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务业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达国家;启示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188-03
随着世界社会经济不断增长和发展,各国对科技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科技服务业成为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关键产业。科技服务业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形成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结构比较合理的科技服务体系。而中国的科技服务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逐步兴起,现在还处于发展时期。因此,研究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的政策环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运行模式和机制、科技服务体系的特点等,对于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政策环境及中介机构发展现状
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和完善科技服务业。通过有效的政府管理和引导,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市场机制的引入,促进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结构合理的科技服务体系。
1.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重视科技服务业良好制度环境的营造,通过该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了科技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了国家竞争力。
美国通过营造健全的政策环境、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政府科技计划、直接支持科技服务机构等,构建了完善的法规和制度体系[1]。美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知识产权的法案、反垄断法、投资法、工业产权法、资本市场规范法等,这些政策为美国的科技服务奠定了稳固的制度环境基础。美国政府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基金,贷款担保、信用及风险担保等措施,解决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科技服务业的法案,包括《专利和商标法修正案》(即著名的《拜杜法案》)、《史蒂文森—威德勒技术创新法》、《小企业技术创新进步法》、《国家合作研究法》、《联邦技术移转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涉及到科技服务的各个部门和环节,不仅规定了商标、专利的注册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定了联邦政府实验室、中央各信息中心的设立和高校研发的自主,还设立了国家基金的资助和科研人员的奖励等一系列激励政策,极大的促进了美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英国政府致力于营造有利于科技服务业的法律环境,从1948—1986年多次修订《发明开发法》,1972年、1978年和1980年分别颁布了《应用研究合同法》、《不公正合同条款法》和《竞争法》,其目的都在于规范科技服务业,维护研究开发合同的秩序,限制非法垄断技术。英国政府部门还采取了一些具体计划,如联系计划、法拉第合作计划、知识转移合作伙伴计划等。这些计划有力地推动了知识、技术和成果的转移和转化,并且解决了企业的实际技术问题,提高了企业的研发能力。
战后的日本迅速成为经济、科技强国的成功经验之一,是建立面向商业应用的产业技术开发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服务业的法律。主要包括《产业技术振兴法》、《日本中小企业事业团法》、《中小企业技术开发促进临时措施法》、《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法》、《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等,为促进和鼓励高校和研究机构开放其研究资源,加快其研究成果向民间企业的转移,日本政府制定了《发明创造的扩大试验研究费补助金制度》、《国家新技术化贷款制度》等法规。1986年日本政府科技厅制定了《研究交流促进法》,极大地促进了政府研究机构、高校和民间企业间的科技人员的流动和技术转移[2]。日本的法律规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包括了从政府机构的立法和管理地位的确定到各种中介机构的任务、职责的规定,再到大学、企业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扶植和优惠政策的制定。日本政府不但会为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制定宏观战略规划,鼓励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推进本国科技服务业发展,而且政府在必要时也会跨越组织协调职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过程之中,建构起“政府—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完善的法规和制度体系,为科技服务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使相应的科技服务机构逐步发展,良性循环。
2.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为基础,与各类创新主体和要素市场建立紧密联系,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重要的支撑,在有效降低创新创业风险、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3]。
【关键词】资源瓶颈 组织结构 诊断分析 措施
一、资源瓶颈
资源瓶颈具体可定义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制约、限制资源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资源和工作环节。例如:人力资源瓶颈、技术资源瓶颈、信息资源瓶颈、财务力资源瓶颈,对于从事工程技术服务的企业来说还有可能碰到分包资源瓶颈、项目资源瓶颈等。
二、资源瓶颈的特点
资源瓶颈存在于企业的任何系统中;多数情况下处于隐形状态,不易被发现;多个共存的状态,各个瓶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主要和次要瓶颈之间还存在相互转化的情况。
三、资源瓶颈的表现形式
1.一般性“资源瓶颈”。受资源瓶颈的限制,企业各个资源系统运行速度放缓,企业每年有发展,但是比较缓慢,一次又一次错过快速发展的机会,常见于规模处于成长期的中小工程技术服务企业。
2.资源瓶颈期。企业进入资源瓶颈期后,停滞不前甚至滑坡,如果没有突破,很难有发展。但是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思机会,为以后发展积蓄能量。
3.资源瓶颈突破不当,出现资源瓶颈放大效应。企业进入瓶颈期后,不能盲目突破,否则就会出现 “资源瓶颈放大效应”,一旦出现放大效应会造成企业管理体系紊乱,经济效益迅速下滑,严重时有可能致企业于死地。
四、人力资源瓶颈中组织结构诊断分析和突破措施
