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计算机课程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101-02
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目前,很多医学院校把计算机基础作为课程体系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列为医学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信息化与管理现代化的加快和完善,对医学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1]如何运用现代教育观念,教会学生灵活利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要解决的问题。
一、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目前采用的是大班式教学,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程度好的学生学习软件功能时,认为操作十分简单,感到乏味;与此同时,程度差的学生往往看或听一两次功能讲解仍不明白,这样,教师的演示和讲授收效甚微。并没有培养起计算机的学习能力,不会进行延伸性学习,不会探索性学习,也就难以灵活应用所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2]
二、借鉴“案例教学法”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计算机软件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打破了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分析研究为主,老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积累经验,开拓思路,这样对知识点的理解就更加容易,案例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3]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借鉴“案例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学习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而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提升了学习能力,受益终生。下面我以一个简单的教学案例《药品销售开支月报表》来加以说明:
1.项目的确定。作为医药商贸系的同学对于如何做电子表格excel来设计药品销售月报表,对今后从事的岗位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我改变了以往知识点简单罗列,将所学的知识点融入到一个实际的工作项目中,以虚拟岗位提出练习项目,由实际工作需要布置课堂教学。
2.项目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先帮助同学们分析要完成一项目需要几个步骤,然后针对这个项目需要依次完成哪些内容。比如本项目的工作流程为:对药品的确定―数量、进价、售价等信息采集―确定所使用的软件、所需要的公式函数―着手完成自己的工作。
3.项目实施。学生们的完成各自项目的第一阶段后,教师在教学中示范相似的项目案例,学生从使用者的角度来了解项目的功能作用以及它的优缺点,直接引导学生进入“情景”。
4.项目评价。首先分组,进行项目的自我评价,各学生对自己制作的项目进行总结,完成自评,并推选出小组作品代表参与班级评选。其次进行小组代表作品的优秀展示,让同学们在自身作品上寻找缺点及优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的评价,教师要对学生的工作过程给予表扬,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并为下一次的项目的实施做好铺垫。所谓案例教学,即教师将每次课的教学内容总结成一个完整的案例,在讲课前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使学生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讲课的过程中,注意将知识点的讲解与任务有机地联系起来,启发学生通过学习知识点不断地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以此为驱动,督促学生想尽办法去完成它。
案例教学法更容易使学生抓住教学过程中的主线,教学内容的精髓,随着任务一步步的被完成,学生的成就赶逐渐增强,提高了学生积极性,不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培养了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质。
三、教学中知识的“与时俱进”,为“案例教学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因材施教的口号虽然已呐喊多年,目前还有些老师上好几个不同的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时,为了个人方便,从头到尾都是使用一套课件或者教案。其实我们理应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对象,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也应有所调。从理论出发,精选案例。案例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选择恰当的案例,精选出的案例应当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学知识点的案例。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不仅要弄懂教材的每个知识点,而且要弄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知识结构体系,这是精选案例的基础。要选择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寓所教理论于案例之中。如上例的医药商贸专业的同学采用了excel来制件药品销售报表,对护理专业的同学可以采用excel来制作自己所服务的病人护理情况分析报表,在学习幻灯片制作时,也可以以制作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等,每个专业都有它们的特殊性,只有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多以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才能挖掘出更多有意思的案例出来。由于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大多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考虑计算机教学,与医学联系较少,这样对医学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觉得计算机与医学的应用联系较少,学与不学都一样,没有意识到对以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会产生影响,教师应与时俱进,有意识了解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3],为“案例教学法”中的主角“案例”搜集更多素材。钻研教学大纲和学生心理,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适时进行改革以紧跟科技的进步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四、教学效果分析
由于在计算机基础课中借鉴了“案例教学”方法,有效的提升了教学效果。最突出的是学生普遍提高了软件的灵活应用能力和水平。通过对学生的设计作品、作业和实践能力测试,学生对软件功能应用更灵活,掌握软件功能更多。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以典型案例为引导材料讲解本课程中的许多知识点,案例起到了示范作用,学生通过案例掌握了各知识点的应用;在实践环节设计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将理论知识运用与实践,强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采用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也非常乐意接受这种方法。
五、总结
在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教学中,还有许多章节可以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行实施,帮助学生直观、形象、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加强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这也是我们教书育人过程中一直需要坚持和探索的理念。
借鉴“案例教学”法的成功经验,使“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多角度、开放性思维”的教学新理念,具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学生不但学会了软件的功能操作,而且普遍提高了学习能力,学生的延伸性学习,探索性学习能力提高犹为突出,达到普遍提高学生灵活应用计算机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梅,学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调查[J].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4).
