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班级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 跑操是体育锻炼,是精神运动,是文化活动,也是团队展示。课间跑操是提高全体同学身体素质的重要活动,有助于展示学校良好的办学形象,是学校强化信心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跑操 中学生 教育
一、在跑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锻炼
(一)跑操是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时下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学生很容易得感冒。跑操在预防流感这一方面就显得很有意义。跑操不仅增强学生的了体质,改善身体内环境,而且有力的保证了学生在校学习的稳定性。
(二)加强学生纪律观念
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沿着规定的路线到达指定的位置站好队。如果有同学不按时就可能影响班级的站队质量,拖延班级的时间,甚至会给学校的跑操带来很大的麻烦。
(三)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跑操可以转移注意力,你的烦恼会得到削减。跑操适合那些正处在学习紧张、烦心的同学,如果此时跑操,这些同学的压力一定会得到释放。
(四)跑操是精神运动,能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作为班级一员,每个学生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领队学生在前面控制跑步的速度,班长指挥队伍,喊好口号,提醒和纠正跑姿,每个学生要明确自己在跑操中的重要性,培养集体荣誉感。自信是理想之帆,自信是成功之船。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一圈又一圈的跑动,让我们变得更强大,让我们更加肯定自己,让我们信心倍增。
(五)跑操是文化活动,也是团队展示。
跑操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来说,表现了一个班级的精神状态,可以从几个角度评价,如:跑操的整齐度、口号是否洪亮、学生的外在精神是否饱满,等。跑操口号的响亮和一致性可以体现班集体精神面貌和集体意志,在跑操的过程中,可以受到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教育。更是班级团队的一种展示。在跑操中受到教师的肯定,整个班级都会受到鼓舞,对每一个同学都是振奋。所以学生每天都重视跑操,能增强体质,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跑操要求严格,可以提高学生的精、气、神
(一)集合速度快,队伍整齐,安静,无说话打闹现象。
(二)统一校服,体育委员口令清晰,指挥认真,准确,声音洪亮。
(三)跑操时要前后排间距离紧凑,不松散,排面整齐,秩序稳定;口号洪亮整齐有士气,精神振奋,能激励斗志;双手握拳,提到腰际,前后摆臂,动作规范,步伐一致。
三、跑操练习过程的意义
(一)思想教育
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上进心。组织学生观摩学习优秀的跑操视频,讨论不足,动员学生试一试我们能不能跑出高水平,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了出来,再次跑操的时候效果明显改善。
2.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领队、排头、体育委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其他同学听从指挥,让每个学生理解自己在跑操中的重要性,加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
3.加强学生的纪律观念。让学生养成按时站队的好习惯,对不能按时到达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批评教育,使其养成守时守纪的好习惯,告诉学生在跑操中做到严肃认真,不能交头接耳。
(二)技术训练: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1.进行基本动作训练。抽出时间进行跑步姿势、手型、节奏感、速度控制等方面的练习,对于卡不上步点的学生多加指教,指定帮教学生,要求学生降低速度、减小步幅、适应节奏。
2.掌握跑步过程中的空间距离。教育学生要保持队列整齐,整体移动,要求学生排与排之间保持20cm的距离,左右学生保持一拳的距离,每次跑操完要及时作总结,鼓励为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保持排面整齐,节奏步伐一致。要求学生跑步时用眼角的余光标齐排面,跑操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保持排面整齐,每排设一名排长负责及时提醒跑得过快或过慢的同学。
4.转弯过程中的队列控制。要求学生转弯过程中向最内侧学生看齐,外圈学生稍微增大步幅,保证转弯过程中的排面整齐。
5.关于口号。要求统一喊口号,口号内容各班自定,声音洪亮,告诉学生喊口号是释放压力、宣泄情绪的好方法,可以提高兴奋性、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鼓励学生大声喊出来。
跑操训练思想教育方面的作用更大,学生跑操的态度端正了,效果自然会好,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跑操在增强学生体质,减轻学习压力,磨练意志,培养严谨规范的习惯,团结合作的意识等方面的好处,通过这种教育让学生学会在懒散中奋起、风雨中坚强、集体中适应。
定期组织跑操比赛,对跑操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表现突出的班级进行表扬与奖励。
关键词:医学院;班级文化;意义;举措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22-01
医学院是培养与医学有关的专业人才的地方,这些专业人才对人类社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教育,既要注重严谨性,又要注重创新性。班级作为医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促进医学生自我发展的载体。班级环境建设的核心就在于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一个班的班级文化可以体现出这个班同学的共同文化习性和价值追求。
一、医学院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医学院的班级文化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貌。据调查显示,有56.5%的医学生表示他们是因为想当名好医生才读的医学院;22.5%的学生只是听从父母老师的建议;剩下的同学则是其他原因。医学生在理想追求上的相似,使得他们责任感、荣誉感较强,这也是医学院班级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班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校园文化,但是又由于各班级因素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虽然各医学院每年都有非富多彩的评选活动,诸如组织评选“优秀班集体”“优秀小团体”“好班长”等,但是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1)学校重视不够。班级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但是医学院没有认识到班级文化会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在竞争中是不容忽视的软实力,在培养学生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2)老师引导不当。高校教师有知识、有文化,视野开阔,本可以当一个很好的引导者,但由于一个辅导员老师要带几百个学生,再加上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包括科研能力、就业情况等都是考核考评的重要指标,因此很多老师在日常管理教育中忽视了班级文化的培养和建设,而把重心放在重视学生就业、重视科研、自我充电上,没有意识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正确引导学生。
