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孝文化的起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第一,在人才培养方案上,通过实行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等培养模式,将校企融合的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人才培养的方案中。我校以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切入点,构建“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育人方式上,把课堂搬到车间,围绕典型产品做训练,结合生产编教材,积极运行“2+1模式”等;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实训中采用企业的看板管理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熟悉企业实际生产管理流程;将实习产品的检验改为企业的评定标准,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建立企业化管理运行机制,注重培养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意识等。通过多层次的产教结合,实现与企业的融合,我校工商管理学院与咸阳益利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用友—益利德”订单班。订单班的同学经过一个月的企业课程培训并考核合格后,进入益利德软件公司正式开始顶岗实习;电气学院与日本欧姆龙公司联合举办订单班,邀请日方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讲课,介绍日本企业的管理知识和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订单班学生毕业后直接到欧姆龙公司上班。第二,在课程开发上,按照能胜任所从事职业必备的能力结构及其形成特点来开发课程,应用企业工作模式,通过工作项目和任务来展开教学,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突破了传统偏重知识讲授模式,体现职业导向的特点。如在课程设置上,针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需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社会心理学”等选修课;毕业设计的图纸为企业的真实产品;邀请企业各类士人开设相关讲座,进行就业和创业的辅导,我校“企业家讲坛”邀请了各商界名人来我校作了“当代大学生的信念与追求——从‘学生娃’到‘职业人’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大学生学习与职业规划”“树立梦想、起航”等讲座,效果甚好。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实行课堂教学熏陶。如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把优秀品牌企业的企业精神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企业精神专题教育。如企业管理中介绍长虹“以产业报国”“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在会计中介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的先进模范等。
全面融合,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校文化的各个方面
第一,渗透到精神文化方面。在学校精神文化培育、提炼和形成过程中,可以借鉴和吸纳优秀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诚信观念、竞争意识,把这些精华渗透到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去,从而使学校精神与企业精神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如我校结合工科特点形成校训“明德、笃学、精艺、强身”;在信封、文稿纸、提袋、校服、画册、校内刊物、校园网、学校产品、交通与实训工具上等都印上学院校徽,体现工业职业院校特色。第二,渗透到物质文化方面。一是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与生产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并大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我校在校内建立了铸造和机械加工两个生产实训车间,实训车间实施企业“6S”管理模式(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融教室、实训、实验、技术服务为一体,使学生有更多机会置身于职业环境中,从而加深对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技能要求的理解,提高职业素质和创造能力。二是注重校园职业人文氛围的营造,校园内设置企业宣传栏,集中宣传对学校有贡献的名人、优秀校友、优秀合作企业家,同时,及时企业的用人需求和行业动态,让学生视线所及无不带有“职业”。我校在教学楼走廊、橱窗中展示创业成功的校友偶像、在各行各业表现优秀的校友事迹;介绍优秀企业生产情况、经营理念和宗旨等。第三,渗透到各项活动中。在校园活动中,定期选派相关人员、专业教师到优秀企业学习感受企业文化,鼓励他们积极主动走出去。我校利用暑假选派青年教师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企业顶岗锻炼,既学习企业先进技术又感受企业文化,一举两得;大三学生最后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融入企业文化;另外,诚心诚意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到学校进行座谈交流,促进学校活动文化与企业活动文化的有效融通,承办各种技能大赛,以此为契机全面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
