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政服务现状

家政服务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政服务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政服务现状

家政服务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家政服务;人才培养;现状;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049-02

一、硖石街道家政服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一)宏观政策引领家政服务人才培养

省政府办公厅2011年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1〕132号)要求实施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病患陪护员等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定向培训工程。落实培训补贴政策,统一培训补贴基本标准。2013年市人社局、民政局、教育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海宁市养老服务人员教育培训实施计划(2013-2015年)》(海民〔2013〕126号),要求街道做好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分解到我街道三年的培训任务896人。市教育局下发《2014年海宁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工作意见》(海教〔2014〕29号)要求成校要围绕“幸福养老”这一主题,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养老护理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养老机构管理及从业人员的护理水平。省市各类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家政服务业的发展。

(二)社区转型呼唤家政服务人才培养

2007年起市政府下发文件明确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进行补助。2013年我市又推出“幸福养老”十大工程,拓展服务内容,深化养老内涵,努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同年,我街道有14个村、社区建立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休闲聊天和精神慰藉等各类服务。我街道城市社区大多处于老城区,老龄人口多,居家养老任务重,这就需要培养、培训一批有专业特长的养护人员,提高居家养护力。此外城市东扩,又使我街道5个行政村改制成社区,其他各村也不同程度的有大量的失土居民产生。城市社区这边是家政服务的需求在扩大,农村这边是劳动力人口不断在向城市转移,因此通过家政服务的培训来促进就业,转型社区成为了当务之急。

(三)家庭需求助推家政服务人才培养

硖石街道现有户籍人口69483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已达26%,人口老龄化明显,养老护理人才紧缺。2013年省政府开放“单独二胎”政策,据街道计生办2014年1-6月份的统计,计划内二胎的家庭有近300户,孕婴护理人才也十分紧俏。再加之居民家庭清卫等服务需求的加大,我市家政市场迎来一个发展期。据96345服务热线提供的数据。2011年电话求助为81060人次,2012年电话求助为86358人次,2013年增长至94453人次,其中属于家政服务需要的求助电话约占15%。通过初步估算,仅计算96345民情通道2013年的家政服务需要约为14200人次,开展家政服务人才培养,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四)失土农民内驱家政服务人才培养

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后,主要以从事城市二、三产业为多。他们面临的风险是一种与现代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相对应的风险结构,包括年老或生病后面临丧失生活来源的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失业的风险等等。因此,其原有的以土地保障和村集体经济基础上的社区保障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方式已完全不适应其“市民化”的需要。我街道承担全市城区东扩的重大任务,大量失土农民需要有质有量的技能培训,而家政服务进入门槛较低,能使大多数学习者满足需求,获得一技之长。失土农民能自谋职业了,定会促进社会稳定。

二、硖石街道家政服务人才培养的发展瓶颈

(一)发展观念陈旧――理想与现实脱节

家政服务业是城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市家政服务员人数与实际需求差距甚远,缺口很大,就业前景广阔。家政服务员之所以缺乏,主要是人们缺少对家政服务业的正确认识。当前人们对家政服务普遍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家政服务就是伺候人,感觉低人一等;二是只有年龄大的、文化低的、找不到其他门路的人,才去做家政。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使理想与现实脱节,阻挡了很多本地失土农民、待业青年就业的脚步。因此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否则将失去一个大好的就业机会。家政服务凭劳动挣钱,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正当的劳动都会得到了社会的尊重。

(二)发展速度缓慢――需求与课程脱节

国家为鼓励家政服务业的规范发展,制定了《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对初级家政服务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职业道德,择业与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常识,掌握社交礼仪、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洁、洗涤摆放衣物、照料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以及病人或护理病人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而现实生活中,家庭对该职业的需求已开始细分,有的家庭需要专门照顾老人的养老护理人才,有的家庭只需要清洁保洁的清卫人员,因此导致现实需求与培训课程出现了“不对版”的现象。

