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资源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旅游景区;提升;改造
中图分类号:TU985.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背景分析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凡能使人们产生美感或兴趣的、由各种地理环境或生物构成的自然景观。我国地缘辽阔、物资丰富,自然旅游资源种类众多,前期旅游开发主要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生态观光型景区众多,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面对新的国际旅游发展形势,如何适应新的旅游发展趋势、满足新的市场需求、打造新的生态旅游产品,将是决定我国能否成为“旅游强国”一大重要因素。
2旅游景区提升与改造研究的理论基础
2.1旅游资源开发理论。旅游资源开发理论包括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的选择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是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无视环境容量、放松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不当等,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景观破坏、生态失衡、资源浪费等,直接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旅游景区生命周期理论。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旅游地的演化要经过6个阶段: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运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框架去分析各种不同旅游地的具体生命周期特征及规律,剖析形成这些特点和规律的内在因素,从而有效地指导旅游地规划、建设和管理。
2.3旅游经济学理论。旅游经济学以经济学为基本视角,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综合运用旅游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理论与方法,分析旅游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及其经济规律。
2.4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旅游就是要“保护旅游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其他资源,使其为当今社会谋利的同时,也能为将来所用”。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既包括对资源的保护,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也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3生态观光型旅游景区提升与改造方法
3.1对现状的辨识与诊断
(1)对客源市场分析与辨识
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定位与开发始终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关键。旅游景区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客源市场的竞争。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对旅游客源市场的争夺越发激烈,旅游景区问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同质化旅游景区间的客源市场竞争更大。这就要求在旅游景区提升与改造中要对以往旅游景区的客源市场进行认真、科学、合理、全面的辨识与判断。
(2)旅游资源再认识与再开发
旅游资源是旅游景区历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核心旅游资源又是旅游景区打造特色和吸引游客的根本所在。但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社会环境和不同旅游发展业态等情况下,对旅游资源认识角度、使用方向、使用深度等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包括核心旅游资源都有差别。在新的旅游发展形势下,对原有的旅游资源进行再认识与梳理是十分必要的。
(3)对现有旅游产品分析研究
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消费的项目。不同时期的游客对产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经过多年的建设,每个旅游景区都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旅游产品来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而旅游产品基本上是基于旅游资源的种类、品质、规模等要素进行开发的,即旅游资源决定旅游产品,也决定旅游景区的性质与发展方向。但是,由于不同时期对旅游资源的认识不同,在新形势下又由于旅游新的业态发展的需求,同样的旅游资源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向和开发模式,开发出不同等级、类型的旅游产品。因此,在旅游景区提升与改造中,需要在对旅游资源重新分析认识的基础上,根据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对现有的旅游产品进行再分析、再认识、再策划、再建设,剔除不适合旅游产业发展的旅游产品,不断补充新的、符合旅游资源利用方向的、游客乐意接受的旅游产品,从而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对于已经成熟的老景区,这方面尤其重要,即用发展与创新的方法赋予景区新的生命活力。
(4)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系统辨识
旅游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业的支撑,是游客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旅游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完善与否、能否适应旅游业态发展的需求,将直接关系到旅游景区的生存与发展。多年来各旅游景区对旅游基础与服务设施都加大了投入,有了很大变化。但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游客旅游心理的转变,原有的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系统不一定能够满足需求的变化,需要在旅游景区新的发展中进行重新认识、定位与建设。通过对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系统的辨识与诊断,了解和掌握发展的制约点和“瓶颈”问题,为建立适应新的旅游业态发展所要求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3.2对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向再认识
