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教育课题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通过对 “个人课题”的分析,我们能够从一个侧面了解南京市中小学德育的现状,了解教师对德育问题的思考,归纳梳理出中小学教师探寻德育实效性的新思路。
一、中小学教师探寻德育新路的聚焦点
本研究从班集体建设、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德育活动、德育环境五个方面对703项课题进行的统计(见表1)。
从表1可看出,教师德育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德育活动和班集体建设三个方面。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德育过程,要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变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的就是将道德教育在学习生活中落实,在学科教育观念上体现。我市教师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践行德育,此类课题为338项,约占德育课题的半壁江山;讨论德育活动、班集体建设的课题分别是162项和139项。比较而言,教师对于德育课程教材的挖掘,以及德育环境的改造两方面的问题关注不多。
二、中小学教师对课堂教学与
德育融通的探寻
教师德育课题研究关注到“课堂教学与德育融通”的数量居于首位,共338项“个人课题”,学科主要集中在思想品德课上。思想品德课堂仍是中小学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中,教师结合时事政治、社会热点以及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系统的道德知识教育,课堂上不仅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有益尝试可谓是百花齐放。如一些课题采用辩论演讲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各种道德现象,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激发其道德情感。有的研究怎样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让课堂回归生活,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还有的研究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命教育,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等等。
令人欣喜的是,其他各科教师也较关注课堂教学与德育融通的研究,课题数量约为20%。如语文教师在文本阅读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崇高的民族气节;历史教师利用历史事件与人物,提高学生的道德评价水平;地理教师激励学生形成维护祖国统一及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英语教师利用英语警句格言以及祝福语等渗透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有意识地将外来的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融为一体,体育教师在身体锻炼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敢于拼搏的顽强意志以及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与帮助、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中小学教师对德育实践活动的探寻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指出:“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特性就在于他对善恶和是否合乎正义以及其他类似观点的辨认。[2]”善恶的理念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的理念。道德教育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善,引导我们如何做人,“是使人向善的,是促进人的德性健康成长,为创造人的幸福服务的”[3]。它挖掘学生心中的真善美,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铸造学生的灵魂,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德育是如何渗入学生的心灵,融化到学生自觉的行为之中的呢?
品德培养过程应是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个体置身于道德实践之中才能达成这种统一。“实践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4]。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的多为道德知识,他们还需要在活动中践行。教师寓德育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和探索活动,以活动丰富学生的道德感性认识和道德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道德规则的理解,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如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参与升旗仪式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弟子规》学会怎样尊敬师长;通过让学生识记“名人名言”培养其坚韧的个性品质等等。
柯尔伯格将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第一,前习俗水平;第二,习俗水平;第三,后习俗(原则)水平。他指出:“在道德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中,个体是一次一个台阶地通过各个道德阶段的,9岁以下的儿童大多处于前习俗水平,9岁至15岁是发展道德判断的最合适时期,16岁是开展原则的道德教育最合适的时期。[5]”教师在实施德育时,应准确地把握学生已有的道德水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主题为“德育活动”的课题数量共162项,占23%,但令人遗憾的是,从小学至初中再到高中的德育活动,从方式到内容并无太大变化,均为参观名人伟人故居、瞻仰烈士陵园、观看爱国教育电影等。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性,教师尚需丰富活动的形式,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四、中小学教师对班集体建设
有效方式的探寻
班级生活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更有着各自的特点,班级生活对于学生的成长发挥着广泛而深刻的作用。一个有着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会始终激励着学生积极进取,主动、自觉地健康地成长,能使得学生心情愉快,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中去。研究如何引导、组织好学生建立起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是各学校班级建设的关键。我市中小学教师个人课题研究主题为“班集体建设”的课题数量共136项,占19%,对相关研究文本分析发现,近几年的班集体建设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其一,教师教育方式的转变。班主任对学生不再采用空洞说教的方式,而是从孩子日常的学校生活入手,“润物细无声”地将德育渗透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如调查孩子不愿佩戴红领巾的原因,研究怎样调整座位利于孩子之间的互帮互助等。
其二,班级管理形式的改变。教师转变观念,信任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己管理班集体,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会自理、自律、自立,学会思考各种复杂的问题。
“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6]”从以上中小学教师对班集体建设规律的探寻中可以看到,教师正在将道德教育的基础植根于生活之中,通过生活履行德育的使命,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内在的德育要求,调动他们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参考文献
[1] 靖国平.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
[2]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卷 [M].吴潜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
[3] 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73―80.
