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资源的发展

旅游资源的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资源的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旅游资源的发展

旅游资源的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6-0038-03

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成都农科村“农家乐”旅游的兴起和珠海百藤湖农民度假村的开业标志着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兴起。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已经粗具规模,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与时代特征的乡村旅游地和旅游区。2006年,中国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表明了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资源使用无效率、利用不合理、保护措施不当的现象广泛存在,我国的乡村旅游业正面临着“可持续发展危机”。因而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乡村旅游的兴起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收入的增加使人们的休闲娱乐意识逐步增强。与此同时,法定节日的增多也使居民外出旅游的愿望得以实现。但由于受假期长度、旅游距离、交通工具和花费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人们逐渐偏重于近距离旅游;也由于城市的工业化程度相对高于乡村,城市居民长期生活在工业化的环境中,自然对农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城市周边的近郊和远郊的乡村就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和观光度假的首要之选。

那么什么是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有哪些特征?对此,不同的国家、地区和组织有不同的看法。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认为,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开展的旅游,而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英国著名学者Lane在1994年对纯粹形式的乡村旅游作出了界定:发生在乡村地区,旅游活动内容带有明显的乡村特点,发展规模与乡村相符合,乡村旅游产业主要由当地控制,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连。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与会的专家们对于乡村旅游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他们认为中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依托于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二是经营权掌握在农民手中,发展“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旅游;三是将城市居民确定为目标市场,满足其休闲娱乐、回归大自然、享受淳朴民俗的愿望。通过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实际比较,多数人认为最后一种看法更符合乡村旅游的内涵和特征。

任何旅游都要以资源为支撑。既然乡村旅游发生在乡村,那么,乡村旅游资源即是在这一地域范围内的一切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指乡村的自然条件和自然风光,包括高山流水、花草树木、田园风光等,这是乡村旅游发展最为依赖的资源;历史和文化古迹,习惯称为人文资源,其中包括古建筑、古墓葬及各种考古发现等,这些在乡村较为零散,且由于涉及文物保护等一系列因素,乡村无力承担;社会旅游资源,其中包括传统农耕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等。因此,乡村旅游资源是指依托于乡村地域、被旅游业所利用、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功能并因此而产生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国家将旅游资源称作旅游吸引物,它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而且还包括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因素,甚至还包括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考虑到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将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到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中。

资源的使用具有消耗性,为保持旅游业对于乡村发展的有利影响和作用,就必须在资源的使用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它要求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追求资源利用与开发在同代人之间乃至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盲目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

因此,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目前游客和旅游地居民对于经济、社会和审美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机会的需要。同时,相应配套设施建设对旅游地资源的影响也应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中。

二、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日益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成为部分乡村谋求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目前农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这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一是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同质化,即以某一成功模式为蓝本,旅游产品近距离重复性建设,造成乡村旅游资源的大量浪费;二是农村可持续发展观念不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发展规划不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建设,加剧了农村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三是资源保护意识不强,景观风貌受到破坏,严重影响旅游质量;四是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游客的增多,非乡村文化逐渐渗透,乡村文化被削弱。这些都是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必将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其内在的必要性。

1.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要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同等利益。公平性与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两大重要原则。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即各代人都有同样选择与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关系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利益,因此要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协调人与资源的关系,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表面上看是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从本质上来说,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统筹。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归宿,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又以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基础,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保持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又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生命的延续创造了条件。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因而,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处于人与自然双方既被改造又相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而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缺失不仅使旅游资源本身受到了严重威胁,也会使辅助资源受到破坏,影响旅游质量,而配套设施的建设造成土地资源和植被减少,加剧了人地矛盾和水土流失,这就使得乡村旅游规模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效益远不能弥补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的损失。因此,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和持续性。旅游业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可靠途径,也是优化农村社会文化环境和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正因为如此,我国十分重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旅游景点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关系等。任何一种关系处理不当,都将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旅游业本身及其旅游地的配套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当地吸引外来投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而且有利于实现农村人文社会旅游对地区文化的积极影响,保护好各旅游地的传统文化、风俗、信仰和历史古迹,让乡村真正实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从而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统一。

