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宣教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多媒体 入院宣教 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024-02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he hospital mission application experience
Gao Xiao-li,Yang Shao-na,ZhengDan
(Ruian People's Hospital,Ruian Zhejiang 325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Observe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ospital mission.Methods Random selection of 84 cases of first hospital patients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choose different way of doing mission respectively on the next day, after admission hospital mission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to hospital patients for evangelism effect assessment.Results Experimental contents fully grasp of hospital mission number and satisfaction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1).Conclusion Multimedia technique may improve hospital evangelism effect 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Multimedia Admission mission Application experience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服务范围的延伸,以及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深入,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入院宣教是护患双方沟通最初的平台,通过护士热情接待和亲切介绍,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使患者尽快进入病人角色,安心接受治疗[2]。满意的入院宣教效果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入院宣教的内容、方式、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我科开展多媒体集体宣教模式,改进了以往口头说教式的个体宣教,在继承传统护理宣教的优点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提高了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3月-2010年5月在我院内分泌科首次住院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20~66(50.13±11.33)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6例,高中15例、初中15例,小学6例;将2010年6月-2010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22~65(50.50±12.81)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5例,高中16例、初中15例,小学6例。 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条件:患者均非急诊,且神志清楚,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正常。
1.2 入院宣教内容和方法
1.2.1 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 我们结合以往的宣教模式,充分运用医院现有的现代化工具,在护理部和护士长的指导下,由我们自己的护士、病人共同拍摄真实照片、从网上搜索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图片,输入电脑运用PPT、Photoshop软件制作成多媒体宣教课件。
1.2.2 入院宣教内容 包括介绍病房环境、医院的规章制度,安全防范,个人物品保管注意事项, 特殊检查前的准备, 各种标本留取注意事项, 介绍主管医师、责任护士、科主任及护士长, 介绍床单位的设施、呼叫器、床档的使用,介绍常规工作时间及作息时间。
1.2.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 责任护士负责热情接待患者, 与患者进行亲切交谈, 通过交谈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家庭背景及心理状态的需求, 收集资料评估患者情况, 包括患者自理程度、文化程度、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心理情绪反应等。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入院宣教方法, 由责任护士采用一对一口头语言宣教,由于护士工作忙,重复次数多,只是机械式完成护理程序,介绍病室环境方式等非常刻板,人性化服务欠佳,宣教时间5-10分钟/次。实验组由相对固定护士负责每日下午在示教室进行多媒体集体宣教,护士与患者、患者家属之间互动交流,适时倾听患者的反应,教育时间充分,约20-30分钟/次,宣教结束后对宣教效果进行预估、反馈。
1.3 评价方法 我们把两组的评价工作均放在入院后第2天进行, 入院宣教内容掌握情况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别在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三个等级中选择一项打勾;入院宣教满意度评价由患者自己在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中选择一项打勾, 调查表当日收回。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百分率表示,评价结果应用统计学X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对入院宣教内容完全掌握例数的比较,见表1,实验组对入院宣教内容完全掌握的为40例,占95%;对照组对入院宣教内容完全掌握的为26例,占62%,经X2检验,P
表1两组患者宣教结果比较 n(%)
表2两组患者对入院宣教满意度比较 n(%)
3 讨论
3.1 以往的谈话式宣教,只是通过语言描述(如:如何保持病房整洁,标本放置何处等),存在概念抽象,内容繁多,速度过快,使患者难以理解和记忆。甚至有的护士拿着本子机械地念给病人听,不管病人反应如何,能否听清、听懂,能否接受,念完就算完成任务,显然达不到预期效果[3]。改进后的多媒体宣教资料形象贴切、生动、富有强烈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更具人性化,通过多媒体宣教的演示,原本用语言很难解释到位的概念和流程等内容,患者及家属“一看”就“懂了”。另一方面,由于采用的是集体宣教,有利于发挥患者的群体效应,宣教后病人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交朋友,使患者更快地适应环境,由于共同的经历使他们容易透露心声,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4],减少了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有利于患者自我的角色置换。入院第二天的评价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对入院宣教内容完全掌握的人数及满意率不同。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选择多媒体技术进行入院宣教,可以提高入院宣教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2 入院宣教的内容有一部分牵涉到医院的规章制度,如住院期间不可随意外出,病房内不可抽烟、酗酒等内容,对患者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容易引起患者的反感,但不论对于患者或医护人员来说,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亦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有效的入院宣教协助患者积极调整好心理状态,较快适应医院病室的环境,为后期配合治疗和护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在多媒体集体宣教环节上,医护人员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以病人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服务,既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又能达到满意的宣教效果,在收到良好入院宣教效果的同时,也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同时多媒体宣教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宣教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认真学习,积累经验,增强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7]。通过实施新的入院宣教模式,病人及家属对护士产生了信任感,护士也感受到了自身价值的体现,增强了病人及家属的防病、治病意识,提高了服务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唐红梅.乙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者的消化道隔离现状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6(01).