公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源瓶颈有时来自组织结构,如何识别、突破瓶颈,需要我们进行组织结构诊断分析。
1.诊断分析出现如下表现就暗示公司可能遇到组织结构方面的资源瓶颈:(1)公司出现内耗,部门间出现冲突,公司各种协调会大量增加,公司决策层开始充当解决冲突时的裁判和调解人,组织结构本身的协调机能发挥不出来,占用了决策层大量的精力;(2)由于公司的组织机构一直处在变动状态、不稳定,新增设机构职能不能充分的发挥出作用;(3)费用增加,资源浪费;(4)公司过渡性的组织结构模式,导致公司内部人员结构失调,公司“富冗、非创效”人员比例迅速增加,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也无法吸引、培养、留住公司人才;(5)组织结构模式无法调动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无法吸引、培养、留住公司人才。
2.突破组织结构资源瓶颈的措施
(1)组织结构扁平化。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从而建立一种紧凑、干练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扁平化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使公司决策更快更有效率,同时由于扁平化,人员减少,使企业成本更低,扁平化使企业的分权得到了贯彻实施,每个中层管理者有更大的自可以进行更好的决策。
(2)组织机构按分工划分的同时,也要对职能相近或者重叠的部门进行合并或者撤销。机构调整时一定要做分析,组织机构必须随着组织的重大战略调整而调整,不能盲目决策,避免浪费人力、物力。
(3)定员定编。组织机构内,严格控制部门的设置,严格控制部门内人员的配置。
五、突破组织结构资源瓶颈的运用案例
某工程技术服务企业,2010年遭遇整合完成对接后,初步拟定公司发展战略:公司产值规模从2008年22个亿,发展到今天2012年公司产值规模52个亿,预计2015年能达到80个亿。与2009年相比3年期间新增3个职能部门、6个直属机构、2个附属机构和3个独立项目部,通过对其组织结构诊断分析,发现如下问题:
(一)问题分析
1.职能部门的增加,该公司管理的跨度增大,虽然分工得到了细化,强化了培训、市场开发等职能,但是统一协调合作的难度大大增加;公司决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缓慢,信息沟通存在障碍、人事纠纷大大增加。
2.由于该公司的组织机构一直处在变动状态,不稳定,物资管理、培训职能、技术中心以及项目管理职能没有发挥作用,有的甚至是机构职能出现重叠。
3.费用增加资源浪费。机关部门人员激增,2010-2012年3年期间机关直附属部门由原先54人增加到100人,机关直附属部门费用大幅增加。
4.该公司过渡性的组织结构模式,导致公司内部人员结构失调,公司“富冗、非创效”人员比例25%-30%,工作效率低下。
5.该公司采用分公司+独立项目部的过渡组织结构模式无法调动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目前公司人才流失比例逐年在增加,2010-2012年期间,公司平均每年辞职45人,调出14人。
6.资源不能共享。该公司的过渡结构模式,使得各分子公司成为相对封闭的组织,各分公司班子专注于关注完成产值、利润和保证分公司内部员工收入不降低,对于技术提升和项目管理等不能尽快创造产值和利润的工作缺乏推动的动力;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司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存在资源浪费。
(二)突破方式及预期效果
1.选择扁平的组织结构模式。2010年开始实施3个层次,2级管理,严格控制三级单位数量,成立专业分公司或者独立项目部,严格实施项目管理,合并性质相同的分子公司成立大项目群管理方式。
2.撤销、合并组织机构。该公司2012年开始将组织直附属机构合并、撤销减少至4个;合并12个作业队,成立2个与专业分公司和独立项目部相适应的大施工处。
3.出台配套政策。2012年该公司出台薪酬政策向项目人员倾斜,吸引和留住项目管理人才;完善考核制度,出台定员定编细则,控制组织结构层级和机构配置人数;出台员工退出政策和培训政策,引导员工退居二线和对转岗员工提供二次上岗培训。
4.组织机构合并、撤销导致企业专业性降低的问题,可以通过采用业务外包或者与相关咨询机构合作的方式来弥补。
【关键词】电子信息 自动化 特色 专业群
电子信息产业是利用电子技术专门设计、研发、销售电子元器件以及电子设备的现代信息化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科研力量的不断汇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技术水平与产业利润均位于世界前列。今后我国信息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策略是深入地方,由局部带动整体共同繁荣。为了让地方信息化产业更加有实力、有特色,建设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类专业群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电子技术类专业群的涵义
电子技术类专业群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在核心力量的带动下大力发展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等专业技术。电子技术类专业群是在电子技术专业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基础专业扩大到相关技术专业的专业集合。电子技术类专业群的建立也是符合我国社会中各个行业岗位对于电子技术类人才的需求,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对人才技能的培养目标。随着近年来应用电子技术在电器、办公设备、银行设备、交通设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更需要掌握知识全面、技能应用熟练的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电子信息类人才。我国地方电子信息产业具有规模小、产业链完善的特色,在这样的产业发展背景下,如果将与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通信与自动化技术结合起来,将更有利于地方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力量的提升,有利于经济的振兴。
二、建设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作用
1.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人才的培养
将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作为应用电子技术类专业群进行建设,有利于整合学生资源,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相关的职业技术能力。这对于让学生触类旁通、提高专业技术的综合能力都很有帮助。这也适应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对于人才的“适应社会岗位发展需要、适应地方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要求。
2.有利于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地方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单元,其产业特色是产业企业密集,人才需求量大。这些产业单位有很多技术岗位空缺,需要一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且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优秀应用电子技术人员来弥补。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类专业群的建设将会为这些单位输送这样的重要人才,为其提供最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有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力量做后盾,地方电子信息产业才能够永保续航能力,提高生命力。
