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改革创新的精神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改革创新;逻辑起点;发展前瞻发展前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6-0014-04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社会转型背景下医学高等教育秩序问题的研究”(XJK012CGD043);衡阳市2011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南华大学2011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地方大学的“定位”与“定为”的前瞻性研究”(2011D010;2011XYBO1);南华大学老年科协2011年资助项目“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研究”(01)。
作者简介:何啸峰(1971-),男,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船山学院副教授,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卫生教育事业管理研究。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类现实的超越与创新,教育的起点是对人类历史的记忆与传承。即:教育既要适应、服务于现实,又必须超越现实,引导社会向着“应然愿景”(理想社会)前进,大学教育更应如此。由此,当我们在思考并实践大学改革创新的时候,就应当对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当下状况”和“发展前景”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而要清晰地认识这些问题,首先要关注两个基本点:一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二是当下教育所处的时代特征及其对教育的期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上世纪末出版的《全球通史》开篇的第一句话就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问题的时代,一个问题很大的时代。在科技的神奇影响下,一切都在经历着变革。如果人们愿意在生活中睁大双眼,每天都有问题等着我们去研究,去解决”[1]。观察今天的世界,的确如此!很显然,我们之所以要改革,要创新,就是要回答并解决当前大学发展过程中现实的各种问题。大学作为人类社会延续时间最长的组织形式之一发展到今天,一方面自身存在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又面临时代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审视今日的复杂迅变、充满危机的世界,作为大学中人,遵循“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我们应当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进行力所能及的思考和关注,为回答和解决当今世界既多又大的难题而尽职尽力。
一 、对我国大学改革创新现状的审视
大学正处于一种“悖论”的困惑之中:一方面,它已走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大学职能快速拓展,社会赋予大学的使命和责任日趋繁重,大学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迎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人们普遍感觉到种种严重的大学危机:大学精神衰微,生命灵魂失落,理想信念迷茫,育人质量滑坡等等。很显然,大学必须也只有通过深刻地总结与反思过去,深邃地正视与分析现今时代特征和大学现状,前瞻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大学未来的前景,尽快化解大学危机,走出“悖论”的困境。这样,大学才不愧为“大学”,大学才能永葆其生命的活力。
化解面临的危机,走出“悖论”的困境,出路应在加速推进改革创新。包括我国在内,世界各国都在着力进行大学改革创新。美国有着当今世界最发达的高等教育,但美国教育界历来危机意识很强,对自身教育问题的审视和批判从来没有间断过。早在1983年,美国国家教育促进委员会了题为“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报告。报告一开头便出语惊人:“我们社会的教育基石正被一股平庸的浪潮所侵蚀,它威胁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P246)。这种把教育危机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联的认识,既体现了这个国家和民族对教育认识的深度和高度,也体现了他们对教育问题认识的极端敏锐性和非常可贵的忧患意识。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取、永不衰微的重要保证。
对照目前我国的教育状况,我们当有这种威胁感和危机感。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了力度不可谓不大的四大宏观改革。这四大宏观改革举措,使我国只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用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完成的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进程,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高等教育大国。与此同时,还实施了“人文素质教育工程”、“211工程”、“985工程”和“质量与改革工程”等旨在提高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的中观、乃至微观的改革举措。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系统、明确且相当具体的规划。在不到20年的时间段里,以国家意志提出并实施如此之多重大项目的高等教育改革举措,这在世界大学发展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公认权威专家潘懋元教授在《大学不应只比“大”不比“学”》中指出,“高校同质化,是中国高校发展中应该认真解决的问题。……高校之间比‘高’与‘大’,而不比‘学’,这对高校是一种误导”[3]。在这种只比“大”不比“学”的背后,显然是对“大学”认识的肤浅与轻浮,是办学指导思想的严重急功近利。到了2011年,潘先生仍作如此评论,说明我们高校的改革进展很有限。
