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书是基于作者们在巴基斯坦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多所大学中讲授量子力学课程的讲义基础上写成的。第1版于1999年出版。为了展现当代量子力学日益扩展的应用的最新发展,第2版增添了全新的3章,它们分别为双态问题、量子计算和1+2维狄拉克方程对于石墨烯的应用。这些问题是当前许多实验和理论工作都极为关注的典型问题。此外,还有一些章节做了较大改动,有的扩大了篇幅和添加了新的内容,有的经过了改写变得更简单和更清晰。各章的习题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充。
全书内容分为21章:1.经典概念的崩溃; 2.量子力学概念;3.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4.量子力学中一些问题的求解; 5.简谐振子;6.角动量;7.中心对称场中的运动;8.碰撞理论;9.算符; 10.海森伯运动方程、不变性原理和路径积分; 11.角动量和自旋;12.时间无关微扰理论;13.时间相关微扰理论;14.统计与不相容原理; 15.双态系统;16.量子计算; 17.电磁场诱导的微扰; 18.形式散射理论; 19.S-矩阵和不变性原理; 20.相对论量子力学:狄拉克方程;21.1+2维狄拉克方程:对石墨烯的应用。
本书作者注重教学需要,叙述简明,推导详尽,书中给出了许多详解例题,易懂、易理解和接受,是一部很好的教材。这本书对于数理学科的大学生、研究生和教师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Abstract:Science generates the scientific thought, Scientific thought guide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revolution of science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n analyzes the scientific thought in the 20th-century.
关键词:科学科学革命科学思想
Key word:Sciencescientific thoughtthe revolution of science
作者简介:赵福成,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07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世纪发生的两次科学革命是科学长期发展和积累的结果,但其深刻性和广泛性,是历代科学革命所无法比拟的。这驱使不少科学家去研究现代物理学革命的特征,探索科学发展的规律。
一、20世纪两次全局性的科学革命
第一次是现代物理学革命。x射线直接地揭开了原子的秘密;汤姆孙发现电子标志着人类对物质微观结构的开始;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揭示了粒子和它的构造是怎样的;质子中子的发现,对于认识原子核的内部具有重要意义;汤川秀树提出介子学说,还提出了核力场的方程和核力的势,即汤川势的表达式;狄拉克提出了反粒子理论;盖尔曼提出了介子有一堆正反夸克组成,重子由三个夸克组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从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到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薛定谔的波动观念,到玻恩对函数的统计解释,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及玻尔的互补原理,实现了量子力学的建立。
第二次是综合性科学革命。标志性事件是: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弗里德曼提出的非静态宇宙模型,认为宇宙是可能膨胀的;哈勃确定了星系红移和距离之间的线性关系,证实了宇宙膨胀理论;勒梅特提出了宇宙爆炸说;伽莫夫把核物理学的知识同宇宙膨胀理论结合起来,发展了大爆炸理论,并用它来说明化学元素的起源;1948年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建立;申农与贝塔朗菲代表作的出版,标志着交叉科学信息论、控制论、一般系统论的诞生;1957年,古德等为系统工程论奠定了基础;6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新的交叉科学――突变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理论;5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问世,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由地幔对流说、海底扩张说等阶段,到勒比雄等提出了全球大地板块构造学说;1969年耗散结构理论问世;应用计算机对大气科学和流体力学进行数值研究;分析力学中数学理论的进展,以及统计物理中远离平衡态系统性态的研究,促进了非线性科学的发展; 1971年新兴综合性学科协同学问世;1972年突变理论问世并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数学分支。
二、对两次科学革命的科学思想浅析
(一)从历时性(纵向)看20世纪科学思想的变迁
分析这两次科学革命,我们可以把20世纪的科学思想分为两个阶段。在20世纪上半叶,科学的基础性、主导型成果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提出了关于时空相对性、空间弯曲、质量和能量的关系、作用量子、波粒二象性、测量中主客体的关系、量子力学的统计性解释等思想,科学认识进入了宏观高速运动领域、微观领域和宇观领域。在20世纪下半叶,主要科学成果是宇宙大爆炸理论、板块构造理论、分子生物学理论以及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混沌学、量子场论、量子宇宙学、规范场论、弦理论等,还提出了宇宙膨胀、全球地质观、遗传信息、系统自组织理论思想以及多重宇宙、多重历史、黑洞辐射、时间圈环、多维空间、虚粒子、虚时间等猜想。
(二)从共时性(横向)看20世纪科学思想的特征
20世纪的科学有两大思潮:追求统一性与探索复杂性。
追求自然的统一性,一直是科学追求的基本目标。基于牛顿力学、电磁场学、化学原子论等近代科学硕果,到20世纪初,科学家们认为自然界统一于原子和力。到20世纪50年代,爱因斯坦是追求统一性的主要代表,他试图把自然界的物质和作用统一于场。爱因斯坦是对以牛顿为代表的力学机械论的主要批判者,他的相对论有力的冲击了绝对主义自然观、科学观和思维方式,相对论本身也是追求统一的产物,它追求力学与电磁学、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的统一。可是爱因斯坦在统一场论的过程中,又戏剧性的转向了绝对主义。在爱因斯坦之后,追求统一性的思潮发展为追求4种基本作用的“大统一”,不少科学家甚至追求包罗万象的终极理论。量子场论、量子宇宙学、弦理论都体现出科学家追求统一的努力。
量子力学初步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复杂性,强调自然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微观世界不同与宏观世界的特殊性。以玻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解释,同物理学机械论是根本相悖的。爱因斯坦与哥本哈根学派的争论,是坚持物理学机械论和反对无力学机械论这两种思潮的争论。