(3)学生认识不足。作为医学院的学生,学业压力相较其他学校要大一些。学生的肩膀上担负着神圣的使命,每天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力不从心,据调查发现有46.8%的同学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23.6%的同学对于班级聚会没有兴趣,甚至有13.4%的同学连辅导员老师的名字都不知道。这种现状除了受医学院本身性质影响以外,高校老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加强医学院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良好的班级环境、文化和氛围对培养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因为,加强医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转变的重要时期,会在与周围人的接触中不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班级文化作为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直接环境,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共同的班级愿景,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以人为本”的班级制度,这些都能够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2)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班级特色文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可以教育学生、规范学生、激励学生,同时有利于整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该工作能顺利开展,学校就可以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这也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形象,从而彰显学校的特色。
三、医学院班级文化建设的举措
要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需要学校的重视和老师的引导,同时也需要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医学院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更应该既重视班级“硬文化”建设,也重视“软文化”的建设。
(1)打造文化形象。对于一个全新的班集体而言,首先要为班集体打造文化形象,让学生们有归宿感。大家集思广益,选一个喜欢的班级名字,是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头炮。紧接着可以开展征集班徽、班歌等活动,在活动中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最后还可以选购一套别致的班服,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服从大多数的决定,形成团体意识。
(2)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班级制度建设,形成特色的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形成后,首先就应该制定出跟这个班集体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班规”,为建设优良的班风、学风打下扎实基础。除了作为日常条例的班规之外,还应该设置奖惩机制和补充条例,从而对学生们起到激励和监督的作用。
(3)组建班委团体。有了班级形象和班规制度之后,我们就应该着手组建一个优秀的班委团体。我们可把试用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提拔起来,作为整个班集体的核心。一个好的班级核心人物,可以影响到班级文化的方方面面。以该学生为核心,再建立一个同学们信任、辅导员认可的班委团体,今后能更好地为班集体服务。
(4)设置集体规划。学生们对班级体有了归宿感,对班委干部有了理解和认可以后,怎么样才能做到齐心协力、共同进步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设置一个班集体的规划。有目标才有动力,而一个班集体有了共同的目标,不止有了前进的动力,同时还拥有了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5)强抓精神建设。班级文化建设还要重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四、结束语
辅导员老师要学会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尽自己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辅导员老师要引导学生除了学习医学专业知识以外,也不要忘了陶冶情操,这是一个大学生必备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卢妍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
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是很正常的,可是到了企业工作后,许多学生出现了不适应工作环境问题,他们对企业师傅的依赖性很大,自己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较低,很多苦的、脏的活都不主动伸手,这样的工作态度根本难以胜任,一部分学生需要通过2、3个月才能学会工作程序,动手能力还需提高;而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能完成实习任务,更别提就业了。所以,学生们的吃苦耐劳精神还需培养,否则就会被企业淘汰,与社会脱轨。
二、在班级管理中渗透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高职毕业生不适应企业工作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完成学生到工人这种角色的转变。也就是说,学生在学校学习时的环境和在企业工作中的环境是完全不同,环境的改变让学生很不适应。所以,我们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校园环境和企业环境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找出二者间的差异,然后实现学生角色的转变,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满足企业的需要,真正的胜任工作。我们都了解,学校环境指的是学校的学习风气,学校的学习环境,学生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等;而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的工作作风,企业的工作目标,员工需要遵守的企业制度等。二者间有着明显的差距,学生只有在学校学习中学到企业文化才能了解到企业的需要和要求,才能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就业后的工作状态,才能督促自己成为合格的实习生。渗透企业文化一定要作为必修课来向学生进行灌输,让学生了解到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内涵,了解到企业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精神,这样有利于让学生转变观念,在企业实习中就会摆正位置和端正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从而真正的可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做到从学校学习到企业工作的平稳过渡。
