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资源建设

文化资源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资源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资源建设

文化资源建设范文第1篇

一、突出亮点,优化海洋文化特色教学环境

营造海洋文化特色教学环境是我校课程基地建设的一项亮点工程。海头高级中学在课程基地创建过程中,不断创新举措,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快乐地成长。学校进一步丰富海洋文化长廊,开展丰富的海洋文化特色活动。学校定期举办“海之韵”艺术节、“海之星”科技节、“海之馨”读书节、“海之帆”体育节。学校精心打造年级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社团文化等。“海之恋”合唱团、海贝文学社、海菜花剪纸社、海棠书画社、浪花工艺社、海娃沥粉画社等学生社团活动异彩纷呈,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多种展示能力、促进发展的机会。

二、夯实基点,稳步推进基地模型建构工程

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是课程基地建设的基本保证。项目获批之后,学校迅速成立海洋文化综合实践课程发展中心和课程基地场馆建设领导小组,建设外聘专家工作室、校内专家工作室、学术报告厅、教研组沙龙会所、多媒体放映室。随着课程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学校将海洋文化展览馆从里到外做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整改,不仅对原有的主馆进行全面装修和展区调整,而且还新增展品介绍和灯光效果来满足参观者的需求。新展馆宽敞明亮,展品丰富。展馆面积400平方米,共有各类标本4000多件。这些展品中有学生制作品300件,教师编制校本教材30本。新展馆馆内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学校海洋文化特色,使参与活动者从这里就能对海洋文化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场馆建设过程中,学校创新举措,在校内又建设了一个特色德育基地――根土文化馆,以德育课程为中心,向在校学生以及已毕业的各届校友征集具有鲜明特色的不同地域的泥土,取样装瓶,分地区陈列在根土文化馆内,配以丰富的文字图片介绍,向参观者介绍不同地域特色文化知识,对参观者进行“根的教育”。

三、找准焦点,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

自主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焦点。学校建立基于网络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支持平台,实现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网际交流合作,新增三个现代化微机房,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人机互动”。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活动基地开展社会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基地进行考察学习。先后走访了日本独资企业神仙紫菜厂、赣榆县东方育苗场、渔业博物馆、海州湾海珍品养殖场等地,还考察了柘汪临港产业区和赣榆港区。学校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协议,将在高一年级开始设立“海事预科班”,为学生成长搭建又一个平台。

四、围绕重点,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

高一年级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活动中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学会调查访问的技巧。以海洋为主题开展的调查访问活动,为学生的兴趣、情感、个性养成奠定基础,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获取知识,丰富生活,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形成丰富、鲜明的个性,同时也实现普及海洋知识,树立海洋意识,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的目的。高二年级要求学生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分析中,通过活动,手脑并用,使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结合起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同时学生在探究原因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拓展知识的广度,挖掘其深度。教师创设鲜明特色的教学情境,围绕活动的重点难点等核心内容进行物质或非物质的构建,在分析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动机。高三年级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或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主动地规划设计,提出有建设性的创意活动。这种创意活动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创新节点,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发展中心

课程基地师资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师资的选择。采用自愿报名和学校选派两种方式,选择26位教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专职和兼职教师。第二阶段,师资的培训。先后对选派教师进行五次培训。先培训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课型,如选题指导课、方案设计课、方法指导课等,然后根据培训内容进行课堂实践,同时把课堂教学过程录像,最后再研讨交流优势和不足。第三个阶段,学会独立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参加培训的教师已经能够按照课程基地建设的要求,开发和海洋文化有关的课程资源,力求课程资源主题化、系列化,并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具有层级结构的课程体系。

六、强化热点,探索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途径

文化资源建设范文第2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及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图书馆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各馆资源雷同和读者流失的困境面前,各地、各高校图书馆应该将地域文化收集整理进图书馆藏中,探索资源建设和服务地方的新途径,满足用户信息的个性化需求,充分发挥各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职能。

1.构建高识别性的地方高校图书馆资源的需要。地域特色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打造自身资源品牌,推动地域文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地域差别形成各地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地域文化为基础,以服务广大用户为核心,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提供最快捷、最专业、最有效的个性化服务,保障图书馆开展特色化服务的重要手段。地域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地方高校图书馆依托自身的优势,建设特色资源,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核心服务能力,将大大提升图书馆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对地域文化的信息资源进行建设时,应把相关经费集中用来购置与地域文化有关的文献,采集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扩大虚拟馆藏。与此同时,还应考虑到相关企业与学科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现实问题,把独具地方特色的各种信息资源建设起来,才能充分体现独特专有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想要在信息资源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提升整体竞争实力,还需要我们把各类行业特色鲜明的文献和信息资源收集起来。

