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健康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中生;自我概念;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lf-concept and Mental Health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 Ren,Liu Xianhua. School of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lf-concept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120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tested by 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 (TSCS) and Symptom Checklist-90 (SCL-90). Result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ed between the self-concept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top three factors influencing mental health were physical self, social self and self-criticism. Conclusion Cultivating positive self-concept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 Self-concept; Mental health; SCL-90

1 问题的提出

自我概念(又称为自我知觉、自我结构、自我图式)是指一个人关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当个体把自己当成认识对象时,就会对自己的外表、能力、特长和社会接受性等产生知觉并形成关于自己的一般概念。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自我概念在调节心理健康方面有重要意义,客观的自我评价、自我悦纳和积极的自我形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1,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成为教育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

热点。中学时代是自我概念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出现自我意识混乱的时期,中学生对自我的看法不但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因此,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历来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并且被认为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变量[3]。近10年来,在我国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不少,发现很多因素均可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如家庭的抚养方式、教育方式、学校的课业负担、学业成绩、学校及家庭的人际关系以及个体所经历的种种生活事件,都可能会经过个体的认知整合而形成个体的自我概念并通过自我概念而弥散性地影响到个体心理与行为的一般状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商丘市高中生的自我概念的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试图揭示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程度,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商丘市三中的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各抽取1个班,共120人,其中高一、高二和高三各40人,男生62人,女生58人。被试的年龄范围在12~18岁之间。

2.2 方法

2.2.1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用美国田纳西心理学家H.Fitts编制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4]对高中生的自我概念进行测量,量表共70个题目,包含自我概念的两个维度和综合状况共10个因子,即结构维度: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内容维度: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综合状况:自我总分与自我批评,前9个成分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积极,而自我批评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消极。该量表由台湾林邦杰于1978年修订,以中学生为对象,自我概念总分分半信度在0.1925~0.1945之间(P

2.2.2 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5] 该量表包括9个症状因子,共90个题目,每题采用5点评分,症状从无到严重分别评为1、2、3、4、5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明显。测查时在班主任配合下,以班为单位,按统一指导语进行集体测查并收回问卷。资料统计采用SPSS 13.0完成。

3 结 果

3.1 不同性别高中生自我概念各因子得分比较 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除道德伦理自我外,男生均高于女生;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分别存在显著差异;生理自我分的差异非常显著(见表1) 。

3.2 不同年级高中生自我概念各因子得分比较 自我概念的年级差异,高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学生;高二学生与高三学生没有差异;高三学生得分高于高一学生,且存在差异,家庭自我、自我满意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

3.3 自我概念量表各因子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表3是TSCS与SCL-90各因子的Pearson相关矩阵。结果显示,TSCS 9个正向因子与SCL-90因子都呈负相关,显著水平非常高;负向因子自我批评与SCL-90因子都呈正相关,显著水平比较高或非常高。这说明两个量表之间确实存在一定关系(见表3)。

4 讨 论

4.1 结果表明 男生与女生的自我概念存在差异,除道德自我外,前者得分均高于后者。这与以往的研究比较一致:杨雄、黄希庭(1999)的调查也发现男生的个人取向的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社会取向的道德价值感则高于男生[6];苏丹妮也认为男孩会比女孩显示出更大的自我价值增值倾向[7]。本调查还发现两者的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存在差异,生理自我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这是因为高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男生在运动能力和体能上高于女生并迅速发展,拉大了女生与其的差距,因而男生更趋向于积极的评价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另一方面,“温柔、漂亮、善于打扮是对女性永久的期待”,女生也通过角色认同内化了社会对女性的这种角色期待,因而女生也更容易为自己的外表而苦恼,这使得女生的生理自我相对较低,两者呈显著差异。男生的自我概念显著高于女生,还在于高中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也进行着角色认同的过程:男性期望自己独立自主、大胆勇敢、自信自强、坚强不屈等等;女性期望自己温柔、漂亮、顺服、谦虚、彬彬有礼。社会又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机会,使得两性各自的角色期待现实地分离了两性的行为。所以,男生的自我概念比女生积极,自我满意、自我行动也显著高于女生。