[4] 朱洪发.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24―126.
[5]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1.
随着全社会对残障学生的关注和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课余体育训练已成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康复、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1].因此,对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
1.1参训残障学生情况在所调查的17所安徽省地市级特殊教育学校中,共有248名残障学生参与课余体育训练,其中男生为202人,女生为46人,参与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主要是语音类、视力类、智力类的残障学生,分别为171人、35人、42人.可见,特殊教育学校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男生远远于女生,同时参训的语音类残疾学生要明显多于视力和智障两类残疾学生.通过调查显示,残障学生通过参与课余体育训练,最大的收获是增强自信、磨练意志(占38.3%),其次是增强体质(占29.8%),再次是增进与教师、同学、比赛对手的交往(占20.2%),而运动技术的提高、竞技水平的提升只是少部分参训学生所追求的价值(占11.7%).此外调查还发现,残障学生参训的动机依次是:对体育运动具有浓厚兴趣(占46.8%)、为了集体荣誉(占23.8%)、挑战自我(占16.9%)及健身康复(占12.5%).
1.2体育场地、器材、经费情况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场地总量较少,各校对体育场地的拥有率较低,且体育场地面积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在被调查的特殊教育学校中,体育场地面积最小的学校仅有200,最大的学校有4000.在17所地市级特殊教育学校中,4所学校有田径场,15所学校有篮球场,3所学校有排球场,4所学校有足球场,10所学校有室内乒乓球房,4所学校有体育康复训练室.场地设施不仅数量不足,且“常人化”的特点较为突出,与普通学校的场地设施几乎没有差别,不符合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例如国家规定:盲校体育场地设置要求“适宜视力残疾使用的环形跑道或直道,除少部分留作硬地外,宜铺设草坪[2]”,但几乎所有学校的体育场地都是水泥地或沙土地.调查显示,有70.6%的特殊教育学校认为现有的体育器材种类和数量不能满足学校体育训练的需要,且多数特殊教育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比较陈旧和老化,使用年限较长.教练员制作简易训练器材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目前仅有2所学校在训练过程中能够使用自制的简易器材进行训练.调查得知,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普遍较少,经费投入最高的学校为2400元,投入最低的学校仅有300元,平均体育经费为1500元.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训练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划拨的教育经费(占88.2%).在训练经费使用范围方面,用于场地建设和添置训练器材所占的比例很小,训练经费通常只能保证购买参赛的服装(鞋)、发放训练津贴和奖金等.
1.3参训项目及训练情况调查显示: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开设的项目主要有篮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举重5大项.而我国残疾人体育已开展并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共有田径、游泳、举重、射击、盲人柔道、轮椅篮球、坐式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轮椅网球、盲人门球、射箭、硬地滚球、盲人足球、轮椅击剑等15大项[3].相比之下,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训练开设的项目相对较少.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坚持每周、每月开设2-3次训练课的学校分别占被调查学校总数的5.8%和11.8%,82.4%的学校在赛前2-3个月才开始安排训练课,可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课的安排具有明显的“突击性”色彩.在调查的17所特殊教育学校中,体育训练都有训练计划,但通过查阅教练员制定的体育训练计划,可以看到训练计划在训练目标的定位上普遍过高且无“指标体系”,在训练内容的安排上过于重视“体力”而忽视“心智”,在训练的组织和控制上所采用的手段较为传统、缺乏创新等.
