目成绩无效才是最终的处理方式。另外,从《处理规定》中未规定取消考试资格的处理方式来看,取消考试资格也不应该单独成为一种处理方式。

三、关于对违规违纪事实的认定和证据收集保全问题

对违规违纪事实的认定是正确处理的前提和关键。《处理办法》和《处理规定》对违规违纪事实的认定原则和标准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因此,“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是对应试人员违规违纪处理的一项基本原则。笔者认为,按照这一原则,在对违规违纪事实进行认定过程中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是客观方面应试人员有违规违纪行为。即应试人员在考试过程中实施的必须是《处理办法》或《处理规定》明文规定的违纪行为,才可以对之进行处理,这类似于刑法上的“罪刑法定”原则。二是主观方面有过错。主观方面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主观方面有过错是从构成要件上讲的,但在实践中,应试人员在违规违纪过程中是否有过错,并不是由考试机构要证明,而是采取过错推定的原则,即应试人员只要实施了违规违纪行为,就推定其主观方面存在故意或过失,除非应试人员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任何事实的认定,都依赖于证据的证明。“事实清楚”只是一个客观标准,而“证据确凿”才是证明标准。从证据学的角度,客观发生的事实在事后要重现只能依靠证据来证明。证据的收集保全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而言,证明应试人员违规违纪的证据主要有:一是监考人员作的考场记录;二是违纪人员的书面承认;三是其他应试人员自愿作的证言;四是书证;五是物证;六是视听资料。

这里还有一个证据效力问题,在现实中,普遍存在取证难的问题,如违纪人员不承认违纪或不愿意书面承认违纪,其他应试人员不愿意作证或都没有看见,大量违规违纪行为不存在书证或物证,目前大多数考试并不具备收集视听资料的条件。因此,我们在对应试人员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处理时,很多情况下都只是根据监考人员作的考场记录。有人认为,监考人员与考试机构之间本身往往存在从属关系,由于这种利害关系,考场记录的证据效力应该比较弱,如果单凭这个证据,显然没有达到“证据确凿”的标准。这种置疑有其合理性,但是笔者以为,不能把监考人员与考试机构之间的关系完全等同于民事上利害关系,把考场记录简单地理解为监考人员个人的证人证言。事实上,监考人员与考试机构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交通警察与公安机关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是一种职务上的委托关系,而非民事上的利害关系。同时,监考人员作的考场记录也类似于交通警察作的现场记录,而并非个人证言。根据《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有关规定,考场记录的证据效力应该优于一般证据。但是,笔者以为在对应试人员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处理过程中,除了详细、准确地记录考场情况外,也应该注意其他几种证据的收集,尽可能不要仅凭考场记录定案。

四、关于如何依照程序进行处理的问题

对应试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作为具体行政行为,应该注意程序的效率性和公正合理性,以及对程序权利的司法救济;同时作为外部行政行为应该强调法律化和民主化,应把应试人员对行政过程的参与权作为外部行政程序的核心,以体现公正、合理的法律精神。

从程序原则方面看:《处理办法》规定“手续完备、处理及时”,《处理规定》则仅仅规定“手续完备”。从具体操作程序来看:《处理办法》中基本上没有对处理程序的规定,《处理规定》第五章虽然对处理程序作了规定,但总的说来,对违规违纪人员的处理程序还不完善。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受“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立法思想的影响和对程序自身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足,总是把程序法作为实体法规范的“附属品”。行政程序具有提高行政效率,监督和控制行政权力滥用和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作用。因此,对违规违纪人员的处理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根据《处理规定》中的处理程序和参照《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处罚程序,笔者认为对应试人员违规违纪行为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发现违规违纪行为。发现违规违纪行为主要有四种途径:一是监考人员或考务工作人员发现;二是场外人举报;三是同考室应试人员举报;四是应试人员自已主动承认。

(二)调查核实。发现有违规违纪行为的,必须要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核实,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可以依法对应试人员进行检查。

