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设计专业就业方向

环境设计专业就业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设计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设计专业就业方向

环境设计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 环境设计 改革 实践教学

北京城市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本科设置于2004年,是本院艺术学部设置时间最长的专业方向之一,也是目前艺术学部毕业人数和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方向,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每年也是学生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最多的专业方向。为深入贯彻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围绕人才培养“思”“实”“优”三字方针,以及艺术学部“创新、质量、特色、合作”的工作思路,同时考虑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要想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专业,进行专业的改革、探索和创新迫在眉睫。

结合目前北京的市场和就业导向,针对学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开展专业综合改革,注重实践教学,配合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改革,形成一系列具备学校办学特色、有代表性的教学成果,具体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专业建设

根据环境设计行业发展情况和学校的实际状况,环境设计专业于2013年上半年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其中包括专业独立、专业名称调整等重要方面。2013年教育部专业目录名称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名称调整为“环境设计”专业,专业也由以前艺术设计专业下属的一个方向,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即环境设计专业,这既是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飞跃,也成为艺术学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环境设计专业下开设两个专业方向:室内设计方向和景观设计方向。通过改革,进一步明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深化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专业建设。

二、构建教学团队

1.合理引进人才

根据目前专业现有师资和专业发展需要,合理引进环境设计专业的专职教师,加强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2.培养专、兼职教师

专职教师采取教师座谈、专业培训、学术会议以及参与实践、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和艺术创作水平,提高教师的职称层次,构建具有较强专业理论水平、教育教学理念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骨干教师团队,逐步完善本教研室的师资结构,打造一个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更合理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构建较为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企业兼职教师侧重教学理论和教学教法的学习,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将一线的行业信息引入课堂,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专业水平;高校兼职教师的培养,注重教学、教法的灵活应用,引入其他高校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能够灵活把控课堂,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1.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的成果

采取国内高校调研、一线企业调研、行业专家交流、专业设计协会交流等多种模式,为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2.修、定课程体系

将课程重新修、定,减弱通用艺术基础课程比例,增加和强化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优化课程设置。

3.强化学生知识拓展

加强艺术采风、专业参观考察、专业讲座、学部选修课等方式,强化学生知识拓展。

4.继续改革毕业设计制度

进一步优化毕业设计环节工作安排,丰富毕业设计形式,重视毕业设计过程把控,完善毕业设计流程和成绩评价体系,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突出整体特色。

5.专业核心网络课程建设

鼓励专职教师开展专业核心网络课程建设。

6.加强硬件建设

加大实验室、工作室的建设投入,逐步创建环境设计专业实验室,其中包括木工及模型实验室、环境设计后期特效实验室、高端PC机房、环境设计综合工作室等。

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1.探索主题教学的新模式

深入开展主题式教学,探索主题教学的新模式,在尊重艺术学科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教学上的创新和特色,推动设计任务、创新项目和课程结合,比赛和课程结合,主题教学融入其中的教学模式。

2.加强专业设计类课程前、中期的控制

在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加强对于前期和中期过程的控制,如前期的课题布置、项目背景、现状分析、资料收集、创意主题、设计特色,中期的方案构思等方面。

3.加强专业设计类课程的综合表达和展示

在课程教学和毕业设计等方面,加强专业设计方案的综合表达和展示,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水平。

4.探索、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探索更加遵循艺术学科专业规律的课程考核方式,创新艺术学科成绩评定标准体系。增加和完善大作业、展览、汇报、调研报告、艺术采风、综合训练、交流学习、社会项目、比赛等考核形式。

五、强化实践教学

深入开展主题式教学和比赛教学,围绕“艺术设计为人和首都服务”的原则开展教学。

将实际项目引入日常教学和毕业设计中,行业一线设计师直接辅导学生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将学生直接带进实际的项目中去,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与行业实际项目接触,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专业水平。

对本专业各方向核心课程的比例进行调整,加大专业设计实践类课程,使其更加符合学校实用型本科层次人才的培养。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采取全面、多元、分层的原则,积极寻求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平台,建立并完善专业实习体系。

六、突出专业特色

立足城市文化,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专业特色。由于本专业与“北京”城市结合紧密,又立足于学校和学部关于“服务首都”的战略思想,深入调研北京特色、行业需求以及就业导向,结合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更加符合行业需要的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强调“艺术与数字科技的结合,艺术与城市的结合”,重视专业设计类课程、技能训练类课程以及毕业设计等方面,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缩短学生与社会和行业间的距离,扩大就业范围;另外,围绕城市内容主动寻找相关课题,拓展学生的专业眼光和能力,突出环境设计专业特色。

