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生产工作汇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去冬今春以来,由于连续干旱,气温偏高,土壤含水量下降,旱情形势严峻,直接影响小春农作物生长。针对当前旱情,区农林局积极安排部署,组织农推、菜办、植保等相关部门深入田间地头查墒情、苗情、旱情、灾情,结合项目工作开展抗旱宣传培训,指导农民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干旱造成的损失。
一、农业旱情
(一)粮食生产:
2012年我区小春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780亩,其中:麦类种植9500亩,豆类5280亩。目前已进入成熟期,由于受干旱影响,普遍长势较差。截止到3月21日,全区小春粮食作物受灾面积13100亩,占总面积的88.6%,成灾面积5900亩,占总面积的39.9%,绝收面积5700亩,占总面积的38.6%。其中:麦类受灾面积9100亩,成灾面积3800亩,绝收面积4700亩。豆类受灾面积4000亩,成灾面积2100亩,绝收面积1000亩。如旱情持续至4月底,预计90%的小春粮食将绝收。
(二)蔬菜
目前,全区蔬菜在田面积7100亩,截止到3月21日,蔬菜干旱影响面积1000亩。以矣六、***、六甲、小板桥、关上等街道为主滇池沿湖片区有蔬菜3500亩,现采用滇池水倒灌,可克服干旱天气影响,但生产成本有明显增加。以大板桥街道为主的山区半山区有蔬菜3600亩主要是冬春季节性菜地,分布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基本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水要求。目前,蔬菜生产尚无大的受灾损失。但随着旱情持续,容易受到水源枯竭的威胁。
(三)花卉
现鲜切花种植面积3550亩,利用滇池水倒灌解决灌溉问题,目前未出现受旱情况。
(四)畜牧
2012年3月末大牲畜(牛、马、骡)存栏6655头,生猪存栏54776头,羊存栏11715只、家禽存栏750696羽。随着滇池流域禁养工作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区的养殖业转移集中到大板桥街道小哨村、矣纳村的养殖小区进行饲养,生猪、鸡基本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小区实现了统一集中供水,暂时不会出现饮水困难情况。大牲畜多数分散饲养在山区村组,目前因旱情出现饮水困难的大牲畜有2492头。
二、大春生产
大春粮食计划种植面积27000亩,其中:大春粮食计划玉米种植面积20000亩;蔬菜计划播种面积25000亩;花卉计划种植面积4000亩。
三、主要措施及开展工作情况
在小春作物受损的情况下,按照“小春损失大春补,业内损失业外补”的思路,大春生产以抗旱减灾、提质增效为重点,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一)抓好春耕备耕物资储备,今年种子价格与去年比有所下降,化肥价格有所上涨,但市场供应充足。区农推中心已储备 “晴三”、“会单四号”“长城799”等优良玉米种子10吨,化肥30吨。多数农户已将玉米种子准备好,少数村民用种可保证随时供给。
(二)计划开展玉米抗旱节水育苗移栽示范,带动2000亩鲜销玉米育苗移栽,提高种植效益,确保减产不减收。现已在大板桥街道上对龙社区启动120亩鲜销玉米抗旱育苗移栽示范。
(三)抓住种植节令,开展节水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实施地膜玉米覆盖20000亩。
(四)计划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10000亩,指导农户科学合理施用肥料。现已开展技术培训5期,505人次。
(五)强化科技培训,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管理,加强对病、虫、草、鼠害的防治,避免因病虫危害产生的损失和违反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情况。植保部门加大了对粮食、蔬菜、花卉病虫害的监测、防治指导及农药经营企业的监管,目前无重大病虫害及违规经营农药的情况发生。
(六)计划开展春季蔬菜育苗移栽、地膜覆盖等节水栽培示范,带动全区蔬菜抗旱生产;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质量安全,蔬菜农残抽检全年不少于1200个样。目前,已在大板桥街道复兴社区启动蔬菜育苗移栽示范200亩,其中:大白菜170亩,青笋瓜30亩。通过示范,将带动全区蔬菜抗旱节水育苗移栽1000亩。1—3月累计检测蔬菜样品325个,检测结果合格323个,合格率99.4%。
(七)加大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力度,确保灾区群众不减收。目前,已开展劳动技能培训8期,培训900人次。
(八)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及时检修农机具,提高农机到位率。已派出人员51人次,检修农机具598台。
(九)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及时开展畜禽疫病的强制免疫,确保免疫密度达100%。到2012年3月末,完成禽流感累计免疫34.75万羽,口蹄疫累计免疫猪4.965万头、牛0.545万头、羊1.113万只。同时为了监测免疫效果,累计采取了鸡喉气管40份,用于禽流感病原学预警监测。
1、全面开展了化肥生产企业调查摸底,全县4家化肥生产企业已100%建立质量档案;
2、全县化肥生产企业100%取证生产;
3、全县化肥行业的监督抽查覆盖率100%,在今年的监督抽查检查中合格率为100%;
4、没有出现制售假冒伪劣的重大违法活动。
××县化肥质量专项整治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促合作
(一)领导重视。化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历来被各级政府和部门所重视。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多次听取县质监局的工作汇报,并亲自参加了全县化肥质量专项整治动员会、农资连锁经营工作布置会等会议。在由农业部门牵头的全县实施放心农资工程动员会上,分管农业副县长也亲自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县政府分管领导能亲自参加这些会议,说明县政府对农资、化肥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十分重视的。
(二)部门积极配合。化肥产品质量整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牵涉到的部门多、环节多,光靠单个部门的力量是无法顺利完成的。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单位切实把化肥质量提升整治工作作为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互相配合、相互协作,农业部门负责总牵头、总协调,供销部门负责农资产品连锁经营,工商部门负责农资生产、经营无证无照的查处取缔,质监部门由负责生产领域的质量安全,形成监管工作合力。
