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海洋资源教学反思

海洋资源教学反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海洋资源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海洋资源教学反思

海洋资源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水声学 教育教学 教改实践

随着海洋的开发,水声技术在海洋资源的调查开发、对海洋动力学过程和环境监测、增进人类对海洋环境的认识等方面的应用还将不断地扩展。海洋资源开发、捕鱼、海底地质测绘、导航、水下机器人研制等方面也有水声技术的应用。因此,高校开设水声学的相关课程是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海洋学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海洋技术人才的培养,可谓意义重大。

一、教育观念改革

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课堂讲授知识为主,而现代的高等教育主要倡导能力的培养,包括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等。高校毕业生不但要求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如专业素质、心里素质、道德素质等。而这一系列的转变,根本在于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不再是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以学生为中心”才是关键,即服务学生,立足于能力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要时刻贯彻“以学生为中心” 的思想。学生是教育对象,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想法和意见,围绕学生的想法和需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尽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

“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它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随之改革,以达到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根本目的。

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

水声学相关课程内容丰富,理论抽象,应用性强,课堂教学只能片面的概括水声学的相关知识,无法全面深入了解水声学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拘泥于一本教科书,要从素质教育和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出发,做到对所授内容有所侧重、有所取舍、有所延伸,有教师讲授部分,有学生选择自学部分,做到循序渐进,全面教学。不但要学好水声学知识,还要启发学生发散思维,了解相关辅助学科和相关知识,如通过在教学中适当插入水声方面的人物传记和历史趣闻、重大水声实验以及前沿热点问题来充实经典的知识内容,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该课程对自己学业和国计民生的重要性,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

我国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样的教育方式限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自我潜力的发掘。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产生的更多的是只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这样的人,基础知识扎实,各种公式和理论都很熟练,但是很难能再有较大的创新。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世纪,科技的创新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强大,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基于此,对于水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都要本着“创新方法,以学代练,注重实践”的原则进行。在夯实学生水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不要拘泥于书本,要大胆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出去,通过具体实验和现场实习考察来提高同学们的水声学感知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以修学分为目的的被动学习变成真正发自内心的兴趣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出他们内在的潜力。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启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有关水声学的历史事件和水声学在军事上的应用,这些都可以成为激发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同时,搭配上多媒体教学,制作一些生动的PPT,甚至找一些水声学相关的影视作品来刺激他们学习水声的积极性。其次,可以以平常生活中的简单例子作为课堂教学范例,这样的实验取材容易,随手就能做,而且学生们回到寝室或者在课间就能够实现,这样不但有利于他们对于课堂知识的消化巩固,更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再好的理论也需要实践的检验,没有实验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水声学的教学要更加注重相关实验的进行。与水声学相关课程有关的代表性实验有很多,如弦振动实验、超声成像实验、噪声频谱分析、水声换能器性能参数测量等,通过这些实验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验证所学理论,同时实验的顺利进行会使学生产生小小的成就感,让他更渴望学习更深入的知识。当然,在实验中还经常会出现实验现象和结果与理论不符,或是实验现象不明显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以启发的方式协助学生找出实验操作或是数据处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验教学中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生同样有收获。

四、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因此教师的素质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不但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时时关注专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最新的技术和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并将新的理论和先进的思想融合到平时的教学中。此外,教师还要注重个人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担负着学生思想教育和引导的责任,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以及治学的态度,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有多个途径,比如经常的反思和总结之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多与学生沟通,听取学生的心声,并且与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经验的教师沟通学习。

五、结束语

对于海洋专业水声学相关课程进行的教育改革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前进,不断开发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资源,力图更多的培养水声学相关领域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我国海洋开发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海洋资源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渔民专业合作社;渔民转业;海洋资源;远洋渔业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项目“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资助

作者简介:高华亭(1990―),男,浙江海洋学院学生。

通讯作者:姜华帅(1982―),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S9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3003003

1 引言

岱山县隶属于浙江省舟山市,共有7个乡镇、30个渔业村、26个渔业专业合作社(养殖5个,加工4个),1个服务站,3个公司(养殖2个,捕捞1个),全县有渔业总人口63 666人,渔业总劳力26 077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变化的资源环境状况,岱山渔业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笔者针对其中代表性问题做了分析思考。

2 渔民被划入弱势群体

2.1 渔民被划入弱势群体的原因

渔业是典型的资源约束型行业,渔业生产场所和生产对象不可替换,而且海上生产使渔民必须承受恶劣天气等带来的渔业安全事故风险。渔民自身发展能力具有局限性,渔民受教育的程度、适应社会的自身能力相对较弱。教育程度低、就业技能差的传统渔民在转产转业后难以从事新的职业,或短期内失业或返回渔业,导致经济上更加贫困。燃油、钢材等生产资料涨价,使渔业生产成本上升,渔业利润和渔民收入下降。我国和日本、韩国、越南分别签署的渔业协定使我国海洋传统作业渔场大大缩小,进一步加剧了海洋渔业的内部竞争。法律缺位和制度不健全使渔民权益缺乏保障。渔民的捕捞和水产养殖的权利是以渔业法为主体的渔业法律体系确立的,在民法等基本法中对水域渔业使用权的法律地位缺乏明确的界定,使水域的渔业使用权受到侵害,缺乏基本法的保护。而且在渔业法有关渔业捕捞许可的规定中,存在较严重的重义务、轻权利问题,有关渔业权益保护的规定不完善。在渔业资源管理方面,我国目前只是从捕捞投入角度进行管理。

