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建议

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建议

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超效率DEA;有效性评价;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

中图分类号:R12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一、引言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加速阶段,污水排放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水环境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近五年江苏省污水排放总量逐年增加,特别是2010年以来污水排放激增,2014年,江苏省废水排放总量达60.12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占34.08%,生活污水排放占65.87%,垃圾和危险废物集中式治理设施废水排放占0.05%。污水排放总量中工业废水与生活废水占据了污水排放总量的90%以上,此两类污水中含有大量氨氮、硝酸盐等易溶于水化学物质,会造成水体严重污染进而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目前,为解决日益突出的水环境污染问题,确保社会与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央政府与地方在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以及颁布有效措施同时,还必须提高已有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而如何客观评价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是当前研究的重中之重。

当前,学者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污水处理厂进行调研获得数据,简单地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污水处理厂的相对运行效率。如马乃毅(2011)和蒙金结(2013)分别调研了河南、广西污水处理厂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性分析,从而提出两个省份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另一类则是通过DEA模型对污水处理厂的多个输出指标和输入指标来进行简单的综合对比与分析,得出污水处理厂的综合效率。如王芙蓉(2007)借助DEA方法,构造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定量评价模型,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进行分析。吴琼芳构建新的指标体系运用BC2模型客观的评价了贵州市21座市级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

但前者存在无法解决各个污水处理厂的使用工艺、规模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问题。后者当计算得到的有效决策单元较多时,DEA模型无法进一步对这些有效单元进行排序,这样得到的测算结果不能为研究者提供更为真实、可靠的对策依据。本文采用超效率DEA模型的分析方法来评价江苏省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解决了现有模型不能对大部分有效单元进行排序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评价对象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根据以往的研究和数据的可得性,选取不可变投入指标为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投资;选取可变成本指标为总耗电率、总运营费用;选取污水处理规模指标为实际日均处理率;选取环境优化效果指标有COD去除率、BOD去除率、AN去除率。其中,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投资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总耗电率和总运营费用体现了污水处理厂基本设施的运行效果;实际日均处理量体现了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规模;COD是水质监测中最常规的指标,其去除率反映了污水中有机物的处理效果;BOD去除率和AN去除率的去除率是判断污水处理中去除BOD脱氮除硫效果的有效指标;COD、BOD、AN都是污水中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几个因素,其去除率高低代表着环境优化效果的优良。

(二)评价对象

本文以江苏省21座污水处理厂为评价对象,其中南京市2座、无锡市6座、徐州市2座、常州市5座、苏州市2座、昆山市2座、南通市1座、淮安市1座,覆盖江苏省11个地市中的8个,所在城市既有二级城市,又有县城。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大小从0.4到20万m3/日,基本覆盖了江苏省内污水处理厂全部规模大小,较完整体现了江苏省整体的污水处理厂的综合情况。其中,21座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均达到或超过了排放标准的一级B标。

(三)数据来源及描述

本文的各项指标数据来源如下:1.不可变投入指标:实际投资(万元)数据来源于住建部污水处理信息系统;2.可变投入指标:耗电率、运营费用数据来源于《城镇排水统计年鉴》(2013);3.产出指标:实际日均处理量、COD去除率、BOD去除率、AN去除率数据来源于《城镇排水统计年鉴》(2013)。

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不可变投入中,江苏省21座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投资的最小值为宜兴华琪的2500万元,最大值为深水城北的83976.6万元,均值为21179.3万元;可变投入中,每吨耗电率最高的为无锡梅村的0.529度/吨,最低的为徐州荆马河的0.15度/吨,均值为0.311度/吨;每吨运营费用最高的为江边污水处理厂的1.35元/吨,最低的则为宜兴华琪的0.32元/吨,均值为0.7638元/吨;产出指标中,实际日均处理量最高的为清源华衍的18.39万吨/日,最低的是宜兴新建的0.36万吨/日,均值为5.46万吨/日;COD去除率最高的为深水城北的0.92,最低的为宜兴清源的0.71,均值为0.845;BOD去除率最高的为宜兴张渚的0.97,最低为徐州荆马河的0.87,均值为0.92;AN去除率最高的为宜兴张渚等的0.89,最低的为南京科学院的0.4,均值为0.685。