因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乡村各项事业的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持旅游业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旅游产业本身的成熟和完善,而且也是对乡村地区科学全面发展负责的重要表现。

三、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是硬道理,但不能盲目、片面地发展,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探寻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才能真正发挥乡村旅游资源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在注重乡村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片面强调经济利益,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不良影响,而反过来,生态环境与社会事业又会影响经济效益的实现。二是旅游资源开发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着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达到“天人合一”,既是旅游业发展的最高境界,同时也能取得最佳经济与社会效益。三是加强与旅游业相关的其他配套设施的全方位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乡村旅游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和经济基础的限制,有别于城市旅游,需要一系列配套设施建设的辅助,这些配套设施建设主要有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特别是民生建设。也就是说保持乡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全面发展,才是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之道。四是加强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通过教育,让人们理解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也是为子孙后代谋利益的可靠保证。

2.建立与本地区相适应的特色旅游发展模式,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探索与本地相适应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有利于实现乡村旅游资源价值的最大化,避免旅游产品开发同质化现象,使乡村旅游资源得到科学有效地利用。借鉴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结合我国乡村的实际特点,我国应着重发展生态友好型乡村旅游、合作型乡村旅游、扶贫型乡村旅游。生态友好型的发展模式要求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相结合,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重视对资源的节约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合作型乡村旅游模式是通过政府、公司、旅行社的合作,借助各方力量缓解乡村旅游发展的资金压力,有利于实现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充分发挥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极大提高旅游业的经济社会效益,避免资源的盲目开发利用。扶贫型乡村旅游模式是基于乡村开发式扶贫而提出的,是政府部门资助贫困地区开发的有效途径,通过政府资助,可以加强政府对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合理地引导,解决众多旅游区资金缺乏的难题,避免对旅游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当然,各地根据自身实际还可以建立其他发展模式,关键在于要将本地的旅游资源特色充分地发挥出来,而不能盲目地以成功范例和游客的喜好作为资源开发的标准。

3.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居民和旅游专业人才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居民和旅游专业人才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是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它不仅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资金保障,而且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是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旅游专业人才为核心、以当地居民为主体的旅游资源规划体系。通过这一体系确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社会目标,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与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政府要转变自身职能,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旅游景点的规划与设计、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与营销、旅游景点的建设经营和管理、旅游地形象的建设与推广、旅游规范的制定与实施、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旅游社会氛围的营造等方面。三是当地居民要增强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坚持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当地居民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有效利用,避免掠夺式开发现象的出现。四是人才是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行性研究、资源效益评价、资源开发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旅游地服务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专业性的人才。总而言之,只有三方主体各司其职,协同合作,才能有效地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7-01-29.

[2]皮埃尔・斯皮尔特.法国的绿色旅游:罗泽尔省范例[C].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2004,(10).

[3]蔡家成.大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旅游与反贫困[C].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2004,(10).

[4]王继庆.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5]朱姝.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7]何景明等.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5).

[8]邓爱民.对我国乡村旅游的思考[J].财贸经济,2006,(5).

[9]肖佑兴等.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3).

[10]何景明.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J].旅游学刊,2004,(1).

旅游资源的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江西;人文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2

一、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面临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危机等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危机之后,上世纪 80 年代人们经过反复探索和思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这是人类发展道路上一种新思路。最早在1987 年由挪威首相 Bruntlant 在其出版的著名的《我们的共同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可持续发展”已被广泛置于有关的学科领域和各相关的行业的范畴研究,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当然也必须涉及。由于经济的驱动,盲目的开发旅游所产生的结果是: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对旅游粗放式经营管理,旅游设施的病态膨胀等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这样的发展必然是不可取的。一种新观念在宏观旅游管理领域中产生――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人类认识到自身的生存环境正在面临着巨大威胁的背景下,科学界提出的。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生态效益为前提,保护旅游资源及它所包含的旅游环境,尽量减小对环境的破坏:依据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通过科学的开发、利用、规划,不断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益和利用效率;依据社会效益为目的原则,从而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的需要,促进社会稳定地可持续发展。

