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是教育科研领域中一个崭新的课题,为了进一步阐明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范畴,在此首先讨论一下研究性学习的几个特点。
一、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重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
2.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研究性学习主要不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学手动脑的实践过程,它不能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正是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学生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学科知识的巩固、运用和验证的学习,也有来自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学习,还有来自社会问题和学校常规教育等等方面的学习,这些学习内容完全开放在学生的面前,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学习内容的开放,使得学习时间的开放成为可能,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速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学习的时间,相对于学科学习而言,研究性学习显然拥有更为开放的时间。
4.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由于研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学生面临的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协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协作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与此同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人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协作。这种交流、协作包括交流、协作的精神与交流、协作的能力。
二、 信息技术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有多种角度,由于人们所选用的参照标准不同,角度不同,因此对它的设计有不同的表述,本文主要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等四个方面,对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加以设计。
1.学习目标的设计
作为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相互补充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具体设计,同样可以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的特征作为参照物,甚至直接将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批评意见作为设计研究性学习目标的依据,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难以达到的范畴构建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据此可以推断,研究性学习目标的设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
首先,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互补性。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重视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则不以系统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传授为追求,它是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欠缺和研究性学习自身所长为主要追求。
其次,是学习目标自身的根本性。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思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十分相似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时选择的内容是以知识的基础性为生根标准的,愈是能够成为今后学习基础的,就愈有选择的价值;同样,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也是愈具有根本性、一般性,就愈具有广泛迁移的价值。所以,在确定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时,除了上面所说补充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不足外,在不足之中更要突出这种根本性,即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所必需的因素。
2.学习内容的设计
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它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区别,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以间接经验――系统化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而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则是以直接经验――通过实践获得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为基础的。因此,同样是学习信息技术学科范围里的内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注重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原理和技能,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却注重使学生应用这些原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坚持这一根本区别的前提下,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便可以在相当宽泛、相当灵活的范围之内加以选择。
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具体选择和设计,主要是体现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原则,没有一定要达到的绝对标准和程度,而是视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条件灵活处置把握。例如同样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内容,擅长画图的学生可以选择“画图”自由创作,擅长网络知识的学生可以选择网络搜索组合材料,擅长打字的学生可以用文稿来进行研究,这些选择都是合理的,都能够有效地体现和达到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它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科研领域中一个崭新的课题,为了进一步阐明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范畴,在此首先讨论一下研究性学习的几个特点。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重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能是对校外各处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可以是纯思辨性的,也可以是实践操作的;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在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
2.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研究性学习主要不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学手动脑的实践过程,它不能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旧接受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适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但对于策略性知识、价值、态度和情感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这些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自主性学习,才能内化成学生自身的经验体系。在研究性学习中,正是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学生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是指构成研究性学习的各要素与实施过程所涉及的要素之间的非封闭性,集中体现在学习内容的开放、学习时间的开放。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学科知识的巩固、运用和验证的学习,也有来自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学习,还有来自社会问题和学校常规教育等等方面的学习,这些学习内容完全开放在学生的面前,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学习内容的开放,使得学习时间的开放成为可能,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速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学习的时间,相对于学科学习而言,研究性学习显然拥有更为开放的时间。
4.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由于研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学生面临的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这就需要依靠学生的供应价格智慧和分工协作。这时,协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协作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与此同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人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协作。这种交流、协作包括交流、协作的精神与交流、协作的能力,例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定并执行合作研究方案的能力等。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有多种角度,由于人们所选用的参照标准不同,角度不同,因此对它的设计有不同的表述,本文主要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等四个方面,对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加以设计。
1.学习目标的设计
作为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相互补充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具体设计,同样可以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的特征作为参照物,甚至直接将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批评意见作为设计研究性学习目标的依据,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难以达到的范畴构建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据此可以推断,研究性学习目标的设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