(三)发展规模过小――近期与长远脱节

至2010年底,全市工商注册经营范围中有家政服务项目的企业有56家,多数建在我街道区域内。其中属中介性质的16家,物业管理公司15家,家政服务部9家,保洁服务机构6家。但是一般中介机构只负责信息介绍,对于从业人员的实际技能状况不了解也不负责。有的公司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保洁服务,自行招聘员工并简单地就卫生保洁、安全等要求作些培训,培训短则半天,很多作为家政人员的必要的素质培训都没有开展起来。无论是家政服务机构还是家政服务员,都觉得这是一个低门槛的职业,没有意识到需要掌握专门的职业技能。导致很多有家政服务需求的家庭都认为令人满意的家政服务员难请。

(四)发展后劲乏力――品牌与专业脱节

近年来,社会发展的精细化分工要求与经济发展的良好成果对家庭服务业提出了刚性需求。海宁目前范围内无一家规范经营的面向全体市民的家政服务企业,家政服务的品牌和家政服务的专业特长更是无从谈起。正是这种“一穷二白”的窘境,也从一方面折射出了海宁家政服务人才培养的缺乏。前几年市妇联设法扶持了一家育婴师的家政服务公司,并联合市人社局开设了一期的家政服务员培训,支持本市户籍的居民在家政服务领域工作,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扶持的家政服务公司也变相成了“早教机构”和职业中介。至此海宁的“家政服务业”显得发展后劲乏力,似乎毫无行业曙光,究其主要原因是当时我们的培训将家政服务人才作为“全能手”来培养,导致了学员未获得真正的家政服务技能,学员无“一技之长”又怎能会有“品牌家政”。

三、硖石街道家政服务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

(一)标准化建设――高标准建设家政服务实操室

实践已经证明,任何技能的获得,仅凭口口相传的讲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技能的习得主要靠大量的实践操作和练习,“卖油翁滴油不沾瓶口”的事例是最好的例证。年前我校考察了宁波江东区和海曙区的养老护理员、育婴师、清卫等家政服务培育项目的实操室,较完备的实操室硬件投入,有力提高了家政服务培训的质量。其中海曙区社区学院与宁波81890合作的清卫和保姆培训项目,引领行业家政服务星级标准,促进了当地服务业的良性发展。在项目开始培训前,我校又邀请硖石街道中心卫生院、海宁卫校资深教师、医生进行项目教学前的设备采购与实操室建设研讨,最后总投资13.8万元,采购养老护理实训器材6套,育婴师实训器材23套,装修家政服务操作室1个,养老服务操作室1个。标准化的硬件条件投入,保障了家政人才的高标准培养。

(二)规范化管理――高规格设置家政服务课程体系

成校培养的家政服务专业人才要想不被市场大浪所淹没,首先应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实操实训教学比重,通过整合,交叉渗透等方式对专业进行提升和改造,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根据我市对养老和育婴岗位的需求。我校采用国家人社部编写的专业课程教材进行教学,此外还针对学员的具体情况,删除了部分常识类的理论知识,增加了家政服务过程中,出现意外而必须具备的医学急求和救人技能的学习,做到简单实用,科学易学。此外,我校又将实操部分作为学习重点,突出专业技能的岗位实践。

(三)“项目化”教学――高层次建构家政实践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优秀的培训师资力量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学生的前提。因此,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我校可以采取引进来的方式,特聘海宁卫校一线的专家、一线教师授课。课前做到“教材、学生、实践器材”备三头。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上,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理论教学注重“讲故事式”,实践操作注重“亲身体验式”,将一项或几项技能精心安排成一个“项目”,进行“打包”学习,增强学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完成家政服务体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员的敬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家政服务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乌鲁木齐;居家养老;政府责任

1乌鲁木齐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乌鲁木齐市处于我国的大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我国普遍的老龄化趋势,乌鲁木齐市也难逃老龄化的侵占。表1为2010―2014年乌鲁木齐市老龄化水平,可以看出2010年乌鲁木齐市常住户籍人口数量为242.11万人,60岁以上常住户籍老年人口为31.6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06%,老龄化系数已经超过国际老龄化社会标准规定的10%,标志着乌鲁木齐市已经迈入了老龄化城市行列,并且老龄化程度还在不断加深,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重担也越来越沉重,乌鲁木齐市缓解当前紧张的养老压力愿望越来越迫切。