区域人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开发旅游业的地区在加大旅游业投资,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应该做到科学合理地开发保护人文旅游资源,不断提高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及水平,力求能够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体系;使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既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又可以同时维持人文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实现旅游经济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力争留给后代一个良好的人文旅游资源环境。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及保护在当前旅游事业发展的转型期当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三、江西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现状

江西省旅游资源丰富,有众多的人文旅游资源。但就目前来说,一些地理位置集中、条件优秀的人文旅游资源,没能够结合到一起,进行系统地规划,形旅游资源发展的综合效应,真正保护了景区的人文旅游资源。总结起来江西人文旅游资源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资源种类丰富。江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9个、中国旅游强县1个、A级旅游景区99个(其中包括5A级2个、4A级40个)、全国文明旅游景区2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4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9个以及一大批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特别是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全省形成了以山、湖、城、村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和“红色摇篮”、 “绿色家园” 、“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品牌形象。

2.资源破坏严重。旅游活动开展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它能创造巨大的综合效益,当然也带来了负面的系列效应。人文旅游活动的开展,势必产生环境的污染,存在更大隐患的是这些环境的污染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实体景观造成相当程度的破坏。就在这个过程中,当地这些居民日常自发形成的、带有地方浓郁特色的传统文化风俗遭到强烈冲击,出现了利益至上的思想倾向,对于很多传统的民间技艺、习惯民俗不够重视,很多旅游资源需得到传承和保护。

3.保护力度不够。人文旅游资源被人为破坏,大多都是由于公众缺乏人文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对人文旅游资源可开发价值并不了解。对于江西省而言,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江西省人文旅游资源多数旅游景区地处不发达地带和乡间山区,当地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够高,使得对于人文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缺位;其次,人文景区当中的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政府部门对人文旅游资源保护的认识不够完整,过度强调人文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

四、江西人文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江西省多数人文旅游资源是通过建立各种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来开发管理的,但是景区的发展程度往往是不尽相同的,管理人员的配备本来就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多年来,江西省一直想通过庐山景区的示范作用,为全省人文旅游资源树立标杆,带动人文旅游产品相关产品的开发,但是真正实现旅游线路组合的景区是很少的,形成了井冈山景区和庐山景区支撑江西省旅游的局面,不利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整体发展。因此笔者通过总结和归纳为江西人文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前期措施。由于人文旅游资源具有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等多重价值,这就决定了在开发利用江西人文旅游资源时,保护是第一位的,开发利用则是后续的工作。人们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缺失是多数人文旅游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跟自然旅游资源一样人文旅游资源也存在脆弱性和难恢复性。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区所处的各级开发商、政府部门、从业人员和旅游管理人员有必要进行专题培训,让他们了解江西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价值、属性,充分认识到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在旅游业开发中的基础地位,认清当前全国旅游发展趋势,在利用开发经营中自觉运用资源保护意识,对江西人文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不同的人文旅游资源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人文民俗的保护方面,则需要从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等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充分挖掘江西省人文民俗内涵。

2.后进措施。江西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涉及的部门是众多的,同时也和当地社区的发展利益密切相关,与这些部门和社区进行发展合作是取得更好保护效果的必须前提,明确分工,公平分配利益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处在人文旅游资源所在的各种景区内的居民和社区,必须要求他们参与人文旅游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如对于景区的基础设施维护、古迹维护、消防防火等工作,与此同时必须照顾社区的基础利益,通过多元化开展农家乐、药材种植、旅游商品、特色水果种植制作等途径进一步帮助他们获得足够的经济利益,使他们成为资源保护的主题,而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补贴。保护人文旅游资源,单纯依靠政府和管理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是非常有效的补充。其中社区、非政府组织、公私企业集团和地方政府都是很好的旅游资源保护主体,它们参与管理和保护旅游资源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提升措施。从大的方面,要立足于全省旅游资源特点,结合江西省旅游产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制定全省的旅游资源发展总体规划,要有前瞻性和操作性,同时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旅游规划的指导作用,为全省人文旅游资源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从小的方面,各景区依据景区自身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况,进一步优化和提高本景区的人文旅游资源发展规划,使人文旅游资源保护的具体管理规定以及建设管理起到作用,决不能单单以盈利为目的,必须做到保护与开发两手抓。特别是在人文旅游资源保护方面,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一方面,江西省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国家出台的各种法律法规,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保护法规,推动本地区人文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制化进程;另一方面,各个旅游景区管理部门也必须在国家、地方法规框架下,制定自身的管理规定,要尽可能做到程序性、完整性、可操作性。江西省要立足于自身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点规律,不仅要进一步充实执法力量,注重与地方社区的联动,同时必须加强执法人员管理。

