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村级图书室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村图书馆;乡镇文化站;西部地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058-02
农村图书馆建设状况不仅反映着当前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程度,而且影响着今后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因此,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完善农村文化设施。
一、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图书馆发展现状
由于历史和经济等方面条件的限制,西部地区农村图书馆建设相对滞后,以柳州市为例,从县、乡、村三级图书馆建设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图书馆建设仍十分薄弱。
1.县级图书馆。柳州市共辖六县四城区,各县均建有图书馆,其中近年来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柳江县图书馆、柳城县图书馆、鹿寨县图书馆,三江县图书馆蜗居于一老式建筑,而原融安、融水两县的图书馆因久远失修或洪水浸泡,已成危房,目前已异地开工重建新馆。在县级图书馆的设备设施配置方面,除柳江、柳城、鹿寨三县图书馆配备有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共享工程”网络设施外,其余设备均陈旧落后。
2.乡镇图书馆。乡镇图书馆大都是依附于乡镇文化站。目前,全市已建成达标的乡镇文化站有36个,占总数的41%,其中站内建有图书馆的有28个,配套有影音播放设备和计算机的有21个,在建的有19个,还有31个乡镇文化站因无站址、面积小等原因未达标。如三江县16个乡镇文化站站址面积为零的就有5个,融安县14个乡镇文化站有6个无站址,融水县15个乡镇文化站平均面积仅为99.8m2。其他县仍有部分乡镇文化站无站址、无基本文化服务功能。此外,在已建成的文化站中存在非法处置场地的现象,如原融安县长安镇文化站2003年在自治区宣传部和县财政的配套投入下,建成三层约400m2的办公、活动场所(四至六层为乡镇干部集资建设的住宅),但建成后该文化站产权却归属镇政府所有,2005年镇政府将文化站三层(约130m2)擅自出售给他人做住宅,而一层又出租,仅剩下两层留给文化站使用,造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被严重侵占的后果。
3.村屯图书室。借助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柳州市村屯文化室、图书室有了一定的发展,目前,柳江县127个村民委员会,1 203个自然屯,其中建有图书室的只有36个。柳城县120个村民委员会,1 391个自然屯,其中建有图书室的只有29个。而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的鹿寨县,也只建有105个村屯图书室,北部的融水、融安、三江三县,虽然各级政府加大力度进行扶持,但总体情况也不容乐观,融水县41个、三江县25个,融安县115个,三县村屯图书室共计也只有181个。
以上数据说明,西部地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仍十分薄弱,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加强西部地区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途径和对策
1.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鼓励整合文化、教育、广电、体育等资源,建设综合性、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着力解决农村图书室设施分散、重复建设、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二是以文化示范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村屯图书室建设,根据村级经济和区位性质,分类指导、示范带动,建设集图书阅览、讲座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村屯图书室。农村图书室的基础设施和图书阅读活动两者相辅相成,农村图书室是基础设施,是外在的载体,农村文化活动是内在的内容,缺少基础设施,文化活动就没有了开展的阵地;没有了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就缺失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各级政府应制定农村图书馆设施建设、发展规划,以法规的形式确定相关责任,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在国家资金不够充裕的情况下,可采取逐个推进的办法,建设一个,成型一个,最后实现全面建设好的目标。同时,各级政府要切实贯彻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条理》,通过建立上级纪委(监察)部门监督、问责的介入机制,用法制手段来解决基础设施流失的问题,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三是建立、健全农村文化设施的管理制度,切实管好、用好现有的文化设施,依托各类文化设施开展活动,以活动促建设,以建设带活动,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2.落实人员编制。一是保留牌子。结合新一轮的乡(镇)机构改革,改进乡(镇)文化站的管理体制,在继续保留文化站牌子的基础上,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在接受乡(镇)政府行政领导的同时,接受县(市)区图书馆的业务指导,在图书馆长的配备与调动时,应征求县(市)区文化部门的意见,以保证农村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二是落实编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足人员,原则上每万服务人口配备一名图书馆管理干部,每个文化站至少要配备一名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保证图书馆管理干部职数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根据精简、效能的原则,积极探索文化站、广电站、成人教育学校、党校等机构合并或合署办公,整合人力资源,促进文化资源共享。三是配好人员。新任命的图书馆管理干部要有大专以上学历,同时文化站长应享受乡(镇)、街道中层副职待遇,并推行名站长的表彰评比。四是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公开招考、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择优聘用的用人机制,逐步建立按岗位、按任务、按业绩定酬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吸收优秀、年轻人才充实到农村图书馆管理干部队伍中来。