2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制约因素
2.1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目前社会对残疾人体育事业总体来说宣传不够、重视不足、投入力度不大,对适合残疾人进行体育训练的场地、设备、器材进行研发不够,从事残疾人体育事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缺少宣传残疾人体育运动知识的书籍和刊物,媒体对残疾人体育运动的报道也很少,还没有形成真正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进行体育训练的社会氛围[4].与正常人相比,残疾人进行体育训练不仅需要运动员、教练员的努力,尤其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扶持,需要广大志愿者的辛勤付出,特别是对视力残疾运动员而言,如果没有引导员帮助,他们的训练和比赛将无法进行.
2.2残障学生思想观念存在误区一方面,残障学生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自我保健、康复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残障学生在心理上普遍存在自卑、意志薄弱、缺乏主动、兴趣单一等特点,因此,残障学生有着比正常学生更强的自尊心,担心因从事课余体育训练而遭到他人的讥讽、嘲笑和议论,孤僻封闭的性格使得他们对生活中的一切失去兴趣,甚至觉得生活毫无意义[5].在这一点上,女生和视力残疾学生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也是导致特殊教育学校参训学生男女性别和残疾类型的比例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之一.
2.3残障学生运动能力较为薄弱残障学生由于自身身体的局限,给日常生活、学习乃至运动都带来诸多不便,且残障学生间的残疾种类不同、个体差异较大、运动能力参差不齐,这给训练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也影响受训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如:视力残疾学生由于缺乏视觉表象,他们的语言缺乏感性做基础,导致语言与实物脱节,同时由于空间定向能力差,通常要依靠听觉和触觉来补偿,对事物感知受到局限,通过其它感觉器官获得的感性材料往往只反映事物的局部特征,以此作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很容易产生错误判断;语音残疾学生则主要依靠视觉、味觉、嗅觉等途径来感知外界事物,因而限制了感知觉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且由于感知觉活动缺少语言活动的参与,使第一信号系统(客观事物)与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出现脱节,造成他们接触的东西虽然很多,但能够表达的却很少;智力障碍学生,其身体发育随智力落后程度的加重而越来越差,生理、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在肺活量、肌肉力量、身体平衡能力、身体协调性等指标上明显落后于健全学生[6].
2.4训练科学化水平不高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不仅肩负着培养参训残障学生掌握补偿自身缺陷的基本方法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且也要提高参训残障学生的运动竞技水平,而竞技水平的提高主要处决于训练过程中科学化程度的高低.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科学化程度总体不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视力残疾和智力残疾两类学生的选材方法和手段不够科学;(2)训练目标存在“起点高”、训练实施存在“步子大”的现象;(3)训练内容体系主要体现为“体力型”特征,即重视体能、技术、战术等内容的训练,忽视智力、心理、作风等方面的训练;(4)在训练活动的组织和控制过程中不能灵活运用指导训练的各项原则,如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安全练习等原则;(5)运动负荷难以驾驭,对体育训练中运动量和强度的安排主要依靠教练员个人经验和直观感觉;(6)训练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做到知己知彼,如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不注意收集全国(省)残运会、特奥会的运动成绩,比赛规则的变更,竞赛器材的改进,以及其它省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训练状况等方面的信息.#p#分页标题#e#
3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对策
3.1营造有利于开展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社会环境(1)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残疾人教育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残疾人体育工作“十一五”实施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残障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权益,疏通体育人才的输送环节,切实解决参训学生的奖励、升学、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7];(2)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加大对残疾人体育知识、残障学生运动员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精神的宣传力度,营造出有利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良好氛围;(3)残联、教育、体育等行政部门要动员社会各界发挥各自优势,支持、关爱残障学生体育训练工作,培养以扶残助残为荣的良好风尚;(4)在社会及各级学校中加强为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提供志愿服务的宣传,加快残障学生体育训练志愿者、引导员队伍的组建.