现在,人们普遍忧虑的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基——大学精神在动摇!大学人的灵魂在丢失!在同济大学百年校庆时的讲话中说:“一所好的大学,不在高楼大厦,也不在权威的讲坛,也不在到处张扬,而在每一个人的灵魂和生命,这就是精神,这就是大学的精神。”细看今日之大学,我们扪心自问:今天,我们可否感觉到大学特有的精神?可否感觉到大学人洁净的灵魂和强旺的生命?钱老曾深沉忧虑地对温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2009年8月6日,与温总理最后一次见面时,他依然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实可谓言之谆谆,意之切切!十几年过去了,“钱学森之问”仍旧缠绕在人们的心中。当前,大学自身需加倍关注的不仅仅是“改革创新”这一光鲜的时代口号,在推出改革创新举措时一定要特别把握住大学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和发展前瞻。
二 、大学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
大学的改革创新,其根本目标或谓基本前提是让大学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向前超越与发展。这就必然要提出、并深入思考两个重要问题:其一,在改革创新中,必须继承和坚守、不可丢失的大学的优秀传统究竟是什么?或换言之,我们必须坚守的大学的本质和灵魂究竟是什么?即大学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其二,我们的改革创新应使大学发展走向何处?或换言之,作更为高远的前瞻,我们期待的未来大学究竟要“破”什么、“立”什么?即改革创新的发展前瞻。也就是说,把握好“继承”与“发展”、“坚守”与“超越”的关系,是我们思考和实施大学改革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笔者认为,大学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一是坚守大学赖以安身立命的大学精神,二是不可丢失作为“大学人”强旺生命的内在灵魂。
按中国传统经典讲,大学安身立命的精神可概括表述为“穷理尽性”和“止于至善”,(“穷理尽性”出自《易经》里《说卦》篇:“穷理尽性,以至于命”[4](P206);“止于至善”出自《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4](P1))“穷理尽性”意为“穷极万物深妙之理,究尽生灵所禀之性”;“止于至善”可解读为大学应追求尽善尽美的崇高境界。按现代意义的大学理念讲,大学是“博雅教育”(西方大学理念)的“象牙塔”,“大学是社会之光”(中国现代大学理念的典范,著名教育家竺可桢的大学理念)[5],“犹海上之灯塔”。这些大学理念告诉我们,大学理应成为整个社会和现代化发展的引擎,在精神上超越它的同时代,承担为社会问题寻找对策、为社会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充当社会认知的“伦理罗盘”等特殊功能。概括地说,大学应具有探究不止,力达尽善尽美的精神。这种大学精神就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追求人文关怀的人文精神;这种大学精神是人类特有禀性的代表和缩影,也是人类文明得以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和保证;这种精神以人类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为动力之源,而不为急功近利所驱动。
同样,按中国传统经典讲,“大学人”当以“君子”自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4](P141);“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4](P143)(出自《易经》的《象》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因此成为清华大学一直以来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作为“大学人”,秉“道”而行是其强旺生命的内在灵魂,“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4](P7)(出自《中庸》),如天那样光明健旺而“自强不息”,如地那样宽广博大而“厚德载物”,即可谓率性秉道,体现了“大学人”强旺生命的内在灵魂。按照现今的说法,这种强旺生命的内在灵魂就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亦即对真、善、美的认定和执着追求。把追求真、善、美而远离假、恶、丑作为心灵中的道德底线,确保大学师生“有追求真善美的高度自觉,有远离假恶丑的有力自制。”这是“大学人”不可丢失的生命灵魂,也是社会日益美好与和谐的基础和保证。
通观今日之大学,让人们深感不安的是大学精神之衰微和生命灵魂之丢失。因此,重振大学精神和重拾“大学人”的生命灵魂,便成为当今大学走出“悖论”困境的当务之急。大学的一切改革创新,尤其是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都必须有利于此。
三、大学改革创新的发展前瞻
回顾历史,正视现实,可以对未来前瞻提供启迪。早期大学只讲人文,耻于科学与技术。中世纪以后,人类经历了人——神关系的伟大觉醒,即人类的科学觉醒,现代大学正是人类科学觉醒的产物。现代大学,特别是从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开始,大学多偏重科技。历经数百年的成长与发展,大学教育目前面临三大困境:
1.科学主义与工具理性面临质疑。随着科技的越来越快速地发展,科技的“双刃剑”效应日益凸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方向亟待正确的“伦理罗盘”来指引:科学家如何以正义与良知让科技发展真正有利于全人类的福祉,而坚决抑止伤害甚至毁灭人类和自然环境的负面效应。很显然,这涉及我们今天要创什么样的新。无疑,它必然要追问我们的大学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2.“三阶段”(通识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知识)、“三中心”(课堂、教材、教师)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在产业结构不断变更、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严峻挑战。
3.学科专业知识平台既“高”又“宽”,与学习时限的矛盾日益尖锐。
尽管世界各国由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的差异而有各自不同的问题,但上述三方面的问题当有相当的普遍性。由于问题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自20世纪后期以来,不仅各国,而且很多国际组织都开始高度关注培养什么样的人与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普遍认为,21世纪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和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团队合作、自我管理和自学能力等。为此,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进行教育制度改革,整合知识,提高教育技术水平[6]。
作为大学的前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提出了“前瞻性大学”的新理念,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进而提出了“教育,必要的乌托邦”[7]这一重大哲学命题。这意味着,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必须具有着眼于未来的精神,保留其对超越实利、非功利价值的追求。
其一,大学教育宗旨将向人文回归。大学在经过“游离经济社会发展之外”、“走进经济社会发展边沿”、“进入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等发展历程之后,将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心超脱出来,从全球化的以人为本、人文关怀视角,立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的高度,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审视、鉴别、评判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是”与“非”,预警未来作为的“能”与“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督察与向导。这既是大学作为“海中灯塔”理念的回归,又是大学作为“社会之光”的重新点亮。
其二,大学教育教学模式将经多种探索而出现重大突破。大学教育教学方式面临深刻的变革:在即将进入的“云技术”时代,知识将在立体空间集散,现行的“三阶段”、“三主体”的大学教育教学模式必将以新的模式取代,讲授灌注为主的教学方式必将被多样化的方式取代。
其三,大学教学内容将由“以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为主”转向“以批判性思维方式与探究方法的训练为主”;将进一步突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人的道德情操、责任意识,使学生不仅追求科学技术,更要追求崇高,追求美;不仅让学生变得聪明,更要让学生变得明智而理性;不仅有弘扬真善美的充分自觉,而且有抑制假恶丑的批判能力和有力自制[2](P227)。
人类历史和思想文化是人类共同的DNA,其中历史伟人和历史经典则是这些DNA的核心。为此,大学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更需传承人类文化中的经典,让师生走近科学巨匠与思想伟人。如果我们今天的大学师生能像孔圣人那样“朝闻道,夕死可矣”,能像大思想家罗素那样“推动我生命的三大动力,一是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对爱的追求;三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能像康德那样“有两样东西越是考虑越让我刻骨铭心,一是头上的星空,一是内心的道德力量”[8],那么我们的大学未来必将是另外一番美好景象!
参考文献
[1]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吴象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2] 凌均卫.大学理念——认知与践行[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
[3] 潘懋元.大学不应只比“大”不比“学”[J].职业技术教育,2011(27):21-23.
[4] 陈戍国.四书五经[M].长沙:岳麓书社,2003.
[5] 樊洪业,段异兵.竺可桢文录[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38.
[6] 杨小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大学内涵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6):82-86.
[7] 肖雪慧.张文质教育:必要的乌托邦[J].教育评论,1999(5):7-9.
[8] [德]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M].全增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141.