3.加强干部队伍的培训。结合文化部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加强农村图书馆干部队伍的培训。县图书馆、乡镇文化站要加强自身业务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制订年度农村公益性文化项目实施计划,明确服务规范,改进服务方式,努力在社会教育、宣传政策、提供娱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强化市、县、镇三级培训辅导机制,市图书馆要定期组织全市基层图书馆干部轮训,不定期、分专题举办图书馆骨干业务培训;县(市)区图书馆至少每年举办两期以上乡镇图书馆业务骨干培训班;乡(镇)图书馆要结合当地文化活动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辅导,进行示范教育,特别是要加强村屯业余图书馆员的培训,使其成为村屯文化的组织者、管理者、实施者和传播者。同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进行培训教育,委托本地高校举办农村图书馆干部大专学历班。
4.实施农村图书信息建设工程,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一是改进农村图书馆的运作机制,深化流动图书馆建设,采用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形式,及时补充实用农业技术、健康养生、报刊杂志等受农民喜欢的书籍,市县联动、因需而为,直接配送到重点扶持贫困村和经济欠发达乡镇,力争最适应农民需求、最新出版的图书能在第一时间到达农民手中。发挥县、乡镇图书馆馆藏图书优势,组织开展流动书架活动,并结合“农民读书节”等活动载体,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发展文化中心户,由乡镇图书馆提供报刊书籍,集中借阅。 二是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合理规划,稳步推进农村文化信息网络建设。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逐步建立网上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整合、开发各类文化资源,提高文化资源的共享水平、利用效率和书籍阅读的便捷程度。
三、结论
在农民的精神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高涨的时代,文化已成为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源泉和精神动力。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各级图书馆应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广大群众的主体地位,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更广阔的思想,更得力的措施,加快农村图书馆建设,最大限度地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柳州市文化局.柳州市六县乡镇农村文化情况调查表[R],2008-04.
[2]柳州市文化局.柳州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R],2008-05.
[3]柳州市文化局.柳州市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情况汇报[R],2008-06.
一、顺利完成文化基础阵地、队伍建设
在中央拉动内需,扩大文化投入的刺激性经济政策的扶持下,在区文广新局、镇党委政府亲自督促、落实的重视下,我镇彻底摆脱了以往文化工作机构“三无”(无阵地、无队伍、无经费)现象。使文化事业发展拥有了自己的主战场、主力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阵地硬件设备建设方面
1、综合文化站办公楼、村(居)图书室建设工作顺利完成。开年来,党委专题研究,分管领导亲自抓,文化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效能监查组的督促下,先后完成了综合文化站办公楼、对外宣传厨窗、公示牌等活动场地的建设等工作,并已初步成功验收,共投资资金35万元,建设竣工额拥有办公室2间、多功能室、电子阅览室、活动室等各1间的独立办公楼。5村1居的村级图书室已全面建成,皆有30—50平方米的藏书空间,切实做到书有所藏,阅者有其室。
2、文化设备配备工作有序进行。综合文化站的办公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健身体育设备器材已纳入今年下半年文化工作的重要日程。上半年,我镇已完成合作村篮球架子、乒乓球台等体育和健身运动的设备配备。并投入使用,已成为该村村民农闲之余的重要活动场所。
(二)文化队伍建设方面
我镇已按委宣134号文件要求,配备3名文化干部,其中专职工作人员2名,兼职人员1名。各村(居)皆配备1名由村委委员专任的专职文化干事,并彻实担负起了文化工作职责,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效果明显。专业文化队伍的建设,文化艺人培育得到重视和发展。目前,已拥有4支专业文化队伍,从业人员达50人之多。我镇已逐渐建立了一个专业队伍、基层组织、镇文化服务中心为一个整体的文化人才网络框架,亟待进一步丰富、完善。
二、扎实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一)、为期一年的“村村通”直播卫星工程经过摸底调查、复核、实施等大量的工作程序,于月中旬初步完成625户卫星直播用户设备安装,户户基本能正常收看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群众满意度达100%。并全面完成年“村村通”电视和“社社响”广播建设任务的初步规划设计。
(二)、文体、宣传、健身活动开展顺利
今年,我镇积极响应重庆市“讲、读、唱、传”四大活动和五大重庆建设要求,大力开展文化事业建设。月份,组织开展了一次全镇性的“辞旧迎新”文艺汇演活动,参演队达16支,节目34个,主要有歌舞、小品、杂技等形式。同时,我镇还成功向CCTV—7台选送了“咬举方桌”、“巧解指母环”两个节目代表向全国人民章显了民间艺人的风采。月份,隆重举办了新乡镇第一届运动会,开展了7个大项,17个小项的体育竞技比赛,参赛队伍达16支,参赛人员达441人。截至月,我镇开展了“军营故事”“大学校园生活”两次讲故事活动,参加人次达100人次,全体机关干部的生活、工作激情大受鼓舞。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我镇文艺、体育等文化项目的建设。
(三)农家书屋建设有突破性进展。半年来,在文化服务中心的强烈督促下,规范完善了3村1居,即万新场居委会农家书屋管理制度、职责,借阅登记程序工作,基本做到了专人管理,坚持值班制度。并完成合作村农家书屋的申报工作。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顺利。今年,我镇的“方家院子”的古建筑外墙彩绘项目已被顺利评定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重点保护项目,并已向重庆市文化局申报非物质文化保护重点项目。
