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体育课程改革 初衷和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51-02
任何国家的任何时候进行任何的课程的改革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普适性的目标,就是通过课程的改革、改进与完善,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培养有关的人才。那么换而言之就是可以这么理解,任何课程改革的潜台词就是当前的课程有了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有必要通过集中式的改革工程进行重大的修缮和改革。而该课程的问题也似乎可以通过这样的工程可以改进的。因此在任何课程改革之前,对该课程有决定权的主要领导肯定会对“该课程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改革,是不是靠日常的修正已经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现在设计的课程改革方案是不是能够解决所面对的课程问题?”“该课程改革阶段的目标和总目标是什么?”等等问题提出假设。如果改革前对这些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那么课程改革肯定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甚至会越改越差。还有,任何课程改革的初衷和结果一定会集中在提高课程的效益和质量上,我们的课程出了什么问题,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因为这是课程的原点,也是课程改革的原点。
那么,试问一下,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初衷是什么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是“减负”:目前全国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全国皆知,老百姓对学生学习负担太重这一点已是深恶痛绝,怨声载道,都希望学生不要太累了,但老百姓不知道学习负担重其实并不完全是课程的问题,是当前的社会大环境问题,是就业压力和升学压力的问题,国家相关管理层不可能不知道这些问题。但管理层还是想通过课程改革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其次应该是“提高能力”:在当前的就业压力和升学压力的影响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日新月异。科学、文化知识更新换代时间越来越短,越来越快。为了适应高、快的生活节奏,久而久之全社会普遍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现象,要求各行各业快出人才,样样都出速成班。但欲速则不达,大家发现中国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由此才出现了著名且又无可奈何的“钱学森之问”,因此国家希望通过课程改革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通过改革能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第三应该是“全面发展”,国家管理层希望通过课程改革和教育,使全国的青少年通过很好的课程教育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综合以上三点可以说国家对课程改革的期待是非常清楚的,改革的措施也是全面的、有力的,但国家的期待和家长、学生的期待可能有些差距。
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应该重视对古代文学传统课程改革,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现状、阐释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性,并拟从课程理论、培养创新型人才、尝试MOOC化教学等三方面探讨改革举措。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课程理论;MOOC教学
一、当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现状
1.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而缺乏课程改革理念和目标
现阶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方面许多都是专注于探讨教学方法手段上的改革。长期以来讲授法主导着古代文学的课堂,确实对学生整体把握知识和系统化学习有帮助,但单一和过度地使用容易导致课程变得枯燥反而会影响学习效果。而学者们已认识到单一讲授法的不足,认为教学方法应该多元化和灵活化,很多高校已经在践行各种教学法并取得一定效果。例如,普遍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以声光画形式感染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程综合感染力;另外,情境体验法、任务法、阅读法以及多种教学法结合等实践尝试也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古代文学课上,许多教师也采取了一些手段,却不知如何着手,也没有太多地去做理论探究,即“怎么做和为什么”,因此,教师对课程理论研究的欠缺势必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深度拓展。
2.缩减课程理论学时,注重实训技能的培养,但缺少具体的实训手段
随着大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古代文学的课时被不断缩减。原来古代文学课程一般设为两年四个学期完成,它的总学时约为300~320学时,而每学期约是72~80学时。据了解很多大学已把这门课总学时压缩到230~260学时,每学期课时由72学时缩减到58~68学时不等,甚至可能还会缩减。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训技能,不少大学还把部分理论学时转为实践学时,给学生增加了约2~4的实践学时。从业教师虽然知道实训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具体怎么去做就很模糊,而且课程本身实践性也不强,教师往往用观看影片来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可以说实训技能培养效果不佳。
3.重视作品文本学习,强化国学经典诵读,但实施效果不佳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主要是学习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作品,但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偏重文学史的理论学习而忽视对具体作品分析的倾向。目前古代文学课程已经逐渐开始向文本分析倾斜,甚至加重作品学习在课程中占有的比例。各高校也纷纷成立国学院或设立基地以开展国学教育,尤其是重视国学经典作品的诵读。例如,围绕着国学经典作品,大学开展阅读主题活动或让任课教师列出必读书目,将结果记入平时成绩,以此来鼓励督促学生阅读和传播经典文化。从实施情况来看,学生对古代作品文本的学习有所改善,比如唐宋诗词诵读实践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一些学生阅读主动性不强,为了检查和平时成绩应付了事,笔记报告抄袭现象比较严重,这就导致有些作品的阅读还是流于形式,实行效果一般。
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性
