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逻辑学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理逻辑用语是离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理论的基础。由于内容比较抽象,大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其实教师完全可以根据逻辑用语的特点,利用电池、开关、小灯泡、导线等设计一些学生在初中就接触过的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在数理逻辑用语的教学中第一个较难理解的是“命题”这个概念。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灯所处的状态有几种,然后不断断开或闭合开关。学生很容易就可以答出灯的状态有两种:灯亮或不亮。这时教师再提出命题这一概念:“命题是能够判断真假的句子”。并重点指出命题的结果只有两个:“真”和“假”;就象灯的状态只有两个:“亮”和“不亮”一样。如果没有结果、只有一个结果或有两个以上的结果都不是命题。这样学生就容易记住命题的本质意义。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又会碰到两个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判断用命题联结词“且”、“或”联结而成的新命题的真假。讲解时用电池、开关、小灯泡、导线做初中物理做过的“串联”和“并联”两个实验(见图1、图2),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有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和热情。
图1所示的实验用于讲解联结词“且”。做实验前,先要求学生观察什么时候灯亮,什么时候灯不亮,思考灯的状态与开关的状态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并且作记录。然后分别按照:开关1、开关2都断开;开关1断开、开关2闭合;开关1闭合、开关2断开;开关1、2都闭合四种情况进行实验。学生很容易就能观察到只有两个开关都闭和时灯才会亮,只要有任何一个开关断开灯都不会亮。然后,要求学生对照自己的记录,说出灯亮与否和两个开关的关系,再与学生一起总结,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表(见表1-1)
教师这时可以强调说“只有开关1闭合且开关2闭合时灯亮”,顺理成章过渡到联结词“且”的讲解。将命题的真假与开关的开、闭、联结后所得的复合命题的真假与灯的明灭联系起来,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容易。这时,再与学生一道总结出联结词“且”的真值表(见表1-2),这样学生就能较好的记忆并掌握好联结词“且”。
在学习完基础知识以后,还可以安排学生探索有多个命题由联结词“且”联结而成的命题的真假。安排学生做对应的物理实验,将图1所示的实验中的串联的开关个数增多,观察灯的状态,从而最终使学生了解:多个命题中只要有一个是假命题,那么用联结词“且”联结而成的新命题就是假命题。
图2所示的实验用于讲解联结词“或”,学生有学习“且”的经验,理解会更快、更透彻。实验前也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开关的状态与灯的状态之间的关系,然后按与实验1相同的顺序闭合或断开开关1、2。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就能得到结论:开关1、2任意一个闭合灯都会亮。教师再强调其结果为“开关1或开关2闭合时灯亮”,并且与学生一起总结这四种情况,形成一个表(见表2-1)。
这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经验自己总结出联结词“或”的真值表。学生通过分析,很快就能在表2-1的基础上得到联结词“或”的真值表(见表2-2)。
在学习完基础知识的后,还可以安排学生探索有多个命题由联结词“或”联结而成的命题的真假。安排学生做对应的物理实验,将图2所示的实验中并联的开关个数增多,观察灯的状态,从而最终使学生了解:多个命题中只要有一个是真命题,那么用联结词“或”联结而成的新命题就是真命题。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必须重视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因为思维品质如何将直接影响着思维能力的强弱。(1)培养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教材中例题和练习中其它解法,并对比哪一种最优,怎样分析的,有没有不足之处,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类比,拓宽思路,选择最佳思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2)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教学中注意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3)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借助形象思维的参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材例题中前面的多是为学习新知识起铺垫,后面的则是为已获得的知识的巩固、加深。因此,对前面例题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对原理理解清楚,对后面例题教学则应侧重于实践。之后的练习应进一步加深、拓展、发散。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严格遵守逻辑规律,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形示,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把学生组织到对所学内容的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对照、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的过程中来。教学中要重视下思维过程的组织。
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很多种能力,包括运算能力、判断能力、定量思维、提炼数学模型能力、对数学解的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这些都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按照逻辑思维规律,运用逻辑方法,来进行思考、推理论证的能力。数学中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根据正确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证明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由数学的极度抽象性决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学习数学知识本身得到,而且这是最重要的途径。因此,在传授数学知识过程中,教师要严格遵守逻辑规律,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形示,作出示范,潜移默化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宽广途径。
