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检验日常工作内容

医学检验日常工作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学检验日常工作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学检验日常工作内容

医学检验日常工作内容范文第1篇

医学检验专业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实验诊断医学,既是一门由多技术和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很强的医学前沿学科,又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临床实习作为检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理论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独立工作的能力和重要环节。然而,近年来临床检验的实习教学正面临诸多困难[1-2],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实习教学工作的质量。本文结合目前实习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检验医学的发展要求[3-4],探索临床检验实习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在临床实践中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提供一种有效可行的实习教育模式。

1 临床检验实习教学现状

1.1 理论教学滞后

目前的检验教学内容较为陈旧,课堂讲授仍以沿用多年的经典检测方法和原理为主,而新兴的、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检测项目往往没有介绍或介绍简略。检验教材理论与临床的结合不足,不能反映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动态,这给学生的实习带来较多困难,在实习中无从参考、无从下手。

1.2 师资力量薄弱

近年来由于各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临床实习资源紧张,既影响了学生的实习效果,也给临床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现在大多数医院检验科日常工作量大,实习教学往往与日常工作相冲突,很多教师兼顾临床工作与实习带教,甚至一部分教师还要担负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工作量大时间紧,使得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带教工作中。此外,化学发光、荧光分析、流式细胞术、分子生物学检测等一系列检测手段项目的开展要求检验工作者具备扎实的实验室工作理论和技术,并能对各种检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指导,这对实习带教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学生主动性欠缺

实习学生经过前期理论学习来到教学医院,起初对实践操作充满了新鲜感,工作热情、积极主动,但是由于临床实际工作的特点,在掌握了基本操作后,每天的重复工作使得他们的工作热情往往不能持久。学生在临床工作中虽能胜任常规的临床检验工作,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检验的角度参与临床病例讨论或提供临床咨询,锻炼临床思维。同时随着医学院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及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式的严峻,联系就业单位成了大部分学生实习期间关心的大事,尤其在实习的中后期,学生往往忙于参加各种招聘,既耽误了大量实习时间,也影响了实习质量。

2 检验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临床检验医学的发展,对临床检验工作内涵的探索,对于临床检验工作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改变,为检验工作的重心转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现代化仪器的大量投入使用,为检验工作的重心转移提供了物质保障,检验工作者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形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临床检验医学教育特别是临床实习阶段的教学也要随之发生改变。

现代检验工作主要侧重于检测体系的建立、检验质量的保证、检验过程的分析、检验结果的审核与解释,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对检验知识有全面的了解,还需具备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医学思维和科研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习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采用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是当前检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

另一方面,随着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检验作为信息提供者,不仅仅是承载数据的报告,而将作为循证医学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佐证,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检验人员的知识结构也面临重大转变。原有医学检验知识已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必须有更多临床医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师必须明确检验医学教育的内涵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学好临床医学并能与检验医学融会贯通,使检验人员从单纯的检验技术型向临床与技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发展。

此外,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流式细胞仪、化学发光分析仪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检验医学从检验项目的范围到技术的先进程度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便于今后更有效地进行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为培养出高素质、自身竞争力强、适应国际先进水平的检验专业人才,在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也势在必行。

综上,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借鉴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建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和考核体系,已经成为提高检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3 临床检验新型实习教学模式的建立

近年来,案例式教学(case-based teaching,CBT)[5]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6-7]等多种教学方法正逐渐引入医学教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也进行了多种教学尝试和探索。2009年,本课题组在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理论课程中进行PBL教学的应用[8];2011年,进行了基于PBL教学的新型考核体系的探讨[9]。

基于PBL教学、CBT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以及前期教学实践的经验,本课题组建立了新型的临床检验实习教学模式,从临床实习中的惑与获、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和双语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实习教学改革,并建立了配套的临床检验实习考核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和临床实践能力。在南京医科大学2009级本科生的临床实习期间引入新型实习教学模式,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探索高素质、综合性临床检验人才的培养模式。

3.1 教学思路

3.1.1 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临床实习中的惑与获 检验系学生经过了在校系统的理论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是将纯粹的理论知识向临床过渡,使学生尽快将所学理论知识综合应用,学会分析解决问题以及提高独立思考、自行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力,是实习教学应着重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定期的实习讲座、检验报告分析会、实习日志交流和不定期PBL专题教学等方式,鼓励同学多看、多想、多问、多练、多总结,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过疑惑-思惑-解惑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终身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