(三)履行告知义务。在作出处理决定前,应当告知应试人员作出处理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应试人员有陈述意见和申辩的权利。

(四)充分听取被处理人的陈述和申辩。对被处理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被处理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不能因为被处理人申辩而加重处理。

(五)对警示或警告处理。对警示或警告处理由监考人员或考务工作人员口头告知被处理人并及时纠正。并按“xxx(姓名)xxxxxxxxxxxx(身份证号)xxxxxxx(当场准考证号)违反《处理办法》xx条xx款,现给予警示(警告)处理。”的格式公告在黑板上的违纪人员栏内和记录在考场情况记录单上。

(六)其他处理。对警示或警告外的其他处理,报主考取消其当次本科目考试资格或暂行中止考试,责令考生离开考场,由考试机构将处理意见和证据材料报考试主管部门作出处理决定。

(七)制作并送达处理决定书。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应当制作处理决定书。处理决定书内容包括:“被处理人姓名及所在单位名称,处理事实和理由,处理的种类,处理执行的方式和期限,不服处理决定的救济方式,作出处理决定的日期、机构名称及印章等。”处理决定书制作好后,应当及时送达被处理人,并要求被处理人在送达回执上签字,被处理人拒绝签收的,在送达回执上予以注明。

(八)救济权利的告知。根据《处理规定》的规定,应当告知被处理人有申请复核、行政复议和提讼的权利。

(九)附加处理。对违规违纪人员进行处理以后,考试机构或考试主管部门通知被处理人所在单位,建议所在单位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或解聘。

(十)存档和备案。对处理决定和相关证据材料等应当存档备查,对本地区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作出处理决定的,应报上一级考试主管部门和考试机构备案。

五、关于被处理人的权利救济问题

关于权利救济的问题,《处理办法》中没有规定,《处理规定》中对此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根据《处理规定》的规定,被处理人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法律途径进行权利救济:一是向同级或上一级考试主管部门或考试机构提出复核申请;二是对复核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三是可以对处理决定直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上述三种途径,被处理人有权选择。

有人认为,《处理办法》对权利救济途径没有明确规定,在工人晋级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中的违规违纪人员不服处理决定,就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呢?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处理办法》未规定,这是立法上的重大缺陷。从法律效力层次上看,《处理办法》作为一般的规范性文件,无权作出排除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规定,因此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是否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应当依照《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来审查。《行政复议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讼。”上述两个规定对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请行政诉讼的范围都作了明确的界定,即只要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就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这里的实质要件只有两个:一是必须是针对具体行政行为;二是具体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侵犯。对应试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同时对应试人员的权益产生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应试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符合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请行政诉讼的实质要件,应该是属于二者的受理范围。版权所有

微机原理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1、服从领导—不折不扣地服从上级的工作安排及工作调配。

2、严于职守—坚守本职岗位,不得擅自离岗、串岗或睡岗。

3、正直诚实—对上级领导、同事和业主/住户要以诚相待,不得阳奉阴违。

4、团结协作—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要互相配合,同心协力解决困难。

5、勤勉高效—发扬勤奋踏实的精神,优质高效地完成所担负的工作。

二、服务态度:

1、礼貌—这是员工对业主/住户和同事最基本的态度,在任何时刻均应使用礼貌用语,“请”字当头,“谢”字结尾。

2、乐观—以乐观的态度接待业主/住户。

3、友善—微笑是体现友善最适当的表达方式,因此以微笑来迎接业主/住户及与同事相处。

4、热情—尽可能为同事和业主/住户提供方便,热情服务。

5、耐心—对业主/住户的要求应认真,耐心地聆听,并尽量在不违背本公司规定的前提下办理。

6、平等—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业主/住户,不能有贫富之分,厚此薄彼。

三、仪容仪表:

