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化学配平技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注重发挥学生的作用
很多学生对自己知识中的盲点以及知识范畴内的不足之处更是有着切身的体会.所以,在专题复习中发挥学生的作用就是要让学生来主导专题复习,让学生自己对专题复习的开展预先提出建议、要求;让学生自己对专题复习的过程加以设计;让学生自己对专题复习的实施进行调整和规划.这一方式较之以往的方式必将更好地开展好高中化学的专题复习教学工作.
例如,在“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这个部分的专题复习过程中,在以往老师们是将“化学反应的分类”、“主要的化学反应的关系图”等作为专题复习的开头,然后再逐步深入到“三个守恒定律”、“强弱定律”等知识点.
然而在充分地发挥学生作用的方式下,学生往往会直接要求教师再一次强化“三个守恒定律”、“强弱定律”、“转化定律”、“难易定律”这四者以及“配平、计算”等知识点.这样的方式无疑使得整个专题复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再者,有些学生还会在这个过程中直接找出一些高考真题要求教师进行详细地讲解.
例如,2009年10月10日美国航天局半人马座火箭和守望者飞船成功连续撞击月球南极区,其目的是分析撞击激起的尘埃,从而探究月球表面是否存在水.下列有关H2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参与的反应中,水只能做氧化剂
(B) 水参与的反应中,水只能做还原剂
(C) 在金属铝,晶体硅溶解于强碱溶液的过程中,水都是作氧化剂
(D) 若月球表面存在水,则月球表面上的水与地球上的水存在状态可能不同,但化学性质应该完全相同
这样的一种方式无疑能更好地开展好高中化学的专题复习教学工作,也将获得更好的效果,学生的复习所得也将更多.
二、及时查缺补漏
这一个步骤的复习策略实施则是建立在第一个方法之上的.在笔者看来,在高中化学的专题复习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主要是要让学生来挖掘出问题,然后再由教师引导着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
所以,在及时查缺补漏环节,笔者则认为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且尽可能地将与之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回笼式的温习和巩固.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开展好专题复习教学工作.
例如,在“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这个部分的专题复习过程中,有学生遇到这样一个难题:
(2009年上海)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 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可能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这是一个选择题,很多教师往往会通过传授一些解答技巧来结束这个题目,但在笔者看来不然,教师应当着重将以下两点抽出来结合题目进行讲解:
1.大气固氮包括人工固氮和自然固氮两种方式,将空气中的氮气变化为含氮的化合物,有时N2被还原 (N2NH3),有时被氧化(N2NO).
2.这个题目还涉及到AgNO3的分解反应,这个知识点就同氧化还原反应有密切关联.
在这一方式的作用下,整个的专题复习才可以有效地将每一个知识盲点扫除,并且很好地温习其他的知识点,其复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三、深化、完善专题复习
在做好了以上两个步骤的专题复习工作后,笔者认为教师还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再一次深化、完善高中化学的专题复习.
这一个方法则主要是指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反思自己在讲解过程中是否有知识点的遗漏或者是其他.
例如,在2009年上海高考真题的那个题目讲解过程中,有些教师就会遗漏“AgNO3的分解反应”,而这一内容对学生从根本上掌握好、吃透这个题目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一旦教师发现了自己的遗漏,就可以在下一次复习教学之初就进行完善和补充.
深化、完善专题复习还要求教师督促学生做好自己的反思和温习工作,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将自己容易犯错误的知识点和容易出错的思考路径上进行反思,甚至是进行摘录.