2.2 扶助渔民的建议

建立健全渔业权益保障机制,保障渔民享有公平的发展权利;完善渔区政府渔业服务机制,为渔民发展生产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进一步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保护渔民生产的基本物质基础;继续推进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缓解渔民内部竞争,使优惠政策公平合理、落到实处,并适当提高现行转业或报废渔船的补偿标准,并积极为减船转产渔民提供就业机会;建立渔区综合社会福利制度,提高渔区综合社会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渔区保险制度,以及改善渔区义务教育环境等,为渔民编制社会保障安全网。

3 渔民转产转业问题分析

3.1 渔民转产转业原因

渔业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一些渔民生存现状越来越艰难;掠夺式捕捞使近海的海洋资源接近枯竭,沿海工业快速推进、近海资源开发导致渔民作业海域大量被占用等因素,不断侵蚀我国渔区渔民的生存空间;港口、通讯等沿海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与邻国实施渔业划界也让渔民失去了大片作业渔场。目前整个舟山渔场管线密布、航线纵横,其中经过舟山渔场的各种管线超过170条。随着洋山深水港建设和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进程加快,外轮航线进一步增多,使舟山渔场40%海域受到限制。

3.2 渔民转产转业的难点

渔民对转产转业的态度不坚决;对水产养殖业的认识不足,使渔民由捕捞转养殖难度较大;渔民的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素质低,较难适应转移行业的要求;渔民大额的资产存量增加了转业的难度。

3.3 舟山渔民转产转业的有利条件

广大渔民通过自身的感受,已经清楚地看到捕捞强度过大的危害性和调整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社会各界支持渔业发展,帮助渔民渡难关已成共识,尤其是省政府去年出台的《关于加强渔业经济发展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海洋渔业结构调整,切实减轻渔民负担的若干政策》的2个文件,给转产转业带来了极好的政策机遇;舟山市拥有丰富的滩涂、浅海、岛礁资源,为发展水产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水产品加工业、运输业、旅游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舟山市通过多年的引导,海洋渔业的结构调整和渔民转产转业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3.4 舟山渔民转产转业的主要措施

渔民转产转业后进一步以改善养殖品种、扩张养殖规模为主线,加快转产转业步伐,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以提高家庭工业收入比重为龙头,带动非渔产业发展;政府引导渔民发展海上运输业,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拓展渔业发展空间;政府完善渔民技能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渔民就业能力并加快渔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解决渔民的后顾之忧。

4 渔民专业合作社现状

4.1 合作社的发展概况

目前岱山县渔业专业合作社总数已达26家,遍及全县7个乡镇,涉及捕捞、养殖和加工两大产业,通过重点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合作社正逐步走向规范,现已有5家省级规范化合作社,13家市级规范化合作社,市级以上规范化率达69.23%。其中曾获2009年“省级示范性渔业专业合作社”的岱山县东海湾对拖网捕捞专业合作社,通过制度先行、管理强化、科技引导、党建保障,在管理上实行了“专业合作社+渔船”的公司化安全管理模式,制订了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健全了合作社、各船队队长、各生产单位船长、安全专管员四级安全生产、抢险救助网络。

渔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规范化建设,提高了渔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了渔业生产新技术促使渔业产业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对提升渔业产业发展水平、增加渔业效益、提高渔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做到了产销连接,销售统一,合作社建立后,水产品基本实现产销有机结合,由专业合作社集中统一销售社员产品,提高了市场效益。

4.2 渔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困难

渔业资源持续衰退,加大了捕捞量增加的难度;渔业成本只增不减,渔需物资、雇工工资、修船、补网等费用的增加已超过于水产品的价格上涨,加之渔民其他收入差距等诸多原因的综合,加大了渔民增收的难度;以渔业专业合作社为主的生产单位大部分是以股份制形式,大股东权利过大,在鱼货投售、船只修理、补给、置换大型生产工具、股东退股折旧过程中几乎大股东一人说了算;合作社内部运行机构部门意识薄弱和管理模式不规范;社员之间的经济关系不明确,使矛盾大大增加;渔民缺乏创新能力,导致合作社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政府给予的关注不够,使发展环境欠佳。

4.3 对合作社发展与完善的建议

合作社健全管理机制,建立合作社统一财务管理模式;制定完善、公平的工资标准和收益分配制度;理顺合作社管理指导关系,进一步扩大合作社的管理范围;建立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体制。