五、结语

根据江西省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旅游发展中更加重视自然旅游资源的偏见,要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把握各方面的协调,使得自然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能协调发展,必须积极发展人文景观旅游。可持续利用强调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发保护管理的水平,争取获得旅游经济增加值的充分提高,尽最大可能对人文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利用的同时,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人文旅游资源整体系统的完整性与维持它的正常的发展能力,不要去影响当地居民后代的利益。笔者认为江西省未来旅游资源发展可重点规划旅游区、游览路线,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达的优势,挖掘各地资源特色,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提高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桂华.旅游资源学,1999(12).

[2]李梦星.庐陵文化纵横谈,2002(09).

[3]杨振之.“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民族研究,2006.

[4]陈福义,范保宁.中国旅游资源学,2003(10).

旅游资源的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河南省国家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

一、河南省国家级旅游资源综述

国家级旅游资源指的是国务院及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同意(批准、核定、评定、确定)公布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旅游资源。

河南省现有15种国家级旅游资源,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汉族地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其数量共计203处(含一处多种的国家级旅游资源)。

上述203处国家级旅游资源中,有l7处为一处多种的。如龙门石窟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白马寺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风穴寺及塔林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国家森林公园,中岳庙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汉族地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殷墟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鸡公山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红旗渠既是国家水利风景区又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既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又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嵩山既是国家地质公园又是国家森林公园还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云台山既是国家地质公园又是国家森林公园还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

河南省国家级旅游资源以历史文化遗产为主,这类资源的数量最多,影响最大,而这些资源又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开封等城市,这也是河南省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一处多种的国家级旅游资源,更能够说明此处旅游资源的多重价值和重要性,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该着重予以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在旅游市场中树立起“品牌资源”的形象。同时,对于这些多重的国家级旅游资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旅游产品优势,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体现资源本身的特色,真正把“品牌资源”转化为“品牌旅游产品”。

二、河南省国家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首先,当地政府重视是首要条件。早在199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就做出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指出,要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列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01年7月2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更是在《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指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旅游业发展的工作重点是在“十五”期间,集中力量重点开发一条以郑州、开封、洛阳三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的黄金旅游线路;在规划建设的四个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旅游景区中,有三个是国家级旅游资源,即嵩山、伏牛山和太行山。同时,在培育的18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旅游精品景点中,也有13个是国家级旅游资源:龙门石窟、少林寺、白马寺、河南博物院、红旗渠、殷墟、虢国墓、太吴陵、石人山、王屋山、云台山、喳岈山、鸡公山。由此可见,河南省政府在开发利用省内国家级旅游资源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做出了相应的规划,以发挥其作用和优势,促进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其次,旅游企业需要调整好自己的营销策略,打好“古都”、“黄河”、“功夫”、“寻根”、“赏花”的旅游品牌,积极提高服务质量,围绕在国家级旅游资源基础上开发起来的拳头产品,针对市场进行不同的产品重组和深层次开发,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使旅游资源得以真正有效地利用。其中,旅游线路的设计就是旅游企业进行营销的核心部分,针对河南省国家级旅游资源的特点,可以围绕三条主线进行开发,即历史文化遗产线路、宗教文化旅游线路和红色旅游线路。一方面,河南省有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9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开封、安阳等几座城市及其周边,可以以历史文化遗产游为主题,充分发挥河南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大省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嵩山少林寺等国家级旅游资源,作为以佛教为主题的景区、景点,可使河南省的佛教文化旅游大放异彩。同时,河南省共有5个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9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新县被国家旅游局定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重点县,确立了它在武汉、郑州及周边地区客源市场的地位,在北京、郑州、武汉等大中城市组织红色旅游推介活动,先后参加在武汉举行的鄂豫皖红色旅游研讨会和大型推介活动,促成“——鄂豫皖红色之旅首发式”,举办了河南省百万青少年“红色之旅”文化节启动仪式。一系列的推介活动使武汉、郑州主客源市场增长稳定,周边游客络绎不绝。以新县为中心,联合其他有关国家级旅游资源进行红色旅游线路的开发,也是一条利用国家级旅游资源,实现其效益的途径。

