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学研究综述

历史学研究综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学研究综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历史学研究综述

历史学研究综述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科学实验 生命伦理 准则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科学实验是推动科学发展、揭示自然奥秘的重要环节,如果科学实验对人和动物的生命产生了伤害,从伦理学的角度,这是一种“恶”的行为。但为了科学的发展进步,这种伤害有时是必要的,因此,需要有伦理准则来约束,以在限定范围内的“恶”防止更大的“恶”,防止以科学发展为名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

1 关于人的生命伦理准则不断完善

当科学实验以人为对象时,实验主体与实验客体的关系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此时涉及人的生命伦理准则作为“人道主义”思想的一部分。人道主义是“善待一切人的思想体系”,其总原则是“将人当人看与使人成为人”,把生命作为人最基本的权利,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幸福”“生命本身是一切福利的综合”。有关科学实验中人的生命伦理准则自二战以后不断完善,一些国家还建立了完善的伦理审查制度。

1.1 《纽伦堡法典》――关于人体实验的第一个伦理准则

二战期间,亚洲战场上的日本731部队,为了研制具有强大杀伤力的生化武器进行了一系列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在欧洲战场上,以门格尔等为首的德国法西斯军医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进行了令人发指的所谓医学研究,他们借科学实验之名杀死了大量犹太人、战俘和无辜者,这些人被纳粹统称为“没有价值的生命”。二战结束后,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了包括23名法西斯军医的战犯,其中包括多名医学教授和高级专家,该法庭针对以科学为名滥杀无辜的现象制定了《纽伦堡法典》。《法典》提出了十条规定,包括医学人体实验必须遵循的目的,医学人体实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医学人体实验的操作者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该法典还第一次提出了“受试者自愿同意(即知情同意)”,被视为临床伦理学与研究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1.2 《赫尔辛基宣言》――人体医学实验的保护伦理准则走向完善

1964年6月,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第18届世界医学会(WMA)大会通过《赫尔辛基宣言》,全称为《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它是关于人体试验的第二个国际文件,比《纽伦堡法典》更加全面、具体和完善。《赫尔辛基宣言》颁布后的1975到2008年,先后进行过8次修改,2008年的修订版继续“沿着提高对受试者保护的道路前行,坚持了更高的伦理标准”,使得涉及人体对象医学研究的道德原则不断完善和充实,修订本的第二条规定“虽然宣言主要以医生为对象,但世界医学会鼓励参与涉及人类受试者的医学研究的其他人遵守这些原则”。它提出了五项原则分别是尊重人、善行、非邪恶性、均衡性、公正性,为人体实验的伦理准则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1.3 涉及人类受试者的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准则(CI-OMS)――侧重于应用的伦理准则

1982年,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涉及人类受试者的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准则》(CIOMS)。该准则于1993年和2002年1月两次修订,目的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应用《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对于涉及不发达地区受试者的研究,该原则规定:研究要着眼于此地区的健康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确保受试者知情同意:由伦理委员会对试验进行审查;独立伦理委员会的成员或顾问应熟悉该地区的风俗和传统。同时,他对科学和伦理审查委员会的作用和原则有了具体的规定,如审查委员会应独立于研究组,其成员应由多学科、多部门组成等等。

2 关于动物实验的生命伦理准则存在争议

对动物生命体在实验中的伦理准则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迄今为止尚未有成文的伦理准则,产生争议源头是对“动物是否有权利”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出现了人类中心主义和动物权利论两种观点,并据此产生出两种不同的伦理准则:动物实验合理和动物实验不合理。