3.1.2 培养学生与临床沟通交流的能力――检验与临床的沟通 实习生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实验室医务工作者,应加强与临床的沟通,通过各种方式认真听取临床对检验工作的意见及要求。通过良好的沟通,一方面加深实习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是提高检验质量,适应新医患关系、减少医疗隐患的需求。主要采取CBT教学。通过病例讨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对临床病例的讨论中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加强临床沟通能力。同时,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学部已成立“医疗咨询与投诉管理组”,带教老师鼓励学生参与沟通小组的活动,在实战中累积经验。

3.1.3 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双语教学 在检验系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对各前沿生命科学的关注和学习,是医学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熟练应用专业英语,更有利于掌握学科前沿知识,便于与国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从而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提高自身竞争力。本课题组采用权威的医学英文专著作为双语教学教材,由教师带领同学阅读讲解,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阅读英文文献;在临床实习教学中也要求教师使用专业英语词汇,提升自身实习带教水平。

3.2 教学准备

3.2.1 临床检验实习带教教师队伍的培养 要有效提高实习带教水平,必须发挥指导教师的重要作用。对带教教师进行统一培训,选拔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素养和良好语言交流水平的教师作为实习带教的骨干力量。本课题组主要选拔具有中级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作为实习带教老师并实行导师制,每位导师负责指导2~3名实习学生。

3.2.2 制订实习教学教材,选定PBL教学专题 理论教学以检验医学教科书为参考,同时选用自编教材《实验技术中的惑与获》、《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案例分析200例》作为临床实习实验技术以及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指导教材。将英文原版的专业经典教材作为双语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节选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讲解。PBL教学选题以教材为基础,选取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

3.2.3 制订详尽的讲座日程、制作多媒体课件 每周举办一次专题讲座,内容涵盖临床检验各专业(临检、血液、免疫、生化、微生物以及分子检验等),同时涉及科研基础理论和知识。

3.2.4 制订合理的实习教学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 包括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由教师自我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学管理人员的评价组成。建立合理考核体系是实行新型实习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必须把现行的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和导向机制。

4 临床检验新型实习教学模式的实践

4.1 岗前培训

采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学部规章制度、程序文件、样本采集手册以及各专业组的标准操作规程作为岗前培训教材,使学生了解科室各项管理条例、生物安全制度以及各检验项目的原理、操作、临床意义和仪器使用相关知识等。

4.2 临床实践

质量控制是衡量检验科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实验数据的可靠、准确,都依赖于质量控制。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带教教师注意实验结果的质量,每天坚持记录、分析质控结果,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对他们以后进行临床工作产生积极地指导作用。要求学生熟悉每个项目的检验流程、掌握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尝试分析失控原因及失控后处理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带教老师也应注重加强手工操作方面的指导,如血细胞计数和制片、革兰染色、细菌培养等手工操作基本技能。

4.3 专题讲座

根据实习进度和要求,每周举办科室讲座,分为基础篇、提高篇和科研篇三部分。基础篇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仪器工作原理、日常工作注意事项等;提高篇包括检验结果判读、质控处理、检验医学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等;科研篇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临床科研的基础知识,包括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和论文写作等。

4.4 检验报告分析讨论会

定期举行检验报告分析讨论会。如针对一份报告可要求实习同学指出哪些结果异常,针对某一项目异常可提问哪些疾病可能引起该结果异常,哪些检验因素对检验结果有影响,临床样本采集、储存和运送过程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通过对典型报告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对临床检验知识的运用和锻炼学生纵向思维的能力。

4.5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最具实战性价值的学习方式,实习生可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对检验结果在临床疾病发展、治疗、转归中的作用形成深刻印象,同时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实践检验,并能启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另一方面在讨论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与临床思维。

本课题组要求带教老师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同时定期进行案例分析会,选取自编教材和临床工作中的典型实例,组织同学讨论分析,使学生能够把专业知识与临床应用有机结合,将实验数据转化为临床信息,以期达到具有解释病因和疾病发展变化规律的能力,在检验与临床之间起到桥梁作用。

4.6 实习日志交流

临床检验实验技术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与总结的实践过程,即使是教科书中非常成熟的实验技术,在临床实际检测中随着诸多影响因素的参与,也有可能发生预想不到的变化。在这些实践和探索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的盲点都可能导致检测的偏差与失误,每一个细小环节都值得深入地探究和总结。在实验过程中,实习生常常会碰到诸多困惑,在消除困惑的过程中,又必然会有一些心得与收获,本课题鼓励学生记录实习日志,将每日实习中遇到的困惑和感悟记录下来,并定期安排实习日志交流,答疑解惑,分享心得体会。