2.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多元化的需要。随着图书、杂志等价格的连年上涨,大部分地方图书馆的购买能力下降,收藏力不够,用在其上面的经费严重短缺,导致了文献采购量地逐渐减少。这就要求我们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采取“专而精”的方针收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努力构建图书馆特色资源,才能满足地方用户特殊的信息需求。产学研合作企业的用户对信息资源有两方面的需求:一方面,要以应用性和技术性信息为主来满足其学科领域及研究方向在信息资源上的需求。所以他们特别注重具有指导性的行业标准、资格证书考核标准等专业劳动的知识信息;另一方面,还要有操作性较强以及有实用性的实训素材类的资源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为更好地满足地方用户特殊的信息需求,我们要坚持以技术性和职业性为基本特征的建设方针,加快建设特色资源的步伐。

3.高校支撑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地域文化特色资源作为记载地域内自然、社会与历史发展变化和影响的独有文献,对认识和研究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及人物等存在着其他文献无法取代的史料价值,在研究和了解当地地情知识、因地制宜地制订建设规划、让先进科学的思想决策深入人心、促进社会文化快速健康的发展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方图书馆要发展特色资源就要重点留心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作为提供信息资源的图书馆在地方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开发具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信息资源,把它们填充到地方图书馆中,建设成有本土气息的特色资源,服务广大用户,方便用户对相关知识的采撷。产学研一体化一方面能促进地方图书馆携手企业,在合作与发展中利用先进的技术捕捉时代最前沿的动态,让地方图书馆掌握最先进的信息收集和检索技术,最大程度地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产学研一体化扩大了使用地方信息资源的群体,地域文化信息资源库具有信息的开发、传递、储存与交流的功能,不断地刷新知识技术信息,为社会带来恒久的效益。众多信息服务中,教育信息服务和科技信息服务尤其重要,它们为地域文化与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图书馆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建设的原则

1.以历史为基础,突出服务至上的理念。地域文化的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要求图书馆在文献资料来源、侧重点、服务效果、服务对象等方面不同于其他图书馆的一种独特的建设。将地方独特的历史文化融入图书馆资源建设中,打造具备一定地区适用性、专业性的优良资源。广州的部分高校图书馆专门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资源数据库,以本地的历史故事为背景,融入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对促进本地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创新。图书馆在做好常规服务的同时,还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用户需求调查,研究分析用户的需求,结合地域文化的特色,集中力量增强一两个重点服务项目,例如开展地方历史讲座,实行推送地方特色服务等,进行地域文化信息资源建设。

2.以数字资源为途径,建立资源的共享平台。丰富、类型多样的资源保障体系结构,尤其是在加强建设有特色的纸质信息资源的同时,还要在电子资源上多加注重,同时还要特别注重建设特色数据库。由于受经费和能力的限制,大部分图书馆可根据自己的经费、人力、馆藏基础等已有条件和当地的社会信息需求,在信息重组技术的运用下,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发和整理地方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馆藏,力求其价值的实现,从而做成新颖独特的数据库。例如北京高校图书馆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特色资源图书馆管理体系,将信息资源与馆藏资源融合为一,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色,同时相关信息也出现水涨船高般的增值。图书馆要想在将来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中获得主动权,实现资源共享,就只能充分地开发与整理自己固有的地域文化和文献资源。

三、基于地域文化的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策略

1.建立科学的信息采集制度与评价体系。由于地域文化信息资源呈分散性、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收集过程应该积极采用多种收集渠道,拓宽收集途径。(1)采集人员要时刻关注与地方文献有关的最新市场动态,经常与地方志办公室、地方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保持密切联系,紧紧抓住现存资源。(2)经常参加专家学者的讲座,在学习中和他们进行沟通,尽量得到他们的支持,在专业领域站稳阵脚。(3)深入民间,挖掘隐藏在民间的宝藏,走访民众的同时了解读者的反馈意见。(4)与高校专业研究当地特色文化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拜访高校的专业科研部门。图书馆采集人员要方方面面地利用当地丰富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力求在文献收集上做到最大最优。图书馆要做好查新和数字资源的更新,建立人性化服务制度,及时主动地与高校教师联系,认真听取其反馈意见,让教师和科研人员切实感受到人性化服务的温暖。地域文化信息资源需要建立长远规划,有目标有计划地建设信息收集、信息评价和信息存储体系。要不惜使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收集官方和非官方的出版文献,做好文献的征集、受赠、网络查找收集等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产品来收集那些口头传承的文化遗产,例如使用手机或摄像机制成DVD或光盘来保存声像资料,同时用电子档案的方式做成数据库,以备随时查看[3]28。

