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教学主要特点

体育教学主要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教学主要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教学主要特点

体育教学主要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文化;体育教学;构建策略

高职的体育教学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在体育教学上的改革已有一段时间,但是结合优秀的体育文化建设的体育教学改革还未有突破性成就。因此,笔者主要针对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一、高职体育文化的特殊含义及特点

(一)高职体育文化的特殊含义

高职学校的体育文化既有别于中学的体育文化又有别于大学的体育文化。它是在高职这一特殊的学校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广义的体育文化是师生员工在学校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工作等体育活动形式中所形成的思想行动内容的总和。狭义的体育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导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体育道德、体育思想、体育精神、体育道德观念、体育价值观念等。它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体育竞技、体育教学等形式表现出来。

(二)高职体育文化的主要特点

高职体育文化的主要特点有:鲜明的导向性,高度的开放性,深度地教育性,科学准确的定位,教育的传递性。鲜明的导向性是指在高职的体育教学中一直贯彻着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实行全民健身计划。

高度的开放性是指高职学校实施的大多是开放性教学。师生受到的体育文化思想多种多样。不仅有乐意接受的,也有十分反感百般阻挠的。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下,高职体育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呈现出高度的开放性。

深度地教育性是指在体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体育教学是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方式。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教学,体育教学都是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

科学准确地定位是指高职的体育文化教育根据高职师生的特点进行的针对性教育。体育设施,师资力量,图书资料等体育文化构建元素都与高校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又不同于中学。因此,它拥有自我特定的地位,有利于高职学校建设拥有自我层次的独特的情感追求与品位追求的特色体育文化。教育的传递性主要是指体育教育具有终身性,而体育文化又具有健身和文化传递的功能。

受过体育教学的人会在自我体育文化形成之后影响身边的使之也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

二、构建优秀体育文化的体育教学措施

(一)优化教学管理模式,革新体育教学内容

为了满足优秀的体育文化建设的需要,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高职体育教学必须根据学生兴趣进行适当的改革。不仅是体育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而且还要对体育教学的内容进行革新。在新的规范化、法制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下,规范体育活动和体育竞技。对学生展开的是积极科学的体育教育,有利于促使学生开展高品质、高品位的体育文化活动。同时,使体育教学集技能教学与兴趣教学于一体,让学生在感兴趣又放松的同时获得相应的体育技能。另外,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体育技能基础情况、锻炼习惯等等进行分别对待,采取分组分层次小组教学法,使得体育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课程。这样才能在体育教学中有效融入体育文化的观念,对学生的体育文化观念进行教育和影响,达到优秀体育文化构建的目的。

(二)宣传与活动并行,理论结合实践

社团是高校建设体育文化的方式之一,高职院校也可以借鉴,组办一些健身俱乐部,鼓舞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在增强自我身体素质的同时亲身感受体育文化。建设体育俱乐部必须在领导的重视下,大势宣传让学生能够投身进来。然后,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健身兴趣,并在锻炼活动对学生进行身心的影响从而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逐个教育使得整个高职校园形成体育锻炼热,达到体育文化建设的目的。体育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育文化构建具有深远性的特点,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对体育文化构建的影响都是着眼于长远利益,极具时代意义。

(三)承办各类体育赛事,丰富学校体育文化

出了常规的体育教学之外,举办体育文化节或者承办其他单位的一些体育文化活动都有利于学校体育文化的构建。体育文化节参加人数多,运动员激情高。这不仅可以使学生积极进行锻炼而且能够让学生在体育竞技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切实理解体育文化精神。例如:“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更高、更快、更强”等体育文化的真正含义。

另外,通过承办一些公益性质的体育娱乐活动,可以充分利用明星的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带动更多的学生对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以丰富校园的体育文化生活,构建具有高水平的优秀体育文化。

三、结论

高职时期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阶段,优秀的文化会给学生造成终身性的影响。体育文化是大众性文化队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十分积极的影响。通过体育教学能够将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引向科学、正确的方向,帮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适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体育教学主要特点范文第2篇

一、大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其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体育教学与一般课程的教学不同之处在于一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而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和体育锻炼的技术、技能,主要还要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使其熟练掌握各种体育技能,锻炼其身体,增强其体质。由此可见,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是:

1、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技术、技能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

学生学习体育这门课程。最终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建设祖国。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是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以及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就决定了体育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将体育的技术经过反复实践而转化为技能。同时促使学生掌握锻炼方法。当然,还要学习体育科学知识,以指导身体锻炼。

