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验室开放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室;运行机制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近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涉及专业多,课程内容庞杂,该课程是学生进行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训练的主要课程。其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进而影响教学质量。为保证这一需求,《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机制成为有力的保证。文章通过对《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机制的思考和探索,对其他专业的实验室建设也可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同时在整个建设和运行中,更应该加强各类实验室信息化管理运行平台建设,提高各类实验室运行效率;完善各类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推进实验教学创新;注重各类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一、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1.实验队伍建设政策措施。学校应制定一系列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政策和措施。比如,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实施方案、教学实验中心管理办法、岗位职责与考核办法、实验室考核评比条例、实验技术成果评审奖励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2.实验队伍培训。学校应该专门出台实验队伍培训措施,对实验人员培训和继续深造提供经费支持,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在职、在岗的方式参加短期进修班、培训班为主;以通过在职进修、系统学习以及学历培养为辅,少部分人员可以考虑安排脱产进修,重点培养。
二、实验室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实验室运行良好,该实验室应专门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
学校专门制定实验室管理办法。比如,实验室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实验室设置与调整管理规定、实验室考核评比条例、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办法、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与考核管理办法、实验技术成果评审奖励办法等。
学校专门为设备管理制定设备管理办法。比如,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受赠、捐赠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办法、仪器设备报废、报损、回收管理办法、仪器设备验收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办法应打印出来,张帖在实验室的墙上,以便师生可随时查询,使实验室和设备管理有章可循。
三、实验室考评办法
1.学生评教。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评教活动,由学生对每门实验课程按评估指标进行打分,作为对实验教师教学效果考评的一个重要依据,而且学院及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实验教学老师,以便老师及时改进实验教学工作中的缺陷,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督导教学。聘请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的老教授担任督导员,协助检查、监督实验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教材的选用、考试以及成绩评定,帮助实验教学老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四、实验室环境建设
实验室设计、设施、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安全、环保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应急设施和措施完备。实验室应制定有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生初次进入实验室时,实验教师都按规定先介绍实验室的安全条例和安全实验知识。设置责任人的消防安全检查落实情况。
重视实验环境与安全的建设,制定有专门的环境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室环境卫生由实验教师或勤工俭学学生共同负责,并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
实验室场地明亮、宽敞、安全,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完备,管理科学规范,运行维护保障措施得力,适应开放管理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五、实验室运行机制的探索
实验室应该实行全开放式教学。
1.内容开放。学生可以在指定的多个实验中,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实验;还可以提出自己的与课程相关的课题,内容不限。
2.时间开放。每个实验室,除正常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外,可以全天开放,学生可以通过预约的方式,自由来实验室完成实验;学生进入实验室动手做实验,应该有专门的指导老师给予指导。
3.空间开放。对部分实验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学生在做实验时,可跟进企业使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创新性实验,可派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各级竞赛比赛;允许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选择与实验课程相关的实验内容,在教师的科研实验室中完成实验。
实验室应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建设先进、开放、服务型的教学实验室,是确保该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基础。通过实验室的建设,可以形成系统化的教与学的运行机制,有力地保证实验教学有序运行和实验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建平,刘志毅.矿山机电专业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环节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439―01
前言:在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中,伴随着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市场化、产业化和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实验室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实验室所具有的职能和作用在发展,人们对实验室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也在深化,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不断加深,对实验室管理概念的理解也在发生着变化。
1.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含义
实验室管理就是由实验室的领导者和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及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客观规律要求下,对实验室的各类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实验室的总体目标,提高其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高校中的实验室管理是与学校其他部门如教学、科研、基建、财务、后勤等相互关联而又并行的一个子系统。就实验室管理自身而言,它又是实验教学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耗材管理、经费管理等各子系统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管理系统。
