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发展农业科技的措施

发展农业科技的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发展农业科技的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发展农业科技的措施

发展农业科技的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 可持续发展 经营

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加之农业投入不足,和农业基础配套设施体系滞后,而使得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冲击,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近些年借鉴了国外的相关经验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他们在农业经营的过程中,通过对生产力和更新能力的实践活动,利用开发培育发挥农业资源的对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健康、完整的生态农业出发,向多项效益发展的经营策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确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探索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对于加速经济建设步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平原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多样性、良好的环境等诸多方面,实现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渗透到农业资源的每一个领域。

一、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基本经营制度的改变,是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可持续发展理论则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及思维方式。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平衡准则,因为农业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农业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发展对策,以发展为前提,逐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转变经营方式,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生产要发展。要不断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实现资源的环境良性循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发展,要从根本上建立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环境,营建良好的社会经济系统。

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发展在不断增加投人的基础上,科学技术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不断提高林业的科技含量,缩小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和林业科技工作的差距,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适应林业大力发展林特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需求,加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从可持续的角度高度认识农业发展问题。加强领导,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建立以效益为目科技创新体系,改变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探寻新的适合农业模式和政策,制定相应的农业资源有偿使用机制。 以促进农业生现代信息科技更新,推动农业经营实现现代化。依靠科技发展林业。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

(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村各种产品的科技含量,重视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大量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要进行科技开发加强农业科研基础研究力争,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手段,创办经济实体,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组织部门跨地区的联合攻关。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推动农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推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指导农业的发展。

(三)现代林业管理知识的运用。农业经济管理和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洪、涝、渍灾的治理是农业发展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加强干堤建设,实行“退田还湖”、“退垸还湖”,扩充湖泊蓄水能力和调洪能力,加强农田蓄水排渍工程建设,提高抗涝排渍能力。重视农作物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植保组织,形成监测防治网络,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以防为主。对农贸产品市场价格做出正确预测,强软科学研究,提商软科学的地位,创建管理政策的方案,实现科技成果的推广。

(四)确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就是大力发展养殖业。首席要减弱农业自然资源破坏规模的影响,使长期存在的农业自然而资源与环境破坏速度逐步缓慢,使人口总量同农业资产与环境的矛盾得到缓解。其次是在农业持续发展阶段。避免破坏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因素出现。选择合适地域,重点突破,梯次推进,重点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使农业经济的增长基本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最后是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明确农业经济可持续性的主体,实行生态补偿;保障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可持续性。

(五)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实施人才战略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掌握了先进技术及具备创新能力的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制度的重大变迁,

可以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的重要战略之一。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创造性的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新问题的大批优秀人才,通过产权市场竞争的过程,创建生产、流通、服务等商品经济活动的市场专门经营者群体。按商品经济的原则去优化组合生产要素,适应市场经济的创新管理知识和能力。获取企业资产的实际支配权。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发展农业科技的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037-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重大。“三农”问题包括农业问题,而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农业作为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快速发展与科技创新更是密不可分。

1 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1.1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新发展的需要

新农村的农业,应当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农业。应当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展理念指导农业,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只有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速度,才能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的科技动力。

1.2 农业科技创新是增加农产品有效市场需求的需要

我国现在的人口对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对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农产品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改变农产品供求上存在的矛盾,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来增加农产品的数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来满足市场需求。

1.3 农业科技创新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我国由于耕地的人均占有率低,农业生产规模小,导致了农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偏高,在国际竞争中不占优势,从而增大了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市场风险,同时也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依靠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重视发展绿色农业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农产品成本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1.4 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的需要

要想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只有实现农业科技的创新突破,取得更多更好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核心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一大批先进实用重大科技成果,构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长效机制,才能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也才能真正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的持续增长、农民的持续增收和农村的持续发展。

2 利用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例子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他们通过建设农业经济区,采取多元化投入、加大农业科技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1 建立多元化机制,积极发展设施农业

近年来,于洪区采取强有力措施,以招商为主要形式,广泛吸收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资等资本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仅一年多时间,就吸引各类投资8.17亿元,新上现代农业组团项目19个,现代高科技设施农业2.4万亩。沈阳西部富民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与农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建设的新科技农业园区,亩效益达2万多元;沈阳北科奥农业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800亩的沈阳陆家高新技术园区,亩产值可达35万元,亩利润达15万元。

2.2 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发展高科技农业

在已建成的19个现代农业项目中,于洪区注重强化了科技支撑作用,通过农业研发基地、农业科技示范户及免费培训班等形式,重点推广了日光温室高效节能、畜禽规范化养殖等十大农业先进技术,发展了知识密集型产业,使更多的农民成为高新技术的受益者和实践者。沈阳新北浅食品有限公司的现代化PC温室和工厂化育苗室,配备了世界先进的滴喷系统和现代化设备,发展了5万亩农产品深加工原料基地,每年给200多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3 采取“联姻”方式,促进规模经营

目前,全区共有3个近郊街道的7个村与远郊乡镇的9个村进行合作:设了11个农业园区、养殖园区和深加工企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规模集约发展。