(五)、文化市场管理到位
联合区文化执法大队,对我镇辖区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排查,有效制止了黑网吧,电子游戏赌博,低俗娱乐场所、活动的出现。通过日常监管,有序规范了书店2个、音像制品出售店1个,使其合法健康经营,无一、黄色传媒制品、书刊上市出售出租。我镇文化市场井然有序健康发展。
一、农家书屋的建设标准
农家书屋其主要活动区域、活动对象是广大农村及农民群众,按照“政府规划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运行机制”的工作思想,要依托村级组织进行办公活动场所建设;书屋的基本建设,要求可使用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书屋的书籍配置主要以农村急需的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文化教育、法律、少儿读物、医疗保健及文学等方面的书籍为主,并配备书柜、阅览桌椅、电视机、影碟机等文化基础设施。一般分为经济型、标准型和示范型。经济型:配备图书800种以上,侧重于满足农民读者的基本阅读需求,适合范围及对象主要是经济状况一般的乡村;标准型:配备图书1000种以上,侧重于满足农民读者多方面的阅读需求,适合范围及对象主要是经济状况较好的乡村;示范型:配备图书1500种以上,侧重于满足农民读者较高层次的阅读需求,适合范围及对象主要是经济状况良好的乡村。当然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增加电脑等设备。
二、加强资源整合
(一)自身资源整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已有很多乡(镇)、社区、村建成了图书室.有的是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基层点或分馆,公共图书馆应整合这类馆舍资源,将其并入农家书屋行列,或在原有基础上挂上农家书屋的牌子,这样既可避免书犀建设时重复投资。也可达到统一管理、合理规划目的。流通率低,而这些书刊恰恰是农民最为需要的,图书馆应整合此类书刊资源,充实到农家书屋,作为图书馆分馆或基层服务点以定期更换。各农家书屋的读者.可实现书屋与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在书屋内借蒯的书籍,可前往市’各、区、县图书馆归还。
(二)构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一项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工程。对中华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利用网络服务系统。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目前已收入的资料中有大量科普知识、农业科技和医药保健知识等,这对于农村酱遍存在的信息匮乏和文化落后的状况能够起到昆著的改善作用。国家已将各公共图书馆作为“共享工程”分中心建设,各级公共图书馆应以此为契机。
三、做好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辅导、培训工作,提高其综合素质
优秀的图书管理员是农家书屋生存的基础。目前,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大部分都是由村干部或者大学生村官兼职,这些人没有图书管理经验,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发挥老大哥作用,承担起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辅导、培训工作。在建设之初,要派出业务人员开展业务辅导,指导书屋管理人员做好图书、物资的登记造册工作,规范图书分类、编目、上架等工作,保证图书、报刊的加工质量。图书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除掌握专门的图书馆学知识外,还要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知识,因此在选择图书馆管理员时,要充分发挥农民自我管理的积极性,选择有一定管理能力的有文化、责任的人担当专职管理员,聘请村离退休教师、老干部、老党员担任协助管理员。公共图书馆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日常辅导和集中培训,规范农家书屋的业务管理,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以制度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服务机制
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长期性、连续性推进,要建成一个,巩固一个,发展一个,完善各项管理机构和制度,确保其发挥效益。要借鉴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因地制宜,为农家书屋制定统一的借阅规则、开放时间、管理员职责等制度并严格执行。由于书屋藏书有限,要控制好读者的借阅册次和借阅期限,加快图书流通,以保证书屋文献资源的合理均等利用,让更多的读者享受到有限的资源。要坚持公益性性质,免费原则。建立图书捐赠制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捐书活动,为书屋提供书源。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图书资源共享制度,为图书交流置换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拓展文化休闲娱乐功能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日渐多元化。然而,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文化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过于陈旧,健康文明的休闲娱乐活动相对滞后。一些有组织的知识型、科学型的文化活动开展普遍较少,群众参与面窄,参与率低,大部分农民的休闲方式仅限于打牌、搓麻将等。农家书屋的出现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休闲平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崭新亮点。为此,各级公共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开展读书休闲活动的经验,协助农家书屋组织开展一系列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文化休闲活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让他们通过这些活动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和精神生活质量,这也是扩大书屋社会影响、增加书屋人气的主要手段。通过各种方式把广大农民吸引到农家书屋来,齐心协力把农家书屋办成一个集农民学习、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民俱乐部。他们通过自身的积极参与,不仅活跃了农村的读书氛围,净化了农村的社会风气。