三、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建设策略
1.要有完善的专业群建设目标
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建设要以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为宗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真才实学,掌握从电子电路设计、电路板制作、电子元器件焊接技术再到单片机电子程序设计的综合性电子类人才。人才培养侧重技术应用与实践操作。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方面注重开发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构建
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构建,首先要以地方电子信息产业对技术的需求为基础,进行专业的构建。主要包括四大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通信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等。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要加强对学生数字电子技术、PCB画板制作技术、贴片焊接技术、CAD制图软件使用技术的培养,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动控制、通信技术、DSP与EDA软件使用技术的培养,在通信技术专业上主要在学生的通信程序设计、无线通讯设备制作与调试上下功夫,在电气自动化专业要加强学生的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程序设计等能力的培养。
除了对专业的针对性进行划分以外,还要注意专业间的融合。可以多设置实验与实训课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各个专业的知识也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在专业群的构建中要善于将各个专业知识进行整合。例如,可以设计课程设计,如设计一个单片机程序设计系统,让学生将程序设计、产品开发、焊接、制板等电子技术都运用起来,提高学生对专业群知识的运用能力。
3.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培养体系建设
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培养体系建设要分两大步骤进行。首先,要对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发展历程与存在问题进行详细的调研与考察,针对这些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专业群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例如,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目前急需基层的电工技术人员,特别是焊接电路板、元器件贴片、电子元器件检测与维修等应用型技术人员。那么,在专业群的建设中就要多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在系统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要忽视这些基层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实践训练。
其次,要在培养体系建设方法上下功夫。应用电子技术类专业群是以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为宗旨的,就要多融入技术应用与实践教育。在建设过程中要多方位、多角度地运用不同培养方法,例如,加强实验环节的教学、组织电子知识竞赛、电子技术产品设计大赛等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产品设计思维。此外,在体系建设中也要会应用最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提高体系建设效率。
魏作磊(1976--),河南滑县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经济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1979年以来美国、欧盟15国和日本服务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房地产、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和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及其他服务业是推动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上升的主要动力,但是以批发零售与餐饮旅店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通讯业等为主的传统服务业仍是发达国家服务业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回顾了服务业比重提高的理论解释,最后给出了针对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服务业结构;美国;欧盟15国;日本
中图分类号:F7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01-0036-07 收稿日期:2009-09-01
一、引言
发达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呈现出一些规律性变化,其中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服务业(第三产业)比重(占GDP和全社会就业比重)不断提高(clark,1940;Kuznets;1971;Chenery,1986;等)。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已达到甚至超过了70%(表1)。2007年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分别仅为40,1%和32,4%①。发达国家的实践以及中国与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的巨大差距提示我们: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促进服务业就业增长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事实上,大力发展服务业、通过发展服务业缓解日益紧张的就业压力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
但是,与工农业相比,服务业包含行业繁多且各行业的属性差异显著。显然,不同属业的增长源和对劳动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关注服务业比重提高的同时更要关注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构成情况,只有把握了各不同属性行业的演变规律,才能全面认识服务业比重提高的涵义,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服务业发展对策。本文将利用有关数据库分析1979年以来美国、日本和欧盟15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特点,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一些启示性建议。