第一,提供感观材料,组织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感观材料向抽象的理性思考,是中学生逻辑思维的显著特征、随着学生对具体材料感知数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强,逻辑思维也逐渐加强。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观材料,并组织好他们对感观材料从感知到抽象的活动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
第二,强化练习指导,促进从一般到个别的运用。学生学习数学时、了解概念,认识原理,掌握方法,不仅要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发展过程,而且要从一般回到个别,即把一般的规律运用于解决个别的问题,这就是伴随思维过程而发生的知识具体化的过程。因此,一要加强基本练习;二要加强变式练习及该知识点在中考中出现的题型的练习;三要重视练习中的比较和拓展联系;四要加强实践操作练习。
第三,指导分类、整理,促进思维的系统化。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或特点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成一个整体,从而促进思维的系统化。例如讲二元一次方程时,可将方程的所有知识系统梳理分类,在学生头脑中有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过程。
正确思维方向的训练
第一,逻辑思维具有多向性,指导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正向思维是直接利用已有的条件,通过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逆向性思维是从问题出发,寻求与问题相关联的条件,将只从一个方面起作用的单向联想,变为从两个方面起作用的双向联想的思维方法。横向思维是以所给的知识为中心,从局部或侧面进行探索,把问题变换成另一种情况,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开阔思路。发散思维。它的思维方式与集中思维相反,是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和侧面进行思考,因而产生多种的、新颖的设想和答案。教学中应注重训练学生多方思维的好习惯,这样学生才能面对各种题型游刃有余,应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教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只会某一道题。
一、关注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中任何形式和关系的思维形式,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如果概念把握不清,就无法认识其数学的本质,容易误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需从实际问题和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内容引入,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很自然地让学生发现数学概念引入过程,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数学概念融入日常生活,学生就会便于理解和接受.
以上两种对应有一些共同特征: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法则,将第一个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能够在第二个集合中找到惟一确定的元素与之相对应,这样就轻松地引出“映射”的这个数学概念.
二、注重数学定理(公式)推导过程
对于书本上的定理、公式,有些教师只要求学生牢牢记住,仅仅只满足于结论的运用,而忽视其知识的由来,这样只能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数学新授课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一些数学问题,并给学生必要的启示和指导,让学生小组探究,通过观察理解、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逐步理解数学定理(公式)的基本规律,促使学生乐于探究,提出命题结论的猜想,并加以用逻辑推理来验证命题的正确性.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过程来探究数学问题和数学方法,学生就会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学会方法,学习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例如在这节课“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一条直尺A和另一条直尺B垂直,然后把第三条直尺C和直尺B相交并与直尺A垂直,这时,提问学生:“直尺B和直尺C构成的一个平面和直尺A是什么位置关系?”学生就能从感性认识到: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上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就与该平面垂直.
有些学生会提出质疑,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也可以形成一个平面,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都垂直,能否判断出该直线和这个平面就垂直,这样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在认知上达到新的高度,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进行合作探究,作出实验演示并说明其错误性.这样就让学生在动手和动脑中理解了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虽然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学生不需要掌握其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但可让学生课后探究其证明方法,使其知识的产生具有完整性.