三、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评价结果与分析

(一)运行效率分析

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投入产出指标总数为7,而决策单元数为21,符合对决策单元数率至少是投入产出指标数率之和的2倍以及决策单元数率要大于或者等于投入指标数率与产出指标数率的乘积的要求。

本文采用R语言软件对21座污水处理厂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利用C2R模型、BC2模型、超效率DEA模型计算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其结果见表1:

利用C2R模型和BC2模型能够将DEA有效对象与无效对象区分出来,并得到效率值的大小,但对于DEA有效的决策对象(DEA效率制都为1),它们都无法对其进行排序。超效率DEA模型对效率值为1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了进一步的评价排序,而无效率部分的效率值与C2R模型的效率值完全一样。2012年江苏省污水处理厂中,徐州荆马河污水厂效率值最高,达到了2.2944,无锡宜兴华骐、常州清潭、无锡宜兴张渚、徐州丰县康达、南京科学院、常州溧阳第二污水厂、淮安第二污水厂分别为第2~7名,这部分污水处理厂的DEA是有效的,而且同时达到了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

从对江苏省的超效率DEA的处理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污水处理厂超效率DEA有效的为8座,非超效率DEA有效的为13座。即超效率有效占比为38%,非超效率DEA有效占比为62%。其中,效率值小于或等于0.8的污水处理厂个数为9座,占比为42%。从规模收益看,非DEA有效区域的13座污水处理厂大多处在规模收益递减阶段,产出的增长比例会小于投入的增加比例,也就是说随着投入的增加产出却在减少,这就说明资金在投入阶段产生问题。经研究这些污水处理厂大多位于江苏省的南部较为发达地区,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成本比北部要高,政府的投入力度自然也大,其中也不免存在盲目投资建设过多等不良现象,这就导致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产出小于投入,产出效果不明显。其余污水处理厂大多处于江苏省北部,但相比南部污水处理厂具有较大的增产能力,但现阶段由于各项投入不足导致产出受到影响,这就导致其运行效率虽有增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二)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以上的分析,假设污水处理厂运行有效性与污水处理厂的负荷率和处理工艺类型密切相关。

负荷率:将所有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负荷率分为80%三组统计,可以发现:1.负荷率

处理工艺类型:江苏省21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有氧化沟、A2/O工艺、生物膜法、A/O工艺、SBR、传统活性污泥法、普通生物滤池等7种。但是21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基本都是A2/O工艺,其他工艺有且仅有一家污水处理厂在使用,不具有代表性,因此这里不能得出处理工艺类型与运行效率之间的关系。

四、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1.在城镇化过程中,对江苏省南北部污水处理厂实行分开投资管理,在对南部污水处理厂进行理性投资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北部的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力度,有效扩大北部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

2.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激励性管制,定期进行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的评价或排名,对运行效率高的实施奖励,对运行效率低的实行惩罚,增加污水处理厂之间的有效竞争,从内部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

3.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和经济规模等因素,加强工艺规模等级,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和与处理工艺相匹配的机电运行设备来改善水质出水,并结合实际情况来适当增加或减少职工人数,加强员工管理,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运筹学的新领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2]马乃毅,徐敏.污水处理企业投资运行效率比较分析――基于河南13座污水厂的实际调研[J].生产力研究,2011(05):115-116.

[3]王芙蓉,苏波.基于DEA技术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评估模型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4):5-8.

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建议范文第2篇

为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区建设,确保实现“十二五”期间及2012年节能降耗目标,工业园区在狠抓项目建设、不断完善产业链的同时,加大对园区企业节能降耗、技改项目的推进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引导企业按照绿色发展的理念,延伸产业链,形成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及产业链间的循环体系,有效降低园区总能耗的产生量,推进园区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序开展。

2、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模式及问题分析

目前,除化工、电镀等专业工业园区及有条件的其它专业工业园区需单独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模式主要有3种:一是企业预处理后纳入市政管网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二是企业自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排放,目前大都是采取这种方式;三是园区建设有污水处理厂的排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2.1 企业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外排