Logical Starting Point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University Reform and Innovation
HE Xiao-feng LING Jun-wei WU Li-xiang
关键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
作者简介:梅洪(1962-),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随着去年电视连续剧《大国工匠》的热播,和年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度成为媒体和社会热议的话题,中国制造业需要大量生产高品质产品的企业,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千千万万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当前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要承担起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重任,深刻查找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
工匠精神历久弥新,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任何片面的、庸俗化、表浅化的理解,都会对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产生极大的误导。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是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卓越,并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因此,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与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1]。中国传统社会工匠精神是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做事先做人”、“德艺双馨”;[2]以品质追求为灵魂,强调精雕细琢和精益求精;以师徒传承为教育过程,强调“人身依附”和“体知躬行”;以家族家庭为传承范围,强调“传内不传外”和“传男不传女”。
工匠精神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极力使产品完善和极致;二是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确保产品的质量,严格产品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三是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绝不停止对更高品质的追求,不断完善产品的各项指标各个细节,把不懈的追求,贯穿自己的职业生涯;四是专业、敬业。具有崇高的职业使命感,甘于奉献,舍弃诱惑,倾力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上存在重技轻人的价值取向
有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存在重技轻人的价值取向,在顶层教育教学制度设计中,更多关注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未能给予足够重视,也忽视了对教师职业素养的更高要求,轻视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熏陶和培育。
(二)高职教师缺乏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
相当部分高职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少系统的专业实操历练和示范能力的训练,加之有些教师缺乏对职业敬畏、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满足于现状,教学敷衍,缺乏对教学法深入研究的热情,讲授专业理论课尚可,上实训课力不从心,身体力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育人示范效应大打折扣。
(三)校园亚文化影响
长期以来,受60分万岁的校园亚文化影响,许多高职学生对课程考试无所谓、不重视,缺乏敢为人先、永创佳绩的精神,只满足于考试成绩及格、合格;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有相当部分学生缺乏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劲头,上课被动听讲,课后作业敷衍了事、抄袭现象普遍;在实验、实训等实操课程的学习中,相当数量学生存在追求“速成”的浮躁心理,投机取巧,功利心切,急于求成,马虎了事,浅学辄止,缺乏追求卓越品质的思想意识,只满足于实验数据过得去,实操技能略知皮毛。
三、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须创新高职院校发展理念
如今我们正处在日益自动化和机器人的时代,尤其是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要发展壮大中国制造业,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工匠,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能够提升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增强院校创新发展的内力;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创新实践,能提高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水平。
一、要正确理解继续解放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解放思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意义。当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时期。解放思想就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意义。改革开放伊始,更多需要的是否定旧体制、探索新体制的改革,只要放开手脚、大胆去闯、去试验才行。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切合客观实际,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胆改革,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就是要解决墨守成规、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问题。具体到质监工作,解放思想就是改革创新,就是在管理上、技术上创新,不断把管理上、技术上的各项改革创新推向纵深发展。我们全体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高度重视,把思想统一到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区局党组的要求上来,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断增强继续解放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必须要从质监事业发展的大局、从玉林的发展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在质监系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作风上、行动上都统一到全区质监工作会议、三届四次人大会和大讨论动员会议精神上来。这次大讨论是自治区局和市委市政府对我市质监系统全体党员同志提出的号召,我们必须都要反思,都要心动加行动,切实参与到继续解放思想活动上来。