2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履行现状

2.1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乌鲁木齐市已建立起区、街道、社区的三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市,各区(县)成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对辖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行合理规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辖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建设、培育、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等。各片区管委会、街道、社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依托管委会、街道办事处民政科或社区居委会,对辖区老年人的家庭状况、健康状况、服务需求等进行摸底调查,对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进行评估,对享受各种、各类服务的对象进行分类登记造册,为服务对象提供便捷的服务项目,确保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落到实处,让老年人满意。

2.2制定养老规划

为了应对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全国老龄办在2008年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全国老龄办〔2008〕4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认真贯彻《意见》,先后出台了对居家养老的资助办法。如:乌鲁木齐市在2009年下发了《乌鲁木齐市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市、区(县)两级财政设立“居家养老服务补贴”专项经费等。2014年,乌鲁木齐市出台了《乌鲁木齐市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暂行办法》,提高了对特困老人、百岁老人、荣获地级或地级以上劳动模范的老人以及低收入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等。政府出台的各项制度规划都为居家养老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3实施扶持政策

居家养老服务的大力推行必须依靠政策支持,政府制定了若干扶持居家养老建设的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表2。

2.4给予资金保障

政府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财政投入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给予老年人资金补贴,针对特困老人、百岁老人、荣获地级或地级以上劳动模范的老人,每人每月补贴购买居家养老服务300元,而低收入老人,每人每月则补贴购买居家养老服务150元。其次是对于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各项补贴:对运营满6个月以上,年正常开放260天以上的居家养老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站,根据服务范围和服务人数,由区财政给予一定的运营补贴;对社会力量兴办、符合标准并取得《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根据核定的床位数,由市、区财政给予每张床位3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等一系列补贴措施,政府也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补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调整的自然增长机制。这些政府财政投资为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3政府履行居家养老责任存在的问题

3.1部门分工不清

政府虽已建成覆盖全市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但是居家养老还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体系中的各部门仍然缺乏沟通和配合,这样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是一盘散沙,无法真正发挥其价值。各部门在责任分工上不仅划分模糊,在工作中还相互推诿,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无法真正为老人提供切实的养老服务。

3.2政策落实不到位

为了解决日渐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从中央到自治区以及乌鲁木齐市都出台了一系列养老相关的政策文件,但是通过调研发现,政策文件通过层级政府下达到基层社区时,许多政策措施都无法正常施行,养老服务的开展遇到重重阻力。各种养老政策性文件对居家养老服务提出了各项要求,也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但是政策文件里的条款并不像法规制度一样具有强制性,而乌鲁木齐市却没有制定养老相关的法规制度,缺乏制度保障使养老政策的推行举步维艰。

3.3资金投入较少

养老资金投入较少,而且来源渠道单一。居家养老是我国的基础公共事业,涉及国计民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运营,单纯依靠国家补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的大力资助,近年来一些国际知名的慈善组织对乌鲁木齐市的居家养老业有过一些资助,但是随着养老压力的增加,这些资助都是杯水车薪。现阶段阻碍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发展的就是资金投入的渠道单一,我们需要多元的福利投资,才能缓解当前的养老压力。

4完善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服务中政府责任的措施

4.1各部门联动,共同推动居家养老建设

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缺乏统一的运行管理办法,组织体系较分散,各部门没能形成合力。首先居家养老组织体系中的各部门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制定明确的责任制度,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由各部门主管居家养老的领导负责。注重和其他部门的合作分工,如卫生部门应该与民政部门密切合作,不论是养老机构办理卫生许可证,还是推行“医养结合”方面,都需要两部门共同推动。

4.2完善居家养老法规建设,保障政策落实

作为一种社会福利性和保障性工作,居家养老服务必须在法规制度的保障下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法规,以法规的形式保障政策的顺利施行。各级政府间要做到相互合作,上命下达,各个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居家养老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并且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注重政策的衔接,履行责任中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强宏观调控规划,制定完善的日常工作体系,此外,政府还应该出台一些促进和规范居家养老社会服务组织发展的政策,从而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4.3加大居家养老服务建设资金投入

由于当前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服务建设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因此,政府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扩展居家养老服务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建设中,以此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健康成长。乌鲁木齐市政府可以借鉴内地一些地方的做法,为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贷款免息、低息等,提高社会组织资助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力度,以此增加居家养老服务建设资金的来源,并且制定相应法规制度保障优惠政策的执行。

