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红色资源;思修;法律基础;实践;思考
教师在思修与法律基础的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注重资料的选择,把握好教学的要求,依照“三贴近”的原则,让大学生参观红色基地、研究红色文化以及观赏红色影视等,从而将红色资源充分融入思修与法律基础课堂中,使学生的思想取得有效的进步。
一、红色资源融入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意义
1.有助于了解革命历史
红色资源是极为宝贵的历史财富,具有广泛分布的特点,因而能够帮助大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红色资源。在当代,红色资源的利用与开展,已经不仅局限于对于物品的摆放与陈列,而是能够有效利用现代技术再现当年的历史环境,以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缩短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感,并有效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感。
2.有助于发扬优秀传统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与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既有对于理想情操的赞美也有对于人文内涵的阐释。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历史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但人们对于革命历史绝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
新的时代有新的挑战,应不断提升大学生对于科学的追求,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全面继承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使大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红色资源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财富,其中的精神财富是难以估量的。虽然历史已去,但优秀的历史文化还需要传承弘扬,对于其中的革命精神以及前辈的高尚情操,更值得我们学习,并要将红色记忆深刻烙进脑海中。红色资源融入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有助于学生了解革命传统,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它作为大学生的道德坚守以及价值追求,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而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虽然多数大学生肯定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但是却少有大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就成了难点。为此,应充分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途径。
对于红色资源融入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师可以利用现场教学的方式,带领大学生进行参观与体验,将思修的教学与红色资源有效结合,使大学生的生活能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使大学生能够充分践行人生观、历史观以及价值观,进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识。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能够有效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使大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红色资源融入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路径
红色资源融入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应以红色资源为出发点进行有效的教学研究,必须发扬创新思想,实现丰富多彩的红色资源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身到课堂学习中,并彰显出红色资源教学独一无二的魅力。具体内容体现如下:
1.参观红色基地
红色基地,即革命遗址、纪念馆以及历史博物馆等。随着政府对红色旅游业的大力支持,红色基地被广泛开发和利用。在红色资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这一点,将红色资源与思修的内容有效结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红色基地,使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对于革命历史有进一步地了解,并且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历史文化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这类活动的时候必须得到相关部门与单位的支持和配合。学校要增强与红色基地之间的合作关系,共同建设教学实践基地。在带领学生参观红色基地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邀请该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讲解,也可以由教师自己对学生进行讲解,不管是哪种方式,其目的都在于促进学生对于历史革命的了解,让学生在观看大量历史资料以及图片的过程中珍惜现在的生活,铭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使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得以提升。
2.体验红色生活
由于生活条件的优越,大学生很难对这种红色革命生活产生有效概念。对此,教师可以组织相关活动,带领学生体验红色生活,如举办“做一天”等活动,让学生穿上军装,唱上军歌,吃上军饭,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能感受到当年的艰苦,对于艰苦的生活能够有较深的感受,从而更好地了解与体验当年的峥嵘岁月。
例如,在学生体验红色生活时,教师应与地方食堂合作设立红色食堂,让食堂制作出红米饭、萝卜粥等革命食物,让学生感受到当年生活的不易,从而更好地珍惜现在的生活。另外,教师应在此过程中联系历史事件,使学生的爱国精神得以充分激发,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
3.观看红色影视
红色影视是指以红色革命历史与人物作为题材的电影或是电视剧作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新一代的电影人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保留原红色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对影视剧的内容进行了创新,使剧情变得紧张而精彩,充分提升观众的观看热情。因此,可以借助影视剧的播放,帮助学生了解红色历史。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更容易将感情投入进去,有助于塑造良好品格。影片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出观后感,学生在写观后感时能够对影片再度回味,从而加深对红色影片的了解,进而促进自身对于红色资源内容的学习。
例如,近几年制作的《亮剑》《建国大业》等影视作品,都深受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年轻的观众群体。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影视剧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升华自身对革命历史的情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
三、总结
总而言之,通过红色资源融入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对红色革命历史的了解,深刻感受革命前辈的不易,从而珍惜现代生活。教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创新工作模式,充分将红色资料融入思修與法律基础课程中,带领学生体验红色生活、观看红色影视剧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作者:谭雅颖
参考文献:
[1]黄小敏.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2]敖民.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与考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4):13-14..
