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业实践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更新观念,转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
面对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现实,如何在本科教育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及行业动态,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其今后的就业紧密联系,成为今天高等院校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教育现状中得到有益启示。以美国为例,实践是美国艺术设计学院的课程灵魂,学生通过实践课程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从而能很快进入职业轨道。学生毕业的就业率是衡量美国艺术设计学院知名度的直接标准。在美国,许多艺术设计学院的职业角色教育从新生入学第一天就开始了,并且一直伴随学生到毕业。
2.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思路,改革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要实现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绝不是靠几门课程、几个环节就能完成的,我们必须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思路,不断改革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才有可能达成。
在美国,许多艺术设计学院都会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提供各种职业实践机会给学生,包括暑期项目、国外旅游学习实践项目、纽约和欧洲工作室项目以及大量的与各大公司的合作项目。在许多著名设计艺术学院里,大量的教学课程就是与大公司合作的实际产品设计项目。这样,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就已充分与社会接触,并通过各种职业实践机会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以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为例,为适应社会及企业需求,其相应构建了企业型的设计教育结构,学院每学期都会有若干项目课程与企业密切相关(被称为“企业赞助项目”),同时,许多课程也是在专门工作室完成的。正是由于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构建起了特有的教学体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院的数码设计专业、平面设计专业及娱乐设计专业等,在全世界具有领先水平。
3.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实践教学队伍
缺乏高素质、稳定的实践(实验)教学队伍,是当前制约高校实践教学的瓶颈。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要搞好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首先是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引进既有系统的理论修养,又有丰富艺术设计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其次,要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艺术设计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实际锻炼,以增强其专业实践能力;另外,还可以采取长期或短期聘用的方式,邀请国内外艺术设计行业的精英或专家来校讲学、授课,力争将最新的行业知识和信息传达给学生。通过上述多种途径的综合努力,我们就有可能培养出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实验)教学队伍。
4.注重与业界的横向联合,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
艺术设计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与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十分密切。如美国洛杉矶中心艺术设计学院和底特律创造研究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就与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和产品制造商进行了广泛合作,为推动全球汽车和产品制造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而企业也为学院专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帮助,如日本丰田公司每年资助创造研究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达100万美金之多。因此,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我们应在专业教学过程别注重与相关行业及企业的密切联系,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以不断增强其社会实践及应用能力。
5.加强实验室及工作室建设,设立系统的实验教学课程
对艺术设计专业而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可以使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或操作来检验理论学习的成效。因此,有必要加强实验室或工作室的建设,特别是基于艺术设计专业应用性强、行业发展迅速的特点,加大对有关实验实习设备的改造和投入力度。同时,我们还必须从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层面综合考虑,系统设置先后承接的、纵贯四年的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实验教学课程和环节,通过系统的学习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二、多维立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设想