5结论

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对于乌鲁木齐市的稳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部门要充分了解自身责任,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完善居家养老法规制度体系,加大居家养老服务建设资金投入,全面促进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宇.我国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责定位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家政服务现状范文第3篇

她)们进行家政服务课程培训,使他(她)们能更好的再就业,同时也通过开展“家政服务工程”提高广大家政人员的从业素质,规范家政服务市场。今年我处培训班共培训家政人员***名,培训合格率在***%以上,上岗率在**%,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

一、家政人员培训情况

(一)家政市场现状

当前,家政服务行业的现状是:家政服务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少家庭的家政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究其主要原因:从业人员素质低、家政服务行业管理不规范是主要问题。目前,全市有**万家政服务从业人员,90%是农民工,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都在初中以下。再加上由于缺乏行业规范,不少家政中介公司推荐的保姆都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很多家政或中介公司在未弄清楚保姆真实身份、健康状况、家政服务熟练程度的情况下,让保姆匆忙上阵,导致出现家政服务中介市场缺乏有效监管、从业人员缺乏技能素质等问题。

(二)家政从业人员特点

我市家政从业人员以民工居多,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年龄结构上,90%以上的外出务工妇女都在16—35岁之间;二是在文化程度上,绝大多数外出务工妇女都是初中文化程度;三是在职业特长上,她们基本都没有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没有技术特长;

(三)开展家政技能培训

针对家政从业人员的上述特点:我们对其进行家政技能培训。一、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家政服务的职业道德、礼仪习俗、家庭清洁、烹饪、花卉宠物养护、老幼家庭护理等知识和技能。同时,可根据市场需求划分为一般家政服务、育婴师、养老护理专业。二、家政服务初级培训课时不少于150个,其中集中培训课时不少于80个,自学课时不少于70个。三、培训结束后,将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项均采用百分制,成绩均为60分以上者合格。四、家政工程培训,采取工会和符合条件的大型家政服务企业自主培训两种形式。每位家政服务员培训费用标准在1300元左右。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经培训的家政人员要签订就业协议。五、成绩测试合格者,我们将对她们进行岗位推荐,帮助她们找到合适的工作。

二、学员培训工作

(一)丰富授课内容

按照上级单位要求,针对就业需求和学员要求,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课程,必修课为《职业道德》、《劳动法常识》和有关的再就业优惠政策;选修课包括家政服务的多项技能培训,主要有:中老年人家庭护理、科学看护婴幼儿、如何当好月嫂、家庭保洁、钟点工及疏通下水道等。今年我们又新增择业观教育、服务礼仪、社交礼仪等课程,围绕"家"字做文章,不断丰富授课内容,聘请专家授课,采取集中培训为主,自学、参观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一批懂家政知识、知家政礼仪、能家政服务、长家政技能的月嫂、宴嫂、护嫂、洁嫂、厨嫂。

(二)培训形式灵活丰富

为使参加培训的学员真正学到一技之长,立足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自身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不断拓展培训领域,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授课与参观相结合,改变那种单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的传统模式,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加大外出参观学习的课时;二是学习与应用相结合,把培训时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便牢固掌握,避免"纸上谈兵"的培训方式;三是集中授课与自学交流相结合,使学员更好地把教师传授的知识稳固掌握,给其自学交流的机会,让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三)提升素质,培训常态化。

我们在培训中坚持“三基本一突出”,即坚持家政服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培训,突出技能培训。重点做好业务培训,特色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对初次从事家政服务的妇女,开展岗前家政初级知识培训,包括家庭清洁与保洁、家用电器的使用、烹饪知识、婴幼儿基本护理等技能以及礼仪和服务职责;对正在从事家政的妇女,通过走访用户,市场调查等方式,及时加强岗中培训,不断提升她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二是开展特色技能培训,开展了“月嫂”、“老年护理”、“居室保洁”等各类培训,打造出受市场欢迎的“月嫂”、“护老”和“保洁”家政服务人员。