三、侧重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
每次考试之后,常听见有教师说:“类似的题目平时都已讲过或做过多次,可一换了条件,学生还是做不出了”.归咎于学生只是在模仿教师的解题步骤,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这样想.因此,教师在例题、习题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逐渐深入,寻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理解其思维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罗杰斯;自我和谐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人才需求标准越来越高,这给大学生就业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面对来自学业、工作、生活各方面的挑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据调查了解,目前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心理素质不强,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心理健康是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大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罗杰斯的自我和谐理论为主要理论,结合大学生现阶段心理健康现状,着重探讨出如何更加有效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罗杰斯自我和谐理论
自我和谐理论,是罗杰斯重要理论之一,主要是指个体在自我发展中形成一种和谐的状态。在罗杰斯看来,自我概念不单指一个人对自己目前状况的知觉,即真实自我或自我,还意味着一个人对自己将来应当怎样的知觉,即理想的自我。罗杰斯认为,理想自我和自我之间的差距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指标,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越接近,人就越感到幸福和满足,心理就越健康;理想自我和自我之间的差距大,就会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心理就不健康。一个人的目的是追求真实自我。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要努力保持一种乐观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满足。要想成为一个自我完善的人,就要不断接受生活中的各种考验。
基于罗杰斯的这一理论可以知道,通常情况下人的心理问题是由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自我偏差,产生一种不协调状态。而个体为了进行实现自我防御会产生一种本能的反应,加之由于缺乏乐观的态度,使心理健康产生一定问题[1]。以和谐理论为基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指导,能够起到积极调适作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2013年某教育机构对几所大学共1500名大学生进行了心理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到了如下图 1 显示的结果:
17.36%的学生存在心理疾病,心理问题较为严重;24.01%的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问题;35.21%学生感到学习、生活压力大;33.78%的大学生出现情感上不解和压抑。造成这些心理问题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大学生的生活压力、考验压力、恋爱压力、就业压力等等。
大学生面临着重要的人生转型,从青年转向成年。这个阶段大学生需要面对的问题很多,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例如,内心自豪感与现实自卑感的矛盾、渴望交往与自身孤独的矛盾、情感需要和恐惧怯懦的矛盾等等[2]。这些矛盾长期存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会对大学生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个体的长远发展。
三、以罗杰斯自我和谐理论为指导,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了个体身心健康发展。要以罗杰斯的自我和谐理论为理论指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长远发展。
1.实现自我认知,满足个体需要
罗杰斯说“主体愿意相信自我直觉,并使自我概念和有机实践保持一致,使主体达到一种心理和谐状态,促进经验和感觉和谐一致,消除冲突和矛盾。”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也应该达到这种“和谐”,促进目的的实现。首先,个体要能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形成合理的自我定位。只有保证方向的正确性,才能实现努力的价值。因此,实现自我认知是完善自我的前提。其次,要学会“用自我实现倾向评价经验”,充分把握自身发展的优势,促进实践成功。最后,要学生合理的释放情绪,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正确的自我疏导,能够积极的面对不良情绪,或通过自娱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
2.合理追求“关注需求”,正确自我评价
每个个体都存在一种强烈的需求,这种需求是个体发展中受到的关注度最强。但若过分追求这种“关注需求”,易产生自我和经验之间的冲突,产生不协调状态,这种情况会对个体的心理造成一种伤害[3]。因此,大学生要对自我形成正确的评价,避免由于评价偏差造成关注需求的负面影响。在生活中大学生要通过自我行为观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定,准确的自我认定促进自我评价的科学,即充分全面的认识自己,找准自身发展方向,发挥自身优势,增强自身能力。要正视强于自身能力的人,也能谦虚面对不如自己能力的人。学会自我接纳,自我认可,培养自信、乐观精神。
3.乐观面对现实,挖掘内在潜力
在面对复杂的社会背景时,要做到以积极、乐观的情绪面对,敞开心扉,对生活中的各种体验呈开放态度。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且呈多元化变化趋势。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环境,大学生要注重对生活细节的留意,丰富自身经验,挖掘内在潜力,并对自身充满自信。在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更好的处理各种情绪,面对生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并更好实践与现实生活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罗杰斯的自我和谐理论来看,实现自我完善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衡量自我,突破自我,使个体达到一种和谐状态。为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每一位大学生要学会正视自我,并通过自我实践丰满理想,学会合理的释放情绪,实现自我完善。在追求生活的过程中,要对自我形成客观的评价,不能过分追求“积极关注需求”,培养自身积极、乐观、自信的情绪。最后,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使每个大学生认识到要学会正视现实,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以促进自身更好发展。(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新浪博客黑马传奇.大学生心理调查报告[EB/OL].http:.cn/tlang217.
