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足球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足球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足球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足球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足球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范文第1篇

一、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一)引导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是奉送真理,而应是教人发现真理,引而不发,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想象、去思索、去体会、去创造,这才有利于他们发展智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如在教原地推铅球动作时(右手为例),要求学生右膝弯曲,成最后用力姿势。在练习中有学生提出“右膝不弯,推球感觉动作更顺”。此时,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不必立即解答,而应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分析、思考,为什么这个动作要右膝弯曲?同时采用正误对比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悟到右膝弯曲成最后用力推球姿势的重要,而后教师再从动作的发力原理分析右膝弯曲成最后用力推铅球的理论依据,诱导学生思考、联想、比较、体会,通过这样的引导,明确直腿站立推铅球的错误,促成正确动作的建立和掌握。

(二)温故知新

任何知识总是前后联系的,体育教学中的能力、技术、战术都是在互相联系后不断地提高、不断地达到理想目标。如排球运动中的各类技术或同类技术的不同技术动作之间,不同战术或同一战术的不同方法之间都蕴含着程度不同的内在联系,针对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传授新知识时不忘联系旧知识,这不仅利于巩固和提高旧知识也利于掌握新知识,形成知识链,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要熟悉,有娴熟的教学技巧,在不断联系旧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系统组织知识的能力,以及如何通过回忆旧知识,掌握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外指导

课外指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但不是课堂教学的重复和再现,它是根据教学对象,在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的个别或小群体的课外指导,这种指导是教师认真备课、了解被指导对象的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课外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时可以分小组、分项目进行,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也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让学生在练习中产生新的疑问,发现新的问题,激起学习的兴趣和完成学习目标的欲望。

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还应重视以下几个能力的培养

(一)学会观察,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许多教师往往只注意如何教,而忽视学生如何学,在动作示范上要求做到正确、协调、优美,而对学生如何观察,怎样观察,观察哪些重点部分却没有指导。如足球教材的定点射门技术示范,尽管教师认真做好示范,各环节技术都很正确,但由于忽视学生如何观察这一方面,教师也未设计问题,结果是学生观察教师的足球射进门与否,而没有观察这个动作是如何做的。如果教师在示范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点球射门的技术,并提醒学生重点观察的技术部分,教师再用正误示范,让学生比较正误动作,问为什么正确的和错误的射门技术都未射中门。学生带着疑问、好奇,由此激发了观察的兴趣,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正确、错误射门动作都未进的原因。学生如此观察,积极思考,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二)学会合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拓展体育知识面,让学生发现自己知识的缺陷和空白点,鼓励他们多思、多想,在质疑中增长知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如在教篮球行进间高运球和低运球中的两种方法时,教师对两种方法的运用简单做一说明,而不讲尽,只是说根据防守者的不同距离选择运用,让学生带着疑问互相琢磨探讨,互相进行练习,在练习探讨中解决教师留下的问题。学生从中学会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兴趣充分得到激发,运动技术也得到了提高。

(三)区别对待,培养自信心

自信是一种支配力量,尤其是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一旦丧失了自信心,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如一部份乡镇刚入学的新生,体育基础、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等相对较差,上起课来心理负担重,信心不足。在上高一跨栏教材时,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跨栏,栏架的高度成了女生心理的第一障碍,如何让她们顺利跨越这道坎,这关系到学习的成功与否。当然,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其次是让她们想法子,设计几种辅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生对自己设计的练习内容兴趣很高,对跨越一定的高度也没那么恐惧,此时教师再引导到正规栏架上练习,课堂中尽可能地为她们创造展示能力的机会,对她们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上的点滴进步加以鼓励和鞭策,实事求是地给予肯定,从而增强她们对体育课学习的信心。

总之,在体育课堂中合理地运用设疑、提问等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习体育的兴趣,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为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教材[M].2000(1):218-222.

足球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范文第2篇

一、“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启发”性教法

体育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着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忽视,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者和学者的两个积极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突出,那么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求越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得如何,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样,因为教学的一切活动主要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并执行的。如果教师的教法单一或运用不当,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会削弱,“启发式”模式的性质则会改变,成了“放羊式”教学。因此,体育教师在按照 设计程序进行“启发式”模式教学时一定要掌握多种“启发”性教学法,并学会合理运用。就实际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和运用时机的体会。

1.1直观启发

从学生感性认识出发,运用熟悉的知识和具体的动作给学生以演示和示范,引起联想,加深思考,促使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1.2提出问题启发

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所要学习的主要技术原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和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例:前滚翻教学,老师提问:"请同学们想想,方砖和足球在力的作用下,哪个容易滚动?",学生马上会回答足球容易滚动,此时,老师可因势利导地指出:"我们学习前滚翻时要把自己的身体团成圆的。",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问题的及时提出则可以一步步启发学生积极开拓思路和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利用具体的实物来形容事理,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目标。

