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运动健身课程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职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目标体系
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目标是学校依据《指导纲要》和学校办学方针制定的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标。根据《指导纲要》,通常将职校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分为图1所示四个层次。其中课程目标应包括运动参与、增强体能、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职业素质七个方面的要求;学期目标根据《指导纲要》要求对七大目标进行分解,如第一学年突出基础模块,第二学年突出拓展模块的教学;单元目标根据学情和体育运动特点对学期目标进行分解;课时目标则根据单元教学的进程对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明确。一节体育课要达成7大目标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科学、系统和递进地设计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的教学计划,确保7个方面目标在2年半或4年半时间里饱满达成,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和终身幸福奠基与服务。
2职校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质量特性识别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现分为以下课堂教学过程:
(1)体育与健康理论课堂教学过程。内容侧重与体育教育相关的常用健康和保健知识,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和营养、青春期健康、安全教育、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置、疾病预防(职业病防治)等。
(2)帮助发展体能素质的田径类课堂教学过程,包括短跑、长跑、跳远、实心球等项目。
(3)有利于超越自然障碍的体操类课堂教学过程,包括单杠、双杠等项目。
(4)弘扬团队精神的足球课堂教学过程。
(5)演绎精巧配合的篮球课堂教学过程。
(6)体现有序合作的排球课堂教学过程。
(7)娱乐中享受生活的乒乓球课堂教学过程。
(8)随意中增添乐趣的羽毛球课堂教学过程。
(9)表现美的形体的健身(美)操课堂教学过程。
(10)调动学习兴趣的新兴运动等课堂教学过程。
(11)提高职业素质水平的野外生存等课堂教学过程。质量特性是指与要求有关的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属性。固有的是指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而赋予产品、过程或体系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产品的所有者)不是它们的质量特性。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特性主要从教师素质、学生参与、教学器材、教学计划、教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时间等方面进行识别。不同运动项目其课堂教学过程质量特性也各不相同,如田径其教学目标体现运动参与、增强体能课程目标要求,教学内容覆盖跑、跳、投等内容。而乒乓球、羽毛球、健身(美)操和新兴运动其教学目标则体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课程目标要求,教学内容注重健身、娱乐、养生和保健等内容。
3职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目标的建立
职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包括定性的和定量的目标。明确质量目标的测量方法,根据质量目标的分解(或分配),规定定性目标和定量目标的评价准则、统计方法和测量频次,明确测量人员和职责,建立整体的质量目标管理系统。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目标不仅包括教学结果质量目标,还包括教学过程质量目标。其中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结果主要指教学效果。以双杠组合及素质练习为例,其单元教学质量目标依据质量特性可分为以下几项。
3.1教学过程
(1)教案设计规范、完整。
(2)教学内容正确,符合课标要求,重点突出,难易适度。
(3)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身体状况。
(4)教学组织正规、有序、互动效果好,按教案计划完成教学。
(5)教学时间控制得当。
(6)教学安全保护有效。
3.2教学结果
(1)运动参与:到课率98%以上,主动参与率80%以上。
(2)增强体能:通过上肢、腰腹力量和协调性等素质训练,95%以上的学生能按要求完成动作。
(3)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掌握率95%以上。(4)心理健康:95%以上的学生能克服自身心理障碍,养成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3.3教学服务满意度
教学服务满意度:90%以上。
4职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目标的监测
仍以双杠组合及素质练习为例,其课堂教学质量目标的监测方法。在上表监测人员中,除主管教学的教务人员和上级机关教学督导以及任课教师外,为确保教学质量目标评价的客观、公正,特别增加了社会志愿者参与到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目标的监测。
5中职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目标有效性评价
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有效性是指职校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实施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并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程度。不合格品是指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质量特性未满足要求的单位产品,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将学生身体重大伤害、课堂教学进度受到严重影响视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不合格品。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有效性评价主要从课堂教学过程与结果的监测、不合格品控制、预防措施、纠正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6结语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2.016