自1995年以来,河南省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积极响应国家旅游局开展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号召,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城市有关部门的共同参与下,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试行)(修76订本)》以及《附加项目检查标准》,投入到创优活动中来,在名城旅游业的发展史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郑州、开封、安阳、濮阳和洛阳经过努力,已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由国家旅游局制定,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现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分别于1999年、2003年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是我国在旅游标准化建设方面的一个创举,自1999年以来,河南省国家级旅游资源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积极投入到国家等级旅游区(点)的创建活动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旅游资源的发展范文第4篇

1 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 

体育旅游可以说是旅游的一部分,自然界以及社会中的事物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激发旅游者的兴趣,从而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的界定有多种,笔者比较认同这一种:体育旅游资源是可供开发体育旅游产品的旅游资源,包括一切具有旅游吸引潜力的体育事物(含人物)和体育现象。 

在体育旅游中旅游者不仅可以参与各种体育竞赛还可以放松身心,进行娱乐活动和身体的锻炼。旅游者得到的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提高更有精神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人文身心全面发展的效果。在体育旅游中不可缺少的就是体育旅游资源,在发展中体育旅游资源逐渐形成了多样性、地域性、季节性、历史性等特征。多样性体现在我国幅员辽阔,从东北到海南纬度跨度较大,拥有丰富的自然奇观,东北的林海雪原中部的黄土高原南部热带雨林景观构了丰富多样的体育旅游资源,相应的开展滑雪、潜水等等的活动。也正因为我国国土面积大,高山、湖泊、河流、盆地、湿地等受地势影响形成鲜明的地域特征,使得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形成鲜明的地域性,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因地制宜最大限度的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价值。除了自然景观,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也形成了一系列的人文景观比如寺庙、晋商庭院等等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不同季节有不同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冬天的滑雪、冰雕,春季的踏青,夏季的潜水、游泳等等体现着我国体育旅游资源的季节性。 

2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机遇 

第一,国家政策的支持,资金投入。我国幅员辽阔,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所以如何更好运用这些资源来服务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关键性问题。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宏观调控下可以使体育旅游资源有序规划避免重复开发,造成资源的浪费。在统筹规划下开发,可以提升资源的价值体现不同类型的特色。比如山地资源和水域资源就可以最大化的体现个性价值。目前国家对假区、旅游城市的开发,因地制宜的发展滑雪旅游、生态旅游等,这些政策都能使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经济学家研究表明:体育健身市场的发育水平及市场结构与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的增长水平基本呈正相关。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人均国民收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中高档体育旅游项目,国家的经济支持以及外资的投资使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迎来新的机遇。社会的投资力度加大也使开发更加游刃有余。 

第二,科学技术的支持。我们应该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尤其是自然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多的考虑到环境的承载力,體育旅游资源地的冲击力。现代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在开发中可以有数据化的分析,增加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减少对资源的损耗,通过科学的分析安排减少旅游旺季,游客与环境容量之间的冲突,增加可持续发展。 

第三,市场需求量较大。随着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推广,假期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家庭集体出游的情况与日俱增。对于不同性别的群体,体育旅游需要也不太相同,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登山、探险、滑雪、野营等活动受欢迎程度也在提高。当然不同的文化素养的群体对于体育旅游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文化素养较高的人能参与到更多的集体体育旅游项目中。不论是年龄、职业还是性别的不同对于体育旅游资源的需要也不同,但总体来说,体育旅游的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刺激着体育旅游资源更加可持续的开发。 