1.文化冲突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交往过程的最大障碍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就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交往过程中两个迥然相异的群体组织文化体系,存在“异质性”冲突的风险。首先,校企文化中的知识理性与市场理性的冲突。高职校园文化始终是建构在知识理性基础上以专业技能化人才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文化,具有公益性,价值取向为履行社会责任。企业文化代表的是以追求利润和效益为核心信念的市场文化,具有市场逐利性,价值取向是经济利益而非社会责任。这两者理性的碰撞是一种基础性的隐性冲突。其次,校企文化中行为表现的冲突。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充分继承了一般高校的传统行为特性:宁静、自由和耐心,讲求的是专业技能的“慢性”积累,是“慢工出细活”的“慢性”行为表现。
企业文化秉承的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规训,追求的是“时间就是金钱”的“多快好省”,在其行为表现上呈现的必然是“来去匆匆”的“匆忙”文化。这两者在行为表现上的冲突是当前校企文化较为集中的显性冲突。第三,校企文化中制度和契约层面的冲突。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交往主要是基于“培养人才”和“需求人才”的一致性利益需求而进行洽商、签订协议、开展合作,当然也有别的一些如产学结合的利益需求,但归根结底是为共识利益而联合交往的。正是由于双方动机的谋利性,因而容易将对方作为谋利“工具”。而在这种利益动机的驱使下,校企双方关注的重心始终在于是否能满足利益诉求和契约规定的显性指标的达成,这实质就如同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一种利益的交换关系”。因而在校企文化的冲突中有一部分会表现为利益交换异化后的契约和制度层面上的冲突。
3.文化融合是消解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交往中文化冲突的重要途径
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交往深化的过程中,校企文化既相互比较、冲突和较劲,同时更是相互了解、相知和认同,而且两者相互的认同将更为重要。事实上,校企合作交往存在的文化冲突过程恰恰也在为二者的融合提供机会和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双方按照自身文化的价值观念对他方文化作出审视和评价,从而找到两者融合的契合点即融合的必要性、必然性和一致性。首先,校企文化的互补和融合不仅是国家高职教育政策的必要使然,更是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探索的客观要求。《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努力实现校企“文化互补”。同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高职校企合作的政策导向则代表了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当前高职院校谋求科学发展的重点内容和必要工作。其次,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交往的主要内容仍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供”与企业需求人才的“求”的“无缝对接”。
从文化交往的层面看,这“供”与“求”的对接就是校企双方如何通过文化交往的方式,把“学校人”逐步培养成满足市场需求的“企业人”的过程。而这一必然性转向实质上就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交往的必然使命,更是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最大必然性要求。最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还具有许多相通的一致性,例如,两者的文化都代表着各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都同属“为人”的文化:一方面都包含“人本管理”理念,在物质、精神和制度建设层面均“以人为本”,对人的行为同起着导向、激励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都围绕“人才”来进行文化的构筑,在形成中相互注重吸收融合对方的文化特质,并最终以实现人的发展作为两者共同的追求目标。这就为校企文化的互补和融合奠定了共同的基础。
二、以“文化融合”的思辨观点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抉择问题的探究
结合上文所述,如果我们用校企合作交往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的逻辑关系观点审视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及其校企文化合作交往的事象,就可以逐步厘清和抽象出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校企文化融合的不同结果状态,同时,也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企业文化的抉择作出一个相应的价值判断而得到在不同抉择时应持有的一般观点和态度:
1.如果校企合作交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的是有限度的交流,并用“隔离状态”来描述校企文化的交流状态,那么,校园文化建设的结果状态则是“A+B=A+B”的隔离状态。面对隔离状态,我们该如何抉择呢?