为了便于分析,本文根据属性不同将服务业分为六大类:批发零售与餐饮旅店业(I)、交通运输仓储与通讯业(Ⅱ)、金融保险业(Ⅲ)、房地产、租赁与商务服务业(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及其他服务业(V)和公共行政与防务(Ⅵ)。
二、美、欧、日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特点
(一)增加值结构的变化特点
表2至表4分别给出了1979年以来美国、欧盟15国和日本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和GDP)比重的演变特点,从表中可以发现这三个发达经济体中服务业产值结构变化的一些共同特点。
1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上升。1979年以来,美国、欧盟15国和日本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上升,上升幅度都超过10个百分点。美国从1979年的64.2%上升到了2004年的76.5%,欧盟15国从1979年的58,7%上升到了2003年的72.0%,日本从1979年的58.9%上升到了2002年的71.4%。
2,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呈下降趋势。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中,传统的批发零售与餐饮旅店业(I)和交通运输仓储与通讯业(Ⅱ)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呈下降趋势。从批发零售与餐饮旅店业来看,美国从1979年的25.3%下降到了2004年的19.3%,下降了6个百分点;欧盟15国从1979年的20.3%下降到了2003年的17.0%,下降了3.3个百分点;日本从1979年的34.2%下降到了2002年的27.5%,下降了6.7个百分点。从交通运输仓储与通讯业来看,美国从1979年的10.8%下降到了2004年的7.5%,下降了3.3个百分点;欧盟15国从1979年的12.8%下降到了2003年的10.2%,下降了2.6个百分点;日本从1979年的11.7%下降到了2002年的8.3%,下降了3.4个百分点。
3,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趋势明显。与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以金融保险业(Ⅲ)、房地产、租赁与商务服务业(Ⅳ)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明显。就金融保险业来看,美国从1979年的8.3%上升到了到了2004年的11.5%,上升了3.2个百分点:欧盟15国从1979年的8.3%上升到了2003年的8.4%。上升了0.1个百分点:日本从1979年的8.6%上升到了2002年的9.9%,上升了1.3个百分点。从房地产、租赁与商务服务业来看,美国从1979年的22.3%上升到了到了2004年的28.6%,上升了6.3个百分点;欧盟15国从1979年的21.6%上升到了2003年的30.9%,上升了9.3个百分点:日本从1979年的20.8%上升到了2002年的29.8%,上升了9个百分点。
4,社会服务业占GDP比重上升明显。以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及其他服务业(V)为主的社会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变化趋势在这三个经济体中不尽相同。其中美国和日本分别上升了3.3和0.8个百分点,欧盟15国变化不明显。但是其所占GDP比重在这三个经济体中都明显上升,其中美国从1979年的11.9%上升到了2004年的16.7%,上升了4.8个百分点:欧盟15国从1979年的14.0%上升到了2003年的17.1%,上升了3.1个百分点;日本从1979年的10.0%上升到了2002年的12.7%,上升了2.7个百分点。其中在美国和欧盟15国中,社会服务业占GDP比重仅次于房地产、租赁与商务服务业而位居第二位,成为服务业的主要行业。
5,政府服务业比重呈下降趋势。以公共行政与防务(Ⅵ)为主的政府服务业产值在服务业增加值中的比重都呈现下降趋势,美国从1978年的14.9%下降到了2004年的11.3%,欧盟15国从1979年的13.2%下降到了2003年的9.7%,日本从1979年的7.9%下降到了2002年的6.8%。
(二)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的演变特点
表5至表7是1979年以来美国、欧盟15国和日本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占服务业就业,(和全社会就业)比重的变化情况,从表中同样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特点。
1,服务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1979年以来。美国、欧盟15国和日本服务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上升的幅度都超过了10个百分点。美国从1979年的70.0%上升到了2004年的80.7%,上升了10.7个百分点;欧盟15国从1979年的54.4%上升到了2003年的71.6%,上升了17.2个百分点:日本从1979年的53.4%上升到了2002年的66.6%,上升了13.2个百分点。
2,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中,传统的批发零售与餐饮旅店业(I)和交通运输仓储与通讯业(Ⅱ)占服务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从批发零售与餐饮旅店业来看,美国从1979年的32.5%下降到了2004年的29.7%。下降了2.8个百分点;欧盟15国从1979年的32.0%下降到了2003年的28.0%,下降了4个百分点:日本从1979年的48.2%下降到了2002年的47.8%,下降了0.4个百分点。从交通运输仓储与通讯业来看。美国从1979年的7.9%下降到了2004年的5.8%,下降了2.1个百分点;欧盟15国从1979年的11.2%下降到了2003年的8.0%,下降了3.2个百分点;日本从1979年的11.0%下降到了2002年的8.9%。下降了1.1个百分点。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批发零售与餐饮旅店业占服务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但是其占全社会就业比重在考察的三个经济体中却都不断上升。其中美国从1979年的22.8%上升到了2004年的24.0%,欧盟15国从1979年的17.4%上升到了2004年的20.0%,日本从1979年的25.7%上升到了2002年的31.8%。在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中批发零售与餐饮旅店业仍然是吸纳就业的主要行业。
3,房地产、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就业比重上升明显。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中占服务业就业比重上升明显的是房地产、租赁与商务服务业(Ⅳ)和以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及其他服务业(V)为主的社会服务业。从房地产、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占服务业就业比重来看,美国从1979年的9.9%上升到了到了2004年的16.5%,上升了6.6个百分点:欧盟15国从1979年的9.5%上升到了2003年的17.3%,上升了7.8个百分点;日本从1979年的10.7%上升到了2002年的11.4%,上升了0.7个百分点。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及其他服务业占服务业就业比重来看,美国从1979年的32.4%上升到了到了2004年的36.2%,上升了3.8个百分点;欧盟15国从1979年的29.4%上升到了2003年的32.7%,上升了7.8个百分点;日本从1979年的17.8%上升到了2002年的22.2%,上升了4.4个百分点。目前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及其他服务业已成为美国和欧盟15国中吸纳就业最多的服务部门,其占全社会的就业比重都超过了20%,美国甚至接近30%,其在日本全社会就业中的比重低于前两者,但2002年也达到了14.8%,仅次于商贸餐饮业。