(1)旅游发展新思路分析与确定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旅游业发展正在由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向以休闲旅游为主的综合旅游方向过渡。旅游对于游客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好奇心和开阔视野等简单的、低层次要求,而更多的是想通过旅游活动,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得到身心放松。在这种大的旅游发展背景下,对原有旅游景区发展思路进行不断调整,以满足广大旅游者的需求。
(2)核心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新业态的结合分析
旅游景区的开发特色和开发重点是对核心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一个旅游景区开发成功与否、成熟与否,主要决定于对核心旅游资源的认识和建设。因此,在提升与改造中,通过对旅游景区核心旅游资源的辨识与确定,紧紧围绕着旅游新的发展业态进行开发与利用,不断充实与完善,使旅游景区形成新的核心旅游产品奉献给游客。
3.3旅游景区间竞合力分析
(1)旅游景区核心竞争力分析
近年来,随着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和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旅游市场也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在激烈竞争的旅游市场上,要想取胜,关键是其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旅游景区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的是旅游吸引力,而旅游吸引力是旅游消费者指向的动态概念,包括针对性、主动性和变动性。旅游吸引力有三个层次,分别为主动吸引力(旅游景区)、辅助吸引力(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和整体吸引力。主动吸引力与辅助吸引力相互影响,形成了旅游景区的整体吸引力。因此,要提高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势必要提高旅游景区的整体吸引力。
(2)提升旅游景区核心竞争力举措
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系统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投影或表象,其空间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态势。黄河三峡景区凭借其丰富、独特的资源优势,已成为黄河流域最著名的景区之一。受河谷地带的基础性影响,其资源类型、空间结构、游览线路等表现出典型的空间特征,深刻影响着景区旅游空间格局。借助ArcGIS空间网络分析模块和Excel平台,对黄河三峡景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集聚态势,基尼系数高达0.755,分布均匀度仅为0.245;采用最邻近指数和Voronoi多边形的变异系数分析空间分布类型;用地理集中指数和基尼系数分析空间分布均衡性,运用β指数、γ指数和α指数刻画空间连接度。结果表明:景区内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均匀度低,呈多中心集聚分布。这既有利于景区内各景点之间的整合和旅游规模效应的产生,又可以减弱区间屏蔽作用等外部不经济性。景区内各景点之间的交通网络密度低,空间联系较弱,通达性较低。各景点之间的直接连接较少,旅游路线多为单线往返,缺少串联各个景点的环形线路。
关键词:
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均衡性;通达度;黄河三峡景区;甘肃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物质条件〔1〕,是旅游区域吸引力产生的核心因素,作为旅游供给的物质载体,其空间结构深刻影响着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的性质、程度与发展战略〔2-3〕。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是资源在空间上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聚集程度及聚集状态〔4〕,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旅游资源空间通常表现为点、线、面的空间组织关系,“点”即旅游资源分布地,旅游线路则是连接各资源点的通道,“面”,即景点(景区)以空间斑块形式镶嵌于旅游目的地的地理基质上〔5〕。国内外学者在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空间布局模式、空间分区、要素结构和交通网络结构等方面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朱竑探等〔6〕探讨了全国A级景区的空间分布规律,解析了影响分布格局的原因;卞显红〔7〕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潘竟虎等〔8〕对中国A级旅游景点空间结构进行了计量地理分析,指出中国A级旅游景点呈凝聚分布态势,空间分布均衡度低;王硕等〔9〕分析了甘肃省162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提出了“区域集聚,线性分布”的空间结构模式;马晓龙等〔10〕研究发现,我国4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类型与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水平有较强的空间耦合性;张锦河等〔11〕对皖南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形态以及空间网络结构的连通性、通达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齐欣等〔12〕应用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对成渝经济区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王恒等〔13〕对大连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和交通网络进行了研究;乔学忠等〔4〕对桂林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形态以及空间网络结构的通达性等进行了分析;覃文敏等〔14〕应用路阻函数对新疆3A级及以上级别景区的旅游交通可达性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新疆3A级及以上级别景区可达性的空间分布规律。这些研究大多针对宏观尺度,在中微观尺度上主要研究了小区域旅游资源的总体概况,涉及小区域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旅游资源贫乏、边缘化特征明显的西北欠发达地区的研究更少。