无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是A或B,这种“A+B=A+B”的“隔离状态”表示的是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校企文化在合作交往过程中都是在有限的范围内交流,而且经过交流后,仍然保持着各自文化的相对独立或隔离性,双方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属性并没有发生变化。当然这种有限度的交流是校企文化合作交流主体所共同主动做出的一种合作态度,在此基础上,双方各自保持应有的警惕,小心行事,从而导致“A+B=0”失败状态的出现,最终这种状态会在校企双方间产生不信任的文化隔离负效应。这时,如没有实质利益和合作协议的牵系,校企文化双方的合作交往便会赫然中止、甚至终止,那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融合企业文化的过程也就无以为继,只能走向失败。从此可知,这种隔离状态,既不能长期有效推动校企文化双方的深化合作交往,也不能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优秀成果的吸纳和融合,甚至还需承担两者文化合作交往失败的风险成本。
因而如需改变这种最终走向失败的隔离状态,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企业文化的抉择,一方面必须改变自身及企业方有限度的合作态度,另一方面如企业方难以改变有限度的合作态度时,就需另觅新的企业合作方,寻求更为开放和敢于合作的企业文化代表者。此外,这种隔离状态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对于因短期利益而结合在一起的松散的校企合作双方,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这种隔离毕竟既能保障校企文化有限度的交流,也能相对保持校企文化的自主,并减少校企文化发生公开冲突的机会,因而也就不会产生校企文化双方交往对立紧张的状态。而此时的高职院校则应保持适而可止的态度,择其所需而进行有限度的文化交往,同时科学控制其抉择的风险成本。
2.假设校企合作交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常态发展,并用“同化状态”来描述校企文化的发展状态,那么,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格局则会呈现“A+B=A”的同化状态。面对同化状态,我们该如何抉择呢?
这种“A+B=A”的同化状态,强调的是作为强势文化的A对作为弱势文化的B的成功瓦解和同化。同时,在A和B的合作交往过程中,由于A本身具有先天的主动融合意识、传统深厚的文化背景及先进的时代优势,经过两者文化的常态发展及期间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作为弱势文化的B只能被逐步同化,并自觉成为A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校企文化合作交往在这种“A+B=A”的同化动态过程中,应作出两个假设的考量:一是假设校园文化是强势一方,结果就是校园文化同化企业文化;二是假设企业文化是强势一方,结果就是企业文化同化校园文化。在这两个假设的考量面前,由于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大多是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的主动吸收和融合,并且校园文化往往具有本地系统文化的自发优势及融合张力,从而在校企合作交往的常态发展中,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的潜融合会显得更为强势及能逐渐取得主导地位,进而校园文化较多能成功同化企业文化。
同时,因为企业文化本身在校企合作交往上多半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同化优势不足,而且校园文化自身具备较强的封闭循环能力及保卫意识,不易撕裂,因而企业文化就算主动去同化,也未必能成功,这样的成功机率较少,最后仍是校园文化成功同化企业文化。这种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的成功同化状态会借鉴和吸收企业文化的优秀要素,也会取得较强的稳定性,但弊端是很难对校园文化的传统价值取向予以根本性的突破,传统的价值功能也很难予以实质的改变。对于不愿放弃主导地位的校园文化建设者或校企合作交往的起步者来看,其抉择的要旨即应是在保持校园文化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主动吸纳现代企业文化的优秀要素,大胆纳入己用,发挥自身文化的强势力量,逐步将其发展为同化状态。
另外,此命题第二方面的假设考量虽然发生可能性较少,但仍然有成功存在的机会。如果企业文化一方有非常强大的合作交往动机,并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及文化优势,主动寻求校企文化融合,并顺利谋求到合作交往的机会,则会发挥利益优势及用法律协议交往方式,强势交往及逐渐化被动为主动,取得主导地位,从而将校园文化融合到自身的企业文化内。如企业文化成功同化校园文化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展现更多的则是企业文化的特性。
3.假设校企合作交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平等发展,并用“整合状态”来描述校企文化的发展状态,那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结果会是“A+B=C”的整合状态。面对整合状态,我们该如何抉择呢?