1、按公司统一服务着装,精神振作,姿态端正,不准留长发,大鬓角,蓄发不得露于帽檐外,帽墙下面头发不得超过1.5CM。

2、着装整洁,帽子戴正,结正领带,扣好纽扣。不得敞衣露怀,卷袖挽裤腿,内衣呼机,钥匙扣不得露外。

3、物品不得露于衣服外,衣服口袋不得装较大物品,武装带要扎紧。

4、执勤时要佩戴好执勤器具。

5、上岗着装保持干净整洁,扣好纽扣,不得敞开外衣,卷起裤脚、衣袖,领带必须结正。

6、除因工作或经批准外,不准穿着或携带制服离开辖区,下班后不得穿制服。

四、言行举止:

1、举止文明、大方、端庄、稳健。

2、用语文明,谈话自然。

3、精神振作,姿态良好。抬头挺胸,不得弓腰驼背,不得东倒西歪,前倾后靠,不得伸懒腰;不袖手、背手、叉腰或将手插入衣袋内,执勤时不准吸烟、吃零食;不得搭肩挽背。

4、不得哼歌曲、吹口哨、跺脚。

5、不得随地吐痰,乱丢杂物。

6、注意检查和保持仪表,但不得当众整理个人衣物。

7、不得将任何物品夹于腋下,不得敲桌椅或玩弄其他物品。

五、礼节礼貌:

1、业主/住户问路,必须敬礼,用礼貌的语言简捷向对方说明地点。

2、值岗时遇见保安经理以上领导或公司其它部门经理查岗或经过值班岗位时,应立正敬礼。

3、到保安部办公室或公司办公室应按规定穿着制服,不得穿拖鞋,进门前先敲门喊“报告”。

4、未经同意,不得随意翻阅办公室资料或办公桌上文件资料。

5、遇业主经过岗位时,应略带微笑,并问好;如因事与业主/住户沟通,经业主/住户同意后方可进入。

6、当业主/住户携带物品出管辖区时,应客气地说:“先生(小姐)您好,请出示您的放行条,核实完毕时说‘多谢合作’”。

7、没有放行条,要求对方返回管理处开具时,应礼貌地说:“真对不起,麻烦您再返回一趟,将放行条开来,我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各业主/住户财物不受损失;如果我们不这样,就不称职,领导知道了会处分我们的,请先生(小姐)谅解!”对方来放行条后应说:“多谢合作!”。

8、车辆乱停乱放,队员走到车辆前面(前侧)向司机敬礼后,礼貌地说:“先生(小姐),这里不能停车,请你将车停在**地方,多谢合作”。如对方不听指挥劝告,又说:“先生(小姐)真不好意思,这里不能停车,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您好,如果其他车辆碰坏你的车(或被他们画坏了你的车辆),我们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再说如果您的车停在这里,我们领导看到了,会批评我们,请体谅我们的难处(同时应多敬礼)”。

9、敬礼适用对象:

敬礼要标准,距岗位前5---10米远时敬礼,等到受礼的人员过后方可礼毕:

①公司部门经理以上领导、公司领导陪同人员;

②上级公安机关的有关人员;

③到各小区检查、视察工作的领导和随从人员;

④保安督察员到岗上查岗查哨时;

⑤纠正违纪违章或检查时。

六、值班制度:

1、恪尽职守、坚守岗位,在执勤中,不准闲聊、打闹、干私活、看书报;不准抽烟、酗酒、打瞌睡;不准迟到、早退、擅离职守、串岗。

2、仪表端正,文明执勤。严格按规定着装上岗,并做到着装整洁,仪表端正大方,用语文明,服务热情,周到。

3、遵守法纪,不图私利,保安员在担负执勤,治安维护工作时,要认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司、部门的规章制度。不图私利,不收受贿赂,不,不陷害好人,不放纵坏人。

4、认真执勤,确保安全。保安在执勤工作中,要认真仔细观察,不放过任何疑点,确保责任区内的安全。

5、严格落实巡视检查频率,交接班制度,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积极配合班、队里做好治安防范工作。