[3]聂国林.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效实现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辅导;辅导员;课程学习思考
如何在就业的洪流中为毕业生大军点亮明灯,如何更加有效而及时地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互相了解的平台,这些都是摆在高校就业工作人员面前亟待探索与解决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就业指导,诸如全校性的就业讲座、就业政策指导、就业形势分析以及大量的手续性、事务性咨询,在我国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遇冷的现实状况下,很难取得很好的效果,高校学生的职业发展辅导面临着一些需要进一步分析解决的问题。本文无意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仅就近期读《大学生职业辅导理论与方法》一书的部分内容进行一点个人思考。
一、从“就业指导”到“职业辅导”:应充分认识大学生职业辅导的长期性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大学生职业辅导都不应该有一个固定化的思维模式或理解范式,相反,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赋予职业与劳动分工的差异性变化决定了大学生职业辅导总体上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给大学生职业辅导以符合当今时代和具体世情国情的全新的理解和认识,对于职业辅导主体开展具体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我认为,如果将就业指导定义为从就业的目的出发,对于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各个方面进行指导,那么指导时间在很大程度上被局限在大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因为很明显,从字面理解“就业”这一行为是“毕业”的后延动作。在这一命题下所配套的“指导”便成为一个临时性的行为,只能通过短暂、有限的推动寄予对“就业”这一任务产生作用,由此产生的作用与影响的程度之轻是可以预见的。国内高校将职业辅导作为找工作的一种手段,使得职业辅导被蒙上工具性、实操性和阶段性色彩,职业辅导停留在毕业阶段的择业指导,这种“问题式”指导忽视了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与“就业”不同,美国著名职业生涯大师格林豪斯认为,职业是“贯穿于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与工作相关的经历的组合”。
既然职业是一个周期与经历的组合,那么它应该是长期的、内涵丰富的。舒伯同样认为,在人一生的生涯发展中,各个阶段同样要面对成长、试探、决定、保持和衰退的问题,因而形成“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的循环。 这进一步佐证了职业生涯的长期性与阶段性,是“就业”所不能覆盖的。因此,大学生的职业辅导不仅要变阶段性的择业指导为全程化的职业辅导,还要将单一性的指导方式转变为复合型、发展型的辅导模式。无论是在职业辅导的理念、方式方法、形式、还是在辅导的内容、平台上都应该实施最科学的策略,努力构筑全方位的职业发展体系,并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
二、不只是“个别化行为”:更高角度定位大学生职业辅导的重要性
事实上,现代教育不可能不顾及学生的现实诉求。职业辅导的重要性之所以在现代社会当中越来越得到凸显,从其本源来说,乃是人的生存发展这一具有的“物质前提第一性”存在的根本性印映。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生职业辅导已经是高等学校学生辅导类别当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教学[1997]6号),提出了高等学校的8项主要职责,其中第5项就是“开展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并指出“毕业生就业指导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可以说,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与其说大学生职业辅导是面对各个不同学生的“个人性问题”,倒不如说是一个立足当代、着眼全局、面向未来的“公共性问题”。
【关键词】历史学科能力 历史阅读理解能力 中考 历史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4-0097-0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重视学生学科的能力培养已成为共识。具体到历史学科能力,虽然不同的历史教育家和学者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认知有不同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和观点在认识问题的观点和角度存在差异,但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完成历史学习的关键。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培养那些历史学科能力?怎么培养这些能力?笔者认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应着重培养历史阅读理解能力,而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应坚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依托教材提高学生历史阅读的理解能力。
一 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最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的发展都与阅读能力有关,可以说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中学各学科教学中都要培养的一种能力。
历史事实本身已经过去,无法重演,不能直接观察,历史学习只能通过接触历史资料(如图片、音频、视频、实物、著作等),从中获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从特定的历史资料中获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形成较为科学、准确地认识史料深刻内涵的能力”就是本文所说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不同的历史教育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历史学科能力的结构有不同的看法。虽然他们在建立历史学科能力结构体系时不一定明确提出“历史阅读理解能力”,但是都涉及了“阅读历史资料”“获取有价值历史信息”的能力。毋庸置疑,历史阅读理解能力也是中学历史学科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
二 提高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应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初中历史能力培养的出发点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能力目标,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能力要求。而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的“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方面明确提出“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等要求。在“方法与过程”方面也提出“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的要求。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归纳”“认识”等行为动词,作为对阅读理解层次的要求,可见,提高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 提高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应对中考历史考试的关键
中考命题强调能力立意,重视能力考查,是近年来各地区中考历史考试的一大特点。以陕西为例,近年来,陕西中考历史考试采用政史合卷,形式为开卷考试。试题类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探究性题目。试题多为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的情景材料不拘泥于教材,而问题设计又是紧扣材料开展的。因此,阅读理解材料与问题是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关键性一步。