这种整合状态表示为“A+B=C”,是指融合的平等主体A和B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弱点,但都能坚持“以和为贵”与“和而不同”的原则,相互平等地交流着各自的文化和经验,以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发展而形成新的文化状态C。这种状态的发展过程是自由、民主和循序渐进或摇摆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或A方或B方,在此过程中,都具有同等的主体权利和话语权,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层面都有平等和自由的行为权。如校园文化一方和企业文化一方在合作交往中遇到“异质性”的文化冲突,双方则需遵循自由民主平等的博弈原则,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权利,在经过一番合法的博弈和争辩后,会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和取舍态度,而取得共识的价值判断会得到优先的发展。
同时,校企文化双方在此过程应检讨各自原有文化的优势,在比较中相互学习,在学习中相互促进,而且还需在良性互动关系中建立包容的文化心态和寻求“扬弃”的创新精神,于是校企文化双方就会随着合作交往方式的深化而不断被注入新内容,以使双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走向他们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构想而形成一个不同于原来的两个文化群体系统的第三种文化体。这个有着新的价值共同取向的第三种文化体就像一个五味杂陈的“泡菜缸”,从中既可看到企业文化的优秀要素但又不同于原有的企业文化系统,既可看到校园文化的传统价值但又超越于原有的校园文化系统;既能保持着校企文化适度的各自文化“张力”,又能整合为可能性的校企文化一体的“大同”状态,总而言之就是一个经校企文化彻底融合后的新标准的职业文化群体系统。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就业;对接
高职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其根本就是为企业输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建设融合企业文化、富有职业特色的“高职型”校园文化。但是,什么样的高职校园文化才是学校需要、企业需要、师生需要的文化?能否培养出让社会放心、企业满意的学生?这些问题说到底就是高职毕业生与企业是否能够“接轨”的问题。要想顺利实现“接轨”,最重要的一点是高职生在学习期间就要了解企业生产模式、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企业文化,这就必然要求将企业文化引进高职校园,与高职校园文化实现有机融合。
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随着院校的不断扩招,每年毕业的学生都呈现增长的态势,由此就业渠道在逐年变窄,形势严峻;而作为用人单位、企业的一方,却越来越注重人才的主体能力素质――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高职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出具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适应整个社会特别是企业的需求。然而,对于企业来讲,它不仅仅只看重员工的专业水平,还十分重视员工的规范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但现实状况是许多毕业生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很难快速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最终被企业解雇或自动离职。这些毕业生并不是缺乏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他们更多的是缺乏适应性和职业素养,使他们在新的环境中不能马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和能力。在此,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述校企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一)从高职毕业生就业方面来看
从目前统计的数字来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令人鼓舞,与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基本接近,但高就业率的背后却存在着就业质量不高和频繁跳槽等问题。MyCOS研究院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2012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高于本科毕业生,有42%的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MyCOS研究院还对2009届大学毕业生在毕业3年内为不同雇主工作过的次数做了统计,均值为2.3,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均值为2.6,比本科毕业生多出了0.6。高职毕业生频繁的跳槽,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他们对企业、企业文化的不适应。蓝皮书进一步指出,工作过的雇主数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调查显示高职高专生毕业3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仅为21%,而雇主数为4个及以上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达到了20%。对2009届高职毕业生追踪调查的结果还显示,在3年内有接近60%的人接受过雇主提供的培训,培训大都是岗位技能和知识培训、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培训。这些数据都从侧面反映了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好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的长效机制,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做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为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方面来看
当前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毕业生?我们做了一次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与素质要求的调查,调查报告显示:53.2%企业认为“职业素质”首当其冲。笔者对上千名出自不同院校的高职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高职毕业生刚进入企业时对企业工作环境、工作规章制度、工作节奏、人际关系等方面不太适应的竟高达50%以上;多数高职毕业生感到企业的管理比学校更严格。初上岗位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所掌握的知识与企业实际情况脱离,工作乏味且责任大,难以适应企业人际关系等。校园文化环境和企业文化环境差别较大,学生难以通过单纯的校园文化了解企业的运作,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也无法体会到企业组织和生产过程。调研还发现,学校及学生对就业的认识与用人单位、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错位现象:在校大学生更注重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领导能力和实践能力,而用人单位更为看重的是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职业操守。因此,高职教育除了要教会学生必要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培养好学生适应企业、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三)从在校高职生学习方面来看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纪律涣散,认为教师的说教、书本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意义。笔者曾做过一项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是:当问及“课堂知识无用论”这句话时,共有426人作答,198人表示赞同,所占比例为46.5%,41人表示不认同,所占比例仅为9.6%。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还在于学生未走进企业,没能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