[2]沈翠琴.入院宣教流程图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76-77.
[3] 王传秀,周功霞,江连安,等.浅析入院宣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护理研究,2000,14(2):61-62.
[4]龚颜欢,钟翠娜.集体健康宣教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5,19(7):1271-1272.
[5]吴丽琴.做好入院宣教提高健康教育质量[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8):1245.
1.1关键内容宣传不到位目前,中医药博物馆所开展的中医药文化宣传内容中,还是以中国医学史为主线开展宣教工作,目标受众以国人为主。但是对于外籍人士而言,对于中医学的关键内容还涉猎甚少,这样就会导致宣教效果非常有限。这些关键内容包括:中医药文化的根源—易家、道家、儒家、佛家等;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气的一元论、阴阳、五行等学说;中医学的思维特征:整体思维与辨证思维等[3];此外,中医药学家对世界的贡献、中医对重大疾病的突出疗效等。
1.2体验少,说教多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语言沟通的障碍,很多中医药文化很难为外籍人士所理解,如果一味的进行口头的说教还不够,不能让其有切身的体验是很难让其信服的。现在的中医药博物馆体验、互动的项目比较少,如中医舌诊、目诊、色诊、脉诊、刮痧、针灸、拔罐等均比较少见。中医药博物馆与中医的养生保健场所或中医院的分离也可以说是一个先天的缺陷,使得外籍人士不能亲身体验中医药的诊疗过程与切实疗效。
1.3宣传媒介手段传统目前,大部分中医药博物馆还是采用传统的实物媒介进行中医药文化的宣教工作,现代媒介应用较少,这就给宣教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制约,一来导致受众获取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途径、机会大大减少,二来也导致宣传的效果不够理想,对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概念是难以用语言文字来宣教的[4],更不要说对有沟通障碍的外籍人士,其宣教效果可想而知。
1.4翻译水平阻碍跨文化沟通翻译水平是摆在中医药跨文化沟通前面的一条巨大鸿沟,目前的中医药博物馆外语人才储备较少。众所周知,中医药涉及很多哲学基础概念,还有中医自身的很多比较抽象的名词概念,要理解这些概念,别说外籍人士,就是生活在本土的中医本身对有的概念理解都比较困难,甚至还存在不同见解,要想将此类名词术语翻译出来谈何容易[5-6]。此外,中医药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语言比较含蓄,而包括英语在内的多数语言都属于低语境文化,比较直接,两者之间的沟通很容易产生误读、误解,造成一些沟通的障碍[7]。
2中医药博物馆开展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2.1加强主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融合了易家、道家、儒家、佛家等各家文化的精华,内容涵盖了哲学、天文、地理、数学、军事等多学科知识,其哲学基础为气的一元论、阴阳、五行等学说,其思维特征为整体思维与辨证思维,其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与医学模式逐步为现代医学所认可,而现代医学模式是众所周知的不断改错、不断修正,有理由相信现代医学模式最终将融入到中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中来。中医学是经过数千年实践的成熟医学体系,独自护佑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不只是平常的治病救人,还有治未病、抗击瘟疫等,均已载入史册。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需要的是我们要加强对自身的认知以增强自信。此外,民族的自卑感源于中国近现代的落后挨打,民众经不起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将落后的根源归咎于中华文化,其中也包括中医药文化[3]。然而我们回顾历史,在我国兴盛的近2000年中,随着中华文化圈的扩大,周边哪个不来主动学习中华文化、主动学习中医。现今我国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的崛起,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潮、学习中医的热潮一浪胜过一浪,我们没有时间再去自卑,需要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准备迎接这一浪潮。
2.2加强对外宣传的主动性中医药博物馆应该对中国文化、中医药文化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西方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情况,应该思索如何从“文化休克”到“文化适应”[8],通过文化适应开展主动宣传,不仅馆内要有精心策划的方案,包括培养专业的翻译,而不是临时借调的且中医药知识不够专业的翻译人员,详细的多语种的翻译说明等,还要思考、策划如何针对外国人士的宣教工作,将宣教工作拓展到海外,将宣教对象扩大到外国人士。只有提高认识、精心策划对外宣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守为攻,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范围,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2.3抓住主干,突出重点在中医药文化对外宣教中,应抓住中医药文化的主干,突出重点,提纲挈领地将中医药文化主体、中医药突出历史贡献、中医药突出疗效进行宣传。只有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不致于本末倒置,忽略根本。应该对中医与易家、中医与道家、中医与儒家等重点根源问题进行宣教,对中医学的气、阴阳、五行等哲学基础概念进行阐发,以及中医学的整体思维、辨证思维特征进行宣教。此外,突出医家,如葛洪、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均对中医学乃至世界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应对他们的贡献重点宣教。中医学对鼠疫、天花、流行性出血热等历史上的重大疫病均有突出贡献,现代中医对流脑、乙脑、非典等也有着突出贡献,还有很多疾病的中医疗效均非常显著,应当有重点地进行宣教,让外籍人士看得到真实的案例、切实的效果。