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需不需要实践教学,是进行大学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首先遇到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普通高校不需要进行实际操作的教学,培养动手能力是高职高专的事。另一种意见认为,虽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策划能力很重要,但因无时间进行安排,也无教学要求,所以不必把实践教学作为重点。教师和学生则认为,实践教学必不可少,应用性学科更应该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许多学生都对市场营销这门“软性”学科的应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拟从高教理论、国家政策导向和国内外大学的经验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既然要开展实践教学,那么,怎样理解普通高校的实践教学?其培养的目的是什么?它与高职教育的产学结合有何不同?我们的回答是:可以用模块设计或模块定位来实现对学生的分层培养。应该说,我们理解的“实践教育”比各级职业教育实施的产学研合作的含义更加广泛,培养目的也更加综合化和高级化。尽管世界各国对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有不同的叫法,如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工读制度”、前苏联的“学校—基地企业制度”等,但其内涵是基本相同的,即通过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开展与企业、行业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顶岗操作结合起来,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我们所说的实践教学,既包括为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和管理方法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验证性实践,也包括为解决生产和管理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践,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全面提高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其目的不仅是要培养生产一线的合格劳动者,而且要培养职业管理者,特别是具有创新观念与运作手段的战略管理者。其实质是不仅仅注重一般劳动力的使用,而且着眼于实现各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与整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市场营销专业应确定以本科为主,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定位,重视思想品德、提高专业素质、突出外语技能和强化实践能力应是专业建设目标。营销人才应划分为初级技能人才、中级管理人才、高级营销人才三大模块,以实现多层次的培养目标。
二、实践教育的形式与途径
(一)课堂实践教育
1.课堂陈述(Presentation)。课堂陈述主要是围绕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和教学重点展开。教师在课堂上预先说明下节课要讲的内容和主要问题,要求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归纳要点,制作PPT文件,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陈述。教师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总结,找出其优点,补充其不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并要营造好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案例分析(CaseStudy)。案例分析是一种根据教学需要,由教师选择和安排,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它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改变学生被动、消极接受知识的状况,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分析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的案例教学不同于MBA、EMBA,不宜完全用案例分析替论梳理。要循序渐进,从单项性、教学型的案例逐步过渡到综合性、商业型的案例。因此,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案例,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3.Team-working。Team-working有多种形式,这里主要是指角色模拟教学。它是针对那些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的教学内容而采取的一种模拟教学法。具体运用时,教师应先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熟悉、掌握该部分内容,然后让学生扮演营销人员进行营销操作。例如,讲授完人员推销的理论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模拟“柜台推销”或者模拟“上门推销”活动,让学生扮演“营业员”或“推销员”,利用其所学的推销技巧向“顾客”(由其他学生或教师扮演)推销商品(可以是具体商品,也可以是虚拟的商品)。事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教师再进行指导。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而且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从操作过程来看,角色扮演教学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即情景设置、情景分析、仿真表演、评委会评议和教师总结评价。
4.Literaturereview。对于准备通过考研、考博走学术研究道路的学生来说,利用Literaturereview可以培养其阅读专业文献、掌握前沿动态和进行自主选题的科研能力。具体做法是,教师给出研究课题或利用学生毕业论文的题目或关键词,让学生分组在国内外数据库上进行检索,并将结果整理后在课堂上演示,相当于做一个专题综述或述评。教师可订阅多种营销学国际顶级刊物让学生分组阅读,每组负责一种刊物,把刊物中5年来发表的文章和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列表统计,然后加以综合,形成文献统计总表,由学生代表在课堂上演示、讲解。
5.Work-findings。Work-findings是针对毕业后有直接就业取向的学生开展的企业调查或区域市场调查活动。比如,要求学生了解某类药品每一品种的品名、价格、功能、包装、剂型、日用量、生产厂家以及每一品种在广州OTC市场的销售情况,并说明此类药品中各竞争产品的特点以及竞争实力最强的产品的营销策略。调查整理完毕后,由一名学生代表上台讲述市场调查过程,向同学介绍调查过程中有代表性的成功或失败案例,分析产品的销售品种及竞争情况,并总结出作为一名药品营销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可灵活运用的各种调查手段。
(二)校内实践教育
1.以ERP为主的各种模拟实训。近年来,许多学校投资建立了各种专业实验室,其中,可供市场营销专业使用的实验室有市场营销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物流实验室、国际贸易全景仿真实习中心、ERP与电子商务实验室等。在各种模拟实训中,应以ERP软件为主展开实践教学。ERP课程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管理课程,它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该课程涉及整体战略、产品研发、设备投资改造、生产能力规划、物料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规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企业结构设计和管理操作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上,每个学生都能直接参与模拟的企业运作,体验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组成模拟团队进行企业模拟运作实验。每个模拟企业团队一般由6~8人组成,每个实验班又可分出6~8个模拟团队。各个团队一般设CEO、CFO、市场总监、生产主管、会计主管、出纳和审计主管等职位。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学生的学习内容更接近于企业实战。在训练中,学生会遇到企业经营中经常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通过分析问题、制定决策、组织实施来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学生学到了管理知识,掌握了管理技巧,感受到了管理真谛。