4.7 双语教学

本课题组同时采用国外优秀的原版教材和国内规划教材,实习教学中采用中文和英文并举的方式施行双语教学。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接受经典的专业教育,有利于重点和难点的掌握;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规范的专业英语训练,掌握专业英语词汇和用法。

4.8 PBL专题教学

不定期进行PBL专题教学,形式上采用演讲比赛的方式进行。由教师指定某案例或专题,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推选1名组长。提前1~2周将选择好的案例复印后发给学生,各组组长带领本组学生围绕案例及相关问题在图书馆、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并根据需要进行全组讨论各组查找资料、汇总、讨论,再推选1人上台演讲。针对各小组的文献检索的数量和质量,讨论的深入程度,上台演讲的表达、英文等综合情况,制订详细、客观、公正的考核要点,由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打分。演讲比赛成绩以20%计入实习成绩中。

4.9 实习考核体系

实习考核方法应当是灵活多样的,可采取口试、笔试、讨论、小测验等形式,学生的实习成绩应包括实习态度、理论知识、技能掌握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考核和考查。实习成绩是对实习生实习表现的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严格的考核过程是提高实习质量的保证。

理论考核:占30%,考核临床检验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专业英语考核内容为临床检验实习中常用的概念和要点。实践考核:占30%,采用临床应用型实验考核,而非简单的操作技能考核。如对临床分子检验而言,教师提供已知结果样本要求学生进行PCR扩增;对微生物检验而言,教师根据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菌种范围,每个学生对随机分配到的临床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完全模拟临床操作,进行“实战考核”。通过实践考核,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培养学生完整的临床检验思维非常有意义,而非仅仅掌握一两项常用的临床检验操作技术可比。实习成绩计算:带教教师根据演讲、理论和实践考试成绩,结合日常工作表现、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20%)等,给出实习成绩和实习鉴定意见。

5 实习教学反馈与总结

在实行新型实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本课题组定期与带教教师和实习学生沟通,召开教师及学生座谈会;制订了详细的问卷调查表,进行无记名调查,以了解新型实习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最大程度地得到真实的信息。结合座谈会与问卷调查得到的信息,邀请教学专家、资深带教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总结会,总结新型实习教学体系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并对教学方式进行恰到好处地调整,以提高教学体系的应用性。

对实施了新型实习教学模式的2009级医学检验系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96.7%(29/30)的同学并不认同传统实习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遍认为传统实习教学内容滞后,不能适应检验医学的发展要求;教学形式单一,对培养临床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有限。实行新型实习教学体系后,93.3%(28/30)的同学认为通过讲座、实习日志交流、演讲比赛等多种交流方式,有助于开拓思路,提高学习兴趣;86.7%(26/30)的同学认为PBL教学、CBT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有效帮助检验和临床知识的理解和运用;80.0%(24/30)的同学认为经过本科室1年的实习,接受双语教学,在今后的就业工作和学业深造中更具竞争力。

医学检验日常工作内容范文第2篇

1.1授课对象

蚌埠医学院检验系2011级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生。

1.2方法

1.2.1精选实验项目

为体现实验的综合性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我们精选了3个临床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分别是:肺部感染、慢性肝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检测指标涉及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等多门课程内容,体现出临床检验科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能为学生尽快进入临床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1.2.2课时安排与分组

综合实验课安排在各门专业课程结束、学生实习前进行,教学计划为24个学时,每个实验8个学时,分两次授课完成。学生8人为一小组,独立完成分析病例、开展实验、得出结论等工作。

2综合实验的实施

2.1病例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病例讨论,讨论该病例应进行哪些实验检查、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支持与排除该诊断的实验项目有哪些等。

2.2小组间交流

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将讨论结果以PPT汇报的方式在全班进行交流,其他小组提出问题,补充不足之处,最后通过讨论集思广益,得出此患者应该进行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2.3实验项目的开展

由于确诊某种疾病所需的检测项目众多,加之实验条件限制,这些实验不能一一完成,因此采用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实验由学生亲自完成,不易开展的实验则直接给出实验结果的方法。选取代表性实验时,应选取那些临床经常进行、操作易出错、能锻炼学生操作基本功的实验,如白细胞分类计数、ELISA法检测、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各个检测项目,操作中大家互相协作、相互监督,这样既可帮助学生回忆之前学习的实验,又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2.4实验结果的讨论