(四)家政培训人员技能考核

在家政人员培训工作完成后,对学员进行结业考试,考试将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项均采用百分制,两项成绩均为60分以上者为合格,今年,家政人员测试情况良好,合格率达到95%以上,对于不合格者,培训中心准备对其进行二次培训,尽快让她们提高自身能力,通过考核。

三、推荐家政人员就业

今年,对于技能考核通过的家政培训人员,我们为其联系工作,主要是社区家庭、公司保结方

面,截至目前,共有***名家政人员成功上岗,上岗率在**%,客户满意率在**%,通过我们的努力,使这些经过严格培训的家政人员能够有机会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同时我们还做了以下工作:

1、在学员结业时,组织学员到卫生检疫部门进行体检并办理《健康证》,做到持《健康证》上岗。并为其配备相关上岗证件。

2、为方便市民了解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和就业登记情况,我们将家政人员的个人信息放在网上,方便市民查询。

3、我们将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到劳动部门登记,切实保障家政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

四、工作不足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工

作不足

今年,我们在家政人员培训工作上取得了好的成绩,但是就目前实际工作来讲,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

(一)部分农村妇女安于现状,存在陈旧落后思想。部分农村妇女思想陈旧落后,不敢走出家门。她们见识不多、不广,思想不够解放,囿于农村的小天地,缺乏自信心,害怕竞争,不愿走出家门。观念保守,不愿做“服侍人”的工作。满足于“有吃有穿,有房子住,吃菜不用买”的现状。

(二)培训周期长,培训人员供不应求。目前,市场家政人员需求量是供不应求,市场目前需要从业素质高的家政人员,从我们这里经过培训的家政人员毕业后,很快就被用人单位招去,家政人员数量根不上去,主要原因在于,家政人员在初期时,文化低,底子薄,培训周期长,以政于出现目前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

(二)解决办法

家政服务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家政服务 定价机制 量本利 原因 途径

家政服务产品定价现状及其原因

(一)市场供给与需求出现阶段性、地域性与结构性失衡,催生价格虚高泡沫

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可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来探究。现阶段,中国的家政服务行业规模小,数量多,近乎于完全竞争市场,而且服务行业属于需求缺乏弹性(ED<1)的状况,即价格上升,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销售收入减少。在这种模式下,销售方会通过非正常途径,人为造成需求的表象减少,进而导致市场价格的上升,,从而产生表象的供给不足,目前家政服务市场呈现浅表化的需求大于供给的态势(见图1)。Q0、Q1分别代表供给量变动前和变动后的需求量;P0、P1分别代表供给量变动前和变动后的价格;Q=f (p)代表需求曲线;Q0d=f (P0 )代表变动前的供给曲线;Q1d=f (P1 )代表变动后的供给曲线。

由图1可知,因家政服务的需求缺乏弹性,因供给量的人为减少导致家政服务的价格升高,此时P1Q1>P0Q0,即价格上升,销售收入增加,这个结果是供应方所希望的。其表现形式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

家政服务产品需求旺盛。中国社会正在步入家庭的小型化,人口的老龄化,生活的现代化和劳动的社会化,都隐含着对家政服务的巨大需求。有数据显示,我国超过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这是中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标志;我国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6.6%,两者之和为29.86%。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我国现有人口13.7亿,城市的老人和儿童有6.8亿人,他们首先是需要得到社会、家庭或他人照顾的群体,家政服务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很多现代的家庭已经具备接受社会提供家政服务产品的能力和条件。

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有效供给不足,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总体数量不足。目前我国全日制工作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主要来自农村,小时工和其他类型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多来自城市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退休人员,也有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于家政行业社会认同度不高,缺乏社会保障、工作自由受限制、工作时间弹性大等原因,使家政服务行业的队伍一直无法得到大幅扩充。二是质量不高。当前从事该行业的企业行为大部分是中介行为而不是管理行为。自由人的身份导致从事人员流动率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低,素质难以提升。企业的中介行为让其在运营过程中仅限于进行信息传递,而没有意愿承担服务人员的身份核准、岗前培训及岗中管理和出现问题后的善后处理。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家政服务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所能提供服务产品的质量水平较低。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欠缺导致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有效供给不足。