1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1.1黄河三峡概况从流域相关性、旅游相关性和线路相关性的角度出发,将黄河三峡主河道的所在流域(主要是3大支流———大夏河、洮河和湟水河)划归为黄河三峡景区。景区位于黄河上游,甘肃中部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景区内黄河全长107km,其一级支流有大夏河、洮河和湟水河,因黄河穿越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3大峡谷而得名。目前,在107km主河道上分别修建了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电站在兰州西固区)4座水电站,因而形成了炳灵湖、太极湖、毛公湖3大人工湖泊。黄河三峡景区以炳灵湖、太极湖为中心,流域总面积5500km2,其中水域面积达150km2,在干旱的西北地区成为难得一见的奇观。现已开发的主要景点有40余处,涉及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炳灵寺石窟、恐龙足印群化石地质遗迹等(图1)。其旅游资源特点:①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景观优美。这里有宏伟壮观的石林奇观、炫目多彩的丹霞地貌、世所罕见的恐龙足印、碧波荡漾的高峡平湖等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观;又有鬼斧神工的石窟、雄伟壮观的水电站、沉积肃穆的寺院、明柱素洁的清真寺等人文景观。②古文化底蕴浓厚,多重文化和谐交织。这里是全国回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中原文化与少数名族文化相互交织融合,在中国古文化遗产中独树一帜。③民族风情浓郁,民族小吃声名远扬。这里回族、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土族等22个少数民族,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族风情。
1.2数据来源与方法旅游景点信息来源于《临夏州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修编)》和《临夏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共整理出单体旅游资源43处,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旅游发展比较成熟且具有代表性的26处旅游单体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划分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2类。景点的空间位置借助GoogleEarth详细标定,面积较大的景点以其质点坐标代替景点坐标。GIS空间分析的底图来源于2007年出版的《甘肃省地图集》中1∶4250000的政区图,地理配准后数字化得到黄河三峡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图(图1)。借助ArcGIS10.0空间网络分析模块和Excel平台,用最邻近指数(用Voronoi多边形面积的变异系数验证其准确性)分析空间分布类型,用地理集中指数和基尼系数分析空间分布均衡性,用β、γ、α指数分析连接度,用通达度指数分析交通网络的通达性。
2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2.1空间分布类型通常点状要素的空间分布类型有集聚型、随机型和均匀型3种,一般选用最邻近点指数进行分析,此方法是由生态学家Clark和Evans于1954年最先提出〔15〕,并被认为适用于特定空间中点呈不规则分布的情形。此后,吴必虎〔16〕、马晓龙〔10〕等学者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定量分析了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格局。最邻近点指数为点状目标的平均最邻近距离与随机分布中的平均距离之比。当NNI=1时,说明旅游资源点为随机分布;当NNI<1时,呈集聚分布;当NNI>1时,呈均匀分布。黄河三峡旅游区共有旅游资源单体26处,分布面积5556.4km2。根据最邻近点指数计算公式,得出黄河三峡旅游资源分布的最邻近点指数NNI=0.69,且<1,表明黄河三峡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属于集聚型分布。由于最邻近点指数分析法所测定的点状要素空间分布类型在界定标准上还存在一定的争论〔17〕,所以本文引入了Voronoi图(即泰森多边形)来检验和确定黄河三峡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Voronoi图是对点集的一种空间分割方式,不同分布的点集可以形成Voronoi多边形面积的不同变化,通过计算点状目标的Voronoi多边形面积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variation,简称Cv值),可分析出点状目标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异系数是Voronoi多边形面积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 26个多边形面积的平均值为205.13km2,标准差为179.09km2,根据计算式得到Cv值为87.3%,即表现为聚集分布。变异系数进一步验证了用最邻近点指数法得出黄河三峡旅游资源集聚分布态势的分析结果。综上分析,可以推断出黄河三峡旅游资源空间上总体呈聚集分布。一方面,这有利于旅游线路的空间组织和对区外形成综合竞争力〔20〕,降低游客的旅游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旅游资源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从而便于景区旅游资源的联动整合开发。
2.2空间分布均衡性
2.2.1集中程度分析地理集中指数是衡量研究对象集中程度的重要指标〔21〕。本文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定量分析黄河三峡景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集中程度。G值范围为0~100,G值越大,旅游资源分布越集中;G值越小,旅游资源分布越分散。大黄河三峡旅游区中的26个旅游资源单体分布于5个县(市),根据计算公式得到G=60.6。如果26个旅游资源单体平均分布于26个县(市),则每个县(市)的旅游资源单体数为26/5=5.2个,此时G=44.7。G>G,说明黄河三峡景区的旅游资源单体在空间分布上较为集中。
2.2.2均衡程度分析基尼系数通常用来衡量居民收入分配的均衡程度〔22〕。在地理学中,基尼系数(Gini)是研究离散区域空间分布的重要方法〔23〕,其计算公式。式中:Gini为基尼系数;Pi为第i个县(市、区)内旅游资源单体的个数占黄河三峡景区旅游资源总数的比重;N为旅游资源分布的县(市、区)数;C=1-Gi-ni为分布均匀度。运用上述公式计算得出Gini=0.755,则C=0.245,表明黄河三峡景区旅游资源在5个县(市、区)中呈集中分布特征,且分布均匀度较低,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均衡性。其中,永靖县内的旅游资源单体总数达14个,占旅游资源总数的一半以上;积石山县和临夏市各占5个,而临夏县和东乡县各占1个。永靖县旅游资源单体所占比重很高,一方面是因为黄河横穿永靖县而造就了它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优越,其旅游资源容易开发;另一方面是因为永靖县较其他几个县经济发展速度快,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其旅游业的发展。而东乡县“六山六沟”的地形,加之落后的经济,严重阻碍了旅游资源的开发。