仍然采取小组汇报的方式讨论各组完成的实验结果,结果不同时,回忆实验操作,找出问题。这样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处于主动地位,同时对实验过程的印象也会比较深刻。

2.5综合实验的评分

综合实验成绩评定分为小组间评价、成员评价和教师评价3个部分,分别占总分的40%、20%、40%。

3综合实验的效果

通过对2011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去医院实习之前开设综合实验教学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相互协作能够制订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完成所给的实验项目,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普遍认为,综合实验课将几年来学习的专业课知识串联起来,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巩固了专业知识、增强了信心。我们对实习返校的2011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进行的专项调查显示,认为增加医学检验综合实验非常有必要的占86%,认为综合实验对临床实习检验工作帮助非常大的占95%。座谈会上,学生一致认为医学检验综合实验课很有必要、很有帮助。另外,从多家实习医院反馈的信息显示,带教教师普遍认为2011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日常检验工作。

4讨论

医学检验日常工作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基层医院;检验科;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0)11(a)-137-01

检验医学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检验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每天承担包括病房、门急诊患者、各类体检以及科研的各种标本的检测工作。检验人员的素质是确保检验数据准确和可靠的主要因素,如何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强化质量和风险意识,加强检验科与其他临床科室的联系,及时解除患者疾病是检验科面对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运用现代化的科室管理模式,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深化改革,正确面对和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1 强化质量管理、提高风险意识

如何提高检验质量,保证出具结果准确可靠的化验单是检验科工作的主要内容,科学的检验质量管理是临床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医院医疗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服务的前提,质量管理不只是对检验数据的简单管理,而是包括一系列系统的管理[1]。

1.1 加强制度管理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条件

①检验科应根据国家出台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一整套实验室相应的工作制度、质量标准、仪器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防火安全检查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实验操作考核制度、检验标本送检核对制度、差错事故登记制度等,保证内部管理有章可循,并调动科室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工作责任心,通过经常性督促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日常工作中。②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及功能测试,保证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记录相应的维护及检测结果,定期对《国家计量法》要求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测的仪器如天平等进行校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2 加强质量管理是提高检验质量的关键和核心

①检验标本的留取:检验标本的留取方法和送检过程中保存的时间长短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难以”解释的检验误差多与留检标本方法和保存过程不符合要求有关,本院对每样标本的留取和送检过程中保存都有严格的要求,加强查对工作,并向患者交待留取标本的意义、注意事项,取得他们的配合,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标本符合实验要求。②实验室的科学、规范化管理:实验室内开展的所有项目必须符合相关要求,每个项目有一个基本的检验方法,有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并有质量评价体系,如灵敏度、特异度、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参考范围等,测定结果有原始记录。③加强质量控制,做好室内及室间质控:严格按照规定在实验室内对质控品、质控品检验过程及质控数据进行处理,做好室内质控(IQC),保证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对于超过质控范围的数据,认真查找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2-3]。

2 加强继续教育,提高科研、教学能力

检验医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分子诊断、基因诊断已越来越普及,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也不断地被半自动或全自动分析仪所取代。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熟练操作自动化仪器。本院定期请上级医院检验专家来科讲学,并加强与平行单位检验科的沟通与交流;定期派出本科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参加学习班,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在职继续教育,通过岗位培训等措施,加强科室人员的“三基”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提高知识和技术水平,经常组织学习国内外检验医学发展动态,使科室人员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对待自己的工作,推动检验工作不断向前迈进。

3 加强实验室与临床的信息交流

全面的质量控制不是仅靠检验科就能实现的,需要全体医护人员在思想上重视质量控制,在工作中落实质量控制。本院采用传单、宣传册、讲座等方式不定期向医护人员宣传质量控制知识,特别注意需要临床医师配合部分(如特殊检查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送检与保存环节易出现的干扰分析的因素等)的质量控制宣传。通过定期出版检验信息,及时向临床科室介绍国内外医学检验发展动态及检验科新增的检验项目,临床也把需要开展的检验项目及时反馈给检验科,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检验质量是保证全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从更高的层面上甚至影响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4]。基层医院检验科应严格执行医院检验科建设及评审有关标准,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质量控制意识,最大限度地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临床各科室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伟民,王伯昌.浙江省医院检验科工作质量考核与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2005,20(1):72-74.