结语

环境设计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 环境设计专业建设 实践模式 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54-02

1 国内应用技术型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发展概况

当前我国已将发展应用技术型院校作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大计,国务院总理在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5月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谈到,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余所地方本科高校将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转型。目前全国的高校约有1200所,这意味着有一半的高校将逐步走向应用型本科院校。

我国高等院校中设立“环境设计专业”由于对地方应用技术型院校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在专业建设的定位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均有所不同,如何走出应用技术型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建设的发展特色,无疑是环境设计专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当前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为主导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综合型院校,课程设置更为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培养学生设计沟通能力和实际设计能力的结合,使学生成为专业知识面广、实际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环境设计人才;第二种情况多为师范类院校,多强调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专业理论紧密结合设计技能课程,毕业生可选择教学和管理工作,也可选择策划、宣传及设计工作,就业渠道较宽;第三种集中于艺术类院校,理论与实践并重,更为注重设计表现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依托于完善的校内实验室及校外实践基地,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之路。深入探讨这些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对于明确应用技术型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针对目前应用技术型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开设的整体现状,笔者将重点对具有代表性的院校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以北京城市学院为例,作为一所综合性高校和国家首批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该校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推进国际化,实行开放式办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该学院目前艺术学部现有7个本科专业,下设15个专业方向。分别是: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方向、广告设计方向、多媒体艺术设计方向),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方向、家居产品设计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方向、首饰设计方向),动画(影视动画方向、游戏设计方向、数字展示方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方向、景观设计方向、展示设计方向、虚拟漫游方向),数字媒体艺术(数码影像艺术设计方向、数码绘画方向),公共艺术(公共环境设计方向)。环境设计专业以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为主,注重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创新艺术与动手能力。该专业具有多个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各种实习、实训项目使学生掌握实践技能。课程设置以素描、色彩写生、构成(平面、色彩、立体)这类基础训练课程入手,培养学生的造型基本功、设计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专业核心课程分为制图类课程、表现技法类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专业设计类课程、材料施工类课程、工程预算类课程、市场营销学等,以满足本专业领域需要的高级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综上可见该学院的基础课程设置强调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课程方向密切对应职业岗位,突出了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发展特色。

再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为例进一步进行分析。学校倡导以特色兴校,坚持“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创立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双证书”制,学生毕业可获“双证书”。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双证书”是指学生不仅取得毕业证书,还要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一体化”是指毕业生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1996年,该学校培养出我国具有国家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本科毕业生,成为我国培养“双高”人才的第一校。是我国首批获得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在艺术设计专业中设置有四大方向:动画、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艺术与科技(会展设计方向),所开设课程重视横向与纵向的交叉拓展,会展设计方向在横向上强调基础扎实,艺工结合,理论课、三大构成与模型制作、工艺材料课程密切结合,培养学生基本的艺术设计教育和教学能力;纵向上将设计应用技能类课程进行细化整合,培养能够从事会展设计、会展配套设计制作、会展策划和会展设计教育等工作的“一体化”职教师资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选择到中、高等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从事会展设计专业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也可选择进入事业单位的策划、宣传、与展示部门从事相应的对外宣传工作,还能进入企业或专门的设计公司从事专业的展览、展示和宣传的策划与设计工作。

广东白云学院也是被教育部列为中国首批应用科技大学改革研究的试点院校,其下属的艺术设计学院以“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下设视觉传达设计系、环境设计系、产品设计系、服装系、动画系五个系,并设有中韩设计研究院、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大学生实习就业指导中心等。在功能完备的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涵盖了各专业方向共40多个校内实验、实训室。环境设计系主要分为室内设计方向和展示设计,专业的相关主干课程群和职业课程群都是按照职业群―― 岗位群来设置,每门课程内容体系也都是按照职业―― 岗位―― 能力逻辑体系来构建。在实践教学上实行“三个合一”的校内实训基地,包括:教室与实训室合一的基本技能训练,生产工厂与实训室合一的综合技能训练,毕业设计与研发服务合一的创新及研发能力培养训练三种实训模式。实训目的是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深入专业现场实际,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的设置、职能,了解设备的构成、性能和运转原理,掌握相应的操作技术,为毕业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在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上,实施“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模块课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强设计表现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近年大力推行旨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基于CDIO理念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明显的办学特色。

