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

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舞蹈教学;儿童;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105-01

一、舞蹈的特点及意义

(一)特点

舞蹈是各类艺术中历史最久远的门类之一,是人们表达情感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形式之一。名家们将舞蹈称为“艺术之母”,认为它是一种美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诚然,舞蹈作为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在强身健体、塑造完美的形体的过程中让舞者懂得美、发现美、追求美。

(二)意义

舞蹈都相应的具有其故事性、情节性、历史性、地域文化性、风俗人文性。它的设计理念和灵感往往来源于万千世界。心境万象生,人的思维与感情皆付丽于大千世界、万象自然。于是,舞蹈就像是一个媒介,将人的思维与神奇多变的万千世界连接起来。体态美与纯真烂漫的情感美在舞中碰撞、摩擦,发生巨变后,将各自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舞蹈教学如何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素质全面发展

(一)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若无道德,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本领,也无甚用”。由此我们可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观念、正确的思想方法是德育的最终目标。

著名舞蹈家吴晓邦曾说过:“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可以看出,把以舞蹈为代表的审美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特殊方式或补充手段在实施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知道,整齐、统一的群舞在儿童舞蹈中占主导位置,为了表现出整齐的队形和统一的动作,必须经过长期统一、协作的训练。而在这种长期的训练中,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会逐渐形成,相互配合、协同合作的观念和道德意识也会慢慢形成。

另外,有时,为了使某个舞蹈动作达到统一、规范的标准,孩子们必须付出艰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孩子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在不断地艰苦训练中,孩子们的意志力、毅力必将得到充分的磨练、捶打。久而久之,孩子们的性格将会更加的顽强,渐渐形成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长此下去,孩子们会变得更加的自强、自信。

(二)身体素质和形体气质

线和形的完美结合必然会产生优秀的视觉艺术。舞蹈便是将线和形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提高儿童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塑造完美的形体,矫正形体的缺陷。

舞蹈,是一项全身运动。在参与到舞蹈活动中时,孩子们的全身各部位都活动起来。这样一来,他们身体各部位的力量、柔韧性、控制力、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等都会得到提高。这样一种高级艺术化的强身健体运动,它对培养儿童身体素质和帮助儿童保持良好的形体气质的作用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三)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舞蹈和音乐像是一对双生儿,进入舞蹈的世界,你便是进入了舞蹈美和音乐美的国度。动人的音乐旋律、优美的舞姿形象在耳濡目染中让儿童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去发现美、理解美、认知美、懂得美,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舞蹈作为美育的重要形式,对于培养和提高儿童的审美水平有很大的作用。而事实上,让儿童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学习到健康的知识技能、调整其身体素质、增强其意志力本身就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舞蹈,作为一种最直观、最形象的育美教育,通过将美浸透入每个动作、表情、姿态,然后融合在一起,以华丽的形态美和丰富的情感美变现出来,让孩子们在更加生动、具体地感知到美的同时,为他们提供和构筑一个富于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的空间。

一直以来,舞蹈就因其富有韵律的形体动作,饱满的情感抒发,能够更好的培养孩子的审美感觉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很多舞蹈,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特定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以及生活习俗的影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晓其器,舞蹈对儿童的审美教育是在其多看、多学、多练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的。在对儿童实施舞蹈教育过程中,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动人的舞姿、生动的舞蹈形象,陶冶了孩子们的心灵和情操,使他们受到了美的教育。在这种持之以恒的美育教育影响下,孩子们会逐渐形成形体美、举止美、行为美、人格美和道德情操美的统一,而在这种统一中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也会逐渐得到提高。

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发展空间;审美素质;拓展眼界;创造力

一个人拥有一定水平的审美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它深刻影响着一个人的道德高度和精神境界,培养人的审美素质是向更高质量生活的迈进。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合理科学的美术教学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审美素质。

审美就是用你独特的视角来评定给人幸福感的事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审美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美术教师有职责对学生的审美观进行正确引导。