[2]钟步云,杨大干,杨荣伟.条形码技术在临床实验室中的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2004,1(1):63-65.

[3]李园园,李萍,黄亨建.应用六西格玛理论评价临床实验室检验性能及设计质控方案[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7,13(6):9-12.

医学检验日常工作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每日生产快报;派工单;六项班站日常管理制度

1、“1+1+6”责任督查管理法的具体应用

1.1 一份快报:《每日生产快报》

如何提高全区干部、员工执行力,让日常工作脚踏实地,是确保作业区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石,作业一区积极求变谋思路,面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部分工作没有跟踪、落实的情况,作业一区把PDCA工作法与生产组织相结合,以生产快报抓手,强化闭环管理。每日,由调控中心根据当天收集、整理的全区气井生产、新井交接、泡排执行、注醇解堵、道路清沙等工作信息,编篡成《每日生产快报》,并通过腾讯通下发至各班站、组室并形成调度日报,汇总各集气站、技术员、综合各岗位人员当日工作完成情况和明日工作安排,并对重点工作进行分级管理。同时,根据工作需要,要求主管领导、技术员、队站长必须到现场监护,强化现场督察督办。此外对于集气站上报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和作业区、厂、监督站要求督查整改的问题,也一律在调度日报上进行反馈,并注明整改反馈的具体内容、督办人、主管领导及办结时限,确保任务完成的高效性。 这种“定时间、盯节点、抓整改、促落实”的方式,保证了工作开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工作进度逐渐加快,任务安排“有提出、有回音”,各类诉求均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

1.2 一份任务单:派工单

作业一区根据生产情况,创新性的推出派工单制度,即每项工作安排时都填写派工单,确保每项问题都能责任到人、利于复查、避免遗失。生产运行队由调控中心每天早上下达派工单,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人,每天完成任务后由落实人签字,统一汇总到调控中心;各集气站则由各站长下达派工单,并在工作完成后检查验收。

在派工单上,不仅明确标有工作量、具体要求,还标有出车时间、反馈时间,通过这两处的填写,不仅细化了工作时间、量化了工作任务,还加大了对员工的约束,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派工单还设有发现问题一栏,此栏设置主要是重点针对单井发现问题及整改,培养员工留意身边问题,提高野外工作效率。为了保障作业的安全,派工单上还设有安全责任人一栏,在每项工作中明确作业风险,落实安全责任人,并在实际作业中穿插安全提示,让现场操作员工充分了解此项作业带来的风险,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自主判断是否继续进行,防患未然。让员工在接受任务的同时有安全风险意识,切实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

1.3 六项班站工作常态化管理制度

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是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为了强化责任倒查机制,提高员工队伍执行力,该区以规范班站日常管理的6项常态化管理制度为抓手,建立痕迹化管理表单,全面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

派工单制度:安排工作前需填写派工单,一式两份,一份工作负责人领取,另一份由安排人留存, 工作完成后由安排人负责验收和量化打分。

交接班制度:有人值守站实行12小时轮班制度,在班次更换时,交接人员要做到资料交接、现场交接,贯彻落实“十交五不交”。

巡检制度:上古无人值守站,每天巡检一次;下古有人值守站,每两小时巡检一次。

信息反馈制度:班站值班人员要详细记录值班时收到信息的时间、事件、信息发出人和对此件事情的处理结果,确保“信息记录详细、指令落实到人、问题处置迅速、信息反馈及时、遗留问题跟进”。

自查自改制度:即每月安排至少一次班站内部安全隐患自查自改。

班前班后会制度:根据二维标准作业程序,每日早8:00召开班前工作会,由班站长安排当日的工作主要内容、负责人、作业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等问题;当日晚8:00,由班站长再次召开班后工作会,总结当日的工作完成情况,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等内容。

这六项班站日常工作,将所有工作形成痕迹化表单,使责任落实有据可查,在这样的责任督查制的实施下,“安排――实施――复查――整改”的循环模式被分解成日常工作中的每一部分,有效的提升了班站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率。

2、取得的效果和认识

责任督查管理的目的是工作有安排、有落实、有监管、有反馈,本质是工作实施受控,其过程是组织、安排和复查三项工作的循环。建立“1+1+6”的责任督查管理法的目的是加快问题整改进度,形成闭环管理机制,提升员工工作责任心,形成复查意识,从督查角度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2.1 制度是工作开展的基石