园区企业各自建设配套的废水处理设施,废水由企业自行处理,各项水质指标都合格后,经地方环保部门监测达标才允许排放。这种模式虽然达到了分散事故危险和责任分担的目的,但存在如下缺点:(1)不论规模大小各厂点都单独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废水处理设施总占地面积大,其投资费用是相当大的而且处理设施的投资并不随废水量的减少而减少,运行费用高,重复建设造成人力资源、设备浪费严重,资源利用率较低,对企业是个沉重的负担;(2)环保系统监管难度大,不利于专业化运行操作,效果保证度没有集中治理模式好;(3)工业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大、污染物浓度高、营养物质不平衡。企业很难长期保持污水水质和水量的稳定,也很难满足生物处理工艺所需的各种物质和进水水质。

2.2 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

在纳入城镇污水管道之前,企业一般要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一般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特殊的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水经预处理或特殊处理后排人城市排水管网,进人城镇污水处理厂与生活污水一并处理。企业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必须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纳管标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目前企业预处理中通常是采用了与城镇污水处理厂相同的生化处理工艺,仅降解了污水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被转移到城镇污水处理厂,得不到有效处理,依靠城市污水的稀释达标排放。(2)所在城镇污水处理厂其处理工艺和能力,必须符合有效处理工业企业排入污染物的条件。否则,不能接纳工业污水。(3)为保证在合理处理成本下出水水质,对于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废水所占比例也是应有限定的。

2.3 工业园区建设污水处理厂

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保障工业园区污水得到妥善处理,许多工业园区都建设了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此外,有的工业园区在污水处理设施尚不完善的城镇,有些城镇还未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分别用管道排放到园区的集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园区水质差异大,需要各企业预处理污水,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方可排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缺点是不同厂家的同一类水集中于园区管道收集,没有配置必要的高技术监测设备,企业废水混排查找不及时,也难以查找;没有有效的手段监控各种废水,无法约束各厂家的乱排乱放,不能用经济手段促使各厂家进行清洁生产。

3、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建议

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及地方省级生态工业园建设都要求具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是大势所趋许多地方政府就要求工业园区配套污水处理厂,否则实施区域限批。如何有效的发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作用,使园区污水处理厂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3.1 加强在线监测,有效监控废水浓度

随着进园企业日益增多,废水水质更加复杂。处理难度增加。少数企业环保设施不完善,存在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问题,容易导致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行不正常,因此必须强化对园区企业点源污染预处理设施的监管,确保企业废水达到接管标准后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3.2 严格入园标准,加强企业末端的监控

严格入园标准。新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对未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未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的项目一律不得投入生产。对重点污染源实行动态监督,对环境违法现象突出的园区,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制度,以严格保证园区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和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加强企业末端污染监控。园区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关键还在于接管企业进水水质的末端控制。在各级环保部门和园区管委会的共同监管下。企业都建设了预处理设施。但由于接管标准是三级排放标准,企业采用各种技术手段追求废水的三级指标特别是COD的达标排放。而忽视了清洁生产和针对有机毒物的预处理,园区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极易因进水有毒有机物而导致运行异常而影响了污水厂处理工艺的效果。

3.3 制定应急保障措施,加强污水处理厂的监管

保证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染物达到相关排放标准要求,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如污水处理厂发生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要立即报环保部门,通知相关企业采取停产或限产限排等应急措施。

4、结语

全国各地工业园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为防止工业园区成为工业重污染区,如何控制工业园区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是当前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焦点,本文分析了目前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模式,并就目前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建议范文第3篇

污水处理厂规模小,水量变化剧烈。由于大多数小城镇人口数量少、人均水量水平低、经济总量小,必然导致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自身规模小。进而,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污水管网配套差、雨污分流不到位等实际问题和城镇企业规模小,外排废水多呈间歇性等原因,使得实际进水量变化很大。

进水水质成分复杂、水质变化剧烈。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受所在地产业结构的影响较大,各地小城镇的主导产业不尽相同,但基本都有产业结构复杂、门类多、行业面广、企业生产过程粗放等特点,导致小城镇的工业排水成分复杂、水质污染严重。