2.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与维护的现状
2.1高校对实验室作用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校改革发展过程中,有些校领导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一些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学校,学校领导片面地认为学校只需要以教学为中心,只需搞好课堂教学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过分地加强实验室的建设,重视实验室管理工作可有可无。这种认识在各个高校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校方在实验室的建设上的资金投入,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关注度普遍不高。有些高校实验室甚至连基本的仪器设备的维修费用都难以保障,整个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既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又制约了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2.2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仍然沿用的是国外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校级—院级—系级三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将实验室课程在设置上按照专业进行划分,而许多交叉关联学科的实验室存在着重复建设的情况,在设置上的“小而全”现象增加了学校对其管理上的难度,造成了有限的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上的浪费现象。从教学角度上看,传统意义上的实验教学完全从属于课堂教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以教师课堂实际操作为主;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各个专业教研室主要负责。许多的基础性实验课在教学上要涉及多个学院,这种情况下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就降低了,导致了很大的一部分实验室利用率极低。
2.3高校实验室人员队伍素质不高
诸多原因造成了实验室工作长期被认为是一种辅工作,实验室工作人员中高学历、高级职称人员所占的比例非常少,人员的应用技术薄弱,实验设计的能力不高。对实验教学人员的工作条件的改善还远远跟不上,工资待遇的提高也远远滞后,这样就很难调动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很难吸引高学历的优秀人才投身到实验技术队伍中,造成了实验人员数量的严重不足。实验室人员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收入分配偏低,也极大地影响了实验室优秀人才的引进。此外实验室分割过细,使得实验人员分散在不同的院系中,相互间缺乏协作交流,也不利于其实验水平的提高。
2.4实验室开放性普遍不高
目前,多数高校实验室仍主要采用封闭式的教学管理模式,以班为单位来进行课堂实验教学,而真正面向广大师生全天候开放的实验室仍然较少。这样一方面导致了实验室的设备和资源大量闲置,使用率不高;另一方面,学生课余时间又找不到合适的实践的场所,使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很难得到提高,严重影响了学生特长、兴趣爱好的发展。
3.推进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主要对策
3.1强化实验室管理理念的更新
实验室管理理念需及时更新,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等院校必须从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方式中解放出来,不断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及模式,以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知识管理理论是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可以应用的重要理论。为了更好地发挥实验室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的作用,用知识管理理念构筑高校实验管理的新模式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刻不容缓的工作重点。
3.2强化实验室规章制度建设
规章制度是对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是提高实验室教学质量的保障。要建立符合高校实验室自身发展的、合理的规章制度。实验室规章制度是从事实验室科学管理的行为准则,它是实验室日常工作正常运行的保障。建立全面合理的实验室各种规章制度,可以避免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可以保证教学的规范运作。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实验教学的质量监控,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定期对实验教学情况进行通报,应当严格遵守规范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以实现实验室管理的制度化、系统化。
3.3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应该加强对现有实验人员的培训。实验室技术和管理人员则是实验室日常管理的主体,他们的知识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实验室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因此,
有必要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定期地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只有不断
地充实提高,才能更好地适应和胜任本职工作,实验室工作才能有所创新。此外,学校应积极鼓励引导一部分教师参与到实验室的教学、管理和科研上来,引导一部分具有硕士或本科学历的教师投身于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这就需要高校制定有关政策、制度,调动广大有志于参与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教师和毕业生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在工资、福利、待遇、科研机制、奖励等各项制度上,增设相关的有利于实验室建设引进人才的政策和规定等。
3.4实现高校实验室的全面开放
实验室的开放不仅仅是实验教学内容上的开放,它是一系列教学活动得延伸,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实验室开放不仅对开放的时间、形式、内容、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实验室资金的管理工作、日常管理工作以及相关仪器设备的维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验室开放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要制定相应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提出相应的实验室开放原则、条件、审查报表与规定实验人员相关职责等。此外还应该制定与开放相关的实验安全制度,投入实验室开放专用基金,这些都是实验室开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4.结语
近几年来,在“宽知识、厚基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指导下,许多高校都在千方百计的增加实验室投资,加强实验管理,从各个方面入手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现阶段我国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主要以转换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为主导,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水平、科研实验水平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从而能够形成实验室科学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护理;实验室;开放管理;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传统实验室管理的模式比较僵化,缺乏足够的创造性以及灵活性,并且受限于实验仪器的数量等因素,导致学生的动手机会比较少,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想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配备完善的实验设备并提供充足的实验操作空间,另一方面也需要实施开放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护理实验室的功能以及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掌握护理技能的热情。