4.2 调查表明 高二、高三学生的自我概念显著高于高一学生,这与马什的调查结果一致:马什发现自我概念在9~11年级回升。这可以用赫米斯的“自我概念与自我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思想加以分析。高一学生经历了角色的转变,从初中生变为高中生,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这两方面构成的自我生态系统的变化为自我概念的变化提供了条件。而到了高二、高三,学生生理上的成熟,使生理自我分值随年级上升,学习生活已全面发展和深化,高中生已熟悉了环境,产生了适应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日益提高,自信心增强,自我意识渐趋成熟,学生更多地是从个人爱好、个人特点、个人发展上去体验自我价值感[8]。因而,自我概念有所上升。而到了高二以后,环境、个体的角色相对稳定,自我概念也相应稳定,所以,变化不大。

4.3 高中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的关系 研究显示,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自我概念积极的高中生往往对事物的看法比较乐观,也比较自信,容易激发上进心,化压力为动力,更好地调整、控制各种不良情绪,保持健康的心态;而自我概念消极的高中生则往往低估自己、责备自己,把本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视为是自己失败和无能的结果,从而深陷于焦虑、抑郁、无望和痛苦之中,影响心理健康[9]。其中,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概念、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和自我概念总分都与SCL-90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个体对自身心理活动的认识与评价、对家庭的认可与接纳程度、对自身拥有的社会关系的认识与评价、对自身现状的认识、对现实自我满意与认可的程度、对个体的意志品质和自控能力的态度都是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同时,正确引导青年学生客观正确评价自己,积极悦纳自己,不断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是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5 参考文献

[1]Bandalos DL. Effects of math self-concept, perceived self-efficacy, and contributions for failure and success on test anxiet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5,87:611

[2]樊富民,付吉元.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76

[3]Heine SJ, Lehman DR. Culture, self-discrepancies and self satisfac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9:25

[4]林邦杰.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之修订.中国测验年刊(台湾),1980:27

[5]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31-36

[6]杨雄,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1999,(6):56

[7]苏丹妮主编.中国独生子女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85

[8]王希永,瑞博,张雷.高中生心理素质培养(高二年级学生用书)(M).开明出版社,2000:63

心理健康的概念范文第2篇

1 山东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3

2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江苏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3

【摘 要】本文通过探讨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对稳定和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效果,得出结论:心理健康干预策略能够稳定和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血压;焦虑;抑郁;健康干预

本文通过对12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Hamilton 抑郁量表(HAMD) 和焦虑量表(HAMA) 评定情绪障碍状况,并对6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旨在探讨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和改善病情所发挥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6 月至2013 年12 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入组条件:

①符合WHO1999 年制定的高血压患者诊断标准。

②意识清晰,无智力障碍,能够阅读和理解问卷,配合调查。

③无精神病史。

④无严重并发症。

⑤无听力障碍。

⑥知情同意。

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心理健康干预策略

建立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干预小组,由高年资主管护师或护士长主导,两位责任护士任辅助员,采用定期举办高血压病专题讲座、发放高血压防治手册、科普宣传、患者面对面座谈、健康指导、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干预。集体每周进行1 次,每次30-40min。个体1 周可进行2 ~ 3 次,好转后改为每周1 次连续4 周。

1.3 心理健康干预内容

1.3.1 科普知识宣教

指导患者正确科学认识疾病,从言行、感情上亲近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尽量满足其要求,消除其心理顾虑。指导家属对患者给予体贴和关心,使之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1.3.2 心理健康指导

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鼓励和诱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采取疏导、支持和帮助等措施,减轻乃至消除其负性情绪,以和蔼的态度、娴熟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赖,使他们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1.3.3 心理调适教育

向患者讲解放松减压训练的方法,作用原理、特点和注意事项,同时使患者保持心境宁静,分散其注意力使之淡化患者角色,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缓解其身心压力。指导家庭对患者给予体贴和关心。

1.4 评定方法与标准

1.4.1 Hamilton 抑郁量表

1960 年Hamilton[1] 最早编制了一套17项 HAMD,此后又编制了2l 项和24 项,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量表。本研究采用17 项。HAMD 采用0 ~ 4 分5 级评分法。其标准为:0 分= 无; 1 分= 轻度;2 分=中度;3 分= 重度;4 分= 极重度。分值能够较好地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即病情越重,分值越高;病情越轻,分值越低。HAMD17 项分别为24 分、17 分和7 分,总分<7 分,为无抑郁症状(痊愈)。