2、体育教学以机体参与活动为特征

和文化课程的教学一样。体育课教学也要通过思维活动,但同时学生还要进行懈动。在机体活动过程中,通过肌肉感觉,把信息传递到中枢,经过分析、综合,去达到对体育技术、技能的认识。没有机体的参与,是不可能掌握体育技术教学内容的。机体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条件刺激,建立起条件反射。掌握体育技术。这个过程既是学习体育技术的过程。同时又是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过程。

3、体育教学组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体育教学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青少年的身心都处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活泼好动。而且一个由几十人组成的班集体,男女生性格各异,素质水平、活动能力各有差异,还有环境的干扰和场地、设施条件等的制约,这许多因素就决定了体育教学组织的复杂性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4、体育教学以对学生品德、心理品质培养的特殊作用,显示其鲜明的教育功能

体育运动有它自身的特点,体育的竞赛性可以培养学生具备当代社会的竞争精神。体育活动具有群体特征,可以加强人际交往,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当代社会需要年青一代具备的品质,是许多学科所难以做到的,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对学生品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特殊的作用。

二、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1、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

所谓终身体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学生终身受益,促进其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展。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树立终身体育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指导思想。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使体育教学充分体现现代体育发展特色。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在活动中产生兴趣,达到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特别要注意的是。体育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要把学生课余自我锻炼的习惯当作一个重要课题来开展。

2、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体育教学要改革那些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

3、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道德指的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可以具体化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和法律意识等。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亲身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充分证明自己的力量。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同时进行自觉遵守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中的法律,即比赛规则教育,从而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适应社会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4、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求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体育项目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克服胆怯心理、自卑意识、保守观念、封闭思想、社交恐怖症等不健康心理。

5、加强教师素质培养,优化课堂教学

体育教学主要特点范文第3篇

【摘要】体育教学应紧密结合高职学生的职业特点,加职业性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体质健康完善体育教学模式、发挥其功能,适应学生职业技能及综合训练的需要,提高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关键词】体育教学;职业特色;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93-01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关于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大学生的体育活动情况的科研论文近60余篇。

1.2问卷调查法。设计了《学生体质健康与教学调查问卷表》,经效度和信度检验符合研究要求。本研究随机选择了我校校作为调查对象,向学生随机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50份,回收率93.7%。

1.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获得的各项数据用百分数对统计资料进行一般性描述。

1.4专家访谈法 走访专家征得意见。

2 结果与分析

2.1体育选项教学现状调查

2.1.1选课动机情况。

学生参加体育选项课学习的动机呈明显多样化趋势,其中强身健体,提高运动能力是学生参加选项课学习的主要动机,说明大学生能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和功能。但有19.8%的学生是把考试达标作为选课的动机,说明有一部分同学对体育课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这就向体育教师提出一个课题,即如何去善待学生,积极引导,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青年学生的狂热性、阵发性热情转为持久的积极因素。

2.1.2对体育选项课的态度。

男生对体育课的态度选项中"很喜欢"和"喜欢"的人共占74.5%。女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喜欢"和"很喜欢"的占16.6%;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中,有30.1%女生。可见,女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倾向不尽如人意。

2.1.3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和频率上。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有67.4%的学生是经常或有时参加体育活动的,男生多于女生;有32.6%的学生是很少或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女生多于男生。且强度多数不够。

2.1.4学生课外活动形式。

调查显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是个人锻炼48.3%以及和同学一起锻炼30.1%,参加体育协会或学校系里组织的活动相对较小占15.6%,表明我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应当加大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2.1.5教学组织形式。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师个别辅导、和小组练习的形式比较喜欢,为今后更好的组织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2.2体育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高职高专除具有普通高校的共性外,还具有自身的职业特性,它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由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要以"育人"为最高目标,以"终身所从事职业"为主线,把"育体育心""未来生活需要与学生专业主体需要"、"增强操作能力与终身受益"三者紧密结合,突出对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学模式在借鉴高校外,应结合体质健康、实用专业体育发展自己的特色模式。

2.3课程资源整合不明显

2.3.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作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同高等职业学校的特点相结合,围绕职业特征开发体育课程体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但目前我校的体育教学体系没有体现职业特色。实用性专业体育课程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2.3.2体育课和健康教育、体质测试没有有机融合,《学校卫生土作条例》并在第于一三条中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对体育课程设置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文件的分析,并没有体现这一理念,健康教育的内容还不够完善,并且体育课程的任务重点不突出,教学内容安排不符合选项课的分组分曾次教学