另外,受到考试时间局限、题量局限(中考政史合卷分值为100分,历史只占40分,而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考试时间总计为100分钟),陕西中考历史试题情景材料量多,阅读难度大,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许多考生中考历史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就是阅读障碍。因此,提高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应对中考历史考试的关键措施。
四 历史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应坚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正如赵桓烈所说,“能力是学习者主体自身的一种学习本领,必须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才能获取”“单纯的灌输是绝对培养不出来能力的”。但是在能力培养中绝对不能忽视,更不能放弃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学生历史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技巧的获得方面的指导作用明显。另外,初中学生心理正处于半成熟状态,对老师有依赖性,学习缺乏自觉性,自主学习能力欠缺。要提高初中生历史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应该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指导。
五 历史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应以教材为依托
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也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初中生学生接触的历史阅读材料首先是教材。教师应从教材出发,以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具体可以做以下尝试:
1.从目录入手
读书首先看到的就是目录。历史课本的目录主要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而编排的,它既是全书的缩影和提纲,又是教材高度集中的反映,是学生了解教材最重要的线索。阅读目录,就大体上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线索,以及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2.善用单元导言、课文标题
单元导言、课文标题是对应单元和课文的高度概括,透过它,可以了解单元、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单元导言、课文的标题入手进行阅读,有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另外,如果能善用单元导言、课文标题,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学习华东师范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人类起源与上古文明》前,首先引导学生从阅读导言开始,即“人类的历史悠远而漫长。自人类起源至今,至少已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阅读这段导言内容后,然后提问“人类起源至今,至少有多少年历史?”“人类史上,上古文明和最早的国家出现在什么时候,在哪里?”通过对导言的阅读和思考,学生很快就能够理解人类的历史悠久而漫长。同样,在学习《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时,教师先板书课题,学生就迅速地了解到本课主要学习内容是“人类史前时期历史”。教师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从课题中产生疑问:史前时期指的是什么时期?史前时期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从而自然而然地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产生求知欲望。
3.全面准确地解读课文
现在的历史教材都是图文并茂,史料较丰富,大小字相间,可读性强。这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教材运用大量的原始资料,又用图示和表格等多种表现手法,展现了纵横交错的史实,指导学生全面解读课文,能够在了解历史史实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小字部分围绕课文的正文部分,或补充说明,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或起到例证作用。教师课堂授课时,还应对小字部分的内涵进行认真的研究,适时、合理、多层次地将有关小字部分渗透于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小字内容,对学生理解或增加历史知识、发展智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4.适度扩充教材
不可否认,许多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欠缺,阅读量太少也是重要原因。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依据教材指教,但是不能仅局限于教材,而应该充分利用书籍、网络资源,适度扩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获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对应对中考历史开卷考试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一生的成长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王耘主编.初中历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张保华主编.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专升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赵恒烈.中学历史学科能力培养中的几点看法[J].历史教学,1995(11)
[5]叶小兵.关于中学历史学科能力的研究[J].历史教学,1996(3)
关键词:高职 新生 入学教育 内容 方法
新生入学后,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如何尽快了解高职院校概况及专业培养情况,熟悉大学的教学和学习特点,是学校、家长和学生非常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恰恰也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1]。
1、高职类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生入学教育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自觉、主动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处理好各种关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1.1 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生入学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时期。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使其认识和了解所在学校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理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高等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1.2 是我国高职教育理论的一次宣传。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强[1]。通过入学教育介绍我国高职教育的概念,认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理解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意义和国内外高职教育发展状况,使高职类新生进一步明确身份、找准学习目标、确定发展方向奠定基础。
1.3 是高职新生了解学校人文历史的一扇窗。
高职新生不仅是角色和身份的转变,还要面对全新的学校和生活环境,通过入学教育介绍所在学校基本情况、专业发展和成就、所处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水平和民风民俗文化,可使新生尽快熟悉陌生的环境。
1.4 是高职新生了解专业特色和课程设置、进行职业规划的一堂课
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可以使高职新生了解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就业岗位、技能要求、课程设置,在入学时即可进行初步的自我职业规划,明确自身未来来的发展方向。