二、要把解放思想和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继续思想解放,不是理论务虚的再现,而是工作务实的成效。我们要把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与做好当前质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大讨论的过程作为理思路、定措施、抓落实的过程,确保我们的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确保全市质监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所以继续解放思想,必须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树立新思想,抢抓新机遇,制定新举措,取得新实效。特别是在新形势下,面对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发展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好思路、好办法,更要注重好成果。坐而论道,只说不干,不可能在工作中使的真理观和价值观得到有机地统一。只有善于思考,真抓实干,才能避免出现继续解放思想与实际工作两层皮的问题。
要把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其他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我们要用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促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工作目标的实现,要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工作目标的成绩检验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取得的成效,让群众和企业感受到大讨论带来的新变化。
三、继续解放思想,要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要破除因循守旧、自满保守、狭隘封闭、片面发展观念,强化改革创新、危机忧患、开放合作、科学发展意识,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即破除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观念,牢固树立强烈的危机忧患意识,增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时代洪流中来,为改革发展再建新功;破除依赖消耗资源、牺牲环境来换取增长的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在领会科学发展观上更深一层,在推进科学发展上先行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共进,经济与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破除“官本位”的观念,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意识,切实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服好务、办好事;破除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观念,牢固树立争先创优的意识,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创新、善于创新,力求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在各个领域勇争第一;破除“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观念,牢固树立时代的责任意识,增强敢立潮头的胆略、“敢为人先”的勇气、敢甲天下的精神,努力做党的政策的坚定执行者、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科学发展的实践者。
关键词:创意阶层;城市人文精神;湖湘文化
创意阶层是新经济条件下,基于经济发展对于创意的渴求,从而衍生出来的一个新的阶层,主要由来自从事科学和工程学、建筑与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的人们构成,工作的核心是创造新观念、新技术或新的创造性内容。美国学者理查德・佛罗里达在其《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指出:创意在当代经济中的异军突起表明了一个职业阶层的崛起。在他看来,美国社会已分化成四个主要的职业群体:农业阶层、工业阶层、服务业阶层和创意阶层。创意阶层所共有的精神气质使他们同周围人有些不同。这种气质也影响并决定了他们对居住地、工作方式等的选择。优质的教育、文化、自然、新闻、出版等城市软件,既是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更是培育创意阶层的前提条件。宽容的社会、独特的城市人文精神对创意人才的吸引力更是无法估量的。
一、湖湘文化与湖南城市人文精神
(一)湖湘文化的基本特征
湖湘文化是在湖湘大地特定的地理背景、经济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胡宏和张先后在南岳和长沙的岳麓书院、城南书院讲学,在湖南培养了一批人才,形成了宋学中的一个颇具特色的学派,后来人民便把这个学派称之为湖湘学派。由于湖湘学派在宋学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对后代湖南许多重要思想家的深远影响,所以近现代许多研究湖南历代思想发展史和传统文化的学者,便把湖南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称之为湖湘文化。
不同学者对湖湘文化的根本特性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提出了很多不尽相同的答案。彭大成将它概括成五个方面,即:哲理思维与诗人才情的有机统一、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与力行践履的道德修养、气化日新、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群体参政意识、运筹决胜、平治天下的军政谋略。丁平一的概括则是:强烈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精神、求新求变的变易精神、重践履重实学的经世致用学风、卓励敢死勇为天下先的士风民气、流布湖湘的程朱理学。王继平则认为:湖湘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经世致用的学术价值取向所派生的积极面世的精神,取笃实践的实干精神和爱国主义的精神。田中阳的提法是:以政治作为人生的第一要义,以经世致用作为治学和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郭汉民的概括是经世、爱国、务实、奋斗等等。有关于湖湘文化的特征的研究论述还有很多,但如果要用八个字概况的话便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二)湖湘文化的精髓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舍我其谁的大无畏气概,指的是湖南人的一种勇于探索、追求创新的精神,一种独立根性和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敢为人先就是要勇于探索、追求创新,这指的是一种强烈的求新求变、大胆革新除旧追求新生事物的首创精神。胡宏发挥《周易》的理论,首先提出日新不息的思想;“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王船山又进一步倡导了造化日新的理论。
从此这种充满辩证法的日新思想就激励着数代湖南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使他们能在近代中国变幻剧烈的政治风云之中,顺时而动,遇机而发,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成为时代的弄潮儿。魏源首先以创新精神编撰了《》,提出了睁眼看世界思想,成为最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中国人。、左宗棠进一步把魏源的思想付诸实践,倡导了历时30年的。在洋务派中独具一格的郭嵩焘则是一位较早坚定主张对外开放的政治家,他的对外开放思想开拓了近代思想的先河,是他第一个打破世俗偏见,突破传统文化的藩篱,从世界的角度认识中国。谭嗣同可谓是敢为天下先和极具新思想的典型,他所著《仁学》的宗旨,就在于冲决网罗,极具新思想和自创风气的文化精神也成为湖南近代以来维新和辛亥志士的整体精神,更是湖南维新运动独步一时和英雄群起的深层原因。