1.4.2 Hamilton 焦虑量表

1959 年Hamilton[2] 最早编制了一套14项 HAMA,是精神科临床中常用量表。HAMA 采用0 ~ 4 分5 级评分法。各级标准为:0 分= 无症状;1 分= 轻度;2 分=中度;3 分= 重度;4 分= 极重度。总分能够较好地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即病情越重,分值越高;病情越轻,分值越低。总分超过29 分,可能为严重焦虑;超过21 分,肯定有明显焦虑;超过14 分,肯定有焦虑;超过7 分,可能有焦虑;小于6 分,无焦虑。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资料均输入计算机,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用表示,采用X2 检验,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Hamilton 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比较

本组12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施行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前,两组患者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实施1 周后,两组患者Hamilton 抑郁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实施2 周、3 周和4 周后,干预组Hamilton 抑郁量表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Hamilton 焦虑量表评分结果比较

本组12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施行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前,两组患者Hamilton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实施1 周后,两组患者Hamilton 焦虑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实施2 周、3 周和4 周后,干预组Hamilton 焦虑量表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实践证明,实施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对改变患者不良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和自我管理能力,特别是增强老年高血压患者诊治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健康干预策略,较单纯药物治疗改善因躯体症状导致的情绪障碍更有效,进一步揭示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评估 消极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又称为心理卫生或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作为一种概念的提出,源于美国人比尔斯(Clifford Beers,1908)所写的《一颗自我发现的心》。比尔斯倡导心理卫生,号召人们增加对精神病人的理解和改善治疗方法,他的这一建议受到当时世界著名专家们的关注。精神病学家迈耶尔(Adolf Meyer)建议将这本自传书籍的问世作为心理卫生运动开始的里程碑。自此以后,心理卫生运动在世界内范围广泛开展。

心理健康是个体整体健康的具体体现,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也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所以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早期发现、干预,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评估的在心理健康诊断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人们对心理健康内涵的认识与心理健康评估的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此,从心理健康内涵的角度来探讨心理健康的评估显得非常重要。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尚无统一、公认的界定。许多学者对“心理健康”概念的认识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和“健康”的定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1947)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一样,虽然情绪和心理良好,但不代表没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我国学者王茜认为,根据不同时期人们心理健康认识中发展出的占主导地位的新观念,心理健康内涵的演变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症状论、适应论、潜能论。黄希庭认为,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体,连续体的一端是最佳的心理健康行为,另一端是最差的心理健康行为--也就是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刘华山认为,自我实现是心理健康所达到的理想状态。“平衡”和“适应”作为心理健康者的主要特征,但是心理健康本质上决不仅仅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追求的“平衡”与“适应”。“低层次”的心理健康指的是:消除过度的紧张不安而达到内部平衡状态,以及对环境的顺从,而“高层次的”心理健康:不仅追求内部的平衡,还坚持不断成长与自我实现,学会有效学习,发展建设性、合理性的人际关系,渴望生活的挑战,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提升人生的价值。积极心理健康认为消除或摆脱了各种心理问题的人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还意味着正向力量或积极品质的产生与增加,因此,心理健康相关学科在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的同时,也应该花相同精力或时间去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都认识到并强调心理健康不是简单没有症状,它分为不同层次的,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综合评价。外部的适应和内部的协调,是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形式,在自我内部和谐、对外界环境良好适应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的目标,达到内外高度协调、为社会为人类创造更大价值的完满境界。心理健康有狭义与广义、消极与积极之分,狭义和消极的心理健康概念指没有精神症状或疾病,而广义和积极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的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狭义和广义的概念体现了“心理健康”的两个目标,一是对心理疾病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二是保持和促进人类健康。

二、心理健康评估的现状

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上,以消极取向的心理健康为主导性模式,极大的限制了心理学的应用和发展;在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方面主要强调个体要具备有积极的心理体验和功能,生活满意度、如积极情感、自主、自我接受等,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健全人格的向往,更体现了人们对高生活品质的追求。

大多数心理健康量表测量的对象是心理问题的患者,这类量表依据痛苦症状或心理病理的有无及严重程度编制而成,主要用来评价心理病理单一或者多个症状群出现的强度频度,主要包括有强迫量表、抑郁量表、恐怖量表、焦虑量表、人格障碍量表和心理病理综合评定量表等。这些量表对精神医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的临床实践十分帮助,既可以评定疾病或心理障碍的严重程度,还可以作为判断干预治疗效果的一种手段。但这些量表仅仅判断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在评价人们的生活幸福感、满意度与快乐感等心理幸福等方面显得不足,所以这类量表应用于大众或普通人群不太合适,在普通人群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的评估过程中带来许多不便和困难。