在20世纪后50年,普利高津提出了探索性的口号,使他成为复杂性科学思潮的主要代表。量子宇宙学、弦理论并不是根据现有的实验建构起来的,也很难用实验来验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具有“超验性”。在这种背景下,科学日益趋向数学化、模型化,思辨的色彩也越来越浓。狄拉克说,数学是特别适合于处理抽象概念的工具,在这个领域数学的力量是没有限制的。到了霍金,这种意识就更加强烈了,数学模型被看做是追求统一的工具。20世纪上半叶,马赫等人都上升到哲学,从哲学高度进行探索和解释。这将对21世纪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林等 科学家论方法[M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2] 狄拉克 量子力学原理[M ] 科学出版社,1965年
一直以来。物理教师与化学教师挂在嘴边的寒暄语总是“理化不分家”。我高三时的物理老师曾说,物理的内容太多。实在教不完。就匀一点内容充实化学。当时觉得很有意思。那时我还没有专业学习化学。谈不上抵触。到现在,我专业学习化学都三十年了。总算对上述说法有了充分认识。只不过。还是用物理的名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来比照物理与化学的关系才更贴切。那就是“物理的恩惠与化学的反哺”。
物理是成熟比较早的科学。物理理论与物理技术手段对化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借助电流。戴维用电解的方法发现了碱金属元素钾、钠和碱土金属镁、钙、钡:本生和基尔霍夫用光谱法从矿泉水中先后发现碱金属元素铯和铷。后来化学家又用光谱法发现了铊、铟、钪、镓、钐和钬等,稀有气体前5种元素也是借助光谱分析发现的: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量子力学这些来源于物理的理论都是化学的基本理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曾说:“化学的规律是有的。那就是量子力学。”
近代化学是从道尔顿原子理论开始的。但道尔顿原子理论中的原子是质地均匀、密度一致的球体。物理学家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认识到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并进一步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确定了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现代原子理论。即用量子理论描述的电子运动规律的理论才是化学的根本理论。
二十世纪即将结,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二十世纪是光辉灿烂的一个世纪,是个类社会发展最迅速的一个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最迅速的一个世纪,也是物理学发展最迅速的一个世纪。在这一百年中发生了物理学革命,建立了相对信纸和量子力学,完成了从经典物理学到现代物理学的转变。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现代物理学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进一步的蓬勃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新学科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物理学理论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现代物理学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在此世纪之交的时候,人们自然想展望一下二十一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前景,探索今后物理学发展的方向。我想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和观点。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上一个世纪之交物理学发展的情况,把当前的情况与一百年前的情况作比较对于探索二十一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方向是很有帮助的。
一、历史的回顾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经典物物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均发展到了完善、成熟的阶段,随着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的建立以及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经典物理学达到了它的顶峰,当时人们以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物理世界的清晰、完整的图画,几乎能完美地解释所有已经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由于经典物理学的巨大成就,当时不少物理学家产生了这样一种思想:认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物理学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完成,人们对物理世界的解释已经达到了终点。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的、原则的问题都已经解决,剩下来的只是进一步精确化的问题,即在一些细节上作一些补充和修正,使已知公式中的各个常数测得更精确一些。
然而,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正当物理学家在庆贺物理学大厦落成之际,科学实验却发现了许多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事实。首先是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其次是经典物理学的万里晴空中出现了两朵“乌云”:“以太漂移”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1]这些实验结果与经典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有尖锐的矛盾,经典物理学的传统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经典物理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由此引起了物理学的一场伟大的革命。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海林堡、薛定谔等一群科学家创立了量子力学。现代物理学诞生了!