一、护理实验室开放管理的作用
第一,对学生的作用。首先是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学生参加的各种开放实验项目,往往涉及比较多的内容以及知识面,在开放项目执行的过程当中,需要全组的学生团结合作,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从而顺利完成项目[1]。这对提高他们的团队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都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是改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开放实验室当中,学生能够全买你锻炼自身的操作技能,从而显著提高动手能力,尤其是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教学、课外兴趣小组、病案讨论以及课外科技活动项目,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再次是改善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开放实验室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实验过程当中遇到各种问题通常都需要独立解决,这样一来就可以显著改善他们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素质[2]。除此之外,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室的管理当中,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以及管理能力。
第二,教师的作用。首先是提高教学的活力。开放实验室之后学生实验的难度加大、内容变广并且设计的知识面越来越宽,教师要想在此过程的当中胜任指导的工作,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从而学习掌握护理教学的新方法以及新技术,锻炼自身的教学意识,例如护理情景教学,持续丰富实验教学的方法以及指导措施,通过提高教学能力确保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水平。借助于开放实验室,有利于刺激教师队伍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最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以及业务素质[3]。其次是加强实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的质量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管理工作的质量。实验室的开放管理要求各方面协调配合,其中实验室管理工作人员素质高低是决定开放管理是否可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这就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培训方法方式,比如通过职培训、进修学习、脱产学习以及短期培训等方法,来为实验室管理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强化管理队伍建设,最终改善管理队伍的素质。
二、护理实验室开放管理的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实验室开放管理规章制度。为保证实验室开放得到有序管理,需要制定《实验室规则》、《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以及《实验物品管理制度》等,在每个学期实验室开放之前组织教师与学生认真学习熟悉相关的规章制度[4]。这样一来就可以确保每个学生、教师以及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明白自身的职责,从而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的具体规定,实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以及制度化。
第二,明确实验室开放管理的目的。应当仅仅围绕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将培养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为主线,结合护理教学的特点,并且征求教师意见,联合制定护理操作考核的标准。在练习之后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实验操作登记单,具体记录练习的时间、次数以及遇到的疑难问题,从而及时反馈给教师。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自测以及小组长的测试,综合全面检查不同练习环节学生态度、知识以及技能等领域的达标状况,尽快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最终改善学生的操作技能。
第三,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实验教师应当根据开放实验的内容以及项目,将实验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清点之后交给学生进行管理。采取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责任意识,挖掘学生潜能并培养他们的管理技巧,也可以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从而学会自我约束。通常情况下每班应当设置课代表以及组长,经过民主选举之后,结合教师以及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意见选拔学生担任,并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状况,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教师不在的时候,课代表需要承担小教师的角色,一方面需要为其他的学生树立榜样,同时也要担任管理的角色。教师需要鼓励他们大胆处理遇到的问题,并且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鼓励他们思考发现存在的不足,并尝试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则需要高度肯定他们的工作,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第四,改革实验考核方法。开放实验室目的在于改善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为达到这一目的,一方面需要安排教师轮流值班,为学生提供辅导,特别是要做好实验小组长的培训,从而发挥学生骨干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客观及时地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常用的考核方法主要包括小组长测试、学生自查以及教师综合考核。其中教师综合考核环节需要实现三化。首先是考核形式的标准化,明确考核的项目,考核项目要由学生独立完成。其次是考核操作的规范化。监考教师要全程监督。三是理论以及操作的一体化。操作技能考核当中主要通过口头问答的形式回答理论问题,从而体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通过上述措施完善实验考核,最终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实验室开放的主线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且通过系统管理确保开放的质量,发挥创造性教学当中实验室的价值,最终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护理人才。从传统的实验室管理转变为开放实验室管理的过程当中,给教学双方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对提高实验室管理质量也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叶莲花,邹建华,周小芳,等.加强护理实验室建设注重护理实践能力培养[J].护理管理杂志,2013,3(6):27-28.
[2]李英娥.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医学教育,2013,2(1):32-33.
[3]肖菊英,刘宇,陈敬东.护理学基础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4,4(3):19-21.