2.以建设特色数据库为核心明确收集范围与重点。随着时代的变化,图书馆用户更需要某一方面知识的资料,这种个性化、专门化需求趋势,要求图书馆要根据用户的专业领域、兴趣爱好、阅读习惯进行个性处理,针对地方特色收集地域文化信息资源可以提供给读者最适合的个性化服务。建设地域文化信息资源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而图书馆则应在文献收藏上做到“全、专、广”,地域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应主要包括地方史料、地方丛书、地方年鉴、地方报刊及地方人士的著述等。地域文化资源库的建设不同于普通的图书馆,就民族地区而言,图书馆的建设更应该积极地收集和地方特色科研及学科建设有关的信息资源。在收集文献信息资源时,首先要调查和整理地方特色文献,在了解其情况后再确定要建设的重点、目标和主题,其次,要充分发挥网络的强大功能,采集地方有特色的文献信息,在整理和分析中保留有用的文献信息,在对其进行描述的同时做好标引及分类的工作。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系统又科学的文献资源体系就此形成,读者就可以在地方图书馆方便又快捷地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3.建立特色管理机制,注重地方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地域文化的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需要有专业的人才队伍的支持,首先需要从专门从事地方文化研究的高校研究所、地方志办、宣传部聘请研究水平高、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底的专家学者为图书馆的地方文化资源建设献计献策、为地方文献研究和开发的馆员开展地方历史的知识培训,让馆员深入了解地方的独特文化内涵,掌握其地方精髓,创新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打造与时代同步的地域文化。在数字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应让具有强大的技术能力的馆员为地方文化资源建设搭建资源共享共知的平台,只有凸显人才和资源的优势,才能在信息资源高度丰富的今天,建立起具有高识别度的地方文化特色数据资源库[4]43。

4.特色资源系统建设与现代图书信息资源建设相结合。地方高校图书馆对本地区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与开发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专业的人才队伍,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体系,科研课题开展的需要等,并且能围绕学科建设的龙头、专业教学的永恒主题。高校图书馆便利于在学术研究、地方发展构建一个富有特色的信息资源系统。因此,特色资源系统建设也将更加科学规范。地区高校图书馆应当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在已有的信息资源基础上,建设更加科学严谨的特色数据库。特色信息资源数据库应以地域文化以及地域特点为立足点,不断地吸收网络信息资源,力图为高校图书馆馆藏不足、信息重复的现状做出改变,让高校图书馆在资源上呈现出最合理的布局和姿态,做好文献资源数字图书馆共建共享的准备,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高校教学、科研,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文化资源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文化建设 文化激励 人力资源

一、人力资源文化建设的原则

1.制度与人情共存。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对现代企业提出的客观要求。通过建立科学严谨的制度规范员工行为,实现企业发展极其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才是企业发展的正确道路。科学管理的核心是制度,行为管理的核心是人。制度可以把人的操作精确到分秒,但制度永远涉及人的内心世界,因此需要通过感情交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弥补制度管理的不足。

2.竞争与团结并重。企业构筑文化建设,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战略,就需要不唯亲,只唯贤,任用人才时做到特长与志愿结合、专业与岗位衔接、能力与职务互动、绩效与待遇一致,鼓励员工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才竞争机制。创造出良好的用人环境和良性的竞争激励机制。通过竞争,选贤举能,员工增强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上进心,极大地促进企业发展。激烈的竞争可以激发企业员工的活力并消除惰性,但一味强调竞争、忽视团结会造成冲突,破坏整体协调。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来源于员工的竞争,集体价值的最大化来源于个体间的和谐和团结。

3.物质与精神统一。在市场经济中存在“利益驱动”,在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员工才会同心协力为企业工作,才会意识到“我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员工不仅是“经济人”,而且是“社会人”。劳动所得能获得物质生活的满足,但它无法体现个人对企业的精神需求和集体对个人的精神关怀。劳动所得使劳动成为物质生活的手段,奉献使劳动成为精神世界的追求。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才能不断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二、德邦物流依托文化建设的实践

创于1996年的德邦物流是国家“AAAAA”级民营物流企业,截至2013年3月,公司已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开设直营网点2900多家,服务网络遍及全国,自有营运车辆5400余台,全国转运中心总面积超过85万平方米。其公司文化建设具有如下鲜明特征。

1.亲情文化。德邦物流对员工的文化关照体现在亲情文化中,让员工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德邦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德邦推出“集体婚礼”,每年分批次为公司单身青年集中举行婚礼,并根据不同级别,甄选国内外不同地点。一方面,让员工的生命中烙刻下德邦的印记,另一方面,激发年轻人不断进取的决心。德邦的另一项亲情文化“亲情1+1”,即员工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支取一百元,公司再补贴一百元成立亲情基金,按月寄送给员工的父母。同时每到节假日,公司会给员工父母送去佳节贺礼,让员工的家庭感受企业文化温暖。此外,德邦对员工的子女从出生到读书、考学,每个年龄段都有相应的福利回馈。为员工解决生活之忧的企业文化,是德邦鲜明且值得称道的文化建设。