3.2提高参训残障学生对残疾人体育功能的认识只有对残疾人体育功能有着充分、足够的认识,才能真正唤醒广大残障学生参与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在动力,可见提高参训残障学生对残疾人体育功能的认识显得十分重要也非常必要.残疾人体育功能主要有:(1)价值补偿功能,即个别肢体或器官系统功能丧失,通过运动可使其他部位或器官系统的功能得到一定补偿,如视力残疾者通过盲人门球运动可提高其听力功能;(2)康复健身功能,由于残疾青少年身体发展的可塑性较大,残疾部位不一定完全定型,根据“用进废退”理论,通过锻炼和训练可以改进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健康状况,甚至还能使残疾部位的功能达到恢复,如2008北京残奥会我国脑瘫短跑运动员杨晨和爱尔兰脑瘫足球运动员马龙分别被取消所创纪录和参赛资格,其原因是残疾人医学委员会通过科学鉴定,认定他们身体状况已接近正常人水平,这说明他们经过多年体育训练,身体残疾已经得到康复;(3)教育功能,通过体育锻炼和竞赛可以克服来自生理、心理方面的各种阻力和困难,磨练残疾人刻苦、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残疾人奋发向上、拼博进取、为集体荣誉而战的道德风尚;(4)娱乐功能,残疾人体育往往融娱乐性、游戏性和竞赛性为一体,通过参加或欣赏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可以起到调节心理、愉悦身心的作用[8].
一、体育课堂教学低效的表现
1.浪费时间
体育教师平时对学生要求不严,导致学生训练散漫、时间被浪费;队伍调动考虑不周全、过于频繁,浪费时间。
2.讲解啰嗦
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与技术动作要领,经常花去很多时间进行讲解,语言重复、抓不住重点和难点。在堂课的不同学习环节,不厌其烦地重复讲授动作要领。
3.学生运动量少
由于讲解及队伍调动上的费时、组织及场地布置上的欠缺,加之课堂导控能力无效,导致学生练习的时间相对较短,练习次数一般较少,从而影响学生技术的掌握、技能的形成。
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做好课堂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反复阅读、钻研教材,掌握课程标准的精髓,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保障。其次,要熟练教材内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熟练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学大纲及其内容要求,把准重点和难点,根据大纲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材内容的搭配、选择及安排要准确、有目的性。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重点,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展开层次分明的教学,让学生一目了然,课堂效果自然就很好,效率也会提高。
2.重视课堂组织
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因学生在室外的活动而别具特色。明确课堂常规并很好地执行,科学、合理、省时地调动队伍,精心、合理地布置场地,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但在平时教学中,不少教师容易忽视这个问题,致使课堂教学时间浪费现象较为突出,教学效率偏低,教学效果有限。
例如下面一段教学片段:
教学内容为“前滚翻”,教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四列横队)后,重新让学生编组(等待的时间约3分钟),然后进行队伍调动,将学生带入技巧练习场地,而场地上的器材没有布置,临时让学生帮忙(时间又过去2分钟),然后进行示范、讲解。
重新设计为:教师课前将体操垫摆放好,学生四列横队面朝体操垫进行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结束后向中看齐、前两排蹲下,教师再进行示范、讲解;分组练习前讲清练习要求、器械场地及站位方向,然后口令指挥队伍调动。这样,至少比原先节省3分钟的时间。
因此,课堂教学的组织要根据实际状况来安排。例如,学校只有一个跳远沙坑,而在教学中采用大班同时上一个内容的话,每人就只能有两三次练习机会,这样怎么能达到教学效果呢?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采取小组轮换上沙坑的练习方法,一组由教师指导进行练习,另一组在体育委员和体育骨干负责下进行跳远素质练习,下次课交换内容,实践证明其效果明显强于大班同时上课。此外,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真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3.在精讲多练上下功夫
体育学科的特点是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进行一定负荷的身体锻炼,而体育课时的有限决定了教师在每一堂体育课中要精讲多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技术、形成技能、增加体能、磨练意志并愉悦身心。从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来看,教师讲解的随意性较大,语言不够精炼,不能突出重点,少讲了怕学生不理解。其实,教师的示范、同伴的练习、自身的体悟,加之教师及时点拨,学生对技术动作、易犯错误会明白。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在精讲多练上下功夫,力求讲解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同时,安排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要充分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如小黑板、教学挂图、活动黑板、图片、动作影像等,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更加有效地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听讲、观察、思维的效果,使学生对运动知识、技术动作的理解更深入、清晰。
4.准确把握时间,严格管理制度
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学生都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合理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掌握适当的教学节奏,能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例如,在进行技术性较强的动作教学时,可在准备运动中有目地增加相关的游戏或辅助动作进行练习。此外,要保证45分钟课堂教学有序、高效,就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做到准时集合、行动迅速。
5.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关键词】英语教师提示语 作用 策略