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室的中坚力量,是实验室的管理者,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是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基础[2]。为此,教研室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技术人员的培养计划。青年技术员有计划地听取高年资教师的理论课,参加每周教学备课会及青年教师试讲,以提高他们的解剖学理论知识水平。在教学实验技能培训方面,教研室指定有经验的实验技术人员指导新入职技术员熟悉教学实验流程,掌握实验准备的基本操作及解剖标本制作等基本操作技能以及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每年外派青年技术员到其他专业院校或单位系统学习常规、特殊标本制作技术和实验室管理方法,从而提升他们的标本制作技能和实验室管理水平;鼓励技术人员积极申报教学课题和参加教师所主持的第二课堂项目,使自己理论和实验技术水平得到锻炼。通过近3年的规范化培养,实验室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共制作了400余件标本,发表教学论文6篇,参加第二课堂项目5项,主持或参加校长基金3项。
2完善实验教学的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为解剖实验教学得以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实验课准备制度、技术员听课制度、实验室标本管理、制作、使用制度、尸体使用制度、标本处理制度、教学提醒相关规定、技术人员职责、实验室安全安全保卫制度、药品管理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保证了教学技术人员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章可依,遵循一致,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这一系列规章制度及与之相配套的《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规范化实施方案》的贯彻执行,有效保障了解剖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也逐渐形成了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3]。
3数字网络互动实验室管理
数字网络互动实验室是解剖实验室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承担着全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层次的解剖实验课。根据教学秘书下发的课表分配各班教室安排,保证学生人数与标本数量达到一定比例。针对教室内全自动冷藏解剖台及以其为中心的高清摄像头、液晶电视,实验课上充分利用其网络互联和教学软件中的相关功能,根据教学需要,在本实验室操作台甚至不同实验室间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共享。实验技术人员需要对整个系统有熟练的掌握才能较为顺利地实现这些操作。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技术人员的相互配合。因此,全面熟练掌握数字网络互动教室的各项操作,提前做好上课准备工作,是充分发挥网络互动功能、实现教学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4虚拟实验室管理
虚拟解剖互动实验室是电子化的解剖实验室,由教师机和学生机加上虚拟解剖及多媒体互动教学软件组成的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虚拟解剖软件自主学习,也可通过传统多媒体教学方式与教师互动,还可以通过观看全部局解视频综合学习掌握系解、局解、神解的知识,还可以尝试作一些软件所带的练习题,检验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因而深受师生的欢迎。较高的使用率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问题,主要是学生使用登记和计算机病毒防范。让使用者登记并认真阅读存在计算机中的使用说明,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方便其他使用者;同时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如优盘使用限制、系统保护还原)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控,最大程度地减少软硬件故障发生率,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验课教学以最大便利。
5人体标本陈列馆管理
人体标本陈列馆是我校不同专业、各层次医学生通过解剖实习课学习、了解解剖学知识的最直观真实的教室[4]。旧馆经过装修改造,馆内陈设令人耳目一新,洁净明亮,丰富的标本和开放式的摆放便于学生观看、学习。学生的第一次实习课会来此默哀致敬,表达对遗体捐献者无私奉献精神的感激和敬意,因此这里也成为医风医德教育的最佳场所。除了作为专业学习场所,标本陈列馆还发挥了对社会公众科普教育功能。陈列馆设有专人负责,制定了安全条例和开放制度。为保持馆内肃穆的学习气氛,同解剖实验室一样,禁止拍照喧哗。每学期使用过程中,实验技术人员时刻注意馆内标本情况,有浑浊、漏液的及时换液、修补更换;校外人员经批准登记后可前来参观、学习。为了更好地维护馆藏标本、服务解剖实验教学,馆内还新增了一定的安防设施并准备在今后进一步完善。作为解剖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馆中陈列标本是实验教学标本的补充和完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效果,还是对外交流的窗口[4]。加强人体标本陈列馆的建设和管理,使其在解剖实验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6人体标本保存库管理