2.“第二课堂”的专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通过开办“管理沙龙”等系列活动,将企业家和知名学者请到学校,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广州白天鹅宾馆总经理杨小鹏、广东商业集团总经理舒海波、吉之岛中方总经理黄启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李京文院士、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卢泰宏教授、香港岭南大学副校长陈增声教授等都曾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演讲,给学生带来新鲜、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另外,专业教师可亲自参与和指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突出学生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的实际应用,如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比赛、国际管理挑战赛、市场调研大赛和英语演讲比赛等。
3.学生自主创业。在学校支持下,教师可鼓励学生在校园周边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内的云山咖啡屋、云山书屋、云山小站和云山网球俱乐部等四个休闲场所已成为学生的校内实习基地,除为全校师生服务外,还对社会开放。
(三)校外实践教育
1.广交会。在实践环节的教学中,我们特别重视专业实习,中国(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长期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一年两届的广交会,每届可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提供15天的实习机会,而且本科学生参加实习的覆盖面保持在100%。广交会已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经济和外贸、金融状况的窗口以及锻炼学生外语能力、应用专业知识的舞台。经过8年的广交会实习基地建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已经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我校自2009年开始就进行了大量的毕业生调查,主要调研青岛周边企业的会计岗位构成和对会计教学的要求,调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应届毕业生实习过程中对实习单位会计岗位的构成调研,二是往届毕业生调研,调查方式有的是采用实习报告中夹带调查问卷,有的通过“问卷星”设置问卷进行网络调研。经过大量的调研,我们重新进行了会计专业课程的构建,全部课程重新按照岗位进行设置,统一自编了分岗位的项目化会计系列教材。现在我校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设置为:《会计入门导引》(会计基础),《会计基本核算岗位实务》,《成本核算岗位实务》,《纳税申报岗位实务》,《财务管理岗位实务》(在机房同时进行excel财务分析),《出纳岗位实务》,《外贸会计实务》(在机房同时进行出口退税实训),《会计电算化》,针对往届毕业生很多进入记账公司工作的情况,还根据我校的财务咨询公司的实践经验设置了《会计中介》课程,整个课程设置尽量贴近学生的就业需求,教材统一使用了项目化的教学案例,尽量使用企业实际案例。
二、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室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十分重视财会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有6个校内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主要进行财务软件实训,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会计电算化/技能实训室,主要进行财务软件实训,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创业模拟沙盘实训室,主要进行沙盘模拟实训,学生沙盘对抗竞赛,会计分岗位实训;会计综合实训室,主要进行会计电子综合实训,EXCEL财务分析,发票填开、电子报税和出口退税操作;会计账务实训室,主要进行分岗位手工作账实训,会计手工综合实训。上述校内会计实训室保证了学生进行基本的实训操作练习。2“.校中企”建设虽然整个分岗位会计课程体系都采用了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增加了大量的实训项目,但课堂的实训项目毕竟还是企业实务的典型化提炼结果,跟现实多种多样的企业实际业务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异,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方便随时接触企业实际业务,2012年我院会计和会计电算化教研室成立了青岛海诺城财务咨询公司,为学生校内实训提供实践基地。实训公司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主要为企业提供公司注册,记账,纳税申报,财务咨询,企业审计等业务,公司到现在已经稳定为22家企业提供财务服务。通过参与实训公司招揽的业务,学生可以直接接触真实的企业资料,从公司注册到使用用友T3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每月纳税申报,季末所地税税鉴,真正做到了将课堂学到的知识与现实业务相印证,并能灵活处理,举一反三,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3.校外实习基地(1)青岛正乐食品有限公司签订长期顶岗实习基地协议青岛正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出口食品加工的外贸生产企业,由于阶段性的人工短缺,经过协商,我们分批派出学生去该企业生产部门进行为期2周的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接触企业的实际产品生产,了解了现实的外贸生产型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同时该企业每天会抽出1-2个小时请企业的人事部主任、财务经理、生产部主任等管理人员给实习学生讲课,讲课涉及公司制度、公司流程、公司文化、成本核算知识以及财务知识等内容。由于实习设计合理,企业管理人员授课贴合学生实习实际,使学生对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财务知识,公司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普遍感觉收获很大,实现了校企双赢。(2)建立7家事务所实习基地———常态化实习中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从事给企业记账,网上报税,公司注册,工商税务年检、审计等业务,有些工作难度不大,重复率高,工作量大又琐碎,是事务所工作人员很重的负担,这类单位十分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而学生实习遇到的典型问题是一般的企业所需要的实习学生人数较少,为了解决事务所和学校实习双重困难,课题组与事务所联手,建立常态化实习基地。