2.3连接度分析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状态映射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一个方面,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开发,旅游是否能科学组织,还取决于各资源的连通状况。连接度是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10〕,黄河三峡景区旅游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表征了各旅游资源点之间客流联系的可能性(节点间有无直接的交通连接)。
2.3.1β指数β指数是网络中节点的平均连接数目,是对网络连接的度量。
2.3.2γ指数γ指数是度量网络内连线的观察数和连线的最大限度数目比率的指标,用来反映一个区域网络中的连通发达程度〔25〕。式中:γ表示交通网络的连通发达程度;L表示交通网络中边的数;P表示节点数。γ指数的变化范围一般在0~1之间,当节点之间无连线时γ=0;如果网络中每一节点都与其他节点有连线,此时γ=1。γ指数大小与节点层次无关,计算时不区别节点层次〔26〕。由上述公式得到γ=0.53,表明黄河三峡各旅游景点之间的连通程度较低,交通网络密度低。
2.3.3α指数α指数是衡量网络中回路性的指数,计算公式。α的取值范围一般在0~1之间。旅游交通网络的回路性与客源地节点层次无关,因此,在计算α指数时不分节点层次〔27〕。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得到α指数为0.28,表明黄河三峡景区的交通网路回路指数处于中下等水平,旅游资源之间的连接比较单一。
2.4通达度分析通达度是衡量网络中节点间移动的难易程度,即每个节点出发到其他节点的通畅程度,表征旅游资源点之间联系的快捷性〔28〕。通达度指数是指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的平均距离。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了黄河三峡旅游景区主要旅游资源的通达度指数(表2)。黄河三峡旅游区26个节点间的平均通达度指数为54.97km,且有16处节点的通达度指数低于平均值。总体而言,黄河三峡景区主要旅游资源节点的通达度较好,像刘家峡水电站、白塔寺、太极岛、龙汇世界、刘家峡水上公园、莲花古渡、百年枣园、东郊公园等的通达性较好,其通达度指数均在50km以内,并且这些旅游资源多数在刘家峡周边,其原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其良好的交通条件为刘家峡周边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有利条件;积石民俗村、盖新坪、抱龙山森林公园、石海地质公园4个点的通达性较差,通达度指数均在70km以上,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游客进入景点。
3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1)旅游资源分区整合。针对黄河三峡景区旅游资源分布的特点,以“优先开发品质高、影响力大、分布集中的旅游资源”为原则,充分结合旅游资源类型和交通线路,将其空间结构划分为“三核、六区”(表3)。经过整合后,对旅游资源分散、品质较低的可以相互联合、协同开发、互补联动,共同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和旅游收益。(2)区域旅游联动发展。依据核心-边缘理论,若区域旅游资源的分布呈多核心,则应以各区域的核心为增长极,突出核心-边缘结构中的核心优势;应用邻近联动的方式,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并以旅游交通路线为廊道,形成更具竞争力的旅游资源区域体系。对于那些分布比较分散、品质低的边缘区的旅游资源,通过发展核心景区形成旅游创新基地,并以逐步向边缘区域扩散联动的方式带动边缘区域的发展,最终达到壮大和提高整个旅游区域的旅游竞争力的目的。因此,黄河三峡景区可借助其多核心的分布特点,在继续加强发展核心区的同时联动边缘区,与边缘区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整个景区的品质。(3)优化旅游交通网络。黄河三峡景区交通网络的连接性和通达性都比较差,这一特性一方面阻碍了核心区对边缘区的带动,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核心区与边缘的联动发展。因此,交通网络问题已成为制约黄河三峡景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这要求在旅游区交通网络规划中,要建立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结构优化的交通网。同时,要提高交通网络的回路性。这就要在交通网络优化中完善旅游干线公路,不断完善支线公路,加强景点之间的通达性,避免单线往返,最终形成环状封闭式的旅游线路,这样可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提高旅游效益。
4结论
[关键词]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核心―边缘理论;产业集聚;旅游共生;黄河三角洲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2-0032-05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已于2009年11月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区内最重要的两大城市,滨州和东营都将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予以优先培育,旅游开发的力度不断增强。但两市地理空间邻近,旅游产品趋同,都以滨海湿地生态为主要特色,若固步自封、相互设防,势必会导致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因此,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实施联动开发,共塑黄河三角洲旅游品牌应是两市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内涵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已成为当前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是指打破传统行政界限对构建大旅游圈的束缚,根据地理空间的邻近性、旅游产品的内在关联性,开展跨行政区联合与协作,通过“资源和市场共享”、“产品差异化开发”,形成产业集聚优势,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实现区域旅游利益最大化,促进各旅游地的共生共荣。[1]78区域旅游联动开发需要具备两大条件: 第一,旅游资源同质或互补。