主观心理幸福或心理幸福感是指人们根据个体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感受,具有和整体性、稳定性及主观性的特点,主观心理幸福或心理幸福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观心理幸福或心理幸福感由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等三个不同的方面构成。通常使用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感两个专业术语表示,主要评估积极心理健康如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快乐感等,强调了正性心理健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反之,如果一个心理测评工具仅仅重视了对积极心理健康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如心理问题和症状等消极心理健康的测量,那么,此类心理测评工具对个体心理健康的评价则缺少代表性。

实际上,不管是消极心理健康还是积极心理健康,也无论它们是心理健康连续体之中的各自独立还是两极的因素,它们均是心理健康整体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它们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侧重任何一方都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心理健康评估应包含的内容

心理健康的测量和量表的开发要应包含正负两方面的信息,即疾病的有关症状和健康的良好状态。心理健康量表评估的对象主要是普通人群,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主要应当包括正性和负性两个方面。心理健康的正性方面即积极性的心理健康如幸福、快乐、安全感等;而心理健康的负性方面即消极性心理健康指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等,如疑病、精神病、焦虑、抑郁等。根据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考虑,心理健康测评应包含的内容,积极性心理健康的层面主要有:快乐、自信、信任、友好、安宁、健康感、自我控制,消极性心理健康的层面主要有:自卑、猜疑、敌对、抑郁、焦虑、疑病等。这两个方面基本包括了心理健康的内容,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笔者认为,无论是心理健康理论问题的研究还是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评,应当包含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四、心理健康评估的应用

心理健康评估在人才选拔、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司法鉴定、心理教育研究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才选拔和安置。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们的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同的专业和工种,对人员的心理素质要求也不相同。心理健康量评估可根据不同专业和工种的的要求,协助招生、聘用、晋升、入伍以及一些特殊工种等所需人才的选拔。心理健康评估已成为人才甄选、分类和安置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理诊断、预测和评价。在心理咨询诊所、医院精神科或临床心理科等领域,心理健康测评工具可以协助临床医师对心理问题作出甄别,评定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严重程度,而且还可作为评价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干预效果的重要依据。心理健康评估不是只限于临床使用,还可应用于学校教育之中,帮助寻找学生适应困难、学习不良的原因,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

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评估是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实践的一项重要的程序和步骤。选用适当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有助于发现心理问题、情绪困扰问题,制定合理的、有效的干预方案。司法鉴定的工作中,有些时候需要使用心理量表对当事人的受审能力、诉讼能力、刑事责任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服刑能力等作出鉴定。这时心理健康评估是作出司法人员作出决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结束语

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症状,而且指心理健康的保持和促进,以及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消极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健康均是心理健康整体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它们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侧重任何一方都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根据这两个方面考虑心理健康评估应包含积极性心理健康和消极性心理健康两个层面的内容;心理健康评估在人才选拔、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司法鉴定、心理教育研究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希付.心理变态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郑晓边.健康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3]王茜.心理健康内涵的发展及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

[4]黄希庭.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

[5]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21).

心理健康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运动;心理;健康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客观,他们不仅面临着学习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还来自社会和家庭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在重压之下他们的精神存在超负荷现象,导致了一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失常症等的产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言语不多、感觉迟钝、想象狭隘、思维缓慢、情绪低落等,严重的情况下还出现了精神分裂、人生无意义等念头。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人士普遍关注的话题,也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高校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如何发挥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分析体育运动对于改善心理健康的作用

1、改善情绪状态

体育运动能够改善人们的各种不良情绪,如忧愁、压抑、紧张等,让人们及时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实现心灵压力释放的效果。首先,体育运动具有抗抑郁的作用。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是一种治疗抑郁症的有效辅助手段,特别是有氧运动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有良好功效,能够让人们忘掉心中的不快,尽情地将不快宣泄出来,实现治疗的目的。其次,体育运动能培养人们乐观的心态。通过进行长期的体育活动,能够让人的身体处于愉快、舒适的状态,久而久之形成了乐观积极的心态。最后,体育运动能让人们体验到运动愉快的感觉。体育运动之后,人们的身体和心灵都处于舒适的感觉,人们在运动中获得了愉快的感觉,享受到了体育的乐趣,增强了社会交往,接受了更多的挑战,从而具有较强的自我成就感。