从2009年开始与青岛志同会计师事务所首次合作取得了成功,有了经验以后又逐步扩大类似会计师事务所类的顶岗实习单位,到现在为止,已经同7家事务所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分批派出学生去顶岗实习。刚接触真实业务的学生工作热情高,能吃苦,工作认真,有耐心,不过于追求报酬,得到了事务所的普遍欢迎。常态化实习基地运行:每年1月、3月、4月、5月、6月、12月事务所将所需要的学生人数及要求与学院商谈,然后学院制定出具体执行方案,方案制定原则是实习人数尽可能的多,每个学生实习时间尽可能的短,不影响学生的学业,要求实习学生必须利用课后时间实习。(3)鼓励学生自主联系顶岗实习单位(4)改革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方式,改为实习报告形式为免于顶岗实习流于形式,我们从2009年开始就改革了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方式,改为提交实习报告,在报告中明确规定学生描述实习单位和实习过程,总结实习经验和教训,并请实习单位给予学生实习评价,同时给学院的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和实习单位的反馈,及时统计数据,调整教学设置,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同社会的需求一致,更加符合岗位需要。
三、课外实训项目
除课内教学项目之外,我校会计专业还设计了“五级递进、三线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了大量的课外实训项目,和课程内的项目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能力培训体系。“五级递进”是指整个课程的实践体系按照“认知实训、流程实训、岗位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五个环节进行系统设计,难度由易到难,实训项目由单一到综合,由统一到分行业形成的层层递进型的岗位技能实训体系。“三线合一”是指:课内一线:学生在各课程的实训;课外二线:学生课外可以参加校内举办的小键盘、计算器、点钞比赛等会计基本技能竞赛,参加校内和校外的“涉外会计手工操作大赛”,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大赛”等各种大赛,增长实践经验,比如“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大赛”,我们设置了专门的校内沙盘实训室,组成了沙盘社团,会计会电班的每个学生都会参与,层层选拔,直到参加青岛区,山东区和全国的沙盘比赛,在沙盘实训和比赛过程中,学生能深刻的理解成本预算、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而且也能直观的感受成本核算岗位同其他岗位的关系;我们设立的校中企青岛海诺诚财务咨询公司,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参与公司的项目,真实接触了各种原始单据等原始资料,参与企业的记账;另外学生课余可以参加社会实践,通过这些课下的活动,组成了“课外二线”的实践项目。企业三线:是学生通过去校企合作的正乐食品公司,各种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其他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实习。“五级递进,三线合一”的实践体系设计,使我们的学生通过参与多元的实训实践项目,实现学生从“新手”,到“熟手”,到“能手”的职业能力不断进阶,实现财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实践效果
关键词:职业学校 服装专业 实践教学改革
目前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设计类人才,这类人才主要具有创新意识、灵活的思想,能将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并且在实践中能为企业不断注入新的产品。另一方面是技术性人才,这类人才是企业中的骨干力量,是实现把设计转化为产品的技术人才。而目前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培养出的服装专业人才与服装行业市场所需求的人才出现较大差距。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较差,实践操作能力不成熟,不能适应服装行业对服装人才的要求。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必须以战略的眼光瞄准服装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来进行服装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
一、强化实践教学模式,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服装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联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提炼理论,离开实践的理论只能是纸上谈兵。首先应从培养目标上入手,调整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社会能力。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环节以点、线、面的方式贯穿于理论教学的全过程,理论与实践之间应保持相对的结构平衡,增加实践教学所占的课时比重,协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达到总体课程平衡。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知识结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对实践教材内容的修订
原有实践教材内容滞后,甚至有的实践教材用的虽然是新版本,但内容上却是“换汤不换药”。因此,应对原有实践教材进行增删修订,删除内容老化、结构不合理的专业实践知识,增加新的、合理的专业实践知识,编写出新的实践教材,使其具有新的实践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新的专业实践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应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中采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具体主要采取以下实践教学方法:
1.理论性与示范性互补的教学方法
将枯燥的专业理论与具体的专业技能实践操作相结合,互为补充,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教学中要先引导学生多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开拓学生思维的发展,把已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然后进行示范性实践操作的讲授,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层次的具体实践指导。这种理论性与示范性相结合的互补式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2.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中,把传统实践教学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能加深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实践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幻灯、图片、投影、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适当缩短实践教学时间,扩大信息量,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践练习。