三、在班级管理中融入企业文化的有效办法
1.加强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意识。企业就是一个团体,而团队的力量才是巨大的,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合作意识,有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多组织学生参与团体活动,共同完成任务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意识的重要途径。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后就有了自己的责任,有没有责任感也是检验一名员工是否称职的标准,因此提高学生的责任感非常重要。所以,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认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从而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劳动纪律,按操作要求进行工作,做一名有责任心的工作者。
(3)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现阶段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做什么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个性化性格是要及时进行纠正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工作、帮助他人、无私奉献是高尚的,每一名员工都必须具有这种精神的,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4)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企业要发展,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而学生就是企业的新生力量,他们肩负着企业兴衰成败的重任。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就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专研精神,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活力,让企业更具竞争力。
2.引进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和班级管理上存在差异,所以,我们把企业文化内容适当的融入办理管理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企业文化的内容,这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有极大地好处。例如:根据企业的管理机构进行班级管理机构设置,班长职务转变为总经理职务,然后在班级中分设人事处、宣传处、业务处和后勤处,班长组织各处室开展文体活动,执行企业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这样学生们都投入到企业的角色中,对他们适应企业环境有极大地帮助。
3.营造企业环境
营造企业环境是提高学生企业适应能力的有效办法。班级环境与企业环境完全不同,这样我们就按按企业环境的特点来对班级环境进行一些简单的布置,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氛围。例如:在班级墙面张贴:“没有品质,就没有企业的明天。”和“有品质才有市场,有改善才有进步。”等企业口号;在学生的布告栏和校内专栏张贴企业发展的图片及文章;在教室摆放一些生产工具、使用设备等。通过改变班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企业环境有了一定的认知,便于学生更好的适应工作后的企业环境。
四、结语
关键词: 中学仪式教育 局限性 超越
我国教育改革推行了多年,学校、家庭、社会早已达成共识:既要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要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他们的成长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个体发展的需要。可利用他们的可塑性,借助各种形式和手段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而在这一过程中,仪式教育很必要。
一、“仪式”和仪式教育
“仪式”,在古汉语中有两种重要解释:一种指典礼的秩序形式,这种典礼主要不是针对个人,而是由国家或某种组织承办的,带有公众性,且具有庄重隆重的特点。另一种取自朱熹集传:“仪、式、刑,皆法也。”现代汉语多与第一种解释相同。
当仪式与教育结合,就形成了仪式教育。在笔者看来,它主要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仪式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近年来,很多学校掀起仪式教育的热潮,引发了学者们对它的关注和研究。如河北冀州中学举办首届感恩仪式、华师大附中某班举办成人礼仪式等。其实仪式教育并不只是今天才有,纵观历史,中国古代学堂就有“入冸礼”、“开笔礼”,“成人礼”包括“冠礼”和“笄礼”。在西方,宗教仪式是西方国家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现代教育研究》,2010年第01期,李林洪,杨兰)。今天学校仪式教育从规模上可分为以学校为单位的如升旗仪式、以年级为单位的如“成人礼”仪式、以班级为单位的如“上下课仪式”。从目的上可分为仪式化活动、礼仪、典礼和庆典。如入队、入团、入党宣誓仪式就是仪式化活动;师生、生生见面礼就是一种礼仪;开学典礼就是学校开展的典礼;“六一”庆典、“元旦”汇演等就是庆典。这些或大或小仪式的举行,给学校教育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当前中学仪式教育存在的局限性
1.仪式教育过多地关注形式而非内容本身。今天中学德育重视力度明显加大,一个重要的外在表现就是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仪式活动。很多时候这种仪式教育就是一种过场,以升旗仪式为例,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的位置,整好队,观瞻升旗仪式,领导发言、学生发言,结束回班。下次依旧如此,很难获得新知,我们不应把这么富有教育意义的仪式简单化,程序化,而应该多与学生沟通,充实仪式教育内容,发挥仪式的教育作用。