室内理论课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有的内容与形式,不同于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室外体育课,也不同于其它文化学科的课堂教学。针对这一特殊的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采用什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这是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有效实施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教学方式主要包括教学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方式两个方面。在此,本文从高中室内理论课的教学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方式来分析与探讨室内理论课的教学方式。
一、室内理论课的教学思维方式
不管何种体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有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当这种“教”与“学”的方式作为师生的教学活动方式时,主要体现在师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方式和行为方式两方面。教学活动的认识方式是师生反映“教”与“学”的存在方式,主要通过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来完成对学习活动过程的认知,其核心是教学思维方式。对于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操作而言,教学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式、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等三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方式
如何选择室内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需要正确的思维方式。基于目前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特性,需要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一,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来看,高中阶段的教学要求,需要完成1个学分(18学时)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多年的课程标准实施经验得知,有很大一部分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内容,是不能进行室内理论课教学的,这些内容必须与具体的动作技术、运动技能、练习方法相联系,在具体的身体练习过程中进行体验,才能让学生理解与掌握,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技能。但有一部分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内容,由于体育学科的特点,加上学生对体育学习存在的一些思维定式问题,需要在室内进行系统的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第二,通过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能让学生系统地认识和了解高中的体育学习,能从中领悟到体育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对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有积极的影响。其内容主要是为完成高中阶段体育学习,达成学习目标所必须具备的进行体育学习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能够对学生锻炼身体、科学健身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价值。第三,室内理论课内容的系统性要强。也就是说在室外身体运动的技术、技能和方法教学中,很难采用渗透策略进行教学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内容,再就是需要通过以系统讲解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活动才能完成的内容。在此前提条件下,依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目标框架,确定“以形成学生健身知识技能为主线,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目的,考虑高中学生高考实情的内容框架。”[1]在具体的内容选择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1.以“科学健身”为教学内容的主题线索
高中学段是在初中学段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一个特殊阶段。就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体系而言,高中教育是从国民教育阶段转入专门人才培养阶段的关节点;从知识技能教学上讲,高中阶段是从一般知识技能走向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转接点;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高中生正处在抽象思维发展成熟和道德伦理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教育恰好处在人的认知发展和道德发展的重要环节。高中教育具有“基础加选择”的基本特性。因此,对于高中室内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来说,需在初中所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增强体育意识,能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健身方法,提高体育文化素养,树立终生体育意识。因此,在确定体育室内理论课内容的主题时,以“科学健身”的主题,所有的内容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选择与按排,以健身知识技能学习为主线来串联所选择的内容。
2.以“全面发展”为教学内容的结构布局
基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特殊性,体育室内理论课内容选择与设计的结构需要包括:其一,有利于学生自觉主动进行体育与健康知识的阅读,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能感受和体验到学习理论知识对锻炼身体的意义和价值,并能进一步认识自己身体发展与生命存在的关系,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锻炼。其次,有利于使学生明确身体锻炼与健康的关系,能知道营养和能量对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以身体练习的体育学习对身体的完善和发展的价值。第三,能使学生关注健身知识技能,了解健身知识技能的内容与方法,学习我国传统的养身健身理论方法,并能指导身体锻炼的实践活动。因此,以健身知识技能为主线,选择“如何把身体运动、营养卫生措施、生活制度、自然力(空气、阳光和水)、心态调适等作为健身的手段,及如何使身体运动与其它健身手段协调配合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定量为主进行健身效果评价的相关知识。”[2]以此作为教学内容的结构布局。