2.1 动物实验合理――从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出发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动物和地球上其它存在物都可以用来为人类服务,无论是被食用还是用来进行各项实验都是合乎道德的。因为人类的道德是仅限于人类范畴的,不适合也不可能扩展到其它生物的领域。人类中心主义使人类日渐成为把握命运的成功者,如在瘟疫的控制和清除、灾害的预警避险方面已经获得部分的成功。人类中心主义者反驳极端环保主义者或者动物权利论者,不认为动物实验是对动物的迫害,理由在于人类和动物一样也是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受试者,人类受试者和动物受试者没有多大区别。针对动物福利观点,其辩护理由是“用动物做实验与讲动物福利不矛盾,动物作为人类替难者献身生命科学,就像在保家卫国牺牲的战士,理应受到人们尊重和关怀”。反对动物权利论的学者还认为,人类与动物几乎已经无限远离,动物权利的过激言论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2.2 动物实验不合理――动物权利论

动物权利论认为人类中心主义者过度强调人类的社会性,忽视人类的生物性,这就必然忽视人类和其他动物相互依存关系。代表人物边沁指出“关键不在于它们是否能推理或说话,而是它们是否能感受痛苦和欢乐”。功利主义哲学家彼得・辛格主张“所有动物的权力都是平等的”,他提出“最大幸福原则”,主张“动物权利论”,其推理逻辑为:凡能感到痛苦的都应被赋予道德的权力,动物能感到痛苦。另一位代表认为P・泰勒提出,所有的动物不论它们与人类多么不相似,也都是有着他们自己的利益。有人进而提出“人权往前推演一步,就是动物权,就是承认动物也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3 科学实验中生命伦理准则的应用现状

3.1 基于人体生保护准则的应用趋于成熟

科学实验中对人生命的保护逐渐完善和发展,基本沿着从生命本身的保护到人生安全的保护,从依靠实验主体自律的保护到专门的机构委员会来监督实施,上升到伦理委员会这样一个集体的保护,而且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了不同的应用准则,如新生儿伦理准则等。

在西方,美国是人体生命伦理应用比较成熟的国家,尤其在伦理保护组织建设上。自1974年成立首届国家生命伦理委员会,至今已有6届,它的成立成为保护参与生物医学研究者权利的具体实践,联邦拨款负担部分运行费用。国家生命伦理委员会的成立,打破了科学家和医生在解释生命伦理价值问题的伦理垄断地位。

在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3年6月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提出“伦理委员会与知情同意书是保障受试者权益的主要措施”,此外我国《药物临床试验 质量管理规范》对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设立、组成、审查内容,以及审查规程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高危的实验领域如电离辐射,基于保护受试者或者科学志愿者的权益的制度和伦理准则也在不断完善。

3.2 关于动物生命实验室伦理审查的应用制度在不断完善

虽然涉及动物实验的伦理准则尚无定论,但对实验动物保护日益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接受和重视。而且动物生命保护的伦理学研究及其实际应用变得不断重要,“现在的问题不是建不建的问题,而是如何建的问题”。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既是保持生态平衡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利益之所在,有人提出为了规范人类的行为,有必要立法加以贯彻执行。

在我国国家科技部2006年颁布了《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其中涉及国际上动物伦理方面“五个自由”原则和“3R(Reduction、Replacement、Refinement)”概念,并建议实验动物生产及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部分科研机构也成立了实验室伦理审查机构,以监督科研中实验动物的合理使用,保证实验动物的使用符合已的规定。但是,我国的动物实验生命伦理的应用整体上与西方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保护生命、善待生命不仅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而且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被科学家所认同。但我们也看到,保护生命的理念同追求精确的科学和指导科学实验的具体原则还存在冲突。关于科学试验中的生命伦理准则问题尤其是动物实验准则,未来依旧会存在争议。从人类对自身生命保护的伦理准则的发展看,动物生命的保护必将不断完善,其实际应用也将不断成熟,最终实现科技发展的目标与生命保护的要求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王德国,浅论《纽伦堡法典》制定实施的重要意义[J]中国医学伦理学,2∞5(5),

[3][g]Onom O'Neill,知情同意;从纽伦堡到赫尔辛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11).

[4]杨丽然译,邱仁宗审校,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涉及人类受试者的医学研究的伦理原则(200s年10月修订),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5).

[5]杨丽然,更高的伦理标准与更多的利益冲突――《赫尔辛基宣言》2008年的修订,医学伦理文献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0009[5).

