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体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体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体育;融合;思想道德

中图分类号:G631;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6-0005-01

在高中生的学习历程中,体育作为一门以实践为主的科目,给每个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人生观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因此,高中体育更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体育教学的完美融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一、树立榜样,建立正确价值观

榜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高中生很容易喜爱一些名人明星,也会努力去学习一些明星身上的美好品质。比如,很多男生都十分热爱篮球这项\动,同时也看过无数场NBA或者CBA的比赛,里面的一些篮球明星身上就具备着高中生需要学习的品质。如家喻户晓的迈克尔・乔丹就说过一句话:“在我的人生中,我失败了一次又一次,这就是我成功的原因。”很多人都羡慕迈克尔・乔丹能在篮球运动中获得如此大的成绩,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多少。这些名人的事迹,无形中也激励着很多学生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既是教授知识的人,也是能影响学生的人。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的心中树立一个好榜样,以身作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导入到高中体育教学中。这样,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影响下,会更加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教师在以身作则的同时,也可以选拔一些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对他们进行表彰,从而激发更多的学生向他们学习。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传递奥林匹克圣火的故事:在希腊神话中,凡人是没有火种的,只有神灵掌握着火种,普罗米修斯看着凡人可怜,就违背了宙斯的旨意,私自盗取了火种给人类,自此人们才有了火种可以照明和取暖。但是,普罗米修斯自己却被宙斯惩罚,受尽了折磨。这个神话故事,不仅能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能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二、挖掘内涵,培养学生时代精神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也分为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运动,其中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影响更为重大。因此,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为了增强学生对集体的意识和爱国精神,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一些体育比赛。尤其是一些团体比赛,当学生看着场上集体合作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爱国精神会油然而生。体育教学的方法也是多元化的,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思想品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有利于增强集体荣誉感的游戏,如全班性的跳大绳比赛,并评选出第一名给予奖励。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难免会相互竞争,但在这样的比赛中他们也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可能一些学生不敢跳,也可能同学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中,团结的力量无形中激励了每个学生,使他们在有苦有甜的训练中增强了彼此之间的默契。同时,在最终的比赛中,这种团结的力量更是发挥到了极致,每一个学生的心中都有着一股子想赢的决心,比赛既培养了他们的团结精神,又加强了他们彼此之间的关心和爱护。

三、个性化教学,树立共同理想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的重点是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康的心理,而不是培养专业的运动员。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渗透德育,以实现体育和德育的双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理想。如果有的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体育,认为体育是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这时教师就要及时为学生讲解。只有学生理解了体育真正的意义,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如何将荣辱观教育融入日常的课程中等。如在考试中,体育教师可以对一些认真面对考试、诚实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表扬,并认同学生的学习态度。一些喜欢在成绩上弄虚作假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惩罚,同时要批评这种行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的开展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在体育运动中,最值得学生学习的就是体育运动所渗透的精神正能量,这些正能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入教学计划中,将二者更好地传输给学生,才能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而正确的价值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体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范文第2篇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近几年在我国高校的教育实践,正面与负面的现状都同时存在。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无论在教育形式上如何创新,依然不能摆脱其基于社会本位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缺陷,对于引导大学生成为全面身心健康的合格公民及综合素质优秀的拔尖人才非常不利。要真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尽快引入基于个人本位的现代公民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本位;现代公民教育;个人本位

一、认真审视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们看到,各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教育已经有了不错的实效,其居主流的正面现状令人欣喜,但同时,其客观存在的负面现状也着实堪忧。

(一)正面现状

据针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现状的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并了解其中内容。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在当代中国发挥的作用。多数大学生认为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具有并极易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所有接受调查的大学生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或者比较自豪,多数大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绝大部分大学生都认可创新精神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普遍认为对社会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和宣传是很有必要的。①

(二)负面现状

许多大学生虽然主观上高度认同作为我国党和政府的指导思想,但客观上其潜意识又极易被非的意识形态所蛊惑,从而出现认知偏差;再如,许多大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但却不能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导致其人生规划或事业奋斗方向发生重大定位失当;还有,许多大学生的爱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实际行动中却经常出现损害国家形象和声誉的恶劣行为,尤其是在涉外场合中;最后,不少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八荣八耻”要求严重背离,道德知行脱离现象相当突出。1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淡化和人格扭曲现状也导致其在道德实践中行为失范,出现违纪违规的行为,甚至导致犯罪。

