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课程指导思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 综合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彭光雄(1978- ),男,湖南永州人,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遥感地质与成矿预测研究。(湖南 长沙 410083)潘勇(1972- ),男,湖南石门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国土资源信息工程与三维地质成矿预测研究。(福建 厦门 363105)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26-02

综合职业能力模式的课程改革是一项新的教学改革工作,本科地学类的课改尤其迫切:一是因为地学类的课程实践性特别强,就业要求实践能力特别高,矿床勘探的新技术在不断变化,职业岗位与职业活动在急剧变化,相应的人才培养必须与之适应;二是我国本科地学类的课程体系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体现不够明显,存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不够准确,课程定位不突出等问题;三是一些新开发、新引进的地学类课程体系也因缺乏当代课程论的科学指导,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对学生就业有障碍,不能让课堂和职场实现零距离接触。为了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一、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解析

高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国内外越来越引起重视,国外有比较成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理论体系,为大众所接受和运用。国内的谭移民、钱景舫两位教授认为综合职业能力是由学生的一般能力、群集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这三种由低级到高级的能力相互交汇、融会贯通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学生综合素质结构;姜陈剑、牟永善认为一个人的综合职业能力是由三种能力综合构成的,它们分别是:与就业岗位直接相关的运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专业能力,体现一个人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合理性、创新性能力的方法能力,还有体现一个人处理问题的社会适应性和具有积极开创性的社会人生态度的社会能力。通过学习国内外教育专家对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研究,以及综合职业能力对学生成才素质的重要性,结合我们地学院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地学类高等人才具有很好的职业基础素质是坚定专业方向、做好专业工作的思想基石。

二、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导向下的本科地学类教育的课程观

在本科地学类教育课程观方面,始终存在两大矛盾:普遍性(或学科性、基础性)与专业性(或实践性、职业性)的矛盾。现在理论上是专业性占了上风,但在实践上由于“路径依赖”造成了普遍性的顽固坚守;理论知识学习可为实践奠定基础(学科论),学校学习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通论)。本科地学类课程的普遍性与专业性是存在矛盾的,普遍性要照顾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生命教育与公民教育两大支柱;专业性要考虑人的社会分工和各有专攻。

如果将“专业化”作为当前我国地学类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将“普通化”作为现代地学类教育课程不可忽视的目标,就可能努力通过专业化达成普通化目标。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集中”学习、“教育化处理”思想,为我们点亮了一盏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智慧“明灯”。集中学习就是专业化学习,教育化处理是指教育者将职业活动“间接”化,变成具有教育价值的“作业”,这种作业所应用与形成的知识是可以迁移和创新的,避免了将职业活动直接搬到学校、造成学生只能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发展的局限性,从而实现“熟能生巧”的普遍性目标。

三、综合职业能力导向下地学类课程改革的内涵

从课改的深度来看,应该有“普通课程改革”和“职业课程改革”之分:普通课程改革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当前职业课程改革是课程观的革命,是知识体系的深度改革。从课改的层面来看,有课程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和单门课程的改革:课程方案的改革主要由能力发展逻辑和知识发展逻辑来解决,其中以能力发展逻辑为主;单门课程的改革要分类进行,遵循能力发展逻辑的课程,要按照能力形成的机制来改革,遵循知识发展逻辑的课程,要按照知识建构的规律来改革。