首先,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互补性。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重视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则不以系统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传授为追求,它是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欠缺和研究性学习自身所长为主要追求。
其次,是学习目标自身的根本性。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思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十分相似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时选择的内容是以知识的基础性为生根标准的,愈是能够成为今后学习基础的,就愈有选择的价值;同样,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也是愈具有根本性、一般性,就愈具有广泛迁移的价值。所以,在确定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时,除了上面所说补充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不足外,在不足之中更要突出这种根本性,即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所必需的因素。
2.学习内容的设计
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它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区别,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以间接经验——系统化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而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则是以直接经验——通过实践获得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为基础的。因此,同样是学习信息技术学科范围里的内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注重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原理和技能,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却注重使学生应用这些原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坚持这一根本区别的前提下,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便可以在相当宽泛、相当灵活的范围之内加以选择。
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具体选择和设计,主要是体现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原则,没有一定要达到的绝对标准和程度,而是视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条件灵活处置把握。例如同样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内容,擅长编程的学生可以选择缩写程序去查询实际的数据库信息,擅长网络知识的确学生可以选择网络并行数据处理、网络防火墙等内容进行研究,这些选择都是合理的,都能够有效地体现和达到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没有高低之分。
3.学习策略的设计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体育教学组织实施指导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研究性学习正走进课堂,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在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突出地位。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目前研究性学习已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学科课程也在努力探索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以便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 体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可行性
(1)开展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可以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可以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科学严谨、不折不挠的态度和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可以使学生获得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各方面的综合知识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教科书的体育知识;可以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学会与别人沟通与合作;可以发展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研究性学习无论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渗透于体育教学之中,目前仍属于初创阶段,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或困难,同时也给我们广大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实践证明,只要教学处理的得当,原有的课程内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我们许多优秀的体育教师,正是在原有的体育教学中,既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二、体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倾向,学生学习兴趣被忽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压抑,因此,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现代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平等合作,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空间,这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保证。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首先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必须加以改变,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
(二)体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主要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
目前,班级授课制依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依然是常规学习的主要空间,因此,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一个现实而又具体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关键在于教师要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特点,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获得结论,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
2.体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和确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立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学生在自行选题时,可能会出现各样的困惑,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从自己力所能及的渠道获得知识,并予以解决的课题,此时,学生的这种选题、立题、捕捉问题的过程就需要教师创造性的指导,如有的学生设计了这样的课题“论篮球运动”,这样的课题是相当复杂的,而且所涉及篮球运动各方面的问题,范围相当广泛,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他们会感觉对如此大的课题无从下手,于是所做的研究、所得的研究成果大多是泛泛而谈,因此,学生的自主选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选题,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3.体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
第一,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发现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教具、学生的分组学习材料等,然后向学生说明发现过程的目的和要求,提出探讨的问题,指导探讨的价值和步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第二,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途径,通过阅读、演练、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主动地概括其原理、规则,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是研究性学习过程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发现知识的基础,这时教师要巡回指导,积极做好引导工作。第三,学生交流初探所得到的成果或结论,并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或不甚理解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并作进一步探究。第四,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探索的问题,把初探和交流中获得的知识、经验、结论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把探究出来的结论,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际中去,从而进一步验证和巩固所获得的知识。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体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学生的全体性。研究性学习课程有一种深层的教育民主的追求,研究性学习课程绝不是优等生的专利,不以所谓的“优等生”为尺度,也不试图建立作为评价标准的常模,而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它必须兼持多元价值标准,而不是划一的标准。
体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标准,它反对通过考试等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性评价,建立一种以“自我总结和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是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电子信息专业课 创新性