2.晋升文化。进入德邦的新员工,德邦会为其指定一名师父,做到一对一教学。对于入职超过三个月的员工,德邦会为其准备经理晋升考试,考试通过可以晋升为储备经理,经理考试通过可以晋升为高级经理,高级经理考试通过可以晋升为总监,以此类推。而且随着职位晋升,会有相应的薪酬福利、配车等待遇,给予员工充分的成就感。德邦规定所有经理由内部员工提拔,这就调动了普通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和干事创业的热情。

而且,德邦内部成立德邦学院,为每一步晋升为储备干部的员工提供职业知识的全方位培训。这就实现了员工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与能力不断提高不断实现自我的契合,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

3.服务文化。德邦物流依托虚拟供应链发展模式,其对服务的要求凸显企业文化的发展标杆。德邦物流倡导“标准化”企业文化。顾客进店发货,员工从起立、用语、待人接物到送别都有严格规范,公司总部平时派人暗访,对员工服务质量进行考评打分,做到日常服务规范化。同时,店面实行标准化管理,从公司广告牌位的摆放要求到名片盒的摆放,都有严格规范,充分做到不同店面的布局格调是相同的,让客户不会有陌生感。

三、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新思路

1.重视亲情文化。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文化离不开激励机制。民营企业应创新激励机制,充分体现“人”的作用的重要性,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并从人性规律出发,认真研究和充分考虑员工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民营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是更加注重以亲情文化为代表的员工满足感,而不再仅仅是国企的薪酬待遇和国企的地位所带来的尊崇。民营企业反其道而行之的态度实则开辟了一条企业文化发展的新路。

2.重视职业规划。充分把握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诉求,并通过企业文化进行合理引导,将个人的工作激情与实现自我价值紧密结合,是民营企业重视员工个人发展的举措,也是探索企业长效发展的新路。对企业而言,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重视职业规划的过程是员工不断修正自我,不断为企业发展感恩、奉献的过程。

3.企业文化凝聚。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体现企业所有员工的意志和利益,并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反映企业理念、宗旨、目标、价值观和道德的团体精神。企业文化正是通过对员工工作流程,以及无论工作本身还是生活方面的关照,促使员工群体增强凝聚力,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通过对德邦物流企业文化构建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企业文化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对整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对文化构建作探索,引发对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文化资源建设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以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开展桂东南地方文献工作的实例,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与教学科研以及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的关系。

玉林师范学院坐落在广西最大的侨乡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区玉林市,是桂东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我院的定位是:“立足桂东南,服务全广西,把学院办成以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为特色的、在区内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普通高等学校”。因此,作为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应做好本地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本文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进行一些探索。

1建立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机构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从学院组建之初起,就十注重对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与整理研究。为此,图书馆专门设置了一个机构—桂东南地方文献整理研究所,主要开展桂东南特色文献、古籍的整理与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学院图书馆库存文献、古籍的整理研究,特别是通过对桂东南地区及其所辖县市地方文献、古籍的整理研究,建设有地方特色的重点学科,更好地为桂东南社会进步、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服务,使学院发展与地方建设融在一起,实现学院和地方双赢的局面。

为了突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在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收集人藏后,应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研究、服务教学和科研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有的重要作用,我馆为桂东南特色文献设立了一个专藏—桂东南资料室,专门收藏桂东南研究资料,兼收广西各地方文献及本馆特藏图书,把收集到的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根据不同文种、不同载体类型、不同外表特征,购置不同样式的书架、柜橱,划分成若干馆藏区,分门别类地存放。

2建设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体系

2.1做好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工作

2.1.1明确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范围。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搜集的范围主要包括地方报刊、地方年鉴、地方丛书、地方史料、碑刻、族谱及地方人士的著述等。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来说,收集与体现地方特色的学科建设及科研有关的信息资源更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学院从学科专业建设、科研两方面来体现地方特色。如我校“十一五”期间被列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学科有:有机化学、华侨华人学;重点建设的实验室有:桂东南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桂东南特色资源与材料研发中心。我们的教师研究的课题也很有特色,比如研究桂东南方言、民间音乐、徐松石、大蒜、红菇、荔枝等,都是与当地文化、经济、历史等结合起来的课题。从这些学科和科研项目就可以看出,桂东南的地域特色十分明显。因此,桂东南资料室还特别注重收集教师们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如论文、著作等)。

2.1.2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理、甄别、筛选、评价、类聚。桂东南特色文化资源是记载桂东南这一地域内自然、社会和历史发展变化及影响的特定文献,素有“一地之百科”的称誉,桂东南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对了解与研究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物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研究了解地情知识、为当地制订地方建设规划、实施科学决策、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桂东南地处广西东南部,与广东相连,南临北部湾,是东西部经济结合部,也是两广客家聚居地。旅游文化方面拥有云天文化城、佛教圣地西山与都娇山、岭南名楼真武阁等特色民屋、名山、名楼等;特色音乐文化方面独具风格,集金石、丝竹、革工、萧、弦、笛、琴、锣、鼓、钱、人声于一体,有撑板、呐、大钱、大锣、二弦、竹笛、扬琴、秦琴、直萧、喉管配合的民间特色音乐形式;特色语言文化不仅包括有本土语言玉林话,也有外来语言客家话,加上白话,桂东南语言文化十分丰富;特色习俗文化包括独具一格的地方婚嫁习俗、住行习俗、丧葬习俗、生育习俗、禁忌习俗等;特色饮食文化则包括了颇具特色与影响的玉林牛杂、牛巴、凉茶、汤、粥等;特色宗族文化主要包括客家人的宗族意识、宗族集群、宗族互助、宗族治理及客家人的勤劳、节俭、精明等宗族特质。