2.4 强化服务,创新产业经营机制

于洪区在引进和扶植企业的同时,发挥企业的经营优势,以全方位服务为中心,带动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生产,实现了由企业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的服务体系,创新了产业经营机制。沈阳环际精品蔬菜公司的深池浮板菜,亩效益达到10万元以上;阚千代生物食用菌有限公司生产的冬虫夏草,亩效益达到30万元以上。

2.5 强化龙头牵动作用,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为了形成完善的市场购销体系,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于洪区大力引进和扶植龙头企业发展,最大限度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国内外大市场衔接起来,实现了从科研、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一体的产业链条。

3 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

3.1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增加科技投入用于农业领域的比重,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的状况。构建以农业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解决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市场化程度。特别是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作为实施物质生产、流通和交换等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单元,是农业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将知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3.2 注重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农科教相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使科技成果能够尽快转移。加强农业专业队伍人员的继续培训工作,加强不同类型农业技术人才的教育,不断完善农业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技术创新的需要。通过专业培训、讲座、网络学习、科技入户等多种教育方式,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技术队伍、经纪人队伍。

3.3 进一步加强农业科研能力建设工作,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以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为方向,以结构调整为核心,发展优质高产专用良种创新,充分发挥东北地区农业新品种选(繁)育人才、技术集中的优势,加强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及产业化配套集成技术的攻关,提高农业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

3.4 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开发和合作经营以及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等形式的国际合作,推进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努力扩大省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以及民间科技组织的对外交流,鼓励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强调软件和关键技术的引进,做好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

总之,我们深刻认识到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服务是农村科技的根本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循环农业技术发展,显著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和关键技术问题,需要农业科技的创新突破和强大的技术支撑,以从容应对新一轮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挑战,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193.

[2] 胡虹文,杨艳萍.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J].2003,(4).

发展农业科技的措施范文第3篇

1.农业科技推广所面临的现状诱发了风险的产生。以来,中国的农业推广模式尽管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现行的农业推广模式并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首先,推广工作的计划性与现行多元化的推广模式不相适应。农业推广工作的计划性指的是推广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农业、农村发展中相对较长期的问题,这也就决定了推广工作需要合理的统筹安排。而中国现行的多元化的推广体制是以政府为主导、各级单位相互配合的推广模式,这会使得各个推广部门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冲突,缺少了应有的沟通与合作。其次,农业推广的内容与农民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农业推广本应要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全面的相对较专业的服务,但由于多种原因,诸如推广人员的素质较低、推广的内容与现实相脱节等问题的存在,都降低了农民对农业推广的满意程度。

2.农业科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激发了风险的发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中,农业推广工作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推广主体对农业推广工作不重视。一是各个推广主体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利益冲突,缺乏有效的团结、沟通与合作。二是政府用在推广上的费用呈递减的趋势。(2)教学、科研与农业推广没有实现相结合。要想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必须将教学、科研和推广三者结合起来。只有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将教学、科研的最新成果应用在农业推广中,才能真正地将科研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3)农业推广和应用主体的积极性不高。由于一些科研成果不适应农业现实生产的需求,加之一些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以及中国现行农业推广手段的单一、推广人员与广大农民之间缺乏必要有效的沟通,致使了农业推广人员在进行农业推广时的积极性不高,这势必也将极大地降低了广大农户对农业推广的期望值。

3.科技成果转化体制不健全加剧了风险的出现。造成科技成果转化体制不顺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中国农业科研单位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由于受到原先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国农业科研单位、相关农业高等院校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无法形成相对较强的科研优势。(2)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不顺畅。由于转化体制相对陈旧,以及教育、科研和推广的相脱节,造成了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从而使科研工作、成果转化和市场体系三者相脱节,进而影响到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不够通畅。(3)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较少。据统计,在农业科研和推广的经费投入中,一般发展中国家约为0.7%,而中国对此项的经费投入还不足0.2%。由于经费的严重匮乏,致使推广工作无法正常的开展,更不用说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了。

二、防范农业科技推广风险的途径与措施

农业科技推广风险防范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是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对于农业科技推广风险的防范管理机制,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是为了防范和降低农业科技推广风险的产生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办法。

1.政府财政支持长效机制。虽然当今社会已是市场经济,但市场本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诸如其调节的滞后性、盲目性等,这都必将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发生,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就必须得以充分的发挥,以便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和促进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同样,农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处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政府应充分考虑农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和可能发生的灾害等,政府应及时运用财政的调控手段加大对农业风险问题财政投入,对农业相关风险的防范建立稳定的财政支持机制。

2.农业科技推广风险预警机制。农业科技推广风险预警机制主要是针对在农业技术推广中所潜在的市场、技术、资金等风险因素所采取的一些防范措施。构建农业技术推广风险预警机制的目标在于为政府制定中长期的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提供相应的依据,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体制创新,增强对推广中风险的抵御能力。同时,要预测风险存在,降低风险危害。风险预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降低和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危害。但仅仅预测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更有效地防范风险的发生,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构建有效的农业推广风险防范体系。