1.3运用形象的比喻启发

根据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事物,掌握技能,它能借助联想这一思维形式去理解新知识和新的技术原理。一个恰当妥切的比喻就能沟通各个孤立的表象,使之建立联系。如用"鞭打"来比喻投掷标枪的出手动作;用"弯弓搭箭","离弦之箭"来比喻短跑的起跑教学过程等。可以用实物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如用"皮筋"、"弹弓"、"竹竿"等来比喻投掷项目中的"背弓"。 转贴

二、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较的优越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强调技术的规范性和竞技性,而"启发式"教学不仅着眼学生的现实健康,而且放眼于学生的体育运动潜力的发展。它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方式、方法影响学生的体育认识、态度和行为,为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意识和能力上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传统体育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依据"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在设计教学程序上,首先要体现主体性教学的思想,即在教师的组织、启发、指导下突出了学生自主学练过程,为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了学练的空间和时间;其次,必须符合认知、技能和情感的发展规律,使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并针对学生自主学练能力,匹配相应的启发性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在学生的整个学练过程中起主导、辅助引导作用,不能忽视教师的组织、启发、指导、激励作用。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相比较。通过在教学实验的尝试,试验结果证明了 "启发式"教学模式程序所设计的是科学合理的,它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三、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

(1)"启发式"教学模式在现代体育教学中不仅可行而且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操作关键在于模式程序的合理设计以及教师教法的正确

(2)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恰当的运用不但使学生学习动作技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更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活动中既掌握了动作技术要领,学会了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又发展了智力和创造力,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足球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行为;改革创新

1体育教师教学行为概念及作用

体育教师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的所采取的行动和活动,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手段、口头语言、体态语言、情绪和仪表等行为表现。

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起主导性作用,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教学气氛和效果,可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探求和应答行为反应的产生,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地说,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教学行为,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学生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要确保教学活动和谐、正常地进行和建立、维持最佳的师生关系,最主要的是依赖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教学活动和自身行为表现的调控。为了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高效调控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在继承批判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改进、创新教学行为,使之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进师生情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这样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递,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确保寓教于乐,加快教学进程,高效省时地完成教学任务。

2体育教师各种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的改革创新实施分析

2.1教师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

体育教学手段是教师在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不断改革创新,合理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手段,使教学任务得以高效省时地顺利完成。

2.1.1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行为互动统一

体育教学活动是由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共同构成的,师生行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这有机的行为互动关系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起主导作用。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主动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去协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行为关系,积极影响和诱导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产生相应反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营造一种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我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1.2教学手段创新的表现程度要适中

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会引起学生各式各样的行为反应,既有积极、合作的行为表现,又有消极、抑制的行为表现,不是每一种教法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正强化。教师的教学手段表现激励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学生的否认和负强化。因此,体育教师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才能使学生产生良性的行为反应,并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正强化,从而有效地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2.1.3教学手段创新要灵活多样

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教学手段应结合社会和个体的需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能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新异刺激,激发学生的探求心理,对提高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求知欲是非常有益的。总之,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是提高学生兴趣,发展个性,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有效途径。

2.1.4教学手段创新要正确、主动、积极

体育教学中,学生渴望学到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真诚希望得到教师正确、耐心、仔细的指导和帮助。积极主动的教学手段是激励学生产生期望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最佳方式。科学正确有效的教学手段会大大加快教学进程,使学生少走弯路,能起到“省时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2.2教师语言教学行为的改革创新

体育教师语言教学行为,是教师运用最广最多的一种基本教学行为,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主要分为讲解、口令、指示、纠正、评价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行为不断地向学生输入各种教学方法、内容、要领及纠正、帮助、保护等信息,并通过学生练习信息反馈,再用语言行为调节指导学生练习,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因此,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改革创新并合理运用教学语言行为,对高效省时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起着极为重要作用。

2.2.1教学语言的创新要通俗易懂、精炼准确

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实用丰富的知识性教学语言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形象的比喻和精炼准确的教学口诀能使学生在大脑中迅速建立正确完整的技术动作表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改革创新和合理运用教学语言时,一定要做到通俗易懂、精炼准确,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

2.2.2教学语言的创新要有强烈的责任性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从教师的教学语言中获得知识和技术动作要领,了解存在的间题及纠正方法。因此,要求教师要对自己教学中说出的每句话负责,杜绝空话、废话,尤其对学生的评价要实事求是,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有真实感和信任感,从而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