3 结语

通过比较分析上述代表性应用技术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一是这些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建立了较为健全的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集色优势专业,压缩供过于求的专业,调整改造办学层次、办学质量与需求不对接的专业,将特色优势专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建立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专业设置机制。二是建立了较为严密的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并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及主导课程,基本形成了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三是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出发根植于基础坚实的实习实训基地,建立起真实应用的驱动教学的改革机制。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在具体课程设置中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以此推动教学内容改革;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以此推动教学流程改革;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并以此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

正如广东白云学院副院长李贵富教授所言:应用技术大学既有高等教育属性,又有职业技术教育属性,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能力提升为中心、以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为中心的大学,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已不完全适用于应用技术大学,改革势在必行。分析和研究这些代表性应用技术院校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模式,无疑为将要和正在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院校的地方本科院校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环境设计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手绘专业分配授课模式教学实践

一、手绘表现技法课程存在的问题

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环境设计专业考研的专业必考科目[1]。笔者分析烟台大学建筑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近五年的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效果,通过横向对比其他二本高校的手绘课程教学内容,发现目前学院的手绘表现技法课程存在以下不足。首先,专业针对性不足。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分为室内设计方向、景观设计方向和品牌设计方向,学生在完成大一阶段的学习之后,要在大二选择专业方向。国内大部分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也是采用这种教学设置方式。教学大纲将手绘表现技法课程设置在大一,但是大一的学生并没有选择专业方向,这就导致任课教师必须兼顾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教学内容趋于笼统,难以针对专业方向进行深入教学。其次,授课方式单一。在学生不确定专业方向的背景下,任课教师往往只能从临摹建筑、景观和室内优秀作品入手进行教学。由于环境设计专业的下设专业方向有很大区别,无论是绘画方式还是绘画技巧的教学,都难以在大一阶段深入展开,这就会导致授课方式难以实现创新,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课程缺乏实践内容。由于教学内容以临摹为主,部分学生缺乏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手绘作品的实践经验。将大量时间花费在临摹上可能会让学生懒于思考,产生学习惰性[2],缺乏实践创新能力。而高年级的设计课内容未与手绘课程相结合,更多的是以电脑制图为主,因此学生在大一基础课中学到的知识难以付诸实践,久而久之就会遗忘或忽视这些知识,不利于其后面的学习。除了课程设置方面,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也是影响教学设计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各地不少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实行增设与扩招政策,由于招收的学生专业素养各不相同,其专业水平差距也比较明显。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往往有所局限,教学难度难以提升。

二、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改革的建议与方法

1.增强专业针对性

要想增强环境设计专业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针对性,首先要解决学生的专业方向选择问题。国内院校主要分为两类:专业类院校与综合类院校。部分专业类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涵盖了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等方向,但各方向学生必须学习所有方向的专业课程。这促使相关院校手绘表现技法课程必须涵盖不同方向的教学内容,而每学期的课时有限,难以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综合类院校主要指有多个文理工科类专业设置的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只是其中一个院系或学院的下设专业。与专业类院校相比,综合类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更多的是参照文科的专业课程设置标准,专业下开设的设计方向可以保证有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队伍进行教学辅导。但是大部分综合类院校的学生在大二时才能选择专业方向,大一的课程专业方向模糊。以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学生的专业方向选择节点经过了几次调整,从大二下学期调整为大一学期末,但是仍然难以解决大一基础课教学方向模糊的问题。要想增强专业教学的针对性,综合类院校可以在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之前就指导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可以由各专业方向的负责人开展专业说明会,内容涵盖专业介绍、专业课程设置、未来就业方向以及考研相关问题等,让学生能直观了解每个专业方向的特色和前景。这样可以避免大一学生在没有学习专业课时盲目选择专业方向,影响其未来的人生规划。而专业类院校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分组,以不同方向教师共同授课的方式,保证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都能因材施教,合理利用教师资源,使学生能深入学习感兴趣的专业。