标本保存库是解剖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着用于解剖教学、科研、临床相关课题研究所需的各类标本。经我校遗体捐献站登记接收的遗体,由实验技术人员消毒、防腐处理后冷藏或冷冻保存。非专门工作人员均不得进入标本保存库、解剖实验室。尸体标本首先供解剖教学使用,其他用途的标本取用需经教研室同意并登记备案,未经学校批准、保卫处报批,任何标本均不得带离学校及用于其他目的的研究甚至交易。实验课和研究工作后的标本废弃物,填写学校下发的废弃物处理表格,经专人清点,交由学校相关部门联系的具备此项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标本保存库属冷库设施,需定期对制冷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进入冷库或者经专门用于监控的计算机查看库内不同库区的冷柜温度。遇到最常见的不制冷时,要对制冷设备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如控制箱内的一些重要开关、冷柜内循环风机的运转状态、室外压缩机的运行等,而一般情况下最常见的影响压缩机工作的因素是聚集在室外机散热器周围的灰尘、毛絮、杂物等,对于这些影响散热导致室外机故障甚至报废的因素,需及时清除。对于较为严重的交流接触器及压缩机损坏的情况,则要及时通知仪修部门或厂家进行维修,以保障标本保存的品质。
7实验室示教标本管理
在正常人体形态学实验(宏观)的教学过程中,示教标本起着图谱、模型、电子课件都无法替代的作用。每间实验室至少有一具,是经多位教师从上一次局解课用后,选择质量较好、保留较为完整的尸体作为示教标本。存放示教标本的解剖台外面贴有文字标识,方便教师课上使用,用毕则恢复原样,可喷洒适量防霉剂并保湿,利于以后再用。由于示教标本保存在全自动冷藏解剖台中,遇有不制冷和升降故障及时联系维修人员并定期人工排放存于箱体底部的水分。每个实验室还有两箱湿性标本,主要是内脏器官和四肢关节,在系统解剖实验课时使用较为频繁,为维持标本的良好形态,会定期更换保存液,各室均配有六个骨箱,成套搭配,每学期还要调整更新部分标本。将各实验室的标本具体到技术人员个人管理,会对该室标本状况了如指掌,定期对标本状况统计核实,之后大家共同合作进行补充、调整等准备工作[5]。标本箱标有编号,防止各教室混放,所有标本禁止拿出实验室,便于清点核查。保持示教标本良好的状态和一定的数量,就能充分满足实验课教学的需要,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8实验室模型管理
各类解剖模型是对教科书文字描述和图谱的有益补充,甚至可以替代一些数量较少或难以制作的真实标本。成套的模型分为系解和局解两类,系解模型按系统分别置于不同整理箱中并在箱外贴上标有系统名称及教室标号的标签,神解模型每个教室一箱,也标有教室编号,实验课前,有技术人员或学生搬到同标号的教室,用毕还回存放模型的准备间。这样,使得每个班都有较为充足的模型数量,而且相对固定,能够做到不乱拿乱放,易于技术人员检查、维护和调整。技术人员定期清洁灰尘,检查破损。如有教师上课临时使用或校内外相关单位借用模型,在实验室登记备案并限定时间,不能影响实验课教学使用。
9实验室卫生环境管理
实验室的环境卫生状况体现着一个实验室的工作精神状态。除了定期的集中清理维护,平时主要靠每次实验课后任课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每个班的第一次实习课后即按分组轮流值日,负责本教室清扫垃圾废弃物、放好座椅、模型标本归位,从小事注意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不仅减轻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为下一次上课的学生保持了良好的环境卫生,同时也培养了医德医风。
10实验室安全管理
安全的实验室环境是良好的教学秩序的根本保障。解剖实验室同样面临着用水、用电安全及火灾防范的问题。熟记校园及公共报警电话、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实验室安全讲座和演习、配备较为完善的预防及灭火设施,成为应对火灾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也不能忽略用水、用电方面的安全隐患。如应经常对实验室内水路管线上的接头阀门进行检查,有跑冒滴漏及时报告更换。实验室用电设备较多,要按合理的顺序开关;对插座、电闸控制箱应熟知所在,一旦因某些原因造成跳闸,作出一定的判断再作合闸处理,以免造成用电伤人、因电失火的事故。实验室内标本模型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尤其对小件标本应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防止遗失,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提醒学生要爱护标本,避免因损坏和遗失给实验课的开展造成困难。只有全面加强实验室安全意识,注意各个安全环节,才能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运转。
11实验室开放管理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实训室建设与管理
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步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行业、企业需要为根本出发点的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基本思路。要求职业学校立足人力市场实际需求,致力于培养现代生产和服务产业一线的优秀技术人才。计算机专业实训室是职业学校进行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运行高效的实训室,对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现中职学校教学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实训室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计算机设备老套,影响教学效果
近年来,随着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上升,计算机实训室教学课时也在相应增加,设备加快损耗而更新速度却很慢。一些老旧的机房的部分电脑电源开关按钮,复位开关按钮已经严重磨损,甚至失灵,设备存在诸多故障。目前,计算机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速度快,很多老式计算机的性能已经落后很多且存在运行不稳定的风险,也难以满足时下应用软件发展的新要求。
2.实训室管理执行效力低
中职学校对于计算机实训室都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以便进行有效管理,但现实客观存在着不少学生行为不规范、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违纪行为,诸如,私自移动拆卸设备、带食物饮料进机房、打网络游戏等。为此,很多情况下校方为不影响整体教学对这种行为只是简单地提醒,使实训室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力差。如何规范学生在实训室内的行为成为中职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