2、确定自我概念

体育运动能让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体育爱好或特长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从而能够准确确定自我的身体概念。与运动相关联的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综合看法,是人们对自我的认识。人们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有利于增强自己的体质,让自己的体型变得更完美。总之,在体育运动的锻炼下,人们改善了自己的身体表象,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有助于个体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增强人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消除疲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人们的压力不断增加,在持续学习和工作的背景下,容易产生疲劳和神经衰弱的状况。通过有规律和适当的体育运动锻炼,人们的疲劳能够得到缓解,精力更加充沛,精神更加集中,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也就拥有了更多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此对于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运动能够消除人们的疲劳综合症,对于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很大作用。

4、培养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中包含着一些意志品质和体育精神,只有在不断地克服困难中和团结协作中,才能顺利完成体育任务。因为在体育锻炼中,往往要克服困难或者团结协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如果长期坚持体育运动,人们就会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了。例如,在跑步、跳远和投掷运动中,人们要拥有坚持不懈和勇敢拼搏的精神才能拥有优秀的成绩,而在球类运动中,要有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创新精神才能活得比赛的成功等等。

二、分析高校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校的体育教育教学主要是以体育课的形式来实现的,其次以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形式存在。而高校的体育课的目的不仅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还要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高校的体育运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计划性,因而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

1、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技能锻炼缓解了学生的不良情绪。高校的体育技能训练具有较强的游戏性,学生可以在锻炼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就产生了愉快轻松的情绪,因而在技能锻炼中越来越喜欢运动,越来越火的愉快。第二,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信心。大学生在参与体育训练的时候,往往要通过刻苦的努力和坚强的毅力才能掌握运动的技能和规则,才能在游戏或是比赛场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此时,当目标完成,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就会得到增强,也就会继续积极进取和乐观向上了。第三,体育运动有助于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增加,且在集体协作中实现体育锻炼,从而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产生了亲近之感,形成了较强的集体意识的学生也就成为了互帮互助的朋友,改善了人际关系。

2、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不仅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缩影,更是一种作为体育教学的特殊体育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早操、课余活动、运动队选连、运动会、体育讲座、体育表演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因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首先,各种体育活动能够吸引广大师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因为其较强的娱乐性,发挥了学生扥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其次,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对于能够长久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调节和治疗,弥补了体育课程中的短暂教育特点,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预防学生心理疾病方面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体育运动对于人们的心理具有积极的影响,能改善人们的情绪状态,培养人们的良好的意志品质,调节人们的人际关系。在高校方面,体育运动能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体育意识,帮助大学生减轻心理负担和障碍,有效调节和治疗心理疾病,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萍秀,朱爱民. 论体育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7(06)

[2] 曹亮,朱君. 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作用[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8(03)

[3] 贺道远,时立新,柯敏.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05)

[4] 赵伟,赵清波. 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4(01)

[5] 胡素霞. 谈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心理健康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结构,学生。

分类号B848.9

1引言

人们倾向于将健康限定于“非病理状态”,限定于“生理状态”,生理无病即健康,这是早期对健康的比较消极的和狭隘的解释。20世纪4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进行了严格的解释,认为“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完善状态,而非仅仅是疾病和虚弱的缺乏”[1]。这个解释突破了人们常规的狭隘解释,健康并非仅仅是非病理状态,应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上关于健康的理解又跃上了新的台阶,人们认为应该从积极的方面解释和理解健康,人们提出了“康宁”(wellbeing)和“幸福”(wellness)的概念[2],其健康的含义更加广泛,而且具有积极意义,健康是人们美好生活的目标,是努力方向[3]。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同时人们也提到了心理健康素质。但是,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素质包括哪些内容,对于这些问题尚有不少争论,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2方法

2.1访谈对象

心理学方面的专家(5人,包括儿童心理、医学心理、普通心理、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家)、大学教师(10人)、中学教师(10人)、小学教师(10人),大学生(15人)、中学生(10人)和小学生(10人)。

2.2研究工具

自行编写的访谈调查问卷。该问卷涉及12个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你认为什么是健康?

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

你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在你周围的人中,心理健康的人占多大比例?

你认为一个人要达到心理健康状态,应该具备哪些内在的心理特点?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你认为主要与哪些心理特点有关?

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素质?

你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包括哪些方面?(此问题在访谈时要根据被试的回答进行追问)

心理健康素质高的人有哪些表现?

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心理健康素质不高,他在遇到困难时将如何表现?

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有哪些?