[6]王秀峰,人体试验伦理原则[J]冲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2(1).

[7]周全,教育研究的伦理诉求――兼论《贝尔蒙报告》,现代教育论坛工009(11l

[8]邱仁宗译,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aOMS)关于涉及人类受试者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准则[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4).

[9]唐道林,肖献忠,动物实验面临的伦理问题[J],中国医学论,2003(5).

[10]毛翰,动物伦理的限度[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I).

历史学研究综述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日语听力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理论 教学方法 研究概况

引言

近年来,日语听力教学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加和丰富。为了清楚了解日语听力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听力教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以2005年到2015年近十年的日语听力教学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日语听力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基本趋势和研究方法

笔者利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以日语听力教学为主题进行搜索统计,共收集到233篇日语听力教学相关的论文。经过分析发现,日语听力教学的论文在2008年之前每年都只有几篇,最多的是2007年的7篇,但在2008年突然增加到17篇,2009年达到了20篇。此后,日语听力教学的论文都在24篇以上,在2012年达到了最高峰,有37篇之多。而且研究对象有一定的广度,具体涉及本科、高职、医学类院校等。这说明近几年日语听力教学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在研究方法上,一般趋向于经验总结、内省和思辨研究等非实证研究,很少有人利用调查、访谈、实验等方法做实证研究。另外,在这200多篇论文中,核心期刊较少,近十年只有7篇文章。由此可知,我国对日语听力教学的研究理论不够扎实,分析不够深入,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笔者对近十年我国日语听力教学的研究主题大致分为:日语听力教学现状研究、日语教学理论相关研究、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四个方面。

2.研究主题

2.1日语听力教学现状的研究概况

近十年反映日语听力教学现状的文章非常多。从相关研究内容来看,日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且近十年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无论是高职还是普通本科教学,都反映出以下几个共同的问题。第一,日语听力学习时间占整个日语专业学习比重低,日语听力课程并没有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第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第三,教学内容单一,学生涉猎的听力材料较少。第四,学校没有优化师资投入,没有分析听力课程的特殊性,师资投入具有随意性。

2.2日语听力教学理论的研究概况

近十年对日语听力教学理论的研究占听力教学研究总数的比例不多,倾向于相关理论的应用实践研究,涉及的理论较多。其中,图式理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占这一主题的比例较大,强调该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及具体的应用分析。冯千另辟蹊径,将二语习得中的标记性理论应用于日语听力学习中,考察了听解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辨音、词、句子障碍,提出了教学对策。

2.3教学方法研究概况

近十年关于日语听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很多,侧重点大致有以下方面。第一,强调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周晓冰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在高校日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秦国和、高亮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胡泊为听力教学创设了各种情境,将情景教学法运用到听力教学中,提出情景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第二,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朴实提出,在日语听力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课堂角色,通过提高学生对日语听力课程的兴趣,改变学生在听力教学中的被动状态,从而在自主学习的形成阶段,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三,在听力训练方法上强调听说结合,注重听力理解过程的分析。肖开益结合相关理论背景,提出影子练习法是“输入”与“输出”二者并存的练习方式,并通过实验、问卷等方式,以学生的评价为中心,提出影子练习能够提高学习这语音识别能力、注意力、反应能力等。第四,强调日本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使学生克服听力过程中的文化障碍。杨芳、王栖琳通过中日语言文化差异分析,提出了听力课程中文化导入应遵循的原则与方法。

2.4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校教学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听力教学一般使用了多媒体,出现了一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相关研究。蔡忠良对高校多媒体日语听力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多媒体听力教学资源不均衡,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效果不显著、缺乏引导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盛春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和弊端,提出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效策略。

结语

从近十年的研究情况来看,我国对日语听力教学研究呈现多角度、多视角的趋势。但是,泛谈日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日语听力教学改革策略的文章占多数,具体到某一方面的研究,比如教学法、教学理论等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不成体系,各个方面都处于尝试阶段。在研究方法上,有待从非实证性研究向实证性研究方法发展,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总的来说,日语听力教学研究还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应该加强理论知识,使研究方法多元化,扩大研究范围,力求创新。

参考文献:

[1]冯千.标记性理论于日语初级听力教学的研究[J].外国语文,2013.