1.是解决存在问题,优化课程实效的需要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是探讨教学方法手段方面的改革较多而忽视课程理念的研究。第二是课程的学习观念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滞后迫切需要转变。第三是课程改革的有些举措的确有效果,但尚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实效。如,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古代文学课学时减少和教学内容繁多的矛盾。另外,有人提倡古代文学课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但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还有人提倡古代文学课实行MOOC教学,当前我国的一些重点大学部分课程已纷纷加入MOOC平台开始实行MOOC教学,但普通大学则较少加入。
2.是适应社会变革发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世界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竞争可以说是未来综合国力竞争,高等教育改革也就成了全球关注的热点,而课程改革更是高教改革的重点,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古代文学课程也应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增强课程竞争力。“世界某些发达国家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是通才教育、学科整合、探究式学习、课程模式四方面”[1],而我国现正经历着发达国家经历过的课程改革,大学课程改革也呈现出类似的发展趋势。如,高校压缩课时和增加课程门数的做法就体现了通才教育和学科综合化倾向。另外,科技的进步也使人类以前一些悬疑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这样一来课程内容就需要相应地变化。
3.是传承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需要
中国古代文学蕴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哲学智慧和具有天然的教化功能。为了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和国民修养,当今社会需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文化熏陶。因为它承载着中华优秀古代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开启民智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作用。可惜之前这门课程没能发挥其在国民教育中的应有作用,而随着社会不文明行为的增加,课程也需要由知识教育变为道德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
三、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进一步改革的措施
1.强化课程理论研究,指导课程改革
教师应该重视课程理论研究,因为它往往直接关系着课程的改革方向。为指导古代文学课程建设,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底蕴,更需要研究课程理论以便开展前瞻性的探索。如,一直以来课程建设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等都来源于现代课程理论中的泰勒原理。泰勒原理提出了课程开发的4个基本问题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等,认可教师的权威性和强调课程对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以及用量化方式评价课程结果,这适应了当时社会条件和外部环境,有一定合理性和研究价值。而近年来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提出“4R”课程理论,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他强调课程的开放性、参与性、反思性和师生平等性以及反对定量的评价。他书中指出现代课程体系有不利于学生的自由探索与创造性学习和压抑学生个性的缺陷。当前学者在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以学生为本”、“开放式教学”、多元化成绩评价和“过程教学”等都基于多尔的“4R”理论的影响。
2.构建新型学习观,深化课程改革
世界各大学都很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新型学习观的树立,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要深化课程改革有必要构建新型学习观。新型学习观指的是探究式学习观,它在课程中主要体现在阐释和审美方式的运用,同时注重学习对象的反思和体悟,课堂表现为学生负责查找使用资料来分析解决问题和教师做适当点评。探究式学习有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大学生课题项目、顶点课程和研讨班课程等形式,把课堂变成是基于问题的学习,使大学生能主动去学习、实践和应用。探究式学习现已成为国外一些大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博伊本科教育委员会提出,“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改革中,最为重要的是确定一种新的学习观———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对于本科生而言,学习是基于导师指导下的发现而非信息的传递……要把视学生为知识接受者的教育文化转变为视学生为知识探究者的学习文化。博伊报告建议是:一年级学生应参加为其开设的研讨班,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开展合作学习,新生的教学计划应该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和研究性。至于中高年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则把研究与实习结合进来,或参与教师项目研究。”[2]
3.尝试MOOC化教学,完善课程改革
MOOC是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的简称,它的中文翻译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2012年美国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这是MOOC的开始。2015到现在MOOC在中国发展很快也很受欢迎,加入它的大学和学生越来越多,但是它无强制的特质也导致了辍学率较高,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为了探索课程改革和拓宽教学模式,普通大学可尝试课堂教学与MOOC结合。古代文学课程也可进行MOOC的教学实验,因为MOOC能实现更便捷地与其他学科交流和更迅速地了解学科前沿问题,能为古代文学课程改革输入了新理念、新资源、新操作空间,使各国学生成为世界顶级学府的学生并能在同一个虚拟空间交流文化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MOOC还符合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的理念,因为它使教师从单一的文学知识传授者变为导学者和助学者,更强调过程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当然,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一些有效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国学经典诵读问题。