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现如今新课程教育改革广泛推行,在教育界卓有成效。在此大背景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践行改革,从根本入手,从学生的素质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尤其是人文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的施行,“审美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突出。通过审美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首要前提——提高教师自身审美素质
小学生处在行为、习惯乃至性格的形成期。小学教师作为学生成长、学习中最重要的形象之一,其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引导作用。小学生价值观的完全形成,是对教师的言行、处事方法进行模仿结果。这就要求教师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在生活中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把美以及欣赏美的方法生动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二、重要条件——摆脱旧有教学模式桎梏
1.教学方法层面。过去的教学方法偏向于单一。比如,在对美的展示中,部分教师会借助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将美的图片等展示给学生。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些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常常过度,甚至有的会趋于滥用的程度。这往往会给教学带来主次不分、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一堂课下来,教学主题不突出,时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
2.教学模式层面。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较弱、分析水平不高,在教学中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课堂教学成为“一言堂”。诚然,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小学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注重激发学生潜能也不可或缺。其实,小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最丰富的,小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美常常有自己独到的有个性和见解。作为教师,最忌讳的就是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予以规范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具体措施——在教学细节中贯彻审美教育
无论是性格的养成,还是审美观念的形成,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处着眼,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作为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细节中,从细微之处入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1.结合课文创设美感情境。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课文为主,从课本出发。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为学生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如在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课文中对桂林美景的描写,为学生创设一个美丽的人间仙境。微波荡漾、和风煦煦,还有有着动人传说的象鼻山等,无一不会把学生带入桂林这美丽的风景区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会陶醉于对美的欣赏和向往中。这样,在对美的欣赏中,学生的审美素养会慢慢地提高。
2.分析课文字里行间的美感因素。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语言的优美性。文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其表达美的作用不可小觑。比如诗歌这一文学形式,就极富意境美、韵律美、语言美。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字里行间的美,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在学习《登鹳雀楼》一文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波澜壮阔、浩瀚气魄,极富感染力,引人入胜,美不胜收。教师可以通过古诗文赏析课,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将课文中的美引入到生活当中。课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也要实践于生活。比如,红领巾的故事,就是要教给孩子们勤劳、善良、勇敢、诚信等美好品格。这是生活中的美,是人性美。小学是学生的品格塑造期,学生不仅要学会欣赏美,更要学会践行美,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内涵所在。要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养,更是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发扬美、传承美,塑造美的品格。
四、重要组成——注重美的教学方法
1.发扬学生审美个性。审美的标准不是固定的,美之所以为美,就是因为它能唤起人们心中不同的享受和幸福感。小学生对世界怀有极大的好奇心,想象力丰富,对美的感受也丰富多彩。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尊重学生不同的审美观,发扬学生的审美个性,这也是赋予审美生命力的重要方式。如在《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喜欢桂林山的巍峨挺拔、千姿百态;有的学生欣赏桂林水的微波粼粼、碧波荡漾……从不同的角度着眼,美都会有全新的诠释。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美,发扬审美个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提高语文课堂审美教学的有效性。
2.注重整体教学结构的把握。在审美教学的过程中,也不可忽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学生对美的形象感知,往往是片段的、不完整的。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在美的欣赏中,注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举个例子来说,文章是由段落组成的,段落是由句子连成的,句子是由词语构成的。所以在审美教学中,分析词语之美是理解、欣赏整篇文章的基础。生动准确的动词、富于美感的形容词等,都是学生分析美的重点所在。但在欣赏过后,教师要把零碎的、片段的审美结果加以整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才能真正落实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审美教学越来越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教师应着力于对课文的欣赏,从细节入手,同时,又不忽视整体框架的整合,积极引导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审美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审美教育 审美情趣 人文精神