把物理学发展的现状与上一个世纪之交的情况作比较,可以看到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外,也有不同之处。
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起来以后,现代物理学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人类对物质世界规律的认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用现有的理论几乎能够很好地解释现在已知的一切物理现象。可以说,现代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在这一点上,目前有情况与上一个世纪之交的情况很相似。因此,有少数物理学家认为今后物理学不会有革命性的进展了,物理学的根本性的问题、原则问题都已经解决了,今后能做到的只是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发展现代物理学,对现有的理论作一些补充和修正。然而,由于有了一百年前的历史经验,多数物理学家并不赞成这种观点,他们相信物理学迟早会有突破性的发展。另一方面,虽然在微观世界和宇宙学领域中有一些物理现象是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的,但是这些矛盾并不是严重到了非要彻底改造现有理认纱可的程度。在这方面,目前的情况与上一个世纪之交的情况不同。在上一个世纪之交,经典物理学发生了“严重的危机”;而在本世纪之交,现代物理学并无“危机”。因此,我认为目前发生现代物理学革命的条件似乎尚不成熟。
虽然在微观世界和宇宙学领域中有一些物理现象是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的,但是这些矛盾并不是严重到了非要彻底改造现有理认纱可的程度。在这方面,目前的情况与上一个世纪之交的情况不同。在上一个世纪之交,经典物理学发生了“严重的危机”;而在本世纪之交,现代物理学并无“危机”。因此,我认为目前发生现代物理学革命的条件似乎尚不成熟。客观物质世界是分层次的。一般说来,每个层次中的体系都由大量的小体系(属于下一个层次)构成。从一定意义上说,宏观与微观是相对的,宏观体系由大量的微观系统构成。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分成很多层次。物理学研究的目的包括:探索各层次的运动规律和探索各层次间的联系。
回顾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发展,是在三个方向上前进的。在二十一世纪,物理学也将在这三个方向上继续向前发展。
1)在微观方向上深入下去。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已经了解了原子核的结构,发现了大量的基本粒子及其运规律,建立了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认识到强子是由夸克构成的。今后可能会有新的进展。但如果要探索更深层次的现象,必须有更强大得多的加速器,而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所以我认为近期内在这个方向上难以有突破性的进展。
2)在宏观方向上拓展开去。1948年美国的伽莫夫提出“大爆炸”理论,当时并未引起重视。1965年美国的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观测到宇宙背景辐射,再加上其他的观测结果,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从此“大爆炸”理论得到广泛的支持,1981年日本的佐藤胜彦和美国的古斯同时提出暴胀理论。八十年代以后,英国的霍金[2,3]等人开始论述宇宙的创生,认为宇宙从“无”诞生,今后在这个方向上将会继续有所发展。从根本上来说,现代宇宙学的继续发展有赖于向广漠的宇宙更遥远处观测的新结果,这需要人类制造出比哈勃望远镜性能更优越得多的、各个波段的太空天文望远镜,这是很艰巨的任务。
我个人对于近年来提出的宇宙创生学说是不太信的,并且认为“大爆炸”理论只是对宇宙的一个近似的描述。因为现在的宇宙学研究的只是我们能观测到的范围以内的“宇宙”,而我相信宇宙是无限的,在我们这个“宇宙”以外还有无数个“宇宙”,这些宇宙不是互不相干、各自孤立的,而是互相有影响、有作用的。现代宇宙学只研究我们这个“宇宙”,当然只能得到近似的结果,把他们的延伸到“宇宙”创生了初及遥远的未来,则失误更大。
3)深入探索各层次间的联系。
这正是统计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十世纪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先是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学有了得大的发展,然后建立了“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接着混沌论和分形论相继发展起来了。近年来把这些分支学科都纳入非线性科学的范畴。相信在二十一世纪非线性科学的发展有广阔的前景。
上述的物理学的发展依然现代物理学现有的基本理论的框架内。在下个世纪,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应该怎样发展呢?有一些物理学家在追求“超统一理论”。在这方面,起初是爱因斯坦、海森堡等天才科学家努力探索“统一场论”;直到1967、1968年,美国的温伯格和巴基斯坦的萨拉姆提出统一电磁力和弱力的“电弱理论”;目前有一些物理学家正在探索加上强力的“大统一理论”以及再加上引力把四种力都统一起来的“超统一理论”,他们的探索能否成功尚未定论。