3.以“考前调节”为教学内容的操作策略
高中阶段学生大都需要面临来自高考的压力,如何缓解,需要进行相应的考前身心调节,这为体育学科如何为学生的高考服务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为此,在体育室内理论课内容选择时,需要考虑整个室内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进行“高考前身心调适”主题活动内容。让学生能在考前的身心调适活动中,针对自己高考前身心紧张的问题,依据身心调适的相关原理,用健身知识技能进行高考前的身心调适。主要内容分别从身体运动、营养卫生、生活制度、自然力、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选择。
(二)教师教学的思维方式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3]教师对于体育室内理论课的教学思维,主要是通过自身所形成的体育思维方式来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室内理论课这种特殊的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体育思维方式“是指使用体育思维工具(体育语词概念)对体育素材进行装置,以形成素材运用时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对人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4]在进行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体育及相关的“运动”、“竞技”、“娱乐”、“健身”、“健康”等名词概念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教育过程中,需要随顺人的生命本源,尊重个体实情,以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为前提。因此,需要教师在正确体育概念的思维下,选择健身知识技能为主线来串联各种对身体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方法,形成室内理论课内容,结合学生身体发展的阶段性,选择恰当的时机传授给学生,能够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应的健身知识和方法,为自己的身体发展和完善服务。
(三)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
在高中体育室内理论课的教学中,对于学生体育学习方式而言,主要是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的思维方式是学生大脑活动的内在学习程式,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5]而思维方式的基本元素是概念,正确概念的生成源于对体育正确认识。在体育室内理论教学实践中,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体育概念。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并选择和运用相应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活动。对于高中生而言,需要认识这样一些与体育相关的概念。如,知道体育是发展和完善人类身体的教育,主要包括父母对孩子的身体教育,学校对学生的身体教育,社会团体对成员的身体教育,国家对国民的身体教育;竞技是以获得名次和物质利益为目的的竞技运动,主要是培养运动员、教练员,开展竞技比赛,提高竞技水平,为个人、团体、地区和国家所争得利益;身体娱乐是以满足人在心理上获得最大快乐刺激为目的的身体娱乐,主要包括:在娱乐、文化、教育中的游戏、消遣、解闷、散心等活动,与工作生活相关;健身是从人的身体出发,又归结于人的身体,是以人的生命发展为逻辑起点。体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健身,是发展和完善人的身体,需要采用身体运动、营养与卫生措施、生活制度、自然力(空气、阳光和水)、心态的调适等多种健身手段,才能达成健身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体育课堂教学概念,明白和清楚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是做什么的,需要做什么,自己应该怎么做。
二、室内理论课的教学行为方式
从教学的功能上讲,“教学思维方式深刻地制约着师生对教学存在的选择、整理、评价等过程。”[6]教学思维方式使师生有选择地接受有关教学存在的信息,并以一定的知识去同化、整理这些信息,并转化成能具体表现的行为方式。对于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而言,在选择和设计了教学内容,并在适当的教学思维方式基础上,如何采用适当的行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需要在教学时段的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的选择等方面来进行思考。
(一)教学时段的安排方式
室内理论课的教学时段安排,要从自身的特殊性出发,注重体育室内理论课的灵活性特点,针对高中阶段的不同年级的特性进行安排。
1.相对稳定的时段安排
高中阶段分为高一、高二、高三等阶段,在安排体育室内理论时,可进行如下分类。新生入学(最好是新生军训时);第一个学期的中后期(天气冷时);第二学期开始,高二的第一个学期,高三高考“一模考试”前。这些阶段的内容是相对稳定的,需要在固定的时段完成。如,“走进高中体育学习――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指导”,“健身跑(耐久跑)与生命发展”,“身体运动与高考前的身心调适”等。
2.顺应天气变化的安排
南方地区天气变化大、雨天多,而室内体育场地有限,难已满足雨天体育课场地的需要。为此,可利用这些时段来进行室内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其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可以分散进行。如,“健身与‘饮’”,“健身与‘食’”,“健身与生活制度”,“健身与‘自然力’”,“利用‘徒手操’进行健身的知识技能”,“借助器材进行健身的知识技能”,“学习生活中的健身知识技能”等。
(二)教学组织的形成方式
体育室内理论的组织非常重要,其组织形式与室外体育课和其它文化课不同。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教学地点的多样性,如,有时在行政班的课室,有时在室内运动场馆,有时在“电教室”,有时在会议室等。其次,学生人数的随机性,会因不同的课次情况有多有少。因此,在思考教学组织形式时,需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选择适合的理论课教学地点
选择适宜的教学地点,是进行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的首要条件。特别是对于因天气原因需要进行的室内理论课,如何就近就快地选择教学地点非常重要。从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对体育室内理论课的地点选择,主要有这样三种类型。其一是,自然行政班课室,主要是对于相对稳定的教学时段安排的教学内容。第二是,在学校会议厅或较大的电教室,主要是教学内容需要全年级或多个班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第三是,在体育运动场馆附近的室内场地,主要是针对室外课中突然遇到天气变化而需要进行室内理论课教学的情况。
2.“年级体育课”的组织形式