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者在调查或访问的时候使用相应的表达方式。

2.3访谈过程

研究使用访谈形式。访谈过程、研究过程均做详细记录(个别有录音记录)。最后对所有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关于健康的概念

3.1.1专家、教师(大学、中学和小学教师)的解释

关于健康的解释涉及如下几种观点:(1)反面(消极)的解释。认为无病就是健康,当然病指身心两个方面。特别是小学教师,绝大多数持这种看法。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传统的健康观点。(2)正面看法。健康是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比较多的专家和大学教师持这个观点。(3)内容的解释。认为健康是身心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健康状态。人们主要认同的是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健康的核心。(4)统一的解释。认为健康是内在和外在的统一,是自己评价和他人评价的统一,是自己和环境的统一,是身体、心理和环境的统一。(5)功能的解释。认为健康是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的重要工具。

3.1.2学生(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的解释

学生的解释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反面(消极)的解释。认为无病就是健康。大学生倾向于涉及身心无病,而中、小学生更多地认为身体无病就是健康。因此小学生对健康的理解比较有局限性。(2)内容的解释。认为健康就是身心健康。(3)统一的解释。健康是良好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的统一。(4)道德的解释。认为健康就是心灵美。因此,学生的解释与教师的解释有差异,学生的解释更加具体,范围更小,而且很少涉及社会方面的解释,有些小学生将健康理解为道德术语,健康就是健康的思想。

3.2心理健康的概念

3.2.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专家和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解释有如下观点:(1)心理健康是一种性格。主要是人的心理承受力,是一种自信的心态。(2)正面乐观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3)统一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是内在自我和外在行为的统一,是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的统一。(4)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涉及认识、情绪、动机和社会多个方面;涉及心理过程、个性和心理适应性。(5)消极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6)心理健康就是能力,多种能力的统一,如认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处理问题能力。

3.2.2学生的解释

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解释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乐观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一种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积极、没有压力的心理状态。(2)反面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3)道德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思想好和心灵美。有相当部分的小学生有这样的理解。(4)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乐观和自信的性格,是健康的观念和宽容,是正确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人的心理承受力。(5)能力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是认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情绪调节能力,完成活动的能力。

3.3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3.3.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专家和教师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涉及如下一些方面:(1)评价标准。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也就是说,心理健康不仅要从主观的方面获得主观的指标,而且要获得客观的指标。(2)内容标准。在评价人的心理健康的时候,要考虑如下内容:情绪、意志、动机和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人际关系和合作、性格、自我评价、认识能力或智力等。(3)性格标准。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有如下性格特点:乐观向上、豁达大度、自信坚强、有很好的心理承受力、自尊自爱、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环境认识。(4)功能上的标准。心理健康的人有如下功能:适度的心理反应,能够进行很好的自我适应和环境适应。(5)动力标准。心理健康的人有这样的动力特点:追求完美,坚强的信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6)统计学的标准。心理正常的人要在正态分布的80%内。(7)其他标准。如家庭幸福,经济宽裕,社会学标准,医学标准。

3.3.2学生的解释

学生关于健康的标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包括正常的思维,积极开朗的性格,稳定的情绪,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的目标,乐观的生活态度,信任自己和别人,处事稳重,良好的心理承受力。(2)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如下的性格特点:不紧张,乐观积极,自信,坦诚,有理想和信念,良好的承受力等。(3)能力的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这样的能力:对待挫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品质的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这样的道德品质:思想好,不做坏事,乐于助人,敢于改正不良习惯,不说粗话。

3.4心理健康的人的比例

3.4.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专家和教师的看法分歧很大,有两极分化的特点。(1)乐观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95%以上。(2)悲观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只有20%左右。(3)大多数人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50~80%。

3.4.2学生的看法

学生的观点也分两个极端。(1)乐观的估计。认为健康的人在90%以上,甚至100%。(2)悲观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只有20%,甚至10%。(3)多数人的估计。多数人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50~80%或70~80%。

3.5心理健康的人应具备的特点

3.5.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关于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共有如下几个观点:(1)内容的解释。从心理健康具有的内容方面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的特点,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涉及如下一些内容:性格(稳重、勤奋、开朗,积极的生活态度),情绪(稳定、自控),能力(中等以上,聪明,良好的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意志(意志力强,有对待困难的决心),自我认识水平(良好的自我认识,客观的自我评价),强烈的动机和信念,平和的活动心态(交往、娱乐等)。(2)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的人主要表现在性格上,或者这样的人应该具备如下的性格特点:品质高尚,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上进心,乐于助人,积极乐观,自控性强,容忍,有坚持性,有承受力,有责任心,有学习能力,有远大理想,中庸,平和无私,灵活的应变能力等。(3)能力的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好的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自我认识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我觉得还应该有人际交往能力―作者)。