2、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内容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组成的一个部分,高职新生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选择主动或被动的接受高职教育,基于高职新生的特点,确定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是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
2.1 高职新生的特点
2.1.1强烈的失落感。这对于那些自认为高考失误不得不进入高职院校的新生,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2.1.2专业思想不稳定。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因而造成高职院校新生“学职不爱职”的思想。
2.1.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这是因为我国中学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而职业教育是一种应用型、技能型教育,使得许多新生走进高职院校后对学习方式、方法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落、自卑、茫然等消极情绪。
2.1.4恐惧感和孤独感,这是由于新生对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压力,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将会对新生今后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2.2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内容
2.1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理论
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个内容就是要让新同学认清形势,准确定位,充分认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认识高职教育与普通的高等教育在生源渠道、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培养方式上的区别[2]。理解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的合理分布、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的重大意义[3]。从而使新生建立信心,消除或减轻失落感,坚定学习信念,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
2.2大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和荣辱观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大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和荣辱观教育是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使新同学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觉遵守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遵循学生守则,理解和掌握学校奖惩制度和学生评价指标体系,规范高职大学生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为创造稳定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奠定基础。
2.2高职学校及所在区域的历史、经济和文化
就读高职学校,不仅是一次角色和身份的转变,更要面临适应陌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挑战。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对学校发展历史、所取得成就、专业发展状况、教学名师和学校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历史、民风民俗介绍,使新生恐惧感和孤独感,尽快融入和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3高职学习的特点
高职新生的学习是在确定了基本专业方向后进行的,其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强。高职专业的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注重实践技能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适应大学学习自主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新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进而了解大学的教学和学习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为顺利完成学业做好准备。
2.4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
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成功与否还有一关键要素就是要求新生认知自己所学的专业及培养目标。通过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课程设置与选择、专业的地位和发展前景、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就业方向和工种,使新生对所学专业产生浓厚兴趣,稳定其专业思想,增强学习动力。
2.5职业生涯规划
一直以来,“学而优则仕”、就业求安稳的传统观念仍然影响着不少高职的学生。新生入学教育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观念教育,使得学生的定位从‘天之骄子’、精英层面下移到社会普通劳动者的层面,增强就业危机意识的灌输,促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多考证、多锻炼、多实践,拓宽就业视野,有合理的职业规划,早日确定人生目标,填补高考后出现的目标空白。
3、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方法
3.1 在军训中迈好大学生活第一步
军训不仅锻炼新生的体格,更重要的是磨砺他们的意志。在新生进校后及时开展军训,严格的军事纪律和军事训练能重塑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新生改掉许多不良的习性。
3.2 专题讲座---专注本校特色,加强制度教育。
专注本校特色,开展两次左右以学校及所在区域的历史、经济和文化以及大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和荣辱观的专题讲座,进行学校和专业宣传,使学生尽快消除陌生感,爱校如家;同时,尽快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熟悉校纪校规,让新生养成把遵守规章制度当做一种习惯,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3.3 参观学习,亲身体会职业岗位特点,了解专业特色。
通过到一些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具有专业特色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的方式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新生获得真实的职业情境体验,加上一些专业人士对专业发展前景和社会需求情况介绍,使新生真正了解专业特色和人才需求状况,明确学习目标和发展奋斗方向,提高专业学习兴趣。
3.4发挥学生团体自主性,做好新老生经验交流。
通过院系学生会自主开展新老生经验交流,让就职于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优秀毕业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事迹说服教育新生,可以为高职新生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较早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为高职新生明确了学习方向,树立了奋斗目标。
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质量,结合高职新生特点,合理配置入学教育内容,采用科学、生动有效的教育方法,是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高职新生入学教育读本》樊流语 甘肃文化出版社