“年级体育课”是对于同一年级的全体学生,“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汇集于自然行政班、运动选项教学、体育能力差异分组、多个自然行政班组合的一种组织形式。”[7]在进行体育室内理论课的教学组织时,要从全年级的整体出发,采用“年级体育课“的组织形式,用全年级、多个自然行政班、自然行政班、选项教学班等教学组织形式,进行相应的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活动。在授课时,依据同一年级体育教师的学识特点,安排适合于每个教师自己的内容进行教学。
(三)教学手段的选择方式
要上好体育室内理论课,得到学生的认同,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室内理论的价值和意义。就需要进行室内理论课的准备,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的准备不同于室外常规课的准备,也不同于其它文化课的准备,因为这种课在很多时候是不定时的,大多需要随天气变化而定。为此,需要采用如下的教学手段。
1.每次体育课都要备好理论教案
如果不考虑进行室内体育理论课的事,对于大多数体育教师来说,体育课备好一个教案已是常规,无需考虑什么理论课的事。但要想保证每次体育课不受天气因素和场地器材的影响,都能正常进行,就需要一次体育课准备两个教案,特别是准备好室内理论课的教案,以便在天气变化这种特殊情况下,能进行体育室内理论课的教学,确保体育教学的课时。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源
“要上好室内体育理论课,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储备足够的室内体育课教学资源,已便教学中及时调用。”[8]这其中需要做好:年级组的教师要作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准备,特别需要依据本校的教学资源条件,建立开放式的软件系统,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虚拟积件资源库、资料呈现方法库和教学策略库。
3.做好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记录
很多的体育室内理论课不是在相对固定的时段进行的,同一年级,有的班上了某一内容,有的班还没有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了不使教学进度出现错误,需要进行体育室内理论教学的随课记录。这一点非常重要,体育教师需要施教多个班,而天气的变化是不定时的,难以预测。因此,要将不同教学班上课的时间、地点、教学人员、讲授内容、教学效果等情况进行记录。
参考文献:
[1]庄宏远等.高中体育室内理论课内容的选择与安排[J].体育教学,2012(11):45-46.
[2]邓若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与健身知识技能[J].中国学校体育,2012(11):40-43.
[3]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5(6):1290.
[4]邓若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要有正确的思维[J].中国学校体育,2013(1):40-43.
[5]邓若锋.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三个基本维度[J].中国学校体育,2012(3): 39-42.
[6]李森,王天平.论教学方式及其变革的文化机理[J].教育研究,2010(12):66-69.
[7]邓若锋等.“年级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及其有效性[J].中国学校体育,2010(8):40-43.
[8]邓若锋等. 雨天不让体育课被随意占用的三点做法[J].中国学校体育,2012(6):50.
关键字: 初中体育;新课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223-01
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与差异性发展的关系,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健康和谐发展。长期以来,体操、田径、篮球、足球,武术、排球??都是一人包揽,体育教师勉为其难,敷衍的现象就在所难免了。再者,我国农村学校多,办学条件差,场地、器材缺乏,体育师资力量薄弱。因此,要全面完成《大纲》要求,使学生达到应有的技能、技术是很难办到的。
1新课标下初中体育课的新特点
1.1体现健康第一。
体育新课标反映出来的最大特点是课程理念更新,"健康第一"思想深入人心,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初中体育教师对于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已经不再过分追求加大运动量,不再局限于健身,不再偏重于运动技术的传授。一种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促进所有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已经有了初步体现,初中体育教师已经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投放到关注全体学生的健康。
1.2突出学生的主体低位。
初中体育教师对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一点,认识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初中体育教师思考问题时的立足点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在许多初中体育教师的教案中都清楚地分列出了"学生活动"这一栏,表明了中学体育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而不再像过去那样,用传统的技术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增加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合作学习的机会也在增加,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 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
1.3课程设计有创新。
初中体育教师们都力求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述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对教学的认识,从教师在"课的设计"使用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与过去有着明显的变化,初中体育老师从学生兴趣需要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出生动活泼的教案,这表明了教师对各种教学活动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最能表现自己独特构思的个性化教案,而这些构思与设计又是与课的教学目标直接联系的,这也说明了初中体育教师已经走出了传统教学一些陈旧观念的束缚。
2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体育课堂教学不重视。
当今学校教学虽在向素质教育转轨,虽已经实行新课标,但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原有的应试教育为主,很多学校只追求升学率,为了其他学科或者活动有更多的时间,就随意占用体育教学时间,缩短体育课时,更有甚者,将体育课用作劳动、开会等,体育课的实践时间被剥夺,体育课长期处于如此被轻视的地位。