[2]周晓冰.“任务型教学法”在高校日语听力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3]秦国和,高亮.任务型教学法在日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实证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

[4]胡泊.浅谈情景教学法在日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2013.

[5]朴实.如何在日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语文学刊,2015.

[6]肖开益,张利平,王在琦.论影子练习对提高日语听解能力的作用――以学习者对影子练习效果的评价为中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

[7]杨芳,王栖琳.运用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日语听力能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8]蔡忠良.高校多媒体日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

历史学研究综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师 课程执行力 因素

我国自1999年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和2001年进行的课程改革后,逐步开始关注教师的地位并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学者们认为教师是实现课改的关键,教师的课程执行显得十分重要。

一、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相关概念界定

有关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概念,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界定,但基本都是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加以完善。陈亚鹏(2006)认为课程执行力是一个国家在影响课程执行的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保证课程政策目标实现的有效力;姚志敏和谢利民(2010)认为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是指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通过对课程的理解和开发等实现课程目标的能力;姚志敏(2013)认为教师课程执行力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内外部条件的支持,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能力。

综上所述,笔者赞同姚志敏学者的观点,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是教师在学校的支持下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对课程标准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解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展现出对课程目标的执行能力。

二、影响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本文把内部因素归为教师自身的影响因素。赵新正(2005)认为执行者要具备理解力和创造力、道德良知、心态以及意志力。教师的意志力是实现课程改革的动力,因为课程改革是与时俱进的,是发展的,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强大的意志力。姚志敏(2013)从教师个体的内部层面因素分析,认为教师知识、教师情绪、教师惯习、教师信念是影响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内因。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信念、专业人格和自我专业发展。这样有利于增强小学数学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提高数学教师的师德。除此之外,还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如果缺失这些,不仅影响数学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发展,也会阻碍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外部因素

本文外部因素主要是指政策本身和执行环境。赵新正(2005)认为影响课程执行的因素包括政策本身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以及执行环境,执行环境指社会对课程改革的态度和对教学资源的投入。刘松林、谢利民(2011)认为影响课程执行的因素有四个方面,即学校领导的法规执行力是课程执行的基础、健全的课程执行机制是课程执行的关键、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是课程执行的核心、科学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课程方案是课程之行的前提[5]。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影响小学数学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因素包括教师的知识、能力、情意。同时,教育部门提出的政策和管理体制、校长的领导能力、学校文化、社会舆论等也会影响数学教师的课程执行能力。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者对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研究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研究内容重复、简单化。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者集中在对课程执行力的内涵和提升策略的研究,并且研究内容简单化。多大数学者对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2.大多数研究对象只是教师,没有具体到某一科目的教师,这使得研究缺乏针对性,降低了研究成果的说服力。

3.研究方法单一,采用的基本都是文献法,没有对教师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降低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

(二)研究展望

在未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对教师执行力的研究应该具体到关注某一科目教师的课程执行力。采用对教师的跟踪访谈或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找到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最佳途径,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参考。对小学数学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研究需要我们不断地认识与实践,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当今社会需要更多地关注教师课程执行力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亚鹏.课程改革亟待关注执行力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06(7):17.

[2]姚志敏,谢利民.教师课程执行力――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J].教育探索,2010(11):94-95.

