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的认识

科技创新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创新的认识

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第1篇

一、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

1.科技创新活动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科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国家经济总量逐渐超越一些西方先进国家,并最终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经济之所以快速发展,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以及对资源的过度开采。而以美国、日本等为主的西方先进国家,其经济发展主要来自科技创新。举例来说,我国生产一个鼠标仅赚5美分,而专利所有者不投入实际生产成本却能获得剩余的7美分。因此,我国将科技创新列为头等大事是十分必要的。我国需要的是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这一点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够做到。只有搞好科技创新才能使我们摆脱“中国制造”,真正做到“中国创造”。

2.科技创新活动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严重阻碍了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发展。如今,尽管我国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尚未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青少年缺少科技实践的机会。我国的青少年只有进入大学,或者是一些试验单位、科研单位才能够接触到科技创新活动,但我们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已经落后于西方国家。唯有发展科技创新活动才能使青少年具有创新意识,才能承担科技创新的重担,不断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

二、如何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1.善于学习,了解科技发展动态

牛顿曾经说过“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此,我看到的比别人远。”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我们只有掌握了基础的科技知识,才能根据现有的知识原理不断进行整理和组合,创造出全新的技术和产品。因此青少年在进行科技创新时要熟练掌握现有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进行科技创新。了解科技的实时动态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还是我们明确目标的一个过程,可以使我们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那么,如何获取科技的最新动态呢?首先,我们可以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关于科技的书籍。其次,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获取科技知识。这些方法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实时的科技动态,再加上青少年的想象力,必定可以激发创新的火花。

2.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创新的源泉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说,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清扫机器人,在进行创新时可以以这种机器人为模板,深入研究其工作原理,并运用联想的方式分析这种工作原理是否能应用到其他方面,从应用的角度进行创新,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事物,我们要善于发现它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并且对其稍加改动,使其使用更加方便、称心,这就是简单的创新。

3.要培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

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创新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纠正的,因此,需要我们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自己对科技创新的兴趣,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每一次跌倒都会成为下一次进步的垫脚石,因此,青少年在进行科技创新时要正视失败,认真从每次失败中吸取经验。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中包含着诸多复杂的问题。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只要善于分析各种科技要素之间的联系,把握其中的规律,就一定能克服种种困难,实现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责任 创新 主动实践 服务社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越发显得重要。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如何、高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如何,既成为反映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成为衡量其社会影响力高低、创新实践能力强弱、社会贡献大小的重要影响因子。高校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展的今天,高校不仅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历史责任,同时更应该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后盾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因此,高校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创新、信息传播、应用集成、创新引导和知识辐射作用,在服务地方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理当成为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1 高校积极融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是国家的重托和历史的使命。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讲话中指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同年11月,教育部、科技部在杭州联合召开的“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各高校要深刻认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思想,积极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切实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在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上迈上新的台阶,努力成为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2007年6月,教育部长周济院士在广州“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又一次强调;高校要在服务地方经济中求发展:要以产学研结合为战略抓手,把促进产学研结合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学校管理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使高等学校的发展更加贴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的要求;不同类型的高校要进一步科学定位,明确服务面向,坚持以学科建设作为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坚持立足本地、本区域,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作出当地人民看得到的实实在在的贡献。由此可见,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公众对高校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在贡献中践行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高度的要求。因此,高校积极参与到创建区域创新体系的伟大事业中去,在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把自身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以创新求支持,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既是国家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也是社会发展的历史重托。

2 高校要把推动技术创新、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石。强化责任意识,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曾这样诠释“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责任观”。他指出,要从三个层面去理解“华中科技大学的责任”: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中定位、体现我们的责任;要在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定位我们的责任;要在中国大学争创一流的进程中定位我们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楚地理解我们应扮演的角色,才能融入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找到我们适合自己的特色和模式,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将分散的实力转化为整体的优势,将地方的兴趣转化为学校的优势,将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将知识转化为产业。李校长的诠释,可以说高度地概括了高校的责任意识,阐述了学校发展的基石。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本来就密切联系的高校与社会关系更加紧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高校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不仅需要保持自己应有的独特品格和价值趋向,同时,还必须承担起时代赋予高校的教育责任以及服务社会、引导社会前进的社会责任,必须在以育人为本的前提下,把向公众提供的社会服务作为自身的~项重要职能加以重视。高校的社会责任已成为其现实使命,特别是在创新时代,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但肩负着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历史责任,同时也肩负着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推广的时代责任。因此,高校在自己的目标定位中,理当把推动技术创新、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石,应该紧密围绕国家、区域、行业的迫切需求,充分发挥在育人、科研、成果、信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升级做出更大贡献。