2.4增加互动体验项目在中医药博物馆的互动体验项目中,应该适当增加诸如舌诊体验项目,设置典型舌象模型,让参观者通过镜子来与模型相比较;设置目诊体验项目,将五轮学说形象化,也可通过设置典型目象模型,让参观者通过镜子来与模型相比较;面色体验项目也需要设置模型、镜子来让参观者进行体验;脉诊除了通过脉诊仪让参观者体验之外,还可由专业人士进行把脉问诊,让参观者体验中医脉学之奥妙;刮痧、针灸、拔罐等也应成为体验项目。此外,尚可让外籍人士体验特色中医药膳,可惜的是大多数的中医药博物馆并不具备药膳制作条件;中医养生太极拳、八段锦等也可现场教学,建议中医药博物馆与养生馆、药膳馆等联合经营,增加中医药文化的体验内容。中医药博物馆还应与中医诊疗机构联合,可以利用博物馆的闲置空间引进中医医疗保健机构,如果受条件限制,也应当通过实时视频将中医医疗机构的几个代表性门诊进行馆内直播。
2.5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开展宣传工作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论坛、微博、微信等开展中医药文化的跨空间宣教。各个博物馆可以根据自身力量开展上述工作,至少也应将自身主页设置多个语种,尽量详尽,有条件还可开展虚拟博物馆建设。此外,应该对中医中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通过制作光学模型、二维动画或三维模型等进行展示。2.6合众聚力,突破语言障碍为了突破语言翻译障碍,有识之士早已献计献谋,有的建议直接由自己培养既懂中医又懂外语的学生,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就与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联合培养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还有的主张将中医送出国外进修外语;也有的主张充分利用海外留学生,在其学成后利用其精通外语的基础,由这部分人开展中医的翻译工作,如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就读毕业的胡碧丽同学,她作为外籍人士,在中国学习多年后,对汉语、中医的掌握水平已远超出一般的研究生水平,还在广东省中医院出过门诊,可见其水平,如能由这样的人才进行中医的翻译工作,将使中医药对外传播具有跨越性意义[7]。
3结语
21世纪护理事业发展的四大趋势之一是:护理人员将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健康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将直接决定健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护生是未来护理队伍的中坚力量,重视其健康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培养实用型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要。如何在现有护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升其健康教育实践能力,是中职护理教育必须探索与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健康教育概述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轻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能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还可促进自我保护,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是无形的治疗和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也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最佳和最经济的手段,更是实现全球“人人健康”的核心策略,因此,国际上把健康教育作为“廉价的保健对策”大力推广、普及。
二、中职护生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职卫校健康教育培训力度明显不够
1.健康教育理念落后(1)我国的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科学规范的教学模式。(2)学校管理层未足够重视,专业教师健康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意识缺乏,教学重点仍然放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护理竞赛、资格考试、等级考试等方面,忽视了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2.健康教育培训体系空白(1)现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并未充分体现护理学科和中职教育的特色。(2)课程设置不全面,健康教育课时偏少,多为选修课或考查科目,专业实践无法保证。(3)教育与评价体系空白,目前国内中职卫校暂无统一标准,无章可循。