本文基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多种用途英语与专业合作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W2011J16。
引言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当老师对学生发起提问或要求学生改正所出现的语言错误时,学生有时会不知所措,出现师生都会感到尴尬的局面。在这个时候,如果教师给予适时的语言上的提示性反馈和支持,不但会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同时又能够使学生充分地研究和思维,从而最终使学生获得问题的答案,改正语言错误。
随着语言学界越来越重视课堂的交互作用,教师话语的提示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课堂提示语不仅可以融洽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对目标语的习得,对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本文旨在探讨英语课堂教师提示语的主要作用、教师提示的主要场合及教师如何更好地发挥提示功能,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提示的艺术。
英语课堂提示语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英语教师提示语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支架作用,为学生认知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证。20世纪30年代,俄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韦果茨基(Vygotsky)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域”理论(ZPD for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他把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分成“现在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前者表现为学生现在就能独立解决智力任务。后者是尚处于形成状态,学生还不能独立地解决智力任务,但在教师的帮助下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中能够解决某些智力任务。这一理论的发展突出了教师课堂提示语在学习中的支持功能。另外,教师提示语可以引起学生对目的语形式的注意,促使学生进行深层认知加工(杨颖丽,林正军 2012)。
2.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教师提示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交际活动,为学习者创造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环境和机会,使他们通过交际和意义的协商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首先,提示语能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更多的用英语进行交流输出的机会。陷于困境中的英语学习者,如果能得到教师及时的点拨,获得教师语言上的支持,一定会走出僵持和沉默,自然地运用语言并最终习得语言。其次,教师提示语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教师可通过不同形式的提示使自己的语言可以被学习者理解,而教师所提供的可理解性输入有利于学生建构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另外,教师通过提示语(如确认核实、澄清请求等)鼓励学习者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帮助学习者发现自己的语言错误并能够纠正语言错误,完善中介语。杨颖丽,林正军(2012)的研究也表明教师提示语更清晰地指出错误的所在以及形成错误的原因,对学生目标语习得作用更加明显。
3.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教师提示语除了促进学生认知、语言能力的发展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减少情感过滤。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情感过滤假说”。他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负面的情感会过滤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吸收,从而最终阻碍语言的习得。外语课堂中不利的情感主要指学习者对外语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动机不强,课堂过分焦虑及对学习失去自信心。教师应在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时,通过提示语使学生知道他们能正确地完成任务,从而克服学习困难,体验到学习成就感,增强学习外语的自信心与学习动机,减轻了课堂焦虑感,在情感上不断地鼓励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使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互动。
英语课堂教师提示的时机
教师话语的提示指教师通过自身话语协助学生完成语言表达或课堂任务的功能。即教师通过话语“引导学生产出更为完整、准确、恰当的话语”的功能。当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学生输出的话语出现错误,或学生回答的内容不够丰富需要进一步拓展时,教师话语的提示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1.提示学习者找到问题答案
在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出现困难,尤其是当教师发起提问, 而学生不知如何回应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巧妙的提示,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使学生走出沉默,找到自信心。教师可以对提问内容中较难的词汇进行较为通俗的解释,或对提问的句式进行变换,从而降低提问的难度。Cazden(1988)认为,这种提问调整(reformulation)有利于逐步降低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认知压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任务。下面提供一个教学片段说明教师在提问出现僵局时,如何通过话语提示功能,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
T: OK, answer my question. My question is, what is your ambition?