[3]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历史学研究综述范文第4篇

摘要: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论古衡今的大学者。本文主要根据梁启超饮冰室藏书的实用性、文化性、传统性对其图书馆学理念进行了深入阐述。经过饮冰室藏书的文化积淀,梁启超的图书馆学理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超前性,他不但开天辟地地提出“文献学”这一词语,更是积极倡导建设“中国图书馆学”,促使目录学获得突破性发展,并构建了崭新的图书分类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1-0135-03

梁启超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卒于“民国”十八年(1929),祖籍广东新会,别号饮冰室主人,是我国近代史上极具影响力的风云人物。世人对梁启超的印象一般都停留于戊戌变化这一层面。殊不知梁启超自幼饱读诗书,学富五车,还是一个通古论今的大学者。梁启超在我国近代史学术研究界占有重要地位。他撰写的论著至今为止还具有较大的思想价值、实用价值,在学术研究界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力。这足以说明梁启超在我国近代学术界的卓越地位。可是对于梁启超的饮冰室藏书以及图书馆学理论世人却知之甚少,梁启超的饮冰室藏书特点鲜明、与众不同,并助其形成创新型图书理念,推动了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大力发展。

1饮冰室藏书的特点

1.1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我国近代藏书承袭宋朝之风,喜好精装,而对常用文献或有关科学技术的书籍颇不重视。而梁启超则因好学而好书,与一般藏书家专于鉴赏古本不同,抛却陈风陋习,对那些注重外在包装,却忽视内容实用价值的藏书方式极为鄙视【1】。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梁启超的饮冰室藏书与世俗藏书迥然不同,不刻意追求刻印精美的古籍,而是注重收藏文本的实用性。因此,饮冰室藏书虽达十余万卷,大多皆是清咸同光宣及民国初期的通行本,甚少有明朝的精品刻板,宋元本则未有入藏。文献内容皆是与近代社会发展形势以及科技有着密切关系。此外,饮冰室藏书还收集了大量的实用外文书籍,以日文书居多,且多为具有实效性的改革创新之作。可见,其藏书目的既没有崇尚注重外在包装的精品书籍,也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集中外实用之书,和传统的藏书目的有着天壤之别,体现了其经世致用的藏书原则以及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趋势。

1.2体现出与众不同的“治学”藏书文化特色

梁启超一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这与其饮冰室藏书资源的丰富、种类的齐全有着很大关系。而这种得天独厚的文献资源对梁启超撰写论著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每当梁启超才思涌泉想就某一问题进行专项研究时,饮冰室藏书的资源皆能满足其写作需要,令其在论著撰写中左右逢源、自由驰骋,撰写速度之快令人甚为惊叹。譬如梁启超撰写《欧洲战役史论》一书,充分利用饮冰室藏书的丰富资源,仅用十天时间即定稿成书,撰写之快令人叹为观止。深究其因,饮冰室藏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梁启超一生在学术研究界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史学、诸子百家、佛学、清代学术研究四个领域,因此在饮冰室藏书中上述文献较多,这不但反映了梁启超对饮冰室藏书的充分运用,而且也突出体现了饮冰室藏书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

1.3藏书中旧藏珍本、获赠之书颇多

我国历代藏书家喜好收集前人旧藏,而饮冰室藏书也充分继承了这一特点。譬如梁启超甚为崇拜力主新式学风的晚清学者陈沣,并自称为其弟子,在教学期间力荐学生阅读陈沣的论著《东塾读书记》。而收藏在饮冰室中的著作《梦溪笔谈》也是陈沣的旧藏,对此书籍梁启超视其为珍宝【2】;再如饮冰室收藏的《绝妙好词笺》(宋朝周密辑)也是陈沣早年之旧藏,而梁氏得之深感幸运;还有藏书中的《路史》(宋朝罗泌辑)也乃清朝汉学家惠栋之旧藏,且该书中每册都印有惠栋的姓名,并整书界被圈点,其中有手批条注一百六十条,校补注释十三条。得此珍本梁氏彻夜难眠。饮冰室藏书不但旧藏居多,而且赠书颇丰。梁氏曾在讲学期间曾听得欧阳竟无有关佛学的讲座,深有心得,并就佛学问题向竟翁请教,深得欧阳竟无好感,随之竟翁乃赠梁氏颇多佛学珍本,被藏之于饮冰室。譬如饮冰室中的《解深密经疏》、《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真实品》皆是欧阳竟无所赠。