[2]李莎莎,文华.教育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教学中的运用[J].教导刊,2009,(12).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实验教学;三级考核;教学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我校本科非计算机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课程设置采用2+2模式,即理论教学(2学时)采用教师课堂集中讲授形式,上机实践课(2学时)采用学生在机房操作,教师适时指导的形式。我校学生主要来自省内,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差很大,有些学生能够熟练使用Office系列软件中的5个常用软件,而有些学生在上大学前几乎没有使用电脑,连基本的Windows操作、Internet的简单使用都不会。面对这些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差悬殊的学生,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势必会造成基础好的学生感觉学不到知识,基础差的学生由于跟不上进度,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同时,由于教师课堂讲授的课时数很少,教师除了要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理论知识外,还要讲授各种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有关内容教授给学生,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等,这需要教师必须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探讨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课程中的应用[1-3]。
1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的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为:学会使用Windows的常规操作;学会Internet的使用;学会使用Office套装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Access);了解Flash、PhotoShop、Movie Maker、Authorware等多媒体和网页制作软件的简单使用。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安装和使用最常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学会多媒体软件的简单使用方法[4]。我校是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该课程,去掉入学教育和军训以及期末考试时间,实际上课时间只有15周,实验内容如表1所示。
实验课表中没有安排Internet的使用及Windows的基本操作部分的内容,基础好的同学,已经掌握这部分内容,对少数基础差的学生安排个别辅导,通过课后自学完成。第13和14次实验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对于Office套装软件掌握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做这部分内容,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重点练习历届等级考试的考题,加深对基本内容的掌握,以便顺利通过学校的上机考试以及江苏省和全国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一级考试。
2实验教学案例的设计
根据实验课表的内容,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设计,把需要学生掌握的每个软件的知识点设计成若干案例,采用分层次案例设计,编写了《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案例教程》讲义。讲义先在大学一年级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课程中试用,通过试用征求任课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对讲义进行修订与完善,2007年正式出版了《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案例教程》一书。该实验教材使用2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材全书分为7章,以案例的形式介绍各应用软件的使用。案例主要针对用户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定制,让用户不仅学会使用计算机相关软件的基本操作,更要掌握使用这些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案例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安排了部分课后选做的内容,以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下面以Word应用为例说明具体案例设计的内容。
1) 案例1:小报设计。
小报设计的基本活动是排版,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将版面构成要素――文字、图片图形、线条线框和颜块等因素,根据特定内容需要进行排列组合,把构思与计划以视觉形式表达出来[5]。我们设计制作一份关于Windows Vista的专题报道。通过该小报的设计把Word中有关字体、段落的设置,文本框、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的插入和设置,以及页面设置、分栏、页面边框等知识点融会其中。通过本案例,学生掌握了Word有关知识点,学生感到学习的内容有趣而实用。
2) 案例2:简历设计。
个人简历是自己学习生活的简介,也是求职者自我评价和认定的主要材料,它能使用人单位了解到求职者的部分情况,也能激起用人单位与求职者进一步接触的浓厚兴趣[5]。我们设计的简历案例包括简历封面和简历正文两部分。简历封面为求职者的基本信息,主要有姓名、专业、毕业学校、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加上艺术字、图片、文本框、水印等的使用,使简历封面美观大方。简历正文以表格形式介绍求职者的个人详细信息,包括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所学主干课程、爱好与特长、自我评价、联系方式。简历设计案例主要是让学生学会Word制表以及排版设计的进一步使用。由于制作个人简历与学生将来的求职密切相关,学生学得更加主动和用心。
3) 案例3:邮件合并。
在实际使用中,用户经常会创建大量相同或相似的文档,使用邮件合并功能可以方便完成此类任务。我们设计了批量制作邀请函和信封,通过此案例的学习,学生学到Word中的邮件合并功能,此案例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好的同学尤其实用。
4) 案例4:论文排版。
编写较长文档,例如写书、写论文,Word提供了对长文档管理的方法。论文排版案例设计了学位论文排版的案例。案例简介了学位论文的基本结构,提供了学位论文的素材,通过该案例的学习,学生除了掌握排版的一般技巧,还学会了利用大纲视图创建论文总体框架、创建目录与索引、自动编写摘要、审阅与修订等功能。
我们共设计了4个有关Word应用的案例,对于Word基础很好的同学可以全部做,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选做案例2-4,基础中等的同学可以选做案例1-2、4,基础较差的同学只要选做案例1-2,其余内容可以课后完成。