3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挑战 

第一,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由于市场需求量大,社会投资海外投资的加大,使得对于体育资源的开发量直线增加,这就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山地资源的开发使得地质地貌受到一定的破坏,一些水上体育旅游成为热点,比如漂流等,使得对水域资源的开发有些过度,水上飞机等的排泄物对水域的污染,垂钓等对水域中生态平衡的破坏。再有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对树木、大气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要想达到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的目的,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这到现在还是一个挑战。 

第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安全体制还不健全。安全问题在现在的体育旅游开发中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当今社会事故频发,而体育旅游者参与程度较高,尤其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出行的人数迅猛增长,交通压力、交通事故数量增加,成为游客出行的担心因素。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体育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本身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游客的安全还没有足够的保障。例如:2004年10月,在陵川凤凰谷景区举办的全国攀岩邀请赛中 ,两位河南选手不幸坠落导致死亡等等。攀岩摔伤的人数、蹦极出现生命危险的人数也在增加。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安全体制值得关注,只有更健全的安全体制制定出来,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才能进一步打开市场。 

第三,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解不深入,服务质量低。一般旅游价值是指在体育旅游中同时兼有的旅游价值,包括观光、生态与文化价值。如今参与体育旅游的人数在增加,但是民众对体育旅游资源的认知度不高,不能较好的利用体育旅游资源,没有可持续循环利用的意识。只有把体育旅游资源的生态文化等价值充分开发出来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创造力。要想充分利用旅游资源,首先要提高对于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根本性认识,加强宣传力度在参与度和可持续性的提高中才能更好的开发。对于具体的体育旅游项目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还很低,导致游客在享受体育旅游资源的同时体会不到体育资源的强大生命力,这样不能形成游客的二次消费,加强服务意识才能有利于游客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参与度,登山、滑雪、漂流等才能可持续的开发。 

4 结语 

体育旅游将体育活动与旅游行为进行了有机结合,为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赋予了新的意义。只有我们深刻的了解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内涵,才能有效的开发,在开发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有效的结合利用起来开发,为游客提供健康绿色可持续的体育旅游资源,发挥体育旅游资源的魅力迎接更多的回头客。因为现阶段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还处于低层次,比较粗放,开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还比较大,污染比较严重。人们跋扈自然的意识比较弱,盲目的浪费也使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保护是开发的前提,要想更好的开发必须有较好的保护措施,很多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社会、海外的投资下,一起努力共同致力于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尽量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同时抓,使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袁书琪,郑耀星.体育旅游资源的特征、涵义和分类体系[J].体育学刊,2003(2):34. 

[2] 王红英.21世纪初我国体育健身消费市场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15-18. 

[3] 刘凤香.论体育旅游安全体系的构建[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5(3):52. 

旅游资源的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长白山;旅游资源;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1―7740(2009)07―0009―03

一、长白山地区概况

1.长白山地区自然概况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我国东北地区,也是欧亚大陆东部的最高山系,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是中朝两国的界山,有“关东第一山”之称。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由于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形成不同于其他山脉的景观,是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综合体。其中心是以长白山天池为主的火山群,区内分布河谷、沼泽、台地、山坡、高原、高山湖泊、火山口等地貌类型。同时长白山还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的发源地,是三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长白山属于典型的火山地貌,自上而下可以分为火山锥体、倾斜玄武岩高原和玄武岩台地三大地貌单元。由于水热条件和地质地貌的明显差异,使得长白山的土壤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自上而下依次为:山地苔原土、山地草原森林土、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和山地暗棕色森林土[1]。

特殊的气候、地貌条件造就了长白山独特的景观,尤其是长白山明显的垂直分带,“一山有四季”的景色更是给了长白山很好的探险旅游资源禀赋。

2.长白山地区社会经济概况

本区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基础,资源型产业,尤其是林业是本区的支柱型产业。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周围分布有6个林业局,它们分别是白河林业局、露水河林业局、泉阳林业局、松江河林业局、临江林业局、长白森林经营局。目前,这些林业局的职能已由原来的单纯森林采伐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植树造林和森林管理为主。