黄琦琨:梁启超饮冰室藏书及其图书馆学理念研究综述

2梁启超的图书学理念

梁启超通过独具特色的饮冰室藏书,不但丰富了学识,而且还令其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图书学理念,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2.1对文献学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梁启超的图书学理念是以精准、实效、齐全作为根基,其重点是为学术研究者撰写论文提供文献资料参考,最终形成完整齐备的中国图书馆学。梁启超通过苦心经营饮冰室藏书令其在写作论著时妙笔生花,思想深邃,此外更对其创新型图书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长期的藏书实践中,梁启超开天辟地地提出“文献学”这一词语【3】。文献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并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而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献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到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即使从孔夫子整理四书五经开始,迄今为止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是却只有梁启超于一九二年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开创性地使用了“文献学”这一词语。三载之后,梁启超又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再次提到“文献学”一词,并进一步指出广义的史学就是“文献学”。而梁启超的这一创新观点也被后代诸多学者认同,即“文献学”是探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依据,具体的工作即是校对勘正、解释文句;除去杂质、留取精华;除掉虚假、抓住事实等,为各学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并非是一门具体的学科。梁氏的这一观点不但对文献学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推动了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

2.2积极倡导建设“中国图书馆学”

通过饮冰室藏书的文化积淀,使梁启超在图书学理念上走在时代的前端。一九二五年梁启超在“中华图书馆协会”的成立大会上率先指出:本协会成立的主要目的在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梁启超认为我国图书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西方国家的文献书籍有着很大差异,具体表现在文献历史、文献性质上【4】。此外,我国的读者和西方国家的读者在文化涵养以及文化理念上也不同。对此他认为我国图书馆须用现代化的理念去整理,并在图书馆学中形成一个独立的新学科,梁启超也因此成为第一个提出“中国图书馆学”理念的学者。此后,他在《图书馆学季刊》中进一步指出:虽然图书馆学理论具有相通之处,可是我国图书却有着和西方不同的特点,因此我国图书馆学的构建必须在通用原则上结合具体国情创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图书管理模式【5】。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梁启超试图构建具有民族文化意蕴的图书馆学校,让校馆融为一体,使学生既能学习图书馆学的理论,又能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最终让图书馆学校把中国式的图书馆学理念不断发扬光大。虽然他的这一设想因为种种原因并未实现,但他的这一理念却被后人所继承并付诸实践,而梁启超在当时却能高瞻远瞩地预料到我国图书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足见其在图书馆学理念上的超前性。

2.3促使目录学获得突破性发展

梁启超经过在饮冰室藏书中多年的实践不断完善其图书馆学理念,并让目录学从附属工具性的地位中独立发展成一门完善的系统学科。梁启超认为国家要富强,必须多翻译欧美科技方面的书籍;青少年要形成独立自主的创新观念,须多读欧美励志方面的书籍。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梁启超开始针对外来翻译书籍大力开展宣传、编目、评论介绍等各项工作【6】。其中主要的论著有《西学书目表》、《西学提要》、《读西书法》等。梁启超在继承我国传统目录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深入阐释了在论著撰写、学术研究中目录学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具体表现如下:(1)目录在深入了解古今中外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工具作用。梁启超认为世间文献资源犹如烟波浩渺之大海,个人受精力和时间的限制无法悉数阅读。而浏览书目便可了解古今中外论著之梗概,达到通古论今之境界。(2)目录是论证文献丢失与否、勘察时代治学态度的重要工具。梁启超指出目录可以对某一古代文献的存亡情况据实考证,同时又能通过某类书在某个时代的多寡而辨别那一时代的治学态度。(3)目录能为读者访求书籍提供方便、并加快文献流通的速度。在梁启超的心中,任何珍稀书籍但凡通过目录皆能满足访求者的需要,而且还能促进文献资料的流通。(4)目录能从微观角度区分不同专业的书籍。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研究的类别日益微观化,各类专业书籍也日益增多,无形中给人们查找专业性的参考资料增加了难度,但是目录的运用则能让人们迅速区分各类专业书籍,辨析流别,迅速定位至所需文献,可谓方便之极。