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是德政工程,也是民心工程,需要得到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与热心支持。各级公共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与信息的主力军,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和服务职能,积极扶持并推进农家书屋工程的规范化建设,努力将农家书屋建设和运行工作纳入到科学发展的轨道,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村的精神文化阵地。
新农村文化建设档案的收集归档范围
党和政府近年来十分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机制不断完善,阵地建设与时俱进,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骨干队伍日益壮大,这都是新农村文化档案建档的基础。根据浙江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省85%左右的行政村将建成形式多样的村级文化场所,其中不低于1/3的行政村将建成适应群众需要、符合相应标准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成省级文化示范村300个以上,市级文化示范村500个以上,县级文化示范村700个以上。文化示范户的发展,各地也呈现出良好势态。这一规划的实施,必将产生大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档案材料.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档案的主要来源,现分别将乡镇、行政村、文化示范户收集和归档范围简述如下:
1.乡镇文化建设档案收集及归档范围
(1)新农村文化建设长期规划、实施意见、工作计划,总结和各项管理制度等材料;(2)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设施建设包括设计图纸、工程施工、工程验收等材料;(3)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及村落文化宫、文化示范户建设标准等材料;(4)新农村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及配合当地政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活动计划、总结和活动成果等材料;(5)新农村文化业务骨干培训、农民群众参与活动的材料;(6)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群众自己创作的音乐、舞蹈、戏曲、美术、手工艺品等文化艺术成果;(7)新农村科普活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材料;(8)新农村具有地方特色的“一镇一品”的材料;(9)外来务工人员在本乡镇参与文化活动的文件材料;(10)历史文化古宅、古木、古桥、古庙、古牌、古街坊及名人实物,口述文化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存等;(11)民间文艺、民俗风情、宗教文化等材料;(12)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当地党、政领导参与、介入、支持及各种媒体报道等材料;(13)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经费来源、财务收支等材料。
2.行政村文化建设档案收集及归档范围
(1)行政村历史人文(包括村史、名人、名宅及自然景观)等材料;(2)行政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设施,包括村落文化宫、文化广场、道德亭、道德墙等图纸、工程记录等材料;(3)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人员配置、文化骨干队伍的组织、培训等材料;(4)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群众性活动,包括赛事、创作的音乐、舞蹈、戏曲、美术、手工艺品等文化成果等材料;(5)新农村精神文明建中形成的材料,包括五好家庭、双文明户、科技示范户,遵纪守法户、模范专业户以及尊老扶幼、舍己为人、拥军爱民、新风尚等材料;(6)本村的优良传统、村风、村规、“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材料;(7)行政村的历史演变,地名来历、名山、名川等材料;(8)行政村科学技术普及设施及活动中形成的材料;(9)其他与村级文化建设活动有关的材料。
3.文化示范户档案收集及归档范围
(1)农村文化示范户的基本设施,包括文体活动器具、图书资料、电脑电视等登记材料,及联谊活动等材料;(2)农村远程教育中形成的材料;(3)农村文化活动中创作的文艺材料及自编、自录、自演等材料;(4)组织选送到乡镇、县市乃至省或全国文化活动的材料;(5)群众参加各类活动人数的登记簿;(6)文化示范户为各级输送文化骨干,文艺人才等材料;(7)其他各种与文化示范户有关的材料。
新农村文化建设档案的内涵十分丰富珍贵,这都是新时期农村文化的印记,历史的见证。
新农村文化建设档案体系构成
新农村文化建设档案体系要与农村文化网络建设结合起来。各镇(乡)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文化职能在农村延僻的一个触角,也是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因此,要通过镇(乡)文化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档案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的档案人员队伍,把乡镇一级档案室建起来,逐步规范,这是构建农村文化建设档案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力求抓紧抓实。
农村文化建设已逐步从乡镇延伸到村,村落文化宫是最基层的农民文化活动场所。现在不少村落文化宫已实现“四有”,即有场地(楼、室、广场)有设施、有团队、有活动。场地有几百平方米乃至更大的大楼、广场:设施有图书室、音舞室、体育活动室等一应俱全;文艺团队自发组织,戏曲、音舞、武术自编、自导、自演,经常向群众演出,自娱自乐,寓教于乐。在这些村落文化活动中,必然也有大量的材料形成,这是第一手的原汁原味的文化活动档案材料,加以整理,其中不少具有创造性而又是农民十分喜爱的文化活动材料,更具有保存价值。
农村文化建设,还要延伸到户。爱好文化艺术的农民,自愿将自己的房屋腾出几间来,供附近的邻居来共享文化,形成了“文化中心户”。文化中心户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政府部门及企业有的赠送电视机,有的赠送图书及文化娱乐设备等等,附近的农民就近到文化中心户去活动,聊天、唱歌、唱戏、健身,十分开心。文化中心户有不同特色,因户主的文化特长及组织能力。显示出文化中心户的文化特色来。这些文化中心户在农民群众的活动中,也会产生各自独特的文化活动材料,收集起来,正是相当好的文化建设档案材料。全国有2000多个市(县),19000多个乡镇,35000多个乡,65万多个村,假如每个市(县)有100多个村落文化宫,1000多个文化中心户,收集的材料,各显其长,是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