4,金融保险业就业比重变化趋势不明显。与其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呈上升态势不同,金融保险业占服务业就业比重在三个经济体中并未表现出上升趋势,其中美国在5%-6%之间波动,欧盟15国和日本在5%上下波动。就金融保险业占全社会就业比重来看,变化趋势也不明显,其中美国在4%左右,欧盟15国和日本则在3%左右。这说明在考察的三大经济体中,金融保险业的增长对劳动的依赖性不强,吸纳就业的空间有限。
5,政府服务业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与增加值比重的变化相似,以公共行政与防务(Ⅵ)为主的政府服务在服务业就业中的比重都呈现下降趋势,美国从1978年的11.9%下降到了2004年的6.5%,欧盟15国从1979年的12.9%下降到了2003年的9.6%,日本从1979年的6.7%下降到了2002年的5.2%。
(三)服务业增长理论的文献回顾
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的现象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概括起来有以下七种观点。
1,最终需求拉动说。费雪和克拉克首先从消费需求增长的角度解释服务业比重的提高(Fisher,1935;Clark,1940),他们认为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再转移到商业和服务业是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结果。因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偏好从满足衣食住的物质消费逐步转向以服务为主的非物质消费,即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物质产品的收入弹性。这样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提高,服务产出的增长速度必然大于实物产品的增长速度,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就不断提高。这一观点的持有者很容易从不同收入国家之间服务业比重与人均收入水平的正相关关系中找到证据。但是也有学者对这一观点表示怀疑,格莎尼认为虽然人们对服务的需求表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是这些需求的满足并非一定要通过购买最终服务产品来获得,人们可以购买商品并通过使用商品来“自我满足”(Gershuny,1978),例如,洗衣机进入家庭减少了人们对洗衣店的服务需求,私人汽车进入家庭减少了人们对公共运输服务的需求等。另外,也有一些对发达国家的实证分析表明,如果以不变价格计算,服务业产出比重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正相关性并不显著(summel's1985;Baumol,Blackman and Wolff,1989;Ramaswamy and Rowthorn,1997)。
2,生产率上升缓慢说。鲍莫尔认为服务业就业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在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上升缓慢(Baumol,1967)。在他著名的“成本病模型”中,鲍莫尔指出,由于相对其他行业(主要是工业)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上升缓慢,在服务业和工业实际相对产出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随着产出的增长,服务的价格相对其它商品将处于上升态势,劳动力将不断流向服务业。但是鲍莫尔所关注的服务业仅仅包括市政服务、教育、艺术表演、旅馆和休闲服务等劳动密集型的城市生活服务业,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3)中服务业包括的范围远比鲍莫尔关注的内容丰富,不仅有劳动密集型的城市服务业,更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商务服务业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有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了服务业的生产率比大多数研究者所认为的要高得多(Riddle,1986;Mark,1988)。
3,生产组织结构变迁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其他行业(包括工农业和服务业自身)对服务业生产性需求(中间需求)的增长是推动服务业比重提高的主要动力,而中间需求的增长来自于生产组织结构的变迁。随着技术进步和分工深化,社会生产的迂回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更多的服务性投人来组织和协调生产经营活动。同时竞争的加剧将使企业更加关注核心竞争力而将一些非核心的服务性职能部门外包给专业化的独立企业。这将导致社会生产过程中服务的投入越来越多,结果推动着服务业比重的不断上升(Greenfield 1966;Katouzian,1970;Francois,1990)。弗朗克斯还进一步指出,专业化生产使得企业将服务性职能外包比自己提供成本更低,从而促进了企业对专业化服务需求的增长,需求规模的扩大又进一步降低了专业化服务生产的成本,二者良性互动促进了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
(Francois,1990)。
4,城市化水平提高说。辛格曼(singelmann,1978)认为城市化水平提高是服务业增长的原因,因为服务产品具有不可贮存性和生产消费的同时性特点,这就要求服务产品的供需双方直接面对面,而城市设施为此提供了条件。同时,城市化还促进了政府服务和其它非营利行业的发展。
5,国际贸易说。弗瑞斯塔和汉森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解释了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人数的增加(Freens a and Hanson,1993,1999)。他们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国际间的分解(international fragmentation),将技术含量低的生产加工组装环节(这些环节涉及的主要是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减少了本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和产值,而本国则专注于产业链上技术含量高的环节,这些环节主要涉及研发、设计、管理、销售、咨询、信息、金融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生产业,这一结果增加了本国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和产值。