2.2体育方面投入资金不足,场地器材严重缺乏当前,很多学校体育课面临的问题,就是场地不足,资金短缺。体育教学所需的器材以及场地每年都要进行维修,学校对这块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还有一些学校购买了体育器材,但是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缺乏专门的保管人员,也造成了学校在体育器材上的匮乏。
2.3学生个体差异性未被重视。
在体育新课程标准教学实践中,初中体育教师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虽然都是依据基本理念来精心设计授课内容,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刀切的想象依旧存在,统一讲授授课内容,让学生统一接受课堂知识,体育教师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未进行选项教学的学校来讲,在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被调动。
3提高初中教学效果的策略
3.1认清体育课的角色。
体育课不被看重是正常的,几十门课业总得有个轻重排序,但体育课若遭受歧视,那就属于社会的一大时弊。体育课虽是小三门之一门,但它在现代教育过程中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贬低它、扭曲它、挤占它甚至打压它的种种言行,当然都该受到严肃批评。即便排在全校课程系列的末尾,也并不丢脸,把握不住自己的立身之本,才是最可羞愧也最为无救的败北。
3.2转变体育老师的思想观念。
初中体育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把素质教育贯穿到课堂中去。体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做法,把体育教学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与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为中心。同时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切忌"分数第一"的短期行为。另外,体育教学中面对的学生个体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实现健身、健心、适应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体现出健康三维观。
3.3学校要加大体育投入。
学校方面要更新办学指导思想,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学校的指导思想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改变以往只顾追求升学率的片面做法。同时,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购买必备的体育教学器材,并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所购置的器材进行管理。学校、社会和家庭要互相沟通,相互配合,加深对体育教学的认识,确保实现预期的。
参考文献
[1] 吕忠荣.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面临的困惑与对策[J]. 基础教育研究,2011(2)
[2]高松山,林森. 新课标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分析[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 (2)
[关键词] 教学考核 健康街舞 考核形式 方法改革
健身街舞是在街舞(Hip-hop)风格的音乐伴奏下,以街舞的基本动作为表现形式,以健康身心为目的的运动项目。它是为了响应全民健身计划和教育部关于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新指导思想,在各级学校中普及和开展健康活力舞运动,丰富学生体育锻炼的内容,增强学生体质而开展起来的一项新兴运动方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体系也在逐步优化当中,作为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必修课,健身街舞教学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客观依据。针对表演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质,尤其是自主创新和展现自我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对健身街舞课程的考核形式与方法的改革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旨在以素质教育为前提下,对新的考核模式进行积极探索与创新,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并为我国健身街舞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西安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表演专业2009级健身街舞必修课学生共56人。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有关街舞、健身街舞、健美操、艺术体操等教学项目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实验研究法
将表演专业2009级1~2班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通过一学期36学时同等条件下的教学,在期末考核时采用不同方式,然后对其结果进行调查实验研究。
(3)问卷调查法
共发放学生问卷56份,回收56份,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5份,有效率91%。
(4)数理统计法
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和调查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一学期36学时的教学过程,学生们完成了街舞概述、健身街舞两个理论专题的学习。按照以往,理论考试是以闭卷形式,对两个专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考核,这样的考试方式使得大多数学生并不是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理解和记忆基本知识点,而是靠死记硬背来记,最终导致考完就忘,学了跟没学一样的后果。
大学的学习重在实践,活用是关键,如果基本知识没有理解、吃透,也就谈不上学以致用。在课堂教学实验的中间,教师有意识通过举实例,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启发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边学边理解边巩固运用基本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时,采用教师评定的方式,把理论考试卷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其中,客观题占总分的60%,主要是了解学生对重要概念、基本知识点、学习难点与重点的掌握程度;主观题占总分的40%,以案例分析、设计方案为主,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考试结束后,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87.9%的学生认可这样的考试形式,认为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情况,同时也能让自己把学习到的知识活学活用。