2.3.3网络体育教学的平台大部分没有搭建起来,难以实施课内、课外一体化的"教"与"学"。教学资源利用率低,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体育健康的认识和理解和学习,而且也不利于教学互动、教学相长。

2.3.4忽视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的科学方法论的作用。轻体育素养的培养, 缺乏对人文体育、保健体育、运动欣赏、体育时事,以至于只知运动之术,而不晓运动之道、动之有道,从而导致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实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盲动"。故而使得许多学生难以在课后指导自我锻炼。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学生较喜欢的体育教学内容为锻炼身体的方法、身体健康的知识、体育欣赏和体育保健的方法,这些教学内容在目前体育理论课中开展甚少。

2.4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体育成绩评定基本上局限于运动技能的评定,评价内容单一。忽视健身知识的传授和健身方法的掌握。调查显示有50.4%的高职学生认为评价合理,而认为不合理的占38.6%,值得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体质测试和体育考核没有有机融合,造成有达标不及格的部分同学不想上体育课的现象;忽略了对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内竞赛活动等潜在课程、活动课程的评价。

2.5课程设置年限太短。

我校的体育课一般开设年限较短。体育教育应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尚未养成运动习惯。

2.6长期以来就形成了"重技术、轻理论"的人才观念, 部分教师的观念还没有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教师本身的保健知识也严重匾乏,没有能够真正认识到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并把它落到实处,说明教师的观念还有待进一步转变和提高。部分教师忽视自身体育理论知识的更新与再教育,从而造成了体育教学中不重视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局面,形成了体育教学缺乏创新意识的僵化模式。

3结论与对策

3.1完善分组选项课模式,探索、创新并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教学模式体系。

3.2结合体质测试,加强体育教学研究,推进职业运动处方教学授课内容。

把体质测试研究成果定期纳入体育教学工作的议事日程,针对学生体质档案,同时结合各职业特点进行选项教学,在教学中要增加《健身学》的教学内容,加强目的性和科学性身体锻炼教育,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健身的作用,学会科学锻炼身体和健身的基本方法,能运用课堂学到的体育理论知识及锻炼方法去参加课外锻炼。处方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更符合教育理念、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

3.3体育教师对测试的结果要进行认真的分析要明确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与自己的教学质量是密切相关的,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来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苗建军.体育教学改革几个认识问题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4):29.

[2]王宗平.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走向[J].体育与科学.1999,(2):42.

体育教学主要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 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

“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对于初中生而言,活泼好动、个性张扬成为这个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实际出发,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切入点,把游戏教学融入到体育课中,使学生喜爱体育游戏,热爱体育课。这样不仅极大地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而且还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自我娱乐能力,以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以此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分析

1.趣味性。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学到了知识,得到了快乐的身心体验,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学生乐于学,不会感到枯燥或厌倦,有益于身体健康。

2.多样性。体育游戏的形式由于种类繁多,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形式的体育游戏,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3.竞赛性。在体育课中利用游戏来组织竞赛练习,个体或小组间通过相互配合、协作和自身的努力完成练习,获得胜利。学生之间的这种竞争形式使体育游戏具有竞争性,对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合作的意志品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体育游戏的常见分类

体育游戏的种类很多,其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初中体育游戏大致可分为趣味性游戏(如:捕鱼、贴膏药、喊数抱团等);竞赛性游戏(如:2人3足跑、30米接力、球类接力等);智力游戏(如:棋类活动等)。

三、体育游戏的作用与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内容本身就枯燥乏味,在过去,教师习惯了以自身为主体的灌溉式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积极性得不到调动,学习热情低,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过程中精神不佳,教师传授的技能知识很多学生掌握不了,教学任务不能完成。在新课程的倡导下,我们将体育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中,问题得到了解决。体育游戏不仅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为体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情景,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热情、积极性,更易掌握技能动作,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对身体素质的发展方面,体育游戏通过活动和练习,教会学生跑、跳、投、抛等运动技能,同时对学生身体各器官、肌肉进行锻炼,有利于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体育教师经常变换体育游戏,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游戏形式,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和兴趣,如:通过各种“接力”游戏,发展学生的快速跑能力;通过跑、跳、钻、跨、越等“障碍”游戏可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全学生体魄,对增进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3.提高学生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展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认真的去看、去听、去想,同时任何一种游戏,机械的重复只会招致学生的厌倦,譬如接力游戏,要是每次课都一味的只是迎面接力,学生必然反感,这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参与编创一些游戏,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充分发挥想象力,将其体育游戏方法和规则加以补充或修改,使得体育游戏更加的好玩有趣。即提高了学生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开展体育游戏的注意事项