2.创新授课模式

授课模式的创新主要从绘画方式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改革。绘画方式的改革主要是指从纸上作画方式向电子绘图多元化方式转变[3]。现如今,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绘图软件和电子绘图工具,电子绘画方式已在手绘行业占据一席之地。但目前国内部分院校还是以纸上作画为主要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之前的学习方式大同小异。部分学生刚接触手绘,容易遇到画错线条或构图不均衡等问题,导致浪费作画材料、时间等。而使用电子绘画方式可以随时进行删减修改,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创作效率。学生在后期上色环节也可以自由选择,不再受限于马克笔的固定颜色,使画面更加生动、色彩更加丰富。同时,传统的手绘创作需要携带大量绘画工具,而电子手绘具有易携带、易保存、易修改的特点,更加适合当下设计师谈单沟通的需要。教学内容的变革主要是从其他设计课入手,通过加入快题设计内容增加手绘表现的教学时间、增强教学的连贯性。国内高校的手绘表现技法课程大多集中在48课时至64课时之间,对于高中才开始学习美术的一些艺考生来说,这个课时长度难以弥补他们美术基础薄弱的缺陷。因此,笔者建议在大二、大三的设计必修课中加入快题设计的内容,在不影响其他课程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让学生能够对不同种类的设计空间进行实践学习,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将手绘快题设计与电脑制图的方式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和创作兴趣,是对大一手绘课程的升华。这种课程之间的融合具有可行性,可以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考研奠定基础。3.增加课程实践机会目前,部分高校的手绘课程教学内容还是以临摹为主,学生缺乏一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手绘能力的有效方式。高校的实践活动往往为学科竞赛、实习等形式。由于大一时学生没有学习高年级的设计课,对不同种类的设计空间概念比较模糊,强行让学生通过实习进行场地设计实践并不合理,所以还是应该让其以参加学科竞赛为主。结合上文提到的授课模式创新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手绘快题设计与实际方案设计相结合,把手绘作品转化为实际设计方案,提高学生学科竞赛的竞争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自我肯定[4]。学生参加专业的学科竞赛既可以为其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又有利于增强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同时能够推动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宣传工作。高校可以定期举办展览,作为竞赛的辅助支持,分类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和获奖方案,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多学习、借鉴其他院校或手绘大师的作品与绘画过程,开阔视野、开拓思维、汲取新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弥补自己的缺陷,锻炼信息查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有条件的高校来说,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竞赛奖励制度,或者通过学院层面、学生会等寻找赞助商获取经济支持;对于相对缺乏条件的高校来说,也可用奖状、证书等鼓励学生,并在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学生作品。此外,领奖方式也可以有所创新,如,根据奖项高低进行奖金划档,通过抽奖、拼手气红包等方式,激发学生参赛的积极性。结语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是衡量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素养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的不断革新和发展,高校教师应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授课方式,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手绘表现技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学校应及时调整环境设计专业培养方案,提高必修课之间的融合度,让设计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能够贯穿学生四年的学习,增强基础课的实用性和教学效果。学生应积极寻找实践机会,增强学习积极性,多参与竞赛,多应用所学技能,把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项目中,提高手绘表现技法能力。

参考文献:

[1]闫泽千.环境设计专业手绘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大观,2020(12):57-58.

[2]孙毅.室内外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20(6):9-12.

环境设计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环境设计(城市环境艺术方向)专业(专业代码:050408)经北京市教委批准于2003年开始招生,属园林学院下设艺术类本科专业。

培养方向

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通过系统的艺术设计教育,培养学生掌握艺术设计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与技能。同时具有较好的审美素养,掌握现代艺术设计语言;具有较强创新设计意识;具备一定的城市规划、建筑装饰、公共艺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从事环境的规划与设计,实际动手能力较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

课程设置

美术史、素描、色彩、透视、材料构成、环境美学、模型制作基础、建筑史、建筑设计初步、效果图手绘技法、城市生态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基础课程和室内环境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公共艺术品设计等专业课程。

实践环节

本专业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3DMAX、AutoCAD、PHOTOSHOP、公共艺术品设计、模型制作等操作性强的课程学习,以及通过材料构成、环境色彩学、室内外环境设计等课程实习,和风景写生、综合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就业方向

在建筑、城市与乡镇规划及相关部门从事景观设计、室内外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及旅游、广告、装饰、出版等相关企业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

学制

四年。

所授学位

成绩合格,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招生情况

一、2015年招生计划及地区

表 1 2015年环境设计(城市环境艺术方向)专业招生计划及地区表

生源地区

招生计划

层次

学制

学费

(元/学年)

备注

文史

理工

北京市

45

10

本科

四年

10000

考生须参加本省美术类统考,且成绩需高于本省本科合格线10分及以上,学校不单独组织专业校考

山西省

5

本科

二、报考条件

1. 符合生源地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报名条件;

2. 考生须参加生源地省市2015年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成绩需高于当地本科合格分数线10分及以上;

3. 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要求无色盲、色弱;

4. 热爱环境设计和美术事业,接受过一定专业基础训练,有一定素描和色彩基础。

三、考试(专业课考试和文化课考试)