近些年来,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人口的增长和集聚,从而消耗了大量林木资源,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该区的生态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因此该区更加需要实现产业转型,转向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社区参与度高的产业,这将更有效的保护长白山生态环境,还将实现社区的经济利益,使社区真正远离原来的采伐业。

近些年,该区旅游交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延吉朝阳川机场每年的旅客输送量已经达到几百万人次,成为东北地区仅次于沈阳、大连、哈尔滨和长春的第五大民用机场;图们、通化两个铁路分局开通了往北京、大连、长春沈阳等地的直达旅客列车;较高等级的公路已经形成了向长白山西、南、北各个方向的放射状路网[1]。特别是2008年8月1日正式通航的长白山机场,更是大大提高了长白山景区的可进入性。交通状况的改善,使得长白山地区,特别是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旅游经济得到了发展。

二、长白山旅游资源概况

长白山旅游是以面积始达 190 582 公顷始建于 1960 年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最主要的资源依托体的。该保护区是中国现有的 99 个国家级保护区中最早一批被批准的,也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保存最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之一。长白山作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被中国旅游百科全书列为我国 31 个山岳旅游精品之一。本区自然景观总体上来说是由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火山地貌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三大部分所构成的[2]。

1.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

长白山垂直自然景观带的基带是针阔混交林带,它位于长白山下部,分布在海拔1 100米下的玄武岩台地上。红松阔叶林带地势平缓、气候温和湿润,森林下发育着比较好的山地棕色森林土。森林生长茂密、树木种类繁多,形成“长白林海”的壮丽景观,这一景观是长白山探险旅游线路上的重要景观。

向上,是暗针叶林带,暗针叶林带分布于倾斜玄武岩高原上。土壤主要是山地棕色泰加林土。这里湿冷,冬寒夏凉。常年云遮雾罩。森林结构比较简单,云杉占据优势。“东北三宝”之一的紫貂,集中分布在本带,这是垂直分布带兽类动物的代表种。

再往上是岳桦林带,分布在海拔1 800~2 100m之间,地处长白山火山锥体的下部,坡度较陡,一般超过20以上。气候处在针叶林气候型与山地苔原气候型之间,气温低,相对湿度较大。土壤类型为山地生草森林土。植被为岳桦林,同时山地苔原与针叶林成分彼此互相渗透,形成复杂的植被镶嵌类型。动物种类较单调,数量亦少,这里仅在夏季成为偶蹄类动物如马鹿、梅花鹿等“避暑”取食的场所。

海拔2 100m以上的则是高山苔原带,为长白山火山锥体的中上部。地表覆盖着厚的火山灰、火山砾、浮石等。气候为高山苔原型,湿度大、风力特强、土层脊薄。植被类型为高山苔原,无高大乔木,仅有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地衣、苔藓等。主要植物有牛皮杜鹃、笃斯越桔、松毛翠、大白花地榆、长白景天、圆叶柳等。动物种类更加稀少,穴居的高山鼠兔是高山苔原带唯一的兽类[3]。

人们从海拔 500 米的山麓到 2 600 米的山顶,水平距离不过几十公里,却可以明显地观察到从温带到寒带四个不同的自然景观带[4]。这种垂直分布的自然景观,如果在平地上,需要从南到北走几千公里的路程才能见到,而在长白山只要从山脚走到山顶,垂直距离不过 2 公里,就可以饱览无遗,这无疑是得天独厚的旅游景观资源。

2.火山地貌

火山是长白山又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它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但它熄灭之后,喷出的熔岩、建造的锥体、台地、形成的火口湖、矿泉、发育新的土壤和植被却成为人类的宝贵财富,是难得的旅游资源。在众多的火山中,构成本区景观的主要是白头山火山群和龙岗火山群。白头山火山群是我国最大的层状复式火山群,也是长白山探险旅游自然景观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以白头山巨型火山锥体为主,周围有近百个小火山,这些山峰经过大自然的长期雕琢,嶙峋突兀,千姿百态,险峻挺拔,气势雄伟。我国境内的白云峰海拔 2 691 米,为东北第一高峰,顶部有一个椭圆形的、由火山口积水而形成的湖泊――天池,北侧有一缺口,池水由此外泻,飞流直下,形成 68 米高的长白山瀑布,落水轰鸣如雷,水珠四溅,非常壮观[5]。