其他各章的案例设计也是遵循分层次设计的原则,既让基础好的同学“吃得饱”,又使基础差的同学“吃得了”,从而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3实验教学案例的实践
3.1加强实验过程的辅导
有了好的实验教学案例,接下来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做好每个案例的实践。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上机时间做好每个案例,这就要求老师做好实验前、中、后各个环节的辅导。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每周课时安排只有 2 课时理论课,每次最多只有1课时用于讲解上机内容,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上课时对需要学生上机做的每个案例的关键点进行演示,并给出案例的结果供学生参考。为了节省学生的时间,案例中用到的有关素材必须给学生,以提高学生上机的效率。
尽管我们强调应该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自主学习。但是,随着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能力也有所下降。特别是近几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往往采用大班教学,一个班的人数常常要100多人。虽然教师上课已经对需要做的案例进行了演示,对关键知识点也已经讲解,但是,对于那些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要独立完成实验案例还是困难不少。特别是刚开始上机时,少数学生对如何到FTP下载教学资源,如何访问教学网站,如何使用常见压缩软件都一无所知,往往基础好的同学实验案例已经做了一半,基础差的同学连素材还未下载好。所以,加强对学生上机过程的辅导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对学生上机过程的辅导,一方面督促基础好的同学高效完成作业,防止学生上机时间做与实验课内容无关的内容,如上网或玩游戏等;另一方面,防止基础差的同学由于得不到及时辅导,不能很好地完成实验内容,失去学习的信心,最终复制别人的作业。
由于班级规模较大,如果单纯靠任课老师进行上机辅导,难免精力有限,常常顾此失彼。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基础好的同学的作用,让他们成为老师的助手。学期开学时,我校会对新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成绩我们对每位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了大致了解。同时,我们又让学生毛遂自荐,选出一批计算机基础好又热心助人的骨干同学。另外,也让那些自己认为计算机基础差,希望上机时得到更多指导的同学自愿报名。我们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和水平测试的成绩对学生进行平均分组。按一个班级100人计算,一般分为10组,每组10人。每组选出2个计算机基础好的骨干学生,2个基础较差的学生,上机时安排他们座位相邻,另外6个人的座位安排也遵循同样的原则。这样分组的好处是:一些基础好的骨干同学在辅导其他同学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由教师一个人的辅导变为“21”个人的辅导。弥补了大班教学中教师精力有限、照顾不周的不足。
通过对骨干学生的了解,老师也容易发现学生一些共性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3.2加强实验课程的考核
为了使学生每次实验能够很好地完成实验案例,强化实验效果的考核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一些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通过考核更能促进其认真地完成实验任务。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将每次实验作业提交到学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网站,并在教学网站上对学生每次的实验作业进行评分。学生可以在网上自己查阅每次提交作业的成绩。为了防止学生抄袭作业,每次上机时随机抽查部分学生作业情况,让他当场演示一些软件的操作方法。
每一个软件的应用实验结束,我们会给出若干测试卷,通过计算机随机分发试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有关软件应用的真实水平,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辅导。同时通过对学生阶段性的测试,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通过江苏省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实验时还要加强这方面训练。每个应用软件学习结束,让学生做一些与等级考试题型和难度接近的测试卷。
每个学期的期中要进行上机期中考试,考试成绩占学期成绩的20%,期末进行上机期末考试,考试成绩占学期成绩的21%,由于这些考试和学生课程的最终成绩直接相关,同时考试时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严防作弊。学生只有扎扎实实做好每个案例,才能学好本门课程,取得良好的成绩。
通过课堂、阶段以及学期3级考核体系的建立,进一步促进学生认真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圆满完成了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
4结语
案例教学法在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学中实施2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原来设计的案例也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改进,以适应新课程要求。例如,近几年来数据库的应用在该实验课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提高,对这部分的案例设计应该加以更新和完善。同时,随着每年入学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设计的案例也要不断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宏智. 调研报告案例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9(20):76-78.
[2] 寸仙娥,蔡润芹,普玉凤.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9(24):13-15.
[3] 李向群,曾希君,王新,等. 案例式教学法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 计算机教育,2009(18):14-15.
[4] 张明,王必友,蔡绍稷.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指导[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9.
[5] 徐进华,周红,黄蔚,等.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案例教程[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181.