1. 专业考试:考生需参加生源地省市2015年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成绩需高于当地本科合格分数线上10分,学校直接采用统考成绩,不再单独组织专业课考试。

2. 文化课考试:考生须参加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并通过生源地省市艺术类本科专业文化课最低控制线。

四、录取规则

录取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1. 从已达到投档要求的考生中择优录取。

2. 在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成绩均达到要求的考生中,按照专业课成绩+投档成绩(含文化课成绩与政策性加分)进行总分排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如总分相同按专业课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3. 我校不预留第二志愿计划,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

4. 考生若有违法、违纪行为,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录取或入学资格。

5. 我校艺术类招生严格按照教育部阳光招生的要求,实行网上录取,计划内招生。学校从未没有委托过任何中介组织或个人组织招生,也没有任何形式的计划外招生。

五、复查

新生入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全面复查。凡与国家教育部招生规定不符或有舞弊行为(如专业复查考试与专业入学考试不符等)者,取消入学资格,退回原单位或原地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其他说明

1. 以上各项若与教育部有关文件不符,按照教育部规定执行;

2. 近三年我校环境设计(城市环境艺术方向)分数统计,见表2。

表2 环境设计(城市环境艺术方向)2012-2014录取分数

省份

年份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科类

艺术文

艺术理

艺术文

艺术理

艺术文

艺术理

北京

总分

814

744

782

761

708

693

最低分

612

647

692

707

625.7

619

平均分

702.87

691.3

720.93

724.1

652.2

654.7

山西

总分

661.6

  649

-

688.7

  最低分

605.4

  579.3

-

675.7

  平均分

627.6

  602.22

-

682.2

注:总分为高考文化课成绩加艺术类统测成绩。

学校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号

乘车路线

1. 积水潭站乘345路公交车到朱辛庄站下车,沿北农路向东走200米即到;

2. 城铁13号线龙泽站下车,转乘442路公交车到校门口下车即到;

3. 地铁5号线立水桥站转乘13号线龙泽站下车,转乘442路公交车到校门口下车即到;

4. 自驾车走京藏高速,自南到北者,从回龙观北口下高速,沿辅路走约1km至二拨子桥,过桥右转200米即到;自北到南者,从北安河出口下高速,沿辅路走约500米,上二拨子桥,下桥向东100米即到。

邮 编:102206

咨询电话:010-80799334

环境设计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专业课程;设计管理理念

美国环境艺术理论家理查德•P•多伯曾提到:“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情感。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以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所带来的经济成就已经促使人们对自身健康形式与室内外环境生活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造成环境设计专业设计人才需求进一步扩大。从专业角度来看,环境设计逐步向宽范围、多设计领域进行拓展。

一、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与不足

随着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工作年限的增加,其待遇也有所提高,在2000元至5000元之间所占比例为33.1%;在5000元至8000元之间为27.4%,而在8000元至12000元、12000元至16000元、16000元至25000元以及25000元以上所占比例分别为:15.2%、13.6%、8.4%以及1.2%(表1)。由此可知,该专业毕业生待遇总体较为理想,就业前景较乐观。随着设计工作时间不断延续,毕业生的设计经验得到不断的积累,设计能力、管理能力等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所获得的回报也会进一步上升。环境设计专业在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月份的时候,收入水平呈下降趋势,但2016年1月份开始反弹,相关专业人员收入水平上升幅度较大,从而显示出本专业就业趋势在短暂低迷后,总体就业形势较为喜人(表2)。环境设计专业一方面具备就业优势,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程的衔接性不够。如今,各个高校基本都开设了环境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计划上,主要关注点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集中实践环节等相关课程上。在最终的专业课程方面,主要是以课程自身特点决定课程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很少注重专业课程前后衔接性,缺乏系统及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二是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与专业实习紧密性不足。即使高校努力提升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衔接度,但仍普遍存在学生所学内容与设计单位实践内容不能充分相融的问题,学生进入设计单位需要重新对本专业相关知识进行认知。部分学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等比较陈旧,甚至缺乏设计管理理念,导致学生毕业后需要进入设计单位重新了解并掌握设计知识与技能,并通过较长一段时间获得晋升为设计管理层面领导者的机会。