二、冷静解析当今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

(一)吸引力和影响力

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依托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运用各种教学媒介,激发受教育者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和互动中去,进而形成对主流话语体系的思想认同和实践践行的力量。然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微弱,教育形式化、模板化,缺乏内在活力。2

当代社会思潮从表面看并不占据传媒主流,也缺乏传播主渠道,在受众方面也不见得十分广泛和大众,但从感觉上却给人有一种很潮流和时兴的印象……社会思潮所具有的社会现实性、新颖性、生动性和渗透性等特征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们的思想价值观。3

审视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吸引力和影响力问题始终是一大难点,许多研究者始终跳不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僵化理念窠臼的束缚。

(二)知行合一问题

笔者认为,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念的突破,达成知行合一的有效路径,必须关注以下三个焦点问题:“知”的不足问题,“行”的可操作性问题,底线道德教育缺失问题。

1.关于”知”的不足问题,是指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未完全涵盖学生应当掌握的思想政治知识和技能,更确切地说是未能掌握他们走向社会所应具备的现代公民意识和公民技能。正是因为他们“知”的不足,使得许多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在校系统学习,依然还不是一个身心健全的合格公民。时常见诸媒体的大学生自杀事件甚至杀人悲剧无不充分证明他们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残缺不全的,这些惨痛教训足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2.关于“行”的可操作性问题,是指许多高标准的政治思想培养要求过于笼统、空洞,除了口头认可外,难于在行为规范上作出具体要求。不具可操作性使得诸多严肃的政治素质极易异化为投机性的政治口号,从而必然导致知行脱节。那种一边高喊反美爱国口号,一边排队申请签证前往美国留学并公开声称“再也不回来了”的大学生另类表现绝非个别现象。这暴露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有效解决“行”的可操作性问题,这是难以否定的客观事实。

3.关于底线道德问题,是指我们历来的道德教育都习惯于拔高式教育,即只喜欢摘取社会上那些思想道德素质非常优秀、人格非常伟大、仿佛圣人一般的先进模范人物作为学习标兵向社会大众推荐。然而事实证明,这些高处不胜寒的先进人物对于普通人而言是非常难以模仿的,做人要达到那种高深境界是非常艰难的。但是作为一个公民,不撒谎、不害人等简单之极的道德标准却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然而这种低标准的底线道德却一直未能进入我们的道德教育体系中。一高一低两者反差极大,反映出我们的道德教育理念远离现实社会的尴尬现状。底线道德教育的严重缺失早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无可回避的尖锐话题。

三、深入反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特点、定位与属性

(一)居于宏观层面且政治化强的双重特点

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个体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成分,是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宏观教育是指其大脑发育成长过程中,从外界所接受到的那些旨在逐步形成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相关教育。这些教育决定和影响着受教育者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对国家、政府、社会等政治理念的认知与认同以及对人生将如何度过等一系列重大思想及其思维模式的发展脉络。无疑,如此博大而重要的身心成熟过程是在大脑的宏观层面进行的,因而将其归为宏观教育符合认知心理学中有关大脑思想形成过程的解读。

(二)基于社会本位的定位

社会本位是以社会的需要为导向的一种价值取向,教育的社会本位就是教育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它要求教育要突出社会的需要,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来规定教育的目的、内容和人才规格。

宏观教育主要基于社会本位的角度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国家、政党、政府、社会等宏观政治理念的思想教育,这正是我国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在各级学校中实施的传统思想政治灌输式教育。

现实社会中的诸多案例充分证明:只接受宏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出知行严重脱节的道德与人格,并非是当今社会合格的现代公民,其中不乏走入歧途者,远的如刘海洋,近的如药家鑫等。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必要条件的内涵属性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然是必要的、顺理成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就只能依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条件,但还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光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满足大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对健全人格、成熟心理等个体价值的肯定与追索,都需要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加充实的思想营养,而这些正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之处,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不能完全涵盖一个年青头脑所需要的所有思想要素。