(二)中职护生健康教育实践能力严重不足
1.健康教育意识淡薄(1)大部分中职护生未能正确掌握健康教育的内涵与意义,也未能深刻理解当代护士角色的多元化,导致教育者角色缺如。(2)部分中职护生缺乏整体护理观念,主动服务意识、主动宣教意识淡薄,参与性、自觉性、积极性普遍不高。
2.健康教育水平低下(1)中职护生学历偏低,知识结构单一,跨学科知识匮乏,综合素质较差。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生搬硬套,不懂融会贯通。(2)缺乏护患沟通技巧,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言语生硬无情感,说服力不强,不会察言观色,找不到交流切入点,找不到话题与共鸣,沟通时间、地点、方法不宜等,从而影响沟通效果。(3)缺乏实践经验,多为“纸上谈兵”。宣教内容简单陈旧,宣教方式呆板僵化。护生常常照本宣科,苍白空洞,病人往往置若罔闻、视若无睹。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收效甚微。
三、中职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加大健康教育培训力度
1、转变教学理念(1)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健康教育质量,必须从教育入手,从学校抓起,从护生抓起。学校领导、专业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完善自身综合素质,注重言传身教,以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2)建立教育与评价体系,确保健康教育工作持续、稳定、有效进行。制订教学计划,扩充知识体系,开设健康教育课程,调整课时分配,完善评价机制,采取患者评价、自我评价、专业评价三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3)重视课程设计,如怎样了解患者、以思维为导向的学习方法、设计宣教方案、创造良好的宣教环境,准备宣教资料、现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能力评价等。(4)倡导护理人文素质教育,践行人文精神,注重相关学科(如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2、改进教学方法 应不拘形式、勇于创新,推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病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激发护生学习热情,使其“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拓展教学场地 大力开辟第二课堂,从课堂从学校走向临床走向社区走向社会,从单纯单调的讲授走向生动形象的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时实地实效实践教学,如积极开展母婴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综合医院等单位的义诊、见习、健康咨询等,指导护生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勤于观察、勤于发现、勤于分析、勤于解决各种健康问题,并能动态评价效果,及时调整宣教方案。
(二)强化健康教育专题培训
1、健康教育课程培训(1)介绍健康教育的概念、目的、意义、步骤、内容、方法等。(2)聘请护理专家、专科护士定期开展主题讲座、学术沙龙、研讨会等专业指导或一对一辅导。(3)制定标准化专科健康教育计划,并装订成册,便于护生理解、记忆。主要包括入院介绍、疾病知识、用药指导、检查及手术指导、康复训练、出院指导等内容。
2、健康教育实践技能培训(1)强化健康教育意识 帮助护生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大护理观”,强化角色意识、教育意识、服务意识、自觉意识、责任意识,理解护士角色的多元化,理解健康教育的内涵与意义,促进护生自觉以健康教育为己任,且贯穿于护理始终。(2)掌握护患沟通技巧 面对不同疾病、年龄、心理、文化和社会背景的服务对象,护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沟通技巧,方可顺利开展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仪表端庄,面带微笑,多使用安慰性、鼓励性语言,注意语言的情感性,语气语调恰当,适时适度,努力营造温馨的交流氛围。(3)少量多次,循序渐进 精选宣教内容,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切忌强塞硬灌、囫囵吞枣,否则易致患者遗忘与反感,必要时可以反复强化。
四、小结
健康教育能力是护士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必备基本素质,也是衡量实用型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要指标,因此,健康教育培训工作任重道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本文以提高中职护生健康教育实践能力为切入点,分析主要问题、寻求有效策略,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突破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的局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实用型高素质护理人才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与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志英.社区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14,(19):114-115.