6、值班时要注意自身的形象,非特殊情况,不得群聚。

七、内务卫生标准

1、宿舍地面干净,无痰迹、果皮、纸屑等垃圾。墙面整洁无乱张贴、蜘蛛网等。宿舍内玻璃干净无污渍。

2、床上除了被子外不能放置其它物品,被子样式应统一并叠成方形,床单样式统一,床单表面整洁无异味。床下鞋子应摆放成线,鞋跟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制服、便装应挂在指定位置。放物铁柜摆放整齐表面无灰尘。

3、口杯、牙具、香皂盒、水桶、毛巾按要求置于规定位置摆放成线。

4、墙面、门窗和其它区域无乱写、乱画、乱刻、乱张贴、乱悬挂现象。

5、冲凉房和洗手间及时冲洗,无污垢、杂物和异味。

6、宿舍内无易燃、易爆、剧毒及其它危险物品。

八、保安员交接班管理标准及作业规程

1、职责

①保安班长负责交接工作讲评,检查工作。

②当值保安班长负责所管班级的交接班工作。

③当值保安员负责具体工作的交接。

2、工作程序

①交接班提前十分钟,交班队员到达指定地点准备交接,并注意自身形象,不得相互追逐打闹,保持良好站姿,不得蹲坐。

②接班班长要组织全班队员整队,点名并统计,做好记录,统一整队步行到各岗位途中步伐整齐一致,口号宏亮,精神抖擞。

③接班班长负责检查队员是否有酗酒、神志不清或其它不能上岗的现象,若有立即请其出列,取消其上岗资格,并报主管领导查明原因,以做出相应处罚,并注意交代当班注意事项。

④按时交接班、不迟到、不早退,交班队员在接班队员未到达前,不准自行下岗。交接班时,交班队员需将本班的治安情况,值班器材,需特别交代事项等向接班队员交代清楚,并做值班记录。交接班双方要签字,以备后查。

⑤交接班完毕,接班队员按序号向监控中心报告,班长在接班后30分钟内到各岗位的交接情况并签名,以备后查。

⑥接班时遇有突发事件,由交班班组负责处理并做好记录及时汇报,接班班级要积极做好协助工作。

3、出现下列情况不准交接班

①上班情况未交代清楚,工具、装备、钱物等未交接清楚或有损坏尚未分清责任,工作区域周边设施不完整。

②上岗人员未到岗接班,下岗人员不准下岗。

③发现各项记录,登记本上有乱涂乱写现象及工作台、工作室不清洁的不予交接。

④在交接过程中,发生事件时,应立即停止交接,由交班人员负责处理,接班人员协助。

⑤交接班时,交接双方要相互敬礼。

九、礼貌用语五十句

1、请;2、您好;3、欢迎;4、恭候;5、久违;6、奉陪;7、拜访;8、拜托;9、请问;

10、请进;11、请座;12、谢谢;14、失陪了;15、很抱歉;17、请原谅;18、没关系;

19、别客气;20、不用谢;21、请稍等;22、请指教;23、请当心;24、请走好;25、这边请;

26、您先请;27、您讲先;28、您请放心;29、请多关照;30、请跟我来;31、欢迎光临;

32、欢迎再来;33、请不要着急;34、请慢慢地讲;35、让您久等了;36、给您添麻烦了;

37、希望您能满意;38、请您再说一遍;39、请问您有什么事?;40、请问您是否找人?

41、我能为您做什么?42、很乐意为您服务;43、这是我应该做的;44、把您的需求告诉我;

45、我会尽量帮助您的;46、我再帮您想想办法;47、请随时和我们联系;48、请您多提宝贵意见;

微机原理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能力本位 化学实验教学

随着我国招生制度的改革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别愈发明显。部分学生入学前化学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而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化学系开设的实验课,基本上沿用了综合性大学的化学实验课教学体系,即四大化学实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偏重于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验证,未能因生制宜,对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培养未形成更有力的帮助。对此,笔者认为,高职化学课程体系建设应当以能力本位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注意课程的实用性,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课程体系和学时安排,使其与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功能更加相符。