3.实训室开放对象范围小
职业学校的实训室一般都只是用于教学计划内设置的实训课程,除此之外,很少对外开放,导致实训室内的设备闲置。而且,实训室在校内的开放对象也多局限于计算机专业。实训室对于基础类课程开放少,开放式实验教学配套措施存在漏洞,比如,没有给学生开放固定的机房,学生不能随时进入实验室等。加强实训室对外开放有利于充分发挥实训室设备与技术优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科研任务。
4.实训室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实训室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是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训室建设过程中的一大突出问题,即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技术职称结构、人员配置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中职学校缺少学历水平高、科研能力突出、业务能力强的实验指导教师,计算机实训教学与科研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二、加强计算机专业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1.加快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提高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和教学效率
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训室建设可以通过学校评估建设与实验室5年建设规划的形式加快建设步伐。学校应尽快更新部分使用年限较长的老旧设备,为实训室配备合理的硬件资源,制定更为灵活有弹性的计算机设备更换年限。此外,在建设实验室的过程中,设置计算机实训教学基地的设备更新计划,为实践教学创造更好的硬件条件,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以及教学效率目的。
2.依托现代网络技术,有效落实机房管理制度
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训室各项管理制度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实训教学与管理效率。针对这种现状,中职学校应逐步建立起实践教学信息系统平台,规定学生进入机房必须凭校园一卡通,依托机房管理系统直接管理正在实验的学生,指导老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计算机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这样既可以查询、阻止学生违纪行为,又可以不影响到正常教学秩序。现代网络技术科学合理运用能够有效增强实验制度的执行力度,有效贯彻落实机房管理规章制度,为中职学校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
3.提高实训室开放水平,把学生吸引到实验室来
开放计算机实训室的目的是为广大学生创造自主学习、自我提升专业技能与实践水平的良好外部条件。首先,制订开放式实验教学内容,调配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开放实验指导老师,其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中职学校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合理安排课程,为开放实验提供固定的机房,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时间,真正做到学生随时可以进行实训培养。此外,实验室更新应用软件系统,安装尽可能多的软件,以满足学生实践锻炼需要。实训室应以满足学生求知需求为宗旨,提高自身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实训室。
4.加强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师资结构
职业学校应该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稳定的“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中职教育的实训导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与丰富实践经验,所以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对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十分关键。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努力考取行业资格证书,并经常性选派专业教师到计算机相关企业考察学习,掌握计算机行业发展新动态,以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定期聘请计算机行业企业的一线员工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讲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训锻炼,使学生及时获取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行业最新知识。
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训教学的建设与管理,要紧跟国家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致力于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和场地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与实践水平,增强自身服务意识,为实践教学提供高质量的实验平台,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学习需求与劳动力市场人才需要。
参考文献:
[1]周科艳.加强高职院校经贸专业实训室管理工作的探索[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2]赵剑明,木拉提・巴海.高职院校专业实训教学督导模式实践与探究: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