污水处理运行费用很难做到及时足额到位。污水处理费用严重不足,导致污水处理厂难以做到稳定运行。另外有些地区大量城镇个人、单位都有自备用水,占当地供水量的比例不低。而各地都是通过与城市自来水费捆绑形式,收取污水处理费,实际上导致大量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并没有被征收相应的处理费。

员工队伍综合水平不适应实际工作需求。目前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人员多从所在地常住人口中遴选聘用,员工学历低,加上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时间短,员工严重缺乏管理经验。

监管不到位。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投资和运行费用大多依靠同级政府财政筹集,同时日常运行接受同级政府环保部门的监督。由于财政资金不到位,给环保部门的监督带来了困难,这样的监管很难做到真实反映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情况。

为实现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现提出以下建议:

强化运营资质管理,规范运营市场,实现优胜劣汰。2004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环境保护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对从事包括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的企业提出了具体要求,但目前仍有不少企业无证运营或超范围承揽业务,已经获证的各企业间的综合能力也存在着较大差别,实际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新申请运营资质的企业要严格审查,对已经获证企业的定期考核要认真扎实,实现优胜劣汰,应通过相关法规,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市场选择优秀的运营公司承担运营管理工作。

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加大投入,保障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资金。我国污水处理事业走向市场已经不可逆转,各地政府必须认真分析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收费制度,逐步提高收费标准使其满足实际需求,为污水处理厂运营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并将当年污水处理实际费用列入同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从根本上保障污水处理厂运行和技术改造费用。

加强政府对污水处理厂运营的监管。一方面是强化出水水质监控,污水处理厂出口必须按国家和地方环保要求安装在线检测系统,与环保管理部门联网,并实现稳定运行。另一方面是加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监控,杜绝上游企业非法超标排污,保障进水水质达到要求。对确因运营管理不规范、导致出水超标的运营企业,进行严厉惩罚,直至剥夺运营权。

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建议范文第4篇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主要由电耗费、维修费、药剂费、污泥处置费、水费等组成。其中电费通常能占到整个运行费用的30%~40%。当然在不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中,实际电耗占比与污水处理厂规模、污水的水质特征、处理程度、处理工艺、运行模式等因素有关。在能保障污水处理量和尾水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对污水处理厂运行进行优化管理,节约能源费用,降低处理成本是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近几年以电费为主的能耗费用不断上涨,电耗基本占总能耗的70%以上,所以节能重心通常放在节电方面。关于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的措施很多,主要可以从优化工艺设计及管路设计、设备选型,加强日常运行管理等方面入手。本文仅从设计角度,以典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单元为例,提出一些节能降耗的设计措施供交流。

1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是污水处理厂设计的核心,也是决定污水处理厂能耗高低的关键因素。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因为废水可生化性通常比较好,基于运行费用的考虑,基本上采用生物处理工艺。针对不同的进水水质和处理程度要求,以及处理厂可用地的限制,除了传统的曝气池工艺外,可供选择的工艺很多。如氧化沟工艺:设备简单、易管理,无需二沉池,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比较流行,但曝气设备能耗较传统曝气池工艺高;SBR工艺:节省占地,自控程度高,易于模块式扩建,但设备闲置率高;随着污水回用要求的提出,MBR工艺逐渐得到推广,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标准,但设备维护费用及能耗较高。在老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中,悬浮填料工艺也常有应用。不同的处理工艺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节能尤为关键。生物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流程(见图1)。从城市管网收集的污水重力送入污水处理厂进水井,经粗格栅拦截大杂物后,经提升泵提升,经过细格栅、沉砂池等预处理后,进入初沉池完成一级处理,再经过曝气池、二沉池等二级处理设施,达标后排放到自然水体。二沉池的混合液由泵提升回流到曝气池,二沉池剩余污泥和初沉池的污泥经过污泥浓缩脱水处理后,由运输工具运往垃圾处理场进行最终处置。污水处理厂能耗最大的地方在污水提升、生化处理阶段的曝气以及污泥脱水(若采用离心脱水设备)。根据统计数据,这几部分的能耗总和占到全厂总电耗的80%~90%。因此设计中节能考虑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这几个部分。