(一)综合职业能力导向下地学类课程改革改什么

从知识论和教育科学角度分析,作为人类“两大基本体系”(学术体系与工作体系)是相对独立存在,决定了综合职业能力导向下本科地学类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性,工作体系不是按学科来进行的,它需要应用理论知识,但也在生成各种知识。综合职业能力导向下地学类课程改革应该坚持“结构论”,在工作过程中知识的表征方式与纯粹知识的表征方式有结构性差异,因此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习结构;在行动层面任何“任务”都是不可重复的,但在本质上任务是一个“类概念”,是可以作为知识的“附着物”的。获得工作思维的主要方式是“默会”,最为有效的途径是课程结构,要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结构,就必须寻找到每个专业所特有的工作逻辑。因为迁移能力形成的重要条件是建立附着点(工作任务),而职业活动本身也是一种智慧性活动,由此看来,将专业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整合到工作体系中,让学生在行动中生成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优化自己的心理结构,以适应变化着的未来,促成专业内(专业性)普通化目标的达成,这是符合认知规律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普通化目标需要吸纳本专业之外的知识,有两条路径实现专业外(非专业性)普通化目标的达成,一是通过知识的联想,由专业负载一定数量的普通知识,因为人的一生大多数普通知识可以从专业中延伸出来,因此德国学者把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工具能力和社会能力三大类;二是设置必需的、专门的普通化课程。职业化课程主要是培养职业能力或工作能力的,在高职教育课改中,必须突出实践知识构建职业能力的基础性作用,但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获得,职业能力只有通过情景化的职业活动才能获得,而在职业活动中,关于方法和手段的实践知识是最重要的,所以必须利用“任务”这个纽带、“项目”这个载体,实现职业化课程的培养目标。现有的研究表明: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否为个体能力发展奠定基础,关键不是取决于理论知识的多少和深浅,而是取决于理论知识的功能,学生不知道理论知识具体如何应用,就难以在不同情境中迁移和创新,理论知识就变得苍白无力,也就谈不上达成普通化目标。综合职业能力导向下地学类课程的普通化课程主要是促进人的完善,可通过学生本人的职业活动来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综合职业能力导向下地学类课程改革如何部署

将原来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按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进行解构,根据知识发展逻辑和能力发展逻辑进行重新建构。课改需要团队的行动,也需要大量的投入,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部署:

1.统一课改理念,积极探索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开发模式。以典型的工作任务来组织课程的教学,实现以岗位为目标设计工作任务,实现课程教学的课程教学模式,体现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把实践和理论都落实到工作任务中,实现理实一体化。通过解决工作中典型问题,构建知识、能力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明确未来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要求。

2.分类指导,以专业核心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建设为重点深化课程改革。专业核心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活动为核心,是对职业岗位、典型职业特征、职业素质形成起重要作用的课程。专业核心类课程要围绕典型职业工作任务,依据职业活动的逻辑顺序、按工作过程、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并有针对性地传授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获得职业经验,促进职业能力发展。在课程改革时,首先明确岗位需求,精选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的学习任务,重构成学习单元,然后才实施教学。活动课程要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将最新的知识、技术融入各项实践活动中。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仅是实施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活动课程最好是在校企合作的场所中完成,学生能亲身实践,又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际问题中动态锻炼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综合课程突出表现在职业性,以项目来驱动,故常是“跨学科”的课程。职业教育的综合课程可将原来平行开设的多门教学科目或课程综合成一门课程。综合课程按照职业岗位环节进行构建,知识内容简洁精练,技能要求突出,逻辑关系清楚,通过职业项目能做到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要求零距离,课程结构与实际工作过程要求零距离。

3.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实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使课程适应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以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为突破口,通过积累经验、训练队伍,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四、综合职业能力导向下地学类课程课改的实施

课程改革的评价问题,是当前综合职业能力导向下地学类课程课改的标志性突破口,也是课改进程的基本标识。课改总要形成一定的成果,这个成果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当期的,也有中长期的。一般说来,课程方案的改革成果就是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这个方案不是“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人工焊接,也不是“宽基础、活模块”的简单叠加,因为它们都将目标与起点混淆,没有找到就业目标与发展目标的联结点。在课程方案的改革中,必须在“联系”“结构”等方面下功夫,要用系统论思想作为指导,对职业化与普通化课程实行“主辅分明”“无缝对接”。

单门课程改革的成果原则上可分为两个部分:有形成果――课程标准、教材、实训规划、其他课程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PPT、试题库)等;无形成果――专家论证、学生评价。无形成果一般是通过有形成果间接实现的,因此这里只谈有形成果形成的技术性问题。

(一)课程标准

关于课程标准,应弄清三个关系:一是课程标准与课程观的关系。课程标准必须体现培养地学类本科人才的综合职业素质的课程观的思想。二是课程标准与培养方案的关系。培养方案是由各个课程标准有机组成的,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三是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关系。课程标准主要描述通过教学应达到的结果,是编写教材、教学实施与评价的依据,是规范化、制度化的东西。而教学大纲主要规定教学的基本内容,一般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自由编写,作为编写教案或讲稿的直接依据。