如果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就渗入企业文化的元素,或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以及企业文化,亲身去体验在企业里的竞争压力与作为一名职业人的职责所在,学生就能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企业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吃苦精神、实干精神。当高职生体会到作为一个职业人生存的不易,奋斗的艰难时,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改变对知识的看法和转变对生活与学习的态度。
(四)从高职院校发展方面来看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不同,其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民间资本和学生学费,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一些中职院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后其校园文化仍沿袭着传统高等教育文化的模式,缺乏高职教育特色,如与企业联系不紧、与企业文化脱节等现象。虽然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仅是技能训练上的对接,而不是思想上的认同、文化上的融合,致使高职院校的发展之路变得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就是根本出路,是学校长久发展的根本保证。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能够使高校吸收不同行业、企业的优秀文化,以此来构建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培育出特有的校企文化氛围,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提升他们的道德人格,培养出社会放心、企业满意的人才,从而学校也能获得社会、企业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也会获得地方财政、社会、企业的大力支持,从而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快速发展的正确道路。
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途径
(一)营造校企文化和谐发展的大环境
校企文化的对接并不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简单的相加,高职院校应将企业文化中的创新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等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内化于校园文化之中,不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发挥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努力培养市场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要主动融入行业因素、职业特点和企业特色,尽量给学生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例如,进校时大门口屏幕滚动播放的宣传片,教学楼的文化长廊,甚至校园里道路的路牌、花草树木也都可以设计成校训、校徽、企业标识等文字或图案。当学生置身于融合了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自然而然就会受到职业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逐步提高职业素养。这样不仅能很好体现出“职”的特色,还能彰显企业文化色彩。
校企文化建设除了要注重校园实体化建设外,还需融入到校园生活各环节中去。如各个专业依据不同企业的需求和要求,建设各自的专业文化,把企业所崇尚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质效意识、服务理念及敬业、创业精神渗透到校风、教风、学风中去。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都要体现相应职业的特点,在各专业的教育教学环节中融入各行业、企业对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并在学生学习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同时,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将价值标准同企业的职业道德教育相联系,使之对企业文化产生认同感。
(二)以企业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规范师生文明建设
在高职院校和企业中,规章制度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到学校校风和企业工作氛围的建设。因此,应该将企业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引入到校园中以规范师生日常文明建设,使之举手投足间都能透露出企业文化的内涵。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专业技能的培训,还是职业道德的陶冶,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教育,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安排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增强企业实践经历,使教师在企业工作环境中切身感受企业文化的特色,在教学教育时才能更好地把企业精神体现出来。而对于学生来讲,要引入全新的班级管理方式,即在班级管理中融入企业管理理念,注重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就接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并按照企业的架构组建班集体,引入优秀企业文化进班级,使不同专业的班风、班训和班貌等都能体现出鲜明的企业文化特点,渗透着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管理理念和行为准则。以企业“准员工”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就能让学生在校内体验企业的管理,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不断提升他们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使他们“零距离”适应企业的需求。
(三)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建设课程文化
按高职的办学定位,今天的在校学生,明天就是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因此学校教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承,而是要培育出适应明天产业大军所需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课程文化建设要以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以毕业生零距离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文化建设方面要做好“三对接”任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使课程文化更能体现企业文化的特色。通过企业文化进课堂,强化学生的企业文化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深受企业欢迎的人才。教师在专业文化教育中要突出企业文化、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要融入企业文化,让学生到企业中去体会企业文化,以具有一定的企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为引导,通过校企文化的互动融合使高职学生在学习基本工作技能的同时适当融入企业角色,平稳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过渡。