除唐诗宋词外,大学生对古代小说戏曲的阅读基本是空白,多数人只看过影视剧像《史记》《三国演义》等。学生不爱阅读与功利的社会风气以及学生的自律性有关,但教师检查不严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为解决严格检查阅读和检查时间有限矛盾,大学可参考普通话机测办法让系统自动评分来节省了人力时间。又如,关于缩减课时后的古代文学课怎样完成丰富的教学内容问题,可采用课内学习和课外自学自由组合的方式解决。为解决古代文学课实训技能培养效果不佳问题,教师可围绕当今发生的实际问题与古人展开交流,从而进行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总之,为了能不断培养出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综合性人才,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仍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作者:梁红 黄儒敏 单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一、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需要等千差万别,所以只有设置多元化的课程,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既不要在一个时期内过于强调历史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也不要过于强调“知识本位”和“学科体系”的完整。由此造成教育的工具性,异化了历史教育的本质,而人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需要又是多方面的,实行单一的历史课程很难满足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当前历史课程改革实践和课程设置来看,开设不同形式的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已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当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材已有了人教版、上海版、广东版、四川版、师大版等多种版本,“历史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局面”。同时开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等。外国也有先例,俄罗斯1993年颁布了《基础教学计划》,该计划除了一个普通的整体性的基础教学计划之外,还附有12个不同的教学计划,历史科划为“社会科学”,包括俄国历史、世界通史、公民常识、现代文明基础等,其教学计划的多样性,打破了历史课程设置的僵化,使不同类型的地区及学校有一定的选择余地。
二、适应政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培养多元文化
由于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历史一直是各个国家培养族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主要科。随着现代交通、讯技术的发展,加之经济、政治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整世界正逐渐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益加剧,所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指出,21世纪的公民应当“学会共同活”,即通过增进对他人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的理解和容,从而使人们能够和睦相处。
历史教育正是展现多元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理想渠道与阵地。德国乔格―艾克特国际教科书研究所研究员平格尔博士曾说:“这不仅是因为当前大势所趋,而且也出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关注,我们需要了解在历史中形成的不同方式,这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比较,更好的认识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目前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各国都认识到了历史教育在培养多元文化理解和国际理解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它明确地列入历史教育的目标。
三、要进一步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强调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学形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的目的。
四、发挥历史人文学科的特长,重视人文素养的教育
科技的进步赋予人类在征服大自然中从未有过的力量与自信,由此导致20世纪60年代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抬头,西方各国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导致社会标准的全面失衡,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危机,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于是,在英、美等国的教育领域出现了新的反思,很多教育界人士开始意识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教育的真正价值并不是工具理性,而应是对人文的培养。
五、加强与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为适应课程的生活化这一发展潮流,世界各国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增加了近现代史、文化史、社会史及乡土史等方面的内容史,使历史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六、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
历史教育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过去那种把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体,让学生记诵一些现成的历史结论和一些年代事件,忽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做法,倡导以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接触一些一手或二手材料,彼此讨论,借以解答问题、判断史料中的主观偏见、尝试重建史实等。