(三)湖湘文化精髓的现代诠释
就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来说,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所以比较迅速,重要的就是思想解放,观念创新,在全国率先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当各地还在提倡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时候,湖南就提出了发展文化经济、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的思路。早在1989年湖南省委做出了发展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20世纪90年代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时期又相继制定了规划和建议。
一步为赢,步步为赢。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一方面是湖南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气质在具体产业发展上的体现,另一方面,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湖湘文化在新世纪、新时代的发展。
二、厚植湖湘文化精神,培育湖南文化创意阶层
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意阶层的支持,这就要求湖南人民建设、打造优质的城市生活质量;形成更具有特色的独特的湖湘文化气息的城市风格;培育宽容的城市文化;营造宽松社会文化氛围。让湖南的城市更有魅力、有活力,成为吸引创意人才、培育创意阶层的创意城市。
(一)建设优质的城市生活质量,构建创意生活圈
“文化创意”的主体是有文化见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卓越人群。因此,要吸引创意人才就必须营造优质的城市生活环境。这里提到的生活质量不仅仅是对城市硬件基础设施的要求,重要的是创意生活圈的构建。硬件基础设施指的是建筑物与制度所形成的连结,包括研究机构、教育、文化设施、会议场所、以及相关的支持服务,如交通、医疗保健等。而软件基础设施指的则是社群结构与社会网络的系统,有助于个人之间与制度之间观念的交流。优质的教育、文化、自然、新闻、出版等城市软件,将一方面为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夯筑基础,另一方面他将为湖南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广泛罗致一流创意人才。
(二)营造宽松的社会氛围
近代以后的湖湘文化充满了与时俱进,创开时代风气之先;打破世俗偏见,突破传统文化的藩篱,从世界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开放思想。这种极具新思想和自创风气的文化精神也成为湖南近代以来维新和辛亥志士的整体精神,更是湖南维新运动独步一时和英雄群起的深层原因。然而这种敢于失败、敢于创新的湖湘文化精神绝不是凭借一人一时之气能够开创的,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是这种敢为人先、求新求变、大胆革新、追求新生事物的首创精神折射出的湖湘文化的另一个重要侧面:宽容。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社会对失败的宽容,让人人都成才更需要社会对失败的容忍。“失败也是一种创造”。在一个充满宽容和理解的社会中,如果我们都能够以这种创新思维去对待那些敢于越雷池、敢于失败、敢于创新的人,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必然增强,人人都成才的步伐必然加快,人才的能量必将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无疑,成功是我们谋发展、干事业的最大愿望。但许多事情,走老路、循旧规,便难有新的突破、新的发展,所以必须不断地改革创新。而要改革创新,就免不了既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如果只讲改革创新必须成功,而讳言失败,那么,就失去了改革创新的本意,也会变成一句空话。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对探索性失败不予苛责,则有利于拓展改革创新的空间,有利于人们放开胆子去突破,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宽容的社会氛围对湖南创意阶层的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湖南人民不仅仅应该把湖湘文化精髓:“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一面发扬光大,还应该将湖湘文化的另一面,即宽容作为湖南城市文化的重点内容加以弘扬。将宽容失败作为一种独特的城市人文精神,同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的精神一并大力倡导。
(三)厚植独特的城市人文精神
一个人有人格魅力,一座城市也有城市魅力。人格魅力在于这个人崇尚真、向往美、追求善所修炼出来的精神气质;而城市魅力则体现在这座城市所特有的风貌、风格以及所蕴含的文化个性和文化品位。显然,城市魅力的精髓是人文精神。
在制度层面,这种人文精神往往衍化为一种理念和风范;在技术及其产品层面,它又是一种价值取向和心理认同的反映;在物质层面,它表现为一座城市的整体建筑式样和综合风貌;在日常生活层面,却又展现了一座城市的人们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等。
综观国内外城市发展史,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魅力的源泉。一座缺乏人文精神的城市是没有生机与活力的城市,是没有吸引力的城市。发展经济尤其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发扬。纵观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城市,无不是用自身独特的城市人文精神将创意人才笼络过去的,创意阶层也无不是凭靠这独特的城市人文精神培养起来的。
事实上,人文精神塑造是离不开深厚的历史渊源。自古以来,湖南人民凭着自己的聪慧和灵动,为湖南赋予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富于创新、诚实守信、讲求实际、重商重教、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不守陈规等等独特的人文精神,促成了湖南一次又一次地把握住机遇。从古自今都体现出了湖湘人民豪爽之气为忠勇爱国的英雄主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开放兼容的胸襟气量、豪爽幽默的乐观性格,“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人文精神至今仍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已构成湖南人文精神中较独特的内核。近现代数代湖湘学人,开数代风气之先,人才辈出,灿若星河,他们凭着“心忧天下”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幕壮丽的辉煌。当今时代同样需要这种“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只有“心忧天下”,才能跳出狭隘;只有“敢为人先”,才能破除一切阻滞发展的条条框框,以科学发展的精神捕捉发展的先机。
20世纪末,湖南人以敢为天下先的时代精神,创造了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先发优势。进入21世纪,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湖南人文精神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如:放眼世界的眼光,海纳百川的气度,应对竞争的危机感,增创优势的使命感等。“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是湖湘文化的精髓之所在、是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有力的人文优势。也应该成为厚植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彭大成.湖湘文化与[M].湖南出版社,1991.