2.2.3教学语言的创新要有技巧性、艺术性

学生是教师教学语言行为的被控受体,教师巧妙艺术地运用教学语言可以避免师生之间的矛盾。偏激的教学语言会直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过分地赞扬,可使学生骄傲自满;过多表述,会使学生厌烦;不注意场合的批评,可能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这些不适宜的语言行为,都将会导致教学失败。相反,如果在教学中,看到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采用技巧性语言去纠正、指导学生,学生会从心底里虚心乐意接受教师的语言信息。当学生在练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采用积极耐心的鼓励性语言给予帮助,以强化激励学生克服困难的学习期望。有效艺术性的口头语言评价,可使学生愉快地了解自身的学习现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2.3教师教学体态语言的改革创新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体态语言主要表现为技术示范动作和身体各部位动作,主要包擂技术示范动作、手势、足势和眼神等行为。体态语言是体育教师特有的一种教学表达方式,其特点是逼真地描述教学内容特征,具有简便、生动、形象、清晰等优势,是其它任何教学行为所无法替代的。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熟练、优美、规范的体态行为表现,对学生建立完整清晰的运动表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3.1教师的动作示范要准确熟练、优美大方,并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动作

示范行为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重要手段。在学习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的过程中,依靠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教师运用准确熟练、优美自如、舒展大方的动作示范行为,可使学生通过视觉感知动作的形成过程,并在大脑中建立形成完整清晰的运动表象。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积极地模仿教师示范动作进行练习。教学动作示范行为分为:完整和分解动作示范、快节奏和慢节奏动作示范、近距离和远距离动作示范、正面、侧面、背面和镜面动作示范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动作示范的正确性、优美性、节奏性及完整、分解、方位、方向选择运用是否合理、恰当,对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运动表象,学习掌握技术动作以及提高教学质量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在进行动作示范时,还应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对象而灵活选用,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完整、清晰的动作表象,达到最佳的动作示范效果。

2.3.2教师教学中手势、足势行为要简便明了、准确达意体育教师教学的手势、足势行为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辅体态语言行为,具有简便、快速、明了等特点,无论是组织教学、内容讲授,还是体育教学比赛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特殊重要作用。例如,足球比赛中的裁判员单臂上举表示间接任意球或越位;组织教学中的教师左手握拳曲肘和右臂侧手举表示横队集合;教师用双手击掌帮助学生按节奏完成动作,用“跺脚”对学生错误动作或动作失败表示遗憾等等,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常采用的手势、足势体态语言行为。为了更好地利用手势、足势行为进行体育教学,教师在运用时要做到准确、达意,最好配合口头语言或哨声使用,会起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2.3.3教师教学中眼神行为要自然传神、准确专注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眼神变化能够了解和表达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教学眼神行为可以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用眼神控制教学活动。例如,队列练习中,某学生出现错步,教师可用眼神盯住他,该学生马上就会心限启领神会。教师的眼神行为在教学中可用来批评、、否定、控场,也可用来褒奖、赞同、默许、、提示、期待等。教师运用眼神行为进行教学,要准确、专注、自然、达意。合理正确地选用制迪时眼神行为,可以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调节教学节奏,控制教学活动场面,保证教学任务完成,能起到有声语言教学行为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2.4教师教学情绪行为的改革创新

教师教学情绪行为表现同样对体育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振奋的精神面貌、和蔼可亲的态度面对教学,将会融洽师生关系,缓解学生紧张、拘束的心理,使整个教学环境充满民主气息。反之,教师低落的情绪,可使教学气氛紧张、凝固,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延缓教学进程。因此,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从大局出发,以教学为重,万不可带着沉重、悲伤等不良情绪行为进行教学,以免影响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2.5教师仪表行为的改革创新

常言道:为人师表。仪表也是师表外在的一种表现行为。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首先要规范自己的举止,注意边幅衣着等仪表。教师只有行为举止文明礼貌,穿戴朴素大方得体,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从而对育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足球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 微观理论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83-01

对于无机化学中的微观理论来说,由于其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学生来说看不到、摸不着,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中职学生来说,由于其想象力还不够丰富,学习方法不够完善,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难度。如何把如此重要而又比较复杂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提高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非常的重要。

对于宏观世界来说,由于物质的结构和构成不同,所以出现了多姿多彩的丰富的客观世界。大部分物质都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而分子又可能有成千上万的原子构成。如果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就要对其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也就是对其微观理论进行认真的研究。因此,无机化学中的微观理论知识是无机化学理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要想方设法不断的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这部分知识。同时无机化学中的微观理论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知识起到了铺垫作用,要在教学和学习中给予特别的重视。为了有效的提高中职院校无机化学微观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重视微观理论科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