语文学科是最具开放性的一门学科,教育性、审美性、工具性是它的本质特征。这三个特征又是辩证地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如果只强调一点而不顾及其他,那就不能称为语文学科,离开了工具性,审美作用和教育功能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语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应以书写为契机,以导读为根本,以记忆为重点,以审美为核心,以写作为动力。这既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又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谐地统一起来了。这里,笔者就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1、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的综合。
字词句章、谋篇布局是语文教学应抢建的平台。可自古以来就强调:不得“以词害义”。不管多么激动人心的内容变成一遍遍领读、齐读、轮流读,变成不分重缓急、没有情感色彩、千遍一律的串讲的时候,也会索然无味的。语文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语言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语文是知识、技能的教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这其实不是什么新的境界,在两千多年前庄子已经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 “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自然亲和,言语对话的形式传递的是心灵交流内容。这是语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最本质的区别。这对老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也可以说这是“教书匠”与教育家的根本区别之所在。要学生有感受,教师首先要有感受;要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学生动情,教师首先要动情。当教师把语文的教学变成了欣赏的过程,变成了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变成了展现自由精神舞台的时候,这才是语文教学。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获得了愉悦,获得了对人生价值的感悟,获得了精神的自由,获得了人文精神,教师也获得了满足和幸福。
2、鉴赏审美过程是精神享受愉悦的过程,是对生命质量的体现和升华。
有生命的思想并不等于有生命的质量。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生命的质量首先在于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在于生活感受的愉悦。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很单调,内心很苦闷,生活质量就无从谈起。语文学习为学习者精神的丰富和愉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使学习过程成为欣赏的过程:文学在于欣赏人性的展开,欣赏语言表达的精美。对于精神丰富性的追求是人的基本追求,五音不全的人也会哼,色彩不辨的人也爱涂,大字不识的人也有诗。所以,语文课程首先是欣赏课程,在欣赏中应有所感受,在欣赏中获得陶冶,在欣赏中美化情怀。可是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却不那么令人乐观,文采飞扬的语文课变成了生词抄写课;真情实感流淌的作文课,变成了八股格式的模仿课;工具价值压倒了目的价值,学生可能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是却推掉了兴趣、激情和灵性,享受的过程变成了被动接受的过程。得到的东西我们看到了,失去的东西我们并未发觉。得到的东西也许只是大海里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失去的却是海水下面冰山的主体。我们教师面对一群天真活泼、富有个性,充满激情幻想的青少年,要想培养学生具有个性化的人文精神,就应该引导他们去真正的投人生活中去,让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受到鼓舞,受到感染,这是品尝美这块甜蜜蛋糕所不可缺少的。用他们好奇的双眼,天真的心灵,炽热的激情与美的事物相互碰撞,必然会产生出绚丽夺目的色彩。美中蕴涵着富有个性的人文色彩,这是一种真美,也是我们语文应该所不可缺少的。
3、审美情趣的深入,给当前语文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审美教学科目,不同于其他以物质为媒介传达的学科,而是以其独特的语符传达美的“气息”,将认知、审美、德行三者溶于一体,即语文是智育、美育、德育三育的结合。从语文教育的内部关系来看,美育与智育、德育的关系是协作关系。智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而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德育和美育是贯穿其中的内容,与智育并行。如果语文只进行单纯的智育,那么我们的母语教学将沦为没有任何思想内涵的空壳,丧失其生机和活力,语文课堂也再次沦为枯燥的讲解,相反“美育使人精神正值、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苏霍姆林斯基)。美育使人的道德向善,情操高尚。那么在这同一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是先导,利用学生爱美之心而调动起学习情绪。
一直以来,学校语文教育以智育为中心,课堂以讲解传授客观知识为主,而且知识陈旧、枯燥与实际生活毫无联系,加上教师没有感情的说教,导致语文课堂呆板、沉闷,学生对语文课不敢兴趣,语文课没有体现语文这一文化性学科独有的魅力,即审美特性。不可否认,语文要传授客观知识,如生字词、语法、作家生平等,这些客观知识若只是机械的呈现,则达不到语文教学的要求。需要教师加入自己的主观情愫,以文化传承的视角讲述其来龙去脉,则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汉字的教学,灵活运用“六书”造字原理,甚至现代五笔输入法对汉字有规律的支解,加强学生对汉字作为一种意象性文字独有魅力的欣赏。记得一堂课上,给初一学生讲解“蟋蟀”的写法,老师在黑板上写“悉”“率”两个字,学生都认识这两个独体字,但组合在一起没有任何意义,也不表明任何事物,这时教师在两个字的前面分别加了个“虫”字旁,并讲明读音没变,但可以表示一种小昆虫的名字,这就是汉字中的形声字,一旁表读音,另一部分表意义。接着让学生回想还有哪些昆虫的名字是诸如此类的,蜻蜓、蝌蚪、小虾、螃蟹等等,同学们越找越起劲,似乎找到了某种学习的乐趣。这种触类旁通的汉字教学法,不仅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了学生,还使学生们获得了一种学习知识的乐趣,使学生形成一种学习期待,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类似这种举一反三,将知识与理趣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使知识“活”起来,不再是一个个毫无联系的知识点,而像是一条枝上盛开的繁花,相互映衬,散发着学理的芳香。语文知识是五千年文明的浓缩,其中蕴含无限的文化气息、古人的智慧,若能将这些古趣古味,在课堂上讲出来,语文课应该会成为更受学生欢迎的课。