一、化学实验教材系列化

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课程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能力本位和职业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将化学实验课程统一为“化学实验技术”课,在借鉴现有优秀实验教材基础上,按照实验技术的分类进行取舍、编排,即:定性技术、定量技术、分离纯化技术、合成反应技术、特殊实验技术。比如:有机化学实验内容基本操作中的蒸馏、重结晶、萃取、色谱法等,归属到“分离纯化技术”中;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称量、液体体积度量及定量分析仪器操作都归属到“定量技术”中;物理化学实验中的热力学、动力学等可作为“特殊实验技术”单列。

化学实验教材的系列化编排突出了三方面特征:第一,系统性和完整性。化学实验新体系中的五项实验技术完全覆盖了原有教材中涉及的学习项目,可以保证实验技术训练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第二,技术性和实用性。通过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合理取舍,优先选入与生产实际、岗位专业能力要求联系密切的内容,少选、不选或代之以新的实验案例,突出实用性,有助于培养毕业生的应用能力。第三,节省课时。以化学实验技术为主线整合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能节省课时30%左右,这对于解决高职院校课时紧张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教学规范化

加强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必须坚持三个“规范”。

第一,课前预习规范化。化学实验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报告,对实验操作步骤、所用仪器及相关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能有效地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

第二,操作过程规范化。要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规范,加强实验教学中的巡视,尤其要注意发现和纠正学生在玻璃器具使用、滴定分析、实验器材维护等基础实验操作中的不规范操作。同时要把好实验结果关,严禁学生篡改实验数据,蒙混过关,验收合格后方可允许学生离开实验室。这样可使学生端正实验态度,逐步培养起基本的科学素质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第三,实验考核规范化。实验考核是检验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应当转变以往只凭实验报告、课间练习评定实验课成绩的做法,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评价方法以客观地反映学生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如基础性实验,可采用课时成绩与操作考试综合评估相结合的评分方式,由学生抽签确定实验题目,在规定时间内(1.5至2小时间)完成实验操作,得出实验数据,再由监考教师评分。对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采用评语式评分方式,给出设计性实验题目,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思考后提出实验方案并组织实施,以科学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报告,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

三、实验内容系统化

在依照实验技术为主线整合设置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同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应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设置实验教学内容,以能力本位为教育目标,遵循学生能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的实验教学体系,由浅及深地开展多层次实验教学。

第一阶段,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基础性实验是实验教学的根本,是培养化学系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没有基础或基础不牢,自然也就谈不上综合甚至创新了。因此,实验教学需要加强基础性实验的训练,使学生从宏观上对化学实验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和学习,基本操作达到规范化、标准化。

第二阶段,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所谓“综合性”,是指实验内容、操作训练和实验技能应用等多方面的综合。融合多种信息的实验可以全面地培养学生对实验目标的理解能力、实验方案的执行能力及基本实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物理化学实验中可以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其中包含有实验设计、仪器安装、冷剂配制、温差仪的使用及冷却曲线、数据处理等多项内容,需要试验者手眼脑并用,对检查和针对性提高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技能技巧都有着明显的帮助作用,使化学实验体现出专业特色,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有效对接。教师也可以通过“工业用水总硬度及钙镁硬度测定”、“自来水中氯、溴、碘含量测定”等贴近生活、生产实际的实验题目,提高学生仪器设备操作的规范性。

第三阶段,设计性实验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指导老师还可以提出实验课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探究钻研。

总之,为建设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和能力本位的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我们就要敢想、敢做,加大课程资源库建设力度,同时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对接,从方法、知识、能力多方面培养市场紧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团.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4).

