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歌唱表演;心理素质;构建
在歌唱表演中所出现的谨慎紧张、手足无措,甚至大脑一片空白的现象反映出演唱者的自信心不强或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以致影响了演唱水平的正常发挥。大量的实践证明,演唱的成功与否除了技术和生理上的因素外,心理素质的好坏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只有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构建起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歌唱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水平。可见,良好心理素质的构建在歌唱表演中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目前在声乐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注重声乐技巧的训练,而忽视良好心理素质的构建,导致不少学生“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制约了学生演唱水平的全面提高。因此,广大声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把声乐技巧的训练与学生心理素质的构建有机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声乐技术精湛、心理素质过硬的高水平演唱人才。
一、构建良好心理素质在歌唱表演中的重要性
从《心理学》中我们得知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到人的实践能力,歌唱实践也一样受演唱者心理素质的影响和制约。实践证明,构建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歌唱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能充分激发演唱者的表演欲望,准确把握演唱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自然流畅地完成整个演唱过程。相反,如果在演唱中出现高度紧张的心理,则会导致提气、气浮、高音不稳且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甚至出现破音,这必然造成表演者的演唱水平不能正常发挥,影响演唱效果。例如,一名抒情男高音上高音很方便,平时b2、Hight C都唱得很稳。但一次音乐会上,他演唱了一首艺术歌曲高音仅到g2,他却没站稳,刚唱到这个高音便匆匆而过,给人感觉他对这个高音难以胜任。同样还是这个演员,在另一次音乐会上与几个男高音演唱《今夜无人入睡》,在最后的高音b2上,唱得通透、明亮、松弛稳定,并延长了许多拍。后来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次这首有难度的咏叹调反而唱得比上次好,他回答说那是大家一起唱,人多底气足。“底气足”这个词充分说明构建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歌唱表演中是相当重要的。
学习声乐的人都知道最佳发声状态是由良好的身体状态、技术状态和心理状态三部分组成。只要有一方面状态欠佳,歌唱就会受影响,而歌唱者心理素质的好坏是能否进入最佳状态的关键。因为“歌唱的乐器”长在演唱者身上,歌声是以人体为乐器“演奏”出来的音乐,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乐器”的发挥。例如:有的学生自然条件很好,在课上能够掌握的技巧,如气息的控制、歌唱的位置、共鸣的运用、咬字、吐字的讲究等都很好。但在遇到考试、汇报、演出就会出现“怯场”现象。考场与考官、舞台与观众以及演出气氛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表现为心跳加速、口干舌燥、身体僵硬、两腿颤抖、气息上浮、用不上歌唱方法等,更有甚者,大脑一片空白,忘词跑调,与课上南辕北辙。即便是练得滚瓜烂熟的歌曲,一上场就接连“卡壳”,影响正常发挥。可见,怯场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使歌者平时熟练的演唱技巧不能正常发挥,给歌者带来困难甚至失败,而且还会使歌者蒙受自我破坏的委屈而难于言表,并对自己失去信心。由此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除了掌握娴熟的演唱技巧外,歌唱者构建起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整个演唱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二、影响歌唱心理素质构建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负担太重
有的歌者在演唱时杂念从生,怕出差错,怕丢面子;有的歌者在技术、心理都不到位时就想唱大歌;有的歌者演唱时“走神”,跳出所应表现的情与景,使歌声失去情感的真实性,变得苍白乏味,缺少艺术价值。这些都会使人产生过重的思想负担,造成歌者的高度紧张,使人的血液循环加快、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脸红、心跳加速,手脚出汗、身体僵化、思维呆滞等,这些状况的产生导致舞台表演失控。当然,紧张到非常强烈的程度时还会出现声音发抖,此时歌者无法控制口唇的肌肉,出现嘴唇不自觉地抖动,导致音准差、喉头不稳等一系列问题,最终使歌者不能发出有效的声音,以至破坏声音的自然流畅,也不能很好地表达作品的情感内涵,演唱效果不佳。
(二) 缺乏正确、客观地自我评价
有些歌者在选择演唱曲目时缺乏正确、客观地自我评价,好高骜远,急于求成,一心想唱“大歌”,有深度的歌,在歌唱表演时挑选了勉强能胜任的高难度作品,甚至是力所不能及的作品。这样内心就会对此作品产生恐惧感,心里不踏实自然容易怯场。所以,歌者应该正确估量自身的能力,客观地看到自身的不足之处,选择作品切忌贪大求洋、冒险,一旦失败,还会带来长期的怯场心理。
(三)舞台经验不足
目前的声乐教学基本上是习惯于面对教师一个人练唱,在课堂里面对教师的练唱与舞台上面对听众的演唱,无论是环境氛围或是对心理产生的影响都明显不同。因为舞台上具有的灯光、音响、观众、舞台场面、演出气氛等在平时的课堂里是没有的,如果歌者没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控制与调节情绪、行为的能力较差,一上台便会打破正常的生理机能的活动规律,出现心律加快、胸闷、气粗、尿频、出汗等现象。这就破坏了正常练习时多种机能协调一致的配合,使歌者无法正常发挥演唱水平。
(四)自信心不足
周小燕教授在《声乐基础》一书中说:“演唱者的自信心要比有优越的专业条件更重要。”可见自信心在歌唱学习中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的原因,过去人们错误地认为展现自己是一种不谦虚的表现,只知道谦虚是一种美德,不知道自信更是一种美德。相当一部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在歌唱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两个考进学校时分数不分上下,嗓音条件与音乐素质也相差无几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师的指导下,经过一年的学习,一个进步很快,另一个却进步甚微。这除了主观是否努力的因素外,更为关键的还是自信心的问题。因为前者有着较强的自信心,在学习中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心理状态是“我要唱”“我能唱好”;而后者明显自信心不足,学习中采取消极的、被动的态度,心理状态则是“要我唱”“我唱不好”。