例如,英国在1991年颁布的中学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即全国统一的历史教学大纲)的“成就目标”中,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就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历史的知识和理解。第二是历史的阐释,主要是对历史的原本情况进行构建,并能够认识阐释的不同方式。第三是史料的运用,主要是能够从史料中获得证据,并形成史料的可靠性和价值判断。根据此目标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不仅列举史料,而且为相互印证或对比,往往列举数份观点相似或相冲突的史料,让学生来分析辨别史料的真实可靠性并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历史真象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的近年来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也把“探究式学式、合作学习”作为突破口,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的反映了历史课程改革的这一趋势。
七、加强与其他社会学科的联系,体现综合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课程改革 目标 职业能力
Assumption University (中文: 易三仓大学)位于泰国首都曼谷,是泰国第一所国际大学,也是泰国最早采用全英语教学的高等学府,同时也是泰国最大、声誉最高的私立大学。2012年1月,本人随黑龙江省11所高职院校的学习团来到泰国易三仓大学学习,历时10天,学习了易三仓大学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了解了该校的师资队伍情况以及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感受颇深,就现在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这一话题谈谈我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应实现“四个转变”
1.在理念上,易三仓大学坚持的办学理念是教育学生尊重国家的宗教,尊重自己的国家,尊重国王,尊重民主自由的生活,培养人们通过高尚的劳动证明自身存在的信仰,承担引导人们获得知识和理解生活真谛的义务。
2.在价值取向上,易三仓大学坚持为国家服务的原则,为人民提供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商业教育和管理科学领域的跨学科方法和研究。高职教育应该由学科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
3. 在教学方式上,易三仓大学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穿插了很多实践教学环节,有课程设计,实践学习等等。我们也应该由老三中心(课堂、教师、书本)向新三中心(学生、在做中学、经验)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书本为本位,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岗位能力需求,难以适应社会需要。高职院校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4.在课程导向上,易三仓大学努力培养具备以下素质的毕业生:品行端正,具有开放意识,持续性成长,重视言论自由,通过在伦理学,自然科学,商业管理学和语言方面的学习,吸收正确思想和意识。对于高职教育要求学生通过刻苦学习,认真思考和有效的决断,在学业上取得优秀成绩,由教学专家向消费者需求转变。
二、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应做到“三个接轨”
1.与国际教育接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发展趋势,国际分工越来越精细,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泰国首屈一指的著名学府,易三仓大学以其卓越的声望和严谨的教学原则吸引了美国、英国、澳洲、比利时等众多国际著名国际大学的注意。我国加入了WTO,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实际已面临国际性的竞争,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外向型、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应与国际教育接轨,把行业或国家以及国际上认可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引入学校的教学过程之中,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国际化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国际教育接轨,从而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全球就业能力,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2.与社会经济发展接轨。易三仓大学已经成为泰国商务、管理和信息技术类学校的中流砥柱。其毕业生在工业、政府、银行和跨国公司中,无论是在管理层还是在技术方面都表现出众。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需要培养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为此在“十二五”的第一年,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要适应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际,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使高职教育成为“企业眼中的教育――反映企业需求,企业手中的教育――实现企业参与,企业心中的教育――达到企业满意”。
3.与就业市场接轨。易三仓大学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众多大学和教育机构保持者合作关系,包括教师交流,访问学者,学生交换和联合培养项目等。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优化教育教学全过程,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
三、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做到“三个融合”
1.课程设置与岗位群的职业标准相融合。易三仓大学共设十二个学院,三十七个学科,尤其工商管理、计算机专业在亚洲影响较大。学校采用学分制,以修满学分和完成毕业论文作为毕业条件,并保证符合国际标准,所获学分和学历世界各国都予以承认。
2.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相融合。易三仓大学获得泰国教育部高校办公室完全认证,毕业生和国立大学毕业生享有同等待遇。它的教学水准得到泰国全国服务行业委员会认可。我国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