3 高校应把创新和应用、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定位。近些年来一些重点高校在自己的战略定位中都明确提出一个观点,要通过知识的保存、传播、扩张和转移,为提高国家和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出贡献:要通过建立多方位、多角度和多元化的产、学、研联盟和服务平台,构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责任体系:要通过自己的创新和实践,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行动中,践行高校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像华中科技大学就提出了“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并将“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确定为自己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把紧密围绕国家、区域、行业的迫切需求,明确作为自己推动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强化“学研产”相结合的创新链、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责任。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的功能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单一知识传授己不再是高校唯一的职责,高校的职责和功能已经向着知识传授、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三者协调统一的方向发展。而在这其中,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已经成为大学的核心功能之一。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先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是思想和知识创新的源泉,理当在发展社会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这不仅是国家的要求、社会的期盼和公众的希望,更是自己的责任所在和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在自己的战略定位中,理应将创新应用、主动实践、服务社会、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提到一个重要的高度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高校必须在创新实践中牢固树立自己的责任意识,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用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去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以及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创新服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这一点尤为重要、意义深远。

4 明确定位、主动实践,在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伴随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个高校围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取得了非常令人注目的成果。如华中科技大学在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立

产学研创新链、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升级提供支持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就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赢得了企业良好的赞誉。

在华中科技大学,以机械学院为代表的各个专业院系,明确战略定位,牢记神圣职责,紧密围绕国家、区域、行业的迫切需求,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服务社会和创新实践活动。以机械学院为例,在机械学院“十一五”规划中,副校长兼机械学院院长邵新宇教授就明确提出:要面向国家和行业的需要,主动捕捉企业的信息,积极将研究的成果传递到社会、推广到企业,着力构建制造领域中高层次的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平台,做企业的坚强后盾,努力打造一流的制造装备研发基地和创新人才培育中心;要紧密围绕国家、区域、行业对制造装备的迫切需求,秉承“创新是魂、应用领先、责任以行”的理念,强化“学研产”相结合的装备研发创新链,为推动我国制造装备的自主创新而不懈努力。按照这一思路,机械学院以“制造――装备――数字化”为核心,确立了自己特色鲜明的学科主线,并依托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建设,形成了自己“教育培养、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应用推广”良性循环的教学、科研创新链。为了把确立的思想战略付诸于实践,机械学院围绕国家的重大需求和区域、行业的实际需要,依托学科优势,通过项目研发、技术咨询、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做实区域经济合作体等举措,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和区域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近几年来,机械学院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先后孵化出数控、天喻等5个产业化企业,并在“现代电子制造”“重大产业装备”“汽车工程”“数字化医疗器械”等领域与企业和社会建立了良性互动关系。在华中科技大学建立的湖北、东莞、深圳、温州、汕头等区域经济合作体中,以机械为龙头的科技创新服务项目,为当地的技术研发、产业孵化、人才培养、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为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技术升级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也正是有了这些尚佳的表现,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更加重视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比如,广东省与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了数字化制造装备产学研战略联盟,东莞市政府投入资金与学校建立制造工程研究院等等。由此可见,高校只有明确定位、主动实践,走出去、走进去,才能走上去;只有向企业扩展,向基层延伸,贴近企业、深入社会,在实践中实验、在创造中创新,才能大有所为、不辱使命。高校也只有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准自己的战略地位,不辱自己肩负的责任使命,才能形成完整的服务于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的高校创新链,才能在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过程中,切实有效地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5 结束语。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性有目共睹、非常重要。高校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如何明确自己的战略地位,如何树立自己的责任意识,如何充分发挥自己在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思想中的积极作用,如何主动实践、积极为社会提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对于发展社会经济、增强国家实力,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梁启超先生有一句名言: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高校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主动地跻身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去,更加积极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行业创新服务,就一定会受到社会的爱戴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高校要在服务地方经济中求发展,中国教育报,2007.6.28。