四、大胆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崭新局面的理性思考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也应该随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而不断创新

几年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的提出,就显示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一直在与时俱进,那么,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不断创新就有了强大的理论基础。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以下崭新观念:“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内在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辩证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观。”②

(二)基于个人本位的现代公民教育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

基于社会本位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总是更多的考虑把人塑造成社会所需。通过教育所传授的统一的知识,无形之中磨平了学生的个性棱角,教育出的只是统一模式下缺乏创新精神的学生。我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适应’了社会,但是失去了一个更具有个性的自我。”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虽然也包含有培养公民意识等公民教育内容,但一是过于宏观笼统,二是基于其社会本位属性,不可能使学生通过教育树立起牢固的公民意识和公民技能。而基于个人本位的现代公民教育其实质在于:公民教育“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和核心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它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以公民的独立人格为前提,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以合法性为底线。”④因此,只有立足于个人本位的现代公民教育才能提升受教育者的公民意识,同时培养起与之相匹配的公民技能和公民道德。

现代公民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对个体生命的重视,对教育公正和民主政治的忠诚。”⑤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凡是接受过现代公民教育的大学生,普遍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这包括:“对各种事物提出、发现并回答问题的能力,对国家决策所赖以为基础的科学问题进行识别并提出有科学依据的见解的能力,根据信息源和产生信息的方法对信息可靠程度进行评估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的形成均有赖于对怀疑批判和探求真实的理性精神的培养。”⑥

(三)只有尽快引入现代公民教育,才能真正创新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明确:我们引入现代公民教育,绝不是要削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更不是排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而是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未能涵盖的微观层面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所追求的创新就是把基于宏观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基于微观层面的现代公民教育有机统一起来进行融合教育,这样才能极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这样的教育创新才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也才拥有长久的生命力。(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政治学院)

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现代公民教育融合研究自贡市社科联2011年度重大课题(2011ZD08)

注释:

①刘涧楠,杨雪岩.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1(4/2);

②唐晓燕.连淑芳.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J]《理论界》2005年08期

③仲成成.关于重视教育个人本位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1/11(上)

④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J].教育研究,2002/10

⑤⑥肖雪慧.公民社会的诞生[M].上海:三联书店,2004:22

参考文献:

[1]安克杰.大学生德育中知行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月刊,2006(11)

体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范文第3篇

这是个大题目,我想从小角度说起。我特别喜欢早晨到学校门口,看看他们是怎样迎接学生的。当看到值日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向每一位走进学校的同学发自内心地问好时,我也就发自内心地感动,这是多么美好的开始呀!如果每天都这样开始,是不是美好的情感在积累,良好的习惯在养成?当我看到值日同学向进校的老师问好时,有的老师旁若无人地向前走,我的心就一凉,也许这位老师不是故意的,可能还会抱怨没有时间进行礼仪教育呢,但他放过了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我还特别喜欢走进教室看学生们的眼神,阳光的还是暗淡的;充满希望的还是茫然的。这些都折射出学校的教育、学校的文化,甚至胜过校长的介绍。

我特别不喜欢被邀请去参加这样的开学典礼:张书记、李区长等都到场,但都讲一些不可能打动学生的套话,看到台下学生游离的眼神,我就痛苦万分,在操场上多坐会儿事小,如果学生们认为学校的盛大仪式和他们的思想、情感没有什么关系,那就是大事了。我也不喜欢到学校调研,学校找一个学生给你介绍学校,这本来很好,但学生给你介绍的是老师写好的词,学生被要求一字不落地背出来,你问他问题,他很茫然,学生失去了本真,你就感到难受。学校开展的每一个活动、采取的每一项措施都要想到给学生什么了,对学生的长远有什么影响。如果这样想了,积极做了,才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学生在学校每一天的日程,上课时间最长,还有课间十分钟和课间操、午餐、课后活动、打扫卫生等,其中有没有德育?比如午餐可以进行很多教育,有节约粮食教育、关爱和帮助同学教育、遵守秩序教育等等,当然要讲究方法。这些,我们的教育是否关注和把握住了?