同质旅游资源通过整合开发可以强化共同优势,产生规模集聚经济效应,并可根据旅游者差异化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和各有侧重的资源开发,构筑多层次旅游产品体系,形成旅游大区。旅游资源互补可以强化旅游地的独特卖点与竞争优势,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升旅游吸引向性。但需指出一点,实施区域旅游联动开发,区域内各旅游地资源品质差距不能太大。倘若相差甚大,竞争优势突出的强势旅游地一般会对弱势旅游地产生屏蔽效应,抑制其发展,而受替代效应的影响,弱势旅游地的发展将举步维艰,最终会陷入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联动开发的基础条件也就不复存在了。第二,区域联系具有便捷性。交通要素是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旅游地要实施联动开发,除旅游资源同质或互补之外,交通联系还必须便捷,空间上既要保持相邻性,交通网络上也要保证便捷性,这样便于旅游廊道的构建,从而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2]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是规避区域内同质旅游地之间恶性厮杀、建立双赢甚至多赢格局、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3]但现有文献表明,对于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研究目前多集中于旅游业发达、已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尤为强调竞争优势突出或资源互补型旅游地之间的联动,而较少关注区域内经济落后、旅游资源同质、旅游发展热情高涨、竞争有余而协作不足的弱势旅游地之间的联动。通过旅游联动开发,实现此类弱势旅游地的共生双赢将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机理
(一)结构演化
美国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J.R.Friedmann)1966年提出了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式。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核心区和边缘区组成的。核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具有较高的创新变革能力;边缘的界限根据与核心区的依附关系来确定,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核心―边缘理论为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发展核心、带动边缘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空间战略举措。[4]区域旅游开发要树立区域合作的“大旅游”理念。区域中各旅游地均符合核心―边缘结构范式,有着自己独立的核心区与边缘区,而且核心与边缘之间是相对的,两者既联合又牵动,是一种平等竞争、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空间结构形态。通过廊道构建、空间协调、形象叠加、时空演进等联动开发战略举措,可打破各旅游地的现实均衡,突破区域界限,遵循旅游市场需求规律,进行旅游资源深度整合与旅游产品谱系设计,共同构筑新的区域旅游核心―边缘结构,使更多边缘融进核心,实现资源互享、市场互有、利益互惠、风险共担,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5]这种结构变化见图1。
产业集聚能够带来外部规模经济效益,使区域能够获得竞争优势。集聚会导致竞争增强,但这种竞争的层次更高,其结果不是一种“零和游戏”(ZeroSumgame),即一方受益一方受损,而是“正和游戏”(PositiveSumgame),即双方均获益。正如Michael E.Porter所言,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1]79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区域中各旅游地不仅要面对外部市场的巨大竞争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区域内同质旅游地之间的空间竞争愈加激烈,由此导致的内耗严重制约着旅游地的发展。而旅游地联动开发,可使旅游产业布局形成空间聚集,区域内同质旅游地可以集聚整合价值链中的强势部分(核心优势),实施信息、教育、培训、研发、销售的共享,以强化共同优势,产生集群效应与规模经济;区域内异质旅游地可以强化比较优势,在重新定位与分工的基础上构建区域完整产品链,实现旅游要素一体化经营与旅游价值链的重构,形成相关产品协作网络化格局,缓解内部对抗性竞争,实现共生双赢,提高抗风险能力和规模经济效益。
旅游共生是指区域内和区际间出于对整个(或局部)市场的预期目标和总体经营目标的考虑而自愿采取的一种合作经营方式,这能产生“剩余”,也能达到1+1>2的效果,表现在共生单元(旅游地或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上。[6]旅游共生有两层内涵:一是同质共生,它是指同类旅游地之间开展跨区域的对称互惠合作,在合作基础上对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整合,错位开发,强化共同优势,提升整体竞争实力,以避免彼此雷同、相克;二是异质共生,它是指异类旅游地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惠双赢。异质共生包括三种类型,即区域内不同旅游地之间的横向共生、不同产业要素的纵向共生、旅游地和产业要素的混和共生。既可以表现为强强技术互补合作,也可以是强弱资源与资金、技术合作或弱弱联动开发。[7]区域旅游共生关系的形成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区域内旅游资源同质或互补以及具备良好的空间关系或交通网络。二是具备共生界面,有经济、政治、地缘文化上的联系,或资源、市场、信息、人才等要素上的交流。三是共生方式取决于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似度或互补度。同质旅游地可以强强联合,形成规模经济和集群效应;异质旅游地可以优势互补,满足旅游者多层次需求,提升整体竞争力。四是存在区域旅游发展的共生环境。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共生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规定性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将决定旅游业能否获得发展。
三、黄河三角洲旅游联动开发研究