二、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方向

笔者认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方式、方法,一是应注重专业课程前后衔接性,尤其是注重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高校在设定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意目前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尽最大可能把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有效促成教学方式明确、方法得当、教学内容衔接紧密。以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艺术学院2015级环境设计专业2016至2017学年第1学期教学过程为例(表3),学院在这学期先后开设了环境设计表现、计算机辅助设计-2、计算机辅助设计-3三门基础课程与室内设计-1、景观设计-1两门专业课程。根据课教学计划,学院安排了有针对性的系统教学,先让学生学习手绘技能、设计软件等内容,再依据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对南京某小区一楼住宅进行实际测量,锻炼学生从方案落定——实际测量——方案草图绘制——软件绘制二维与三维场景等环节的能力,并引导其反复推敲再进行修改,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把住宅庭院景观一并作为室内设计-1系统设计环节的一部分,完成本门课程作业。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使教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明确,就是要求学生能进行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一门课程为主线、其余课程为辅线的方式,使学生自身学习思路非常清晰,学习脉络非常明确,有助于实现“学以致用、学以擅用”的目的。二是要促成学生良好的实习意识。一方面,学校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平台;另一方面,教师必须促成学生形成良好的实习意识。通过这样的手段有效提高学生设计水平,进一步提升其设计技能。以上两种解决途径只是满足了学生适应设计领域的需求,但缺少企业对设计人才多角度的需求,也就是设计管理理念认知的人才。

三、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英国知名设计师马歇尔•法尔利于1966年对“设计管理”下了定义,他指出:“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寻找合适设计师,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设计问题”。可以看出,设计管理自设计出发,流经设计过程,归结于设计解决,管理是暗含在其中的方法论思维。现如今,部分高校的设计类专业课程设置或是课程教学中仍缺少设计管理学相关知识与理论,缺少对设计管理人才的培养。

(一)弥补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衔接密度的不足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课程以组块方式呈现,与其他课程组之间的密度不够、衔接性不强,正需要设计管理理念从中架构,以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目前,学院针对出现的问题,已经对原有人才培养计划做了较为科学的修订。

(二)调整任课教师教学思维

传统专业课程教学只是按照教学大纲既定的内容完成教学目标,缺失了模拟设计单位设计团队运作模式,这也是造成学生需要在设计单位进一步实习的原因之一。

(三)彰显学生由设计者转变为设计管理者的需要

按照单一培养目标,艺术设计类高校更多的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设计人才。但这一教学目标对具备了一定创业基础,又有创业需求的学生而言,缺少设计管理知识理论的教育,对其创业成功率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艺术设计类高校应积极引入设计管理理念,加强学生设计管理能力。这样,所培养出的毕业生不仅是优秀的设计人才,也可以成为较为成功的设计管理人才。

四、设计管理理念的运用

(一)设计管理理念的运用方法

对于设计管理理念的运用,首先,可引入合适的课题项目。现今,设计越来越成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与各学科、各部门相互协作的行为,如设计需要市场情报部门的支持,设计必须符合市场规律及相应的设计准则,设计工作有一定的方法与程序等。因此,要结合课程性质引入合适的课题项目,实现调研分析——项目探讨——拟定设计计划——项目协调——方案设计——设计深入——项目汇报全过程。其次,组建合理的设计团队。根据课程的课题项目性质与特点,以教学班为单位,学生可以自行组队。但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调研能力强、项目分析能力强、设计手绘或软件操作能力强、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强等条件,能够共同组成设计团队完成课题项目。最终,每个人依据自身能力,获得课程的最终成绩。再次,形成有效的设计管理模式。根据课题项目所组成的设计团队,由成员共同推选一名学生作为设计管理者,负责团队的组织协调工作,尽量发挥每位学生自身特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沟通、协商,提取合理的设计因素以完善课题项目内容。最后,实现具有实践性的设计成果。在课题设计团队中,每位学生依据自身所承担的设计任务,形成设计调研报告、项目分析报告、设计过程与效果图集,以及课题项目汇报PPT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特长,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方法。

(二)设计管理理念运用的意义

设计管理理念运用的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有效促进课程内容前后衔接;二是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实习的紧密衔接,提高实践能力;三是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设计管理理念的意义与作用。结语总之,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不能仅以课程性质和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也不能以课程组方式进行教学,应合理运用设计管理理念,完善课程组衔接方法,为进一步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水平及管理能力进行有意义的尝试。大胆尝试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可否认的是,这类型的课程教学方式只适合高年级的学生,如大三与大四学生,一方面,这些学生已经接受过相关基础课程教学;另一方面,学习进入了相对专业的阶段,具备一定的专业课程设计能力,而且课程数量不多,有较多的时间实习。

参考文献:

[1]成乔明.设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刘国余.设计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