为了将特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较为科学系统的收集,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将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从桂东南特色旅游文化、特色语言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特色音乐文化、特色宗族文化、特色饮食文化等方面进行分类,设立了桂东南旅游文化研究、桂东南习俗研究、桂东南客家文化研究、桂东南革命史研究、桂东南将军研究、桂东南华侨华人研究、桂东南地方语言研究等系列性专题,每个专题的信息资源都由专人负责进行收集。

2.1.3采取多种收集方法。由于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具有多样化及分散性的特点,因此,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文献应广开搜集渠道,拓宽搜集途径,采取多种搜集方法。首先,负责采集的人员,要了解掌握地方文献的收藏与分布、出版发行情况;经常与当地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等文化机构进行业务联系;多与专家学者沟通,获得他们的大力支持;定期到民间采集资料;关注读者反馈意见。另外,由于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师都较为注重对本地区特色文化的研究,有的高校还设有专门的科研部门,他们在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时,往往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图书馆在文献收集方面要充分利用这些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与这些教师和部门建立顺畅的交流渠道,一方面图书馆采访人员要主动联系,及时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提高地方文献收集的质量、实用性和利用率;另一方面,科研部门和科研人员也能从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中(诸如查新、专题书目、数字资源、专家工作室等),得到启发和帮助,双方建立起良性循环的互动关系。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对桂东南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立“长远规划,整体论证设计,分阶段实施,联合共建”的收集、分析、评价、处理、存储体系,通过多渠道文献采集网络,采集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物,主要有书目预订、征集、交换、捐赠、委托收集、网上搜索引擎收集等采集方式。对于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还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收集,例如通过摄影、录音、录像,制作成磁带、CD,VCD,DVD等声像资料,甚至可以以电子资料的形式上互联网。如玉林电视台有一档新设的很有特色的方言访谈节目《倾计》(注:即聊天),其内容涉及桂东南各地的历史、民间音乐等各方面,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对这个节目的影像资料也进行了全面的收藏。

2. 2加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文献信息的分析、评价、处理和存储,必须组织专家和图书馆专业人员根据专业标准进行加工。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在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时,首先是对桂东南地方特色文献的情况进行调查、整理,确定要建设的目标、重点、主题,然后利用采集网络对桂东南地方特色文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评价和排列,剔除不相关的内容,对符合要求的内容进行科学分类,同时进行描述和标引。这样,经过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开发后,就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献资源体系,可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 2. 1编制专题目录和综合性评述。负责服务的人员,需要多与读者沟通,制作新书简介、专题目录等,同时,做好专家服务工作,进行目录、索引、文摘、综述等信息加工工作,开展网上信息检索、网上文献传递等服务,广、快、精、准地传递文献信息。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在开展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服务时,还常举办各种报告会、讲座等活动,力求多主题、多途径、多层面满足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求,吸引广大读者利用图书馆,扩大图书馆社会服务效果。

2. 2. 2开发建设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民族地区图书馆大多建有特色文献数据库数据库,但由于经费及专业人才缺乏等原因,这些特色文献数据库的收藏规模小,没有进行深层次开发,且大多数的专题数据库仅能提供目录或题录检索。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应当重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利用其丰富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优势,做好深层次特色数据库建设,建立充分反映民族文化和地域特点的独一无二的特色文献数据库(包括书目数据库、索引数据库及全文数据库),丰富网络信息资源,打破高校图书馆现有馆藏的重复和短缺现象并存的状况,使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布局逐步趋于合理,有利于建设高校图书馆整体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提高文献资源的社会保障率,为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做准备,更有效地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将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上最有作为的工作之一。

2. 3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员队伍

文化资源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赣傩资源;数字化建设;文化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数字化,就是一种通过运用计算机语言0和1两个数字编码来表达和传输一切信息的综合性技术[1],包括数码摄影、数字录音、三维信息获取、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实现、人工智能、多媒体互动、网络技术与数据库等,它是继语言、文字、印刷和电磁之后人类中介系统的又一次革命,现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目前对于包括傩文化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待和处理,一个普遍做法和发展趋势就是进行数字化建设,将文化遗产转换成数字化形态。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即开始推动数字化的“世界的记忆”项目,我国1996年也启动了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2010年10月还正式开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也早被列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升到了“国家行动”层面。