6妇女劳动力参与率提高说。富克斯(Fuchs,1980)、贝兰特和福斯特(Bellante and Foster,1984)、瑞德姆和格莱恩(Redem and Glyn,2001)的研究表明,服务业就业比重的提高应得益于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不断提高。由于女性劳动力自身的特点,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妇女摆脱家务劳动进人劳动力市场后,将对服务业发展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增加了家庭收入从而提高了对服务的购买能力,另一方面。原来由妇女完成的家务劳动将由市场来提供,从而增加了对餐饮、家政等个人生活服务的需求。另外,妇女劳动力低工资相对较低,从供给角度也有利于服务业发展。
7,公共支出增长说。舒甘(shugan,1994)指出,在20世纪20年代,政府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占各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平均不足9%,而这一比重到了20世纪9H0年超过了20%。政府成为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它向社会提供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在内的各种社会服务和公共安全服务。政府支出的增长实际上成为各国服务业比重上升的一个主要因素。
可以看出,人们对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提高原因的解释五花八门,很难用统一的理论来概括。解释的差异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学者们看问题角度不同的原因,有服务业统计困难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服务业内部诸行业属性差异太大。
三、对中国的启示
表8是目前中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通过将中国服务业内部构成和三大发达经济体进行对比,并结合前文的分析和中国的实际,针对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房地产、租赁与商务服务业是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前文的分析表明,房地产、租赁与商务服务业是推动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提高的主要行业,这类服务业目前已经占到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的三成和GDP的两成,占全社会就业比重也超过或接近10%。目前中国的房地产、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足10%,占全社会就业比重只有3.0%,差距明显,发展空间巨大。
(二)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及其他服务业是中国就业增长的重点领域
表5。表7显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及其他服务业是推动服务业就业增长的主要行业,目前这类服务业已经占到欧美服务业就业的三分之一,占全社会的就业比重也超过了两成。而目前中国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及其他服务业占全社会就业比重只有7.6%,这一比重只有三大发达经济体中比重最低的日本的一半。这提示我们中国服务业就业增长的主要领域将在以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及其他服务业为主的社会服务业。
(三)传统服务业仍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以批发零售与餐饮旅店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通讯业等为主的传统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但目前仍然是发达国家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传统服务业仍然占到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的两到三成,占GDP比重也超过了两成。其占服务业就业比重在三大经济体中仍超过了30%,日本甚至超过了50%,占全社会就业比重都超过了20%,超过了发达国家了制造业吸纳就业的人数。目前中国传统服务业无论是占GDP比重还是占全社会就业比重,和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这提示我们,在全国大张旗鼓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同样不能忽视。
(四)服务业难以承担转移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任
本文的分析表明,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增长主要由房地产、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和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及其他服务业推动,这两大类服务业也正是我国服务业就业增长潜力最大的行业。但是它们对从业人员文化技术水平的要求普遍较高,吸收的从业人员大都要具备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2007年底我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为40.8:26.8:32.4。城镇就业人口和乡村就业人口之比为38.1:61.9,也就是说目前占据我国就业主体的仍是农村劳动力,服务业比重的大幅度提高必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幅度减少。但是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水普遍平低,人力资本水平不高。这和房地产、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和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及其他服务业对劳动力的要求不符。这提示我们,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不能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商务服务业;产业融合;北京CBD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6-43 -03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尤其是不同产业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发展,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CBD即中央商务区,是金融业、商业服务业、商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高端产业集聚的城市核心功能区,是一个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高端平台和重要载体。北京CBD作为首都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不仅对北京地区的经济总量和就业作出卓越贡献,同时北京CBD作为世界城市的核心功能区,更在中国特色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呈现出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北京CBD是高端现代服务业聚集之地,其中文化创意产业与商务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分支,近几年产业成长势头迅猛。2014年前11个月,北京CBD功能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完成收入达2534亿元,与上期相比增长达9.3%。① 同时将北京CBD―定福庄国际传媒走廊作为代表,2014年底聚集文化创意相关企业超17000家,年收入超1600亿元,自2009年启动建设以来,5年间快速增长2.3倍。北京CBD重视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以及内部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发展,并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和机遇。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作为北京CBD冉冉升起的新兴服务业,研究两产业之间的融合途径,对于北京CBD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进一步发展高端服务业极具现实意义。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商务服务业的融合基础