S: (3second pause)
T: Don’t be nervous, could you tell me what your ambition is?
S: My ambition?
T: Oh, yes, ambitions are things you want to do. Well, like for example, when I was a small girl, my ambition was to be__ what? No, not a teacher, was to be an animal doctor, OK? Have you got any ambitions? (to the student) what is your ambition?
S: Nurse.
T: You want to be a nurse?
S: Yes, I want to be a nurse.
T: Good. Ambitions, repeat, ambitions.
S: Ambitions.
T: All right.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不断提示关键词和对提问句式的调整实现了教师话语的提示,有力地协助了学生说出他们想说的话,顺利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2.提示学习者纠错
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该打断学生的话进行纠正,直接告诉学生某个语言形式是错误的,而是在与学生继续互动的过程中对学生给予巧妙的提示,使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所在,并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尤其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输出话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其话语的提示功能,在不明确指出学生错误的前提下,协助学生纠正话语中的错误。教师应通过自身话语提示学生,由学生自己完成改错。为提示学生完成自己纠错,教师可采用升调重复错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进行自我纠正。这种重复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叫做recast, 是意义协商过程很重要的一种手段。以下教学片段说明教师在学生出错时,如何提示学生自己完成改错。
T: Have you finished reading Paragraph Two ?
S: Yes.
T: So, what did Tom’s mother do for him?
S: He bought…
T: He? bought.
S: Sorry, she bought…
T: She bought what?
S: She bought a gift for Tom.
T: Good, then, what did Tom do on his way home?
S: He help an old lady cross the road.
T: He help or helped …
S: He helped an old lady cross the road.
T: So, we should learn from Tom.
在以上教学互动中,教师注意到学生的语言错误,但他并没有明确指出学生的语言错误,而是通过用升调重复学生的语言错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予以纠正。
3.提示学习者拓展输出内容
在下面的教学片段中,教师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设置了参考型问题来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老师问学生我们生活中最不能失去的是什么。一位学生回应是抱负。当学生说出该词后,教师先是重复学生的回答,然后征求全班学生的回应。在全班同学认可后,教师抓住学生的兴致顺势引导,问学生除了抱负,还有什么也是我们不能失去的。教师通过使用提示性的话语,例如:“any more?”“anything else?”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言输出。因此,通过对学生话语的不断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并支持学生进行意义表达,实现“受推动的语言产出”(pushed output, Swain, 1985)。以下教学片段说明教师提示语作为一种辅的语言,如何帮助学习者在师生互动中发展新的观念拓展自己的语言输出。
T: I know you have been a college student for two years. Then what do you think is we can not lose?
S1: Ambition.
T: Ambition? Do you think so?
Ss: Yes.
T: Yes, very good, Any more?
S2: Friendship.
T: Friendship? Do you agree with him?
Ss: Yes.
T: Yes, both ambition and friendship are what we can not lose, but anything else?
S3: Perseverance.