(二)教材开发

关于教材,应考虑三个问题:一是教材的编审权限问题,教材的权限与课程管理权限是相适应的,高校课程按管理权限分为国控课程、省控课程、校本课程和人本课程。国控课程采用国家统编教材(现在主要是“两课”教材);省控课程采用省(区)统编教材,我省采用指导性管理,委托相关的协会组织编写教材;校本教材由各校组织开发;人本教材(这是一个模拟的概念)由学生自己选读。二是教材的选用问题。国控课程教材的选用各校没有自,省控课程可以“一标多版”(采用同一个课程标准,教师可以从多个版本中选用)。高校绝大部分课程是校控课程,可选用市面已经出版了的教材,也可组织开发校本教材。三是校本教材的取材问题,校本教材的开发能力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与特色的重要标志,校本教材的取材必须围绕课程目标来进行,必须形成工作或学理逻辑,必须在理论知识与经验知识、知识的稳定性与前沿性、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之间,按照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原有知识基础来科学组织。最好是与行业共同开发体现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的特色教材,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突出对学生“学”和职业实践的指导作用。

(三)实训条件

关于实训室(基地)的建设,应按照四个步骤来进行:(1)研究完成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结构;(2)分析该综合职业能力的主要能力形成的机制;(3)对主要综合职业能力进行“教育化”改造,即将综合职业能力转化为“作业”;(4)开展综合职业能力训练方式设计,即实训室建设规划。找出综合职业能力的主要能力的形成机制,将具有教育价值的能力培养方式与实训室日常运行联系起来,是实训规划制定的核心要求,也是当前地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四)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还包括教学大纲、教学PPT、试题库、适用性图书、教学设备设施、教辅材料等。这些资源的呈现方法很丰富,可以是纸质、电子文档、网络学习平台等。这种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全方位为学生服务的教育思想,教师不仅是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主动思考,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适应毕业后的再学习和提高。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课程资源,突破了传统的仅以纸质教材为知识传播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知识传播途径的局限,有利于学习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兴趣,更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课程改革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地学类本科学校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能力的课程改革的历史,就是地学类专业生命成长的历史。建立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能力的课程活动体系,保证学生的就业与持续发展;从教材、教学上都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导向、情景导向和效果导向,促进学生特质的形成和职业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李建强.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几点思考[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1(11).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范文第2篇

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为学生永久的身体健康服务。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四所“211”工程重点学校的进行调查,

探究四所重点高校的课程设置是否能够满足新一代大学生的兴趣要求;并根据学生对当代体育课程的喜欢程度,

及其爱好和建议,寻找大学生喜爱的体育课程,为重点高校的体育课程教育改革提高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体育课程;课程设置;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6-0101-04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高科技已经逐渐地替

代了人类许多繁重的体力劳动。正当人们享受在从劳

动中摆脱出来的喜悦时,随之而来的却是诸如糖尿病、

高血脂、高血压和心脏病等诸如此类的“富贵病”,

究其原因就是人们抛弃了许多日常的体力劳动,同时

又缺少足够的体育锻炼而造成的。这类慢性病,不仅

耗费国家大量的资金,同时又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对当代大学生普及“终身体育”的思想,迫在眉睫。

高等学校教育,是大学生从学生时代过渡到社会的

关键环节。当代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比较成

熟,能够对各种事物和思想做出明确的判断。如果能够

在这一时期,进行“终身体育”思想教育,并通过体育

课堂的言传身教,能够不同程度地培养大学生的体育习

惯。所以,文章通过对辽宁省4所“211”工程重点院

校的学生对体育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探究其学

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方面存在的优

点和不足,为培养大学“终身体育”思想服务。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和大连海

事大学的体育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掌握体育课程内容

的设置和分类,查阅有关“终身体育”的概念、意义

和举措,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设计教师问卷和学生

问卷两种,分别在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

学和大连海事大学4所重点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

在该校教师的帮助下,共找到26名毕业生,并填写了

毕业生问卷。

1.2.3 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软件对调查问卷所得的数

据进行收集、分类、统计、求和与百分比的统计,为

本研究做数据支撑。

1.2.4 逻辑分析法综合运用了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

比较等逻辑学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辽宁省重点高校体育内容的现状分析

2.1.1 辽宁省重点高校的教学指导思想

(1)重点高校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指导思想决

定着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向,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