Application of Case Methods in the Computer Essential Experimental Courses
ZHOU Ke-la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 China)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问题及对策;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326-01
初中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科学,是广大中小学生必须学好的现代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几年来我工作在信息技术教学一线,这些年来的教学经验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搞好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课堂管理是多么的重要。在这里我要谈的问题就是如何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这是核心问题,也是关键所在。因为信息技术与其它的课程不同,课程本身的特点就是操作性很强。但问题也出在这里,初中的学生自控能力是有限的,要让他们不出现诸如:随意说话、走动、上网、吃零食甚至打游戏等一些不和谐现象的发生,那就得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教师如何才能在新课改理念下,搞好信息技术教学,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纪律难以调控。由于学生们也认为信息技术课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会以一种娱乐的心态来上课,可这并不是真的学习的积极性,是“玩玩”的心态。在操作课的教学上及训练过程中,经常有学生趁教师不注意就玩起了小游戏,或是聊天,看视频,将教师布置的上机操作任务置于一边,自顾自的娱乐,这种现象就象是传染病,影响着四周的学生,旁边的学生看到后也就无心上机,不顾被批评,也要先“过把瘾”。
2、学生操作电脑的能力和水平相差太大。学生的基础存在很大差异。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家里面有电脑的学生可能不用教他书本上的内容他已经学会了,而家里没电脑的学生他们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有些学生甚至基本的开关机、指法、鼠标都要从头练习。这就导致了每一堂课总有一小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而教师一个人也不可能照顾到他们每一个人,因此需要学生互帮互助。这样课堂的纪律就很难维持。况且,上过计算机课的人都有体会,只要上课一不留神,就很容易错过老师讲的操作,而看老师演示操作,本就很容易分心。
3、其它课堂上经常发生的问题。有的教师教学思路形式化,不深刻,对教学缺乏理性思考,这样效果不言而喻,学生没有积极性,目的性,学习效果很差。有的教师一讲到底,课堂教学环节不够紧凑,抓不住教学的关键点。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学习起来感到很累。其它如计算机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使用;学生无意当中打开了什么网站,引起小范围的哄动;个别学生太投入,发出兴奋的叫喊……这些都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有效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
1、认真备课。备课一方面是钻研本课的知识,另一方面是备学生。好多老师只注重前一个方面,不注重后一个方面,同样的知识,同样的讲解,讲授的学生不周,效果也不尽相同。所以备学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因势利导到自己的授课上来。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热情。能表扬的地方尽可能表扬,鼓励;学生回答半对半错,可表扬答对部分。多用引导使学生从不懂到不完全懂到全懂。有些情况下,可用“我建议”、“我认为”等语气告诉学生应怎么做,而不是直接批评。每一堂课结束,我还会记下每个班不同的教学效果,以便调整下一堂课的教案。
2、分层教学,做好教学设计、合理组织上课。(1)教师要因材施教。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多样化。例如,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学习,各小组将作品传到共享文件夹中,其他小组分别对其进行评分。对比较好的作品给予适当奖励,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供有益的游戏,引导学生选择正确有益的游戏。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多方面搜集一些有益于学生的小游戏,主动给学生一些玩游戏的机会,如练习鼠标的小游戏,练习打字的小游戏等,都可以拿到课堂上来。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健康、优秀的益智游戏,让学生组织对抗赛,进行游戏评论比赛等活动。
(2)分层教学,培养学生兴趣。如果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过于简单,学生很容易完成,有太多的空闲时间,却不知道做什么;如果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太难,学生完成不了,忘而却步,失去了信心,不想做,就会把兴趣转移到其他容易实现的事情上,如游戏,上网等。所以我针对不周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目标。如在使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时,我针对A、B、C三组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A组学生:A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进步缓慢;自卑感强,应尽量寻找它们的闪光点,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并将作品题材是否生动,页面设计是否有创意等作为评价的重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时常得到成功的喜悦。B、C组学生:B、C组学生基础好、进步快;自信心强,对他们的评价要严格。比如在制作幻灯片时,不但要求他们按照教学目标,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更要采取多样化手段,在作品的构建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创新意识。
点滴的成功对于学生都是进步,都是下一步学习的动力。我在上课时借助教师机,将学生的优秀作业进行展示,从而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成果意识,学习就主动多了。如:把学生自己平时好的电脑作品和其他学科的优秀作品(如优秀作文、小制作、小发明等),也可以在收集资料或自己撰写材料做成专题文件夹,然后将学生的文件夹放到班级文件夹中,特别优秀的,供同学们欣赏和评价。通过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无形中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总之,课堂管理有三个目标:争取更多的时间学习,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帮助学生自我管理。实现这三个目标的才是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