(一)联动开发的背景与条件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的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地域范围共19个县(市、区),包括东营市、滨州市,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以及烟台市的莱州市。作为黄河三角洲两大主体城市,滨州与东营地域相连,文化趋同,交通便捷,公路密织如网,自然条件相仿,湿地景观、海滨滩涂是两地共有的独特景观,且规模大、档次高。由于开发晚,人为干扰少,多数旅游资源都保留了原生性形态,贴近当前旅游者回归田园、拥抱自然的旺盛需求,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两市很容易被旅游者感知为同质型文化地理单元,能够整合成为具有统一形象的旅游地。大同中亦存小异,总体而言,滨州人文资源多于东营,惠民县是孙子故里,孙子文化扬名四海,备受海内外商界政界推崇;魏氏庄园是国内三大地主庄园之一;博兴县是董永故里,天仙配故事动人,韵味十足;邹平县是范仲淹故里,其“先忧后乐”思想世代流芳。东营自然旅游资源胜于滨州,黄河口风情浓郁,泥海滨滩涂宽浅坦荡,三角洲湿地自然、神秘、诱人,非常适合开展高层次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此外,胜利油田工业文化景观也颇具特色,为自然景观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黄河三角洲大开发背景下,滨州与东营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囿于行政藩篱,双方旅游开发单打独斗,竞争激烈,效益低下,两市旅游收入在山东省17地市中位居后列,见表1,是山东省旅游经济边缘区。滨州与东营两市当前应抛弃单打独斗思想,以“资源共享、位势叠加”为原则,实施弱弱联合开发,共创“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这一品牌,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总体竞争力。
(二)联动开发的措施
1.统一规划,整合开发
(1)旅游资源整合
旅游资源整合是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第一,资源类型与等级整合。要站在区域高度,重新审视区内各类旅游资源在其地域单元内的地位与作用,确定主要优势资源;对各类旅游资源重新进行价值评估,以确定其资源品位,构建旅游资源新等级体系;与周边旅游地进行比对,确定整合后的区域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筛选区域开发的重点优势资源。[8]站在黄河三角洲区域高度审视,滨州与东营两市资源类型较为齐全,但区域资源总量并不丰富,丰度不足,高等级资源数量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景区。最具亮点的当属两地共同拥有的湿地景观,应整合这一优势自然旅游资源,突出“神奇黄河口、生态大观园”的主题,重点发展古贝壳自然遗迹、湿地生态休闲旅游,同时拓展孙子文化、石油工业观光等文化产品体系,以满足多样的市场需求。第二,资源空间整合。根据区内旅游资源适切度,确立旅游资源开发时序与开发规模。滨州与东营两市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不能散点开花,当前可借助“好客山东休闲汇”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典型湿地景观,贴近目标市场需求,重点开发具有参与性、原生性的生态旅游产品,如湿地观鸟、垂钓、狩猎、滨海拾贝、品尝野果等,以凝聚人气。
(2)旅游产品整合
旅游产品整合是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的核心内容。第一,在科学、客观、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选择发展潜力大的“资源前沿区域”重点培育,打造颇具影响力的旅游精品;第二,注重资源的互补性,杜绝雷同开发与产品同构,跳出滨州、东营的圈子,站在山东全省的高度,以合作姿态和联动优势构筑东部海滨、中西部历史文化、北部黄河三角洲湿地三大旅游产品,增强区域旅游产品的完整性和吸引力;第三,着眼于整个区域重新组合旅游线路,滨州与东营应重点突出以黄河入海奇观和原始湿地风貌为特征的生态旅游,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青岛、威海、烟台、日照四市的特色海洋旅游圈和中西部的济南、泰安、曲阜、淄博、潍坊的历史文化民俗旅游圈中具有关联性、互补性的特色景点有机串联,促进城市群域内客源流动,形成经纬交织、有机联系的旅游点―线―面圈层。
(3)产业空间整合
第一,树立“大旅游”观念,优化组合区域内各种旅游产业要素,构建一个内聚力高、自我调适功能强的旅游空间组织,以实现规模经济和集群效应;第二,在开发层次与开发时序上,两市相互衔接,联动递进,滚动发展,达到时空上的有机整合与有序运行,变“一次性开花”为“系列产品持续创新”,构建区域完整产品链;第三,加强旅游廊道建设,有机串联类型相异、特色各具的景区景点,逐步由核心、放射双向联系向网络一体化发展,构建核心―节点―网络型区域旅游新板块,并适时与淄博、潍坊等外廊区域实施链接,依托山东旅游的双核――济南与青岛,构筑一个区内一体、区外联动的新核心―边缘结构,共创山东半岛蓝色旅游新品牌。
2.政府主导,企业参与
区域旅游发展的起步阶段,旅游产业要素发育滞缓,仅凭市场机制调节短期内难以创造区域旅游联动的充足条件,政府在区域旅游联动发展中扮演着主导角色,对旅游经济过程多方干预,直接支配旅游资源,主导旅游景区建设,成为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实际推动者。滨州与东营两市刚刚启动旅游,旅游企业力量薄弱,市场主体责任无力承担,加之市场体系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与行政区经济壁垒盛行,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通与整合受阻,区域间旅游企业的联动举步维艰。而要清除区域旅游联动的深层次制度,创建区域旅游联动的良好大环境,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在政府主导型旅游联动模式下,两市政府首先要转变观念,突破地域行政区划,密切合作,以开放、平等的姿态构建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平台。一要加快培育本区域市场主体,促进市场发育,协调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关系;二要优化本地旅游投资环境,提高本地企业竞争力,开放本地市场;三要合理分工,突出地区优势,积极开展政府间的互动交流,发展跨市旅游经济实体,在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上互通有无,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关键词]三峡库区旅游资源旅游活动旅游产品
一、三峡工程完工后的库区旅游资源变化
三峡大坝175m水位蓄水完成后,水位抬高10米~100米,对高达千米左右两岸悬崖峭壁的自然景观状貌影响不大,三峡峡谷依然雄奇、幽深、秀丽,但水位抬高对三峡旅游资源的整体影响却是巨大的。首先是大量低水位景观将被淹没。据统计,三峡工程完工后将有44处重要文物被淹。一部分文物古迹、艺术作品和动人故事传说的载体景点也将被淹没。其次是部分景观形态有所变化。一些旅游资源被部分淹没后,其存在环境发生变化,其景观形态和观赏效果也随之发生改变。一些旅游资源被迫搬迁。还有些旅游资源进行工程技术处理。另外,更多的旅游资源受水位升高的影响,观赏效果会发生变化。第三是自然新景观数量大增。三峡地区有为数不少的支流小河,这些小河大都流经崇山峻岭,高峡深谷,滩多水急,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过去因山水阻隔,交通闭塞,游人难入,成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处女地。蓄水在淹没库区少部分旅游景观的同时,也使三峡沿岸幽谷深涧中数以千计的旅游新景观浮出水面。第四是人工景观成为重要旅游资源。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泊交相辉映,本身就堪称世界人文奇观;新建设的许多人工景点如三峡人文地理风情园、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珍稀植物园等展示了地区特有的文化与风情。