我们再回到大题目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关键是融入,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具体来说,应该融入各门课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班主任工作、学校日常管理等具体环节。

一、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各门课程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把各门课程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一是教师对待所教学科的态度,传达的是对工作的态度、对事业的态度、对科学的态度。二是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传达的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情感、对教育的情感。三是教学内容本身,德育课要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生活中讲清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引导学生学习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逐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课要以文字、文学的魅力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感受思想精神的崇高境界和高尚情操。历史课要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唯物史观。理科课程要揭示科学发展规律和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音体美课要通过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技巧,让学生接受美的陶冶和健康的教育。地方和学校也要结合实际,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就要求所有教师既具有学识魅力又具有人格魅力,深入把握本课程的知识体系,深刻认识本课程的内在规律,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讲课要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教育部门和学校评价一堂课不只是看知识、技能传授得如何,还要看是不是挖掘了育人资源,实现了育人功能。

二、融入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动形式,是中小学生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学校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等都可以也应该在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源中进行,还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进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印证、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内化为价值选择。

开展社会实践,要挖掘课程和社会两个资源,牵动学校和社会两种力量,实现中央8号文件描绘的全党全社会共同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局面。要政策推动,着力解决限制中小学社会实践的安全、经费、时间、场所等薄弱环节,整体推动,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创造条件。要营造氛围,在全社会倡导凡是社会公共资源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理念。要建立机制,各有关部门以及行业主管机构,制订具有各行业特色、可供中小学上课的社会实践基地标准和实践课程实施方案,并建立一批示范基地,挖掘学科和社会两个德育资源,用社会实践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串联起来。这就要求各个部门和行业都应从服务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战略高度,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开发具有各行业特色、可供中小学上实践课的社会实践基地,满足广大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需求。这就要求教育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筹下,指导中小学在社会实践基地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保证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三、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广大中小学生的重要载体。中小学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氛围。

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遴选和集成社会的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大力营造优于社会环境的独特氛围,使教育和引导体现在细微之处,体现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关怀、相互关心之中,体现在班级、团队组织的温暖和鼓励之中,体现在高年级同学对低年级同学的爱护和帮助之中。

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化课后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广泛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每学年都应组织体育运动会和各种形式的艺术节、科技节及读书、读报、演讲等活动,积极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开展多种形式的歌曲演唱活动。

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角一景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当前要特别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发优质校园网络资源,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网络道德,增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要高度重视各种流行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及时发现、研究中小学生的文化热点,积极引导、有效抵制不良文化。这就要求中小学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作为基础性的重要工作,肯在校园人文环境上花时间和精力,让指向明确、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氛围全方位地围绕学生。要求教育部门把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纳入学校考核范畴,作为检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四、融入学校管理工作

学校管理工作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求,既要注重主题教育活动,更要注重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德育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件事,要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抓德育时一定要考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怎么体现的,抓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时一定要考虑对学生的品德培育起了什么作用,把德育与学校生活、与师生日常行为紧密结合起来。

在学生管理中,要以育人为本,面向学生制订的制度、采取的管理措施,都必须与培养目标相一致。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尊重学生人格,肯定学生的进步,杜绝只以分数对学生进行排名,以任何形式把中小学用“好”与“差”区分开来。在教职员工管理中,要引导全体教职员工一切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而不能仅从便于管理的角度采用不当的方式方法。要针对当前教师队伍的思想状况、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师培训和师德建设,提高育人水平,使教师成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中,要一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目的,特别要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促进家校合作,优化育人环境。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切实抓好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并形成制度和机制。加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为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保障。要把德育开展情况作为评价学校和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奖励和表彰德育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和教师。这就要求各地努力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五、融入班主任工作

我们再回到文章一开始的小角度,前面讲了学生一天的日程,我们再看看每一学期的工作细节,学校要特别注重挖掘开学第一次讲话、安排座位、制定班规、推选干部、布置教室、班团队会、集体外出活动、评选先进、填写学生成长手册、与任课教师沟通、开家长会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再看看每一次接送一个班的工作细节,要特别注重挖掘第一次与学生见面、记住每一个学生名字、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形成班级的舆论氛围、入队入团、离别赠言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结合具体的教育场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还要抓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烦恼、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要重视和关心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中小学生网络依赖问题,特别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中小学生要给予更多的爱护和帮助。