5 岱山恢复和发展远洋渔业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5.1 岱山远洋渔业衰落原因

在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以及大部份鱿鱼钓船的老旧报废,曾经占据岱山渔业重要地位的远洋渔船迅速衰减,现有20艘左右鱿钓渔船都挂靠在县外公司,隶属县内监管的远洋渔船已销声匿迹。岱山远洋渔业从兴旺到衰落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购入的鱿钓船老旧、使用的设备陈旧、生产技术和操作水平的差距。随着大量渔船报废淘汰,且渔民自身缺乏资金,出现卖船或转产转业现象。部分渔民在新购入鱿钓船后为获得贷款支持挂靠在普陀、定海的远洋渔业公司,使岱山远洋渔船到2009年后销声匿迹。

(2)渔民对过洋性远洋渔业的发展困难和问题认识不足,渔业法制意识淡薄,运作程序不到位。

(3)政府对发展岱山远洋渔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上尚有差距,从2003年以后,对发展远洋渔业积极性不高,且岱山一直以来拒绝非本地籍渔民的渔船挂靠在岱山远洋渔业公司。

5.2 恢复发展岱山远洋渔业的可行性分析

(1)岱山鱿鱼钓产业起步较早,基础扎实,积累了较丰富的技术储备和管理经验。岱山远洋渔业1996至2008年13年来的北太鱿鱼钓生产,单船和平均产量在舟山市名列前茅。一个正常的生产周期为6个月,岱山县历年来无一起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涉外安全事故。且岱山至今仍有20艘远洋渔船挂靠在县外公司坚持生产。

(2)十几年的远洋发展历程,使一部分干部、渔民涉足国外渔业在从事远洋渔业过程中了解到传统的船网工具、水产品的保鲜方式和质量等方面与国外渔业的差距,激发起改革创新热情。

(3)随着远洋渔业的发展,船舶修造业、水产品加工业、渔业机械仪器修理销售业及船员技术培训、船员证书发放等行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远洋捕捞技能和安全防患措施也更加成熟。目前,远洋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也大大提高了远洋渔船的应急救护能力。

(4)“十二五”规划中将舟山市划为群岛新区,结合舟山市目标,又兴起新一轮的远洋渔业热。2010年舟山有72艘远洋渔船动工,现有40余艘已投产,另有68艘渔船申报省级财政新建补助。

5.3 恢复和发展岱山远洋渔业的建议

引导渔民群众参与到远洋渔业生产中;及时制订出台扶持恢复发展远洋渔业的优惠政策,为渔民群众主动发展远洋渔业提供动力;政府按照“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快组建岱山县的远洋渔业合作公司进程。

参考文献:

[1] 杨黎明.中国渔业经济[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4.

[2] 贺金昌.浙江舟山渔民转产转业的难点及途径分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 戈贤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渔业增效 渔民增收做好技术支撑[J].科学养鱼,2005(10):12~13.

[4] 陈德富.论海洋渔业的开发[J].浙江渔业,2005(3):99~100.

[5] 崔建远.海域使用权制度及其反思[J].政法论坛,2004(11):50~51.

[6] 周 哲.舟山渔业面临的基本形势分析[J].现代渔业信息,2008(5):62~63.

[7] 黄 旭.对舟山渔业经营体制多元化的调查与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1):34~35.

海洋资源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化学贯穿于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与能源、资源、信息和生命紧密相连。我们应从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化学教学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积累,更应该倾向于运用化学视角来观察生活、社会中的环境、能源和材料等现象和问题。在历年的中考化学试卷中,越来越多的问题都渗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考查了学生生存、生活的能力,意在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如2005年盐城市化学中考试卷第27题:今年市政府在盐城总体发展规划中提出“打造盐城特色,建设水绿盐城”。针对这一主题,某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了相关研究。

1.调查了解盐城的环境现状

现选取他们拍摄的几幅照片,能反映出重要空气污染源的是__________。

A.丹顶鹤自由飞翔 B.公园风景如画

C.工厂烟囱林立 D.汽车川流不息

2.寻觅盐城丰富的盐文化

为了解海盐工业的历史和现状,你认为有助于他们开展这项活动的方法是_________。

①遗址追踪 ②查阅资料 ③盐场考察 ④模拟实验

3.参与建设生态盐城

在社区调查中,居民提出了以下建议:①加强生活污水处理,保护水资源;②分散选址建化工企业,以防局部严重污染;③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④就地焚烧垃圾,减少固体污染物。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③④

4.探究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

盐城濒临浩瀚的黄海,海岸线长达582km,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该小组拟定了一份关于海水综合开发研究的报告。现摘取部分海水综合利用的方案如下:

请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反应⑦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5.综合评价,提出合理建议

围绕“水绿盐城”建设规划,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够做到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由于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应用学科,是人类力量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为了生存与自然界中种种灾难抗争的结果,是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