2 丁亚金,现代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反思,教育发展研究,2008(13)。

3 邵新宇,创新、创造、创业,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01.2。

4 华中科技大学06年暑期工作会议聚焦责任意识,中国教育网,http://campus.省略.2006.09.04。

5 邵新宇,于实践中实验在创造中创新,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12。

6 肖茂严等,实现“四级跳”推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J],中国科技信息,2008(14)。

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第3篇

1.教学理念陈旧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具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较大,大部分院校的教学理念缺乏改革意识、现代意识、开放意识,因循守旧,重理论而轻实践,对于教学方式、手段等的革新不足,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上的知识,既缺乏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也缺乏环节的认识

2.教学内容少,科目单一

现有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人才仍然依照过去“专业人员”的培养模式,所以专业面欠广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设置课程,但是针对专业主干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较少,跨专业的综合课则更少此外,已开出的课程的内容不够丰富,大多是验证性和综合性项目,设计性和创新性项目很少,内容欠深入拓展,缺乏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

3.教学方式单一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主要是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模式,教学的目标、方法和内容,学生的自主操作、报告和课堂表现作为主要的评估方法,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基础知识、专业计算机软件仿真平台为主要依据,作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只是在课程中的知识,教学的地方限制在房间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拓宽学生的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

二、农业经济管理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意义

目前农业经济管理课程人才培养存在与实践脱节的倾向,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人才市场普遍反映的农业经济管理类人才的缺陷或不足主要是:团队协调和合作能力有待加强;缺乏实际应用与综合实践能力;工作中创造性不足等等农业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要真正具备独立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必须切实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以获取稳定优质的生源市场,从而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基衣的保障。而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要打破目前所依赖的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以及各专业自身特点,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必要的创新。

三、几点思考与建议

农业经济管理课程教学培养过程中应坚持知识、思维、能力和个性的协调发展,使学生在课程中获取直接知识,锻炼他们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为此,必须建立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以及师资设备的创新型课程教学体系。

(一)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为了培养既适应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要求,义紧跟世界发展潮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科学先进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1.课内教学,根据课程理论知识,设计与之相对应的验证性和综合性项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衣概念掌握基衣技能,在此基础上,提高专业技能这种教学方式可通过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模拟仿真教学法等方法来实现。

2.项目管理式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通过参与各类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开放项目,培养学生的更高技术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理念开放项目类型包括:第一、学生科技活动型:学生自拟科技活动课题,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第二、学生参予科研型:如参加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第三、自选项目型:由室定期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自选项目,学生自选。项目实施过程中安排指导教师及时解答学生中遇到的问题,项目完成后提交结果,由指导教师和中心銮定合格的,可申请学分。

3.社会实践教学,加强产学研结合,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农业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实地调查分析,自拟或自选实践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社会实践不仅使学生意识到现代社会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而且通过进行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

(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

1.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为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必须从整体上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优化。改革中要坚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多样化、实用化、个性化、综合化、精于化,避免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和相互脱节。不断更新和凝练课程内容,把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农业经济管理研究领域交叉与渗透反映到课程内容中来。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努力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知识面宽,具有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适用型人才。根据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始终强调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思想,立足经济管理,面向基层,面向社会服务第一线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基衣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建立学校与社会经济部门、经济管理系统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结语

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武汉 创新型城市 创新型科技人才

中图分类号:R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306-02

创新型科技人才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科技人才”,“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紧紧依靠人才“第一资源”,大力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才能能形成创新“第一竟争力”。

一、武汉市创新型科技人才资源现状

1、人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武汉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初步建成了一支以两院院士、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为主体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截至2015年底,武汉地区人才总量达到220.4万人,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城市前三位,全市共集聚了高校84所,在校学生超过130万人,总量位居全球城市第一。武汉地区高校与研究开发机构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以及研发人员数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名列前茅。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吸引回汉工作和创业的留学生逾万人,目前仅在东湖开发区就有留学人员领办、创办的企业近千家,涉及多个领域的高科技项目。

2、人才产业布局日趋合理

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二、三产业人才比重逐年上升,高科技产业人才队伍占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比重达到30%。人才结构分布逐步适应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武汉产业新体系。全市的人才效能指数达到6.66(人才效能指数=人才总量/GDP总量= 人/百f元),每创造百万GDP所需人才数量由2004年的8.5人降至6.7人,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更加显著。

3、人才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吸纳、用好人才,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围绕引进、使用、培养和激励四个环节,大力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武汉工作创业。目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大国家战略聚焦武汉,使我市的产业发展环境、创新创业环境得到改善,对人才事业发展的支撑更加有力,也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武汉市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