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是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通过建立班站6项管理制度,所有工作形成痕迹化表单,使责任落实有据可查,在这样的工作责任督查制的实施下,“安排――实施――复查――整改”的循环模式被分解成日常工作中的每一部分,有效的提升了班站工作完成的质量。

2.2 监管是工作高效的保障

《每日生产周报》的督办下发,对工作的开展无疑像是打了一剂强心针,对于各班站和各组室人员来说,每天都收到这份周报更像是一份工作备忘录,提醒员工那些问题还待解决,这种督导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工作的解决效率,另一方面也将检查工作是否成为完成变为员工的一项习惯,把监管内化为员工的复查行为。

“1+1+6”责任督查法自实施以来,工作效率有了大幅度的调高,问题整改率逐月递增,月平均整改率达90%。同时,在员工行为方面,通过长期的责任督查,已将开始被动的“别人督查”到“自己复查”,提升了员工工作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使得整个团队形成了认真、负责的工作氛围,为顺利完成各项生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医学检验日常工作内容范文第5篇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临床生化、临床免疫等亚专业学科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分子生物学等学科更是引起实验医学领域的革命性突破[2]。医学院校对新兴学科的重视不言而喻,与之相对的是临床检验基础学科的教育逐渐薄弱。笔者在带教工作中发现,部分实习生对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比较熟悉,对牛鲍式血细胞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的原理却比较模糊。虽然当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已经普及,但仍无法完全取代人工计数,一些基础技术是仪器分析的重要补充,在检验医学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3]。在实习期间,带教老师应加强对基础技术的指导,避免实习生走入重高端、轻基础,重仪器、轻人工的误区。

2仪器设备自动化导致实习内容减少

当前,实验室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全自动生化仪、血细胞分析仪、化学发光仪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承担了检验科的大部分日常工作,从而使实习内容减少、技术趋向简单化。例如全自动生化仪与化学发光仪虽然实验原理不同,但操作的步骤方法大致相同,实习生在单调重复的操作中可能会产生检验工作简单、容易的错误想法。针对这种情况,带教老师应该改变教学重点、丰富教学内容,在实习生能够熟练操作仪器后,转为指导学生进行仪器的设置维护工作。当前,室内质量控制已经成为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教老师还应该带领学生熟悉质量控制程序,掌握Levey-Jennings质控图、即刻法质控图及Westgard多规则质量控制方法等,为以后的质量控制工作打好基础。带教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尝试编写SOP文件,制作简单的教学PPT,使实习内容多元化。

3检验与临床疏离对实习生带教的影响

卫生部人事司2001年正式设立检验医师岗位,可参与临床诊疗工作[4]。至今十余年过去了,检验医师在大部分三级医院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他们很少参与查房、会诊等临床医疗活动,检验科与临床科室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合作情况也不容乐观。2004年姜梅杰等[5]提出的医学院校检验医学专业设置进一步规范化,重点培养检验医师系列人才的设想依然任重道远。在这种背景下,实习生对检验工作的理解偏向简单与狭隘,例如,对检验结果的解释仅限于是否处于正常范围,没有结合临床综合判断的意识。在实习生管理工作中,带教老师除了指导学生操作实践,还应该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临床状况对实验报告进行解读,让实习生树立检验必须结合临床的正确理念。

4工作任务与带教任务的冲突

目前中国医疗资源不足、医护人员工作繁忙,工作任务的繁重易使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的管理产生不放手或过度放手的倾向。例如,免疫荧光技术等手工项目,操作繁琐,易出现人为误差,带教老师需付出极大的精力指导和监督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实验,为了保证报告的按时发出,部分带教老师会减少教学内容,只让学生了解、观看实验而不放手学生进行实践;对于一些操作判定比较简单的实验技术,如胶体金免疫技术,有些带教老师又会忽略监督指导,放手实习生独立完成而不加审核,这些都是错误的。不放手会使实习生丧失学习兴趣,学无所得;过度放手则可能让带教老师失去纠正错误的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5忽视对实习生思想与情商的培养

受社会上拜金主义错误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实习不过是免费为医院打工,在工作中不积极、不主动,缺乏学习热情。对于这种观念带教老师不能一笑置之,应该及时批评教育。实习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试练,正确的态度才能有正确的结果,认真学习带教老师教授的知识和经验,对自己、对社会都将有极大的帮助。除了操作技能的培训,情商的培养也应纳入带教老师的教学范畴。在教学工作中,带教老师应注重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如何与患者正确沟通交流,带领学生处理简单的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