这种教学理念不仅传授知识,达到了预期的智育教学目标,而且更使学生感受到了语文知识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内心的愉悦,提升精神内涵。这就是美育目标的实现。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无数做人的道理,语文课堂在有形与无形中,都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智育、美育、德育同时并存,同步发展,水融,使学生的认知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与伦理心理结构得到完善。可见,语文教学是一个文道统一,真善美交融的过程,知、情、意、行相互结合。总之,美育在促进智育和德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美育的另一重要性体现在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上。审美即自审,主观情感性是审美的特质,人在审美对象面前的情感是自由自在的,一种自我关照,而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的时期的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主要是从自我的主观情感出发,据个体的思维差异,就会形成不同的见解,呈现在语文课堂上就是“千奇百怪”的答案,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应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肯定,因为美学上,任何意义都是作者本意与读者他意的结合,是文本原形理解与读者创造理解的相融。这种允许众说纷纭的包容姿态,是语文审美理念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113-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感、健康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就充分肯定了审美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也给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审美教育,以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来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激发创造美的热情。同时,阅读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方式和途径。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取生存发展的信息、了解世界、认识人生、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怎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感的培养的有关问题。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美育之父”的席勒说:“如果要把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中小学生的思想基础、学习基础相对较薄弱,而他们恰恰需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审美素养,这种素养的形成过程是长期而艰苦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教学理念之一,明确定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苏霍母林斯基说:“美育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他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灵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唤起学生的审美心理,根据美的感性特征,激发学生兴趣。
二、在语文教学阅读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以优秀的教学内容,点燃美的火花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些语言艺术的瑰宝,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传下来的珍贵的精神财富,给人以无穷的智慧。一部中学语文教材,给学生展示了美的广阔天地,学生可以尽力发掘美,尽情欣赏美。
教师应该是向导,引导学生去领略无限风光。这里有: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高歌“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的,大义凛然、拍案而起的闻一多,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为科学奋斗终身的竺可桢,“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中去”的雷锋……通过老师的生动讲解,学生仿佛看到了他们为了人类解放事业,为了祖国富强而笑赴刑场,慷慨陈词,奋笔疾书的动人情景,从而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发起强烈的道德感,从内心深处喷发出为人类、为祖国献身的崇高情感。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分析、讨论,把学生引入绝妙的佳境之中,点燃起他们创造美的欲望。
(二)以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展开美的翅膀。
每个教师的语言风格各异,有的委婉动听,如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有的铿锵有力,如洪钟般只好学生的心灵;有的则幽默诙谐,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但不论怎样,只要能使学生听得真切自然,都能让学生获得智慧的火花,都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展开美的想象。
教师在讲课中,应以此突出文章的神来之笔。如《驿路梨花》中“忽然从梨花丛中闪出一群哈尼小姑娘”,一个“闪”字,哈尼小姑娘生动活泼的情调描写得十分逼真,使文章增加了迷人的风采,经教师富有感情的讲解,学生会立即想象到文章所写的情景,大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以适度的教学节奏,奏出美的旋律
一堂好的语文课,如同一支优美的乐曲,那美妙的旋律使学生久久难以忘怀,学生与其说是在上课,不如说在欣赏音乐。这就要求叫师针对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特征合理安排教学节奏,既可以似紧锣密鼓,也可以如清泉滴漏;既可以具有《十里埋伏》那样起伏冲荡,也可以蕴涵《春江花月夜》的舒缓清远。
三、语文教师注重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让学生
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进行美感的培养,与教师的情感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了不可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师虽然不是演员,但是他调动感情的功夫决不能逊于演员,否则他不很难感动学生并赢得学生的共鸣。”因此,当美进入了语文课堂教学时,面对着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和天真活泼的中学生,我们语文教师肩上担子更沉重了。这要求我们不断钻研业务,加强自身建设,广泛接触社会,努力更新观念,树立科学民主的教风,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里,展开色彩绚丽的翅膀,尽情地翱翔。
由此可以看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感的培养,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渗透,让学生通过听、说、读、看等形式去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和想象美;同时,也需要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审美素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感的培养,要真正作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究和潜心钻研。