三、歌唱表演中良好心理素质的构建
(一)集中注意力,减轻心理负担
集中注意力是歌唱表演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要想使自己在歌唱时全神贯注,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应把所获得的种种技巧体验与心得融会在歌唱的潜意识里,再转化为潜能,使其成为一种条件反射,以此来支配自己进行歌唱表演创造,力求完美地把在准备过程中全部的表演设计,化为一种新的即兴的状态表演出来。这种歌唱表演就会使人感到酣畅淋漓、表情逼真,听者就会被歌唱表演所吸引,随歌者忧而忧,随歌者乐而乐,收到歌者与听者融为一体、心灵沟通的艺术效果。此外,在演唱中不要把听众当作检查者,要把听众当朋友,用歌声倾诉一种情感,传达一种艺术境界,和听众一起分享歌声所带来的震撼与乐趣,与听众是平等的关系。这样才能放松心情,忘我投入,尽情演绎,把演唱发挥得淋漓尽致。
其次,要学会歌唱前的自我心理调整。在上台前,要稳定自己的情绪,慢慢进入到平时练声、练唱时的状态,心里默唱一下将要演唱的歌曲,这样将会更有利于发声器官的生理机能自由活动。要排除诸如“听众会喜欢我唱的歌吗?”“我会唱砸吗?”这些杂念,缓解心理压力。
(二)准确定位,选定合适的目标
在歌唱表演前根据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设定合适的艺术目标。如果目标设定过高,要想达到并没多大把握,使自己感到望而生畏,高不可攀,“期望”就会变成“失望”,必然会产生心理障碍。如果目标设定合适,让自己看到成功的希望,就等于为自己营造了一种最佳的歌唱表演心态,演唱起来既能调动最佳的情感状态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能力。为此,技能技巧在心理的把握上同样应该做到不要演唱那些超过自己发声能力范围的、难度较大的歌曲,演唱歌曲时,应给自己的嗓音留有充分的余地。因为平时掌握的发声技能技巧水平为十成,而演出时能用上七八成就不错了。
(三)主动积极实践,丰富舞台经验
在平时训练时应按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除了演唱的作品是先易后难外,还可在初始阶段选择一些自己熟悉的人作为观众或在一些非正式场合进行演唱,慢慢的应积极主动参与大大小小的各种类型文艺活动或比赛,多熟悉舞台的环境及设备,如灯光、音响、乐队等。只有经过大量演出实践的磨练,经历无数次舞台实践的锤炼,才能不断积累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增强舞台感和驾驭舞台表现的能力,锻炼现场表演的心理素质,使自己逐渐适应演唱时的舞台气氛,提高成功率。
(四)提高歌唱记忆力,增强自信心
学习歌唱的整个过程是不断记忆的过程,记忆的好坏,对演唱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通过记忆,才能将歌唱的方法与艺术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结合。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不爱背诵歌词,而歌词背不下来熟练程度达不到“自动化”,在演唱中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歌唱。如果一边唱还一边想着下边应唱什么词,自然心理控制难以达到良好的状态,自信心也会大打折扣。作为教师,应当对学生阐明背会歌谱、唱熟歌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还要让学生认识到通过练习,增强音乐记忆力是培养声乐人才,提高素质的最基本一环。
更进一步说,学生不但要背熟歌词,还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内涵、风格特征等,并通过歌曲旋律与歌词情感的内在联系进行音乐记忆的训练。这样既领会了曲调的内涵,歌词也背下来了。久而久之,学生就增长了潜意识的音乐记忆本领,不断增强演唱的自信心。此时的歌唱就会达到一种正常的、情绪饱满的、有信心的状态,进而把自己所理解的歌曲内涵充分表达出来。可见,提高歌唱记忆力、增强自信心有助于掌握精湛的歌唱技艺,真正做到心中有“底”,演唱时才会充满信心,镇定自如,使演唱达到最佳效果。
结语
在歌唱中良好心理素质的构建是影响歌者演唱水平正常发挥的极为关键的因素,因此,广大声乐教师要高度重视。在注重提高学生歌唱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同时,注意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帮助、引导他们进行良好心理素质的构建,着力提高他们的演唱心理素质,使他们充满自信,更顺利地走向舞台,更完美地进行歌唱表演。
参考文献:
[1]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102-105.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89-98.
一、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
家庭的情绪氛围是指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它是通过语言和人际氛围构成的。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尤其对孩子个性品格的形成特别有意义。如有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融洽,尽管有时发生意见,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这样在总占优势的合作、谅解和氛围下,不但使孩子学会了对人的互助、互爱、和作、谅解,使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而且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而在另一种家庭中,成员之间如同陌路人,争吵不休,处事自私,互相折磨,家中犹如精神监狱———这样家庭的孩子心理往往是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漠、偏执、不合作甚至把家中的精神折磨迁移到别人身上发泄以求心理平衡。这样的孩子容易犯罪闹事,难于受教。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是孩子良好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大力提倡家庭美德,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互相关系,形成良好规范。如说话办事不能以势压人,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样教人,要相处和睦,尊老爱幼,语言文明,努力构建家庭的融洽气氛,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之港湾,才有助于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