2污水处理厂设计流程中的节能考虑

2.1总图污水处理厂进水管高程和最终尾水排放水体的水位通常是由规划给定的,在污水处理厂设计过程中不能更改。为降低污水提升高程,应在进行水力高程设计时,考虑尽量将污水处理构筑物布置在地势较低和邻近排放水体处,设计时以排放点水位高程为基准,最终排放构筑物内的水面高程只要能满足尾水排放需要即可。同时应设法减少工艺线内的水头损失,总图布置应紧凑、顺畅,尽量缩短管道输送长度,减少管道的转折、迂回。构筑物间尽量采用渠道连接。同时尽量减少跌水。在进行水头损失计算时应准确,根据经验选择合理的安全余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规模基本都在万m3/d以上,如果能减少1m提升高度,每天可以节电几万kW•h,是相当可观的。

2.2进水提升泵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来源通常比较复杂,不同时段的水量变化比较大。设计前应尽量做好调研工作,掌握水量变化规律,选择适当的提升泵数量及流量组合。现在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中变频技术已经得到普遍采用,配合正确的调控方式,可以避免提升泵的频繁启停,节省相当比例的电耗。目前在建的北京清河污水处理厂15万t/d扩建工程,进水提升泵房中设置了4台2800m3/h的提升泵(3用1备,配1台变频器),1台1400m3/h的提升泵,就是研究来水量变化状况后,经综合比较确定的方案。通常进水提升泵房与出水井布置得比较近,可以考虑为每台提升泵分别设置出水管,与出水井一一对应。这样可以取消出水管路上的止回阀及隔离阀门,一方面节省投资,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沿程水头损失,降低污水提升扬程。提升泵一般不推荐共管出水方式,离心泵并联后效率会下降。提升泵选型时,应仔细研究泵的性能曲线,所选择泵的工况点应落在高效区内。自动运行时,一般用液位进行控制。在进水泵房设计时,工艺人员对控制液位就应该有所预期。

2.3细格栅细格栅的作用在于拦截污水中的杂质,改善后续主工艺的工作条件。由于栅条及其上累积的栅渣阻挡,进行水力高程设计时需要考虑格栅前后合理的液位差。细格栅的类型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是机械回转式格栅,随着MBR工艺的应用,网板式格栅、转鼓式格栅等也经常有应用。应该根据后续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格栅型式/规格、栅条间隙以及清污方式,减少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另外网板格栅、转鼓格栅需要冲洗水,可以考虑利用处理后的出水,节约自来水。

2.4曝气池曝气过程是活性污泥法的核心,是污水处理过程中能耗最大的工序,同时也是污水处理厂最能体现节能效果的部分。设计中建议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4.1合理选择曝气设备曝气系统总体上可分为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机械曝气与传统工艺的鼓风曝气形式相比,曝气系统非常简单。机械曝气最为人熟悉的场合就是在氧化沟工艺中的应用,例如邯郸西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就是曝气转盘,武汉沙湖污水处理厂一期采用的则是倒伞型叶轮曝气机。但总体而言,机械曝气的传氧效率比鼓风曝气低,也就意味着能耗高。鼓风曝气的扩散设备也有多种形式,常见的如微孔曝气盘、微孔曝气管,还有在造纸行业用得较多的射流曝气器等。射流曝气器更不易堵塞,维护简单,但能耗要高于微孔扩散器,在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很少采用。总之,在进行设备选择时,需要根据处理工艺、处理规模、水质情况等进行比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还是微孔曝气盘,设计过程中同时应考虑到,冷凝水需要定期排放,防止空气管线内积水,增大空气管路的阻力,增加能耗,冷凝水排放管的布置应方便工人操作。

2.4.2准确计算曝气量计算曝气量时应依据处理工艺、进水水量和水质、处理要求、需要控制的溶解氧水平以及所选设备的传氧效率等因素,而不是简单地用汽水比进行估算。有人习惯用汽水比12:1这个经验数据来计算曝气量,但现在曝气设备的传氧效率普遍提高了,对于典型的市政污水这个比值似乎偏高。如果计算的曝气量不能满足曝气池混合需求,建议通过优化池型及设置推流器来解决。某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曝气扩散系统(见图2)。曝气池被设计成氧化沟的池型,曝气盘分段布置,中间的过度段设置有推流搅拌器。从实际运行情况看,整个曝气池形成了很好的循环流动。