赣傩是江西地方文化的主要呈现方式之一,也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有的活体遗存来看,主要分布在江西的萍乡、万载、乐安、南丰、婺源、德安、吉安、临川等地,其中萍乡湘东傩面具、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舞等,已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个国家级傩文化的重点省区,江西理应承当起传承和开发赣傩资源,发展和振兴傩文化的历史重任,开展赣傩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无疑是完成这一重任的必然之举。为此江西许多地方都在进行着这种古老文明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但从目前实际情况和效果来看,并不理想,还不容乐观,不仅进展缓慢,而且水平较低,数字化后的效益体现也不明显,存在一定程度的“数字鸿沟”。

一份最近的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傩文化数字化保护现状的专题调研即指出,与国外和我国其他地方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傩文化数字化建设还有较大差距。重文化资源开发,轻数字化保护和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以至于目前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傩文化专题,江西傩文化旅游资源库,傩文化门户网站、傩文化数据库都几乎还是空白;另外,傩文化数字化技术也不够先进,技术过于保守和单一,目前采用较多的还是数码照片拍摄、数字录音、数码影像摄制等相对简单和经济实惠的技术,停留于记录复制层面,而像实物三维特效制作、虚拟场景动画构建等更加先进、交互性更强的技术尚未能加以广泛应用[2]。

赣傩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此种滞后和不足局面,与我省作为傩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亦难胜任发展和振兴傩文化的重任,可以说近年来,贵州傩、安徽傩等在国际国内比江西更有知名度的时候,江西傩却在相当长时间里,显现出“羞涩”状态”[3]即莫不与此相关。赣傩资源的数字化建设的滞后和不足,究其原因,除了我省经济欠发达,技术和人才尚缺乏等外,对赣傩资源数字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不到位,尚未能全面和深切的认识到数字化建设之于赣傩资源的文化价值,恐怕是最值得检讨和思考的一个因素。因为它不仅直接影响了这一资源数字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也直接影响了这一资源数字化建设的运作路径和功能效果。

二、一场现代文明对古老文明的抢救

探讨数字化建设,对于赣傩资源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必须正视赣傩资源作为一种濒危文化资源的存在,正视赣傩资源迫切需要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传承这一事实。作为一种滥觞于殷商的文化,赣傩同许多古老的文明形态一样,虽然历经几千年农耕社会的风雨洗礼而不绝,但在今天信息社会时代,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和主流强势文化的冲击,却面临衰败和消亡的窘境和危机。如何传承和保护这一弥足珍贵的傩文化遗产,已成为一个首要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赣傩的这种濒危状态主要是表现为内外两个方面,内部主要是来自赣傩自身的残缺和后继乏人,故有一个需要传承的问题。在残缺方面,由于受到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因素的影响,赣傩资源中的傩面、傩服、傩庙等许多傩文化实物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变质,如万载傩、德安傩的部分舞蹈动作、音乐、戏剧情节等艺术成份就存在严重的残缺现象,如何对其进行修复显得非常紧迫。同时,作为一种依托人本身而存在,主要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傩还面临着传承人的日益减少而导致失传的危险,当前我省一些擅长傩技、娴熟傩仪、精于傩舞的老艺人就在相继老去或过世,导致赣傩这一原生传承空间一再被压缩,有些已趋于濒危,甚至失传。

外部则来自于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挑战,故有一个如何保护的问题。在今天信息社会中,赣傩原先赖以从容发展,躲避外来冲击而得以得到自然保护的封闭性自然和社会环境都已不复存在,而在现代文明和主流文化的吸引下,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也似乎正在失去对这一古老文明的兴趣和热情,赣傩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被遗忘的严重威胁。可以说,对于赣傩资源,若不及时有效的进行抢救保护,必将造成这一江西“地方文化记忆”的中断、这一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彻底消失的损失。

应当说,对赣傩的传承和保护,人们尽了很大的努力,但过去基本上主要是依靠传承人的口传身授和文献记载与馆藏式的静态方法来传承和保护。据考察,建国后到90年代以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傩文化的保护手段,主要就是编撰汇集出版自明清以来江西各地乡傩的相关记载,90年代以来才逐步开始采用录音机、唱片机、照相机等摄影、摄像技术手段记录和保存,进入所谓数字化保护的初级阶段[4]。对于傩文化资源来说,这种传统的传承和保护方式,今天看来明显具有很大的局限。例如,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师徒性传授,就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因强调传承人的个人因素,必然给赣傩文化的传承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这种传承方式,还存在着很大的保守色彩和地域限制,对外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限制性,不利于本身的创新发展[5]。又如,由于傩文化资源主要体现为一种口传文化,由口头曲艺、仪式表演、民俗活动、传统技艺等组成,是一种活态性、变异性很强的特殊文化形态[6],迥异于主要靠书面传播的典籍文化。因此,仅仅依靠文本记载和馆藏式的静态保护方法,根本就难以做到对赣傩资源的有效保护与传承。至于通过图片、录音、录像等技术方式的保护手段,也存在着技术单一,缺乏文化语境信息,照片和录像带容易因时间流逝和受环境影响而老化、失真以及信息模糊丢失等问题,而难以被长久保存等不足。