武汉在人才资源上具有比较优越的条件,但是与先进地区比较还处于落后地位,人才队伍在整体上与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实现中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才资源缺乏相对稳定性

根据武汉市相关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武汉地区每年的本科毕业生中,愿在武汉就业的仅有25%,武汉地区以外院校本科以上毕业生到武汉就业的人数就更少了。从学历上看,有相当一部分人拥有博士学位,学历层次较高,从广度上讲,这些人分布在各门学科,从年纪上看,大多数外流人员都比较年轻,40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骨干占全部流出人才的比例高达92.8%。

2、人才配置的产业导向性不明

武汉地区人才资源丰富与市属人才资源相对匮乏、大量技术人才游离于企业之外与企业技术人才队伍相对匮乏等矛盾问题还比较突出,现有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等部门和传统产业,经济一线、生产一线以及社会基层的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紧缺。尽管通过项目载体培养、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市人才工作的一个特点,但缺乏企业导向、产业倾向的项目载体,缺乏用完善大产业链的观念来开发大人才链的计划和部署,人才的创新活动与武汉产业发展方向联系不紧密,人才创业实践与产业链条延伸脱节,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工作局面。

3、政策体系配套程度不高

近年来,虽然武汉地区制定出不少行之有效的人才政策,但是目前在政策系统配套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人才政策缺失情况仍然存在。例如人才安全、人才猎头等方面,都存在政策空缺现象;二是人才政策实施时必要的配套办法短缺。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我市有“十百千”人才工程、“青年晨光计划”、“学科带头人计划”等,在科技人才创业方面我市也有资金支持,但政策举措普遍缺乏系统性、配套性,创新创业人才重点关心的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创业场所、融资保障、人才资源资本化、科研资源共享等问题有待综合考虑、整体突破。

4、人才载体建设滞后

武汉还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科研条件对国外科技人员具有吸引力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受体制上的限制,还不能为科技人才提供与其价值相符的有竞争力的薪酬。如何突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的瓶颈,是武汉未来人才开发利用工作必须破解的难题。

三、武汉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制约因素分析

武汉受经济发展相对不足、城市对外开放度不够以及金融支撑科技创新创业的力度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吸纳力与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资没有吸引力

武汉市人均GDP在全国同类型城市中排名比较靠后。这种经济状况不足以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这正是武汉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当前,有许多高层次人才、知名学者被沿海发达地区挖走,“孔雀东南飞现象严重”,这种现象也正面印证了武汉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不够这一观点。

2、政府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武汉市科研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比较低,无法与发达地区单项投入过百万元,投入总额过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气魄相比,从这一指标就可以看出武汉市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还远远不够,由于财力不足武汉市对人才开发的财政投入达不到应有的水准。更为紧迫的是,这些项目的扶持对象往往比较分散,急需加大投入力度、整合投入渠道,形成集中、集约的投入格局。

3、区域人才竞争加剧

近几年来,上海、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在人才政策上不断创新,出台了许多颇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对沿海发达地区来说,人才资源丰富的武汉成为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的人才来源基地。随着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竞争加剧,对人才的争夺更加激烈,就国内而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凭借其先发优势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高端人才,对武汉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4、缺乏人才交流配置市场

目前,武汉人才市场在对国外人才资源的配置功能上还很弱,到目前为止,武汉人才市场还是以有形市场为主,无形的网上人才市场体系还未很好建立起来,其发展明显落后于有形人才市场。目前武汉人才市场运行的基本格局是政事不分,政府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职能没有分开,现有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真正实现市场化、产业化、企业化运作的很少,人才中介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较低,需要尽快的在体制、管理、服务等方面与国际人才市场接轨,才能更好的为国际人才交流服务。

5、缺乏人才成长的机制环境

有什么样的机制和环境,就会吸引和造就什么样的人才。创造良好的国际人才成长的机制和环境,是武汉人才国际化面临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只有不断完善人才措施,营造好国际人才成长的机制和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更好的发挥海外人才的作用。以创新创业活动为例,创新创业活动是高风险,而目前武汉创新创业的人文环境多少有点“赢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成分,因此,尽快制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动的退出机制,努力营造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成也英雄,败也好汉”的社会氛围急需培养。