3.5.2学生的观点

关于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学生的观点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内容的解释。关于心理健康的人的特点,应该考虑如下一些内容:性格(乐观,开朗,自信,爱学习,助人,思想好,意志坚强等),尊重自己和他人,行为与社会一致,情绪稳定等。(2)性格的解释。绝大多数都是这方面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如下的性格特点:自信,乐观,开朗,情绪稳定,积极进取,容忍大度,乐于助人,自控力好,意志坚强,爱学习,性格随和,淡泊名利的态度,礼貌正义,和他人友好相处,有理想,诚实,外向,不自大骄傲,自理能力强,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等。(3)品质的解释。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这个方面的解释比较多,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特点:思想好,有礼貌,乐于助人,正义。学生的解释很少涉及能力,也很少考虑人的认识水平。

3.6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的主要特点

3.6.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专家和教师有这样的看法:(1)内容的解释。认为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会出现如下一些问题:自我效能感降低,人际关系存在问题,认识封闭,控制欲得不到满足,自我评价错误,情绪控制不当,认识歪曲,行为怪异,心理承受力差,对待事物的态度存在问题,自我意识问题,动机欲望问题等。(2)性格的解释。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心胸狭窄,性格内向,自卑(不自信),精神不振,胆小,紧张,情绪不稳定,情绪低落,情绪暴躁,沉默寡言,不合群,孤僻,自私,好胜心太强,没有目标,承受力差,责任感差,自我评价能力差,优柔寡断,偏执,不懂放弃,闭锁等。(3)情绪的解释。认为这样的人其情绪有这样的特点:情绪的稳定性差,情绪焦虑,抑郁,恐惧等。没有涉及能力和其他问题。

3.6.2学生的解释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的主要表现,学生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他们认为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思想不好,学习不好或不认真,心理承受力差,有人际关系问题,情绪控制能力差,思想态度悲观等。(2)性格。大部分人认为这样的人存在性格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紧张,不愉快,不开朗,胆小,消极悲观,心胸狭窄,自大,骄傲,自卑,内向,傲慢,思想极端,对人不友好,情绪暴躁,自私,沉默寡言,不敢面对现实,封闭等。(3)品质。小学生普遍从品质上解释这个问题,认为心理不健康的人存在这样的品质问题:思想不好,有暴力行为,作弄人,偷盗,迷信,犯罪等。

3.7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

3.7.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看法有这样的观点:(1)将心理健康素质等同于心理素质。多数人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素质。(2)健康人的心理素质。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健康的人所具备的心理素质,他们从健康样本的角度去解释心理健康素质。(3)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在思想、情绪、认识和行为方式上符合正常标准。(4)测量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可以测试的心理承受能力。(5)功能的解释。心理健康素质是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所需要的内在心理特点。

3.7.2学生的解释

学生对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但是总体来看有这样一些观点:(1)性质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特点里面的好的心理品质,即他们将心理素质分成两个部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健康的部分就是心理健康素质。(2)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品质,与专家和教师的解释一致。(3)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某些性格特点,如自信,积极,乐观,友好等。(4)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可以从一些内容方面去描述,其具体维度内容涉及学习、思想、性格等。(5)统计学上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统计上测得的心理素质的水平。(6)品质的解释。心理健康素质就是良好的思想品质。

3.8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构成因素

3.8.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专家和教师涉及的观点有如下几个:(1)内容结构观。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涉及如下内容:性格,品质,能力,文化修养,为人处事态度,对抗压力的能力,应激能力,人际关系,情绪控制能力,自知能力,自我效能感,开放的认知态度,健全的人格,合理的认知方式,自我调节能力,适应能力,心理动力,认知素质,情绪素质,行为素质,感知因素等。(2)性格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主要与人的性格有关,涉及的性格特点有:开朗的性格,脾气随和,情绪稳定,不怕困难,宽容,有责任心,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乐观的生活态度,恰当的自我评价。(3)能力观。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好的能力,包括这样一些方面:自知能力,自控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3.8.2学生的观点