2.自由组队、小型比赛的技术考核形式
健身街舞是依照体育健身的原则,舍弃了高难度技巧动作,突出健身性、安全性、娱乐性、均衡性,具有一定锻炼价值的新兴的大众健身项目。在表演专业的健身街舞必修课里,学生要掌握街舞的基本动作技术和中国学生健康街舞水晶、黄金和白金级三个规定成套动作。
在教学实验中,把学生技术基础相当的1班和2班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经过一学期的教学,2班采用原有的考试方式,即按照名单顺序,4人一组站成一排,把白金级规定成套动作现场演示一遍,由任课教师1人现场打分;而1班,在开课的第一节课已告知学生新的考试形式,即由学生4~6人一组自由组合成小团队,以小型比赛的形式,将实践教学环节里所学的白金级规定成套动作进行现场演示,并鼓励学生对成套动作从音乐、队形、舞蹈编排等方面进行再创作并根据其创作情况由代课教师适当加分。期末考试时,技术考核成员除了本班代课教师1人外,还增设了其他教师评委2人以及推荐选出的其他班级学生评委2人组成三方评分团,对考试团队进行综合评分。通过现场反应,相比2班考试时的沉闷,1班的考试氛围积极、热烈、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都明显强过2班。在随后的调查中,96%的学生对这样的考核方式表示肯定。教学实验表明:由于考试形式新颖,又有自由加分因素,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表现踊跃,课余时间也能自觉练习、认真编排,新的技术考核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大大增强,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和团队合作意识,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以及展现自我和交往的能力。
3.能力考核重在培养学生初步教学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验中,对两个班学生的能力培养是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但考核方式不同,2班仅就学过的任何一个成套动作进行完整记写,而1班是在课程进行到中后期的时候,要求每个学生带8~10分钟的准备活动。为了完成准备活动实习,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备课、学习写教案、进行课下的试课等,在实习结束后,由学生代表和教师分别讲评。通过两个班的教学实验对比,虽然两个班的学生学习热情都很高,但1班学生明显爱问问题,下课后还在主动备课,课余时,通过网络,和教师的沟通也比较多,体现出对教学实习极大的认真度。
健身街舞课程的能力培养主要是要求结合技术教学和理论讲授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会复述动作名称、动作方法与要领,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纠正错误等;文字表达能力,包括记写课堂笔记并完成作业等;初步教学和简单创编能力,包括轮流值日,进行课堂常规练习和课的准备部分实习,结合技术考试进行动作、音乐、服装等的创编,根据图解和文字说明为健身人群提供健身街舞基础辅导等。通过对能力考核方式的改革,实验结果表明:对学生来说,他们希望学到的是实用的知识,希望通过这门课,达到能力上的提高,因此,能力考核必须要反映出一个学生在“学”的方面有什么样的进步和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能力考核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考核方式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组织能力、面对问题灵活应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健身街舞教学方面的初步实践能力。
4.健身街舞课程采取理论、技术、能力三位一体的考核形式
根据西安体育学院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本科)培养方案,健身街舞课程要通过理论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关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课使学生掌握健身街舞动作的基本技术和组合成套动作,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在教学中还要贯穿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初步教学的能力、竞争与合作意识及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从而达到增进健康,愉悦身心的目的。因此,为了避免在考核中以“技术榔头“一次定好坏的弊端,达到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双考核的效果,在健身街舞的考核比重上做了调整,即理论考核由原来的20%调整至30%,技术考核由60%调整至40%,能力考核由20%调整至30%。通过教学实验表明:用理论、技术、能力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不偏不倚,全面发展;不死读书而灵活运用;不学无所用,能举一反三。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着重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创新、综合实践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以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目标,达到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
三、结论
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健身街舞课程采取理论、技术、能力三位一体的考核形式,力求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情况,适应了体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通过改革,考核形式与方法、考核内容与比例更趋于合理性、平衡性,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敢于表现、勤于实践的能力及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有促进意义。
健身街舞课程考核形式与方法必须与教学方法相适应,因此,它的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师个人素质与能力、业务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骏,游江波.普通高校女生健身街舞课程建构与教学策略创新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7).
[2]张敏.从2007年陕西省学生健康活力大赛看我省健康街舞的发展[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2).
[3]中国学生健康街舞竞赛评分规则(2004年版)[S].中国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2004,(4).
[4]沈昕平,王海燕.街舞与体育教学[J].辽宁体育科技,2003,(4).