四、武汉加快构筑创新型城市创新科技人才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

1、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科学人才观”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求人才工作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科学人才观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深刻内涵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思想观念对人才社会作用的认识,强化了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武汉各级政府和领导都应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对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形成正确认识,并以此前提开展人才工作,正确处理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人才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才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发展。

2、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

要搞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必须把构建、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放在战略地位,作为一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成败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抓实。

一是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优化专业技术人才的行业、部门分布结构。目前,武汉市属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教学、卫生、经济、会计类,这些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近70%。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等高科技人才比较偏低,短缺的矛盾日益显现。武汉在行业人才需求上,对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的人才需求较突出。从三次产业来看,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缺少技术性的人才,包括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人才;第二产业目前对汽车、钢铁、电信、电力和桥梁建设的人才需求较高;而第三产业中是以包括房地产、旅游业和社区服务业为主的,但是人才多集中在传统服务业,而现代服务业所需要的人才却很紧缺,所以应主要引导存量人才向物流、动漫、金融、外贸、法律、咨询以及现代管理等领域流动。

二是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优化高层次人才年龄结构。受传统论资排辈观念的影响和单位职数的限制,大量中青年科技人员在高级职务晋升中遇到瓶颈,而科技人员在薪酬待遇、申报项目上往往又与职称紧密挂钩,使得中青年科技人员的事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薪酬偏低。要抓住化人才年龄结构的有利时机,加大存量人才年轻化的力度。提倡干部年轻化,不是干部低龄化,关键是要建立老中青相结合的合理梯次结构。要广开渠道,不拘一格,把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优秀人才选,让一批专业素质较高、发展潜力较大、能出成果、快出成果的人才走上科研领导岗位,实现高层次人才的年轻化。

三是面向产业结构高度化调整要求,优化存量人才素质结构。要充分发挥在鄂“两院”院士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在鄂“两院”院士联系服务机制,定期听取院士及知名专家学者对我省人才培养、引进、评价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由院士参加或推荐的高层次创新创业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并对在应用技术研究领域特别优秀的中青年专家中推荐院士后选人。要大力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结合国家“十百千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黄鹤英才计划”等人才培养工程,加大“楚天学者计划”、“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楚天技能名师”等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力度,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努力培养一批各领域的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充分发挥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作用,完善资助方法,加大对青年接触人才和自主创新群体的资助粒度,加强社会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要进一步引导创新创业人才向重点产业聚集。围绕重点产业,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武汉在稳步发展支柱优势产业同时,还需大力发展太阳能、电动汽车、燃料电池、LED与光伏构件、农村新能源、水污染治理与水设备、RFID(射频识别)、建筑节能等新型产业,进一步完善分配机制,提高吸纳和承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能力。

3、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全而夯实创新型人才发展基础

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投入力度。整合我市分散的人才投入渠道,建立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高集约度、高强度的人才投入机制。市财政设立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形成规范、持久、有效的人才投入体系,重点支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开发、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创新创业扶持等工作。

二是完善创新人才创业平台机制。发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对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创新活动给予资助。做好武汉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工作,提升创业园区的服务功能,谋划新建武汉留学生国际产业园,启动软件、集成电子设计中心和生物专业园区的建设,完善孵化功能,形成“一园四中心”的园区发展格局。提高武汉大学生实习基地的服务功能和实习质量,扩大实习基地的数量。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薪酬机制,鼓励和支持以管理、知识、技术等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的实现形式。扶持一批企业研发中心、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科研实践基地、艺术院校院团、艺术研究创作中心和文化产业创业基地,为各类创新人才提供来汉实施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使其成为国家级创新基地,吸引世界和国内更多的500强企业落户武汉。

三是健全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制度,营造良好创业环境,逐步形成符合武汉特点和顺应国际化要求的人才政策法规制度框架,进一步优化引进、培养、使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法制环境。对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开展包括落实科研项目,配置科研设备,购置房产、医疗保健、子女就学、家属就业、社会保障等优惠措施,通过在科研、教育、信息、生活、医疗等方面实实在在的优惠服务,确保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营造融合发展的创业文化,鼓励人才激发潜能、突破自我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低层次的需要基本满足后,更多的追求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最渴望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因此,创造一个有利的创业环境,对经济的成功和人才的l展是非常重要的。构筑武汉创新科技人才高地,实现从人才储备大市到人才开发利用强市的跨跃,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多元文化的建设。