2.4.3应用风量调节技术曝气过程节能的重要措施在于风量调节技术的应用。鼓风曝气系统的控制参数是混合液的溶解氧浓度。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DO值一般控制在2mg/L左右,与混合液的污泥浓度有关。MBR工艺的曝气池混合液浓度可以达到10g/L,建议控制DO值在3mg/L左右。悬浮填料工艺的DO值一般控制在5mg/L左右。过高的DO值需要消耗更多的空气,从而使曝气效率降低,浪费能源。可以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调节风机供气量,保持DO值稳定在设定的控制值附近。从工艺设计方面,需要为实现此控制设置空气调节阀、空气流量计、压力传感器,以及鼓风机的风量调节设施。需要提醒的是,选择空气调节阀时需要向供货商索要性能曲线,阀板开度与气量之间的关系曲线以近似线性为好。注意蝶阀不能用作调节阀。许多处理厂的生物反应池会曝气过度,主要原因是缺乏自动调节系统,或者是因为调节阀不能正常工作,以致处理厂放弃自动控制。

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建议范文第5篇

一、基本情况

(一)投资建设情况

1998年以来,我市通过争取国债投资,在6个县、区(市)新建污水、垃圾处理建设项目11个,总投资78140万元,其中:国债投资31100万元,占总投资的40%,目前,竣工3个(中心城区的高桥、颜村污水处理厂、*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在建8个(仁怀市、赤水市、习水县、*县龙坑污水处理厂,仁怀市、赤水市、习水县、*县龙坑垃圾无害化处理厂)。

——高桥污水处理厂,地处中心城区湘江河上游,位于汇川区观音阁旁,项目投资7053万元,2000年6月正式投产。该厂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为3万吨,实际日处理污水2.88万吨,设备利用率96%。污水处理工艺采用SAR法,经处理后水质达国标一级。服务面积12平方公里。服务人口8万人。

——颜村污水处理厂,地处中心城区下游,位于红花岗区颜村,项目投资5367万元,2001年底建成试运行。该厂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为5万吨,实际日处理污水1.28万吨,设备利用率25.6%。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B法,经处理后的水质达国标二级。服务面积35平方公里。

——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位于汇川区高桥十字铺,总投资14197万元,采用综合处理方式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设计处理垃圾能力为600吨/8小时,实际日处理垃圾620吨,设备运转正常。2002年8月卫生填埋场投入试运行,2004年全部竣工。服务人口60万人。

(二)经营管理情况

从运行看,高桥污水处理厂基本满负荷运转;颜村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及设备利用率较低;垃圾处理厂基本满负荷运转。

-----两污水处理厂已形成污水日处理能力8万吨,其中:高桥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3万吨,颜村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5万吨。目前,中心城区日产生污水量为12万吨(按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东城水厂及自备水源日均供水量的80%估算)。理论日处理率67%,达到了50万人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60%的要求。从两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起,累计实际处理污水7421万吨,综合年平均处理污水量825万吨,日处理2.26万吨,实际日处理率18.8%,比50万人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的要求低41.2个百分点。设备利用率28.3%,比理论设备利用率100%低71.7个百分点。其中:高桥污水处理厂2000年6月至2005年12月止,实际处理污水5775万吨,年平均处理污水量1050万吨,日处理2.88万吨,设备利用率96%,基本满负荷运转。颜村污水处理厂由于运行经费不到位,实际处于半运行状态,从2002年6月—2005年12月止,实际处理污水1646万吨,年平均处理污水量470万吨,日处理1.28万吨,设备利用率25.6%,比理论设备利用率100%低74.4个百分点。

-----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现有设备理论处理能力600吨/8小时,目前,中心城区日产垃圾630吨,实际日处理垃圾620吨,实际日处理率98%,垃圾全部处理,设备满负荷运转。

从效益看,由于体制原因,高桥、颜村污水处理厂和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发挥的社会效益较为明显,但经济效益较差,企业难以维持正常运转。