二、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是直接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故然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但孩子个性的缺陷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父母所造成的,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专横的遵循封建旧规的家庭。这类家庭常常强调辈份,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因此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持过分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因此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要看父母脸色做人,这就可能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和独立性,或者另一方面会形成暴戾、横蛮、撒谎、逆反心理强,并往往会在捉弄别人,寻找报复中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第二类是过分娇庞,有求必应,家长只想为孩子提供无所不到的帮助和保护。由于父母过分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极大的依赖性,就会形成自私、任性、放肆、易发脾气、好夸口的品性。
第三类是放任自流,不过问的教养态度。这种忽略型家庭中孩子就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会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显示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第四类是以民主、平常的态度对待教育孩子,这类家庭中能忍耐、平等、随和谅解、互相爱护、关心,父母能多给子女鼓励和诱导,而对子女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提高子女的认识,改正缺点。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孩子对别人坦诚友好、自尊、自立、大方、热情、能接受批评,经受压力,关心他人,有独立处事的能力。可见,不同类型的家庭的不同教养态度对儿童个性品格,心理素质的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年轻的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心骨,顶梁柱,是孩子言行举止的示范者,待人接物的指导者,孩子成长的责任人,因此有责任去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掌握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法,使家庭呈现———民主、和谐、平等的融洽气氛,才能培养孩子讲责任,讲民主、讲勤奋、讲进步,不骄不宠,自尊自强的好品格。
三、家庭结构的变化是影响良好心理素质的严重障碍
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的普遍,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随着发生变化,表现在单亲家庭不断出现,家庭结构的稳定正在动摇,再婚率不断上升,伴随而来的是家庭的解体与重构。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的离异,首当其冲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家庭的破裂使孩子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一下子被破坏,家庭给予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伴随而来的却是失去父或母,甚至失去双亲的痛苦,孩子成了父母的争夺对象,出气筒,或父母倾诉的对象或仲裁者,有时却又成了双亲遗弃的物品,这些都给孩子心灵以极大的创伤,使孩子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癖性格,也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他们爱亲生父母,很难与继父母相处,因此,他们或结伙离家出走,或宁可流落街头也不回家,甚至打架、偷、抢,以发泄内心的情绪。这都严重障碍着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关 键 词:心理素质;声乐表演;心理调控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235-01
心理素质,是个体整体素质的基础,它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和外界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总和。心理素质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思维能力,想象力,情感,气质,意念等因素都属于心理范畴。在声乐表演中,演员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它的存在。而且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保证演员的正常发挥甚至是超常发挥。
关于心理素质的问题早在17世纪就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意大利波伦王学派卓越的歌唱家和教师培特罗·托西在《古代及近代歌唱家的观点以及花腔唱法的见解》中写道:“教师应当使学生习惯于当着显赫要人和艺术家的面而演唱,使他们逐渐不再怯场并且获得勇气。”“勇气是幸福的首要条件,它能为歌唱者效很大的劳;反过来说,腼腆、怕羞的歌唱者是不幸的。”
根据声乐表演艺术的特点,最佳发声状态是由良好的身体状态、良好的技术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三个部分组成的,只要有一个部分欠佳,歌唱的状态就会受到影响。在这里,怯场、腼腆、怕羞都是不良心理素质的表现。人们已经注意到歌唱时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生理活动,其中歌者的心理素质是否调整到最佳是进入最佳表演状态的关键。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现代声乐比赛,不仅是歌者艺术素质和技能技巧的比赛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 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和声乐水平的提高,歌唱者之间技术和艺术素养的差距越来越小,比赛的胜负也往往取决于歌者的心理素质。
一 演员心理素质在表演中的体现
好的心理素质和不良心理素质造成的结果截然不同。 比如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歌唱欲望特别强,无论在台上或台下都充满了表现欲,甚至在台上比台下发挥得还要好。在表演艺术上像这样的“人来疯”精神,也未尝不可;有的人却恰恰相反,缺乏表现欲、精神过分紧张,以致平时掌握的歌唱技巧和方法不能正常发挥。一些初次登台者,在台下唱得不错,一上台就紧张得不能自制;练得滚瓜烂熟的节目,一上场就接连“冒泡”。像心跳加速、身体僵硬、两腿打颤、气息上浮、忘词、跑调这些都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反映。