[2]陈新耘.“两个零距离”的课程模式及其课程体系的建立[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微机原理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共性,使得两类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教学硬件资源、教学辅导资源和教师资源等方面的整合。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观念的转变是有效整合的重要前提,政策的支持是资源整合的有力保障,师生的努力是实现整合的根本所在。

一、两类教育的共性

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两个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制造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机电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给两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1.教育目标的共性

远程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教育目标都是强调应用型和职业型人才的培养。机电类相关专业对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学生步人工作岗位后主要从事一线生产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在保证学生理论学习够用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大量优秀的实践性人才作为教育目标。而远程开放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使学生掌握更多实用的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更多的知识储备。可见,二者在教育目标上存在共性。

2.教学内容的共性

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是根据教育目标制定的,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使得两类教育在教学大纲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学生的年龄层次和学习方法存在差异,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内容的设置更适合自学,高职教育则更适合课堂教学,但两类教育的教学内容都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够用、实用。

3.教学资源的共性

远程开放教育中,机电类专业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讲义、教学录像、参考文献、阅读材料、自测练习、教学辅导等,同时还包括实验的实施方案、演示课件、现实的和虚拟的实验设备以及辅导教师的实验指导等;另外,一些学校也增加了实验的硬设备供学生完成实践环节的学习。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辅导资料、讲义等理论教学资源不断完善,还购置了大量的实验实训设备。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其中“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在2003一2007年间建成了1 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上网并免费向社会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其中包括很多优秀的高职课程。因此,两类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两类教育可以共享重复的教学资源,互用教师、教学设备、教学场所和网络资源。

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一个双赢的合作。远程开放教育具有覆盖面广、学习形式灵活、教学方法多样、教育设施先进的特点;而高职学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抓得比较扎实,一般具有相当规模的校园,其师资力量相对比较稳定、数量比较充足。两者资源的整合,一方面可以弥补高职学校办学层次单一、教学形式较为传统、学生学习时间相对不灵活的缺陷;另一方面又可以弥补远程教育实验实训硬件欠缺、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的弱点,从而促进两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目前都在推进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资源共享与整合,实现学分互认,建立高等教育的“立交桥”。近些年,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为高职学校提供了很多资金和设备的支持,因此高职学校通常都有大量的先进设备。然而,数控机床、汽车、三坐标测量仪、实验台等机电类产品设备的成本通常比较高,维护费用也相当可观,如果这些硬设备不能充分利用,就会浪费国家大量教育资金。另一方面,电大的远程开放教育由于系统大、分校多,各级学校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现象,各地区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有些学校实验实训的设备较少,实践性环节的质量有待于提高。利用当地高职学校的一些资源,可以使远程开放教育更加完善,办学思路不断拓宽;同时,也可以提高职业技术学校设备的利用率,为国家节省大量资金。

二、两类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主要途径

1.教学硬件资源的整合

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可以互相利用设备资源,实现教学硬件资源的共享。例如,把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性环节安排在当地的一些高职学校或其校外合作的企业完成,既可以节省购买设备的资金,也可以帮助开放教育的学生开阔眼界,学到更多当前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也可以共享远程开放教育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平台及资源,培养高职学生利用网络和计算机自我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目前,一些远程开放教育学校与当地的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或高职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一部分远程开放学员已经在这些高职学校完成了一些实践性环节,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中央电大的汽车(维修)专业起初是中央电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北京中德合力技术培训中心联合开办的,随后逐步在全国各省级电大开设。该专业开办伊始,北京中德合力技术培训中心与北京电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北京中德合力技术培训中心先进的实验实训条件,为办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把电大系统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北京中德合力技术培训中心硬件资源的力量及优势集聚起来,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目前,这种教学模式正在全国电大推广开来。又如,中央电大的数控技术专业开设了“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数控自动编程实训”“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等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学生通过实验才能理解和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有些电大的市县分校缺乏实验资源,建立这些课程的网络虚拟实验系统也具有一定的难度。然而,许多高职学校的机电专业都设有这些实践性环节的实训室,利用率并不高。远程开放大学可以与附近的高职院校合作,使用这些高职院校的场地和设备完成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工作。