[2]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问题 对策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述
马克思认为:“一切历史活动,归根结底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也只有通过人的认知和创新实践活动才得以推动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既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长远需要,也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形式,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开展了近四十年,每年约有数十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
1、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重视不够
目前,部分院校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深远的现实意义认识不足,将其简单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的过程设计。部分学校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大学生群体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只是开开眼界,增长点知识。二是高等教育投资机制的变革使得学校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趋于收缩状态,难以满足更广泛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三是部分高校师生的科研水平和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很难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引不起社会实践单位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实践话动的广泛开展。
2、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
据统计,相当一部分学校把社会实践当作搞“运动”一样,每年6―9月抓一抓,然后就放下;实践活动的主题每年随上级主管部门发文而定;实践的组织管理,除了团委和各院系外,其它部门只是流于形式,尚未形式规范化管理。由于投人少,经费短缺,许多学校难以组织大规模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大多数以分散返乡调查实践为主。
3、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环节薄弱
多数高校没有自己的社会实践基地,这造成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时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推广,也不利于实践活动的不断创新。缺乏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需花大量精力四处奔波寻找社会实践场所,直接影响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缺乏针对性
很多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往往局限于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支教扫盲等形式,仍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而缺乏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改革与创新。内容方面则是空泛不丰富,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不能学以致用,没有针对社会实际,与社会热点结合不紧密。很对院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仍然存在宣传得多,实际做得少,假期响应号召临时做得多,平时坚持经常主动做得少的现象。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和宣传力度
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把社会实践纳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作为一项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的工作,在人员、经费上予以充分的保证,确保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宣传这项活动对大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保证这项活动能健康、顺利、持久地开展下去。
2、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管理制度
首先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领导,设立对内组织和对外联络的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其次要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制定与大学生各学习阶段和各专业特点相适应、系统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并编写教程,规定实践课时数、学分,规定实践目的、任务、内容、形式和要求,配备专门指导教师,使之成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并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各种评优评奖挂钩。对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师,应制定鼓励政策,把社会实践工作与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同等看待,并与教师职称评定、评优挂起钩来。最后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并给予适当的奖惩。
3、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
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应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与专业相结合。通过在基地的实践,既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又提高实践能力。二是要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如为了使大学生深刻地接受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可以选择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地方作为实践基地。三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振兴地方经济结合起来。一方面,基地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场所,另一方面,基地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同时,利用基地的便利条件,帮助地方解决了科技难题,体现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只有这样,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才能既利于学生思想和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建设,最后达到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4、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社会实践本身就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社会实践环节的管理各级各类的学校一般都有专门的制度或具体的规定,高等教育法规,中央的文件也明确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作为我们基层组织部门,更应该从更加详细的方面开展工作,比如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领导实施机构,按照课题研究的方式设立社会实践项目的申报制度,社团组织制度,导师指导制度,经费扶持制度,实践成果考核制度等,特别是激励机制,对于富有创新,而且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项目给予综合测评加分,提高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