爱因斯坦当初探索“统一场论”是基于他的“物理世界统一性”的思想[4],但是他努力探索了三十年,最终没有成功。我对此有不同的观点,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我认为“物质世界是既统一,又多样化的”。且莫论追求“超统一理论”能否成功,即便此理论完成了,它也不是物理学发展的终点。因为“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5]
现代物理学的革命将怎样发生呢?我认为可能有两个方面值得考试:
1)客观世界可能不是只有四种力。第五、第六……种力究竟何在呢?现在我们不知道。我的直觉是:将来最早发现的第五种力可能存在于生命现象中。物质构成了生命体之后,其运动和变化实在太奥妙了,我们没有认识的问题实在太多了,我们今天对于生命科学的认识犹如亚里斯多德时代的人们对于物理学的认识,因此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是很可能的。我认为,物理学业与生命科学的交叉点是二十一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方向之一,与此有关的最关于复杂性研究的非线性科学的发展。
2)现代物理学理论也只是相对真理,而不是绝对真理。应该通过审思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的不完善性来探寻现代物理学革命的突破口,在下一节中将介绍我的观点。
二、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完美的吗?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这两大支柱的理论基础是否十全十美的
呢?我们来审思一下这个问题。
1)对相对论的审思
当年爱因斯坦就是从关于光速和关于时间要领的思考开始,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我们今天探寻现代物理学革命的突破口,也应该从重新审思时空的概念入手。爱因劳动保护坦创立狭义相对论是从讲座惯性系中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的同时性开始的[4],他规定用光信号校正不同地点的两个时钟来定义“同时”,这样就很自然地导出了洛仑兹变换,进一步导致一个四维时空(x,y,z,ict)(c是光速)。为什么爱因劳动保护担提出用光信号来校正时钟,而不用别的信号呢?在他的论文中没有说明这个问题,其实这是有深刻含意的。
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不能脱离物理质运动谈论时间、空间,在定义时空时应该说明是关于什么运动的时空。现代物理学认为超距作用是不存在的,A处发生的“事件”影响B处的“事件”必须通过一定的场传递过去,传递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空间的定义与这个传递速度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这种场是电磁场,则电磁相互作用传递的速度就是光速。因此,爱因斯坦定义的时空实际上是关于由电磁相互作用引起的物质运动的时空,适用于描述这种运动。
爱因斯坦把他定义的时间应用于所有的物质运动,实际上就暗含了这样的假设:引力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也是光速c.但是引力相互作用是否也是以光速传递的呢?令引力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为c'。至今为止,并无实验事实证明c'等于c。爱因斯坦因他的“物质世界统一性”的世界观而在实际上假定了c=c'。我持有“物质世界既统一,又多样化的”以观点,再加之电磁力和引力的强度在数量级上相差太多,因此我相相信c'可能不等于c。工样,关于由电磁力引起的物质运动的四维时空(x,y,z,ict)和关于由引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x',y',z',ic't')是不同的。如果研究的问题只涉及一种相互作用,则按照现在的理论建立起来的运动方程的形式不变。例如,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形式不变,只需把常数c改为c'。如果研究的问题涉及两种相互作用,则需要建立新的理论。不过,首要的事情是由实验事实来判断c'和c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需要导出c'的数值。
我在二十多年前开始形成上述观点,当时测量引力波是众所瞩目的一个热点,我曾对那些实验寄予厚望,希望能从实验结果推算出c'是否等于c。令人遗憾的是,经过长斯的努力引引力波实验没有获得肯定的结果,随后这项工作冷下去了。根据爱国斯坦理论预言的引力波是微弱的,如果在现代实验技术能够达到的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之下,这样弱的引力波应该能够探测到的话,长期的实验得不到肯定的结果似乎暗示了害因斯坦理论的缺点。应该从c'可能不等于c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果c'和c有较大的差异,则可能导出引力波的强度比根据爱因劳动保护坦理论预言的强度弱得多的结果。
弱力、强力与引力、电磁力有本质的不同,前两者是短程力,后两者是长程力。不同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传递不同的媒介粒子而实现的。引力相互作用的传递者是引力子;电磁相互作用的传递者是光子;弱相互作用的传递者是规范粒子(光子除外);强相互作用的传递者是介子。引力子和光子的静质量为零,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引力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都是光速。并且与传递粒子的静质量和能量有关,因而其传递速度是多种多样的。