关于野生动植物景观,在前面的山地垂直景观带中已经有交代,这里就不再重复提及。

三、长白山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模式相对单一

虽然长白山没有被放任自流地开发,也幸运地逃脱了掠夺式的开采,但是长期以来大众观光旅游作为当前长白山旅游的主要形式,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带来了严重的弊端。因为它只是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单纯寻求客源增长型发展,将旅游收入的增长等同于游客量的增加;旅游的目的不是受教育,也不是为了提高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系统,而是纯粹的观光浏览。它不是以自然而是以自己为出发点,这就必然从游客和景区管理者自身利益出发,缺乏对环境承受能力的科学评估,忽视对自然的保护,同时,在最大化利益驱动下,为了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往往超量接待旅游者[6]。孙道玮,陈田,姜野在2005年12月于《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的《山岳型旅游风景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就曾利用AHP的方法计算出长白山景区的生态脆弱度为70.44,参照“山岳型旅游风景区生态脆弱性分级标准”(表1)可以得知,长白山景区为高度脆弱[7]。这就说明长白山的生境是很容易被破坏的。因此,长期大规模的采取大众旅游模式对长白山生态环境会造成极大的损害,而且,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

这种粗放的大众旅游给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境带来的影响无疑是长白山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最大的问题,因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要远远的大于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2.在管理方面,由于行政割据,长期以来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机构和机制[8]

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长白山景区位于安图县、抚松县、长白县的交界处,又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上缺乏有效统一的体制。如果招商引资,负责招商引资的地方政府有可能并不能从中受益。因此,在管理和开发方面“各自为政”。在目的地营销方面更是缺乏有效的营销主体,所以缺乏有效持续的资金来源。

3.保护区内的建设与整体景观不够和谐

长白山山门内建有五座宾馆,在造型、建材上追求城市风格,与周围的自然风光格格不入。为了建设而破坏环境。把原来生长极不易的岳桦树砍掉,建一座宾馆很容易,但是却不容易种活几株岳桦树,这是对景区开发极不负责任的态度[8]。尤其对于生态旅游,更需要与长白山整体景观协调一致的基础设施,例如森林生态小屋。

4.客源市场单一,特别是海外市场过分依赖于韩国市场[9]

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由于韩国人对于长白山有着特殊的情结,他们把长白山看成是自己民族的发源地;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对于海外市场的宣传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各个细分市场的需求没有具体的分析,长白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生态旅游产品,这种产品对于欧美、日本、东南亚的年轻人是很有吸引力的。而我们相关的管理部门却好像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相应的市场开发方案和销售计划。

5.线路沿途旅游项目单一,淡旺季过于分明

目前长白山旅游产品项目单一,还是停留在大众观光旅游这种粗放型的旅游产品上,长白山独特的朝鲜族风情没有得到真正的开发并融入到整个大旅游中去,没有充分的引入社区参与机制。长白山旅游目前只是集中在6月至8月,其他时间无疑是对长白山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尤其是冬季项目没有形成规模,这主要是冬季项目的营销和定位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

四、结论

长白山凭借着独特的景观,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我们更好的开发利用这项资源,一方面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一种循环资源。这就需要我们客观分析评价长白山的旅游资源,在充分了解资源禀赋的基础上,更加直观的认识到我们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修正,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统一协调。

参考文献:

[1]常禹.长白山森林景观边界的定量判定及其动态变化[A]. P25-26.

[2]周伟.长白山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A].

[3]李扬.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对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A].

[4]黄锡畴,刘德生,李祯.长白山北侧的自然景观带[J].地理学报,1959,(6).

[5]刘东来,等.中国的自然保护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2:284-287.

[6]钟贤巍,辛本禄.长白山旅游模式扩展及其原因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5,(5).

[7]孙道玮,陈田,姜野.山岳型旅游风景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