二、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如2007年宁江区化学中考试卷第12题:贝贝在五一黄金周期间到长白山旅游时,就深刻体验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奶奶为他准备了新鲜的水果,主要是为了补充_________。

(2)旅途中,贝贝发现许多食品的塑料包装已改成了纸质包装。请你想一想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减小_________污染。

(3)进入山区,贝贝看到河水清澈,仔细观察后发现河底满是细砂和小卵石。你认为细砂和小卵石起到了_________作用。

(4)登山途中,贝贝发现许多“严禁烟火”的标语。作为热爱家乡的吉林人,为了长白山的安全防火,我们应该注意_________。

这道题意在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因而会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关注社会、热爱家乡的良好美德,从而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由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如2007年连云港市化学中考试卷第25题:同学们注意到了吗?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们的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提高。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事例中的有关问题:

(1)走进厨房,你会发现煤气罐被方便、价廉的管道天然气代替了,天然气属于_________能源,其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走进干洗店做社会调查时,你会了解到有些干洗店用装有活性炭的新款干洗机代替旧款干洗机,可将有毒物质大约降至原来的1/30。这一改进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性。

(3)走进照相馆洗照片时,营业员会问你“是否要塑封(用塑料薄膜封闭)”,塑封的目的是隔绝_________。

(4)走进加油站,你会发现除了各种型号的汽油之外,还多了乙醇汽油,至2007年1月1日,包括我市在内的苏北五市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已经一周年,提倡使用乙醇汽油的目的是_________。最近,国务院颁布了“节能减排”方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有节能的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节能建议_________。

在生活中体会化学,用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从而增强了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化学的实用性。

海洋资源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化学;对话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1-0019-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

对话作为人类存在的一种重要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以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和百家争鸣都是以对话为基本特征。对话是人类生存的必需。是人与人交流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方式。在对话教学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有意义的交流,实现师生精神的相遇和经验的共享、师生双方达到认识共振、情感共鸣、思维同步,它植根于多元智能理论、教学交往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和学习化社会与终身学习理论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对话教学是体现现代教学理念的一种教学形态。

2 化学对话教学的设计策略

2.1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2.1.1 “问答”式对话教学

问答式是在教学中运用频率最高的师生对话的策略,也是最容易普及推广于课堂的教学形式。其操作程序简单浅显,一问一答的形式贯穿始终。教师借助这种问答方式,引领求知者找寻答案。问答式对话教学实施的关键是教师能够设计出引导学生探求真知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有的放矢。

如:在“钠与水的反应”教学中,教师先演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通过投影仪放大,可就如下问题:钠块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为什么可用小刀切割钠块:小钠块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小钠块为什么能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迅速滚动发出嘶嘶的响声:产生了大量的气体:预先滴有酚酞的水溶液变红了。和学生展开一问一答的对话与交流,从而得出钠的硬度小、密度小、熔点低;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和水反应剧烈,有氢气产生并生成氢氧化钠。

2.1.2 “启发”式对话教学

在启发式对话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只是扮演一个点拨者的角色。不再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思考过程。而是提供给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广阔空间和充足时间,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探究,并运用相关知识和经验解决疑惑。攻克难关,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也同样得到了许多启迪,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案例: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一望无垠的蔚蓝色海洋,它以海纳百川的博襟蕴藏了丰富的人类所需的资源,由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之间开展对话交流,达成共识,发现和提出一些新问题:如怎样合理有序地开采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若从海水中制得食盐、烧碱、氯气、漂白粉、镁、溴、钾、铀和重水及其化工产品有何方法?怎样开发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怎样用低成本的方法制取淡水和使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我们在环保方面应注意些什么?

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启发等手段。让学生置身于其中进行探究和对话。它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研究这程中兴趣浓厚。主动探究。

2.1.3 “讨论”式对话教学

讨论式对话教学,是建立在师生关系平等的基础上,依存于和谐、民主及宽松的讨论氛围。讨论的主题通常由教师启动。向学生辐射扩散。尔后由师生共同深入探讨。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各抒已见,畅所欲言,使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又能活跃思维,借鉴思想,使具有创意的观点启迪更多的学生,因而这一教学方式可使学生扩展思路。培养多角度全方位看待问题的习惯。

如讨论:“哪一只蜡烛先熄灭”,点燃桌面上一高一低两支蜡烛,用透明玻璃罩罩住,问哪一支蜡烛先熄灭?学生热烈讨论后动手做实验,结果是长蜡烛先熄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推论的关键是看CO2气体是上升还是下降;查阅密度表,得知CO2气体密度大;推出,蜡烛燃烧时产生CO2气体的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高得多,热气体上升,因此长的蜡烛先熄灭;有学生提出另一个问题,玻璃罩的大小和蜡烛的长短是否影响问题答案?教师表扬了这位学生,布置同学们在课后作进一步的探究和讨论。

讨论式对话教学对教师的组织、监控能力要求很高,因为当讨论内容不断扩充膨胀时,讨论容易出现大相径庭、对立相斥的情况,走向避重就轻、偏离主题的误区。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应能虚怀若谷、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的观点,并及时引导学生回归主题。