3.开展课题研究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是从外部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技能,而是指导学生围绕课题,把所学知识技能综合、融合,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研究的内容应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对某一环节进行调查、研究、实验,应用所学知识、实践技能、构思制作出“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4.实施项目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方法是在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和学的模式,是师生为了共同完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而进行的完整的“项目”工作方案实施的教学活动,它用于学习特定的教学内容。它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实用技能,强调知识创新,有效地建立了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展示了现代服装专业“以能力为本”的价值方向。
5.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分层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指导法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和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每个学生的深层了解,将学生按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现有掌握程度等原则分为几个档次和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实践、分层作业;教师进行分层指导、分层检测和评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实践内容、不同的实践教学手段,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获和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分层教学的设置应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兴趣为依据,要因材施教。
四、企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加强校企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的主要体现之一。通常可分为预实习、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预实习和基础实习是企业实习的第一阶段,以了解企业工作环境;第二阶段是专业实习,以服装生产基本技能为主,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会能力。
五、重视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
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以实践操作考核为主,在操作考核的基础上总结理论知识。这个过程也是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理论概述能力,能客观地反映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实践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它能督促学生加强实践的学习,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应给予充分重视。考核进程中应注意、考核的选题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出具有典型性、综合性、代表性的问题,作为考核内容。
参考文献:
一、适应地方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探索与地方文化相应的教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成功的文化设计作品都具有让人产生认同感的思想理念。这种认同多来自于文化的特色,其作品也许不是使用最先进的材料与工艺,但通过更新设计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就能使其拥有好的表现方式。针对这一设计特点,在公共艺术实践教学中就必须让学生学着运用市场规律来调整设计思维,避免仅仅强调某一工艺或制作方式的单一模式。要增加有思想主题的综合性的设计内容,使其成为公共艺术实践教学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对接的重要步骤。但是目前的设计课程的版块都是根据学期、学年用单元课程来进行课程类型和性质的单元构架。这些版块看似层层推进,但各单元课程之间缺少连贯性。尤其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虽有案例的设计和制作分析,却更多时候难以与专业实践联系起来,导致较难进行实际应用。因此,在不同学期的特定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设定中,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改变教学中传统单纯的实践制作方法,根据课程内容设定具有地方特色的鲜明主题,做系统的实践训练。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对课程及地方文化设计的需求进行理解并确定设计的主题方向,而这个主题不仅应该涵盖所学的课程知识,还应论证课程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在不限定任何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收集、整理设定设计的内容,根据其表现形式,确定作品的材质及制作过程。采用这样的教学实施方案,大多数学生都能进行自主深入细致的调研、思考及设计,再结合课程要求逐一展开设计实践。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又解决地方文化产业服务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我院曾经以“武汉商学院校史馆”为教学主题对学生进行教学尝试,为了使场馆空间的展示布置更具有学校独有的文化特点,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走访了各大院系及过去的老校区,充分了解了各院系的历史背景、当前特色和远期规划,并收集了相应的大量资料。又经各小组分析讨论、整理并综合不同的设计思维,每个同学依据自己得出结论,做出了多种具有可行性方案的设计版块。然后进行项目实施,最终成功投入使用,达到了与地方文化实践教学的预期目标,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认可。
二、培养专业应用能力,注重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