【摘要】 探讨在对老年住院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9600例老年患者(男7200例,女2400例)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00例患者病情均得到相应的控制。出院随访护理满意率99%。结论:对老年住院病人实施良好的健康教育可缩减病程,促进康复。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老年; 住院病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将发展中国家年龄≥60岁的人称为老年人[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我科自创办心脑血管专科以来,收治患者95%为老年患者,是个名符其实的老年病人科室。老年患者记忆力差,认知减退,且大多数老年人文化层次不高。为了提高我科住院老年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加强其家属对老年人的照顾能力和配合治疗意识,促进老年病人早日康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6年始,对老年住院病人开展了健康教育,并取得满意成效。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10月创办心脑血管专科以来,已收治老年病人约9600人,其中男7200例,女2400例。年龄60-95岁,平均年龄70岁。病程7-15天。其中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冠心病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1.2 方法
1.2.1 口头讲解
1.2.1.1 由接诊护士和责任班护士对新住院老年病人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耐心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介绍同病房的其他病人,让老年住院病人减少陌生感、孤独感、初步了解住院环境。
1.2.1.2 在治疗和护理操作中随时解答老年患者的疑问,让老年病人对所患疾病有正确、科学的认识,去除心理负担,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
1.2.1.3 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每周五组织住院老年病人和家属参加病人座谈会,对本科室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常见病的基础知识进行宣教。让患者互相交流,增加康复的信心。
1.2.2 图文宣教
1.2.2.1 在病人入院时,发放健康教育小册,介绍本科室的人员组成,科室特点,联系方式,及本科室常见病的基本防治方法,治疗措施,用药注意事项等。小册图文并茂,字体较大,文字说明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让每个住院老年病人都能看清,看懂。
1.2.2.2 在病室走廊设健康教育宣教栏,每周对一种心脑血管病病进行宣教。介绍可活动的老年病人或康复期老年病人走出病房,到宣教栏阅读健康知识。
2.内容
2.1 向老年住院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措施。解释各项医疗,护理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
2.2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各种标本的采集方法,所用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服药的注意事项。
2.3 宣教心理因素与老年疾病的关系,减轻老年病人的心理压力。合理调整老年病人的饮食,配合治疗。并及时修改康复训练计划。
2.4 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加住院老年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让每个老年患者都能了解常见老年病的防治,护理及急救。改变某些陋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2.5 对即将出院的老年病人和家属进行详细、具体的出院指导。
3.执行
3.1 住院老年病人多较悲观,在心理上突出表现无价值感和孤独感[2]。情绪上较为任性,迫切需要他人,特别是来自家庭的关心。在进行健康宣教时,应尽量取得家属的配合,利用良好的家庭关系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3.2 与老年病人交流应恰当使用敬语和谦语,态度要耐心,温和,不厌其烦,尽量多用安慰,鼓励的语言,避免刺激,消极性的语言。
3.3 老年患者均存在记忆力、感官功能及反应速度的减退,在进行宣教时,应适当提高音量,放缓语速,吐词清楚,一项内容可重复几遍。
3.4 灵活掌握宣教时间,分清主次,宣教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老年人疲惫。首先讲解老年病人最想了解的内容。对于危重病人应首先给予心理支持,减轻病人紧张焦虑情绪。出院老年病人的健康宣教则应提前1-2天开始进行,不要等到出院时才匆忙向病人进行宣教。
3.5 对老年病人进行健康宣教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对于目前病人还不能接受或不应该让病人知道的内容,不宜马上进行,以免老年病人在精神上不能接受,甚至精神崩溃,不利于康复[3]。
3.6 对住院老年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避免不成熟的建议、承诺,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4]。态度应和蔼,真诚,语言通俗易懂,重点突出。
4.体会
4.1 健康教育丰富了老年病人的住院生活,护患间的沟通促进了双方的了解,让老年病人的情感有所寄托,减少了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感和焦虑情绪,和谐了医患关系。
4.2 健康教育可促进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从而得到他们的配合。共同帮助老年患者理解治疗中的一些新概念及治疗方法。并可利用家属对患者生活习惯的熟悉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
4.3 通过有效健康教育能使病人家属了解老年人常见病的发病原因、症状、预防、紧急处理办法等知识。从而做好预防措施,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
4.4 健康教育能调动老年病人的主观能动性,调节病人情绪,帮助病人变消极被动情绪为积极乐观情绪,有利于病人心理健康。同时激励护士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形象。
5.小结
我科开展健康教育以来,深得老年病人喜爱,和谐了医患关系。增加了老年患者防病治病知识,减轻了老年病人身体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压力,让他们能正确面对现实,坚定康复信心。减少了平均住院天数。另一方面,健康教育的开展让护士更好地发挥了自身作用,增加了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 胡佩诚 老年病人的护理 医学心理学
[2] 史美珍 老年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实施体会 山西护理杂志[C] 2009年第4期第14卷
1 全科团队的概念
全科团队是一支由家庭医生、社区医生、社区护士、乡村医生组成的服务团队。每个团队管辖2~3个村委,每月固定日期进行集中式服务。所谓集中式服务就是把单位社区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集中起来进行血糖检测随访、用药指导、疾病咨询、健康教育。近3年来,通过团队干预进行集中式服务后,辖区内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有效管理。
2 社区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2.1依从性的概念 依从性,又可称遵医性、顺应性、顺从性和一致性,是指患者遵从医嘱或治疗建议的程度。