2.2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生生对话教学是指学生之间围绕某一共同主题所展开的讨论与交流。由于学生在年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等方面的相似性,因而在共同对话、探究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心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能使他们没有了跟教师对话时的那种紧张和拘束。学生更容易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贡献自己的智慧。在交流、对话和研讨中,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对话和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学会了跟同学分享研究的成果。学会了欣赏、理解和尊重他人。学会了与他人进行辩论,学会了交流沟通、演讲与口才的技能,学会了化学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了客观地分析问题和辩证地思考问题。

2.2.1 “活动”对话式教学

这种教学形式是在课堂教学中以角色扮演、讲故事、化学魔术表演、主题班会、演讲会和辩论赛等形式出现。

如在“改善大气质量”一节的教学中,先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煤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等。然后,学生分组开展实验(见表1),并讨论下列问题:①S02对“雨水”的酸度有什么影响?②根据模拟实验结果,推测酸雨对雕塑、建筑、森林和水稻等会产生哪些影响?

2.2.2 “问题”对话式教学

研究性学习从选题、设计方案、开发利用资源到探索研究结论。一般都由学生自己操作。通过生生问的互动对话,学生与社会、生活问的对话来完成,它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对话空间,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课题:“湘江河水的水体调查和污水处理”

首先分小组制订调查方案和研究步骤:通过查阅资料,掌握相关水质测量的项目(如水温、pH、溶解氧、微量元素种类、各种盐、悬浮颗粒、细菌含量、微生物种类等)、污水处理的方法(如混凝法、中和法、沉淀法和氧化还原法等),访问环保部门、自来水公司、科研所和高等院校的有关专家,并接受他们的指导:取来湘江河水,进行水质测量和污水的简单处理:在讨论中分析不同方案的优劣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然后提交改良水体水质的报告:教师依据学生在研究中的表现及报告给予评价:最后将报告寄给市环保部门,还可对校内师生、附近工厂和社区居民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2.3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教师对文本领悟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地深入到文本之中,用自己的心真正独立地感受、体验和解读文本。从整体上理解化学课程内容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逻辑结构的关系,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而确定对话的主题。教师要很好地理解文本内容。除了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各种化学知识会通过电视、网络和报刊等各种媒介传播开来。学生获得的各种化学信息也会在课堂中反映出来。使教师面临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另外,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课程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因此,教师必须学习更多相关学科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如:在“纤维素的水解”中,酸的浓度增加和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水解。但是,当硫酸达到一定浓度后,温度过高又易造成炭化现象。教师在预备实验室中通过反复的研究和试验。作出如下改进,使实验现象更明显。首先,以一定量的浓硫酸溶于少量水中(在3-5滴水中加入10滴浓硫酸)。这样既达到了水解所需的硫酸的浓度,又保证了水解所需要的温度(约为60℃,避免了炭化)。另外,在浓硫酸溶于水后再加脱脂棉还可避免脱脂棉被局部炭化,通过调节水和浓硫酸的体积比,选择最佳实验条件,得到满意的实验效果。

2.4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生本对话指的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批判。学生通过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情感把握文本的意义,在和文本的相互作用中建构文本意义的世界,这个过程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预习。这种对话有三方面的价值:第一,调动了学生积极的、良好的学习情感。通过与文本对话,将学科知识与认知结构尽量的融合。如果涉及到化学实验,应尽可能通过课本、教学光盘和上网浏览、思考,熟悉实验原理、仪器的安装、操作步骤、条件的控制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开放化学实验室。供学生做些相关的预备实验。当课堂交流讨论的时候,如果自己的理解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讨论的结果正好相吻合时。便会有独创成功的愉悦感;若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不甚相合。就作比量短长思索: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之处。对不理解的学习内容作好标记,到了课堂对话和讨论时,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愉悦感、思索和注意力足以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大大地增进化学对话教学的效果:第二。便于教师以学定教、重导精讲,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给学生以纠正、补充和阐发。唯有如此,学生在预习阶段既锻炼了自己看书、从各种途径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对话、讨论阶段又得到了切磋琢磨的实益,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第三,能保证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化学教学高质量的展开。

例如:学生在预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发现看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有变化就可判断该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觉得这比初中所讲的得氧和失氧来判断方便得多,教师就接过这个话题让学生继续看书,启发从四个层次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①得氧或失氧的化学反应分别是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②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③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④有电子转移(得失和偏移)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这样使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