体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范文第4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从理论层面落到实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深入展开。新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创业教育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建设提供了一个更新、更直接的有效途径,所以探讨该理论体系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意义和具体实施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038-01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同时,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终极建设目标是要获得全社会的认同和接受。在这个理论实践过程中,大学生的认同对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是不可小嘘的。

随着高校扩招、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等等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不断升级,因此新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建设提供了一个更新、更直接的有效途径,所以探讨该理论体系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意义和具体实施是有必要的。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观点中“人的全面发展观”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原则,更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思想指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社会观的理论创新,更是教育实践上的思想指南。

目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创业教育已取得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普遍共识。广义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指从大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开发和整合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思路出发,对大学生进行的以创新和创业精神为核心、以创办企业为载体、以创建事业为最终目标的创新教育活动。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全社会形成一种新的人才观。该研究不仅能培养大批创业型精英,并造就大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中坚力量,同时促进全新人才观的形成。

(2)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创业教育包含了专业教育的大部分内容,并与其相互渗透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同时,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引导受教育者树立符合我国当前社会要求的创业奋斗目标。并借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反作用,激励大学生们更好、更扎实的学习和专研专业理论,进而为构建我们创新型国家培养成百上千的高素质创业人才。

(3)有利于充实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改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法,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丰富大学生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同时充实、印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 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施

(1)教育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不仅包括一定的理论深度、历史文化沉淀,还具有理想的设计与价值体系。所以要实现该意识体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转化为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指导思想与精神动力,首先需要一个认知了解的过程,然后才能取得大学生们的认同。而这些都始于对大学生们的教育引导,必须借助各种教育手段的力量来实施。在给予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引导他们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理论基础。

(2)环境营造。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沃土,也是教育实践的基地。尤其是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创业教育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环境建设。对学生在情感上要加强引导,在思想上积极互动。逐渐的将理论灌输过渡到学生们的创业实践体验,不断尝试从课堂空间拓展到与社会接轨。在营造校园外环境的过程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创业教育的各个方面。

(3)道德规范。从内容上看,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宏观层面涉及创新创业精神、知识和实务,在微观层面深入到了创业过程中各个细节。所以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道德规范,不能只依赖于生硬的思想道德说教,而是要联系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寻求创业教育过程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规范作用点。

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关注高校的思政工作,虽然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已逐渐取得一定的实效,大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越来越高,但是在对于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或创业教育过程中,还是能发现不同程度的核心价值观偏差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为我们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充分发挥其实践性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体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7)01-0010-01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重视度不足

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大学院校只重视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教学,而忽视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其中包括思想政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教育。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大学生工作的初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直接影响了其工作效果和发展。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中国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大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对于自身的影响逐渐引起了教育领域的关注。

2.教学内容单一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单一化是长久以来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多数情况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学生的思考和分析多数都在教师规划的条条框框内。思想政治中“思想”在前,大学生必须先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的思想,而不是在教师设定好的“思想”上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学。

3.学生存在的问题

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大学生以往受教育情况存在差异,二是大学生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即使是同一院校的学生,以往受教育的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加上学生性格上的区别,导致不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和学习态度存在差异。此外,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多样化,加上全球化的来临,很多其他文化大量涌入中国,这种形势也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效方式

1.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为短期和长期的教学目标。按照时间上的划分,短期教学目标可以是一堂思想政治课学生的所获所得,长期的教学目标可以是一个学期或一年后学生的改变。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通过不断实现短期教学目标,才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最终目标。

2.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内容

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实际的工作能力一直是教育教学领域所重视的部分,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走出理论式的教学内容,令思想政治生活化、实际化,不单是学生大脑中的思想,还要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是可以实际应用、具有实际价值的。

3.教师的综合素质

作为教育教学的一线工作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落实者,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效果。在这部分主要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二是教师自身的素养。一方面,很多教师把教育工作当成一份普通的职业,教学理念也是为了个人的教学成绩;另一方面,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态度等,也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而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接受度。因此校方应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教育创新提供保障。

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效的有效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并记录教育创新后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确保教育创新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可以真正体现其价值的有效教学。

三、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直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现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必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创新的核心不是院校或教师的需求,而是现代W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