关键词: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模式
习题课是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扩展,是除了新课教学之外达成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补充,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它不仅具有诊断,还具有治疗功能,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习题课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
高中化学习题除了具有一般学科习题的特点之外,还有着知识结构分散、题目信息量大、逻辑推理性强、知识迁移要求高、分析判断多等特点。具体到高中化学习题课的教学,主要又可分为新课习题课、章节复习习题课、考试习题课三种课型,各自的侧重不同,如何有效、高效地开展高中化学习题课的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学科特点,除了习题课教学的固有要求外,针对不同的习题课,还需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一、新课习题课――“讲练结合,再学再教”模式
习题讲解以讲练结合为主,针对学生掌握不好的题型或者知识点进行再学再教,强化新课习题课的补充功能。高中化学新课知识点多,结构分散,新课的习题重在理解记忆,新课习题课的特点是学生刚学新的知识不久,此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还不熟悉,出现差错在所难免。有些学生更有可能因上课分神而没有学好相关知识,在做习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曲解题意、无从下手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充分体现了习题的诊断功能,需要教师对症下药。这时候的学生就像刚犯错误的小孩,需要呵护,需要耐心的教育,更需要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给机会他们弥补过错。针对习题反映出的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不强问题,需要耐心地分析推理,注重讲解习题的同时补充类似拓展练习,强化对本知识点的巩固,归纳总结,做到举一反三。而面对可能是因为知识点遗漏造成做错的题目,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再学课本相关内容,教师再教。如对重点有机化学反应原理不清楚的可以变换物质重新讲授,使学生真正学懂学透;如对重点化学实验现象没有印象的,有条件的可以重新做演示实验或者让学生课后到实验室自己操作学习。
二、章节复习习题课――“教学合一”模式
章节复习习题主要是对本章节内容的复习、巩固,但又不局限于此,还常常要求在已有的知识上进行拓展、串联,知识层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跳跃。章节复习题小题知识结构分散、题目信息量大、分析判断多,大题逻辑推理性强、知识迁移要求高。“教学合一”教学模式下的习题课的讲解同时注重教与学,强化章节复习习题课的查漏补缺、总结、提高功能。教师在讲解习题时对课本章节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融入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新的教”,注意将同类型题目进行归纳总结,教授学生寻找高中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规律,以“点”带“面”,做到举一反三,做到旧内容讲出新意,摆脱复习习题课的单调,激发学生固有的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应站在整章节的角度去讲解,知识容量大,也很容易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知识面的不足,学会查漏补缺,学会对章节的整体把握,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如讲到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章节复习习题时,可以利用习题中常见的乙醇、乙酸、乙醛转化方程式,教会学生以乙醇为中心构建起本章的知识网络,在习题的学习中获得学习方法。
三、考试习题课――“问题追究”模式
考试主要是为了对一段时期内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育测量和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反馈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和教学功能等作用。考试只是一种手段,它除了有评价功能,还能够将学生身上的缺点放大给我们看,指导我们调节教学进程、改进教学。所以,考试习题课的教学不能过多地关注评价结果,而是应该回归教学本身,回归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去解决问题,强化考试的“诊断功能”和考试习题课的“治疗功能”。“问题追究”教学模式将重点关注在学生出现的问题身上,引导教师学生深究问题产生背后的原因,是学生知识层面的欠缺,还是方法应用不当、应试技巧不够好,还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失误。通过问题深究,找出问题根源,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强化考试习题课教学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功能。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学生犯错误较多的地方、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进行展示。如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反应条件不写、名称和化学式不区分等常见错误进行展示,给学生直观地展示他们的答题情况,避免下次再犯同样错误。
鉴于上述情况,对教材可作如下调整,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教学移至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之后、第三章氧族元素之前进行。调整后优点是重点突出,难点逐步突破。当然,调整后起点高、难点集中,一部分学生“吃不消”。为此,我同时又对教学做了三个阶段进行的改革试验。
第一阶段:知识准备
1.在进行高一化学教学之前,先对初三化学进行复习。使学生对原子、分子、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的实质;化合价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2.在进行氯气化学性质教学时,根据原子结构,分析反应中得失电子、化合价的升降等,使学生既掌握了氯气的性质,又能判断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数目。
第二阶段: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及方程式的配平教学
1.基础教学:起点和要求稍高一些,使学生理解和明确以下两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剂、还原剂在反应中的作用;(2)在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或偏移的总数目应相等。
2.练习教学:(1)训练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种表示方法: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2)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确定电子得失及数目。