客观环境的改变和思想压力过重造成不良心理素质产生的主要原因。客观环境是指表演场地,如:舞台、考场等;思想压力是指由观众、考官及演出的气氛对歌者造成的心理上的压迫感,使心理和生理产生一系列的不正常的反映。
不良的心理素质对歌者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不良心理素质是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严重障碍,它所造成的影响不但使歌者平时熟练的演唱技巧不能正常发挥、教师教学成果不能正常的反映,更重要的是由于演唱的失败会使歌者本人蒙受自我破坏的委屈而难于言表,从而失去信心。
二 怎样克服不良心理素质
不能让怯场这样的不良心理障碍在表演者心中留下阴影。 一旦出现不良心理素质现象,千万不能气馁,要注意自身的自我调节和转移不良的情绪。
1.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意志有想象不到的“威力”。培养歌者的稳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是建立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多接触与声乐有关的事物,锻炼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来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加强艺术修养,用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去理解表达作品,把思想集中在歌曲的情感、艺术处理和优良的发声状态上。俗话说得好“心病还须心药治”。在意志性格上时刻提醒自己要镇定和勇敢,有一种“豁出去”的精神,就可以战胜害怕和恐惧。不要心存虚荣和侥幸心理,不要对自己的表演作过分的企求,那样就会从心理上给自己造成超负荷的压力,结果适得其反。只有“心病”解除了,才能在声乐道路上阔步前进。
2.大凡优秀表演者的表演才能都是在不断反复的舞台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实现自我调节,习惯于在各种场合、环境演唱,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相信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表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表演者就会对自己的成功充满信心。
3.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恰好就是治疗不良心理素质的良方。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切心理素质的训练均须建立在良好的发声训练及歌唱表演较完善的基础上。
4.假如在表演进程中出现了纰漏也不要在意,要镇定自若地把演出坚持下去,把纰漏对演出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既然出现了就泰然处之,把后面的演出作为一次新的演出,不要让这种失误影响你整个演出的精神和情绪,不然则会使你惊慌失措造成连锁反应。
总而言之,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与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样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实践证明,歌唱者在演唱、演出、比赛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歌唱艺术魅力,并能获得成功,是优良的技能技巧和艺术修养及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要自信,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这样就能在生理和心理上、技能技巧和艺术表演上获得协调、统一,达到声情并茂、唱表合一。从而达到最佳的演出效果,发挥出最佳的个人水平。
参考文献
[1] 阴思国,梁福成,白学军编的《普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2] 徐行效著《声乐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
[3] 徐小懿著《声乐演唱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
在目前的职业教育理念下,除职业能力外,高职院校还应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心理素质。本文基于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视角指出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高职教育;职业素质;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6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16YB192)阶段性成果。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以专业知识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见长,旨在为国家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其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心理教育等都是缺一不可的。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决定了行业企业的发展,而心理健康素质作为人才的基础素质必须得到重视,因此,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是促进其顺利就业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要开辟校企合作、因地制宜的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路径,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高。