-----根据黔价工农字[1998]78号文件规定,我市中心城区从1998年7月起,开征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为0.3元/吨,截止2005年12月底,累计征收污水处理费4114万元,年均征收污水处理费549万元,在上缴市财政后,按收支两条线执行,50%用于还贷,50%返还给市供排水公司,实际投入两厂的资金每年仅有224万元。另据测算,高桥和颜村两污水处理厂直接运行成本为452万元/年,综合运行成本为1073万元/年,实际每年缺口资金达849万元,由于长期入不敷出,颜村污水处理厂已经处于半运行状态。

-----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运营情况也不容乐观。根据黔价经[2000]408号文件规定,我市垃圾处理费从2000年1月开征,收费标准按1.5元—200元不等划分,中心城区每年应征收垃圾处理费882万元,实际征收630万元,在上缴市财政后,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80万元用于企业运行。而据测算,市垃圾处理厂综合成本为69元/吨,每年运行成本约在950万元左右,两相比较,缺口资金达460万元,企业运行困难。

从管理看,两污水处理厂行政业务主管隶属*市城管局,为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的下属部门,国有独资,均下设办公室、化验室、机修工段、运行工段、脱泥工段5个室(段),形式上按企业化管理。目前高桥污水处理厂定编39人,实际在岗39人;颜村污水处理厂定编48人,实际在岗39人。垃圾无害化处理厂行政业务主管隶属*市城管局,由市欣环垃圾处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及运行管理,国有独资,形式上按企业化管理。公司共有14个部门,员工119人,其中:生产人员77人,占65%,行政人员42人,占35%。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经营管理体制落后

由于我市城市污水处理行业仍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政府都处于转型过程中,各项管理制度仍不完善,事业化运作管理模式已经初露弊端。一是管理体制落后,政府对企业长期大包大揽,客观上造成政企不分、企事不分、权责不明、职能不清;二是竞争机制不活,由于企业没有经营自,不能自负盈亏,因而企业内部缺乏激励机制,运营效率低下;三是人事制度不规范,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定员定编,企业冗员过多,人力成本较大。如市欣环垃圾处理有限责任公司行政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5%。

(二)收取的费用不能满足企业正常运行

目前,中心城区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但收费制度缺乏弹性,价格不能反映市场需求,导致收费标准定得过低,再加之应征的污水、垃圾处理费不能全额征收,实际收取的污水、垃圾处理费满足不了企业正常运营。以污水处理为例,中心城区从1998年7月1日起开征污水处理费,收取标准为0.3元/吨,每年应征收污水费1642万元。截至2005年12月底,高桥、颜村两污水处理厂累计实收污水费4114万元,年均实收548万元,每年欠收1094万元。按有关政策规定,收取的费用在全部上缴市财政,按收支两条线支付,50%用于还贷,50%用作两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实际每年返还给企业资金为224万元,实际投入运行的单位费用为0.15元/吨。而据市城管局测算,两污水处理厂单位成本为0.29元/吨,完全运行成本为0.69元/吨,与两污水厂实际投入相比,缺口资金较大,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三)收费制度设计不科学,收费较困难

一是收费标准过低。根据黔价工农字[1998]79号文件规定,目前,我市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为0.3元/吨,考虑物价上涨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等因素,现有收费标准明显过低,与重庆市相比,收费标准要低0.3元,与贵阳市相比,收费标准要低0.1元;二是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支撑,收费无行政强制力作保障,居民和企业逃费、欠费、拒缴等现象普遍存在;三是一些招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事实上在不同程度地享受着减免收费,但决策减免单位并没有采取相应的补偿机制来等额补偿,形成了新的“欠费”;四是垃圾处理收费采取分级征收,居民部分由两城区政府负责,市财政每年抵扣两城区财政约470万元,但由于对居民收费难度大,两城区在实行财政抵扣过程中也是有苦难言,收费积极性受到打击,反过来又影响了垃圾处理费征收;