【关键词】教学目标 理解 落实 误区
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现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推进,布卢姆的目标教学理论可谓深入人心。而围绕目标设置的理论争鸣与实践探讨,也一直未停。新的课程目标提出了“三维”目标论,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给各门学科的目标设置又指明了一个更清晰的方向。品德与社会(生活)是新课程改革以后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教材留给老师的空间太大,导致不少教师一时难以适应,无法正解理解教学目标,甚至认为只要与教材的内容有关的,只有自己比较拿手的方面,都可以拿来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目标的落实上,常有遗憾之处。纵观现在的部分品德课堂,笔者觉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理解、落实上存在着如下的几个误区。
一、贴新课标的标签,冲淡品德味
根据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很明显,这门课程定位为综合型课程,它涉及到的内容也是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有一些课的老师在设计时,贴上新课程的标签,做了大胆的尝试,形式是新了,但目标却有了遍差,冲淡了品德味。
《夏天的小虫》是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这课的教学内容与科学颇为相似。曾听本校的一位年级教师进行执教,她在教学时让孩子们捉了不少的虫子,孩子们在课堂上是比较活跃,说虫子,看虫子,归纳出昆虫的各种特点。活动性是强的,综合味也浓了,但总感到上得太像科学课,缺少品德课的特点。无独有偶,2006年省教研室邬老师曾就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其中杭州卖鱼桥小学的徐燕老师也上过这一课。同样,徐老师也让孩子们课前抓了虫子,在课堂上进行了虫子的小小展览交流会,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抓到的虫子的特点以及自己在捉虫子过程中的趣事。但不同的是,徐老师在孩子们兴致勃勃交流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给说得特别棒,观察得特别仔细的小朋友颁发了一枚“科学迷”奖章,这一小小的举行,无疑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科学的种子。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徐老师还根据孩子的生活实际,指导如何避免这些小虫子给我们带来的烦恼。重点是夏天怎样来驱蚊和被蚊子叮咬后的措施。这个话题得到了孩子的共鸣,因为驱蚊就是他们生活中所经历的事,别人的经验对他们的生活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纵观两节课,徐老师因为教学目的上始终没有忘记品德这个本性,指导孩子生活,培养孩子情趣,所以课也就更饱满,更丰富。我想,邬老师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广大品德教师,品德课的综合性它又有自己的特点,即无论怎样综合,它还是品德课,不能冲淡品德味。
二、教学安排“避重就轻”,削弱重点目标
在我们的课堂中,教学目标往往有好几点,但每条教学目标的落实却不是平分秋色的。在几条目标的设置中,有些可能是重点,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与内容去达成,而有些只要达到了解、知道的程度即可。如果一位老师在教学设计、实施的过程中,没有“重点目标”在脑中,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
《多彩的服饰》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在县品德教研活动中,一位年轻的丁老师执教了这一课。她设置的教学目标是:(1)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民族的人们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2)知道礼仪、颜色与服装的关系,知道不同的场合穿着的不同;(3)培养对不同民族多彩服饰尊重、欣赏的态度。在这三个目标中,后两个目标为本课的重点。丁老师为了达成这三个目标,她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让学生欣赏中国少数民族和外国一些奇特的服装;二是了解礼仪服饰,以当下红星小沈阳在不同场合穿不同服装来让孩子明白服装的穿戴是有场合的。最后。老师还安排了在电脑上给模特换装的小游戏,让孩子们对服饰的正确穿着进行实践操。从教学设计上看,这些内容的安排都是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设,应该说针对性强,目的性明确。但老师在教学内容的具体操作中,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却并不恰当,以至于最后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完成,尤其是重难点没有扎实的落实。