在研究由弱或强相互作用引起的物质运动时,定义惯性系中不同的地点的两个“事件”的“同时”,是否应该用弱力或强力信号取代光信号呢?我对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是外行,不想贸然回答这个问题。如果应该用弱力或强力信号取代光信号,那么关于由弱力或强力引起的物质运动的时空和关于由电磁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x,y,z,ict)及关于由引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x',y',z',ic't')
有很大的不同。设弱或强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为c'',c''不是常数,而是可变的,则关于由弱或强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为(x'',y'',z'',Ic''t''),时间t''和空间(x'',y'',z'')将是c'的函数。然而,很可能应该这样来考虑问题:关于由弱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在定义中应该以规范粒子的静质量取作零时的速度c1取代光速c。由于“电弱理论”把弱力和电磁力统一起来了,因此有可能c1=c,则关于由弱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和关于由电磁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是相同的,同为(x,y,z,ict)。关于由强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在定义中应该以介子的静质量取作零(在理论上取作零,在实际上没有静质量为零的介子)时的速度c''取代光速c,c''可能不等于c。则关于由强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x'',y'',z'',Ic''t'')不同于(x,y,z,ict)或(x',y',z',ic't')。无论上述两种考虑中哪一种是对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将是高于四维的多维时空。对于由短程力(或只是强力)引起的物质运动,如果时空有了新的一义,就需要建立新的理论,也就是说需要建立新的量子场论、新的核物理学和新的粒子物理学等。如果研究的问题既清及长程力,又涉及短程力(尤其是强力),则更需要建立新的理论。
1)对量子力学的审思
从量子力学发展到量子场论的时候,遇到了“发散困难”[6]。1946——1949年间,日本的朝永振一郎、美国的费曼和施温格提出“重整化”方法,克服了“发散困难”。但是“重整化”理论仍然存在着逻辑上的缺陷,并没有彻底克服这一困难。“发散困难”的一个基本原因是粒子的“固有”能量(静止能量)与运动能量、相互作用能量合在一起计算[6],这与德布罗意波在υ=0时的异性。
现在我陷入一个两难的处境:如果采用传统的德布罗意关系,就只得接受不合理的德布罗意波奇异性;如果采纳修正的德布罗意关系,就必须面对使新的理论满足相对论协变性的难题。是否有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呢?我认为这个问题或许还与时间、空间的定义有关。现在的量子力学理论中时宽人的定义实质上依然是决定论的定义,而不确定原理是微观世界的一条基本规律,所以时间、空间都不是严格确定的,决定论的时空要领不再适用。在时间或空间的间隔非常小的时候,描写事情顺序的“前”、“后”概念将失去意义。此外,在重新定义时空时还应考虑相关的物质运动的类别。模糊数学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把这个数学工具用到微观世界时空的定义中去可能是很值得一试的。
1)在二十一世纪物理学将在三个方向上继续向前发展(1)在微观方向上深入下去;(2)在宏观方向上拓展开去;(3)深入探索各层次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非线性科学。
2)可能应该从两方面去控寻现代物理学革命的突破口。(1)发现客观世界中已知的四种力以外的其他力;(2)通过审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重新定义时间、空间,建立新的理论
关键词:创新能力;思想;科学方法;课堂讨论
在为培养创新人才而实施的研究性教学中,课堂教学仍然占有主导地位,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理科的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大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与教学督导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供各位同仁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思想是课堂教学的主线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人类数千年文化思想发展与继承的结晶,现代科学特点之一是发展神速,呈现了知识量激增和知识更新,新陈代谢加速的形势。