二、敢于动真求实效
本次化肥质量专项整治主要是针对辖区内的化肥生产企业,整治牵头工作主要由质监部门来承担。为切实落实上级要求,抓好全县范围内的质量专项整治工作,县质监局抽调技术骨干,相关科室互相协调,深入企业、落实措施,开展帮扶、指导、督促,化肥质量整治工作取得了实效。
(一)全面建档。通过调查摸底,全县列入整治范围的化肥生产企业为4家。局管理科多次走访企业,根据企业现状为企业建立了质量档案,并对企业执行标准进行了复审和清理。
(二)加大巡查频次。因为列入本次整治范围的企业数不是很多,稽查大队执法人员坚持每个月组织对化肥生产企业巡查一遍,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巡查检查4次。
(三)建立分类监管机制。根据企业产品质量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化肥企业进行a、b、c、d分类,实施分类监管。将两家产品质量稳定、诚信度较高的企业列入重点培育类(a类)管理;将曾出现过质量纠纷,并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公司列入指导帮扶类(b类);对起步运营不久、企业规模不大的××有限公司则列入规范提高类(c类)。按实际情况将企业进行分类后,制定不同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实施动态监管,促进了全县化肥生产行业整体的质量提升。
(四)强化监管督促。在加大巡查力度和频次的同时,强化对化肥生产企业的生产全过程监管。重点检查企业原材料进货台帐、生产工艺过程、出厂检验、销售台帐等是否严格按照质保体系运行,生产全过程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要求企业充分授权企业质检部门,实行质量问题一票否决,保证不合格产品不出厂门的同时,要求企业保证产品包装计量不出偏差,在合法经营的基础上,注重诚信建设,不发生失信行为。
三、宣传教育促提高
在专项整治期间,努力加强宣传教育,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全社会关注农资质量安全的浓厚氛围,促进了生产者按标准生产、经营者合法经营、消费者安全使用等意识的不断提升,促进了化肥产品质量安全的进一步提高。
一是加强宣传报道。专项整治期间,县主流媒体刊发、播报专项整治信息7篇次。电视台还对全县开展部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宣传报道了专项整治的意义、重点和目标任务。同时,积极在政务网站上工作动态和信息。到目前为止,已刊登相关整治信息12篇次,为专项整治打下了舆论基础。
二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在生产领域,县质监部门加强对企业负责人、企业部门管理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采取以会代训、座谈会、现场检查指导等形式,督促企业相关人员学习、熟悉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增强生产企业按法依规生产的意识。在流通领域,县农业、质监、工商、供销等部门联合开展农资人员培训工作,重点内容是教育农资从业人员如何指导农户科学、合理、安全用肥。全县共培训农资从业人员共400多人次,有力地提高了农资经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经营素质,规范了农资经营行为,确保合法、守法经营,确保全县未发生因化肥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农业事故,维护了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月25日,市人大城环委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志强的带领下,对我市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听取了市环保局、水务局等部门的工作汇报,并深入到阳泉冀东水泥有限公司、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施工现场、平定县污水处理厂和华亿瘦肉型种猪饲养场、以及山西兆丰铝业有限公司自备电厂等地进行了实地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
“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严格减排目标管理,完善减排工作机制,推进减排工程建设,强化减排监督检查,总量减排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__x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和年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等一系列文件,落实各项减排措施,层层分解减排任务,将减排指标纳入各级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建立了减排工作定期调度和督察制度,同时不断加大在减排人、财、物方面的投入,并安排了减排专项资金;二是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工程的建设力度,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厂、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除尘、水泥等工业企业治理和农业源污染减排四个方面;三是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关停“高污染、高能耗”的小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是强化环境执法,开展各类环保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五是加强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六是积极探索,完善制度,加强统计监测体系建设,积极运用行政、经济和市场等手段,进一步完善污染减排的各项制度。
截止2014年底,省下达我市的“十二五”减排六项指标任务中,氨氮、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四项指标已提前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化学需氧量和氮氧化物两项也达到减排进度要求。2014年度省下达我市的减排任务也已全部超额完成。而我市列入环保部与省政府签订的“十二五”减排目标责任书的8个项目,已经完成5个,正在建设的2个,项目变更的1个。