一、高职院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高职院校进行了全面的教育改革,高职院校不仅要加强专业教学与实践训练,还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心理素质。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以不屈的精神面对人生中的种种考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生的职业素质决定了其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因此,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完善的心理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坚韧、勇于担当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其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心理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容忽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开创校园特色,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及提升办学声誉,促进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要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大方向,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流,做好心理课程教学、心理活动及普查管理、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等工作,进而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度不够。高职院校相对比较重视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对于心理教育不够重视,没有将学生的人格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高职院校管理层和有关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且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特点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部分高职院校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重视对部分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但对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预防工作却有所忽视。即使一些高职院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但其具体的教育工作不够规范,心理教育机构设制、人员配备、经费使用、场所建立等还缺乏一定的保障,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难以顺利开展。
(二)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尽管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些大学和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有关政策和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导致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堪忧。有实际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国设立心理健康课程的高职院校中定期对心理工作进行考核的仅占约70%。说明高职院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情况不够重视。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素质有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缺乏较为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甚至有的院校没有配备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而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课程内容安排不够合理,教学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制约了课程教育效果。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培训的欠缺也会导致其专业水平和咨询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影响心理健康健康的实际效果。
(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路径不畅通。一是部分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为选修课,课时安排不够合理,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路径不畅通。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不到位,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为了修学分不得不上心理健康课,教育效果受到一定影响。二是部分高职院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混为一谈,但实际上二者在教育目标和工作方法上是有区别的。三是有的高职院校尚未建立班级心理保健员制度,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缺乏了解,反馈渠道不畅通。
三、基于职业素质培养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要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一是高职院校应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成立专门的心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工作规划和相关制度,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统筹领导和管理把关。二是健全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协调机制。如建立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开展“普测建档、课程教学、咨询辅导、专题活动”等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和在宿舍设置心理信息员,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的心理动态。这种心理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将来顺利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要全面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使之成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转变以往“重职业技能、轻职业素养”的育人观念,培养出既拥有精湛职业技能又兼具良好职业素养的现代高职人才。