英语课堂教学提示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
教师在进行提示时一定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提示,是要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掌握教学内容,因此在顾及一般学习水平学生的同时,更要关注特殊生、极好生和极差生, 才能保证整个课堂的完整性。
2.必须把握好提示的时机
提示要选择好最佳时机,只有选择好提示的时机才能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如果选择不当,在不当提示时提示,那么,尽管教师的意图是想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提示最佳时期的选择应该是在学生最需要帮助时,教师适当加以提示,在这种情况下提示所起的启发作用将是十分巨大的。当然,只有联系具体的教学实际才能加以具体的分析。只有既需要教师的点拨,又可以让学生经历思维过程的问题才需要提示。
3.提示要有一个度的把握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要有一个程度上的把握。首先要注意为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提示不能过于直白,根本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答案马上就出现了。其次,提示要结合实际教学问题,注意提示的层次性。总之,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尺度,根据实际教学问题给予不同的提示。
4.采用合适的提示方法
按照提示的程度,可分为明示和暗示。所谓明示,是指比较明确地向学生指出正确的思维方向,有时还可以是一些思维方法,使学生能够迅速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通过明示,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很清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快乐的学习。但是教师向学生“明示”时必须考虑以下方面。首先,要在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大的教学内容,经过学生的思考后仍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下才用明示。其次,为学生多提出几条可供选择的思路,要求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去比较和选择,为学生提供思考的余地和机会。暗示是给学生含蓄的、隐蔽一些的思维方向,从而使学生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提示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提示的艺术对启迪学生思维,更好地掌握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提示不仅会使学生解决了当时的学习问题,还能使他们学会学习和思考。教师应深入研究提示的艺术性,使课堂提示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Cazden, C. B. Classroom Discourse: The Languag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M].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1988.
[2]Nassaji, H., & Swain, M. A Vygotskian perspective on corrective feedback in L2: the effect of random versus negotiated help on the learning of English articles [J]. Language Awareness, 1985, 9(1)34-51.
[3]程晓棠.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4]李丹丽.二语课堂互动话语中教师“支架”的构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4):572-583.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教育;体育课堂教学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概说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形成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而达到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目标。
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强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体验式教学所重视的并非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而是通过对人的生命意义的探求,实现生命意义的彰显和扩展。
(二)体验式教学特征
1.体验式教学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体验式教学反对传统的“一刀切”式的教学,主张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发挥其专长,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学生的独特性采取保护与引导的教学理念。
2.体验式教学善待学生的自主性
体验式教学反对学生的被动接受,主张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以及自主钻研,最终达到知识的获取。
3.体验式教学理解学生的生成性
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认为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坚持学生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反复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的生成性。
4.体验式教学关照学生的整体性
体验式教学在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整体性,这一整体性不仅包括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的整体发展,同时也包括学生个体自身知识系统结构的整体性发展。
二、初中体育课的教学特点
(一)初中生性格特征分析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初中生的年龄在12周岁到15周岁之间,正值青春期,处于该阶段的青少年,在性格上呈现为多动、情绪化、敏感、好奇心强、叛逆心强的特征。他们对传统的被动式教学兴趣并不浓厚,而对动手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的授课形式具有浓厚的兴趣。
(二)初中体育课程分析
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规定:初中体育教学任务与要求为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与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由此可见,初中生体育课堂的教学重点并非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是从体育锻炼与实践中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而这与体验式教学在教育目的上是一致的。
三、体验式教学与初中体育课的融合策略分析
由于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思路与我国初中生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相一致,我们便可以尝试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具体的融合策略如下:
(一)精心设计教学,使学生真正融入体育课堂
从以往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通常以前半节课理论知识讲解,后半节课学生自由活动为主,因此大部分学生很难真体验到体育课堂的乐趣,而这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融入体育课堂中,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优势,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就应该多下功夫,对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与环节做出精心的安排与设计。例如,教师可以设计编排与该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或竞赛环节,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在体验中真正有所收获。
(二)优选体育项目,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
通常来说,体育课上知识的传授过程主要以以下环节展开:“教师示范―体委示范―学生自行练习”这就导致部分体育兴趣不足,尤其是对锻炼不感兴趣的女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滥竽充数”,动作不标准、不规范的现象,在动作演示中参与程度低,逃避现象严重。为了能够让学生整体都能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乐趣,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如:性别、身高、体重等设计不同的体育运功项目,对学生分别加以指导。
(三)以体验为形式,以兴趣培养为方法,以身心发展为目标
在体验中进行初中体育教学,体验不仅是教学的形式,更是教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轻视体验结果,重视体验过程,体育课堂教学的体验不应该以竞赛结果为目的,而应该以体验的方式促进学生提高体育锻炼的兴趣,规范自身体育锻炼的动作,提高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进而达到促进青春期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而这也是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相一致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