丁老师的课前准备很充分,她找齐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所有服饰。还有与服饰有关的知识、趣事,并把它全都打印出来,让孩子们先分组看、说,再进行全班交流。由于少数民族太多,资料又太长,孩子们一时间消化不了,站起来交流的孩子花很长时间都说不清楚。就这个环节,花去了大半节课的时间。于是,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她才匆匆地给孩子欣赏了外国的部分特色服装,对于后两个重点内容,即不同场后穿不同的服装与换装的搭配小游戏,终因时间关系,都是匆匆走过场。很遗憾地,想得挺好,实际效果却不佳。造成这样的后果,就是教师在目标设置后没有更深地考虑到如何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如何突出重点目标,让课堂效率能得到最高。
三、教学设计先后错位,浅化主要目标
一次县级教研活动中,有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二年级下册《我长大了》一课。这一课共两课时,这位教师上的是第一课时,她想达成的目标是“让孩子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长大。”根据本课教学参考的目标定位理解,本课所理解的长大是“让孩子感受到现在二年级多彩的学习、生活,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进步,从而懂得节约,懂得关心大人。”
从教案设计上来看,这位老师对于目标的把握还是比较明确的。第一步,她是通过让学生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和纪念物,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外在的成长与变化。第二步,是激发孩子欣赏自己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产生成长喜悦感。这两步之后,孩子们就对什么是“真正地成长”有了较深的理解,教学目标也就真正达成了。教师安排的第一块内容是让孩子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能证明自己长大的东西与大家交流。一个孩子拿出了一张四岁时和父母一起游玩的照片,用照片上稚嫩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对比,从而说明自己长大了。老师让同学们也根据照片对这位同学进行比照,孩子们从身高、体重、穿的衣服等来说明这位同学确实长大了。老师又拿出一本孩子的出生证,从出生证上的身高、体重来说明孩子们的长大。整个环节孩子们都趣味盎然,
课堂气氛也不错。这时候,老师总结:孩子们,你们确实长大了,下面请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成长章,郑重地别在胸前,并欢呼:我们长大了。接着,老师又教学第二个层次的内容,即让孩子进行本领的展示,告诉孩子们我们不光身体长高了,我们还变得更能干,更懂事了。整个看下来,觉得老师对于目标的理解还是正确的,但在教学设计上,第二个环节设计不妥,成长章的提前佩戴让孩子误以为个子的长高就意味着“长大了。”如果在两块教学内容之后,再郑重地进行“成长章”的佩戴,整个设计就更加合理,教学目标的落实也就更饱满更正确了。
四、各个环节目标无度。导致整体失衡
曾经听一位语文特级教师在给一位一线老师评课时指出:“语文课朗读确实是非常重要,但不同时间的读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初读时可能只要求读通顺、读正确,在走进课文时要求学生读流利。而再进一步读可能是读进人物心灵,讲出自己的感受了。对于每一步,老师心中要非常清楚,你的目标要落实到哪个度。”“一语惊醒梦中人”。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每个环节的内容安排肯定有目标所在,但很多老师往往不知道到底到哪个度,真正落实在哪里。只有教师自己对于教学目标有正确的理解,并在每个环节中进行分解落实,整堂课的目标才会完整地凸现。这在我县青年教师叶建丽上的一课中我深有感触。
叶老师所执教的内容是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寻访大师的童年》。这篇课文离孩子的生活其实并不近,不像其它课文那样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叶老师高明的地方觉得有三:一是对教材内容的处理。纵观古今中外。大师可谓数不胜数,但叶老师此次只选定咱们绍兴人的骄傲――文学巨匠鲁迅为主要教学内容,因为在绍兴,有鲁迅故里,有鲁迅外婆家等教学资源,孩子们离得比较近。就算走出绍兴,鲁迅也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大师了。二是教学形式的新颖,整堂课,叶老师都以乌篷船为线索,趣味盎然。但特别一提的是她对教学目标的正确理解,对于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度的把握非常到位。根据教参建议,本课的教学目标第三点是“初步学习讲故事、辨认的方法,交流和分享对大师童年的感受,引导学生形成对大师、名人的正确看法。”在这一点上,叶老师理解得非常透彻。我们在上这类文章时,很容易把大师神化了,让孩子很崇拜,但往往觉得高不可攀。但叶老师在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是,让学生从大师的童年中读出自己的影子,也读出大师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基于这样的正解理解,她在第一环节“摇啊摇,摇到外婆家”这个环节中,通过听和看的形式了解小鲁迅在外婆家发生的故事,并联系个人经验回忆自己在外婆家的快乐时光,让孩子们深切体会到童年小鲁迅和我们一样也是调皮爱玩的,找到了相互的共同点,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二摇摇到百草园,通过采访的形式了解小鲁迅在百草园发生的有趣好玩的事,去发现一个好奇、爱观察的小鲁迅,寻找到他身上的优点。三摇摇到三味书屋,通过看视频、听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从中感受到小鲁迅的勤奋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