2、丁平一.湖湘文化传统与湖南维新运动[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3、王继平.论湘军与晚清与湖湘文化[J].湘潭大学学报,1998(5).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教育理念;教育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260-02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中国社会转型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和强烈的冲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有所弱化和模糊,对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结合时代需求和学生实际状况,努力探索加强和改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教育理念的革新、教育原则的优化以及教育内容的完善是当前高校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途径。
一、革新教育理念,体现以人为本
目前,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出现滞后于时代步伐的现象,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教育理念的落后。要想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紧跟现代社会的发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彻底革新教育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观,才能实现教育原则、内容的真正变革,切实使爱国主义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1.革新思想理念:应试教育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教育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时代在呼唤教育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体现教育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查找教育中的问题多倾听学生意见,改进教育措施多向学生请教,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主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顺其自然激发其爱国情感,增强其民族、国家责任,使学生观念从“应我报效祖国”,转变为“我应报效祖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唤醒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力量。
2.革新课程理念:单一课程转变为多样课程
教育思想理念要革新,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也要改革,其突破口就是课程改革。目前,各高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使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者认为,切实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效性,必须打破这种“一本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课程的同时,必须注重发挥其他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深入发掘蕴含在其中的教育资源,如各学科的发展史料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3.革新校园理念:授课场所转变为发展空间
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必须革新校园理念,在注重自然环境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文环境的建设,使校园由教师的授课场所变成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自然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建筑群体、景点小品等硬件的隐性教育功能,使学生置身于校园中,心中充满对祖国大好山河、民族文化、骨肉同胞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责任感;人文环境建设要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英模报告、专题讲座、书画摄影展等活动,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氛围。
二、优化教育原则,务求育人实效
当前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不甚理想,这与贯彻的教育原则有一定的直接关系。目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产生强烈冲击,经济社会转型给大学生价值观念造成深刻影响,这些都对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构成了严峻挑战。
1.教书与育人相结合。高校教育的目的是教书育人,而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现存既定的知识。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受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思潮和行为的影响,有些大学只重视具体的操作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忽视人格与心智的培养与完善。哲学家费希特早已指出,教育首先必须培养人的自决能力,而不是培养人的适应能力。教育首先不是着眼于实用,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和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在目前还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
2.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目前多数高校侧重于在课堂上向大学生正面灌输爱国主义理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最终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实践行动中,让大学生亲自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要动员和鼓励大学生积极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世情,亲身感受各行业劳动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拼搏的精神,亲身体察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而自觉地将自己的人生选择与时代要求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
3.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当前一些大学生对爱国主义产生模糊认识甚至排斥心理,这些思想问题的解决必须与实际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因此,高校必须把教育人与服务人有机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倾听学生呼声,了解学生情绪,关心学生疾苦,如做好资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帮助毕业生择业创业、创造便利的学习生活条件、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实际工作,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爱国情感、道德素质和政治境界自然得以升华。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三、完善教育内容,凸显时代特征
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每一个时代的爱国主义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特定内涵,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地加以充实完善。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当前高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该立足于新的历史条件,结合新的社会需要,突出新的时代特征,以此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召力。
1.热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这已为中国的革命历史和建设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等辉煌成就的取得,足以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体现了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曾向大学生殷切提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就是要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因此,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从历史的发展、现实的国情使大学生明白,爱国主要是指爱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爱社会主义是指爱在中国实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我们在全球化浪潮中要走向世界,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念,又不丧失自己的国格归属和民族特性,这就需要我们强化自己的主体文化和民族精神,才能在融入世界中不迷失自己。因此,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精神,以民族精神激扬学子的报国之志,切实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发挥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