2.仪式教育的政治意义凌驾于文化和情感意义之上。虽然今天的教育越来越科学化,政治意味的东西在逐渐减少,但是不少仪式教育却戴上政治的帽子,忽略情感教育的意义。以成人礼为例,有的学校在开展的过程中,着重对学生强调法律责任、社会责任。可今天的学生虽然生理年龄到了十八岁,心理年龄可能并没到,此阶段他们忐忑不安,那么我们就应该和父母一起承担起指引的重任,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让他们在情感上有一个缓冲。仪式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教育人善于从一些普通事件中充分实现仪式的价值,让师生经历共同的情感体验,使普通的事件成为不普通的经历。
3.仪式教育在借鉴的同时忽略了实际。今天的仪式教育有的是对古代仪式的继承,有的是对外来仪式的借鉴,其本意是好的:传承传统文化,借鉴外来文化,但是在传承和借鉴的同时,一定要承认文化差异的实际存在,否则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同,这项活动就会失去意义。此外,我们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实际特点合理安排。
我们今天要求教育公平,怎么做到?在笔者看来,应落实到教育的点点滴滴。就仪式教育而言,首先要崇尚人文精神和平等精神。无论是在学校开展的或是班级开展的仪式教育活动中,学生都应当平等,比如应当经常让后进生担任升国旗的旗手。
三、中学仪式教育的改进发展
1.充分发挥集体功能实现情感上的认同。人的情感只有在集体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实现,积极利用学校现有的或可创造的条件,开展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对学校、对班级充满吸引力,对学校的活动充满认同,从而增强凝聚力乃至创造力。中学生正处于思想的成长期,外界的观念对他们的影响很大,我们要正确指引而不是只有简单的形式。
2.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在仪式活动中,我们应把它作为与学生沟通的平台,积极让每个人参与其中,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让每个人都尝试倾听别人说话,在彼此交流中学到一些无法言传的知识。这恰恰是今天的学生缺少的——告诉别人我的存在,同时尊重别人。
一、树立良好形象,做出表率
俄国著名文艺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在学校中,班主任是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因此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用言语说教学生,要靠自身的表率作用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时刻注意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要注意一些小事、细节。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情感上接纳你,从而给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为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教师的表率对学生是无声的教育和有力的鞭策。
二、抓班级文化建设,形成氛围
1.教室文化建设。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人积极向上。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应重视教室的“美化”,力争让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
2.思想文化建设。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生活时间最长的集体,所以,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具体操作时,班主任首先要提出班级奋斗的目标,然后由班委会学生组织全班学生讨论,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现状,制定出本班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并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细则。
3.班级管理队伍的建设。一个班级要想发展得好,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班级管理队伍。班干部应及时选举,由教师推荐和学生民主投票相结合的方式选出。对待班干部,要积极引导,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另外,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务。
三、落实班主任工作,做出成效
1.注重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进入高中以后,学生的思想和感情都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这种现状,班级管理应采用坚持制度的路子。在班级走上正轨前,班主任要手把手地教,勤勉地督查,且责任到人,实行班干部分工管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协助管理。制度不变,重点突出。
2.实施管理艺术。教育是一门艺术,在教育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对学生有一个高要求,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在实践工作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将“规范”与“指导”有机结合起来。
3.调动任课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协助管理。班级并不是班主任的班级,是全体同学与全体任课老师的班级,光靠班主任是管不好班级的。若能有任课老师的参与,班级管理必然能变得轻松。
4.关爱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捧着来的一颗心,首先应当是爱心。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亲其师,信其道”,强调的就是情感对于感化人、教育人的作用。作为班主任,要关爱每一名学生,与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
1.建立值周班长制度。值周班长是经民主推选产生的临时班长,每六位同学一组自由结合,组成一届临时班委,负责本周班级的日常事务。其中一位同学总负责,任值周班长,其余五位学生分工负责。这种形式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
2.挖掘学生创新能力。要利用班会活动,挖掘学生创新能力。活动方式要灵活,活动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方法来达到预期教育目的也很关键。如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表现同学相互交往中的不足,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理解他人,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3.创造班级里的竞争气氛。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长其才能的重要途径。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力。
五、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结合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