3.课程教学中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按照职业岗位对应能力的要求组织教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而要强调技术的先进性、熟练性和服务的规范性,强调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融合。在传授理论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明确改革目标,根据我国的国情,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课程改革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从而选择正确而有效的改革策略,使改革走上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的比较稳妥的发展道路。
黑龙江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建设
课题编号:HGJXHB1111038
作者简介: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范院校;综合课程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92-02
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俗称新课程),新课程明确提出“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面对基础教育综合课程的发展趋势,师范院校应对总体策略应是:主动适应,积极引导,自觉超越。
一、如何理解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把若干相关联的学科按照新的体系融合而成的课程形态。综合课程不是各分科课程的简单拼凑,而是按照一种新的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形成“融合”式的新体系。从课程内容范围上看有小综合、大综合。小综合课程主要通过学科内的融合组成的。如将世界经济史、中国经济史、西方经济发展史整合为民族经济融合等学科综合课程。而大综合主要通过学科间的融合,将原来的分科课程组合成的综合课程。如将政治教育、史学、地理学,通过寻找学科间的联系,突破各科的孤立点,综合形成综合文科的核心课程——社会科学概论;用同样的方法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综合形成综合理科的核心课程——自然科学基础。
二、师范院校设置综合课程的必要性
(一)师范教育的本质特性:服务和超越
超越是师范教育的本质,服务是师范教育的天职。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超越的特性。师范院校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机构,为基础教育服务是师范院校的天职。这一服务天职和职业定向性使师范教育必须依据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师范教育如果不抓住时机同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师范院校的这一原有优势就会失去。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师范院校本着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宗旨,相应增设综合课程,为基础教育培养综合课程师资。
(二)综合课程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一种课程类型
开设综合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要(试行)》。《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程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程强调课程的整合,设置综合课程。当前,综合课程已经由个别地方的试点走向普遍推广,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一种重要课程类型。既然基础教育设立综合课程已经由试点走向了推广,那么师范院校设置综合课程成为必需。
(三)师范教育的分科课程培养不出能胜任综合课程教学的师资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综合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对综合课程的适应性。综合课程对教师素质,尤其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师范教育实施的是一种分科教育,培养分科教师。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难以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他们的知识面仅限于某一门学科,其知识结构与综合课程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缺乏综合课程教学经验。如果教师都从未体验过综合课程,我们又如何来期待他们能成功实施综合课程?
三、师范院校设置综合课程的可行性
(一)基础教育综合课程的全面开设带来了相应师资的持续需求
设置综合课程或专业首先要看市场是否有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当前综合课程推行中的最大瓶颈就是目前市场中难以找到能够胜任综合课的教师。综合课程的人才缺口很大。中学领导层普遍认为,中学综合课的设置与中学教师队伍现状严重不符。作为急需的综合课程的专业人才,毕业生有广阔的需求市场。这是师范院校设置综合课程的外部条件。
(二)近年来一些师范院校培养综合师资的成功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我们不妨通过对一些师范院校设置综合课程具体实践情况的简要分析,对师范院校设置综合课程的可行性作进一步的论证。
1、首都师大建立“科技教育与传播”专业
首都师大创办了“科技教育与传播”专业,进行培养中学科技活动教师和科技辅导员的实验。“科技教育与传播”的课程由专业入门课,实践系列课,理论系列课,发明与设计和中学科技活动实践等五类课程组成。实践结果:毕业时,1/2的学生因其科技综合特长被中学选中。
2、唐山师范学院设立“综合文科教育”专业
唐山师范学院为扫清河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最大障碍,为中学输送急需的综合文科课程的合格师资,增设了“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其专业是以政史系为依托,融合了“政治、历史、地理”学科而设立。唐山师范学院为中小学输送了大批具有政治、历史、地理知识,有综合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推动了河北省综合文科课程的顺利实施,推动了河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也为普通师范院校的发展、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拓宽,摸索出了一条路子。
3、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概论与探索活动实践”课程
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学院面向物理、化学、地理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一门“科学教育概论与探索活动实践”课程。该课程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综合理科的知识,而且通过系列主题性的教学探索活动,使学生顿悟探究式学习的理念、目标,科学探究的本质,以及设计、组织、指导、评价中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思想方法。其最终使学生形成了独立或合作开发综合理科课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