显然,传统的传承和保护手段已不能满足当前对赣傩资源进行抢救的迫切需求,那种仅仅通过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对赣傩现有的有限实践者和尚存实物进行抢救和保护也远远不够。在今天社会变化如此迅速的环境下,赣傩资源的抢救迫切需要寻找和建立一种全方位、立体化、永久性的“活态”的文化传承和保护体系,而从目前人类创造的技术来看,恐怕只有数字化建设,才能够满足这一要求。数字化已被证明是当前一种保护人类文明不至毁灭最有效又最可行的方式和途径[7]。它不仅有原汁原味的记录和固定的永久保存功能,也具有进行语境修复和历史复原的情景再现功能。

运用数字化技术来传承和保护赣傩资源,不仅可以克服传统传承和保护方式的不足和局限,将那些即将消失或正在消失的傩文化现象抢救保留下来,尤其是它可打破传承人个人因素的限制,让赣傩文化的传承走出落后和低效率的“师徒传承”狭路;而且它具有其他文化传承和保存手段所不具有的强大优势,如储存容量巨大,信息采集方便,制作成本低廉,可实现文化信息分布式存储,加强文化保存的安全性;可实现资源共享,能够迅速复制;它还可通过活体影像、动态影像等技术将静态的文化遗产得以动态体现;它不再局限于文字和绘画等止于平面的状态,而建立起立体的网状保护体系。尤其是像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网络技术,甚至能够对赣傩资源丢失的文化语境信息以及因时间流逝而造成的信息模糊与缺失进行空间修复和虚拟再现[8]。

总之,必须看到,进行赣傩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将其纳入今天的数字化记忆方式进行传承和保护,对于抢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当前赣傩文化传承乏人的生存危机,而且为赣傩资源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无限潜力,不失为一种用现代文明挽救古老文明的有效途径[9]。

三、一次古老文明应完成的现代换装

数字化抢救所具有的对赣傩资源的上述文化传承和文化保护作用,只是展现了数字化建设的部分文化价值,并未能全面揭示数字化建设之于古老江西文明振兴和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二者的复杂关联,至少它没有将数字化作为一个赣傩资源需要积极应对的文化环境来看待,也没有看到地方性与现代性有机结合是地方传统文化发展振兴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事实上,运用数字化技术对赣傩资源进行传承和保护,仅仅只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的最初动力,如若认识仅限于此,将可能妨碍今天数字化时代下赣傩文化振兴事业的有效进行。

从有效开发和利用赣傩资源,振兴和发展中国傩文化,我们认为数字化还应当是赣傩资源这一古老文明必须完成的一次现代换装,也就是说,通过数字化建设,让赣傩资源的老面孔,换上数字化的新衣裳,获得一种数字化文化的新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字化建设,不仅是赣傩资源面临濒危形势的抢救需要,也是其进入到数字化时代的自身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是其应对时代挑战,适应时代要求,参与时代对话的重要载体。

赋予数字化建设这一文化身份对于赣傩资源来说,其理由和好处是多方面的。

(一)有助于赣傩资源的文化传播,使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能够被当代受众所认识、所接受的文化产品。文化传播对于一种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至关重要。对于赣傩文化的发展和振兴来说,仅仅是传承和保护还远远不够,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广泛的文化传播,赣傩就很可能沦为一种藏之深山,永远只是供自己孤芳自赏的地域性、边缘化文化;另外,获取文化遗产资源不应当是部分人的特权或娱乐休闲,而应当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10],因而也必须通过某种传播技术和方式将这一珍贵的文化资源最大范围地提供给公众、服务于公众,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共享。

然而对于散存于民间乡野,过去主要流传于闾巷草野的古老的赣傩资源来说,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毫无疑问,必须进行一次数字化的文化换装才有可能。这里存在一个所谓“解码”的问题。即对于原生态的,或者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记录、保存的赣傩资源,如何根据信息内容重新“译回”人类生活世界,进而被识别、被接受而得以传播开来。这种文化解码和文化传播,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与数字化技术的对接是必须的。权威研究表明,在数字化时代,文化产品只有采用数字格式才能进入数据通讯网络而被作为信息加工处理,为公众所检索和了解。这就是说,文化资源只有具备可数字化的形式,才能进入新的传播渠道,为广大公众所发现和认识[11]。