想的基础环节。通过对辽宁省四所重点院校的教学指导

思想的调查发现,四所重点院校坚持贯彻国家教育部的

指导方针,融会贯通“终身体育”思想,坚持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的原则,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为目的。由此可见,四所重点高校在教学指导思想,能

够把握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为实施培

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计划奠定理论基石。

(2)重点高校体育工作者的教学指导思想。高校

体育工作者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实

施者。因此体育工作者对高校教学指导思想理解的深

度、实施的力度同样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

计划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如表2所示,目前4所高校的体育工作者的教学

指导思想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育

的习惯”所占比例仅为6.3%,排列第四位。可见,高

校体育工作者对“终身体育”指导思想认识不够,大

部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模式,认为传授

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在一定限度内提高学生的体质,

就完成自己的教学使命。其实不然,随着时代的发展

和进步,国家对高校体育课的要求和学生对体育课的

需要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身体素

质仅仅是工作的一方面,如何能够让学生喜欢体育、

并坚持“终身体育”是高校体育工作者的重要目标。

因此,作为教学工作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应该不断加强

学习,把握时代的脉搏,更好地为培养社会接班人服务。

2.1.2 辽宁省重点高校的体育教学大纲如表3所示,

通过调查发现,在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中,提到“基

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自觉锻炼习惯,良好的行为规

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

思想作为培养目标之一。

在教学大纲制定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原则中尚未提

到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体育

课程中提高上课内容的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

运动的积极因素。体育课的趣味性是吸引学生的重要

因素,趣味性不强,学生难免会产生抵触和厌烦情绪,

更谈不上培养其终身体育的习惯。如何提高体育课程

的趣味性,应该是体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2.1.3 辽宁省重点高校的课程设置通过调查发现,辽宁

省四所重点高校所开设课程种类分别为大连理工17门、

辽宁大学12门、东北大学13门和大连海事大学16门。

四所高校课程开设种类也比较相似:第一类,传统的

体育课程,例如足球、篮球、排球、武术和乒乓球。

这类课程在我国高校开设时间最长,群众基础较好,

课程内容安排相对完善,并且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该

项目的比赛,因此比较利于在学校开展,并且能够受

到学生的欢迎;第二类,东北特色项目,例如速度滑

冰和轮滑。速度滑冰历史悠久,由于东北特殊的气候

条件,现已成为北方学校的特色项目运动。随着我国

短道速滑队屡次在冬奥会上夺金,该项目已经越来越

受群众喜爱。于此同时,速度轮滑不仅是北方人夏季

的娱乐项目,而且也是我国南方也已经如火如荼的开

展起来。此类课程不仅受北方学生喜爱,对南方学生

而言,也充满了神秘和刺激,便于学校开展。第三类,

社会大众较流行运动项目,例如游泳、网球、羽毛球、

健美操和搏击等。身体健康已收到全社会的关注,许

多健身俱乐部针对各阶层工作者开设这些体育项目,

使得参与这些项目的群众日益增多。

通过表4也可发现,我国可开展76项体育运动,

相比之下,这四所高校开设课程的种类和数量在12-17

项之间,仅占17.9% ~25.3%。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

不仅喜欢接受新事物,而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

所以,这些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四

所重点高校有必要增设其他未开设的体育项目,吸引

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2.2 辽宁省“重点高校学生对体育课程满意度调查

2.2.1 辽宁省重点高校在校学生对已学体育课程满意度

调查

如图1所示,对200名在校学生的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学生对已学过体育课程进行评分,反应学生对课

程的喜爱程度。调查发现男女生对课程的喜欢程度相

差悬殊,男生对篮球、羽毛球和滑雪三个项目的喜欢

程度超过80%,排球、武术和健美操三个项目的喜欢

程度低于40%;女生对羽毛球、网球、乒乓球、健美操、

游泳的喜欢程度超过70%,而对足球、篮球、排球、

武术、速度滑冰和轮滑的喜欢程度低于20%。由此可见,

目前四所高校的课程亟待改革。一些不受欢迎的课程

不仅浪费学校资源,同时也浪费学生的时间,上课的

效果必然受影响,甚至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烦

心理,反而不利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调查的十三门课中,男生对课程满

意程度超过70分的共有5项,女生对课程满意程度超

过70分的共有6项。由此可见,这四所高校在体育课

设置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有必要将满意程度低

于20分的体育项目进行删除或者改进,开设学生感兴

趣的课程,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2.2 辽宁省“211”工程重点高校毕业生经常参加的