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构成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观点:(1)内容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涉及如下一些方面的内容:礼貌行为,良好的性格特点,情绪稳定,意志坚强,行为主动,应激能力强,情绪调节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恰当的行为方式,客观的自我评价。(2)性格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主要与这些性格特点有关:乐观,积极主动,为人热情,乐于助人,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自信,对待挫折和压力的能力强,开朗,有主见,坦诚,积极的生活态度。(3)能力观点。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好的能力,具体包括:适应能力,情绪的表达与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

3.9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的表现

3.9.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的看法,有下面几个观点:(1)内容观点。认为这样的人应该涉及以下方面:性格(开朗,开阔),品质高尚,人际关系好,有合作精神,有凝聚力,有进取心和事业心(动机),能力强,意志力强,积极的工作态度,办事效率高(能力),耐挫折和压力能力强,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身体好,心理承受力强,处理问题的能力强,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别人,认知素质、社会素质、人格素质、情绪素质等素质好,生活和工作满意度高,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等。(2)性格观点。认为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就是好的性格,其特点包括:乐观,开朗,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耐挫折和压力能力强,自信,宽容,信任他人,善良,有主见,意志力强,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保持好的心态,热情,适应能力强,积极进取,计划性强,有责任感,享受生活,有爱心。

3.9.2学生的观点

学生的观点主要有下面几个:(1)内容观点。认为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涉及如下一些方面:生活好,学习好,思想好,为人好,有礼貌,有修养,语言好,乐观主动。(2)性格观点。认为这样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性格特点:乐观,自信,意志力强,耐挫折和压力能力强,心理放松,情绪稳定,爱学习,与人为善,冷静,积极进取,性格开朗,性格随和,宽容,处理问题的能力强,自我控制能力强。(3)品质的观点。小学生会将心理健康素质与品质联系起来,认为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有这样的品质:思想好,有礼貌,乐于助人。

3.10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3.10.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二者的关系,专家和教师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个:(1)因果关系。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和基础,是因果关系。(2)品质―状态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品质,心理健康是状态。(3)表现观点。有的人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是可以测量的;但是有的人认为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素质的表现。(4)积极―消极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积极的心理特点,而心理健康则是消极的心理特点。(5)形成原因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与先天的因素有关,心理健康与环境有关。

3.10.2学生的观点

学生的观点有如下几个:(1)因果关系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因,心理健康是果。(2)相互作用观点。认为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3)相同观点。认为二者相同。(4)不同水平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更高水平。(5)包含关系的观点。心理健康素质包含心理健康。

3.11心理健康素质低的人在遇到困难时表现

3.11.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专家和教师认为低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有这样一些表现:(1)认识的表现。怀疑自己的价值,认知曲解,否定困难,夸大困难。(2)客观归因。找客观原因,责备他人。(3)情绪的表现。情绪不稳定,情绪爆发,情绪沮丧,自卑,恐惧,焦虑,抑郁,绝望。(4)动力表现。失去信心,消极。(5)能力的表现。处理问题的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适应能力下降。(6)消极行为方式。逃避,应变能力降低,做出极端行为,自杀,抱怨,依附他人等。

3.11.2学生的观点

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低的人的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1)消极行为方式。主要有:惊慌,紧张,忙乱,退缩,消极,依赖,放弃,逃避,失去信心,抱怨。(2)情绪表现。恐惧,悲伤,愤怒,孤独等。(3)人际行为。伤害他人,社会退缩。(4)品质。骂人,打人等。(5)饮食和睡眠问题。

3.12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

3.12.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专家和教师认为,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遗传因素。(2)生理因素(神经系统,身体各部分健康状况,激素水平)。(3)环境因素(家庭环境,特别是早期的环境,学习和工作环境等)。(4)教育因素。(5)重大生活事件。(6)经济条件。(7)性格。(8)人际关系(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等)。(9)个人经历。(10)文化修养。(11)道德修养。(12)年龄。(13)榜样或他人引导。(14)自我。

3.12.2学生的观点

学生认为,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有这样一些方面:(1)生理因素(包括相貌)。(2)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早期环境,家庭压力,生活环境)。(3)教育因素。(4)性格因素。(5)思想因素(品质因素)。(6)人际关系。(7)他人的引导。(8)社会因素(社会风气等)。(9)人际关系。(10)自我认识因素。(11)人生观、价值观。(12)成长环境。(13)文化修养。(14)学习压力。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hronicle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47, 1: 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