供需失衡呈现:一是结构性特征。目前市场供给的大多数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且缺乏职业技能训练。高素质、高技能而又证件齐全的专业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数量稀少,特别缺少老人陪护、母婴护理、家宴操办等服务项目的专业人员;然而,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目标的追求,对家政从业人员的服务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自然形成了对高素质专业服务人员的需求缺口,从而使供需出现结构性失衡。二是阶段性特征。家政服务产品主要包括:老人陪护、母婴护理、看护病人、制作家庭餐、家务管理、家庭教育、家庭休闲娱乐等。各种产品的需求强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呈现阶段性的变化。三是地域性特征。家政服务行业有较强的地域性。经济发达地区的一线、二线城市对家政服务产品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供需失衡程度高,其他地区的供需失衡程度低。

供需失衡现象催生了价格虚高泡沫。基于上述三个特征的存在,可以说,家政服务市场的供需失衡现象流于浅层化和表面化,这催生了价格虚高的泡沫。

(二)价格信号失灵,政策环境待优化

目前,从事家政服务的机构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经工商登记的家政服务公司;二是在职业介绍所开设家政服务项目,进行家政服务业务介绍,有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许可证;三是政府扶持补贴的公益性家政服务机构;四是无证无照的非法中介机构。其中第四种类型的机构数量众多。行业准入门槛低,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缺乏相关法律规章的制约,缺乏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成本价格标准,行业诚信体系尚未建立。家政服务市场面临一个无序的、恶性竞争的、不公平的市场环境。这样的市场环境导致服务产品的价格信号失灵,不能如实反映出服务产品的价值水平和市场的供需水平。

由于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低,目前服务产品定价参照的市场情况和从业人员的素质情况并不真实。一方面,家政服务公司夸大了市场供需失衡的程度,另一方面,家政服务机构忽视了对从业者资质的考察和培训,致使部分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购买资质或虚报经验来博取高收入。服务产品的价格不能反映出真实的服务价值水平,家政服务市场政策环境亟待优化。

(三)缺少标杆型企业以及品牌产品的影响力,来推行公平定价机制

目前家政服务行业没有显现明显的规模效应、品牌效应。由于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低,大多数服务机构规模小,资金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家政服务机构经营者往往缺乏品牌发展战略意识,没有构建完善的诚信体系,这些问题成为品牌效应形成的桎梏。整个行业未形成充分有序的竞争,导致运转效率低下。缺少标杆型企业群以其品牌产品的强劲影响力来建立秩序,推行公平的定价机制。

家政服务产品公平定价机制形成途径

按照服务业的利润形成的途径,在价格机制形成方面笔者构建了符合家政服务行业的新的量本利分析模型,运用量本利模型对于家政服务行业的价格与利润进行分析,将家政服务业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准变动成本(对于家政人员进行的职业技能阶段性培养的成本和加班加点等不固定的成本),构建符合家政服务市场的量本利分析模型,如图2所示。

产品市场:目标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产量-固定成本

假设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则销量=产量

此时假设目标利润为零,则销售量=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

对于一般的产品依据以上量本利分析可大致确定盈亏平衡点的销量和销售额。但服务产品还有一部分准变动成本,准变动成本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产量虽变化而固定成本相对不变的,如正式职工领取的固定工资;另一部分是随产量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的变动成本,如月嫂在宝宝出生较多年份时临时雇佣或培训的费用。

则上述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

其中:交点P0是只考虑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盈亏平衡点的供给量;公式=安全边际0,交点P1是考虑了准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盈亏平衡点的供给量;=安全边际1。安全边际反映企业的安全等级,安全边际越大,企业安全性越高;安全边际越小,企业安全性越差。

通过图2可知,家政服务业因存在加大的准变动成本,甚至在一些家政公司,准变动成本接近100%,所以导致家政企业为达到安全边际大的效果,采用多种方式无序降低成本。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通过以下途径给家政服务市场合理定价。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企业主体作用与政府的监管作用,基础配置力、主体能动力、监管力三力合一促使价格理性回归,形成公平定价机制。

(一)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要发挥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就要减少政府直接干预,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但为了更好的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和企业要加快进行制度化和信息化建设,为市场提供资源配置的基础和环境。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减少行政干预,鼓励良性竞争,优胜劣汰。