校方在设计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时也应邀请企业方共同来制定,充分体现出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岗位要求,为企业培养出急需的人才;学校与企业要保持紧密的联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多利用企业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技术去拓展学生的实训部分,突出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转变课堂教学模式,采取项目教学、仿真训练、工厂教学等多种创新模式加强课程文化的建设。此外,高职院校在组织教学活动的同时还应积极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等,从而拓宽课程设计的实践性和前瞻性。
(四)以文化活动为平台促进校企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高职校园的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的组织,其最终目的在于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应更多地体现职业技能、职业心理、职业道德等职业文化,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文化的良好互动。我们应积极主动采用“请进来”的方法去邀请企业管理人员、企业家到学校举办高水平讲座;支持企业承办校园科技节等文化活动,每个文化活动都以本学院本专业的知识技能为依托,将市场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等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效地融入到专业技能比赛中去;为各类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开辟绿色通道,如展示企业文化产品,办好校园开放周、校企合作洽谈会等活动。
敞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大门让师生“走出去”,把校园文化活动办到企业去,在企业举办职业规划、团队训练、素质拓展、创业教育、技能竞赛等凸显职业特点的文化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感受企业氛围,学会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企业的优秀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此外,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增加社会经验,通过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结 语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符合当今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是高职院校打造自身品牌、形成特色的必由之路。围绕校园环境建设、师生文明建设、课程文化建设、校企文化活动等方面来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优质对接,这将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得到良好的企业文化熏陶,培育出具有企业特性的“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使培养的学生在专业技术上、行为模式上和价值观念上更加符合企业的用人模式。
参考文献:
[1] 吴高岭,余敏.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多元融合的意
义及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3,(5):171-174.
[2] 罗先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路径
[J].扬州大学学报,2013,(2):70-73.
[3] 任焕茹,刘小宝.关于高职院校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探索
与实践[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3):
80-83.
[4] 陈周付,赵艳.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高职生
就业的内在要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2,(5):219-222.
关键词: 气象文化 校园文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文化不是简单的“气象+文化”,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指的是气象这个行业、部门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及其相应的制度、体制和根本方法,以及外在的精神风貌和行为样态等总和。气象文化形成的过程归根结底也就是气象人才培养的过程。而气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高校教育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因此气象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共建也就成为气象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高层平台。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大学在气象文化形成过程中不仅树立了知识权威,成为科技进步的“孵化器”,而且以深厚且影响深远的校园文化传统对气象人才进行精神熏染,依照《中国气象文化建设纲要》提出的气象文化建设的目标,以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及基础设施服务于气象事业,建设“一流的装备、一流的技术”,恪守教育的本职,为气象事业培养“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台站”,以深厚的校园文化凝练崇高的气象人精神,树立美好的气象人形象,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将校园建设成具有鲜明特点的气象文化载体,满足广大气象工作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大学由社会边缘的“象牙塔”变成气象事业进步的“加速器”。由于气象事业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气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共建随之成为气象文化研究领域中的新课题。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这个大气为优势学科的学校为具体个案进行分析,进一步考察气象文化与校园文化共建过程中带来的社会效益和营造的文化氛围,发掘气象文化建设所需的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对气象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由于气象文化可以概括为气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积极成果的总和,包括气象物质文化,也就是气象生产力;气象精神文化,也就是气象发展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形态;气象行为文化,也就是气象从业人员的行为方式、样态和习惯。校园文化指学校的整体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与管理制度、全校师生的共识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浓烈持久的精神氛围,包括舆论风气、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等,也包括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现代传播媒介)对社会文化的间接影响。因此校园文化对气象文化的促进作用也体现在物质、精神和行为等方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校园文化在物质、精神、行为三个方面对气象文化的发展构成影响,两者在共建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进而促进气象事业与高等教育事业带来的技术进步、文化发展。