职业素质是高职生顺利实现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保障,学生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除了重视专业知识教学和职业生涯规划,还应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其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职业心理素质的内容广泛,包括职业态度、职业兴趣、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包括智能要素和心理要素。因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帮助其适应未来岗位工作需求。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高职院校一是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水平,要运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心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要增加心理健康教师的数量,在招聘人才时要进行严格考核,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二是建立心理健康教师考核机制,针对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学水平、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确保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
(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结合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必须协调配合,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学校要积极整合校内资源,构建心理健康教学与咨询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构建学院—院系—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二是家长要重视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三是政府及社会团体协助高职院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例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真实岗位环境中的职业素质要求,结合学生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其职业心理素养,为提高其职业素质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不容忽视,高职院校要结合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情况,积极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而提高其职业素质。
作者:王美娟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应金萍,徐竞,庄朝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趋势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15:67~73
【关键词】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特点影响因素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3-0163-03
排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对抗性较强的项目,心理素质培养对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的影响比较大。我国排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水平和比赛水平很高,心理训练一直受到排球界的重视,并取得不少成果。排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表现和心理水平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本人就排球心理素质的概念、特点、影响因素、作用、提高途径等问题进行分析。
一、心理素质的概念与特点
心理素质是指体现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中的特征,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方面的能力。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处于基础地位,它参与人的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对人的行为起着制约和驱动作用。
心理素质是个人的心理特征,是个人的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不是人的个别心理或个别行为表现,更不是人一时或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而且伴随人的成长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我发展性。人的心理素质有优劣和高低之分,能对人的行为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具有可评价的性质。心理素质因素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品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二、影响排球运动员心理的因素
排球比赛不仅仅是双方运动员身体和技术、战术的对抗,同时也是心理素质的较量,这种较量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会表现得非常突出,对临场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和比赛胜负影响极大。运动竞赛的实践证明,优异运动成绩的创造和激烈比赛的获胜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身体素质是保证运动质量的基础,运动技战术是基本条件,而心理素质是两者能够发挥作用的内部动力。心理学专家认为,运动员比赛的成功率30%归于心理,70%归于其他方面,心理因素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控制、调节自己的生理活动和技术动作的主导因素。
既然心理素质在运动比赛中的地位这么重要,那么影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在比赛中,运动员除了拥有正常人的心理形成过程外,还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存在临场心理形成的特殊因素。
1.主观方面因素