2.4构建了新的图书分类体系

梁启超在饮冰室藏书中的长期实践让其对图书文献资料的分类以及著录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对古代到近代的图书目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分析,认为古代传统的图书分类形式(根据经史子集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集的分类)缺乏一定的严谨性 ,且认为这种书目分类方式过于泛化,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对此,他进一步指出文献资料的分类与学术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并对古代各种图书目录的分类情况从微观角度进行了仔细的探究,提出了创新式的书目

分类理论和方法。而这一新颖的分类理论在他翻译的欧美书籍以及日本书籍的分类上有着尤为明显的体现。一八九六年,梁启超撰写了《西学书目表》一书,在该书中他把当时那个年代翻译的欧美书籍写了一个总的图书目录,但这个书目和我国传统的四部分类完全不一样,他别出一格的把所有欧美书籍分为学术、政治、宗教三个大的类别,并从微观角度将其分为二十八个小类。这种从宏观与微观角度设置大小书目的分类方式是建立在各学科、各门类内在联系的基础之上的,完全符合图书分类发展的趋势,表现出较强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此外为了有效防止在书目的分类过程中出现分歧,梁启超经常给各类书目进行明确的定义,对多主题文献书籍的归类问题提出了与众不同的分编方法与原则。凡是某一书籍能归为两类,他则按“因其所重”的原则对其分类;对某些多主题并行的书籍倘若按重点主题的原则无法归类的,他也确定了归类的方法,并阐述了理由。譬如对于《色相留真》一书,他就强调了该书只能归于工艺类别,不能归于光学类别,并阐释了分类的缘由。纵观梁启超“因其所重”的图书分类原则究其本质则是某一书籍倘若牵涉到两类学科,一般皆是按其内部的重点关系区分,至今为止这种图书分类观点还在当代图书分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梁启超却在那一年代能提出如此超前性的观念,实属不易。

3结语

总之,梁启超饮冰室藏书正是因为具有标新立异的个性化特色、较强的实用性、浓郁的民族文化意蕴才在中国图书馆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梁启超也正因在饮冰室藏书的文化底蕴中形成了超前的图书馆学理念,为我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吴雨.梁启超饮冰室藏书开拓性之探微[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

[2]金性尧.梁启超饮冰室藏书之探究[J].读书,2010(8).

[3]彭树欣.梁启超的“文献学”概念的历史地位和影响[J].图书馆论坛,2010(6).

[4]朱苏南.梁启超图书馆学理念发展的探索及其意义[J].铁道师院学报,2009(3).

[5]梁启超.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会演说词[J].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25(“民国”十四年).

历史学研究综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归因方式 心理健康

一、引言

归因方式,也称“归因风格”或“解释方式”,是指个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习惯上倾向于作怎样的解释,具有个性的特点,通过个体对多个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判断来评定。归因研究领域的专家(Arkin, 1979; Weiner 1985)认为,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归因认知评价与个体对未来目标的期望、某种情感体验的产生是紧密相连的。在成就范围内,当人们把成功结果归因于自身内部原因时,会体验到自豪、自信等情感,从而提高自我价值感;相反的,当把失败结果归因于内部原因时,则会体验到悲伤、挫折等消极情感。因此,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而进行归因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希望通过对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的综合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这样,为更好地提高学校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提供参考。

二、大学生归因与心理健康的概述

关于归因方式的纬度,虽然心理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B. Weiner. 1978;孙煌明、雨田 2001),认为包括不同的维度,但一般认为归因方式有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三个个维度,后来增加了整体—局部这个纬度。对于这三个维度,韦纳提出每一种维度都联系着一批独特的情绪、情感。

大学生是我国的高级知识人才,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对自我及客观事物没有进行正确的归因,于是难以正确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导致产生心理障碍。因此,从根本上排除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提高大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归因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三、国外有关研究的回顾

国外的早期研究就有许多涉及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面,如Peterson等指出,由于低自尊和抑郁高度相关,与一般人相比,情绪低落或抑郁的人倾向于将消极事件的结果归于内在的、个人的和必然的原因,而将积极事件归于外在的、特殊的原因。Cohen报告说,严重抑郁者不会有公正的归因,而更多地表现出自我批评的归因。