体育项目调查如图2所示,通过对已毕业的26名四

所重点院校的毕业生的调查显示,他们经常参加的活

动有篮球、足球、游泳、羽毛球、网球、健身、台球

和保龄球。这些项目中,羽毛球每月参加的次数最多,

平均每月可达10多次,受欢迎程度较高;其次是俱乐

部健身;参与篮球和足球运动大多是响应单位组织的

集体活动;其球和保龄球是毕业生们在学校期间

尚未接触过的项目。

由此可见,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并没有与学生毕

业后的体育生活联系在—起,只是根据本校的师资力

量和场地设施片面地选择体育课程,没有充分考虑学

生毕业后是否能够继续参加这些体育项目。所以,学

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应该从学生毕业后的体育活动出发,

为贯彻“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1)辽宁省重点高校的体育工作者需要加强“终

身体育”思想的深化和学习,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

勇于创新,大胆改革,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服务。

(2)重点高校开设的课程与学生的需求存在差异,

很多课程不能达到让学生满意的程度。高校某些课程

分班授课的形式比较好,可以让男女生能够根据自己

性别的喜好去选择课程。

(3)重点高校开设的课程数量较少,缺乏多样化。

目前开设的课程比较陈旧,缺乏娱乐性,许多带有娱

乐性的体育项目并未纳入学校的教学大纲当中。

3.2 建议

(1)辽宁省重点高校应该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征

求学生的意见,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设学生

喜爱的运动项目。

(2)加强教育投资,为新增体育课程建设场地和

设施,满足学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魏来.辽宁省“211工程”高校体育课程内容

设置的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熊健,等.黑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与课程设置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28(2):69-71.

[3]郑来发.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方向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

28(6):56-58.

[4]刘雪冰,黄金鹏.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材体系的

新构想[J].体育与科学,2000(4):48-52.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质健康促进;初中体育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4)03-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是一项致力于青少年自身发展和人类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又是一项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系统工程。增强青少年体质是初级中学体育课的根本任务,此阶段是一个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生活习惯的重要节点,是提高青少年学生健康水平的关键时间段。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设计要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征、体育基础等情况,贯彻以健康促进为重点、以育人为目标、以体育锻炼为基本手段、以丰富、合理的教学内容为载体的基本原则,增强学生体制,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设计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以体质健康、体育课、教学设计等为关键词,借助于中国知网、超星图书数据库和互联网等搜索工具查询了相关文章,并对其认真研读和参考借鉴。

1.2.2 专家访谈法。通过对初中体育教师、学生和相关专家等对初中体育课教学设计中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相关状况进行了访谈。

1.2.3 逻辑分析法。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调研资料对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逻辑归纳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指导思想的转变

体育课指导思想即:指导体育教学,并带有一定的方向性、指导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教学思想,是国家、集体和个人对体育教学认识和要求的反映,是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南。因此,只有在科学、合理的学校体育课指导思想统领下,才能设计出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并提高初中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教学设计。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指导思想一方面要贯彻和落实“健康第一”,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将增进学生健康的思想贯穿于体育课教学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指导思想要遵循体育学科的特点和体育教育的教学规律,教学活动要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负荷变化规律、体育教育的实践性规律以及运动项目的自身特点,保障不同年级、不同学期、不同身体状况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另外,为了“体质健康促进”教学效果的连续性,初中体育课指导思想还应注重教学内容和功能间的衔接与互补,例如体操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柔韧性,田径可以发展学生的耐力和速度,而篮球可以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如果将这三个项目科学合理的组合在一起,可以发挥体育课教学效果的全面性,促进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2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定位

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是初中体育课的亚目标,是体育教学活动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初中体育课教学设计中,设定明确、合理和可操作化地体育课教学目标,对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十分必要的。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设定,一方面要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教学目标:即身体发展、运动参与、知识技能、心理发展与社会适应,结合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教学内容,选取其中的几个目标进行设定,一般情况下只选择其中的三个目标来设定体育课教学目标,以保障初中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标,推进教学改革进程,达到初中生体质健康的目标,学生对“健康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科学认识也应当列为初中体育课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因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更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而通过长期有序的体育锻炼既可以达到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与社会的交流。学生也只有理解了“健康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真正内涵,才能真正朝着健康的道路上迈进。