存在问题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我市由于环境基础条件差,历史欠账较多,在污染物减排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产业结构单一倚重。我市是全国重要的无烟煤基地,煤炭、火电等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一直是经济的主要支撑,工业排污量巨大,行业性、区域性经济发展特性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高耗能导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城市长期污染减排空间很小。同时,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人口增加,能耗、水耗绝对用量增加,汽车保有量增加等等因素都会给我市环境改善和污染物减排工作造成更大的压力。
部分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滞后。我市列入“十二五”环保部与省政府签订的减排目标责任书的8个项目建设进展不一,部分工程滞后。尤其是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虽已于去年开工建设,但目前进展并不尽如人意,要达到今年年底前竣工投用的目标尚有一定难度,如不抓紧进度可能会影响我市“十二五”cod减排任务的完成。
无组织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虽然我市每年都能超额完成减排目标任务,但仍存在大量无组织排放源。部分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较重,存在扬尘污染防治监管不到位、有关规定少数施工单位不落实现象。道路扬尘污染依然严重,部分路面冲洗保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路段仍存在冲洗频次低、覆盖面小、标准不高、机扫率低、人工普扫造成大量扬尘等问题。对散装物料运输车辆监管不甚到位,存在撒漏造成扬尘现象。大量矸石山排放的二氧化硫约占全市二氧化硫总排放量的四成,严重影响着全市的空气质量。私挖滥采使得大面积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不仅造成水土流失,的山体还产生大量扬尘等。
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当前我市农村环境污染呈现出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交织的特点。一是农业生产造成的化肥、农药、农膜等污染日益突出;二是各县区尚未划定禁养区,而大部分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及环保措施不到位,粪便、污水的贮运和处理能力不足,产生的牲畜粪便未经处理随意堆置或直接排放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三是农村生活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堆置或仅作低标准垃圾填埋处理,生活污水多数随意间歇排放,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较低,造成脏
乱差现象。几点建议
尽管我市在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中成绩可喜,但也面临着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进展缓慢,个别指标可能无法达标等实际问题,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任重道远,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强领导,增大投入,强化监管,确保实效。
全力以赴,按期完成减排重点工程。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是完成我市减排任务的关键。鉴于目前水污染物cod指标减排任务达标难度较大的实际,必须把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提标工程建设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倒排工期,全力推进,确保在年底前建成投运。并根据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对因工程延误影响全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完成的区域和部门,实行严格的环保“一票否决”制。同时,要深挖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减排潜力,县区污水处理厂要不断扩大生活污水入网率,保证污水处理量不低于设计能力的75%。
加强部门组织协调。要完成“十二五”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加强外部协调、内部联动。除环保部门在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过程中,对环保审批、环境保护实施进行统一监管外,发改委、经委、水务、住建、农委、国土、公安等有关部门也要及时主动明确总量减排指标任务里涉及自身部门的职责,做到任务明确,职责清晰,配合环保部门完成好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
各级政府及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发挥联动作用,完善减排工作协调机制,整体推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要加强对污染源的排查工作,如私挖滥采对植被的破坏情况等要摸清底数,制定措施,着力解决。要加强减排数据的通报,强化减排信息共享,积极协调各部门共同推进减排工作。要严格按要求落实总量前置制度,控制污染物新增量。要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加强国控重点源监测和有效性审核等工作。要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现场监督检查,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一是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要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坚决不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达不到环保措施要求的项目,对国家产业导向目录中属限制类项目的也要严格控制。二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认真执行国家、省有关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政策,坚决淘汰被列入国家、省淘汰目录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备和产品。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予以关停。三是大力建设环保型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要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