参考文献
[1]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万福成,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美育历来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所重视,它与语文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美育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文学科作为审美教育的载体承担着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重任,同时也对健全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美育的来源,语文美育的建立、发展、进行以及对当代语文美育的建议这几个角度对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探寻。
关键词:
美育;语文教学;实施路径;发展建议
一、美育的提出与发展
在西方,美育的发展是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的贺拉斯、昆体良等人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将审美教育总结成一套理论并著述成书的是德国著名诗人、哲学家席勒,他在《美育书简》中第一次提出“美育”的概念,并对其性质、意义、功能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他从自己身处的时代背景及历史背景出发,说道;“上层统治阶级的生活腐朽专横,下层社会粗野暴戾”席勒认为;“如果要把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他试图通过美育把人们的审美引向启蒙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并将美育和社会变革的目的连在一起。席勒的美育思想引起了后代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中国,审美教育的提出最早还要追溯到孔子,孔子曾就诗歌的欣赏而言,提出了“兴”“观”“群”“怨”的概念。可以看出诗歌、诗人的“志”;所谓“群”指的是诗歌的交流情感的作用。所谓“怨”指的是劳动人民对社会生活,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怨恨所表现的一种否定的情感,也就是诗歌引发欣赏者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态度。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美育概念,并且把美育作为教育方针组成部分的学者,他曾说道:“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情感发达,以臻完美之域,一方面又为德育和智育之手段,此又为教育者所不可不流意也。”由此可知王国维先生指出了美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北大校长先生也曾说道:“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与教育,以陶冶情感为目的者也。”及至当代,1980年6月,在昆明召开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美育被列为会议讨论的四大问题之一,与会者认为“现代化教育不能没有美育”“美育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真个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语文美育的建立
古今中外,审美教育都被视为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可见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传统的美与一般是通过美术音乐等课程实现的,但自从学生升入中学以来,音乐美术这类艺术课程大幅缩减甚至被主科所占用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学生也自然而然的忽视了审美性学习的重要性,这种教育现状是由我国当下的教育实际造成的,它暂时避免不了,那最有效也最实用的办法就是以主要文化课程作为载体来实现美育的进行,作为最主要也最基础的文化类学科——语文,不仅承担着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的责任,同时也担起了审美教育的重任。
三、语文美育的教学路径
从接受美学来看,审美的过程是从审美直觉开始的,也就是说语文审美教学中学生对于美的感知首先是要通过视觉、触觉和听觉等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合的课堂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语文美育的直接目的在于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更深刻的感受文化中的美,语文美育对学生人格的完善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可以造就健全的人格,还可以提升人格,还对引导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语文美育的实施过程也是同学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这种沟通和交流会造成一种集体的心灵对话,从而进一步加深彼此的理解。此外,在实施语文美育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学生的合作精神也会得到培养和强化。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始终要注意语文教学的审美化,要把美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格。
四、对语文美育在发展中的建议
审美教育的标签化是语文美育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说不同描写大自然美好风光的文章,教师在教学中统统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来概括,像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笼统的话对学生起不到任何美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中不同的内容提出具体的不同的美育目标及其策略,同时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达到这些目标。教学中之所以会出现“标签化”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未能将审美教育与语文学科水融。要想真正将美育落到实处,语文教师必须明确,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必须是要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的,它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的教育,更不是语文教师简单的说教。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鉴赏美在哪里、为什么美的过程,而不是总结美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德]席勒.冯至译.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王国维.王国维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3].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4]汪振城.中小学立美教育论纲[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