3.农业科技推广风险分散机制。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与人类的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由于风险的客观存在,人们在进行生产生活中就会利用各种方式和各种办法将其危害降到最低。为了保障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降低风险的危害,就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对不同的风险进行分解,降低其危害。例如,构建风险回避和对抗机制。该机制主要包括风险回避和风险对抗两个方面。其中,风险回避主要是指在预知风险的存在和发生时而放弃对原方案的实施,以此来避免风险发生的策略。风险对抗是指风险的承担着在面对无法回避的风险时,所采取多种积极的手段来降低和减少风险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例如人工降雨,就是为了减少因干旱天气所带来的损失。

4.农业科技推广损失补偿机制。目前,中国的农业风险管理总体上还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要持续高效地推进农业保险,必须着力解决一系列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问题和矛盾。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构建农业科技推广风险再保险体系是一种有效分散农业风险、降低风险损失的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科技推广风险再保险,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农业科技推广风险在分散农业风险、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中国现阶段发展农业科技推广风险再保险,不仅有利于完善保险市场和提高保险资金的利用率,也有利于降低农业科技推广中因风险存在所带来的损失,同时这也符合现阶段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国情。

发展农业科技的措施范文第4篇

1.1以政府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是一项需要通过政府投资开展的公益性活动,以政府农业部门领导,农业部下的推广局与推广中心实施的工作。这项工作是由上至下的推广模式,实施的基本条件是:一定要保证经费充足;严格执行国家农业总体发展规划。主要的推广方式有:按项目推广,结合技术、信息与经营服务的方式,技术培训、科技示范,农业技术咨询等。

1.2农业科研、教育部门为主体的推广模式为实现自己的科研成果到现实生产的转换,农业科研、教育部门主动投身到农业生产中,服务经济建设;有的通过与地方政府、农协建立稳固的关系,进行成果转化、技术开发等技术培训;有的直接将农业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物,并通过科技市场流通程序、价值规律及市场调节机制,进入到农户;有的联合产业主体,使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得到解决。农业科研、教育部门为主体的推广模式通过政府拨款,科技系统、教育系统等支持获得资助金,或单位自筹、科技贷款等筹备推广经费。

1.3农业合作组织、农民技术协会为中心的推广模式农业合作组织是指农民参与到市场中,自发起来,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民技术人员为主干的经营组织。此推广模式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品种,以谋求高效益。通过不断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快速有效地扩散技术,满足了众多农户的需求,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改造。他们一般由会员筹资,作为推广经费。农民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2现阶段农业科技推广的思路

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推广的基本思路。与现代化建设第3步战略部署紧密联系,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积极稳妥地改革农业推广体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推广农业技术,逐渐形成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

3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的措施

完善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能够顺应我国农业发展趋势的新型、高效的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该体系充分发挥了大学科技、信息以及人才特点,其灵活、多样、安全传播等特性,有助于现代农业科技顺利推广。加强农业推广宏观调控。有效的宏观调控,对农业推广系统正常运转具有很好的作用。加强农业推广宏观调控是建立在政府采取措施的基础上实施的,需要政府提出有关农业科技推广的规范,采取法律干预的形式,促进公平竞争与合作进步。

发展农业科技的措施范文第5篇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有了很大变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我国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 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也日益突出。所以推进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的创新,对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就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作浅要分析。

1 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意义

1.1 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可以不断为农业提供大量先进的各类农具、农业机械、运输工具、生产性建筑设施等,从而改善和提高现有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规模效益化,成本降低,提高投入产出率。

1.2 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

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的进步,不仅可以为农业不断开发和提供高质量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地膜等,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为农业培育和提供动植物新品种,提高投入产出比;此外还为农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耕作技术等,改善和提高各种农艺技术水品.这样就可大大提高土地生产率或投入产出比率,改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

1.3 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的进步可扩大农业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农业资源能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用;还可促进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统一和协调,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地域优势,从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1.4 可以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

国家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可以正确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减少或避免农业生产经营的盲目性;采取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高效健康的进行。

1.5 可以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的进步可使农民的劳动条件不断改善,劳动强度不断降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调动农民推进技术进步的积极性,是农民努力学习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一旦被农民掌握,必将引起农民思想行为的一系列变化,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

2 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2.1 虽然我国的农业科研、教育以及推广机构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的创新明显不足,而且发展也比较缓慢,这些方面都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与建设,。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速科技实用技术的创新发展,才能不断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以及确保国家粮食的稳定发展。

2.2 当前,世界各国正从不同角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发展农业。高科技在世界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

2.2.1以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为代表的高科技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这将大大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

2.2.2走上 "信息高速公路"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使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2.2.3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将培育出更多产量更高、质量更优、适应性更强的新品种,使农业的自然生产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的直接控制。

总之,世界农业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飞速发展,我们必须迎头赶上。

2.3 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迫切需要开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实用技术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因此,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必须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3 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

3.1 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通过科技的进步,可为农业提供先进实用的耕作技术,改善和提高农艺技术。可大大提高土地生产率、投入产出比率,改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

3.2 科技可以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农业技术进步可使农民的劳动条件不断改善,劳动强度不断降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调动农民推进技术进步的积极性,农民学习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掌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将使农民改变小农意识,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