一、给予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

作家的行为如果受到外界的限制,纵然文思泉涌,也只能空留遗憾,无人问津。同样,学生作为小艺术家,他们的脑袋里也装满了五彩缤纷的童话,奇奇怪怪的想法,如果教师限制他们的思路,不能给予他们充足的发展空间,他们的艺术细胞就会被埋没,何谈审美素质。因此,如果教师能多包容,鼓励学生在美术课上随心所欲轻松愉悦地创作,然后对学生的作品表示赞美或者提出建议,一定会收获惊喜多多。因为年轻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学生也会逐步确立起自己的审美观,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

二、拓展学生的艺术眼界

美术教育具有审美愉悦性,抓住课堂机会,多给学生拓展一下美术方面的知识及魅力,不仅能愉悦学生的心情,这个奇妙无穷、色彩斑斓的世界也会让他们流连忘返,不禁着迷,跃跃欲试。所以,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做好丰富有趣的备课,提倡学生踊跃表达自己的观后感,为学生打开那扇艺术之门,面美之门,让学生在知识海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审美素质。

另外,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学生更多机会去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力求让学生在美术中发现真正的美。总之,审美素质还有诸多的方法等待着美术教育者的发掘。

参考文献:

[1]陈素华.试论初中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J].新课程:教研版,2009(11).

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范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立足于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围绕德育、智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心,对当代中学体育教育和中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从事体育教育多年的经验,为改善体育教育、促进体育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中学 体育教育 素质教育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发展的逐步转变。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因此,体育教育已然成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及手段,利用此契机,教育者有必要对中学体育教育进行改革,使其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以及不合理因素进行探讨研究。

一、中学体育教育的作用

“德智体”是中学教育围绕的核心,体育教育是使得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依靠的依托,是提供健康、充满活力的受教主体有力的保证。

(一)德育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体育教育与德育的主要内容都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由此可见对青少年爱国主义的培养不可忽视,“少年的力量就是中国的力量”以健康的体魄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富强民主的中国;以健康的体魄,作为知识与行动的载体,实现现代科技发达的祖国。

体育教育中的意志教育培养学生的坚强、拼搏品质。在进行体育活动中,各类不同的体育项目会锻炼学生相应的品质及意志。如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会通过长跑、马拉松等项目锻炼;合作精神会和民族意识通过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形成;国际主义意识通过对奥林匹克教育形成。

(二)智育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在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青少年创新意识形成有很大的帮助。与传统教授知识课堂相比,体育课堂更注重青少年身体素质以及活动开发创新能力。在不同形式的授课方式下,激发学生开发新型体育竞技项目,从体育项目中汲取进取精神,从而充实内心精神世界。

在体育竞技过程中,有助于青少年的心态调整。社会压力不断增大,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阶段,意志和心智都不成熟,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在体育竞技中,秉承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积极面对比赛,使得青少年对比赛以及未来生活形成的乐观积极心态。同时促进青少年之间的关系,在赛程编制、比赛过程中,通过彼此的沟通交流,在比赛中收获经验、收获友谊,从而达到积极心态的形成。

二、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一)体育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手段基于教学观念与方法。在现代体育教学过程中,“传习式”传统教育方法占据主要位置,并广泛应用。受教主体青少年因习惯“灌输式”陈旧教育,此类教学方法得不到良好的反应。对于片面的追求体育强度来使得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同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影响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教学手段目的颠倒

体育教学的手段旨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现今学校制定作为衡量学生身体素质的青少年体质标准中,学生达成的效果却与目的出入很大,主动锻炼身体的学生少之又少,反而出现为达到“标准”应付锻炼等现象。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参与缺乏引导,忽略了学生和教师主题位置,使得对学生的品质个性培养遇到瓶颈,同时在忽视受教主体的需求,影响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积极性,对教学目的及地位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对于中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几点可行性建议