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表明,科技一直是文化传播的主导力量。达芬奇曾说,艺术只有与科技联姻才能高飞。马克思曾高度评价技术对于资本主义文化传播的意义:“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12]。而与口语、文字、纸质媒介以及电磁媒介等文化传播技术和媒介相比,今天数字化技术的文化传播威力已非过去所有的传播方式所能比拟。它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空间概念,突破了地域和群体的界限,具有传播信息量大、范围广、迅速、互动、廉价等诸多优势,可使文化资源的传播在展示规模、展示模式、展示效果、受众范围等各方面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二)有助于赣傩资源的文化消费,增加赣傩资源的附加值,实现这一资源的增值和升值。所谓文化消费,是与物质消费相对的概念,是指一种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过程[13],简单说就是公众接受进而应用文化的一种行为。任何一种文化资源,只有得到这种消费,才能实现它的存在价值,也只有通过文化消费,才能增加和提升它的价值。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走文化产业化道路。事实证明,数字化,不仅可扩大文化的传播,而且也是一条实现文化产业化的有效的快捷路径,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当前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内容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在世界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正成为一个高速增长的文化产业,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社会价值,并引领着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14]。

作为一种蕴藏深厚历史底蕴和极富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赣傩资源具有巨大的使用价值,是一项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文化建设,抑或经济发展,都极具开发潜力的文化资源,在新农村建设、旅游服务产业以及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打造中都拥有广泛的开发前景。正如有学者所评论的,赣傩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在从巫术到艺术,从仪式到戏剧,从娱神到娱人,从农耕到数字化社会的历史进程,不仅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而且呈现出丰厚的文化价值,成为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等的重要基础,它表现形态的原始性,呈现方式的表演性,以及融合、多元的人文性,使其完全具备了符号消费的“文化资本”[15]。

基于此,赣傩数字化建设的一个方向,就是必须运用和通过数字化换装,使之走向产业化,广泛进入文化消费领域,形成一个完整的可循环的数字价值产业链,完成赣傩资源从文化传播再到文化消费的数字化转换。可以说,数字化建设就是今天基于文化消费的需要,而对赣傩资源进行的一种合理、可行的产业化转换途径。因此,赣傩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实施,绝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化资源数据库的建立问题,还应抓住数字化浪潮的机会,把赣傩资源数字化建设提升到文化消费的层面,为它在数字化时代构建一个新的文化生产和消费体系,让赣傩资源以适合的数字化形式用起来、活起来,以推动我省的产业升级,打造我省的旅游经济品牌。

(三)有助于赣傩资源的文化创新,实现这一资源的再生和可持续发展。数字化也是一种文化创新的有效工具,它不仅可以催生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如时下流行的微博、微信等网络文化、数字文化,而且也可以通过所谓的技术重构和再造解读,赋予旧文化以崭新的文化生命。应当说,在保存和传播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换装的第二次开发和创造,推动赣傩资源的创新,挖掘其中的新价值新功能新用途,实现这一资源的再生和可持续发展,才是对它进行数字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最终旨归。

事实上,变迁发展是民俗文化常态,从来都没有一成不变的民俗。作为一种地方民俗文化,赣傩资源本身也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更好的融入现代社会。必须深刻认识到,创新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动力,是任何一种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唯一理由,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赣傩资源如果不进行数字化创新,就不可能有吸引力,必将为时代所无情地抛弃,被飞速发展的现实世界淘汰出局。

所谓赣傩资源的数字化创新,可以这么理解,就是“要通过现代创意激活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其重新焕发青春,成为能够被当代受众所接受的文化产品”[16]。这一创新不是简单的文化回归与缅怀,而是打通赣傩资源与数字化时代的关联,全面发掘赣傩资源的现代文明元素,重构赣傩资源的文化形态。在这一过程中,数字化建设的功能不再是保存、传播和消费文化资源,而是“切切实实地作为一种全新的创作工具”[17];人们的任务也不是一味的复制、扫描和播放,而是要把自己的创作才华注入到赣傩资源的数字化创新当中去,用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解读和开发着他们创作的作品。

注释:

[1]雷弯山.数字化:民族文化弘扬之道[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4,46-51. [2][4]刘艳玲,蔡小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傩文化数字化保护现状与对策[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55-57.

[3]胡建华,王世瑛,胡亚光.江西傩文化文明基因与现代文明构建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8,4:94-97.

[5]胡亚希.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2,8:196-200.

[6]聂 森.数字化背景下的傩文化保护新途径[J].前沿,2014,12:217-219.

[7]蔡曙山.论数字化[J].中国社会科学,2001,4:33-42.

[8]刘先福,张刚.民间文化的数字化类型与空间演示[J].民俗研究,2014,5:26-33.

[9]文侃,何敏琴.傩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萍[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34-37. [10]谭必勇,徐拥军,张莹.技术・文化・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述评[J].浙江档案,2011,5:30-33. [11][13][14]耿爱英,孙庆霞,李传实.论现代科技推进文化发展繁荣的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6:118-123.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2009:338.

[15]刘笑春,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下赣傩文化价值研究[J].企业研究,2010,10:138-140.

[16]宫承波,闫玉刚.文化创意产业总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