(二)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实施品牌战略。企业须强化品牌意识、做好品牌规划;吸纳高素质人员的加入、占领人才高地,建立完善的培训和竞赛制度不断提升服务产品的质量;提高商业信誉,构建诚信体系,规范定价方法。家政服务的用工形式分为全日工、半日工、小时工等,也有以完成一项服务任务为计费单位的。无论哪种形式的用工提供服务产品的定价,都受成本、需求和竞争的影响。善用定价技巧。服务产品的定价与有形商品的定价不同,考虑到服务产品的特性,定价中价格上下限幅度较宽,最高价格与最低价格差别很大。

(三)发挥政府监管的作用

做好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规划。家政服务产品逐步向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引导、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对家政服务企业的品牌培育力度,加强对名优商标的跟踪指导,扩大品牌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鼓励引进品牌家政管理公司,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家政服务行业,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提供法制保障,强化服务管理。逐步完善涉及家政服务业的政策法规,取缔非法中介和无证经营机构。扶持行业协会发展,完善行业协会组织机构,扩大行业协会覆盖面,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服务、协调、维权、规范和指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加快信息化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家政服务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普及率还很低。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应用为家政服务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平台。政府部门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家政服务人才数据库,构建家政服务信息平台,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信息失真、信息不对称等影响公平定价的因素,还方便于交易的进行,减少交易成本。提升家政行业的社会认同度,鼓励各类人才从事家政服务业,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政府应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改变对家政服务行业的职业偏见,鼓励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各类人员在这一行业就业或创业,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满足市场对各种层次服务产品的有效需求。

参考文献:

家政服务现状范文第5篇

近年来,随着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家政服务这一新型行业也逐步发展起来,成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再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就我县家政服务业的现状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托县的家政服务市场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目前,全县注册登记的家政服务公司有5个,劳务中介4个,物业公司4个。据不完全统计,从业人员约700多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占80%以上,年龄一般在36—55岁之间,大部分为双河镇居民,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占80%,主要服务区域为托县县城和电厂,涉及的服务项目有:室内外保洁、疏通管道、清洗抽油烟机,搬家、看护婴幼儿、照料老人等。家政服务的用工形式主要分为住家保姆和钟点工等,家政服务的工资水平概况为:住家保姆每周休息一天或不休息,平均月工资800元左右,钟点工平均每小时30元,每年年关将至时,保洁员的平均工资会有所上涨,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二、存在的问题

家政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型行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政服务人员普遍缺乏专业训练,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由于大多数服务人员文化程度偏底,又缺乏专业训练,她们的卫生习惯、生活方式和家务达标要求与雇主的期望有较大差异,对老人和孩子的照顾更是缺乏必需的护理知识,很难满足和适应雇主的需求,造成供需之前的现实矛盾。

2、家政服务队伍不稳定。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县家政服务人员中,保洁员占较大比例,但保洁工作一年中只有两三个月为旺季,其余的月份收入较微薄,导致部分人员转行从事其他工作;二是社会对家政服务业的认识不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仍然把家政服务视作“服侍人”的低人一等的行业,因此,碍于面子,部分下岗失业者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屈就”于家政服务,加上社会对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宣传不够,致使家政服务行业的社会地位偏低;三是有些家政服务需要从业人员长时期离开家庭,这对于有家、有子女的下岗女工来说,有较大困难,她们不易接受。

3、家政服务市场管理混乱,呈现无序状态。由于目前我县家政服务行业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没有法律法规的保护和制约,使得家政服务市场良莠混杂,从业人员的可靠性和诚信度被大打折扣,严重制约着家政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4、劳动供给渠道不通畅。虽然近年来,我县陆续成立了多个家政服务公司,但是由于缺乏规范管理,从业人员自找雇主、雇主通过小广告(人业人员自打的广告)或亲戚朋友介绍找家政服务人员的雇佣方式成为一种普通现象,从而导致家政服务公司形同虚设,雇佣双方不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致使“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对发展家政服务业的几点思考

1、应该加大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力度,提高家政服务的技术含量。家政服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的关键环节。可以根据我县市场需求和从业者的特点,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职级的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强化家政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和综合素质,有效提高家政服务水平,使更多的家政服务人员能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