融合基础是产业融合发生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因素,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各自的内涵以及内在特征是两产业相互融合的内在动力,也是融合基础产生的源泉。
(一)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经济全球化作为时代背景产生的,是具备创造力和文化底蕴的新兴服务业。创意产业最早在1998年公开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里给出解释,指由个人或团体通过运用创造力、天分、技术等开发出成长动力,并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优势,增加财富和增添就业机会的企业及其活动。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以下特征:
1.高附加值性
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造力,是从业人员将智力、灵感、技术等创新体现在文化创意产品中,具有独创性和不可替代性。创意人员通过不断缔造新理念,开发新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进一步转化为创意产品。这种创新型思维、技术和产品使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并极具经济价值,更充分体现出其高附加值的特点。
2.可持续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绿色环保理念的增强,国家和社会更加倡导实行低碳经济和强调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一员,和传统制造业高能耗、高污染不同,以文化、科技、教育资源为主体,呈现出较低的能源损耗和较少的碳排放,具有新兴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文化创意产业其低污染高产值的特点,与现代经济发展轨道相吻合,有助于推动城市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高渗透融合性
作为由知识、文化与信息科技相互融合而生的新兴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拥有极高的渗透力和融合能力。其充满艺术性、智能性的创新思想和技术,不仅可以使创意产品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好的创意还会通过信息技术渗透到其他行业,延伸出大量衍生产品,创造新的财富。文化创意更会融入到其他产业的价值链中,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并增强文化附加值,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
(二)商务服务业
商务服务业作为生产业的一个主要分支,最早在1958年《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1.0》中提出,并将其作为45个主组之一。通常指企业和市场管理以及市场中介等相关组织开展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是向商务活动和商业活动等提供直接辅助服务的产业群。商务服务业的特征如下:
1.知识密集性
商务服务业主要提供以知识和信息技术为基本要素所生产的专业服务,是专业性强、人力资本密集的服务行业。商务服务业为其他企业提供商务及商业活动的辅助服务,对于不同的商业活动和不同的企业,服务具有定制式的特点。商业服务业运用高端信息技术,是创新的引领者,其高科技和知识密集的特点也进一步促进了商务服务业的高附加值性。以北京数据为例,2014年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资产总计93529.8亿元,利润总额达到3341.8亿元,发展水平仅列于金融业之后,成为高附加值产业的代表之一。
2.高增长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商贸活动的活跃,商务服务业作为生产业的新兴力量,产业发展呈现出高速增长的特点。以北京为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相关企业的从业人数由2011年的57.8万上升至2014年的79.2万,3年间增长达37%。资产总值由2011年的74189.7亿元增加至2014年的93529.8亿元,3年间增长26.1%,发展势头迅猛。①
3.高辐射性
商务服务业通常集聚在国际城市中心区,服务辐射到周边城市乃至全国的相关工业企业,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以北京为例,以普华永道、麦肯锡等为代表的超200个世界一流的高端服务业相关企业集聚在北京CBD功能区,其服务辐射范围不仅包含北京及周边地区,现代化、国际化的商务服务业其服务蔓延全国并进一步影响世界。
(三)产业融合基础
文化创意产业与商务服务业的知识密集性、高渗透性和富含创造力等特征是促进二者融合的基本动力。根据两产业的内在特点,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的融合基础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首先,技术融合。对于知识密集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来说,技术的创新与跨界融合,成为两者相互渗透完成融合的主要动力。对于信息的处理、设计与咨询等相关技术,二者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文化创意产业产生的创意灵感和商务服务业的服务创新都会使双方共同受益。
其次,人才融合。人才是创意灵感的来源,也是商务服务的主力军,是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二者对于具有创造力的设计、咨询人才,以及具备专业服务意识和文化素养的人才具有共通性。人才的互通促进了作为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的进一步融合。
第三,功能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设计功能和创意资源等在商务服务业中的应用,以及商务服务业的辅助服务功能和管理资源等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二者相互渗透进而达到功能和产品的融合,例如产生具有文化创意内涵的文化商务服务等。
第四,市场融合。文化创意产业与商务服务业的市场拓展具有互补性,带动彼此之间的发展。例如文化创意的产生与成熟,为知识产权服务业等相关商务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同时会展的举办与兴旺,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也为相关文化产品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市场。