1.从物质层面上看,校园文化是气象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气象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
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近年来的发展方向来看,我校作为中国气象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科建设尤其是特色学科大气科学专业优势彰显,其他学科依托于大气科学得到调整和优化,学科方向凝练初见成效,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连年翻番,2008年科研经费已超过亿元。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主动服务于气象事业,对接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积极承担行业专项和科技支撑项目,产生出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主动融入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启动教材及气象台等实验台站建设,条件平台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气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宣传工具;主动加强和中国气象局及各省局的交流和合作,了解需求,提供支撑,成功承办了“华风杯”第二届全国气象行业运动会等多项全国气象系统重大活动。
在校园文化形成过程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继续实行“学科特区”政策,适当扩大“学科特区”范围,合理调整学科专业布局,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重点突破,立足优势学科,瞄准专业发展前沿,“优先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大气学科,打造国际一流学术品牌;重点推进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和环境学科,打造国内一流学术品牌;大力培育经管和人文学科,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学术品牌”,这种做法是符合高等教育普遍规律的先进办学理念。塑造了校园文化鲜明的特色:保持我校气象领域学科综合的优势,形成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形成了气象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2.从精神层面上看,气象文化与校园文化彼此影响,不仅形成了校园独特的氛围,也成为气象工作发展的有利条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不仅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以大气学科作为优先重点发展对象,在校园文化的塑造过程中突出气象特色,开设大气科学导论等相关必修课程,帮助各专业学生了解气象,掌握气象知识,做好走向气象工作的前期准备,并从理论上和精神上都将自己看作一名“气象人”,熟悉气象文化的内涵,并结合社会现实和自身情况认识气象文化的社会意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大气学科的影响辐射到其他各学科,积极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教育活动,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提出了气象文化史、气象文学史的研究,这不仅是对气象发展史的另一角度的梳理,而且是一部人类与自然斗争的文明史的抒写。通过对气象文化发展史的简要梳理,发掘出潜藏其中的内在理路,即我国的气象文化发展史是一个不断地从封闭走向开放、单一走向大众的过程,气象文化的发展循着不断走向全球化和大众化的规律。这为气象文化建设提供了珍贵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和精神,成为气象文化建设的历史资源和现实基础,帮助气象文化打破地域和气象利益格局,注重气象器物文化、气象制度文化,以及气象精神文化的协调发展,不断地走向大众、服务大众。
3.从行为层面上看,气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管理方式与培养对象保持一致才能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管理上注重发挥专业资源与人才优势,强化气象意识,认真落实“主动融入、主动接轨、主动服务,全面服务中国气象事业”精神,坚持“开放发展、联合发展”的发展方针,以开放谋发展,以服务求支持,具体说来,就是主动服务中国气象事业,主动瞄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创优,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
现代气象事业的主体是气象文化人,他们是充分凝聚着气象文化力量,并能充分释放气象文化能量的气象人;是被气象文化所“教化”、“同化”,更能体现和适应“信息革命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条件要求的新型气象人。这种人才往往是高校培养出来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建立一支教学、科研、开发、服务协调发展的师资队伍;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厚基础,重实践”的本科教育传统,以传播的理念、艺术的视野、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坚持稳步充实发展,以质量、管理、特色为主线,改革创新,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学科实力和办学水平,并以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服务社会,鼓励学生开展自发的气象宣传和普及工作。
综上所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先物质上积极承担行业专项和科技支撑项目,主动融入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启动教材及气象台等实验台站建设,基础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其次在注重发挥专业资源与人才优势的同时,强化气象意识,主动服务中国气象事业,主动瞄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创优;再次坚持“厚基础,重实践”的教育传统,以传播的理念、艺术的视野、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立足优势学科,瞄准专业发展前沿,“优先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大气学科,打造国际一流学术品牌,将大气科学特色辐射到全校工科、人文社会科学,打造工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气象特色,坚持稳步充实发展,以质量、管理、特色为主线,树立科学、高效的管理理念,改革创新,提升专业教育质量、学科实力和办学水平,建设并完善包括气象宣传、报刊、影视、网络、图书出版和气象科普在内的气象文化载体,并以气象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服务社会”。这种举措既有助于强化气象文化的专业性、准确性、科学性、严谨性、服务性、时效性和实效性,又展示出气象文化的生动性、丰富的想象性、历史性和强烈的时代性,加速了气象文化发展的步伐,表明校园文化与气象文化之间密切的关系,更好地促进气象文化和气象事业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元红.浅淡对气象文化的研究[J].四川气象,2004,4,(63).