2.3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教学的组织安排

体育课的组织教法是指体育教师根据学生、教学内容、场地器材等方面的情况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各种组织措施。它是学生获得体育技能、体质健康促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渠道。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体育课教学组织的严谨与否直接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基础,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科学、严谨的组织体育课的教学。首先,初中体育课要有正常的课堂秩序,并根据教学内容、场地器材和学生等情况下选择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利用场地器材以提高练习的密度,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其次,要保障初中体育课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初中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加强学生主动、持续进行身体练习的时间以达到预设的强度的目的,还应注意各教学内容的联接要连贯,减少因队伍调动、过多的讲解造成的停顿时间。同时在客观上也要求教师精讲多练,练为主、讲为辅,保证学生生理机能状态始终处在较合适的水平上;另外,还要保障教学步骤的清晰以及教学过程的自然流畅,初中体育课要根据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步骤,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和主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既能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运动技能,又使学生得到了持续的锻炼,给学生以“水到渠成”之感。

2.4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长的整体优化

教学内容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使学习者从现有状态过渡到目标状态的载体。课时安排在这里仅指完成该项教学内容的时间。初中体育课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长的合理搭配是一切体育教学工作的逻辑起点,其合理性与否不仅影响着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兴趣”的形成。初中生是初中体育课教学的主体,体育课教学内容既要符合初中生身心特征,又要以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的;体质健康促进是初中体育课的重要功能,所以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既不能一味的迁就学生的兴趣,又不能遵循保守的教学;所以,“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既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健康干预,又要集中力量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水平。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教学内容应该是综合、多层面的,并应逐渐渗透于学生学习和生活之中的目的。考虑学校和学生条件,突出贡献健康为主的运动项目,学校体育内容应尽量选择针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运动项目。如加强跑步、球类运动等项目,增添趣味运动等。更不要因运动项目的对抗性强,容易造成意外事故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取消户外运动的项目。因此,借鉴体质健康促进理论,结合学校体育特点,按照学生对项目的喜好程度,体育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像羽毛球、篮球、足球等学生一旦接触就会喜欢的项目,在课程安排上可以设置多课时、长时间的教学,使学生在体育学习的无形中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像跳远、跳高、铅球等相对枯燥、学生比较厌烦的运动项目,在课程安排上可以少安排课时,并且时间不宜长久,保障初中体育课整体的实效性。还有像长跑这类初次接触给人比较单调、厌烦的感觉,但是如果学生一旦形成兴趣就会受益终身的项目,这类项目的兴趣点一般在几节课以后,所以应安排在学生神经活动的兴奋期阶段上课,以保持学生对这类教学内容兴趣的持续性;另外,初中阶段是学生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对符合符合初中生速度、耐力发展的运动项目,要着重增加初中生练习的量与强度。

2.5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初中体育课教学评价的创新

教学评价是指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价值评判,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也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教学评价是初中体育课教学的动力,教学评价的高度直接决定了初中体育课的走向。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教学评价应着重看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而不是过多的在体育课教学形式上把关。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评价应当既有长期效应的评价,又有中期效应的评价和短期效应的评价。首先,从长期效应来看,学校体质健康环境的建设状况是教学评价长期效果的重要指标,而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学生的社会、心理和身体健康以及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显著提高也应当列于评价指标之中;其次,从中期效应来讲,应当包括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变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动技能的增长,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合理化、教学功能的连续性以及体育课后的影响性等。最后,短期效果即课堂效果,因此评价应当着重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率、练习时间、参与的积极性、对教学内容的喜爱程度以及教师在课上的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长期效应是一种追求,也是学校体质健康促进环境建设的理想状态,而这种追求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短期和中期效应的前提下,尤其是以合理建构的课堂效应为基础,即体育课程的具体实践活动,否则,就会成为一种空喊的口号,一种盲目的随从,而最终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3.1.1 “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指导思想在“健康第一”的基础上,要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突出初中体育课教学内容与功能的衔接与互补。初中体育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统领体育课教学的关键点,只有指导思想正确了,才能设计出有利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体育课。