3.过渡教学:(1)进行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电子得失总数目的练习教学;(2)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分析探索既然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的数目必须相等,而每摩还原剂或氧化剂所提供或接受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那么要使得失电子的数目相等,就必须使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而这个比例关系便是化合价升降数目的公倍数。学生理解了这一点,实质上就明确了配平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4.配平教学:以练习为主,使学生熟练掌握用双线桥表示法分析配平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第三阶段:巩固、强化练习教学
1.强化训练:(1)在后面各章节的教学中,凡是遇到氧化还原反应,都引导学生分析并配平。(2)增大练习量。
2.跟踪检查:定期或不定期普查或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坚持辅导: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个别辅导和课堂辅导相结合。
【摘 要】为帮助高一新生学好化学,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几点来指导他们的化学学习:即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如何进行预习、听课、复习;如何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巧记;如何掌握技巧解题;重视化学实验和化学方程式;备好备忘本和纠错本。以便学生今后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少走一些弯路,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新生;信心;兴趣;学习方法
在初中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化学的概貌,认识到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而现在社会的热点问题:能源、环境资源、材料等问题的解决,化学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它将成为21世纪支柱产业,本世纪将是化学大展宏图的时代,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因此我们现在就要学好化学,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高中化学相对初中来讲学习任务更重了,难度更大了。但只要你学习方法得当,有足够信心,学好高中化学并不难。下面和同学们谈谈如何学好高中化学,供你们在学习上参考。
1.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增强信心。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探求知识的原动力,是学习的“催化剂”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有这样的体会:喜欢的学科,学的轻松,成绩也理想。不感兴趣的学科,越学越费劲,陷入恶性循环中。可见提高自己学习兴趣,可增强学习信心,把学习变成一种有意思的活动,不是为了应付高考,也不是为老师,为家长而学,而是为自己学。对高中化学来讲,如何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呢?那就是把化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譬如:学习碱金属元素这一章时,学到Na2CO3、NaHCO3、Na2O2,通过学习知道:Na2CO3俗名苏打、纯碱,可用来制玻璃、肥皂;NaHCO3俗名小苏打,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用作包子、馒头发酵剂;Na2O2可用作漂白剂等等,把这些知识告诉你身边的人,从别人的赞扬声中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赞赏这一点,难道还有比能激发自己学习兴趣的事情吗?
2.学会如何预习,提高自学能力。预习主要对知识的准备,在老师讲课之前,有计划进行自学新课内容,预习时除把内容细看一遍,划出重点、要点、
关键词 外,还要在不懂地方作记号,并试着做课本的练习。最好能列出预习提纲,根据提纲内容进行预习,久而久之养成预习的习惯,也逐步学会预习的方法。课前预习过的同学有备而来,课前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了解,对这节课要讲什么,重点是什么,哪里不太明白等心中有数。而课前没有预习过的同学,就会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一节课下来也许只听懂一点点,如遇到知识障碍就可能一点点都听不懂了,长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没有信心学下去。
3.学会如何听课,提高学习效率。课堂听课,是同学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讲解化学要领和规律,指导学生或演示实验,组织讨论,探索新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点拨思路纠正错误,并在科学方法上、运用上作出规范。因此在课堂上一定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做到眼、耳、手、脑并用,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同时还要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但听课时以理解为主,边听边记,有的同学只记笔记,不认真听课,有的同学认真听了,但没有记下任何东西,这都是不科学的方法。
4.及时复习,是提高成绩的有力保证。学习随时间推移,知识健忘也就越来越多,及时进行复习是不可少的。每天晚上都抽一些时间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纳,使知识融会贯通,避免越学越乱现象,一定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课后复习最有效方法是采取“过电影法”,即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进行哪些实验,讲题时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本和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把它补充上来,这样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还要考虑新旧知识相互联系并进行重整,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5.学会归纳总结,探求规律。同学们普遍感到“课上易懂,课下易忘”。高中化学中概念多、反应多、实验多,如果没有抓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就会感到知识散、乱、杂、多、难于掌握。因此,归纳各类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和变化规律,将所学知识结构,系统化网络化,就能促使体系的形成,对学好高中化学大有帮助,同时不要忘了阶段性总结。