(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因素
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决定了个人在比赛中能否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是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前提。多数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属于强质型,即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高水平的运动员很少有属于抑郁型的。强质型的特点是神经过程相对弱,具有较高的平衡性和灵活性。这些特点决定了排球运动员具有反映迅速、情绪稳定、动作可塑性强、不易受影响等良好的品质,容易形成较好的复式教学带来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前面也有阐述。我也是在摸索中前进,对于复式教学的认识还有待挖掘,不断改进,与其他教学方法要不断融合,以适应社会、学员、家长的需求,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声乐人才而努力。
自我调节能力。而属于抑郁质的运动员比赛中容易受情绪影响,心理素质不稳定,较难适应排球竞赛高强度、快节奏、多变化的特点。
(2)自信心因素
自信心因素是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良好心境的基础,也是发挥最佳竞争状态的保证。与平时的科学训练、技术的熟练掌握、丰富的比赛经验有关,尤其以比赛成功的感受为基础,赛前对彼此双方的情况分析和掌握也会对运动员的自信心产生影响。如果运动员的自信心不足,技战术就不能很好地运用到比赛中去,在处理球上就会缩手缩脚,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导致比赛失利。
(3)动机因素
愿望与意向是促使运动员积极参赛的内力。要使排球运动员形成正确的训练和参赛动机,使运动员清楚认识到为了什么而训练,为了什么而去比赛,形成正确的运动动机,应该向运动员强调将自我需要与集体进行高度的统一。运动员如果在比赛场上忽视全局,则越急于表现越容易失败,必定对比赛总体造成严重影响。
(4)适应能力因素
排球运动员的适应能力有身体适应和精神适应两方面构成,他们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临场状态。身体适应是运动员的身体状态能否适合参加本次的训练和比赛,而精神适应是运动员的精神面貌能否参加本次训练和比赛,如果身体和精神面貌不能处于最好状态,会影响到心理,从而影响训练和比赛的效果。
2.客观方面因素
(1)比赛的环境条件
比赛场地、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观众倾向性的噪声,谩骂的不礼貌行为,比赛规模、性质对运动员的心理影响,比赛规模大且赛事重要时,人们对比赛的期望值较高,而运动员对取胜的把握不大时,运动员就会过多的考虑比赛的重要性,并盲目的进行各种幻想,往往会出现赛前失眠、坐立不安等焦虑情绪。运动员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和自我调节,就会影响技术的发挥,致使运动员精神分散,心理产生突变,产生急躁和反感情绪从而直接影响运动员技术和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
(2)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
运动员要避免比赛失常,获得个人的战术水平稳定的发挥,掌握技术是前提,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是运动员临场心理的坚强后盾。在比赛中,运动员熟练地掌握了技术,对场上的各种来球,能够进行正确判断,并作出正确的处理。熟练地掌握了技术,处理好了球,对运动员的心理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运动员对比赛充满信心,使比赛向着本方的节奏进行。
(3)集体配合因素
比赛中技术串联的运用及各种战术的组成,都需要通过集体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导致失利,直接影响集体配合的水平,也会引起运动员的临场心理发生变化。特别是接一传的运动员,心理素质应更好,接好一传等于创造了一个进攻的机会。当失误导致失分时,队员之间不应互相埋怨,应互相进行鼓励;当得分时,队员之间也应该互相鼓励进行打气。只有队员间默契、融洽、和谐的配合,才能给运动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心境。
(4)竞赛中比分和时间对运动员情绪的影响
排球运动不仅具有激烈性,而且还具有复杂性。在双方快速防反转换中会呈现出暂时比分领先、相持、落后等不同情况,这些都直接影响运动员的心理,比分越接近,比赛时间越接近结束,球场上气氛越紧张,对运动员的心理冲击就会越强烈。首先,在比分领先时,有些运动员特别是年轻的运动员会产生轻敌的心理,认为自己的实力远远高于对手,很容易取胜,运动员在这种自高自大、盲目乐观的心理支配下,就会产生麻痹思想,注意力的稳定性下降,判断误差增大,思维迟钝,这是不适宜的消极情绪状态,它干扰了运动员的意识活动,使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变得僵硬,过于小心、谨慎,缩手缩脚,处理不果断或盲目,进攻意识减弱,防守意识增强。其次,在比分相持阶段,如果双方实力相差无几,当时间持续较长时,有些运动员因缺乏心理准备,在困难面前经受不住考验,不是越战越勇,而是缺乏信心,害怕对手领先,在这种消极情绪的支配下,面对当前压力,运动员情绪产生波动,处于输赢不定、忐忑不安的状态,低估了自己的实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比赛中,战术意图不明确,该扣不扣,该吊的球不吊,致使处理球失误增多,这时出现比分由相持到落后的可能性增大。当比分处于落后状态时,特别开局失分较多,并与原来期望差别较大的情况下,如果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不充分,常常会产生焦虑情绪。大多数研究表明,焦虑对运动员成绩影响是消极的。当运动员处于高焦虑水平时,注意变得狭窄,注意转移能力下降,心理素质下降,把握时机能力降低,肌肉紧张程度增高,致使动作技术变形,处理球时不冷静,战术组织混乱,不必要的失误增多。
(5)双方运动员的实力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
在对手较强、竞技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实力较差一方的队员往往会产生“畏敌”的情绪,对胜利缺乏信心,对克服困难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临场表现出斗志不高,动作不果断,束手无策等现象。对手较弱,容易产生轻敌的情绪,主要表现为对克服困难的准备不足,如在临场比赛比较顺利时运动员往往表现为防守不积极,进攻中处理球随便,若遇到对方突如其来的进攻,导致本队落后时,没有心理准备,可能会产生急躁情绪,防守上容易犯规,进攻上会失去正常动作节奏,动作变形,从而导致成功率降低。与对手实力相当时,容易产生怕输的不良心理状态,主要是怕自己在比赛中发挥不好而影响全队的胜负,对如何克服困难想的少,顾虑重重,怕在各环节中出现失误,所以行动不果断、反映迟钝。
(6)教练员对运动员的信任程度对运动员的心理影响