(一)形成发展娱乐体育的观念

根据青少年的教育接受观念,教师通过“玩”的方式,使得其自主深入了解体育课带来的乐趣,从而产生兴趣。娱乐体育观念是老师通过游戏规则的手段对体育项目的基本制度和技能的传授,实现以学生自身为主题,以快乐游戏为核心,以锻炼身心意志为目标的娱乐体育活动。在进行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做到以身作则,使教育意义得以实现。

(二)完善创新性教育内容

对于教师而言,教师们在理论教学方面大多缺乏新意,教学模式机械呆板,缺乏生机,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学习,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严重不足,主体地位往往得不到发挥,只是在被动接受,因此在教师选择教材时应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程度、创新性、接受程度进行挑选。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创新形式的教育手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青少年对体育教育的重新认识以及定位,实现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发展方向。

(三)注重教师素质及开发创造性

中学体育教师应具有健康的人才观、教学观和成才观,受教主体才可通过教师的观念得以影响、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以及通俗的文化知识是教师的基本要求;为开展满足受教主要的心理需求,创新人性化娱乐体育项目,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与知识等。

四、结论

随着素质教育发展的逐步推进,中学体育教育以强健学生身心为主旨;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产生兴趣、积极参与为基础;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挖掘具有创造行、丰富的教学内容,满足受教主体的最大需求。适时地从内容、形式和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中学体育教学的全面改革,进而使得中学体育教学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谷志立.从整体观谈普通中学体育教学的观念更新[J].洛阳师专学报.1996(5).

[2] 邵更生,任杰.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2).

[3] 陈红.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03(8).

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范文第4篇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XX年春季田径运动会,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XX年我们学校在办学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投资20多万元扩建了操场,购买了比较完备的体育设施,为我们学校的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学习,加强体育锻炼,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今后成才打下扎实的基础。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运动会,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实施新课的具体体现,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培养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为了成功地举办这次运动会,下面,我代表裁判员向大家表示:

全体裁判员都要及时到位,客观、公正地履行裁判职责。给每一个运动员的付出,进行正确的评价和裁判。希望全体运动员,认真参加各项体育竞赛运动,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和技能,努力以最好的成绩为班争光,为学校争光。

最后,预祝本次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范文第5篇

1.素质教育的本质及定义。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主题教育观的体现,是以树人、育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主体意识、发展良好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理论化、科学化过程中的概念,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价值观的对立,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操作性定义: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这就是说素质教育是一种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更注重人的本性发展,以全面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基本特点的教育,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1)全体性。指素质教育的着眼带内与着力点都是面向全体青少年儿童,旨在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2)全面性。指要求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全面发展。(3)主动性。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4)创造性。要求学生时刻具有创造意识,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智力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二、我国学校体育的教育方针及目标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是从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规律和特点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主要阐述学校教育学的目标、过程、内容、方法、组织等有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制,促进学生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2)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3)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

三、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1.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分析能力。学校体育教育着重于运动技能的培养,同时应加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这不仅是一个自身体能的体现(因为交流的前提是自己的运动水平不弱),还是一个自信心、亲和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交往和互动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对于学生走出社会之后大有用处。学校可以通过不同班级的交流、校际交流、省际交流甚至有条件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种族间的交流,来提高学生上述的能力。但这种引导并不是冠以自己的情绪和观点,而是提供给学生一条客观的思路,让他自己去领悟,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校方和教师主动出击和培养。

2.加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开启学生广阔的思路并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敢于向权威或者已经墨守成规的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点,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在运动时活跃的思维状态,提出的问题不局限于体育领域。总之,学生不应只学会一种或几种运动能力,还要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来看事待事物,独立处理已发现的问题。

3.培养价值判断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并不只是思想政治课的专职任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引起重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指导学生用一种相对正确、客观的态度去评价事物,并且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去学找和开发事物的价值。例如社会上的一些对体育的不正确认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端正过来;再如对一种体育技能前途的评价,鼓励学生见仁见智,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该种运动技能的理解深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