以此出发,知识的学习是无穷尽的,学习并掌握一门学科或一堂课的基本内容只是走了一个台阶,而形成这些内容或问题(定义、定律、规律、原理……)的历史背景,提出或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观点和方法则是教学中的精髓所在,这些东西能使学生进入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这也就是我们的先辈早就说过的“与其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说思想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或者说,思想是课堂教学的龙骨。为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一道去分析、研究、探索、发现,一道跟随历史发展的足迹去类比、归纳、演绎、综合、假定……在引入新课时,也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提出所要讨论问题的实验材料、各种矛盾或困难,可以这样向学生表述:“这就是当时摆在科学大师面前的难题,也是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请大家和我一道思考。”例如,在物理和化学专业的量子物理(或量子力学)、结构化学课中,电子自旋的本质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说:“自旋的本质至今仍是一个谜,诺贝尔奖的桂冠正等待着勇于攀登者去探索!”正是这种诱导与启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与研究问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与探本求源的积极性,这种亲历探究,是让学生真正体验科学魅力的最佳途径。
任何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人,任何科学的内涵都有不少有关人的丰富的内容。每一个科学规律,每一个科学发现不仅伴随着这些智者长年累月的艰苦探索,也几乎都伴随着无数次失败或失误,从成功与失误的对比中,更能使学生得到启迪,更利于培育他们的创新精神。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就曾感触至深地说:“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为此,要求教师能有机地、恰如其分、不喧宾夺主地结合课程内容阐述科学史。已故北大化学家付鹰教授说得好:“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因此在理科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典型事例(如物理学中热的本质、光的本性、化学中的电离学说……)进行分析,从成功与失误,正确与错误,一个观点或另一个观点的对比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跟踪历史的步伐去探索与判断。在“结构化学”课量子力学基础中讲爱因斯坦关于光量子假设时,我们用几分钟讲了普朗克的悲剧:到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已发展到了很完善的地步,以至不少物理学家公开声称,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已被发现完了,剩下的事仅仅是解方程,“玩弄”数字符号罢了。可是随着人们实践的不断发展,经典物理学的天空出现了两朵乌云。其一就是黑体辐射的规律,维恩和瑞利・金斯的理论都只能解释部分现象,如果按照瑞利・金斯公式,在紫外波段能量将发散,这就是艾伦费思特所说的紫外灾难。1900年当时已年过40的普朗克运用内插法将维恩与瑞利・金斯的两个公式结合成一个新的公式,能完全与实验吻合,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普朗克公式。在这个公式中他不得不提出一个假设:E=hv――“能量子”,普朗克也因此获1918年诺贝尔物理奖。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他日夜操劳:或者把能量子假设纳入经典理论的轨道,或者寻找回避这一假设的途径。就这样整整花了十五年,力图放弃这一革命的假设。他有一次和儿子散步时,甚至说:“我现在做的事或者毫无贡献,或者可能成为牛顿以后物理学上最大的发现。”就在旧的传统观念禁锢普朗克思想的时候,1905年当时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接过并推广了由普朗克提出几乎又被他扼杀的能量子假设,提出了新的“光量子”假设,建立了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说,同年,爱因斯坦还用能量子假设探讨了固体的比热。可是就在此时,普朗克还认为爱因斯坦“在其思辨中有时可能走得太远了”。普朗克的这个悲剧是发人深省的。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中,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文化艺术的熏陶也是激发科学家创新思维的原动力。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群论,在物理和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源于“对称性”这一基本概念,而对称性又源于人类对美的追求。在古希腊、古埃及、我国殷商时期出土的大量文物中,从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到飞天的,无不呈现为各种各样的对称图案。正是这种对称性,导致了一系列守恒定律,其中由左右对称导致的宇称守恒律,它们都被认为是永恒的颠不可破的绝对真理。