1.选择的体育游戏要符合教材内容

体育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体育游戏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游戏选择的恰当,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则对体育教学产生阻碍。首先,要明确所选游戏的目的以及游戏和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关系。如迎面接力游戏的主要特点是以下肢为主的活动形式,就比较适合发展下肢活动的教学课,如快速跑,再在内容上有所搭配,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其次,季节不同选择的体育游戏也要有所不同,气温低的季节主要以活动大关节为主,如捕鱼、喊数抱团等,气温高则主要活动小关节为主。第三,不同年龄、性别,体育游戏的选择也要有所考虑。

2.控制好体育游戏时间和游戏强度

体育课中的游戏时间和强度在课的不同部分应有区别,开始部分中游戏不可代替准备活动,关节的活动及徒手练习不能被替代;而基本部分中,体育游戏的安排不得超过本部分总时间的三分之一,游戏只是体育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主次不分,教学还是以教材内容为主;结束部分游戏的安排可以多一些,主要以放松身心的游戏为主。

3.做好体育游戏中的安全保障

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学生身体素质练习的运动负荷较大,学生情绪高涨,兴奋性过高时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所以教师要时刻预防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无论是徒手游戏、轻器械游戏还是障碍游戏等,都要做到安全第一,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体育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始部分必须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和保护帮助的方法,避免体育课中的意外事故发生,教育学生,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作为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重要性,不断积累经验,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从而大大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到技能,提高体育课教学的实效性,最终达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福林,编.体育游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5.

[2]毛振明,赖天德.论体育教学中游戏的作用与善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6(2):16-18.

[3]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4]范珍妹.浅谈游戏在快乐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体育科技,2006(1):64-66.

体育教学主要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6-0005-1.5

职业院校体育总目标是由新时期对人才的新要求决定的,当前职业院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一、目前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职业学院的教育主体一大部分构成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直升到学校来,另一部分是通过高考招生来到学校,职业教育的这种政策调整使得体育教育对象变的复杂化。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由于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条件较差,教学力量薄弱,学生缺乏健身知识,有些学生甚至未接触过合格体育器材;第二,因录取工作晚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入学前对职业院校的性质不太了解,心理上一般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第三,职业院校一般是三年制,其中两年在校学习;第四,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是走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中的角色和地位已大致确定。

没有明显的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职业体系特征。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直接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是适应特定的职业岗位群或某一技术领域的“专门职业”人才,而不是“普通专科”人才。使学生树立职业性体育意识,培养学生适应就业所需的体育能力、自我保健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将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劳动竞争或职业转换中发挥良好的体质基础和心理状态。

教学模式缺乏自身特点。目前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多数是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作一些简单的删减,忽视了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特征和人文素质的特点。真正找到符合高职发展需要,突出高职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

二、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模式与内容改革

职业体育教学应立足素质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把健康体育的理念传播给学生,注重体育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形成高职体育的特有风格。

转变观念,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与专业运动训练原本是人才培养的方向不同、教学目标不一样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学要根据各专业培养模式特点从高职学生未来从事的具体工作需要出发,结合所学专业加强对他们体育基本能力素质的培养。加强科学锻炼的方法、健身运动处方、体质的评价、健身体育的组织、健身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欣赏等知识的教学,充实高职高专学生个人健身和就业所必需具备的体育知识。

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应把学生的职业需要放在首位。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健身运动和体育保健的基本方法掌握运动技能,还要为以后的“职工体育”甚至“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更要侧重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生存能力,使他们毕业后能胜任本专业的工作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职业需要,合理地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加强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大力普及,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更应该认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体育教学面向的是学生,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充分发展,最终激发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主动的掌握体育知识。通过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如抗挫折的能力,拼搏的精神,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还有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和精神等。

加强教法改革,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现行评价过多采用结果性评价,衡量体育成绩好坏,倚重于技术考试。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来说,既不公平又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首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应反映学生的生理、体能、知识、技能的状态。其次,按照职业教育要求,体育教学更应侧重评价学生的职业体能和体育教学对职业操作技能的促进效果,并从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学习态度、行为、情感和意志、合作与交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战略举措。体育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学生其他素质的发展与提高具有特殊的作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服务,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使命。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