一是提倡业绩文化。克服过去那种把学历与人才划等号、职称与人才划等号的观念和做法,在人才的使用上从学历取向走向业绩取向,从职称取向走向实绩取向,并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公正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

二是要不断致力于五个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培育创新创业的人文环境。这“五个精神”分别是: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开拓精神,不尚空谈、埋头苦干的求实精神,不畏艰难、不怕挫折的吃苦精神,永不满足、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同舟共济、宽容失败的合作精神。

三是营造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杜会氛围,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武汉市要积极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激发人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引导人们把学习纳入工作和生活,努力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知识。要努力营造有利于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机制和氛围,鼓励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宗荣.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人才引进问题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1)

[2] 魏颖辉,陈树文.创新型城市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与凝聚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2).

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 创新教育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新课程的实施是一次全方位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中学政治教学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责无旁贷。创新能力就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浅谈高中政治课创新教育的几点认知与实践。

一、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创新

良好的心境和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积极作用。如果学生感觉课堂气氛不安全,生怕说错话,担心发言被扣帽子、被讥笑、被训斥,那么学生就不敢敞开胸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妨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甚至会使学生封闭自己的心灵,更谈不上创新。因此,开展创新教育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让学生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极其自然而且以最佳的状态流露出来。教师要做到尊重、关心、支持、赏识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努力消除学生的恐惧感。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不怕学生观点错,就怕学生没有观点。”如有的学生认为: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有积极的一面,它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防止列强的入侵。有的学生不同意此看法,认为是消极性为主,造成中国的与世隔绝,从而落后挨打。对待这个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就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权威,敢于“质疑”,要充分肯定学生“标新立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在此基础上加以正确的引导。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中“标新立异”虽然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称赞,但他们也担心被同学看成出风头,怕答错被同学讥笑而压制自己的表现欲望。

二、创设民主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的隐性权威影响较大,学生往往倾向于揣摸教师的心思,回答问题总是小心翼翼,怕出错误,不敢畅所欲言,期待老师给出答案。在这种教师权威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压抑状态下,是不可能有什么创新意识的。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力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作为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教学民主、师生平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赞美学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搞“群言堂,不搞“一言堂”。我发现,许多学生特别是中等以下的学生,由于担心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不懂或怕答错,上课总是提心吊胆,导致整节课都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死气沉沉,没有生机。针对这一现象,我的设问注重由浅入深。叫谁回答,因题而异。一般题浅易答的叫低层生,题深难答的叫高才生。当被叫的学生对我所提的问题还回答不上来时,允许其向周围的学生求助,为其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这样,学生会认为老师是通情达理的,不必为“答”而顾虑重重,因而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对于学生存在的思想误区,我细心、耐心地说服,不打棍子,并给予辩证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供良好的氛围和人际关系环境。为了营造民主氛围,这样就无形地缩小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了民主气氛,使那些经常捣乱的差生也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的课堂上能够大胆提出问题,积极思考问题,有时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尖子生还强。通过我对课堂民主氛围的有意识培养,激发了学生创新欲望,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结合社会实践,拓宽教学视野

当代中学生处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他们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有思想、有见解,好发表自己的观点,不仅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而且特别关注社会问题,乐于探讨现实问题。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就要有目的地拓宽教学视野,实行多渠道开放式教学。 把社会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大课堂,让学生带着课本,走出课堂,接触社会,提高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人们对于自身参与形成的观点,要比被动地从别人那里听到的观点容易接受得多。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显著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用一致、知行统一,它的思想教育功能决定了它的实践性很强。因此,要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达到知行的统一,就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针对思想政治课联系实际密切、时代性强的特点,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参加生产劳动等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带到社会实践中消化巩固,同时把社会实践中所看到的问题、产生的疑问带回课堂进一步探讨,以提高其思想素质,增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历史责任感。

四、布置求异性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多角度答题是思想政治课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尤其在当前的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多角度体现为对一个热点、一种社会现象,允许有多种认识。创新思维中求异思维要求围绕中心,多角度、多方位提出多种设想,以求得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教师在布置练习中,要不失时机地利用教材的内容,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鼓励学生放开思维,大胆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老师在改这一类练习时,就别按某一种固定的答案,对学生答题中的一些合理的成分,应及时给予肯定,并加以表扬。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注意营造创新教学环境,运用创新型教学方法,走优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新路,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会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生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左宏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创新教育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