一、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实现“零距离就业”。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主要进入企业一线岗位,校企文化的有效融合能够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及企业文化,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亲身感受优秀企业文化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到企业的竞争压力和职业责任感。高职毕业生在进入企业以后往往会出现频繁地跳槽的现象。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单就技能和知识而言,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适应企业的需要,但对于企业的管理规章以及相对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则显得较为无助,在新的环境中难以融入其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大量融入企业文化,让学生在校园中处处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自觉按照企业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能够尽快适应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和校企无缝对接。
(二)高职院校强化校企文化融合有利于提升企业与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校企双赢。企业通过校企文化融合,将本企业中核心的精神,企业制度与管理观念传输给高职院校,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安排相关专业课程的讲授、实践;与企业一起构建校企文化交流平台;再将拥有良好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的“准员工”输送给企业,实现企业与高职院校文化双赢。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使高职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也有利于高职学院培养出满足企业工作需要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
(三)有利于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难题。随着市场经济日益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呈多样化趋势,但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却呈现出不尽同步的趋势。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失控现象(即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和企业某些重要岗位空缺)。一方面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是企业技能应用型人才短缺。实际上,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当前的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模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熟悉操作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大与企业合作的力度,突出实践教学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解决这一难题。
二、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层次较为低浅。很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并未将文化融合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只是将其视为“第二课堂”内容的有益补充,排除在了教学实践环节外。有的高职院校单纯地认为文化融合就是文化互动,校企联合举办文体活动,邀请行业专家老总来校作讲座,互动交流一下,就算是引行业企业文化入校了;有的认为融合就是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在校园塑名人雕像,摆几件器械作点缀,在教学实训场所弄点机器设备、贴张企业标语、竖块警示牌就好了;还有的高职院校对于与之融合的企业文化并没有进行相应的研究,简单的为了融合而融合。
(二)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内容与形式过于单一,重硬件轻软件。很多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还停留在单一的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实验室等硬件设施,这些合作易操作且见效快,但与之相比,文化融合则因内容虚幻而显得无从下手,合作无论力度、广度还是深度都远远不及前者。校企双方由于对两种文化到底该如何融合、人才培养环节中具体要融合到哪一步、各自作用应如何发挥等未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和科学系统规划。因此在具体实施中,尽管校企双方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实践,但收效一般。
(三)高职院校在选择校企文化融合的企业上存在一定偏差。企业文化具有独特性、系统性、创新性、传承性等诸多特征,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沉淀过程。应该说,目前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真正称得上有企业文化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企业创办时间不长,企业规模不大,再加上认知存在问题,自身就面临着一个如何培育文化的过程。他们当中有的尽管已经建立了企业文化,但其所谓的企业文化并不成熟,更多的是出于对行业文化的认识,缺乏自身独特性,文化输出与传播的价值有限,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选择与什么样的企业开展合作需要精到、审慎。
(四)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存在偏差。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不同程度地存在理论性过强、职业性不足,部分教材内容老化,与企业岗位实践的内容与要求脱节等问题,尤其是缺乏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和以产品生产为主线的流程式课程体系的开发。此外,由于专业教师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经验,不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取舍不合理,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内容与企业岗位所需知识存在较大差距,即使经过对口企业的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环节,学生仍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企业岗位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这明显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也相当不利。
三、高职院校加强校企文化融合的主要策略
(一)更新办学理念,丰富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内涵。随着社会的转型与文化的变迁,高职院校应基于校企文化融合更新其办学理念、丰富和拓展培养目标的内涵,切实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提高其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其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企业与社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