总的说来,三峡工程对旅游资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淹没一些景观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大量高品位的自然和新人文景观,从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大量景观的涌现和库区建设大量资金的投入,必将为库区旅游产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三峡库区旅游活动的发展趋势
三峡蓄水后旅游资源的景观特色和品质的变化,将对库区旅游地空间结构模式、旅游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旅游新产品开发产生很大影响,形成三峡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在空间、结构、种类、形式上的新格局。
1.三峡库区旅游地“一轴”空间模式将转变为“双核”空间模式
传统的“一轴”模式主要是依托长江水道,在重庆与宜昌之间形成“一轴”线性旅游空间。随着三峡大坝的落成,三峡旅游重要的结点城市宜昌拥有了一个世界级旅游吸引物, 且旅游景观分布密集,将发展成为库区东侧新的一级独立核心旅游区。重庆仍然依靠其作为西部中心特大城市的地位,以重庆都市区及其都市区周边环带为旅游地而形成库区西部另一级独立核心旅游区,库区旅游活动从而形成以重庆、宜昌为中心的“双核”分布模式。随着三峡库区水面和道路交通设施不断完善, 双核中心的客源集聚和扩散功能不断增强,长江三峡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范围将进步拓展到库区腹地和周边的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市。三峡旅游将呈现以双核为中心的空间分片旅游新模式。在宜昌,将是以从奉节至夷陵的三峡峡谷和三峡大坝为核心的线性水上组织模式;在重庆则是以中心城为核心的放射性陆上组织模式。
2.三峡旅游产品空间布局将呈现出集聚化、圈层分布的趋势
除资源密集分布的“双核”将形成旅游活动中心外,随着三峡腹地水陆交通状况的改善,将大大提升库区其中数量庞大的原有景点和新增景点的营销和开发的和可行性,逐步形成以大城市和重要旅游吸引物为中心的集聚化、高密度旅游景点空间分布。
3.旅游产品将由单一游船观光转变为水陆并举的多功能复合产品系列
传统的三峡旅游产品主要是三峡峡谷和沿岸的游船观光旅游。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位上升可使旅游者从水路直接抵达某些景点,也可以通过不断完善的区域旅游道路观赏大量新增的优质景观。旅游产品将通过水陆结合的交通网络进行空间组织。进出口岸和方式上,万州机场和达万铁路的开通,沿江高速公路网的逐渐形成,使三峡旅游多口进出的格局开始显现,国内游客可在重庆、涪陵、万州、宜昌等多个口岸进出、多方式游览三峡。在游览方式和旅游功能上,三峡旅游将由单一的游船观光游向水陆结合游、观光与度假结合游等复合旅游形式转变。三峡旅游将形成以游船环湖观光为主,专项旅游为辅,集休闲度假、水上运动、会议商务、科考探险、文化教育等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
三、三峡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
面对三峡工程给库区旅游带来的资源变化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趋势,制定符合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的发展策略,是将三峡旅游打造成国际黄金旅游目的地,实现新三峡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进而带动库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
1.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策略,搭建三峡旅游产品开发、营销平台
由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联合出台的《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对大三峡旅游经济圈作出了新规划。《纲要》中提出了“突出‘新三峡’,立足‘大三峡’,针对三峡工程建设所产生的一系列新变化对未来旅游发展的影响,整体推进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的三峡旅游发展的基本原则。要实现纲要提出的发展战略,就必须创新管理体制,协调管理关系和利益冲突,克服管理体制交叉、部门行业利益重叠带来的矛盾,加强各省市、各县市的跨地区谅解与合作,积极构建无障碍旅游合作区;必须强化行业协同,整合各辖区内的林业、水利、园林、建设、文化、民政、民族、宗教等行业的旅游资源。形成主动配合、相互支持的整体合力,联合打造旅游产品,协同开发旅游新品,联合推出旅游精品。打造协作开展产品开发、产品营销的互动共嬴平台,形成产品互补、客源互流的多赢发展格局。
2.实施旅游产品创新策略,打造“大三峡”旅游整体品牌
三峡旅游资源具有自然景观珍稀独特、人文景观品位不凡、区位优势不可替代等优势,但旅游产品除传统的三峡一线游外,旅游产品分布零散,开发低层次、营运低效益。实施库区旅游产品创新,就是要对库区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化,从旅游活动的地域差异、功能差异、形式差异等方面,有效地发掘、组合、凝聚库区各地旅游资源的特质,突出打造生态旅游、游艇旅游、文化旅游、运动旅游、奇观旅游等创新旅游产品,整体打造 “大三峡”、 “新三峡”旅游整体品牌。
3.实施旅游产品分片布局策略,培育新三峡精品旅游线路
开发三峡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区域核心景区为龙头,带动区域附属景区开发,制定区域开发营销策略是恰当的选择。通过建设三峡地区特色各异的主题旅游区,使主题旅游区成为三峡旅游绿叶中点缀的几颗明珠,吸引客源地游客,变传统的三峡过境游为三峡区域的分段、分片、明珠串联似的观光游,或者以核心景区为中心的分片主题度假游。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跨区域的资源组合,依靠市场选择和市场培育,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以旅游线路的串联,赋予三峡旅游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强大的系统整合功能,实现三峡整体品牌内涵的再造。
4.实施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优化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