3.1.2“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教学目标在突出身体发展、运动参与、知识技能、心理发展与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内容的基础上,要着重强调学生对“健康”内涵的科学理解。体育课教学目标是指引初中体育课教学的灯塔,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使初中体育课走向正确的道路。

3.1.3“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的组织教法的严谨与否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既要保障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又要保障教学步骤的清晰性以及教学过程的流畅性。

3.1.4“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产生长远影响的以及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可以安排较长的学习时间。

3.1.5“体质健康促进”思想下的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评价应当以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为重点,通过短期效应、中期效应以及长期效应的评价,为学生体质健康的长期发展考虑,激励初中体育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3.2 建议

3.2.1 初中学校运用体质健康促进理论优化体育课设计,要以落实“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目标,洞察、分析被我们所忽略的影响学生健康的不利因素,调整初中体育课教学策略,科学干预和影响学生的体育行为,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使学生受益终身。

3.2.2 想要通过学校体育课改善初中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过程引导,而引导的重心就在于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选择,只有这样,学校体育课才能在相对规范和制度化的道路上迈步前进,教师的教学才能有找到落脚点,健康促进的目标也就成为一种使然的结果。

3.2.3 要达到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目标,除了实施体育课课程改革外,初级中学还应立足于学校体质健康促进的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媒体和途径,开辟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环境的建设,增强学生的健康知识,强化学生健康意识,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践中,促使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周丛改.体育强国目标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机制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06):36.

2 杨忠伟.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杨家照.对体育课堂组织教法的有效选择与运用思考[J].2011(2):65.

4 林莉,孙仕舜,董德龙.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42.

5 张勇,张岩.学校健康促进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75.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范文第4篇

学生的着装要做到“健康第一”。体育课堂,学生的动作幅度大,特别是一些特殊动作,更要求学生要穿宽松的衣服。作为体育教师,在给学生上第一次课的时候都要讲清楚,体育课要穿运动服,给学生讲清楚穿运动服意义,并且在每次上课点名结束、宣布完课的内容及任务后要检查学生的着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慢慢的懂得穿运动服的意义,才能通过着装的规范来满足体育教学“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健康第一”。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教学的载体,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能符合“健康第一”呢,不是说哪个或者哪几个体育项目才符合“健康第一”的特征,其实教学内容的选择和选择哪个体育项目没关,选择任何体育项目都可以,只要严格按照该项目的技术学习的特点和学生本身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这样选出来的教学内容都是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教学方法手段的安排要符合“健康第一”。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是否有效教学的直接的助力,如果选择了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能帮助教师教学省力的教,学生有效的学。但针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健康第一”的思想,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符合条件呢,首先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但要适合项目技能本身学习的特点,更应该符合学生的生理解剖结构的特点,只有符合了解剖生理结构的动作才是保证健康的动作,再漂亮的动作违背了人体生理解剖结构的特点,都是影响学生健康的;另外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都是教授篮球的低手上篮的动作,高中的学生和小学的学生的教法和教学手段就不能相同,高中的教法中可以讲解要领和用途,小学生就要怎样在娱乐中模仿练习到低手上篮的动作要领。

因此,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里和生理解剖的特点进行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才是符合“健康第一”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第五,课堂气氛的营造要适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本身就是由游戏课演变来的,从体育各个项目的特点来看,其实每个体育项目在比赛时都是游戏,都是在一定规则的限定下,运用一些技术手段进行比赛,最后赛出结果,给予奖惩,所以是符合游戏特点的。但是体育课又不能等同于游戏课,不能只要气氛而没有达到锻炼身体的价值,所以体育课堂的营造要在满足技术的学习和锻炼身体的同时进行,比如羽毛球高远球的学习,在营造课堂气氛时,为了能够产生愉悦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先学习颠球的技术,球可以颠的由低到高,又由高到底,形成一个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场面,气氛热烈,学生都在比谁颠的好,但等大家都能把球由低到高颠起来时,又要求学生把球垫到最高点时把球向远处打,这样高远球的雏形就有了,等学生都能把球再最高点时击到球,然后才给学生具体介绍什么是高远球的打法,并且讲一下动作要领,这样学生就会在“健康第一”的课程气氛中学会了打高远球的技术。这样的课堂气氛的营造就符合“健康第一”的要求。第六,教师的教学思想要充满“健康第一”的思想。为何教师的教学思想要充满“健康第一”的思想呢,如果把“健康第一”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其实这样的体育课是不符合“健康第一”的条件的,教师如果脑海里存在“健康第一”的思想就能处处想着如何把课上的充满健康和活力。