一、职业教育下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急剧发展的时代要求大学生能够灵活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与创造新知识,并且具备相当的终生学习能力,来满足外贸人才的应具备的素质。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式的教学与这些要求是有距离的,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在高年级的选修课中到课率普遍不高,其原因在于经过低年级基础课程的教学,学生对学习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并且具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表现欲望,因此不再满足于学习内容在师生之间的机械移位。帮助他们利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是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渠道。
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国际商务专业课教学应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它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国际商务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积极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重心是学习而不是研究。学校毕竟不能等同于科研机构,没有必要的研究设施和科研经费,只要通过研究性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促使学生通过与研究相类似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来进行学习,其根本目的不是预期的研究成果,而是预期的学习结果。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综合知识、综合能力能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因此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重学科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缺陷。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并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我国近10年来进行的职业教育实验证明了学生发展的核心是他们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就成了教学的重要目的。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课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自己调查并得出研究结论,体现出他们是教学的真正主体。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使人类主体的智力资源转化成个体的智力资源。以什么样的方式认识世界,与学生时代所形成的学习方式是密切相关的。我国传统教育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学习,不能很好地将人类智力资源转化成个体的智力资源,研究性学习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从实践方式看,传统教学主要是演练式、实验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主动认知、主动实践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验证-体验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主动、愉快、积极的体验。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治学之道、知晓做人之理。治学之道与做人之理是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做人之理的形成需要他们治学之道的支持。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良好作风。
三、研究性学习是职业院校教育的内在需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的弊端在于: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班级集体教学活动的前提下难以实施;以语言讲述为主的表达方式,使得某些教学信息的传输与接收遇到困难;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作用,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创造力;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总是在进行重复性劳动,教学强度非常大。这样教师就无法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脱身来进行研究工作。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强调系统性的实践,在科研实践中发挥自主性潜力,因而满足了形成创新精神和产生创新成果的主要因素。研究性学习对创新的形成起催化促进作用,大学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现实舞台。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策略中还包含有课题组研究的形式,强调课题组集体的合作和配合,这种协作精神的锻炼对后续的科学创新有积极的影响。研究性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在研究中学到知识,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的锻炼是传统学习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弥补大学生的先天不足,可以给他们一方容量极大的“用武之地”,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极大地发掘学生科学研究的潜质。通过参与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被动思维发展到主动思维;从单一思维发展到多元思维;从平面思维发展到立体思维;从静态思维发展到动态思维;从封闭思维发展到开放思维。因此,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提出独立见解,潜能会得到充分挖掘和开发,为进行科学创新奠定基础。
研究型教学使得考核结构发生了变化,适当分离基础内容考核和创造性的考核是必要的科学的考核制度,有利于公平的办法都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支持。目前研究型教学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在解决了认识问题以后势必有更多的学校、老师会去作进一步实践。在打破一校一课的局限以后,如何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摸索出合适的形式,确定合理的目标和工作量是我们乐意看到的。可以相信研究型教学将会对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高起示范作用。
四、国际商务专业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1.学习目标的设计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外经贸等领域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教学的互补,专业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对国际商务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研究性学习则不以系统国际贸易理论学科知识的传授为追求,它是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国际商务学科教学欠缺和研究性学习自身所长为主要追求。
2.学习内容的设计
研究性学习主要不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特别是国际商务专业更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它不能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接受性学习,它适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但对于策略性知识、价值、态度和情感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这些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自主性学习,才能内化成学生自身的经验体系。在研究性学习中,正是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便可以在相当宽泛、相当灵活的范围之内加以选择,这符合国际商务专业覆盖范围广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具体选择和设计,主要是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原则,没有一定要达到的绝对标准和程度,而是视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条件灵活处置把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单证、货代、报检、跟单以及报关等领域中选择方向,这些选择都是合理的,都能够有效地体现和达到国际商务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没有高低之分。
3.学习策略的设计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分工、活动方式和方法选择研究或调查对象;进行查询资料、操作与制作等活动;汇集、交流学习成果等。实现国际商务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自主性,不仅要求教师要从思路、活动空间和时间上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以实现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安排、自己组织学习活动的目的,同时还要求教师不必拘泥于课堂教学或其他程序规则的限制,自主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
4.学习评价的设计
评价是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指,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信息,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对学习中所引起的学生认知行为上的变化,在定性、定量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为研究性学习的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总是呈现出种种阶段性结果,它们既是总结果的分支,同时又是学生在学习中预测总结果的反馈体。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就非常重视阶段性结果评价,即在研究性学习的各个阶段,设定考查学生的不同能力:在课题设定阶段,考查学生设定课题的能力;在收集相关资料、调整研究方案阶段,考查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在开展课题研究阶段,考查学生的课题探究能力;制作成果检查,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性、创造能力;在自我评价阶段,考查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总结、汇报、交流阶段,考查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等。
五、结语
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正在面对迅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市场,需要他们具备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终生学习能力,在专业课中通过设计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教会学生学习,特别是学会思考问题以及分析和处理教室以外的实际问题,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安桂清.研究型课程控微[J].课程・教材・教法,2000.