2.教学辅导资源的整合

远程开放教育更注重网上教学辅导资源的建设,机电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很多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因此,远程开放教育必须提供大量的教学录像、生产加工录像、多媒体动画等教学辅导资源,帮助学生深人理解教学内容。高职教育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对固定,课程的实践性强,但学生基础较差,很多教学内容只靠教材讲解很难掌握,课后复习有一定难度,也需要增加必要的网络辅导资源,帮助学生消化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因此,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在网络教学辅导资源上可以合作共享。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多,更容易完成教学生产录像等辅导资源的建设;而远程开放大学,则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和网络平台支持。例如,两类教育中负责同一门课程的教师可以跨校合作,通过视频会议和聊天系统等先进的工具在网络平台沟通,共同商讨优化整合教学辅导资源的方法。两类教育的学校可以建立公共的教学辅导平台,并将教学中都能使用的一些优秀教学辅导数据(如教学录像、生产加工录像和多媒体动画)上传至公共平台,远程开放教育学员和高职院校学生都可以取得权限登录网站下载和使用教学辅导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自学资料,对于课堂上没有掌握或掌握不好的内容,可以通过这些辅导资料进一步学习和巩固。

另外一些高职院校,如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利用电大系统的远程教育资源、国家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IT&AT远程培训教育资源以及本校教师自行开发的远程教育资源为高职的学生开设了一些网上选修课程。这种网络选修课程可以使高职学生自由灵活地运用学习时间,也可以缓解学校师资力量紧张、教学场所和教学时间安排紧张等问题,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费用相对紧张,远程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在教学辅导资源上的整合可以充分发挥远程开放教育弹性学习的优势,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高职教学和实践性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种方式值得提倡和推广。

3.教师资源的整合

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交流合作。例如,两类教育的教师可以组成教研小组,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和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互相建言献策,取长补短。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师可以深人高职院校,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能力,而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学习网上教学的先进经验。以江苏电大为例,其机电类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本科)专业、数控技术(含机电方向)专业、汽车(维修)专业,每个专业都建立了教研组,教研组成员包括江苏电大各分校和高职办学点的一些骨干教师。这些教师通过定期的QQ群讨论、网上BBS讨论和全省视频会议等一些交流平台,共同讨论专业的发展。目前,这种整合已初见成效,一些教师通过江苏电大省校责任教师将自己整理的优秀教学资源上传至江苏电大在线平台,与全省师生共享优秀资源。

两类教育师资可以相互兼职。由于两类教育近年来生源都大大增加,因此都出现师资短缺的局面,许多学校都聘用兼职教师来弥补师资的不足。目前,很多电大的教师到高职院校兼职,同时也有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到电大担任兼职教师。教师的相互兼职,使两类教育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为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此外,教师的素质对教育质量影响很大。如果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师只在学校建立教学资源,思路必定狭窄。近几年,很多远程开放大学都安排机电类的教师与高职教师一起出国进修,进行高职课程体系的培训,或参加一些专业培训,开阔教师的视野,将高职教育一些优秀的教育理念融人开放教育,如在一些实践性环节中融人项目制教学的元素。这些培训提高了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素质,同时也为开放教育注人了更多新鲜的元素。

三、优化整合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都已经形成了各自的教学体系,重新打破原有的体系,将教学资源优化整合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有效完成的,必须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所以这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长期性;而将两类教育重新整合涉及的内容广泛,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相互合作的学校能够以诚相待、互相监督,具有一定的艰巨性。两类教育进一步有效的优化整合,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观念的转变

首先,从内部整合来看,长期以来,人们通常认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由上至下的系统办学,强调纵向联系和发展,忽略学校间的横向联合。因而,优化整合远程开放教育系统内部资源,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这个观念,加强各个学校间的横向交流。其次,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一直是平行发展的两类教育,必须使两类教育在发展中既坚持自己的特色优势,又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合理利用共同的资源,搭建共享的资源平台,实现共同发展。这种改革势必会影响到两类教育各自原有的教学体系,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接受。因此,观念的转变是有效整合的重要前提。