所谓教师教学思想要充满“健康第一”并不是说教师只选择那些不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的教学项目,或者说选择了学生喜欢的项目,而只兼顾到学生不出安全事故,并不进行具体的技术教学,关于片面的选择项目和安全第一的思想都不是符合“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正确的教学思想是不管选择什么样的项目进行教学,都要从学生的生理、心理、道德、团队精神等各个具体的方面进行授课。只有教师脑海里时刻充满“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才能够上好有意义的,符合体育课堂特点的,对学生的健康有所发展的体育课。总之,“健康第一”思想的落实,要从具体的有形的场地器材、衣帽服装、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手段的选取、课堂气氛的营造开始,最后归结到教师要逐渐掌握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思想,通过有形的量化的约束来提高无形的思想的完善,从客观的表现到主观的思想提升,只有具备了能够看的到的“健康第一”的有形的实现,才能逐渐去实现思想的大提高,然后思想再进一步去指导实践。这样真正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才算落实,否者都是空话假话,使体育教师无从下手的话。

作者:宋战兵 洪小军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金华金东实验小学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范文第5篇

一、贯彻以“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提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

“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善的良好状况,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现象”。这说明健康不仅是生理的,而且还是心理的、行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只有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才能称得上健康者。为此,我国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以此设置了新的课程目标,实施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但是调查发现,目前高中学生普遍对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认识,还片面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呈现出对体育和健康教育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的状况。同时,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巨大的升学压力、电视、计算机游戏、网络情结、饮食习惯、运动条件限制、生活环境变化等,使得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心理脆弱、社会适应能力不强。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以“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

改变我们过去的课堂教学“过于注重运动技术传授的系统性”的现象。我们采取运动处方的形势,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我们先对学生的体质情况、心理特点、适应能力进行测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掌握学生的身体需求和个人兴趣,根据学生身体的状况、体能情况把学生进行分组,并结合学生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和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既能达成目标又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程。在教学中,我们注重科学锻炼的方法,关注传授那些在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后能终身有用的锻炼内容与方法。但是这里要说明一点,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不是不要运动技能。掌握运动技能是我们体育课程的核心内容,如果我们的体育课没有运动技能就不能叫体育“课”,关键是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学习什么样的技术,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各种有关知识,把生理的、心理的卫生保健知识和社会环境、营养学等有关知识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树立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这样才能使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二、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交往,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在传统体育课程的兵操式教学形式下建立的师生关系,已难以适应新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新体育课程要求体育课程教学通过交往,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要体现民主与平等。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四个基本理念,他们都充分显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新体育课程中需要建立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以人格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注重发扬教学民主,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结构的设计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体育教师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要允许和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二要体现尊重与信任。尊重和信任是人的一种高级心理需要。学生也不例外,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社会人来看待,因为这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内驱力和精神支柱。新体育课程强调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因此,十分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习惯的养成。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它不再只是关注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学习的多少,而是注重学生的发展。从这意义上说,如果缺乏尊重,学生发展的重要内驱力和精神支柱将丧失,这无疑难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难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难以实现新体育课程的目标。新体育课程不光考虑教师怎么教,更突出学生怎么学。因此,要信任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根据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尽量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从新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看,新体育课程要求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这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师生需要信任的关系尤为重要,如果没有信任,新体育课程的评价就难以进行。

三要师生的理解与合作。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运转、教学效果的质量。如果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目标一致,双方就能形成合力,就容易完成既定的教与学的目标;反之,则相互牵制,形成分力,就对完成既定的教与学的目标设置障碍。传统体育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主动传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师生间的理解与合作难以充分体现,不利于教与学目标的实现。新体育课程要求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师生建立合作关系首先要求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要在深入熟悉和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理解他们,包括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一种有效的合作关系,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在同他们一道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密切的。体育教学可以兼顾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但不能自发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建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教学,同时,体育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选择教材、教法、组织形式时必须考虑到对形成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有无益处并如何加以运用。体育教师只有树立全面的健康观,摆正健身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心理技能训练,灵活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