对于无机化学中微观理论部分,由于新概念比较多,而且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于原子、分子等的认识和模型建立的过程的学习,通过对微观知识和理论研究发现的过程[1]。从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人类如何是发现和研究自然的,从而能够从更深的层次来领悟微观原子的结构知识在自然科学研究发现中的重要性。原子的结构模型是科学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认识,从自己的推测和实验中总结出来的。不同的微观结构模型体现出了人们对于原子结构的不同认识,人类对原子的结构认识经历漫长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在近代获得了巨大的进步。这种过程使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战胜自我方面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步,因为每种理论的和建立都体现了人类的努力。在微观理论中的每个发现都凝聚了无数科学家的心血,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向学生强调不怕困难,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向前辈科学家学习,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充满信心。通过在课堂中讲述科学家研究发现微观世界的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鼓励学生战胜困难,对无机化学中的微观理论的学习充满信心[2]。在科学家研究发现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一丝不苟的奉献精神,和对科学知识的执着追求。从思想上让学生对微观理论知识的学习建立足够的信心,使学生能够相信可以学习好这部分知识。

2.重视多媒体工具在无机化学微观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在我国中职院校传统的教学中,常常是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这种方式往往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特别是在作图的过程中,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图形占用的时间更多,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够好,不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于这部分知识来说,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就容易感到枯燥无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也逐渐在中职院校得到了普及。多媒体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形象而真实的教学环境,可以为学生展现出真实的微观环境和图像,使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微观粒子产生立体感,能够认真的学习到物体中的原子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微观知识产生形象和直观的印象,而且通过声觉和视觉的刺激作用,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4]。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在微观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使课堂变的活泼有趣,而且也有效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3.在教学中重视类别的方法。

类别作为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无机化学描述微观世界时也可以使用。例如为了让学生对原子结构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可以把原子结构中原子核比喻为放在一个足球场中的苹果,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明白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其中不同物质之间的大小比例。又如在讲解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对器壁所产生压力的知识时,学生往往对这一结论很难理解和接受。老师可以举例就像大量比较密集的雨滴不断的落在的伞面上时对雨伞所产生的压力,这些压力就比较形象直观了[5]。这种现象可以和社会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很容易过渡和迁移到分子运动的知识上。在微观理论的教学过程中要使用一些恰当的类别方法,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无机化学作为中职院校化学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其学习结果对于后续的化学课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微观理论知识作为无机化学中承上启下,和现实宏观世界紧密联系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正确的理解化学的研究方法和化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主动的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化学知识,对化学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陈春霞,彭进松,曹晶晶等.无机化学中微观理论的教学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91-92.

[2]文君.无机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05):453-454.

[3]吕继红.中职《无机化学》教学有效策略刍议[J].家教世界,2013,(04):228-229.

足球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范文第5篇

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教学中,在保证学生健康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竞技运动技术的难度和强度,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成长,实现灿烂的绽放,充分体现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的强化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强调要将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正确处理了学生本位、学科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不再只是一句动听的教育口号。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健康概念,那就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过去体育教学的任务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然而今天的新教材明确提出:“全面锻炼身体,增进身心健康。”并给予它新的内涵,包括身体机能、素质、运动能力和身体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因此,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增加了“韵律操和舞蹈”,对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独生子女在物质生活非常充裕的同时,形成了不好的性格及行为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循循善诱。特别是体育教师应深刻钻研新课程的内涵,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健康观念,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二、采用适合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专项选修课的开设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丰富了高中体育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专项选修课的开展提高了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率,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更新观念,钻研专项运动的特点和要领,根据每个专项不同的特点对教材、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等做出相应的改革,编制适合本校的教材即校本教材,增强选修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教学中贯彻落实“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三、正确把握“淡化运动技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部分体育教师进行一些运动项目教学时,过于注重运动参与,而对运动技术、技能只是简单地介绍、学习。学生根本不能完全掌握,更有甚者,给学生一定的器材后,让学生在指定的场地内自由活动,自己则做起“牧羊人”。如有些教师在进行篮球、足球和排球课教学时,发给学生球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既没有相关的技能练习,又不进行必要的规则学习;而学生就像进入大海的鱼儿、天空的鸟儿,欢快无比。同时堂而皇之地称这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三大特征之一实践性明确指出:通过身体练习来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健康水平,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和一定的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在离开运动技术、技能的情况下,学生的运动水平势必不高,其运动的生命力无疑不会长久,终身体育的教育也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正确理解、掌握运用“淡化运动技能”这一教学新理念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运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四、及时评价教学效果

要适应当前高中体育素质教育教学的发展,必须建立积极、高效、合理的评价体系,要改变单一以运动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发展,培养不同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从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身体机能及健康水平的提高、思想情操的陶冶等综合考查体育教学的效果和价值,并及时以评价结果作为教学计划的指导,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五、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它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从多层面、多功能角度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具有主动学习和主动创造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教育理念,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需条件。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把民族传统体育列入大纲教学计划,这是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表现。这对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德,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将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形神拳的教学,它不但可以发展青少年的劲力、爆发力、柔韧、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还可以满足青少年探索、好奇、好胜、搏击、防身等心理要求。再加上配乐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更能使学生体会到爱国主义的教育,重新认识爱国不是一种空洞的说教,而应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六、常见的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