(四)企业应享受的优惠政策未落实

根据国家发改委已出台的《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精神,规定对投资建设的污水、垃圾处理行业用水、用电等享受政策性补贴,并享受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但是,在实际运行当中,由于一些体制性原因,直接导致以上政策性补贴及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不能落实。如:应对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及运行的生产用水、用电予以优惠。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企业没有享受生产用水、用电优惠。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如税收优惠等没有得到落实。

(五)企业运行产生的效果影响

企业收费政策体系初步形成,但应征收污水、垃圾处理费不能足额到位,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实际征收的污水、垃圾处理费即要用于企业运营,又要还贷,其总量不能有效支撑企业运营和还贷,导致企业运转不正常,投资效益较差,有损国家投入我市建设项目的投资形象,将影响争取国家资金的投入力度。

两污水处理厂主要是污水处理排放,没有对污泥深加工开发,只有社会效益,无任何经济效益,加上管理体制、原材料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无法与其它企业一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由于生活垃圾未实行分类袋装,垃圾在进入处理前,已被拾荒者多次挑捡,可回收利用物已所剩不多,资源回收部分无法实现盈利。只能将垃圾中可腐有机质进行发酵后制成堆肥,其肥效较低,产生经济效益不高。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市场化改革步伐

目前,我市由政府主导的污水垃圾处理建设运营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形势需要,必须要加快市场化改革,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的建设运营格局。一是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社会公用事业投资领域,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二是加快企业改制,积极探索BOT、承包经营、拍卖经营权等多种运营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民营资金,推进企业资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三是加快运营管理方式的转变,政府要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重点抓好行业规划、政策制定、综合协调、监督执法等方面的工作;四是抓好企业内部管理,特别是要抓好企业人事管理,坚持因事设岗、因岗定人、科学定员的原则,做好企业定编定员工作。五是抓好再生资源的合理运用。尽快制定我市水循环系统规划,加快污水处理水的合理运用步伐。制定相对稳定的供水、污水、自备水源水等面向社会的各种用水价格之间合理的比价关系,并以供水价格的科学制定为基数,确定其他污水、自备性水源水的用水价格。加大污泥深加工开发力度。垃圾处理要注重综合开发利用,对发酵后制成的堆肥,可以采取配制烤烟、花卉等专用复混肥等增加经济效益。对填埋场产生的甲烷气体,应加快回收利用研究,尽快体现其经济价值。

(二)认真测算生产成本,合理确定收费标准

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计投资[2002]1591号)文件精神,按照保本微利、逐步到位的原则,科学核定我市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建议市政府成立专门的决策咨询机构,由该机构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并通过价格听证等法定程序加以确定,既要考虑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合理的投资回报,又要考虑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

(三)在科学核算成本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收费体系

按照合法、便民、有效、易操作的原则,逐步完善我市污水、垃圾处理收费体系。一是实行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三费统一征收,实施“一费制”,执行统一收费标准;二是合理设置收费渠道,目前,可委托两城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物业管理公司等代收污水、垃圾处理费,并给其一定的管理费。条件成熟后,可考虑设立公用事业收费联合服务机构,负责城市水、电、煤气、有线电视、垃圾处理费等公用事业的收费业务,方便用户缴费,并通过电子信息手段,实行收费、结算联网,逐步实现公用事业收费“一卡通”;三是完善计价方式,要着力研究政府、居民、团体分摊垃圾处理收费的比例关系,实行垃圾处理过磅计量,按实际产生量计价。四是要制定具体办法对困难群体实行明确补贴,并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四)继续加大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各地要抓住国家加快社会公用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尽快完善城镇建设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搞好规划的向上衔接,争取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及省规划。各地要安排一定的前期工作经费,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确保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和进度,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对在建的8个污水、垃圾处理项目,要加强资金调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争取早日投入运营发挥投资效益。

(五)完善相关扶持政策

一是认真执行国家计委等三部委出台的《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积极争取污水、垃圾处理企业生产用电价格优惠;二是新建污水、垃圾处理建设项目可以行政划拨方式获得建设用地,企业在合同期限内拥有划拨土地规定用途的使用权;三是建议市政府研究制定污水、垃圾处理产业运营补偿方案,可考虑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国有土地出让收益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在污水、垃圾处理收费不到位时给予补偿。

相关期刊更多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清史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教育部

乡镇论坛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