要真正服务于地方文化产业,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这个观点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新观点,只是在过去的实践教学中,多采用手把手相授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实际动手方面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这对实践课程的创新有很大的阻碍。但从地方文化产业的需求出发,设计实践教育的根本讲,应该培养学生对市场的开拓和创新,不只是盲目地跟风,要学会在设计上有明确的定位和准确的捕捉。当今经济是市场经济,有特色的作品是以设计的实用为基础,通过与艺术相结合进行再设计的成果。作品的研发设计涉及科学、经济、心理、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作品的制作过程包含市场调研、设计构思、设计制作等诸多环节。因此高校只有通过培养既有创新素质又能引领市场需求动向的设计人才,才能把握现在及未来的社会文化风向。从这个层面来讲,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应了解实际设计需求、接触实际生产过程、积极接受社会反馈,才能掌握创新设计的方法,提高创新设计的能力,使作品使用功能的丰富性得到尽可能地提高。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就是要基于实际的问题,紧紧围绕地方特色文化进行教学设定,达到地方特色文化与现代大众文化并存、兼容的效果。并对地方文化特色及地方传统工艺进行创新,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比如:在武汉地铁4号线关于楚文化的公共空间中,将传统故事中的黄鹤、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越王勾践、编钟以及历史文化中辛亥首义、张之洞主政湖北20年等元素,结合现代公共展示的审美理念,提取出故事情节的图案样式作为设计元素进行运用,既拓展地方文化,又拓宽了创新思路。使实践设计在立足于本土文化创新的基础上,服务于地方城市建设产业,让地方特色文化与现代空间设计融为一体,可呈现出和谐的美感,同时也可使地方文化得到了生态回归,开发出既具有现代审美观念又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设计。
三、改变单一的教学环节,发展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培养理念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以“制造大国”著称,侧重于加工、贴牌等低技术含量的产品输出,近年来开始注重产品的自主开发设计,这个现实转变势必会影响到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所以,应结合地方文化、改变现有单一的实践教育环节,实现发展“艺技并重”的培养模式。高校可通过对地方文化的挖掘,探索服务于本地区文化发展的方向,让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形成产、学、研、用等多方面结合的应用层次,实现高校与企业深度结合的实践模式。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可结合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聘请企业及社会专业人士指导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设计市场最前沿的需求,快速与市场接轨;可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室,与地方中小企业合作,把企业的实际项目放到实验室里的实践课程中实施,在专业设计公司的引导下,以新的设计思路和工艺技术为依托,更快地使学生将设计理念通过技术转化为设计作品;可与地方专业研究机构开发地方文化特色作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设计品牌,并随时根据地方市场的需求调整实际课题中实践课程模式,在专业人员及教师的带领下,提高学生对地方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了解。以上这些多层次、动态的实践教学方法,必将激励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实践方法相互渗透、转化,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艺术与技术并重发展,当学生走出校门,用从学校所得来的知识很快就能接受市场的挑战。此外,在实施本节实践教学的方案中,地方文化也在随着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发生着变化。为了让学生能更快、更好接受设计前沿的资讯,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文化产业,在实践教学中可增加一定学分的课外专业阅读,扩展他们的视野;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不同时段的实践案例,通过分析、总结,最终以汇报的形式交流学习心得,并评定分数,考察效果;可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创造新工艺、新材料,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参加各种专业性竞赛、展览赛事,并将所获得的成果记入课外实践学分,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大众文化让人们眼花缭乱,地方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缺乏内涵的文化信息让人们迷失了方向,人们对地方文化越来越怀念。作为输出设计人才的高校,应重视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满足人们对地方文化的心理需求,给人们的心理需求留下的一点期待。所以,要培养服务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合格设计人才,关键是要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的属性,有目的地利用相关知识与技术去设计作品。一方面,在新型教学模式中引入了地方文化与新实践方法的环节,改善了学生动手能力差、无法自主设计的问题。使课程的最终成果具有地方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设计市场对相关专业人才要求接轨的目的。另一方面,学生在校企合作实验室、专业型设计公司的实践过程中,所做出的设计产品,也应符合当下万众创新,发展民族工业的时代要求。因此,建立一套能够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艺术实践教学体系,有针对性地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人才,不仅是高校公共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高等教育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斌,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思考[J].装饰,2010.
[2]马昌永,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实践课题的切入——以环境艺术方向为例[J].装饰,2012.
[3]潘登福,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装饰,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