至20世纪50年代,在亚原子领域,种种实验表明:θ介子与τ介子具有相同的质量、电荷与寿命,应为同一种κ介子,但在衰变中却显示它们的宇称不相同,与其他实验矛盾,这就是著名的之θ~τ谜。坚信宇称守恒的绝大多数物理学家对此迷惑不解,而深受中国古老文化熏陶的两位年轻的中国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也许受了阴阳太极图的启示,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及实验验证的建议。可是当时另一位很著名的以理论思维极强、发现错误见长的物理学家泡利却扬言:“我不相信上帝是一个软弱的左撇子,我可以跟任何人打赌,做出来的结果一定是左右对称的。”以中国女科学家吴健雄为首的实验小组证实了这一发现。李、杨因此获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见,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对于理科生也是有益的。事实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有很好的文化素养,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多才多艺。如: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也是一个造诣很深的哲学家,一个很优秀的小提琴手。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的文学水平很高,杨振宁称赞他的文章是“秋水文章不染尘”,没有一点渣子,他的笔是神来之笔。我国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苏步青的文采都令人称羡。因此,在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花3~5分钟,用三言两语“打侃”,对学生的启迪与激励远远超过知识的传授。
在科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是逐渐深化的,绝对真理少之又少,现今广泛呈现在各学科中的定理、定律或理论都只是相对真理。随着生产力水平与科技水平的提高,这些相对真理或则被,或则会被修改、被完善。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以辩证
的发展的观点讲解这些内容,要讲它们的局限和不足。要使学生不仅对定理、定律不迷信、不僵化,反而有敢于挑刺、敢于质疑的叛逆精神。教师还可结合自己的科研向学生简介自己的构思,引导学生去创造。例如,我们在结构化学中,对阐释分子结构中的两种理论分子轨道理论与价键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其不足与发展前景,也简介我们自己的工作。这样不仅破除了大二学生对科研的神秘感,也激起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
二、科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
科学方法是人们发现真理和改造自然的桥梁与手段。一般地说,科学方法包括归纳、演绎、观察、实验、假定、类比、推断、分类、理想模型、思想实验等方法。在课堂中结合科学史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就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作为知识活动结果的结论,还可以学到如何运用这些科学方法来进行创造,发展科学。
在科学发展史中,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科学创造,取得重大成果的例子比比皆是。众所周知,抽象的逻辑思维与演绎是数学家发展数学的最基本方法,数学领域的绝大部分辉煌成果都由此而得。类比法是古今中外物理学家最常运用的思维方法,类比使物理学家取得重大突破的例子不胜枚举:库仑定律把静电相互作用与万有引力类比;卢瑟福将原子结构与太阳系进行类比;德布罗意将微观粒子与光子类比;薛定谔将物质波与机械波类比……归纳法是使化学家取得重大发现的主要方法之一,人们熟知的元素周期律就是门捷列夫在分析当时已发现的六十余种化学元素的性质与原子量的关系后归纳得出的。在当代,对有机合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也是以大量有机化学实践为基础,正确运用归纳、类比、综合等方法而得出的,这一规律的发现者之霍夫曼因此获1981年诺贝尔奖。在天文学、地学、生命科学等学科中也可举出许多类似的例子。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晓本学科的科学发展史,更要善于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若能在讲授中逻辑思维缜密、推理演绎严格、讲授语言简练准确,娓娓道来、滔滔不绝,这种示范作用将使学生折服,受益终身。我国著名科学家吴有训两支粉笔讲完一堂课的完美形象,使同样是著名科学家的钱伟长在进入耄耋之年后仍念念不忘。
三、课堂讨论――激发创新火花的催化剂
在以学生为主、学习为主的开放式、研究性教学实施时,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组织适量的课堂讨论,是激发创新火花的催化剂。上世纪中叶以著名物理学家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培养了一大批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以各种形式进行的学术讨论会对科学创造或发现所带来的推动作用是举世闻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