会议由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曹主持。局长陈总结了上半年全市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着重分析了今年上半年在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培训、高效课堂建设、教师周转房建设、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财务后勤管理、校园安全工作和今年中考、高考等各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效,分析了自实施“五大工程”以来全市教育事业的新面貌,对学校校长、直属教育单位负责人及全体教师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
全市上半年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典型引路和发扬团队精神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进一步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促进了工作。二是把创新培训形式和农村教师补充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进一步增强了活力,优化了结构,提升了素质。三是把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开展幸福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深化了课改,开放了课堂,提升了质量。四是把教师住房建设和重点工程实施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进一步改善了条件,稳定了队伍,优化了环境。五是把财务后勤管理和项目建设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进一步规范了财务,保障了服务,严格了监督。六是把校园安保和维稳作为安全稳定工作的重点,确保了平安,维护了稳定,促进了和谐。
针对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和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陈斌指出,当前和下半年,要突出做好以下方面一些工作:
一是切实做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继续开展深化学习贯彻执行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活动,强化正面引导、典型激励,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效性,树立全市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新形象。围绕“高效课堂”建设,重点做好教师培训工作要以农村中小学校教师为重点,采取实践研修、校本培训、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培训取得实效。继续实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开展下乡支教、送教下乡、送培下乡等活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和教师考核管理办法,开展优秀教师和师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二是要做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和法制教育,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积极创新德育活动形式。继续开展“爱湖北•爱家乡”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围绕“高效课堂、幸福教育”,在创学校特色上下功夫。下半年举行一次高效课堂展示课活动,总结几所不同层次学校“高效课堂、幸福教育”的特色经验,推介一批教师高效课堂教学案例。要进一步强化高中教学管理,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抓好新课程教师、校长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校长新课程改革领导力。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制度,开展高效课堂建设研究,建立学校新课程改革动态评估机制,创造高中新课改良好的社会环境。召开高考表彰奖励大会,为2011年高考再上新台阶鼓舞士气。要加强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应用,提高资源应用的有效性。加强实验教学和规范管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是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要做好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抓好龙凤高中、小渡船中学和其它有关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继续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按照上级的部署,积极推进校舍安全工程,进一步改善校舍条件。着力推进农村教师“经济适用房”和周转房建设,确保按期竣工。加强农村初中实验室建设和文体器材设施配备,新建实验室达到相关标准。加强图书室建设管理工作。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套设施标准化建设,以“十有八配套”为主要目标,改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生活条件。
四是要做好学校规范管理工程,要进一步推进中心学校管理工作。继续落实局领导定点联系中心学校制度,加强对中心学校履行管理职能的指导,完善对中心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努力实现抓中心学校管理两年有明显成效的工作目标。抓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常规管理工作。重点加强村级学校及薄弱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加大中心学校对村级学校管理、检查、指导力度,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水平。强化教育督导检查。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专项督导和随访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