6.学会解题,掌握技巧。解题训练是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它可全面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从定性、定量的角度深刻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没有一定的习题练习就不会有对概念理论的深刻理解。当然,我们要摒弃题海战术,要善于在题海中精选、精挑,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要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注意一题多解和归纳总结,这样才能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7.学会巧记,克服死记硬背。化学由于要记的知识点比较多 ,靠死记硬背是难以记牢的,所以应学会巧记。心理学告诉我们:正确有效的记忆方法,能使人激发记忆的兴趣,加快记忆的速度,增加记忆的数量,延长记忆的时间,提高记忆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归纳,就会发现在化学上有许多记忆方法。如:①把容易混淆、互相干扰的知识点通过比较法记。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四个相似的概念。②把须记忆的概念规律、理论编成顺口溜便于记忆。如:元素周期表结构:七个周期分长短,三短三长一不全,十八纵横十六族,七主七副八和零。③将相关概念列成关联图进行记忆—图式记忆。④还有一些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等等。
8.学会重视实验,培养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概念原理的建立,物质性质的研究,实验都是研究手段,希望同学们认真研究每个实验目的、原理、学习具体操作步骤,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在实验中既为基础知识的建立形成良好的基础,也培养同学们动手、观察、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特别在课堂教学中,实验以其真实性、直观性给同学们第一手感性材料,任何说明比喻、描述都必须基于实验基础上,帮助理解教材内容。
9.突破方程式关。记住化学方程式,你会马上感到化学容易多了。其实化学方程式是每次考试的“重中之重”。你可分析你所经历的考试,你会发现在你不会做的题目中,有60%以上是因为化学方程式不会写造成的,特别是化学计算。而现在的考试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很严格,配平不对书写不完整都不得分。高一教材《卤素》、《碱金属》、《氧族元素》等元素化合物知识重点章节多,反应方程式多,所以对化学方程式必须强化记忆,并且在练习中加以巩固。只有突破化学方程式关,才能在化学学习中感到得心应手。因此每位同学准备一个写化学方程式的本了,每天记5个方程式,每周复习一遍,坚持下去必有极大的收获。
2010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河北、河南、山西、广西、江西、湖北等省区选择了全国卷一,云南、贵州、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西藏等省区选择了全国卷二。两卷化学试题的考点分布和能力要求各有差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出了两卷化学试题的不同特点并对高中化学教学作出了有启示性的教学建议。
1201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化学试题特点
2010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加强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特别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简单运用能力的考核,突出了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另外,也加强了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重点考查学生观察、理解、推理、实验、计算等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化学用语和文字表达的能力等,并注重对常用思维方法的考查。试题适度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不同层次高校择优选材。综观两套全国理综卷化学试题,有如下基本特点:
1.1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加强了化学核心理论、概念和主干知识的考查。所涉及的内容是中学化学中最常见的基础知识。全国卷一及卷二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见表1、表2。
1.2适当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化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加强了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本文由收集整理运用的考核。全国卷一中第7题d选项“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既考查了盐类水解反应,又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还要求考生能辨异出与反应“nh3热还原cuo”的差异之处,思维容量较大,考查了比较与综合运用基本反应原理的能力。第10题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这一高科技新应用成果作为信息来源,考查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的综合应用。为提高区分性,故意只给出充电反应,考生如不能从逆向思考的角度得出放电反应,定会上当失分。第29题要求考生“设计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实验”,实验设计特别能考查考生的思维严谨性,如对①如何制取co2,②如何除去气体杂质hcl,③如何干燥co2,④如何除去产物co中的过量的co2这几个关键问题没有想周全,定会造成连续丢分。第30题第(6)要求考生写出分子式为c5h8且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物质的结构简式,该问要求考生具有极强的空间抽象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归纳能力、分类思想、组合思想,该问位于试卷压轴位置,体现了高考区分选拔之基本功能。
全国卷二中第9题利用v(h2)-t图象综合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等多个基础理论,并考查了数形结合能力。第10题考查了逆向配平的解题技巧及思维的敏捷性。第13题“烯烃复分解反应”以信息题的方式考查信息处理能力和空间抽象思维能力。第29题实验考查了思维的严谨性,如考生没有想到阴极会发生mg2++2oh-=mg(oh)2↓定会踏入陷阱。第30题以信息题方式考查了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聚己二酸乙二酯的写法,本题考查了逆向推理、演绎推理、迁移推理能力、 定量计算能力等等。第(4)、(5)问, 具有压轴题的特点,起到高考命题“选拔甄别”的功能。
1.3注重化学科主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综合考查