2.2团队干预前社区糖尿病患者对疾病与治疗知识认知情况 ①李静[2]调查发现,不同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的糖尿病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不足。其中49%的患者对糖尿病的发生、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以及疾病的转归缺乏足够的认识。②社区糖尿病患者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相关药物知识,其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医护人员对疾病以及坚持服药的必要性及药物的不良反应交代不清,导致患者惧怕或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而擅自停药或改药,造成依从性差。?部分患者对自己的健康重视度不够,缺乏坚持治疗的意识,如认为反正已经患病了,再做什么也晚了,由此导致其服药不依从,尤其在家务劳动忙碌期间。?多数社区患者文化水平较低,接受各种新知识与新概念较慢,他们常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的治疗知识,导致服药错误。
2.3服药的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Bandura提出,它是指人们对自己成功地实施和完成某个行为目标或应付某种困难情境能力的信心。Bandura认为,具有较高自我效能的患者常能很好地执行相关的任务或行为。有研究表示自我效能高的患者能更好地遵从治疗方案。但是,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程度不高,所以要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必须提高其自我效能。
2.4心理状况 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长且难以治愈,一旦长期血糖控制不良,还会发生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引起身体残障,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调查显示32%的糖尿病患者伴有抑郁症状,尤其是血糖控制情况并不理想者[3]。而抑郁患者对治疗与护理措施的依从性较差,严重者可表现为拒食和拒药,不利于病情控制。
2.5药物的不良反应 一些降糖药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某些患者于服药后可出现低血糖、胃肠道不适、恶心、腹痛和腹泻等症状。药物不良反应带来的不适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从而导致其不愿服用药物。
3 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措施
3.1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 良好的医护患关系是医护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患者的依从性常与医护患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融洽的医护患关系可产生良好的心理气氛和情绪反应,促使患者遵循治疗方案。如果医护患间没有充分地交流,没有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就难以促使患者建立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因此,团队成员在集中式服务时应针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并结合其知识层次和性格,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
3.2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教育有效性 糖尿病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相关知识是影响其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显示[1],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的患者,其依从性明显优于未接受糖尿病教育者。因此,积极开展糖尿病教育,使患者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在实施健康教育时,根据不同患者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治疗护理服务中,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健康教育服务。由于社区糖尿病患者相对来说文化水平较低,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差,所以口头宣教是最主要、最常用的健康教育方式。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可用医学术语,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则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教。而书面形式,其主要针对文化程度较高、理解能力较好的患者,通过发放各种健康教育的小册子,开办宣教栏,定期更换宣教栏的内容进行。对于认知功能减退和记忆力差的患者,在反复强调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应做好书面的指导。也可采用图片、文字与实物相结合以及讲授、示范与讨论结合的方式,提高患者对教育内容的理解程度,达到能熟记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及注意事项。
3.3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个体的自我效能是其行为的决定因素,所以,要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应考虑其服药的自我效能。Bandura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与其行为水平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关系,个体的自我效能可通过成功的体验、言语劝说、角色榜样以及正性情绪得以获取或提高。研究发现,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督促可以明显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4]。因此,对于社区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的过程中,可通过监测并及时反馈血糖控制水平让患者感受到成功,以此促进患者继续坚持服药。此外,团队在进行健康教育或家访时适时地实施口头劝说或提供他人的成功经验,也可帮助患者建立按医嘱用药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治疗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是决定其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不仅与其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有关,还受到患者对疾病与治疗知识、信念、心理状况以及患者所能得到的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团队在干预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以及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措施,并可通过这些措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李映兰、吴香平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07,15(9):743-746.
[2]李静,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原因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