在比赛中教练员要充分信任运动员,这样,运动员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运动员精神饱满,感到全身力量增强,渴望在比赛中能有最好的表现,整个心理活动过程进行得协调和谐。在这种情绪支配下,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战术水平能够得以充分发挥,能够掌握比赛的主动权。
(7)裁判员的判罚对运动员在关键球阶段的影响
裁判员在比赛中判断球、处理球是否得当,执法是否公正,也直接影响运动员的作战心理。尤其是每球得分制的实施,裁判员的每一次判罚都决定着得分和失分,特别是关键球阶段,每次判罚决定着一得一失两分的差距,裁判员判罚的难度增加,如果裁判员在这个阶段判罚出现错误,会导致运动员的心理出现变化,会决定本局甚至本场比赛的走向。
三、心理素质的作用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看到明显效果的,往往要经过长期培养和训练,甚至是伴随整个运动生涯。进行心理培养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运动员能对不断变化的训练和比赛条件以及千变万化的外部环境很快适应,就是要经受得住各种因素的干扰,能在复杂的环境下保持心理的稳定性、准确性、敏捷性和灵活性,只有具备了这些心理素质,才能保证正常或超常发挥技术水平。
体育竞赛不仅仅是体力和技战术的较量,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抗衡。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优秀运动员在身体素质和技战术等方面差距日益缩小,从许多势均力敌的重大比赛情况可以看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素质往往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04年的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中,无论是在身体素质还是在技战术水平,和俄罗斯相比不相上下,有些地方甚至还略逊于她们,可女排姑娘不燥不馁,发挥心理优势,使技战术水平充分发挥出来,在关键时刻毫不手软,在大比分0∶2落后的不利局面下,力挽狂澜,以3∶2的总比分战胜对方,取得了金牌。下面是这场比赛的一些技术统计。(见下表)
以上数据看出,中国队的进攻得分比对手多了13分,拦网得分多1分,发球得分多1分,虽然对方失误送分比对手多了9个,但差不多都是前两局出现的,在调整心态后,失误明显减少,进攻屡屡得分。而俄罗斯队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心态非常焦急,致使心理完全崩溃,比分被中国队逆转。由此可见,心理因素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四、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
1.提高运动员对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是实施心理训练的前提。各队辉煌的历史和难忘的教训可激发队员热爱集体、维护荣誉、不忘耻辱、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比赛中及时地进行自我放松调整,利用死球后或局间暂时的时间,通过自我语言暗示进行肌肉和精神的放松,进行有意识地放慢节奏的深呼吸,缓解精神的紧张度,对暂时的心境不佳不要介意,更不要形成压力,重点回忆以往比赛成功的体会与情景,为以后的比赛做好心理承受准备。
2.多给运动员一些激励和鼓励,培养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在比赛中造成队员紧张的原因很多,其中很多是由于自信心不足,意志力不强造成的。而信心不足往往又是由于对某项技术缺乏信心。教练员要及时给予帮助解决,意志力不强是由于畏惧困难,面临强手缺乏全力拼搏的精神。在赛前训练中,教练员要多鼓励运动员,使运动员相信自己的力量。教练员多一些激励和鼓励,运动员会更自信,这对培养运动员的兴趣等心理品质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还能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克服困难,完成技战术任务的重要条件,也是争取胜利的重要心理因素。因此,在训练中,为
使训练与心理素质形成统一的整体,使训练工作促进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在训练中设置复杂的、程度不同的、经过运动员努力能够实现的和接近比赛的条件,使运动员在经常克服较困难的训练中锻炼自己的心理,为以后在比赛中出现同样的问题能够很好地去面对。
4.心理训练的目的是尽量避免运动员紧张焦虑情绪的出现,保证运动员能够顺利完成既定的技战术,取得比赛的胜利。如果运动员很难适应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各种困难都可能影响队员的情绪。所以,赛前动员切忌过火,任务、目标要定得切实可行,不要让队员背着包袱上场。
5.在比赛中,出现了不利局面,运动员产生了紧张情绪,可以通过调整呼吸、放松肌肉来达到缓解的目的,分散和转移运动员的紧张情绪,从而使比赛顺利完成。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影响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影响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心理素质的主客观原因,找出培养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提高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心理素质,能够使运动员更好地掌握技战术水平,在比赛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建议平时要加强对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并掌握现场调节方法和策略,以便对赛场上运动员出现的消极心理进行调节,使其技术、战术能够正常发挥或超水平发挥。
参考文献
1 潘 峰.高校排球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诱因及排解方法初探.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13)第27卷
2 王 欣.排球比赛中发球时的心理训练.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7.06第22卷
3 王 静、谢 红.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4 侯爱清.浅谈排球训练中的心理素质培养.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5)
5 周 静、张 群.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几种方法
6 韩玉嶂、王仲仁、郭淑范.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7(3)第15卷
7 凌 弘、王 琳.排球比赛中的心理训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9(5)第33卷
8 史俊超.排球比赛中运动员发球心理浅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2(1)第1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