从区域旅游的产业定位、市场定位、产品定位、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确立和统一长江三峡旅游业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是保证三峡旅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完成这些设计并以之统一政府部门、开发者、从业者和旅游者思想的核心理念,就是发展生态旅游。在发展三峡旅游经济的同时,保护三峡旅游资源,保证三峡旅游可持续发展。只有保证三峡旅游资源不被破坏,保护并提升旅游发展的原始动力,才能不断开发出适应市场的创新旅游产品,不断增强三峡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落实生态旅游的观念,应重视开发环境友好型产品,如合理开发科普教育系列产品、漂流旅游产品、探险旅游系列产品、农业生态旅游系列产品以及包含地质地貌考察、珍稀动植物考察、“自然之谜”考察、人类文化考察在内的科学考察系列产品。要特别关注对水域环境要求很高的库区游艇经济发展,逐步发展以游艇俱乐部为主要组织形式,以港口建设、游艇修造、航线开设、配套服务和环境治理为产业链的生态友好型休闲运动旅游,以适应经济发展和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促进三峡旅游以良好生态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带动库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明胡道华:长江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人文地理, 2001(8)
[2]张立明赵黎明:旅游目的地系统及空间演变模式研究.――以长江三峡旅游目的地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王顺克骆永菊:三峡工程对三峡库区旅游产业布局的影响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6)
[4]吕斌陈睿蒋丕彦:论三峡库区旅游地空间的变动与重构[J].旅游学刊,2004(2)
[5]赵毅:新三峡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
一、旅游资源调整概述
对旅游资源的调整,更形象地说,应该是整合。那么,什么是“整合”呢?整合也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衔接,从而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淮安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某些原因,却略显散乱,急需对其整合,从而形成“大淮安”的局面,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价值。
二、旅游资源调整的原则
(一)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原则
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在开发旅游业时必须突出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原则。在整合旅游资源时,必须做到合理布局,避免生命建设,并且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原则,方能使区域旅游资源长盛不衰。
(二)遵循市场规律,注重产品创新
要充分调查市场发展规律,适应市场需求,在发展中开发,在开发中发展,并且要利用本地区的优势,适时地创新产品,推陈出新。
(三)倡导文明旅游
根据国家出台的文明旅游公约,倡导文明旅游,通过多种层面的工作,促进游客的素质提高,达到文明旅游的目标。
三、调整的策略
(一)加大投入,对新建景区扩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近年来,淮安投资新建了几个大型的旅游景区,如西游乐园、漕运主题公园,都将于近年内先后开业接待游客。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新建的景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尚未形成,需要政府层面、旅行社以及相关旅游行业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景区名片,快速融入市场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强化旅游资源主题
1.按照旅游资源的自然分布,打造不同风格的旅游景区
以清江浦、古淮安文化为核心打造淮安人文景区;以洪泽湖为核心打造洪泽湖风景度假区;以铁山寺、天泉湖为中心打造自然山水风景区;以万亩荷花荡、白马湖景区为核心,打造现代农业生态风景区。
2.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专题旅游
继续深入推行“淮安名人故里游”、“洪泽湖风光游”、“淮河风光游”、“现代农业风光游”等旅游专线,利用“中国盱眙龙虾节”、“金湖荷花艺术节”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打造城市名片,扩大城市知名度。
3.组合历史文化
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历史悠久文化发达,适当整合各个时期的文化,以达到融为一体的目的。淮安地区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阶段可概括为: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可分别做出相应的整合。
4.长远规划交通发展
淮安自古就是九省通衢的交通要道,交通发达,南船北马在此交汇。要充分发挥现有的现代化的交通优势,使淮安的旅游业发展更上一层楼。淮安现有的交通体系包括:四条调整公路(京沪高速、宁连高速、宁宿徐高速、宿淮盐高速)在境内交汇,已建成的铁路网(新长铁路、宁淮铁路、宿淮铁路)初显成效,规划建设中的苏北高铁枢纽(宁连高铁、宁淮高铁、淮临高铁、徐宿淮盐高铁)将使淮安的轨道交通再上一个台阶,不断壮大的淮安机场,将淮安带入一个飞速发展的广阔空间。
四、旅游资源整合的意义
新形势下的旅游业必将迅猛发展,而谁能受到眷顾,谁就将迎来更好更快的发展。淮安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的旅游资源,更为难得的是历史赋予了其500年运河神韵。然而,目前的淮安旅游资源公布较为松散,未能形成大规模的市场效应,所以急需整合。
(一)资源整合是旅游开发的基础
旅游资源的开发,不是仅仅去发掘一个景点,而是要通过市场调研,去开发一个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景区,而旅游资源的调整,正是契合这一前提,为市场开发提供借鉴。
过去对旅游资源的认识,仅限于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但是随着市场的变化以及需求的改变,更多的项目加入到旅游资源的行列,如:教育旅游、科技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工业旅游、节庆旅游、会议旅游、乡村旅游等等。特别是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为旅资源的开发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二)旅游资源必经整合,方能体现其价值
淮安旅游资源数量多,但基本未能形成一个连锁的效应,各自为政,缺乏一个统一市场引领,在市场竞争中牌劣势。经过整合,可以使分散的资源形成一个整体,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充分发挥资源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