2.5 教师自我反思对话

怎样开展教师自我反思对话呢?首先。教师要对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实际接受状态等方面及时反省。界定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教学问题。可采用三种方法:①自传法,包括回忆自己当学生时对化学老师教学的体会以及当教师后在化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教训;②叙事法(教师之间的反思),即向同事讲述自已的教学故事,在讲教学故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③观察实况。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带。也可以和同事相互观课、切磋和批判性对话,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水平。其次,教师应遵循“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针对症结主动跟学生沟通、交流,从中寻找线索,启发思路,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第三,教师要经常反问自己,我是否认真上好了每一堂化学课。我是否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我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我是否具有较强的课程意识。我是否尽到了一个教师既教书又育人的职责等。这样经常反省自己。便一定能在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上进步得更快。第四,教师对感觉很成功的课要找出成功的原因所在。以教学案例研究的形式来揭示其内在的规律。为自己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坚持写教学反思日记,它包括对自身教育理念、教学工作诸方面的总结与分析和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课堂教学后记反思也是总结评价的一种好的策略。教师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在每节课后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思考。

如:在讲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时,教师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问一答,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围绕教师转、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自主参与探究。第二次上课,教师吸取经验教训改变了教学方式,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此时,学生都表现得非常激动:人人都争着做实验,有取试剂的、有洗试管的……,教室里乱成一团糟,在急忙中,下课的铃声就响了,结果是学生、教师都一脸无奈地抱怨时间太短,最终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课后通过自我教学反思,教师终于认识到:教学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次上课时,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的进程:分组设计实验组内讨论交流给每组布置项探究任务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实验一全班交流探究结果教师评价。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且教学的效果很好。

2.6 学生自我反思对话

学生是自觉的主体。是内省自我的主体,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可以使主体形态更加成熟和完善。学生在同教师、同伴和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内心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困惑。正是这些矛盾和困惑促使学生去思考、去追问、去感悟,也就是去跟另一个自己进行对话,在对话中缓解矛盾、澄清困惑,自身也就得到了发展。在自我对话中。学生超越跟他人、文本的不和谐,积蓄维系对话平衡的力量。走向下一轮新的对话。

例如,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了弱电解质的定义,知道弱电解质主要包括弱酸、弱碱和水。这其中弱酸的种类很多,但它们的相对强弱不很清晰。课后,教师经常发现一些爱思考的学生,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并请教教师,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参考课外书藉,启发学生用弱电解质的第一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来判断弱酸酸性的相对强弱。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研究,总结出了弱酸酸性由强到弱依次排列的顺序为:H2C2O4、H2SO3、H3PO4、HF、HNO2、HCOOH、

C6H5COOH、CH3COOH、H2CO3、H2S、HClO、H2siO3、HCN、C6H5OH,这样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精加工能力。

另外,学生可以通过资料收集、家庭实验、网络对话、社会调查、完成“日记”式作业等方式获取信息,为“反思性对话”留足空间。记化学课堂笔记也是一种好的自我反思策略。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对化学学习进行自我反思,帮助学生回忆上课的过程,总结得失。从而不断鞭策自己。激励自己,逐步养成独立的思维习惯。

3 结语

在现实中。教师理论上的探讨与实践中的行为总存在一些裂痕。表现在化学课堂对话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有些教师深层意识中的师道尊严观念,没有真正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学习伙伴,使对话教学难于开展:第二。与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矛盾,很多化学教师对教育的改革有顾虑主要是来自于考试的压力,担心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尽管有理论和实践证明,对话教学与传统的评价方式之间并非是绝对对立的关系,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心灵积累的过程。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里才能显现出来。第三,对教师组织教学能力和知识积累、文化底蕴要求更高,对话教学中教师要面对更多的不定因素:如性格各异的学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提问、还涉及到教师没有掌握的知识积累、知识点的迁移、文化底蕴等。而这些恰恰是从传统教育走过来的教师所欠缺的。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对话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处在探索的阶段。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范例可资参照。在叙述上,如何区分和兼顾作为目的的对话与作为手段的对话。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怎样结合我国的教学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于中小学教师的将对话教学理念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对话教学方式,是人们面临的又一个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教育研究,2000,(11):65.

[2]杜惠蓉,论化学学科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8.

[3]靳玉乐,对话教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4]杨生春,对话阅读式教学的建构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28,

[5]任辉,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给对话教学的启示,课程・教材・教法,2007,(5):32.

海洋资源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合作型任务驱动;案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9) 02―0113―05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为了有效地达成这一目标,本研究尝试“合作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模式,其特点是:教师通过设计教学任务,巧妙地将要讲授的知识蕴含于任务之中,采用异质分组,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要对任务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研究问题解决的方案,最后经过实践达到最终目标。该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该模式的运用对于学生的创造能力、求异思维、探索发现精神、与学习伙伴的合作共处能力的培养也非常有益,可使学生获得更高的学业成绩的同时提升信息素养。

一 教学设计过程

合作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如下:

1 分析学习者特征,对学生进行分组

实施合作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模式,对学生的组织是一个重要环节。任务设计时要符合学生特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特点。首先由学生自愿结合组合,在此基础上教师调控,建构合理的学习团体。学习团体可以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集体力量,形成集中学习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发掘利用隐性的学习资源,促进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学习团体的组织包括两种:

一是课堂上相对固定的学习团体。将学生以4人左右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组与组之间大体上要搭配平衡,要控制好小组成员的变量,如学习成绩、知能结构、认知能力、认知方式及性格特点等,做到优势互补、利于合作、相互强化。在教学时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强调小组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其他同学那里受到启发,学会倾听。

二是合作解决问题的相对松散的学习团体。为解决某些问题形成临时的团体,此类团体相对自由灵活,根据任务情况,由多个学生和小团体组成。

2 学习内容分析与任务设计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再以软件或知识点作为线索,而是根据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经验背景,将教学内容融入具体可操作的任务中,串联知识模块,组成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这里,任务的确定,任务的完成,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

教师将学体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把“小任务”植入具体“大任务”,然后交给学生。通过“总――分――总”的思路来实现总的培养目标。

3 明确目标,形成共同的学习愿景

我们采用“六要素素养观”,即信息素养由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个部分组成。在编写教案时我们注意将教材内容按照这六个维度进行梳理,进而将它们与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合起来。

信息素养中知识包括符号、概念、事实,能建立信息技术基本符号与其代表的意义和功能之间的联系;能描述与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相似概念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关键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描述和举例说明有关事实的特点和联系。信息素养中技能是指对技术设备及相应软件的基本操作,借此以实现对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管理等基本功能。

信息素养中方法是能描述和理解信息技术的共性和规律,善于发掘技术应用的价值,适应、把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并成为推动者,能够将信息技术能力迁移于后继的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信息素养中问题的解决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确定方案、解决问题。具有问题意识和洞察力,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能够确定问题的结构化程度,最后能确定信息需求,制定计划和方案,达到实施并完成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信息素养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身心健康、信息意识、作品欣赏和行为规范,能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学习愿景是指发自学生内心的意愿,是学生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的愿景,他们所能做的就仅仅是附和老师的安排,结果只是顺从;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意愿,才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我们提倡的“共同的学习愿景”是指在合作学习小组中,作为学生们心中一股被他人感召的力量呈现。在小组成员中,愿景在刚开始时可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小组合作中被一个想法、行动或者问题所激发,逐渐发展成为感召一群人的力量,这时愿景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学生们把它看成是具体存在的,有必要为之付出的信仰。共同的学习愿景是同学们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出来的“共鸣”、“共振”,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可以促使具体的学习行为的发生。

4 教学情景的设计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新内容。

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同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发挥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循循善诱地给学生营造出一个与技术相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得“情景”超越可见的影像表达,更在学生的心理上造就一个和谐的“情景”。

5学习方法设计与指导

注意向学生浸润“目标”和“合作”的观念,学生知道做什么,以个人自主学习和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学生自主管理,充分发挥各研究小组及小组成员的主体作用,尽可能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的角色将更多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参与者转换。

很多学生学习依赖性很强,把学习本身当作外在的任务。教师就要改变学生这种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根据任务,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地寻求知识。教师一定要不断地用任务引导学生自学,同时根据班上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设计具有一定梯度的教学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懂学会。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一个导向作用,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这样的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有兴趣。

6 学习评价

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进入小组汇报阶段。由小组成员对所习得的知识进行提炼,与其它小组的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的结果进行点评,并给出指导性意见,主题一定是对学生们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逐步树立自尊与自信,改善以往受挫折后形成的失败者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注意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最后可以要求学生写学习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强化学习体验。

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

1 合作型任务驱动的教学案例设计在《信息技术基础》中的应用案例

搜索技巧――关注我国的南海诸岛

(1)教材与学生分析

该教学内容为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节选内容――搜索技巧。

该内容为以后学生在网上获取有效信息打下基础。在以前计算机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网络搜索技能和搜索技巧。高一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网络,那么在网上如何获取有效、关键的信息就变得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因特网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

难点:关键词组合搜索技巧

(4)教学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

(5)设计思路

学生在掌握搜索技巧的同时获取有效的信息,这一活动始终与良好和科学的思想方法、行为习惯相伴随,以不同的搜索技巧来获取信息。考虑到课堂时间及设备所限,相关的实践操作采取变通的方式。

(6)主要教学过程

内容导入:

学生在上节课中已经学习了搜索引擎的基本知识并进行了初步的上机实践操作。本节课将通过探讨与南海诸岛相关的几个主题来体验一下搜索技巧。

教学环节一

采用分组合作(每4人为一组),主题是关注我国的南海诸岛。

任务一:有关我国南海诸岛的热点问题。

过程:利用搜索引擎来进行单个关键词搜索。各组选择一个搜索引擎,筛选多个相关的关键词,进行多轮的单个关键词搜索后再来比较搜索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如何选择关键词才能有更高的效率。

小组讨论汇总搜索的结果,列出本组筛选出的目前有关我国南海诸岛的主要议题,完成表1。

各组向全班公布本组确定的有关南海诸岛的议题,看看相互之间有什么差异。同时每个组也要向全班交流一下本组所选搜索引擎的特点,选择关键词的经验。

全班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纳确定关键词的经验,并确定有关南海诸岛的有效关键词,完成表2。