体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化知识间的综合是本卷的突出特点。全国卷一第10题以信息题形式考查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的综合应用;第27题以图象题形式定性定量地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集中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表达能力;第28题综合考查常见无机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同时考查了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全国卷二第9题以图象题形式综合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以及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第28题综合考查了中学常见气体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第29题将电解池原理和化学实验考查融为一体,既考基础理论又考实验基础知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综合性极强。第30题有机推断题,将化学计算、信息处理等能力考查融为一体。
1.4突出化学特点,注重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
重点加强理解和简单运用能力的考查。纵观本卷化学选择题,其能力要求的层次基本属于此范围。
加强了对理解能力的考查。全国卷一的第6题、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1题和全国卷二的第6题、第8题、第9题、第11题、第13题均不同程度的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加强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全国卷一第29题“设计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实验”,全面考查了实验设计、实验装置绘图、实验评价、实验基本操作,实验设计特别能考查考生思维的严谨性。全国卷二第29题以mgso4溶液的电解和新指示剂介绍为知识背景,既考查对电解原理的掌握,又考查了实验现象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气体的检验,还考查了信息处理能力。
加强了对表达能力的考查。第ii卷各题均对表达能力有
较高的要求。全国卷一的第27题“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第28题(2)“……进一步鉴别的方法:”; 第29题(1)绘出实验装置图、(3)“改进后的优点是”、 (4)“验证co的方法是”。全国卷二的第27题第(5)“①反应速率____的理由是;②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____的理由是”;第28题(4)“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5)“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6)“……观察到的现象是”。
2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启示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回归基础、重视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对中学化学教学过渡到新课程改革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对高中化学教学具有很好的启示。
2.1用好教科书,巩固双基
教科书是专家、学者们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经过长期、反复的教学实践和教材修订,已相当成熟。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论确立了本文由收集整理中学化学的基础,在整个化学中起着奠基性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掌握不扎实,要提高高考命题所要求的“四大基本能力”和考生应具备的思维素养极为困难。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切实注意这些知识,要以理解为本,讲究方法,注重实效,教师要引导学生努力把化学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真正弄清楚、搞明白,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2.2必须重视化学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
2010全国高考一卷、二卷的化学试题以能力立意,注重考查理解、推理、分析综合、实验设计、实验装置的绘图、获取并处理信息、化学用语及文字表达等能力。高考试题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启示是必须树立能力意识,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对各种能力要素的具体要求进行教学;必须以教科书中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为本,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能力训练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并在训练中巩固知识和技能;必须有计划的开展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分析实验的能力;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明确能力要求,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学科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2.3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并切实开展好化学实验活动
2010全国卷一29题“设计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实验”出自教材的实验和习题,学生对此实验原理应该很熟悉,但本题要设计实验并要求考生绘制出所需的实验装置图,这就增强了区分性。实验设计很能考查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严谨性,绘图也很强调精确性;如果考生在平时没有真正想清该实验中一些细节问题(如何制气、如何除杂、如何干燥、如何除去过量反应物、如何检验等问题)是很容易连续丢分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必须重视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实验的方法掌握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必须搞清几大实验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其中所涉及的细节问题。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就是要通过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化学实验探究活动是形成学生化学核心能力的重要方法,实验教学要适度变教师演示为学生实验,适量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要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探究的情景、氛围和条件,让他们亲自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使知识技能和学科核心能力在实验活动中同步提高。29题是引导向新课程教学改革过渡的良好尝试,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