2.政策的支持

两类教育的深人融合发展,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出台相应政策和法规来协调规范,统筹兼顾,合理调配。政策的支持是资源整合的有力保障。远程开放大学和高职学校的领导应该加强合作,在教学软硬件资源的共享、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教学工作量的统一协调、合作的资金形成一定的共识,并拟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合理的政策和领导的有力支持,可以充分调动相关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保证资源共建的工作顺利进行。

微机原理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微机原理与接口;教学改革;三化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包括微机基础知识、8086/8088CPU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存储器工作原理及其扩展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控制、接口电路及应用等内容,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的综合性课程。探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该课程不再枯燥、学起来困难,是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1 问题分析

通过对往届学生的调查分析表明,在教授课程时,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⑴学生对课程认识不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多以16位8086/8088CPU作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而微处理器现今发展迅速,相继出现了奔腾、酷睿双核、i3、i5等处理器。因此一些学生认为该课程已经“过时”,没有什么用处。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微机内部组成复杂,要搞懂它的原理对实际工作没有多大作用,而且学起来困难,所以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⑵课程中知识点分散、零碎、多。一般情况下,教学中,重点知识不像其他科目,带有系统性,可以举一反三,高职学生对理论知识本来兴趣就不大,如果知识点再比较多,抽象性过强,学生学习起来就更没有兴趣。

⑶对微机中有关工作过程的教学重视不够。许多学生学了本课程后, 对微机的有关工作过程仍不清楚。

⑷课程的概念和专用名词多,如8086CPU内部结构中的AX、BX寄存器、汇编语言指令等,而且编程复杂,接口芯片多,学生不容易理解,且容易混淆。

⑸验证性实验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目标。

2 “简单化”、“兴趣化”与“实例化”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精选课程内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效地把一些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⑴教学注重“三基”,将基础知识“简单化”。所谓“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技能。《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为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应反映和吸收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概念和新方法,但作为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还应着重从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入手。首先要通过树立自信、反复提问等方法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基本工作机制及典型接口技术,确实掌握微型计算机到底是怎样构成的,它们又是怎样工作的,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扩展学习、网络学习去掌握微机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技术,最后,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教学等使学生掌握实际应用中需要的概念、原理。这样做不仅较符合人们从简单到复杂的阶梯型认识规律,也更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⑵改变课堂设计思路,备课时对课堂各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将课堂设计“兴趣化”。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中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知识、方法、技术和情感熔于一炉,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重组。作为备课内容的主要体现,教案设计应涵盖如下几个要素:

1)将专业的能力结构图进行分解,对每一个子能力再进行结构化,并细化到每一门课的每堂课。

2)明确课堂的教学点。明确教师的操作点和学生的掌握点。包括知识的重点、难点和运用点,也包括方法指导点、情绪协调点及个别调节点。

3)课堂信息量和课堂质量要保证。课堂上不仅要保证一定的信息量,而且要保证较大比例的与学生的互动量。

4)分析出学生的差异性。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设计应有不同程度、不同密度、不同进度的上、中、下三层设置。

5)教学程序注意多样性。采用课堂悬念、分组讨论等符合学生的求知心理的方法。

6)时刻进行教学反思。“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教师应对课堂的“有效程度”有清醒的认识,每堂课的课后都应有相应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及时更新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中。

⑶创建开放性实验环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及创造探索意识,将实验过程“实例化”。建立开放性的实验环境,就是允许学生结合课程学习及自己时间安排或兴趣爱好提出实验题目、设计实验方案或实验构想,并在一个较宽松的实验环境和可灵活选择的时间范围内(如周末或放假期间)完成。教师尽力创造条件引导和支持他们开展有意义的实验研究。对于其中具有创造性构想的学生及其实验成果,可给予相应的奖励(荣誉的或物质的)。同时,让学生参加一些技能大赛,在掌握技能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好课程实施者,更要做好课程开发的研究者。掌握并能运用富有职教特色的课程理论,是职业学校一线教师的基本功,也是职业教育教师的重要特色。

[参考文献]

[1]郭福洲.《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设计[J].电子世界,2012.01.

[2]王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创新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