[5]赵永哲.试论街舞运动及其教学特点[J].继续教育研究,2004,(6).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C-0174-02
高职学生对体育运动都有着强烈的需求,对新兴的体育项目有浓郁的兴趣。在设置多样化的体育项目上,教师可以考虑开展民族体育教学项目。我国的体育项目形式广泛、项目繁多,再加上民族体育的融合、传播与发展,成为高职体育教学的丰富资源。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院校,民族体育提倡的“以人为本”原则与高职院校办学宗旨是不谋而合的。在高职院校中普及民族体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真正意义的“绿色”体育,体现了体育教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发展性。高职院校普及民族体育,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知识水平,为将来走向社会与适应社会生产需要奠定基础。笔者在教学实践基础上,论述高职体育课堂中开展民族体育教学的方法。
一、加强民族体育课程建设的力度
体育课程是传播体育文化的主要载体,承担着普及体育知识、激发学习体育兴趣、增强体育运动技能、树立终身体育理念之重任。因此,民族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加强民族体育课程建设的力度,广泛传播传统民族体育文化。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该加大体育理论研究的力度,加强体育科研,学习传统民俗体育技能。少数民族体育是我国各民族心理、民族特色、民族精神、民族价值取向、民族审美理念之反映,也是民族文化内涵的充分体现。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发现和整理蕴含少数民族精神的体育文化,彰显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生命力。体育课程是高职院校传播体育文化的主要阵地,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该编制具有教育价值与实践意义的民族体育素材、教案、教学大纲等,使民族体育资源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有机结合,广泛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为此,教师应该编写民族体育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方案,规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学活动,沉淀体育教学的传统文化内涵。在教育部颁布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纲要中也提出,弘扬少数民族体育,需要坚持发展性、时代性、民族特色,这是少数民族体育校本教材编写的归属点与出发点。为此,教师在编写民族体育教材上,应该注重贴近科学文化需求、贴近学生专业特色、贴近学生职业道德修养这三个“贴近”。在民族体育教学内容上应该注重拓展性与趣味性,知识点上也应该体现系统性与连续性。如广西某职业技术学院在开设建筑工程专业与旅游专业的时候,就把苗族与侗族的民族体育项目射弩作为一项旅游表演项目。在体育知识点上,应该讲述射弩项目的历史发展由来,介绍该体育项目的主要动作要领,让旅游专业或者建筑工程专业学生进行表演与学习,也能为当地旅游业经济发展增添亮点。学校也可以组织教师开展民族体育调研活动。如在武鸣三月三歌灯、中国―东盟博览会、融水芦笙斗马等节日,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活动,亲身体验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教师也应该深入少数民族田地间,积极虚心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学习,发掘具有健身价值与传承价值的民族体育项目。
二、创设民族体育文化的校园环境
教师可以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与育人功能,营造民族体育文化的校园环境,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适应时展之需要。为此,教师应该积极营造民族体育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可以创设民族体育文化社团。众所周知,社团在高校学生生活中承担着联络社会、宣传体育项目、组织竞赛、组织传播等功能。体育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创设民族体育文化社团,在指导教师、经费投入、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学校可以鼓励社团开展各种民族传统体育技能竞赛,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让更多学生学习与了解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吸纳更多民族体育文化爱好者。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活动,不仅令学生了解民族体育的娱乐与健身功能,传承民族文化,更有利于学生在业余时间内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可谓是一箭双雕的好事情。
学校也可以通过整合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活动,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民族体育文化征文活动、民族体育文化研讨活动、民族体育项目竞赛活动,创设一流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品牌。同时,也可以充分运用本校的留学生与外籍教师的资源优势,邀请外国人士与本校学生交流各自国家各个民族的体育文化信息,把民族体育文化内涵与国际化办学特征有机结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高职院校还可以积极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创设民族体育活动,丰富民族体育文化。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如云南傣族的“泼水节”、广西壮族“三月三”等,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竞技活动与民族体育表演活动。高职院校可以借助这些传统民族节日活动,开展民族体育文化宣传,搭建一个能令学生熟悉民族体育风俗和民族体育文化的平台,激发学生参与民族体育活动的激情与积极性。通过这一策略,也能使学生在业余实践中运用民族文化开展各类活动,有利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创设民族体育文化的校园环境,高职院校可以积极营造良好的传统民族体育教学环境。对于广西的高职院校来说,应该把保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放置于重要位置,可以把民族文化作为生态环境去保护。为此,学校可以调节民族体育文化与学校环境之间关系,创设良好的生态民族文化氛围。如学校在开展民族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校园里面有规划地选择若干个具有特色的区域,建立起传统民族生态文化教学区。在建设教学区的时候,应该尽量保持民族文化原风貌与原生态,设计一些简单有趣、能使学生喜欢的民族体育项目,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建立起富有广西民族体育文化特色的教学环境。
三、采用信息技术,提高民族体育教学质量
在信息?r代,教师可以充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民族体育教学质量。如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在民族健身操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播放少数民族健身操中的靓丽舞姿和精彩的比赛情景,一直到分解健身操的技术动作,激发学生对民族体育项目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