[2]钟文芳. 研究型课程的定位、特点及实施中的难点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0.
[3]霍益萍.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2000.
[4]陆宏. 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2.
[5]高宝玲.学习者特征与教学设计.中国电化教育.
【关键词】 中学物理;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整合
1 引言
1. 1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所谓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 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研究性学习注重提供有益于个人成长的环境和自我发展的经验,力图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功能,使理性和非理性、认知和情感、价值规范和内在本能达到高度的协调一致。
(2)突破学科中心,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注重学习内容的开放、过程的开放、注重学习过程的交流。使理科课程和人文社会课程相统一。过去理科课程是与实用性课程、人文社会课程相互分离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打破了理科课程与人文社会课程之间的界限,使科学知识教育和人文知识教育相统一,使学生真正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和谐关系。
1. 3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应有以下三个层次:(1)获取知识和技能。任何学习的目标都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通过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获取知识和技能,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目标。(2)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研究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标。(3)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是研究性学习的终级目标。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主要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不但可能得出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的创新人格和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善于探求、勇于发现的创新精神。
1. 4课外活动的特点
(1)发展特长、培养兴趣、丰富学校生活;(2)自愿参加;(3)不受大纲限制,灵活多样,有一定的随意性;(4)学习某种学科知识、掌握某种技能技巧。
1.5“整合”的内涵
由于中学物理课外活动与研究性学习都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都强调活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如何使教育高效达成目的,中学物理课外活动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自然地成为教育者需要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问题,这个“整合”应具有以下几个含义:(1)整合的对象是中学物理课外活动,以顺利达成和提高中学物理课外活动的作用为最根本的出发点;(2)整合的方式是有机的,中学物理课外活动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方向,同时,研究性学习又为中学物理课外活动提供了一种开展方式,这种方式更具有探究性;(3)整合的目标是统一的;那就是通过中学物理课外活动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开展具有探究性的物理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整合案例
过去开展的物理课外活动,大多只是课堂教学的种补充。即开展的物理课外活动大多是对书本定律的验证,也不太注重对学生进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另外,辅导老师也没有很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只是把学生引入自己熟悉的事先设计好的轨道上来,对学生提出的一些稀奇古怪问题不给予引导回答,或者辅导老师对学生限制过多,如:不允许乱动仪器,使用仪器要通过教师,损坏仪器要负责赔偿等等。这种限制是不必要的,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不适合培养有特色、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们提出中学物理课外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整合,主张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去指导开展的物理课外活动;主张活动的开放性,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自由去选择活动内容;主张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只是作为媒体从旁引导、咨询和帮助的作用。让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 “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主张开展的物理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避免成人化;主张开展的物理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案例:请你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设计几种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并亲自做一做,比较一下结果,并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这种物理课外活动是由老师给出活动题目,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确定方案,各学生确定的实验方案,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看看各自的方案相不相同,有几种实验方案确定的方案该如何去实现?