教学环节二

任务二:我国南海诸岛的基本情况。

过程:进行多关键词搜索。各组仍然使用原有的搜索引擎进行多关键词检索,检索到的目标要尽可能列出一张详尽的表格,来说明我国南海诸岛的情况(地理位置、组成、面积、相关海洋资源、行使情况)。

小组形成和完善该表格。小组在形成表格时要讨论进行多关键词检索的经验。(可以考虑多关键词的个数,每个关键词的长度,关键词之间的有效组合,应该防止的无效检索有哪些等。

总结单个关键词与多关键词各自的搜索技巧。

分配后续任务:

各组拟订有关南海诸岛的一个主题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一份本组的行动纲领。综合使用各种可能的搜索手段,要求使用不同种类的搜索引擎。借鉴全班的搜索经验,对于全文搜索引擎,目录索引搜索引擎,国内的和国外的著名搜索引擎都要尝试使用和比较,并积极在各网站搜索帮助的协助下,进一步使用关键词之间的各种逻辑运算进行高级检索并全面总结检索经验。

2 教学案例的效果分析

本教案在江苏省淮安市北京路中学高一(15)班进行了具体的实践,这个班共有56人,在课前将学生4人一组进行了分组,一共是14组。

为了了解合作型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模式在《信息技术基础》实践中的效果,笔者进行了调查,包括:一是查看学生上课完成表格的情况;二是了解学生对这种教学设计模式的态度;三是了解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其行为如何;四是了解所采用的教学设计其实践的效果。

调查的结果如下:

(1)学生上课完成表格的情况

表1与表2的完成情况较好,有80%多的小组能完成任务,表3任务的完成率接近80%,而表4有一半的小组没有完成。结果见表5。

(2)学生对该教学设计模式的态度

对于问题“你是否喜欢通过分组协作来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活动”时,近90%的学生表示喜欢。结果见表6。在问及“对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的模式是否感兴趣”时,也有高达98%的学生兴趣浓厚,喜欢利用网上资源。结果见表7。

当被问到“你认为合作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模式优势有哪些”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方便快捷”、“便于信息搜集、整理”等。调查结果如表8所示。

当被问到“你认为合作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模式劣势有哪些”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伤害眼睛”、“信息整理不方便”等。调查结果如表9所示。

(3)在该教学环境中的行为

在问到学生是否愿意和同组人共同完成任务并交流时,有60%的学生表示愿意交流,结果见表10。说明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已逐步培养起协作与交流的能力。

在问及到“你是否喜欢当小组的组织者和发言者”时,只有35%的学生喜欢,结果见表11。说明学生还是不愿意在大部分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只喜欢在只有几个人小团体里表现自己。

在问到“当小组完成任务时遇到困难,你是否愿意老师的帮助”,90%的学生表示要老师进行提点与指导。结果见表12。

(4)利用该教学设计模式的效果

在这次调查中,有93%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结果见表13。96%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拓展,结果见表14。80%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结果见表15。

在对“采用合作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其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调查时,32%的学生选择了“学到了信息技术知识”,然而96%的学生认为这种模式对帮助他们学习成绩的上升意义不大。结果如表16。

三 总结与反思

通过对合作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实施和教学效果的分析,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 成功的学习体验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继续学习愿望。利用信息技术,把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材料保存起来,让学生互相传阅,互相学习,这比教师在课堂上讲效果要好的多得多,而且学生在无形中也得到了锻炼。

2 团队精神和创新合作能力只能在实践中获得

学生被组成各合作小组,一起完成任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任务,而且大家可以相互解释、相互指正、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是锻炼团队精神的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合作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模式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机会。

3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

这种教学模式一改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模式,转变教师的角色,使教师成为有意义问题的设计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情景创设的策划者、学生学习过程的辅导者。此角色非常重要,稍有疏忽,便会使得该模式在操作阶段失败,前功尽弃。

4 需要注意的问题

(1)信息技术课程都要用到网络,而学生上网都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但在某些时候,这有碍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在设计过程中给予关注。

(2)由于任务内容丰富有趣,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其表层形式发生兴趣,而忽略要真正掌握的规律性。因此在目标分析时候,要巧妙的将各类目标镶嵌与学习活动之中,并在学习指导中适时暗示。

(3)在合作完成任务时,如果教师引导适当,则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课时利用率较高,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较积极,教师也可以和学生有更多的互动,但要注意防止学生的两极分化:少部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大部分学生的冷漠处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

参考文献

[1]林慧杰.信息技术课中任务驱动与自主合作学习的探索[J].校长阅刊,2006,(9) :58-60.

[2]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构成要因与价值取向[J] . 教育研究,2005,(4):62-67.

[3]解月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研究,2008,(2):66-74.

[4]韩丽艳.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6,(2):19-21.

[5]徐明成.基于“任务驱动”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的“合作―探究”教学法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4,(12):37-39.