三、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路径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与商务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推进商务服务的文化创意和科技研发工作,营造首都特有的商务文化氛围,培育创新型首都文化商务服务体系,已成为北京产业的发展规划之一。文化创意产业与商务服务业融合所产生的双赢效应更促进了二者的相互交叉和有机融合。对于商务服务业来说,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理念和创新技术应用在商务服务业相关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中,有助于提升商务服务业产业链文化价值,增加相关环节文化附加值。同时,创意思维的运用有助于商务服务业进行技术创新,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商务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可以提供良好的文化交流平台,拓展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链,增加其价值链服务附加值。产业融合有助于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的产业价值,延长产业价值链,提高企业服务效率,实现双赢。
服务业之间的产业融合途径大致可分成产业渗透、产业延伸和产业重组三个类型。其中产业渗透主要指高科技服务业及相关产业间经由技术等的相互渗透逐步融合的过程,主要发生在不同产业的边界处。产业延伸主要指高科技服务业之间随着相互交叉和互补,进而逐步融合的过程,大多发生在产业链的自然延伸处。产业重组主要是指产业内部各环节重组的过程,发生融合的产业彼此之间往往具有很强的关联,通常发生在同一大产业类别底下的不同分支产业间。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间的融合路径可分成以下三种。
第一,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之间的渗透型融合。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根基、创造力为核心的高端服务业,具备强渗透性的特点,拥有深厚的产业渗透融合基础。商务服务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同时也是高端信息技术的使用者和创新的引领者,研发、设计以及人力资本的运用占据了产业价值链的重要部分。文化创意产业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技术通过渗透到商务服务业的相关环节中,进一步推动商务服务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有利于提升商务服务业的文化附加值,创意和人力资本作为重要优势,将促进商务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提高其产业竞争力。
第二,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之间的延伸型融合。文化创意产业与商务服务业通过彼此之间产业链的拓展、价值链的延伸,进一步推动二者间的互补融合。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围绕创意展开,主要分为创意生成、文化产品开发制作、品牌和知识产权管理、商业推广与消费等部分,商务服务业作为生产业的主要代表之一,为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各环节提供服务,与之具有紧密的关联,两产业价值链在各环节间延伸、互补,促使产业链拓宽,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产业的延伸与融合。
第三,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之间的重组型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同属于现代服务业旗下,彼此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通过产业价值链间的解构与重组进而相互融合。商务服务业价值链主要包含信息搜集、定制服务生产、品牌管理与营销等,与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研发、创意生成、品牌和知识产权管理等环节紧密关联,具有很好的相融性。随着通用技术和共有市场的推动,价值链间各环节深入交叉、解构再重组,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的产业融合随之发生,具体表现为广告会展业、文化商务服务业等具有两产业融合特点的新兴行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总结
文化创意产业与商务服务业融合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北京CBD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北京高端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推动北京CBD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术,积极运用商务服务业的人力资本密集性,促进两产业的相互渗透和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之间价值链的交叉互补,拓宽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链,进一步推动二者价值链间的延伸融合。除此之外,还应通过运用文化创意产业和商务服务业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的强关联性,推动价值链的解构与重组,促进二者的重组型融合。
参考文献:
[1]张弘,蒋三庚等.北京中央商务区(CBD)产业布局与发展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
[2]郑明高.产业融合: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3]解小娟.北京CBD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03).
[4]郭怀英.商务服务业的产业特性与驱动机制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07).
[5]周刚,王翔.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途径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3.
[6]赵弘.北京商务服务业发展探析[J].中国中小企业,2009,(09).
[7]花建.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四大路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08).
[8]朱欣悦,李士梅,张倩.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及拓展[J].经济纵横,2013,(07).
[9]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朝阳调查队,北京市朝阳区经济社会调查队.朝阳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gb2312/sjgbw/.
[10]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