能不能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想办法激励学生,激励学生想办法、互相交流、讨论,综合运用刚学的力学知识,设计出了多种方案,并一一去实现。这个课外活动中,学生可能可以设计出的实验方案主要有四种:方法一:根据G=mg,只要测出给定物体的重力G和质量m,便可由g=G/m求出。这种方法从原理到实际操作都十分简单,而由于中学条件下无法十分精确地测量力,导致误差较大,但这也不失为一种简单朴素的方法。方法二: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知识,测出下落高度h和下落时间t,根据公式h= gt2 /2 ,即得:g=2h/t2 。经一些教师开展这项物理课外活动,学生们实际实验时,登上四层高的教学大楼,用卷尺测出楼高(下落高度);而测下落时间时,大家又设计了多种方法:有的同学在地面放一块铁板,从楼上释放重物的同时开始启动秒表计时,当听到重物落地撞击铁板发出响声时结束计时,有的同学则设计了一个巧妙的电磁继电器装置用来自动控制计时等等。这一实验学生很容易理解,因而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实验十分起劲,同时他们还模仿了比萨斜塔实验,验证了轻重不同的物体同时落地,但是,由于该实验中空气阻力的不可避免、计时的误差、测量高度的误差等因素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度。方法三:利用高一物理学生实验四《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仿照实验三《测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原理,测出自由下落的铁锤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ΔS,然后由公式g=ΔS/T2,即可得出g。这个实验综合运用了两个学生实验,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灵活应用能力,此实验由于摩擦的存在也会造成较大的误差。方法四:利用单摆的周期公式测。这种方法教材中已有一个学生实验,但同学们并没满足于此,他们积极开动脑子,对实验做出了许多改进,进一步减小了误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个物理课外活动其实是在不改变实验目的——测重力加速度g的情况下,让学生应用不同的实验原理自己去设计实验方案、创造出不同的物理场景和操作程序,选择不同的实验仪器、方法、时间上不加限制,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实践、思考、探索;在这种课外活动实验中,教师在学生困难时(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场景的引导等)要进行点拨。可以为他们在实验仪器、实验室方面提供条件。可以每隔一定的时间,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进行评议,表扬一些有创造性、有特色的实验设计。这种课外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综合性和创造性,显示了学生的才能,使他们的思维素质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提高。
在中学物理课外活动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使得开展的物理课外活动形式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时代的要求,必然会使物理课外活动这种方式更具有探究性。通过这样的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际能力。
3 关于课外活动与研究性学习的反思
我国基础教育存在一种倾向是: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把研究性学习与课外活动之间划等号。这种简单的划等号是错误的。
3.1研究性学习与课外活动在教学目标上存在差异。
课外活动多以扩展、加深学生的某些学科知识或培养学生的体育、文艺特长为目标,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它面向的是一部分学生.研究性学习则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素质为目标。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
3.2研究性学习与课外活动在选择范围上存在差异
课外活动可选性大。首先,学生参加与否,选择权在于学生;其次,课外活动允许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爱好来选择不同的兴趣小组。而研究性学习的可选性是有限的,每组活动的小主题是根据本组的情况,由小组成员共同来制定的。
3.3研究性学习与课外活动在活动内容上存在差异
研究性学习强调活动内容的综合性,强调活动内容与自然、社会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而课外活动的内容要比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更为广泛,除上述内容以外,它还包括某些学科课程的内容,如语文课外活动小组、数学课外活动小组。它们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学科课程的内容来进行的。
3.4两者的实施规范有显著差别。课外活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活动都有很大的随意性。
当然,研究性学习与课外活动也有联系,二者都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都强调活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它们也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结合、融合。
参考文献
[1] 朱海英.STS教育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J],苏州:物理教师
2003年12期第5页
[2] 李远楷 .初中物理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有机结合的实践与思考[J],苏州:物理教师2003年12期第17页
[3] 郑青岳 .论探究式学习的四条原则[J], 苏州: 物理教师2003年12期第27页
[4] 周昌鲜 .开展物理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保定:物理通报 2003年2期第29页
[5] 徐再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J] 保定:物理通报 20003年3期第15页
[6] 池先荣 .人文主义物理教育与研究性学习[J] 保定:物理通报2003年8期第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