Tracy R. G. Gladstone(1997)等人对成年人性别差异、归因方式和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证明:采用消极的归因方式的人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状。日本研究者Shinji Sakamoto和Masahiko Kambara(1998)对日本研究生所做调查发现,不管是面对正性事件还是负性事件时,采用消极的归因方式进行归因的人更容易感到压抑。John M.Chamberlain(2004)等人对归因方式的特点和评价的研究中表明,采用消极的归因方式的人更容易出现无助感从而导致抑郁。Suan G. Assonline(2006)等人对天才学生的归因方式的研究显示,天才学生更倾向于把失败归于学习努力不够(积极地归因方式)而不是不够聪明。这样的归因方式也会带到生活中的其它方面,从而获得健康的身心。

从国外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但是,也有研究从正面证实了那些积极归因方式的人能够更好的处理学业和生活中的事情,具有较为健康的心理。

四、国内有关研究的回顾

施承孙、钱铭怡(1998)研究了易羞耻者的归因方式与应对风格,发现易羞耻者和不易羞耻者仅在可控性中等的正性事件上易羞耻者倾向于作他人的归因。而在对负性事件的归因上,易羞耻者更倾向于认为坏事件的原因有较强的自身性、持久性、整体性。李占江、邱炳武、王极盛(2001)研究了青少年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发现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包括内在性、稳定性、整体性三个维度,对负性事件做出稳定和整体归因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低,而内在性维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不大。张学军(2002)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大学生在对负性事件归因的内在外在性维度、整体局部性维度和可控不可控维度上得分越高。李成齐(2004)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倾向于把负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内在的、整体的和持久的,而把正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外在的、局部的和暂时的,那么他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反之则相反。郑金香、吴真、吉峰(2005)的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的社交热虑偏高,心理健康状况偏差对成功的归因多于对失败归因。对人际交往失败的归因仅影响心理不健康组的社交热虑,对学业失败的归因对心理不健康组和心理健康组的社交热虑都有显著影响。从国内的研究来看,绝大多数的研究结论都得出了消极的归因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 转贴于

五、小结与建议

通过对大学生归因方式特点的研究,可以看出大学生总体基本上还是以比较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归因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某些群体在某些情境的归因过程中做出了有可能损害自身身心健康的归因,如把负性事件的发生归因为内在的、可控的原因(如自己的努力)。此外,通过上述相关研究也发现,个体的归因方式将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创造力水平及未来成就能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归因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要常抓不懈。

对大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可以从大学生的特征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掌握背景信息,重新做出科学归因。由于个体的生活范围、认识能力或主观意识等方面的缘故,个体往往会在拥有有限信息的情况下做出一个归因,导致各种误会的发生。要改变这种归因方式,最主要的就是在归因以前充分搜集相关信息,科学分析相互关系,最后做出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归因。

2.灵活调整归因策略,适时做出有益归因。原因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更改的,而人们对它的知觉却是主观多变、可以更改的。有时候,个体对事件原因的无偏归因反而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不妨调整归因的策略,用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的但却对自己有益的归因来代替它。罗斯等人(Ross et.al,1969)的研究表明,让人们将消极的经验归因于某种情绪上中性的因素,有助于提高他们随后在类似情境中应付有关恶性刺激的能力。

3.改善不良归因方式,养成良好归因习惯。首先,个体的归因方式是历经无数次对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后才得以形成的,它将会对人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其次,在遭受失败时要全面地采用那些以前很少用过的方式来考虑造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导致失败的外部因素上,不要轻率地、习惯性地做出“都是自己惹的祸”之类的反应。最后,因为一个人归因习惯的改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个体要时时警惕、处处留心,通过一点一滴的改变来纠正以前不良的归因方式。

参考文献

[1]余洁.大学生自尊与自我效能感及归因的相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2]青少年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的研究.中国心理杂志,2001,15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